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路作文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2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路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路作文15篇

家鄉的路作文1

我的家鄉——高港,兒十年前的一個默默無聞的江邊小鎮,正在逐漸變成現代化的都市。那無數從鄉間泥濘小路上走來的高港人,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了高港的歷史。那無數條路呵,見證了歷史的鉅變。

爺爺曾沿着祖祖輩輩踩出來的泥濘的羊腸小道上山下鄉。大部分路坑坑窪窪,至於養護,不過是偶爾鏟些土鋪上。一下雨就沒法走路,所以人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雨天休息,晴天勞作。

爸爸那一代,路上鋪上了石子,也拓寬了許多,主要是便於拖拉機行駛,被稱為“機耕路”。雖然好走多了,但仍不方便,又十分狹窄,經常造成交通堵塞。

現在呀!家鄉的路一點也不比大城市遜色。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擁擠了,走在上而是多麼平坦、舒暢啊!不管是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都能並排駛過。路兩旁的綠化帶和獨特的風光,讓人感到無限愜意,就如同在畫中一般,人們坐在車子上,只要看看這景色,一身的疲憊就不翼而飛了。以前上泰州,由於道路不平坦,乘汽車要用兩小時才能到達,現在去泰州太方便了,最多隻要半小時。寬闊的泰高公路可是國家的一級公路呢!路邊的那些平房早就拆掉了,一幢幢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鱗次櫛比。

四橫四縱的`區內公路兩邊的商店一家挨着一家,真是數不勝數,有賣水果的、有賣衣服和皮鞋的、有賣日常用品的……店裏的物品琳琅滿目,樣樣俱全。早晨,路上車水馬龍,去學校的孩子們,去工廠上班的姑娘、小夥子們,去菜場買菜、賣菜的農民們,都急匆匆地走着。腳步聲、自行車的“丁零”聲、摩托車的“突突”聲交織成歡快和諧的交響曲;下午,人們在商店間穿梭往來,挑選着自己喜歡的東西。

月亮悄悄地升上了枝頭,灑下柔和的光芒,給大地披上了一件銀裝。這時,家鄉的路就更美了。你看啊。荷花、玉蘭花、仿古式……造型各異的路燈把一條條大道變成了五彩繽紛的燈的河流,車輛行人變成了歡快地游來游去的魚兒。路邊的花啊、草啊、樹啊彷彿鑲上了各種色彩的邊兒,總讓人覺得來到了童話世界,不,是仙境。難怪人們徜徉其間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即使深夜,也一如白晝的喧譁。路旁高低錯落的建築上彩燈、霓虹燈……閃一閃地交相輝映,彷彿是無數顆五顏六色的小星星在向你眨着眼睛,把整個高港變成了一個亮堂堂的“不夜城”,充滿着生機,洋溢着活力。

我愛家鄉的路,是它伴隨我成長,我將踏着它走向遠方,走向未來,走向希望……

家鄉的路作文2

在一個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早上,爸爸開着嶄新的小汽車,在寬闊的馬路上飛馳着。我邊聽着優美動聽的音樂,邊欣賞着窗外美麗的風景線,心裏非常高興,因為從現在起,回宜興看爺爺奶奶,再也不用去擠車了!

從我記事時,就隔三差五地要乘車,乘得多了,各種各樣的路也就見得多了。有羊腸小道、泥路、石子路、水泥路……

那是一條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是爺爺家通向鄉鎮的唯一道路。聽爸爸説,就是這條路,濃縮了整整一個時代。在他小時候的那條路,是坑坑窪窪的泥濘小道。下雨天,每每經過時,總是深一腳,淺一腳,濺得滿身滿臉都是泥。爸爸每次回家總是被奶奶説就像是剛從泥裏拔出來的蘿蔔。

在爸爸上國中時,那條路鋪上了水泥。雖然只有60公分寬,可那時的水泥路着實讓村民談論了好一陣,也興奮了好一陣子。出門時也不用光靠雙腳走路了,爺爺花了100多元買回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那是咱家的第一輛自行車,可比現在的小轎車珍貴着呢!自行車清脆的鈴聲曾自豪地灑滿這60公分的水泥路。

不知什麼時候起,這60公分的水泥路已經跟不上這時代的步伐了,於是又加寬到了120公分。那時,爺爺家已經有2輛自行車了。爸爸也有了自己的鳳凰牌自行車,上學放學,往上一跨,一路歡笑着往遠方駛去。

時代變遷,寬大的馬路終於取代了這120公分的水泥路,路兩旁栽滿了水杉。“公路修到家門口了,汽車可以駛進你家了。”那是村民議論最多的話題。雖那時還沒有汽車開進來,可憧憬卻變得如此美好。那時,已經工作的爸爸回家後就喜歡獨自走在這鋪滿瓜米石的鄉村公路上,聆聽公路與樹木的對話,獨享那份靜謐與美好。

