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必備)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1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作文(必備)

家鄉的風俗作文1

要説到春節的習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親訪友啦,貼春聯啦,吃餃子啦!簡直是多的數不勝數。但是對於我這個美食愛好者來説。最最期待和喜歡的,當然還是吃湯圓咯!

湯圓味兒好,做法很重要。這不今年的春節,我們家又要準備吃湯圓了,我也不時會在廚房中打打下手。

湯圓一出鍋,頓時就香氣四溢,讓人聞了就垂涎三尺。

終於可以吃湯圓啦!此時的我心情真的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想吃到今天的湯圓。過了一會兒,餐桌盤的人都到齊了,湯圓也一碗一碗的端了出來。我手裏拿着筷子,看着碗裏那又鼓又熱的湯圓。心裏總是熱乎乎的。――實在等不下去了,於是我碗中夾起一隻湯圓,然後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噻!這味道簡直是妙不可言吶,那軟軟的麪皮還有那又香又甜的餡兒,只直朝我的喉嚨“奔去”,這滋味,可真是給人一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湯圓,在某些地方又叫“糰子”,讓人有一種在新的.一年能夠團團圓圓的美好期盼。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我喜歡的這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團團圓圓的美好期盼。

心動不如行動,現在就開始做湯圓吧!希望今年的春節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湯圓,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家鄉的風俗作文2

春節,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的地方,人們過春節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我們家鄉每逢春節都是熱鬧非凡,街上的行人都在買年貨,掛上了紅彤彤的大燈籠。

終於,在我們的期盼中,春節到了。早上睜開眼,鞭炮聲便響了起來。我立刻穿好衣服,跑了出去,問:“奶奶,為什麼放鞭炮啊?吵得我沒睡醒。”奶奶笑着説:“傳説有一頭年獸,每到除夕便爬上岸來害人。有一天來了一位老者,他叫人們不要驚慌,在門上貼上紅紅的春聯,屋內不要關燈,又放起了鞭炮,年獸一見便慌了,趕忙逃走。”我點了點頭。

晚上全家都吃完了飯,爺爺奶奶坐在沙發上給我們準備紅包。我和弟弟表演了一個節目,每人收到了4個紅包,每個紅包是100元呢!接着,爸爸媽媽也給了我們紅包。這晚要守歲,一家人除了很小的`孩子,幾乎沒什麼人睡覺。

第二天,也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我們穿好新衣,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別人拜年了。每當這時候,我們都會收到好多的壓歲錢。

到了舅舅家,舅舅便説:“來啦,看!這種煙花是小孩子玩的。”説着便給我和弟弟一人一支,點上了火,就像一個魔法棒似的,弟弟樂開了花,拉着我一起玩。

春節噼裏啪啦地過去了,人們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這段美好的日子,我永遠不會忘記。

家鄉的風俗作文3

大家都知道春節吧?熱熱鬧鬧,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但你們一定不知道長達半個月的春節裏,還藏着我們是所有人類的生日吧?那就是人節。

人節傳説是人的生日。因為當年女媧依次造出雞、狗、豬、羊、牛、馬後,終於在第七天,按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這一天就成了所有人類的生日,又稱人勝節、人口節、人慶節、人七日等等。

傳説到了這一天,我們人類就要吃七寶羹。所謂七寶羹,就是由七種有特殊寓意的蔬菜做的,比如使用芥菜、芹菜和蒜苗,就分別代表了長壽、聰明、精於計算的寓意。熬粥在這一天吃,是希望我們大家幸福、吉祥、發財,祝願老人們長壽、平安、如意。

可在我們家,正月初七是吃麪條。因為七寶羹太難做,7種不同寓意的蔬菜很難找齊。所以媽媽總是一大早就起牀,為我們做好麪條,而且特意把面拉得很長,説吃了有長壽之意。當媽媽做好後,無論我們剩下的人多麼貪睡,媽媽總是毫不留情地叫醒我們。當我們一家子圍在桌子旁,一起吃這碗“長壽麪”的時候,媽媽才會心滿意足地感歎:這才有吉祥的.寓意。

隨着時間的流逝,人節這個節日已經在許多家庭都慢慢消失了,還好我家沒有。我希望所有人們都能和我們一樣:一年過兩個生日,這多好!

