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不可缺少的“求”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不可缺少的“求”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不可缺少的“求”作文

不可缺少的“求”作文1

蜘蛛祈求自己能有吐不完的蛛絲,它希望蛛絲能為她營造安逸的氛圍;蝴蝶祈求自己能有華麗的服飾,它希望雍容富貴的自己成為自然界獨一無二的天使;潘多拉魔盒祈求自己能隨時給人類帶來幸運,金錢,慾望,以滿足人類的虛榮心,它希望自己永遠能被至高無上的人類像眾星捧月一樣的被追着......

達爾文曾在《自然選擇學説》中提出“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進一步闡述了自然生物的一切生存法則。

我無意間,抬起頭仰望在那遠處幽深的灌木叢中,一隻斑鳩正在哺育着幼雛,她看着自己的孩子臉上露着渴望得到食物的表情,她不得不為自己的孩子去遠方覓食,於是便飛向寧靜且幽綠的深林中。而幾隻體力較好的幼雛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不顧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他們憑藉着自己的優勢——翅膀與喙,相互之間聯合起來將體力較弱的幼雛趕出了窩內,此刻,弱小的幼雛承受不了這致命的一擊,便從高樹上翻跌下來。當母親滿載而歸時,映入他眼簾的卻是喪子之痛。

人類,是動物的最高首領,它是有思想,有意識的。這些創造性的思維能將人類的.旅程引入新的天堂。美好的事物召喚着人類為了自己的追求甚至遠離官場,讓自己進入世外桃源。

“屈原,世人皆醉,唯我獨醒。塵世昏暗,萬馬齊喑,而君秉持高潔,疏離邪惡,壯志可與日月爭光。於是,死亡成為一種唯美的跨越。自你歸去,汨羅江畔的香草和正氣升騰了千年。”他執意要追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孤芳自賞的品行驅使他遠離邪惡,分辨世間的美與醜,善與惡。

祈求自己是一隻翱翔在蔚藍天空的小小鳥,撥動高山流水般的琴絃,奏響生命的搖籃曲;祈求自己是一粒飽滿的種子,用涓涓細流澆灌自己的領地,唱響瓜果飄香的四季;祈求自己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詩人,用富含詩意的散文來掩蓋醜惡的嘴臉,繼承寧靜幽香的傳統文化......

如果有一天鳥兒不再為覓食而煩惱,他將會瀕臨滅種,大自然也就不會擁有鳥語花香的天堂,人類的生活即將暗無天日,無法再次聆聽到動人的清唱如果屈原沉浸在世俗險惡的官場,他的人生將會留下世人譴責的話語,無法追尋清平而淡雅的閒逸生活,無法感受到梅蘭竹菊的暗香。

暮然回首,人生也已如此,猶如一場永無止盡的戲,“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回過頭來,它只求自己在絢麗的舞台上,在歡呼的掌聲中再次燃燒。

不可缺少的“求”作文2

提及“求”,一幕低三下四、搖尾乞憐的場景似乎瞬間侵入腦中。“男兒膝下有黃金”“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士可殺,不可辱”……一串慷慨激昂的陳詞緊隨其後,不絕於耳。

請你,淡定,冷靜後重新審視這個“低等”的字——橫、豎、撇、捺、點,都齊了。再次品讀這個字,發現,人生的“橫豎撇捺點” 就包含在這不可缺少的“求”裏。

給夢想插上翅膀——追求。

為什麼我們會不斷前行?因為心中那份慾望、好奇心與迫切感,併為之不懈努力,這就是追求。荊棘鳥掠過天空,啼血歌唱,只為追求自己的夢想;蝸牛揹負重殼,緩緩上爬,只為追求心中的藍天。試問,如果沒有這種忘我的追求,祖沖之怎會將圓周率的小數點一移再移?如果沒有這種執著的追求,居里夫人怎會為一克鐳而淘洗上千噸水泥?如果沒有這種不懈的追求,貝多芬怎會“扼住命運的咽喉”奏響命運的交響曲?正是這種高於生命的'追求,讓他們被人銘記。他們“求”的是夢想,是真理。這種“求”怎可缺少?