不多時,富裕的一部分村民家裏已經開始換第二代車——摩托車。爺爺家也添了2輛摩托車。偶爾駛過一輛,一路揚起的灰塵似乎在高唱“農民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歲月如歌,公路上的石子多了起來,加進了鋼筋水泥的混合,瓜米石公路又變成了水泥的大馬路。這段路也終於完成了它的整個變遷,由二車道變成了六車道。路上更加熱鬧了,從早到晚車來人往,好不風光。自行車的叮呤聲,摩托車的突突聲,小汽車的'嘟嘟聲,交織成一首和諧自然的交響樂。這交響樂在告訴人們,改革開放的的春風吹得好啊,人們的生活多美好哇!

如今,我家也有了自己的小汽車,回家看望爺爺奶奶更方便更快捷了!路兩旁的水杉依舊茁壯挺拔,生機勃發。路在變,人在變,所有的一切都在變。改革的這三十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鉅變,而這條路,也真實地在腳下拓展、延伸……

家鄉的路作文3

記憶中,家鄉的路總是崎嶇,父輩走過的路是,同輩走的路也是,家鄉教育的路亦是。

小時候,家鄉的路並非平坦,那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沙石路,走起路來總是顛簸,每逢人過,便塵土飛揚。父親挑着沉重的擔子在路上走了半輩子,起初我認為父親擔着瓜果蔬菜,豆米乾柴,後來才明白,父親的擔子裏面,擔的是生活和責任。

父親總説:“我在農村活了半輩子,熟悉了農村的體制化,這輩子大概是走不出去了。你們一定要走出去,去看一看那高聳入雲的宗岱,去看一看那水天一色的黃鶴樓,去看一看那燈火通明的故城。”我謹記着父親的話,勤奮讀書,日夜廢寢,總把黑夜當白天。我不想辜負父親的.囑託,也不想父親真的熟悉了體制化,我要和父親走出去,看一看那山與水,樓與城。

小時候,什麼都不懂,只聽着父親這樣説道:“農村的路不好走,全是沙石,走得快了,就得摔倒,走得慢了,就要落後。”我長大後才明白,父親躬身牛馬,任勞任怨幹了半輩子,只是為給我們鋪了一條路。一條通往學校大門的路,一條改變我們命運的路。

後來,家鄉鋪上了水泥路,能直通學校大門,也能走農村。我和同齡人算是走得比較平坦的,卻有人走得依舊崎嶇。讀完國中,不少人便輟學了,他們收拾包裹走向了社會,走出了農村,走進了城市,走進了五湖四海,走進時代浪潮,卻遠離了家鄉。久離而遇的幾個故人,有的出口成髒,煙酒成癮;有的不學無術,遊戲成迷;有的濃粧豔抹,黑髮轉型;也有的相夫教子,柴米油鹽。有的,走他們父輩走過的路。

國中畢業時,老師在畢業典禮説道:“家鄉里的年輕人總想着去外面發展,賺大錢,然後住大城市,住大豪宅。但是,我要告誡你們的是,他們忘了,忘了根,忘了本,忘了養育他們的一方水土,一方家園,忘了復興家鄉。你們是不是想説還有下一代人?而我要説的是,不要永遠把下一代掛在嘴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如果每個年輕人都想着推脱責任,那麼一代傳一代,農村永遠是農村,祖國永遠富強不起來。你們這一代的任務是強盛家鄉,興盛祖國,這,也是你們的責任”那時候,場下一片沉默,我想我們的內心也是。

家鄉養育了我十多年,資助我和姐姐們讀高中,讀大學。在我知理時,父親便告訴我:“咱們家鄉這邊有個説法,借人錢財二三,還人銀子三四,別人借情,我們還義。”這句話深深觸動我的內心,也觸動了我的靈魂,靈魂深處告誡我,我不能忘了家鄉的情。

我一直有一條想走的路,復興家鄉的教育路。我想讀師範類大學,學有所成後回鄉任教,秉持“以教除舊思,以育養新苗”的態度。我想用教育啟蒙下一代人的思想,播好文化種子,讓他們萌芽。

以教為光,以育為雨,以書為基,以我為身,鋪一條家鄉的教育路。

家鄉的路作文4

自從來了常熟,我走的基本都是柏油路和水泥路。從家到學校,一路都是美景。即使是這寒風天,常熟的綠化也一樣的風姿綽約。上週媽媽帶我去市區逛街,靛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像喇叭花一樣的竟然在寒風中綻放。一問才知道叫三色堇,其他的花樹也是綠意盎然,茶花也在冬日下吐蕊,豔紅豔紅的。

可是家鄉的那條“水泥”路,卻在我心裏伸向遠方……

前幾年,我在老家,最喜歡的就是在村子裏到處跑。我們一羣孩子,到村外的田裏翻紅薯,烤了吃。爬上土牆,夠到樹杈,上樹搖棗子吃。

上樹的夥伴努力搖動樹枝,或者用一根長竹子狠狠打樹頭,棗子就成片往下掉。大家一忽兒就撿了一大捧,味道並不好,沒到節氣,又酸又澀,可是大家就圖個樂趣。

這樣的一下午瘋下來,回家我就成了泥娃娃,滿頭滿臉的泥塵。

奶奶拿個撣子,細細給我撣一遍,我站的地上撲簌簌一層泥灰。奶奶便笑嘻嘻地嗔怪説:“看你野得,都沒形了!”