家鄉的風俗作文4

寒食節是一個非常小眾的節日,在這天有這個習俗的地方會禁止生活。我們家鄉在我小的時候也有過這種習俗,但是現在已經慢慢的摒棄了這種習慣,主要是因為這一天不能生活做飯,對於一個正常的家庭來説,我們不生活做飯其實是很難的。不過我記得小時候還是很多人過這個節日的,家家户户都會提前的準備好第二天的食物,在這一天我們全部都是吃昨天剩下的飯菜。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我們介休的三賢之一介之推的節日。介子推,春秋晉國大夫。因為“割股奉君”之舉而名聞天下。晉文公重耳即位後,大舉封賞功臣,卻淡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言祿,恥與爭功邀賞者為伍,攜母一路跋涉來到介休綿山歸隱。有人寫出《龍蛇歌》為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幡然悔悟,親自帶人上綿山尋找介子推,介子推不肯相見。晉文公情急之下,命屬下放火燒山,逼迫素以孝子聞名的介子推出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火滅了,仍不見介子推的身影。就派人上山尋找,發現介子推身背老母,緊抱一棵大柳樹,已經被燒死。重耳萬分悲痛,為了悼念介子推,便下令介子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全國上下不準生火做飯。

不過小時候還有一些其他的習慣,就是在當天小孩子不能出門,據説是因為這一天為了紀念介子推,所以我們也不能出門,要安安分分的呆家在裏。小時候我還是很討厭這個節日的`,既沒有好吃的東西吃,也不能像其他的節日一樣出去玩,所以慢慢的我們這邊的鎮子也不過這個節日了,從而現在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風俗習慣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5

這周的星期一,是我們住校生在家過週末返校的一天。母親騎着電動車拉着我。在返校的路上,我感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家鄉,一個令人感受很深的家鄉,令人歎息。

母親給我做好早飯,我吃完香噴噴的飯後準備跟母親去學校,打開家門,不要説放眼望去了,連眼前四五米遠的地方你都看不到,彷彿置身人間仙境,我可得跟緊母親,不然會找不到了。母親喊着我,對我説:“要遲到了,快走吧!”如果不在是母親叫我,我甚至都不能找到她,我坐上了車子,在路上不斷的囑咐母親:“騎車子小心點,”在路上我問母親:“為什麼這幾天老是有這麼大的霧啊?我好喜歡大霧天”,母親卻一聲長歎的對我説:“孩子,這不是霧,應該叫做霾。”我追問她説:“這不是空氣中的小液滴嗎?霧跟霾又有什麼區別?”母親扭着頭語重心長的.對我説:“霧,是大自然的正常現象,屬於季節性質的,跟雨和雪的性質是差不多的。但是霾就不同了,霾是由於空氣中的硫酸,硝酸等物質增多了導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的不合理生產和汽車尾氣排放導致的。”我聽到這裏,終於恍然大悟。聽母親説這些霾時間長了還能對人們引發各種呼吸疾病,並最終引發癌症。我想到這些,就覺得毛骨悚然,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如此的高危區域啊!

你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一望無垠。還是像我的家鄉這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家鄉特色呢?想想這些危害,我覺得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人類難道不應該好好地保護和美化我們這個唯一的自然家園嗎!不要再只顧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破壞整個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人類,需要反思……

家鄉的風俗作文6

我們的祖國幅員廣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在福建周寧,在那個地方,我留下了很多的回憶,我最喜愛的就是正月十五。

這裏的正月十五不一般,這兒過得分外熱鬧。你聽説過“搬鐵枝”嗎?這可是我的家鄉獨特的風俗呢!