給不羈套上枷鎖——要求。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孟子如是説。從太陽的東昇西落到流水的自上而下,從國家的法律法規到班級的紀律守則,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被制約着,這就是要求。也正因如此,自然,才譜出如此整齊美妙的樂章。縱然風箏漫天遊蕩,也有身後綿延的細線,讓它不會誤入歧途。商鞅抓住了這根“要求”的線,推行變法時刑及太子,嚴懲貴族,徙木賞金,言出必行,新法效果甚佳,最終使秦國雄霸於各國之上。要求是對混亂的約束,是對慾望的控制,他“求”的是紀律,是規矩。這種“求”怎可缺少?

給尊嚴勾上輪廓——請求。

習慣了昂首挺胸的我們已經不再會低頭,不再會躬身、側身、轉身。面對一張張冷冰冰的嘴臉,面對被驕橫覆蓋的人性 ,那種謙卑的姿勢,那種悲憫的話語漸漸衰落,黯淡,這就是請求。殊不知,請求才是你竭力維護尊嚴的點睛之筆。因為一句請求,才有了卧薪嚐膽後的“三千越甲可吞吳”;因為一句請求,才有了鴻門宴後的四面楚歌;因為一句請求,才有了周武王大難不死後的縱橫馳騁。而現在,請求能洗盡鉛華,讓我們重新尋回人性,感受温暖。他們“求”的是尊嚴,是謙遜。這種“求”怎可缺少?

請不懈追求夢想。

請嚴格要求自我。

請謙虛請求他人。

請你去尋求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求”。

不可缺少的“求”作文3

一、求生

想必很多人看過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英國水手魯濱遜遇到船難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在這種與世隔絕,又需要與大自然搏鬥的情況下,他盡力讓自己保持理智,最後生存了下來。

他在島上建造起了房子,他又搞起了羊圈,他不斷地在孤島上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隨後他在島上將一個當地土著人由食人族手中救出,他將土著人取名為星期五,而且叫他稱呼自己為“主人”。魯賓遜因這個土著人而改變了自己,也由於他們之間的友誼他才得以存活下去,不幸的是星期五最後被奴隸販子射殺,魯賓遜在五年的流浪生涯之後帶著這段友誼的懷念及一個全新的自己回到了家鄉。

求生是一種本能的慾望。正是由於魯濱遜的強烈的求生慾望和強硬的求生本領,才讓他重新回到家鄉,開始他的新生活。生命很重要,若是一個人連生命都不珍惜了,那麼談什麼都是毫無意義的。愛惜自己的生命,而後充實自己的.生命,你終會發揮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二、求學

宋濂自幼勤奮好學,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計算着約定的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展,他仍不懈怠。抄寫完後,跑着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到了成年時,他愈加仰慕聖賢的學説,又擔心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遊,曾冒着風霜雨雪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求教。儘管有時候前輩言辭和態度不好,但宋濂依然虛心請教以便求得寶貴的知識。

宋濂的刻苦學習歷程最終成就了一位明初時傑出的文學家。

求學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提高的行為,更是一種對待知識和文化的態度。如今的條件優越,學習環境和諧融洽,我們懂得利用客觀來滿足主觀需求,這也是一種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本着求學的態度,遨遊於知識的海洋,你終會受益匪淺。

三、求實

還記得蘇軾的《石鐘山記》嗎?蘇軾通過實地考察石鐘山名字的來歷,説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蘇軾大膽地對酈道元的觀點提出質疑,並有理有據地否定了李渤的説法。這種認真嚴謹的求實精神着實值得我們稱道和學習。

對待生活,對待學術,對待科學,我們都應該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有這樣,我們方能求得真理。

四、結語

求生、求學、求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不可缺少的“求”,當我們把一路的“求”收於囊中併發揮其作用時,我們人生將是別樣風景,而那些零碎的記憶將如同書籤一樣插入自己的歷史紀念冊中,讓人時時回味。

“求”的花果讓你我一路收穫,一路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