奶奶一臉的皺褶就堆積起來,他們説那叫皺紋,可是在奶奶的話語裏從沒有這個詞。

下雨天是最沒勁的,一村子的泥漿。那些晴天的泥灰,都被雨水和成了稀泥。從村東到村西,大大小小的水凼凼不知道有多少。還有各家的雞鴨,照樣滿村子跑。

這時候,奶奶就不許我出去了。説也奇怪,整個村子的孩子一下子都消失了。一點聲音都沒有,我是很想念他們的,尤其是在吃好午飯後。那段時間長而且無聊,奶奶家裏一本書都沒有,只有一本日曆掛在牆上,灰灰的.牆,白白的日曆,怪異得很。

這時候,奶奶會做針線活,也會挑豆子。把大的壯實的豆子挑出來,預備做種子用。我坐在她身邊,也跟着挑,其實就是玩豆子。她就叨叨叨叨開始講很多故事。什麼牛郎織女,什麼天地開闢,什麼女媧造人……後來我看了書才知道,很多都被奶奶篡改了,怪不得當時聽得稀裏糊塗。問她為什麼,她也答不出個所以然來。可是,在那時,奶奶實在是我心裏的暖暖。我很聽她的話,就像她想讓莊稼怎麼長莊稼就會怎麼長一樣,她種的莊稼長得旺結得多。而我在她的呵護下也長得健康陽光。

在那一片“水泥”的老家農村哦!有我的奶奶。

上次,爸爸帶我去吃肯德基,我腦子不知怎麼抽筋,竟然想到:要是這個雞給奶奶吃,她會怎樣?

奶奶,你在“水泥”地的村子裏,可好?

家鄉的路作文5

隨着歲月的流逝,家鄉的路也變了,是震撼人心的變化。

在我爺爺那一輩都是泥土的路,狹窄的小路縱橫交錯,沿着小山坡蜿蜒而上。每至大雨,泥路泥濘不堪,一腳踩下去,有百分之60的可能陷阱去,所以大人們都不敢讓自己小孩一個人出行,怕回來一個個都是泥人,還怕回來都不認識自己的小孩了。有時遇到特大暴雨,泥都被沖毀了,治好重新挖土築路,那時候交通工具很單一,只有一些馬車和少數富貴人家擁有自行車,因此人們出行很不方便。

爺爺就這樣度過了青年時代,隨後而至的是爸爸那一輩。爸爸的童年時代算是幸運的,因為村裏村外都修築了水泥路。這樣就不用為下雨天擔心了。交通工具也有了明顯的改善。這時村裏已普遍出現了自行車,人們上下班就不用長途奔波了,不用再為趕到家都已經黑透了而擔心了。出現在人們臉上的不在是那一份擔心,憂慮和苦惱了。隨即出現的是舒展的笑容和蓬勃的朝氣。

時間轉瞬即逝,一晃便到了我們這一輩,我們這些孩子真是太幸福了。經過了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如今一條條柏油馬路穿村內,各種各樣的汽車與客車等熙熙攘攘,在練江河上兩橋貫穿南北,人們不必為過河擔心了。路得兩旁,已安裝上了各式各樣的路燈,在黑夜中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怕黑的孩子再也不用為自己的膽小發愁了。交通的先行宮——鐵路已修築到位,使得各地的交通更加方便了,這條路通向的不只是每家每户,而是我們的心靈,渴望經濟發展的心靈。這條鐵路也使不同區域的聯繫也更加密切了。這一鮮明的對比展現的不僅僅是國家的成功還展現了從不曾擁的崇拜核榮譽。在農村,但是這不也正好讓人們堅信了國家嗎。這一條鐵路是無數條鐵路的縮影,在以後還會有的大小小的,為人們帶來方便的,體現我們國家能力的,讓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立足更穩的鐵路出現。

事物並不是一成不變,而總是不斷髮展的。六十年來,僅從家鄉的一條小路,便能從中折射出六十年來我國建設成就上取得的重大輝煌成就,路是輝煌的見證。

最讓我感欣慰的'是,家鄉的路變了,變得寬闊了,變得平坦了,得讓人放心了。這條路讓的人知道了我們的家鄉,讓人欣賞到了我們家鄉的美。對於那些看不起我們國家的人,這下他們還能説什麼,這條路證明了我們的能力,我們中國人的能力,證明了我們是可以的。

家鄉的路,我最最愛的路,我從小走到大的路,那一份親切和熱愛會伴隨着越變越好的鐵路和經濟而一直延續下去,我期待下一個六十年,在下一個六十年會有的意想不到的奇蹟發生,“偉大”這個詞永遠屬於你,祖國,我們輝煌的祖國。

家鄉的路作文6

弟弟:泊油路才是路嗎?