先來介紹一下吧。搬鐵枝又稱台閣,是福建省的地方傳統民俗活動。至今約有500多年的歷史了,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搬鐵枝是將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並固定於車轅上,每架鐵枝高2至3米,上面可容納5至7人表演。演員多為少兒,或坐或站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一些簡單情節和動作。鐵枝車可推行,樂隊隨後伴奏。

正月初七左右,各社居就忙起來了,製做鐵架挑選服裝找演員排練隊形,整個社居都為正月十五做出了充足的打算,就盼着這天趕緊到來,好讓整個周寧都活躍起來。

到了正月十五,全縣人民早早就吃過晚飯,打算觀看遊行表演,整個街上的霓虹燈都亮了,也點燃了全縣人民的心。

遊行表演開始了,警車在前方開道,鐵枝的兩邊有兩條五米長的繩子,不讓觀眾往前擠。台上的演員舞動着身軀,精巧的粧容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分外迷人。鐵枝花樣很多,有“八仙過海” “鯉魚仙子” “鄭和下西洋”……這次搬鐵枝最令人眼前一亮的非鯉魚仙子莫屬啦!花苞徐徐上升,花瓣徐徐綻開,可以説這個荷花座是此次搬鐵枝中最高科技的'部分了。大家能看到“仙氣十足”的童子可不單單是靠升降機,荷花座下也是玄機巧藏,設有煙霧和彩燈,這才使得荷花上升時光彩耀人云煙氤氲。

搬鐵枝讓人民感受到了熱情,也使正月十五過得更加熱鬧。我也很想參加這樣熱鬧的活動,但年年開學都在正月十五前,只能看奶奶發來的圖片羨慕別人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7

今天,我和大家講下我們家長過年的風俗。

相傳很多年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經常打攪村子,後來有個聖人告訴鄉親們,“年”怕鞭炮紅色,只要誰家沒有,“年”就會到誰家去。所以此刻挨家挨户們都會在自己門口貼上紅色樣式的福字。我們不僅要做這些,還要祭拜登山。期望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步步高昇。不過放煙花是我們小孩的最愛了,五彩繽紛的煙花“啪啪”響着,這時,我們就會陶醉之中,過好久都沒有反應過來。

欣賞了“煙花晚會”後,我們就要一大早被叫醒,更糟糕的是要登一天山,一家人在長輩的陪同下,開始向山頂前行。這次我跟爸爸打賭過,我要成為第一個登上山頂的人,為了我的諾言,我充分做了打算,帶上我足夠的物質出發。我踏着輕盈的步伐,奮勇向前,一會兒功夫,我的家人都被我甩到了後面,連人影都看不見了。山路十八彎,以耗盡了我的力氣,心底在想還有多遠呢?離山的頂峯還要多長時間呢?我的精力還能撐多久呢?正當我在思量的時候,隱隱約約聽見爸爸他們的喊聲,更能清晰的聽見媽媽在叫,你慢點兒,勻速前行,才幹抵達終點。我心裏暗暗在想,今天的第一名,可能要“泡湯”了,當我垂頭上氣時,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小夥子加油!突然,信心百倍,精神抖擻。拿出了在運動場上堅持不懈,堅持就是勝利的`精神,向着我的目標繼續出發。山路雖然不平坦,但我有信心,有耐心,肯定會成功,一串串的聯想,把我帶到了山頂。哇!山頂好美呀!我成功了一次,我是第一個登上峯頂的。爸爸便在身後,預祝我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一次難忘的登山,一件記憶深刻的故事,讓我永恆忘不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8

我的家鄉是大宋才子黃庭堅的故鄉——江西九江修水,我的家鄉不止有黃庭堅一個名人,還有五傑等名人。要談起風俗啊,那可是數不勝數。暫且不説過年過節的風俗,就算是平日裏也有規矩,如:後輩的一定要尊重長輩,子女一定要聽父母的話等。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過年的風俗吧!