媽媽:能走的地方都是路……

——題記

暑假回了北方老家,廣東的天氣驕陽似火,河南的天氣已經涼了,可以看到穿着毛衣的人羣。天不太好,經常下着雨。

我拖着行李箱走在鄉路,心裏湧動着一種莫名的情緒,硬底鞋踏在水泥路上發出“噠噠”的響聲。雖然是大雨過後,路上出了有幾處積水並無其他,空氣的濕潤還夾雜着泥土的清香。風吹過,芝麻田隨風搖動,零零星星的小花飄在水泥路上,小鳥喳喳的叫着,彷彿有道不盡的喜悦

“媽,這鄉里路走着真舒服。”弟弟那藏不住話的嘴巴又喳了起來。

“對呀!對呀!比以前好了很多。”媽媽滿目微笑。

我看向爸爸,爸爸臉上的感慨一覽無餘。是啊!鄉里的路真的好了很多,望望興奮的家人,我不由想起了前年回家的時候……

那時,春雨濛濛,洋洋灑灑硬是下了兩天。爺爺打電話説讓我們下鄉時注意點,路不大好走。可到了村口才發現,豈止是不大好走,去農田的機械,鄉里鄉親的腳印把路搞得坑坑窪窪,泥濘不堪。表哥的車剛走到一半就走不動了,陷在泥巴窩裏,還是爺爺叫了附近的幾個人折騰到晚上才把車推回家。人身上全是泥巴,狼狽不堪,我們都灰溜溜的洗衣服的.洗衣服,擦車的擦車。想起那一次,我還心有餘顫,那個衰樣!想着想着,不知不覺的掉了隊,抬眼一看,爸爸媽媽都到村口了。

“妮子,快點。”後知後覺的媽媽叫道。

我甩甩馬尾,爽快的應了聲:“就來。”不管怎麼樣,現在好了就行。村裏條件都好了,幾乎每人一台手機,大彩電,小轎車,收割機……看,咱農民也富起來了,多虧了上面的政策。

接着,爺爺又帶我們參觀了移民居和老人居,昔日的田地改修了一幢幢七八層高的居民樓,油光發亮的大馬路兩旁豎着造型優美的路燈,樓前的花園花圃招蜂引蝶,公園噴泉那裏一羣打太極的阿公阿婆不斷地發出咯咯的笑聲。看了連爸爸媽媽也忍不住讚歎:家裏修的比外面還好,我都不想走了。聞言,大傢伙都哈哈的笑了。後來,因為爸爸媽媽工作方面的問題,在河南老家待了才幾周,我們就比預期提前了整整半個月回到廣東。走的時候,爸爸同鄉親們告別,語氣裏盡是慢慢的不捨,約定來年還要回來。

我坐在車裏,把頭伸出窗外遙望着那漸遠的鄉路,來年,你還會變嗎?清晨的霧氣瀰漫,窗外的景物像放電影一樣,向後急速倒退,模模糊糊如同幻影。隱隱約約從中看到,那曲曲折折的水泥路向着遠處,伸展,延長……

啊!鄉路!載着鄉親們的希望,奔向遠方!

鄉路,家鄉的路!

家鄉的路作文7

爸爸的老家在湖南安化的一個小山村裏,這裏四面環山,順着山勢開墾着田地、菜園、茶園,只有唯一的一條小路通向村外。大山裏的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但是交通卻不方便。爸爸説他小時候每天都要沿着這崎嶇的羊腸小道去上學,他那時的願望就是能有一輛自行車。

努力學習的爸爸終於考上了大學,成了村裏的第一位大學生,當他回到家鄉時,村裏的小路已經拓寬了,村裏的許多人家也都騎上了摩托車,各類物資也不需要村民們肩挑手提。

又過了幾年,村裏的這條路經過村民們的修整,已經能通拖拉機了,村裏的各種山貨和木材也源源不斷地運往山外,大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村裏不再是清一色的木頭房子,各式的樓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爺爺家在路的盡頭,背靠大山,一條彎曲的'田埂通向家門口。每當逢年過節時,爺爺奶奶就會站在田間翹首期盼我們回去,可我和媽媽都不願走這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田間小路。我會一路嚷嚷:“為什麼公路不能通到爺爺奶奶家呢?”