春節過年是一年的開端,所以中國人都特別注重春節過年。因此純潔的隸屬是非常多的。

春節過年那天早上,一定要起早牀,並且要有精神。因為春節過年那天代表着全年,所以春節過年那天有精神,就代表着全年你都有精神。若春節過年那天你沒精神,萎靡不振,那麼你一年也就會無所作為。起牀後第一件事就是王家門上貼新春聯,假如你早上不貼上新聯的話,就會成為別人嘲笑的對象。早餐一定要吃糖水蒸蛋,這代表着全年的甜甜美美。上午,不管房屋乾不乾淨,都要徹徹底底地打掃一遍,以便接待客人的到來,讓別人對自己新年的第一印象好,從而讓別人注意到自己。中午一定要邀請很多客人到自己家裏來一起吃新年的第一頓飯,人們以誰家邀請的.客人多來看待一個人,你家來的人越多,你就會越有面子。下午就要出門到別人家去拜年,拜年時要雙手抱拳,鞠躬,才成禮。拜年要拜的人越多越好,因為這樣別人會認為你廣交好友,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晚上要聚集親朋好友到一個地方,親友之間要互相給對方的子女發壓歲錢,子女收到壓歲錢後不能馬上打開,而是要壓在枕頭下睡一覺後才可打開。在這十餘是自己紅紅火火,更上一層樓。

春節過年的禮節雖然很多,但不可忽視,忽視了的話,會有不祥的事發生的呀!

家鄉的風俗作文9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但我最愛的是包粽子這一習俗。

早晨,我和媽媽一大早去市場買粽葉、五花肉、糯米、蜜棗、繩子。媽媽説:“包好了才能吃哦!我教你,來!”我瞪了一個斜眼,逞強道:“不就是包粽子嗎,誰不會呀!”接着,我拿起兩片粽葉,放了一些糯米、香菇和豬肉,準備動手包嘍!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我捏好左邊時,右邊的餡卻掉出來了;當我捏好右邊時,左邊的餡又掉出來了;當我把中間的捏好的時候,兩邊的餡都掉了。可憐的我啊!為什麼只有兩隻手!之前只顧着吃粽子,卻不會想那些包粽子的人有多辛苦啊!

媽媽看得不耐煩了,“傻孩子,不會了吧?我來教你吧,別逞強了。應該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再……”我雖然聽的有點模模糊糊的,但還算是聽懂一點,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但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但是每一個都又矮又小,我就把它們叫做“矮冬瓜”羣粽子。

最後一步就是煮粽子啦!我依依不捨地説:“再見了,我可愛的小粽子!”話還沒説完,它們就被媽媽送入了蒸籠裏。過了一個小時左右,香噴噴的粽子出爐啦!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羣,拿出其中一個咬上一口,啊!真香真美味!這種味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

這是大詩人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那個行潔志廉的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一個拒絕邪毒、崇尚高潔的節日;這是一個飄香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每個地區都要賽龍舟,家家都要吃粽子,個別地區還要掛香囊、插艾草。

聽媽媽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吳國的著名大詩人屈原而流傳至今的。傳説,吳國有一位詩人,名叫屈原,他受盡小人陷害,最終投江自盡。人們為了把屈原的屍體撈上來,便用賽龍舟的方式來撈屈原的屍體,但卻一無所獲,於是,賽龍舟這個活動便流傳了下來。後來,人們為了屈原的'屍體不被魚蝦吃掉,便往江中扔飯糰。最後,人們為了祭奠屈原,便把屈原投江那天定為端午節,而當時的飯糰也就變成了現在的粽子。

我十分喜歡端午節,因為在這天,我可以吃到自己喜歡吃的粽子。現在,粽子的種類很多,例如肉粽、蛋黃粽、蜜棗粽等。我最喜歡吃蛋黃粽了。鹹香味十足的蛋黃配上軟糯香甜的糯米糰,拆開那青綠色的粽葉,米粽的香氣瞬間撲鼻而來,使人想要馬上咬上一口。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彷彿生怕有人跟我搶似的。不過,那綿密的口感,實在是太棒了!