又是一年春來到,村裏要修公路了,村民們出錢出力,就連爸爸他們這些出門在外的人都踴躍捐款。這一年的春節我們自己開車回家,發現山路拓寬拉直了,兩車交匯也沒問題了,一腳油門可以直接開到爺爺家門口,我和爸爸媽媽都很高興。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資金不足路面沒有硬化,隨着雨季到來山洪暴發,由泥土砂石鋪成的公路被雨水沖刷得坑坑窪窪,山體滑坡將公路攔截成了幾段,別説通車了,連村民們的日常出行都不便利。暑假回爺爺家,爸爸只能將車停在半道,由爺爺奶奶打着手電走山路來接我們。我和媽媽深一腳淺一腳摸着黑忍着蚊蟲的叮咬,邊走邊抱怨:“這樣子又回到不通公路前了,車也只能成了擺設。”此後,每當爸爸提到回老家,我和媽媽都會一個勁地搖頭,山路實在太難走了。

這樣塌了挖挖了塌的日子又過了幾年,今年年前傳來了好消息,村裏的公路終於全部鋪成水泥路了。過年回村的年輕人比往年都多,各式各樣的小汽車依次靠邊整齊地停在公路一邊,村民們個個都喜笑顏開:“現在好了,公路徹底通到家門口了,大夥都能開開心心、乾乾淨淨的到家了。”

見證了村道變公路的巨大變化,相信不久路燈也會亮起來,這個曾經閉塞的小山村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家鄉發展。

家鄉的路作文8

我愛到門前的路上走走,尤其是晚上。馬路上幾盞昏黃的燈靜靜地照耀着長而寬的路,使人心頭燃起光明、感到温暖。

我又漫步在那條道路上,“多好哇!”聽到背後傳來一聲低微的讚歎聲。心頭微微的一震,彷彿在什麼地方聽到過似的?噢,那是不久之前的事。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約莫是去年吧,村裏新修了一條柏油馬路。鋪路那天,村裏的男女老少都去看了。不管是討價還價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影響全家人的吃飯“大業”,統統都放下了,一齊站在家門口,翹首以盼。一些膽大的孩子圍繞着渣土車跳來跳去,嘰嘰喳喳地談論着愉快的事情;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被家裏的晚輩推出門,左顧右盼地等着那個龐然大物的到來;不過大多數人都是來湊湊熱鬧,想沾沾喜氣的,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地討論着。渣土車見了這些人們,彷彿也很高興似的,從長長的排氣管裏“嘟嘟”出一縷縷白色的煙塵。攪拌車不像渣土車有超常的好脾氣,它拿這些樂呵呵的人們沒有辦法,於是它把攪拌桶緩緩地放斜,墨黑色的瀝青輕輕地從桶裏滑落到地上,像踮起腳尖跳舞的芭蕾舞者。攪拌車一邊走一邊倒,人羣中不時傳出幾聲期待的呼喊。只聽“嘩啦”一聲,全部瀝青已經盡數傾倒在軋好的土路上。不等瀝青幹了,五六個人推着攤鋪機一下一下地把它攤勻,祖母笑道“這倒像我在攤餅呢。”邊説着,從懷裏掏出一方手帕來擦眼淚。然後,又有一個軋路機從上面軋過,馬路瞬間就平整了。

不過一箇中午,綿延的幾百米長的柏油路就全鋪好了。人們對這的好奇心仍是未減,依舊滔滔不絕地議論着,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忽然感歎起來“我年輕的時候,還沒走過這樣好的路啊!”旁邊的人也緊跟着附和着:“是啊、是啊。”“聽説大城市裏鋪的`都是這個。”

“……”

這使我想起從前的這條道路。在那條柏油大路還是一條凹凸不平的小道時,我就出生了。我從小便看着汽車從我眼前飛速駛過,留下一片黃沙,聽到風裹夾着砂礫颯颯地吹的聲音,沙土像針一樣刺在我的臉上,彷彿要把臉皮生生剮下來。而如今見了這樣一條道路,我也不禁驚歎:“這一條路可真是好啊!”雖然它不像縱橫交錯的鐵路線承載了遊子們的思念;也不像晴隆二十四拐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更不像綿延不斷的絲綢之路為世人所稱讚。但就是這樣一條簡單樸素的路,也能讓我感到歡欣和雀躍。僅僅是因為有了它之後出行更方便了嗎?還是因為我們期盼已久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呢?這或許是因為它將是我們開啟美好未來的康莊大道。

我又徘徊在這條路上,風掀起衣角,“多好哇!”不知何時,下起雨了,我看到毛茸茸的萬家燈火在這條道路的盡頭閃着微亮的光。

家鄉的路作文9

餘秋雨先生在《霜冷長河》中説:“有水相連的遙遠是憂傷,而有山巒阻隔的遙遠是絕望。”家鄉沒有通往遠方的河流,所以鄉親們不曾憂傷;雖然層層的山巒阻斷了視野,但鄉親們並沒有絕望,祖祖輩輩不斷開拓,路,不斷伸向遠方。