端午這天還要去看賽龍舟比賽。這天,我和爸爸來到西湖邊,此時才不到九點半,這裏早已人山人海,天氣十分炎熱,而龍舟比賽卻還未開始。“預備,劃!”隨着一聲槍響,四條龍舟開始爭先恐後地往前衝,此時,3號龍舟衝在最前面,其他龍舟都想着趕超3號龍舟。此時,眼看3號龍舟就要贏了,2號龍舟突然發力,甩開了4號,超過了1號,哇!2號反超了3號,成為了第一名!原來一直落後的2號進贏得了第一名,真是不可思議!在場的人們都為他們喝彩,這應該是他們的“戰術”吧,我想。

我愛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菖蒲的風俗,據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在中秋節,我國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陽節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節日。下面就讓我介紹一下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春節。

春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每當春節一到,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粘上紅紅的春聯,個個都滿面春風的,到處洋溢着一派喜慶的氣氛!就先説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邊看春節聯歡會邊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煙花的外面盡情地玩,而大人也會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電視、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有的大人還守年歲的呢。

還有,在我們這裏除夕夜要放“關門炮”的。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七年級早上,持續不斷地,這是“開門炮”。中國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我最喜歡過春節了,不僅可以盡情吃,盡情玩,可以穿新衣服,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變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親戚給的壓歲錢。據説我們得到這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你們家鄉的風俗是怎樣的呢?相信你們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獨特的風俗習慣。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七夕這個節日其實沒有太多的習俗,這個愛情的節日其實主要是年輕人比較喜歡,也沒有太多的習慣傳送下來。在七夕的時候很多的男孩子都會帶女孩子去一些比較浪漫的地方,當然我們是住在海邊的,我們家鄉這邊有非常著名的濱海長廊,綿延10多公里的'海岸線在這邊是七夕佳人的最佳去處。無論是什麼節日,只要是跟愛情有關的,這邊就會出很多的活動,也因此吸引了很多遊客和情侶來這裏玩耍。

我們這裏的人許多民俗活動都要用上石榴花枝這種當地人心目中的吉祥物,大多數家庭喜歡在庭院種植石榴,既美觀又實用。“石榴”可供入藥,樹皮、根皮、果肉、果皮對傷寒、痢疾、綠膿、結核桿菌和皮膚真菌有一定治療作用,特別是石榴根皮鹼有很好的驅蟲作用。在缺醫少藥的年代,海島人生活與石榴密不可分。東山島四面環海,是個重點漁區。七夕這天,漁家人總忘不了準備兩樣東西,一是前面所説的石榴,二是自家捕撈的小魷魚。小魷魚蒸熟後連同石榴放在盤碟,擺到牀前,敬奉“牀公牀婆”。牀,是哺育人們成長的搖籃。當地人用石榴敬奉“牀公牀婆”寓意多子多孫。

這也是唯一的一點我們的傳統習俗了,畢竟常年生活在海邊,需要有一點精神上的傳承。不過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可能也都是如此吧,畢竟不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確實很難找到有七夕傳承的地方。雖然這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愛情節日,但是實際上很多人還是比較喜歡過西方的情人節的,因此七夕也慢慢的不受人關注了,也從此開始沒落。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而在我的老家山東,年年春節都要蒸花糕。

為什麼蒸花糕,這可大有來歷。從春秋戰國起,臨近三十年,百姓們都會“蒸壯”,也就是蒸麪食,這些麪食可不是拿來吃的,而是用來祭祖和去孔府祭拜孔子的。而今,“蒸壯”早已不再祭祖,而是寓意着“過日子蒸蒸日上,年年高升,好運節節高”。因此,蒸花糕也成為了我們家鄉特有的風俗。

今年,我們家中也蒸了花糕,臘月二十三,陣陣面香從廚房中飄出。我知道,面發好了,要開始蒸花糕了,案板備好,擀麪杖拿來,待一切準備好後,花糕便從揉麪開始了。

爺爺將他的雙手伸入面盆中,柔軟的'麪糰承受不住這麼大的壓力,只能屈服於手掌下,任人擺佈。麪糰在一次次拉伸,捏揉的作用下,逐漸變得像紙一樣蒼白又像個球樣,圓圓滾滾,讓人禁不住的喜歡。可再好看的麪糰也只是麪糰,不能夠吃,終究還是要做成糕點。這時,擀麪杖就派上了用場,剛剛揉好的麪糰現在又要上了“絞刑架”。麪糰中,拿刀來在麪糰裏剖出一部分,再在案板上搓成條,最後用擀麪杖均勻地在面上輕輕滾動,壓出一道流暢的紋案。