爺爺説,路是遠方和大山深處的通道,家鄉的路,很久遠,很綿長。即使爺爺用他的一生去回想,也描述不盡家鄉所走過的路的綿長。爺爺坐在家門口那飽經歲月滄桑的老梨樹下,靠着躺椅,眼神迷離地看着村口三條向外的路,跟我講述家鄉的路的歷程。

爺爺小時候問祖爺爺,天有多大?祖爺爺回答:就你看到的那麼大。於是,爺爺認為四周的山便是支撐天的柱子,而天就是扣着村莊的傘蓋。從那以後,爺爺就渴望着找到路,爬上山頂,去看看天,但從山腳到山頂嶙峋的怪石阻礙了小小的他。待他十二歲那年,村裏人組織起來翻山越嶺挖了一條如蛇形的狹窄小路,小路通到了鎮上。爺爺第一次牽着馬兒馱着十幾斤玉米籽賣了5角3分錢,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但爺爺卻激動了一個星期。

後來,日本鬼子的鐵蹄踐踏了華夏大地,十六歲的爺爺和同伴沿着那條彎曲的小路走向遠方,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把日本人趕走後,從戰爭中倖存下來的爺爺帶着榮耀踏上了歸途。路依舊沒有改變,經歷了瘋狂的文革之後,忽然有一天,四周的山猛烈顫動,狗四面叫,雞八處飛,原來是政府在放炮開路,一年半後,三尺多寬的路將深山裏的村莊與外面的世界接通了。爺爺説,那是改革開放後的第十五個年頭,爺爺牽着馬到縣探訪了他的戰友。20xx年,羣山再次震顫,伴着挖土機的轟隆聲,村裏的`娃子們好奇地圍着中午停工的挖土機轉來轉去。20xx年,爺爺笑眯眯地搭着汽車去看望嫁到城裏的小姨,回來時感歎了一次又次。爺爺看着那三條路,一條比一條直,一條比一條寬,一條比一條遠,我看到他眼中飽含着一種叫做淚水的液體,他閉上眼,嘴角銜着笑説:“真想永遠這樣看着村裏的路通往更遠的地方。”

家鄉的路越變越好,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一家接一家地建起了新樓,一人走得比一人更遠。我也沿着家鄉的這條路,到了鎮上讀了國中,今天我已坐在縣高中明亮的教室;明年,我即將站到了大學聯考的門檻,我相信,我會沿着家鄉的路把自己的人生演繹得更加美麗、更加精采。

家鄉的路啊!是你,帶給了爺爺幸福的感想;是你,帶給了鄉親們嶄新的希望;是你,把我帶出了深山,一步一步走近我的理想,走向更遠的地方。

家鄉的路作文10

魯迅曾有一句名言:“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們走出來的,是勇敢的人們開拓出來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會改變的,如今的路早沒有了坑窪不平,如今的路都變成了嶄新油亮的柏油路。我現在走的這條家鄉的路,承載着母親與外婆的記憶。

那是一條不起眼的小路,它是用水泥鋪成的,並不寬敞,路面遠遠看起來很光亮,時而出現幾個坑兒,路兩旁的一排排松樹倒是生機盎然,樹下面的零星野花也開得美麗。道路兩旁住着幾户人家,姥姥家便是其中的一户。每到暑假,媽媽便把我送到姥姥家,姥姥一個假期都會笑容滿面忙個不停。每天往返於這條路上,不是買回一大袋子小零食;就是買回油米麪,好像我是一個大胃王,要把姥姥家吃個精光!

今天姥姥為了給我買披薩,回來很晚,看着姥姥踉蹌的步伐,我有些愧疚。姥姥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地對我説:“吃吧,寶貝兒,飽了我帶你出去走走!”我應了一聲,便挽起了姥姥的手走出了院門。

夜晚的小路,很黑也很安靜。晚風吹拂着路邊的樹,發出陣陣唰唰的響聲,我下意識地緊握姥姥的`手,向她貼近。姥姥笑笑,似乎感受到了我的一絲膽怯,“寶貝兒,別怕,我給你講講你媽媽小的時候的故事吧。”我一聽是媽媽的故事頓時來了精神。姥姥説:“你媽媽上國中的時候要去鎮上上學,所以每天放學都要很晚到家,自然,這條小路是她回家的必經之路了。那時的路是一條坑坑窪窪的泥濘路,一到下雨天,路面到處是水坑,我都要拿着雨靴走出好遠去接你媽媽,你媽媽最是討厭下雨天。”姥姥停頓了一下接着説:“那時候哪有接送的校車啊,你媽媽都是騎自行車,往返要騎上好幾個小時。有一次姥姥生病,沒能接上你媽媽,她到家就開始洗衣服,我還納悶,不是到家就寫作業嗎?”姥姥咯咯咯笑出聲來。“為什麼啊?姥姥”我不解地問。“因為啊,你媽媽自己一個人走夜路,太害怕,自行車騎得太快,忘了路上就那幾處坑兒,不小心摔了跤,跌倒在了水坑裏……”後面姥姥講了什麼,我沒有聽得太清楚了,因為我滿腦子裏都是媽媽害怕的畫面……我對姥姥説:“我討厭這條讓媽媽摔跤的路。可是姥姥您一個人走夜路不害怕的嗎?”姥姥摸摸我的頭説:“傻孩子,這條路我走了無數遍,怎麼會害怕呢!而且我的心裏只想着快點兒接到你媽媽。”