最後,麪糰便開始了“整容”。兩條麪糰兩手夾中間一捏,拿棗子放中心做點綴,身似蝴蝶的糕點便做成了;纖長的麪糰在手指尖上靈動地舞動,長長地卷在一起,周圍圍上一圈的紅棗做裝飾,一個圓形糕點便從中誕生了。

待這些糕點完成後還要放入屜籠裏蒸,滿屋子中都是面香和棗香。年,便從這一花糕味中開始了。

無論身在故鄉,還是身處他鄉,記憶中,家人們總會在這個時候做一做家鄉的風俗特色。蒸花糕即是我家鄉的風俗,且如雕刻般深深在我腦海中。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看了老舍先生的《北京春節》之後,也想一展我們家鄉春節的風采,快來瞧瞧吧!

臘梅花的香氣充滿了整個小區,我就喜歡這梅花香,不為別的`,只為臘梅一開就要過年了!這花香也算年味兒吧。隨着濃濃的年味兒,我們迎來了春節的前奏——臘八。臘八一大早媽媽就起來忙,原來是熬臘八粥,什麼紅豆、綠豆、黑豆……什麼花生、棗子、葡萄乾……什麼大米、小米、黑米通通放進去,不一會兒便有了香味兒,這濃濃的粥香也是一種“年味兒”。

過了臘八,我就開始盼二十三過小年兒了,這天是大年的“彩排”,這天過的好,大年也就更好。這天是要祭灶神的,還得用麥芽糖祭灶神,據説因為麥芽糖黏,黏住灶神的嘴不讓他説壞事,也有的説,因為麥芽糖是甜的,可以讓灶神的嘴巴甜,只言好事。二十七這天我們全家大掃除,好表現出新年新氣象,上午我們把牀單、窗簾、枱布……全部洗乾淨。把地掃一遍,拖一遍再擦一遍。二十九這天早上要去買年貨、對聯。一到商店,那真是人山人海,擦肩接踵,衣服都快被擠掉了。回來要把窗花、對聯全部貼上。下午還要燉肉,包餃子。包餃子時還要包三、四個“錢餃子”,誰吃到的多,誰在新的一年交到的好運就多 。

大年七年級,早上早早的就要起來拜年,拿壓歲錢。小孩們最喜歡過年,尤其是七年級、二,因為有壓歲錢拿嘛!但可不是白拿,還要叩頭如搗蒜。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春節”是一年中最歡快的節日,也是人們最愜意地時候,然而在這個節日中,它有許許多多的風俗。

給“壓歲錢”就是其中之一。傳説,人間有一個野獸,叫做“歲”,每到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就跑出來作怪,專門來吃小孩子,鬧得人心惶惶。後來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覺的時候將長輩給的錢放在枕頭底下。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怕的野獸“歲”跑出來了,正巧跑到那户人家裏,看到那細皮嫩肉的孩子,頓時口水直流,邪惡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枕頭底下的錢發出了閃閃的金光。“歲”像觸電了一樣,“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們知道了制服歲的辦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後來給“壓歲錢”不只是為了趕跑可怕的.“歲”,更是長輩對晚輩美好的祝福。

除了給“壓歲錢”,在春節中還有人人重視的團圓飯。團圓飯不同於平常的飯菜,除了菜品很豐富之外,還有象徵意義。例如:魚象徵着“年年有餘”,年糕象徵着“步步高昇”,芋頭和腐竹象徵着“富裕”,這些共同表達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美好祝願。吃團圓飯時,每一個親人都要到場,缺一不可。長輩們還要一一敬酒,晚輩們也應一一回敬,表示着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我喜歡春節,因為它不僅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風俗,更讓遠在四方的親戚朋友都聚集了,讓彼此間的血脈親情更加濃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