如今的這條路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比不上城市裏的精緻,但這是姥姥喜歡的路,是她走了一輩子的路,無論它是泥濘還是光滑平整,姥姥早已習慣。是啊,一個習慣,勝過多少喜歡,我想這種習慣便是她對母親、對家鄉獨有的情感吧!

家鄉的路作文11

80年,崎嶇的小路伸向依山幫水的家鄉——城鄉鎮西寧村。

90年代,寬闊平坦的的大路穿過樓房林立的西寧村——給村民帶來了熱鬧與文明。

一歲半。

1992年,南昆鐵路通車,爺爺幾乎每天都會揹着我去看火車。一看到長長的火車,聽到轟隆隆的聲音,我就不哭不鬧,平生第一次聽到的外地名是昆明,因為爺爺常在我耳邊談起此地名。每年春節,沿着鐵路,我與去看望外婆,爸爸媽媽經常給我講路的故事——在南昆鐵路修成之前,村子裏的人都是乘船去上街,村民們挑着東西到鎮上賣,兩岸各幾十級的碼頭,將村民們的肩膀磨成繭。

七歲半。

1993年暑假的一天下午,爸爸媽媽都到田裏幹活去了,家裏只有我和妹妹兩個小孩,我突然聽到有人在大聲喊我爸的名字,這是村長的聲音,我經常與爸爸去隊裏開會。見到開門的人不是我爸後,他對我説:“你爸回來後,記得叫他今晚七點半去曬穀場開會。”晚上,爸爸拉着我的小手興奮地往曬穀場開會——原來,開會的`內容是關於南百二級路的徵地問題,怪不得前幾天在村頭的榕樹下,人們津津樂道着修路。終於結束無路的歷史,難怪村民們喜形於色!

1997年暑假,當時我已有七歲半,南百二級公路終於可以通車了。那段日子,幾乎每次放學後我和堂哥都會到路邊去數車。大卡車、轎車等各式各樣的車不再只是限於紙張上的黑白圖片。去外婆家時,再也不是沿着鐵路走一個多鐘頭才走到。有人在村莊的二級路旁建了座磚場,開了商店,路通了,村民們紛紛建起了樓房。

有了平坦寬闊的二級路,村裏有了摩托車、三輪車,當車停在村口,唧唧喳喳地叫喊聲便讓人知道是上街趕圩歸來。不過,村民們更喜歡做路過的班車,村民們開着玩笑:“我們可以坐公交車上街。”

15歲,中秋節前的星期天。中午放學後,我便興匆匆地回家。到家打開家門一看,大廳裏竟擺滿幾籮筐大大小小的柿子,我覺得不對勁,馬上把門關好,撒腿就往種柿子樹的那塊地跑,遠遠看見爸爸砍柿子樹,我加快步伐,想阻止爸爸,可是,在我到的那一刻樹倒了。我很生氣的埋怨爸爸,爸爸樂哈哈地説:

“高速公路經過咱們家鄉,需要用到咱們這塊地。”

“鐵路、二級路、高速路都穿過咱們的家鄉,爸爸,什麼時候飛機場也設在咱家鄉呀?水陸空全都彙集在我家鄉。”我與爸爸開起了玩笑,我的愁容也被衝到九霄雲外。

十八歲。

20xx年元旦,南百高速路通車後的第三天,我走到樓頂,三路盡收眼底,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林立的樓房、盎然的綠山,鐵路、二級路在綠化好了的壯觀的高速路面前又顯得差了一大截。

路在不斷地延伸——

家鄉的富裕之路不斷地延伸——

鄉村與城市的和諧之路不斷地延伸——

家鄉的路作文12

“走在家鄉的小路上,牧童的歌聲在盪漾……”,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的腦海裏便會想起家鄉的路。

家鄉的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稻田中的水泥小路,一種是用來趕集的大路。我的老家,便是在這水泥小路的盡頭。

這條小路在稻田中間,是一條簡易的水泥小路。從表面上來看,這條路如同黃河水一般九曲十八彎。

小時候,爸爸就給我講過他小時候的事。家裏有一輛車閘壞掉的自行車。他在小路上騎車時,曾多次連人帶車跌入田中,裹着一身泥回家。

當我一次次走在這條小路上時,我就會想起,那年我在這上面來抱着水稻,來來回回,一次又一次走過這條小路。在這田間小路上留下了一滴滴一滴滴的汗水。幾年前,爺爺還健在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到稻田裏收割水稻。在這田間的小路上,灑下了我們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憶。只可惜這樣的日子,以後很難體驗得到了。

家裏還有一條大路,一種用水泥做成的路,用來趕集。這條路説是趕集的路,其實就是一條街。我最喜歡這條路了,這裏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在這擺攤賣東西,有許許多多的好吃的。每次回老家,我都會像賴皮蟲一樣纏着媽媽,讓媽媽帶我來這裏趕集。在我不高興的時候,但只要一提到趕集,我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只要一來到集市,我的眼睛就會變得像老鷹一樣敏鋭,我的鼻子就會變得和狗一樣靈敏,小臉興奮得如同紅蘋果一般,眼睛開始像雷達一樣,掃描一切能看到的東西。

“媽媽那裏,那有那個叫什麼……餈的東西,還有那個十分黏牙的糖;媽媽這就是那個和蹦蹦球一樣大的東西,快買……”我發現自己心儀的東西后,連忙叫住媽媽,去買這些我想吃東西。

餈就是餈粑,它是用糯米蒸熟後,搗成泥狀製成的,有的模樣和藏族的糌粑差不多,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圓餅狀的。而那糖就是藕絲米糖,也就是藕絲糖,想必大家對“藕斷絲連”這個成語不陌生,這藕絲糖看起來像是一團潔白無瑕的藕絲,是我老家那邊的四大特產之首,十分好吃,但吃起來十分黏牙。那圓圓和蹦蹦糖一樣的東西,和餈粑是差不多的,不過小很多,有的外面裹了一層白麪糖,有的裹着黃豆粉,看着就讓人口水直下“三千尺”,我一次能吃十個!每次來趕集我一般都是空腹而來,滿腹而歸。

現在由於老家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很多,過年的時候有的人也不回老家,甚至有的三五年才回一次,於是相比以前也就靜了很多。有些村的路也都重新修建,鋪上瀝青,成了柏油路。雖然比以前好看了很多,但是我再也感受不到那種過年時闔家歡樂的氣氛,體會不到夏天辛勤勞作的快樂了。家鄉的路難道是真的一去不復返,永遠只能在夢中了嗎?

難忘家鄉的路。

家鄉的路作文13

60年前,一條崎嶇狹窄的小路連通着家鄉與外面的世界。如今,在共和國母親六十週年華誕之時,那條承載了家鄉人太多辛酸與企盼的小路,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條條寬闊的大路,它向外界傳達着家鄉人的喜悦與幸福。

爺爺今年八十多歲了,可總忘不了講門前路的故事,聽得我恍如隔世。

門前的蛇形小路從大山深處蜿蜒而來,又朝山外蜿蜒而去,像一條無邊的灰白色藤蔓。

孩子們踏着它上學,放牛,打柴,稚嫩的小腳常會磨出血泡。

大人們踩着它,把從地裏挑回的玉米,紅薯背到幾十裏外的縣城,換來食物,厚繭的腳板下,磨爛了一雙又一雙布鞋。

山裏的天氣,變化多端,每逢下雨天,走在路上,幾步一滑,到了家會狼狽不堪。

爺爺的爺爺就是在這條泥濘的路上走過了一生啊!爺爺歎着氣,用粗糙的手擦去眼角混濁的老淚。

爸爸也喜歡講門前的路,講得那樣激動豪放:

改革的意識漸漸在人們的腦海中樹立了起來,“共同致富”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最常談的話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路的重要性,隨後爆出了一聲聲吶喊:”要想富,先修路。”

説幹就幹,在鎮政府的號召下,大家開始籌款籌材,開山劈石,一條羊腸小路在勤勞樸實的鄉民們手裏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變成了大馬路,父老鄉親樂翻了天。鴨啊,雞啊,羊啊,一車車拉出了大山,瓜果蔬菜再也不會白白浪費掉,各家的日子越過越好,百姓整天都樂呵呵的!

爸爸越説越高興,心中比吃了蜜還要甜。

我也喜歡説路,説得心花怒放!

小時候,門前有一條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我走在上面常摔跤。我可恨死它了!有一天放學回家,看到門口幾輛大卡車,忙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欣喜地説:“要修路了,要修路了……”

幾個月後,我面前便出現了一條烏黑光亮的油漆公路。轎車、汽車、客車,川流不息。我的家鄉——普蘭店,早已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雄偉的'老帽山、安波温泉、清清的碧流河水庫、小平島度假村、夜燈璀璨的皮口港……條條大路通向四方,家鄉變美了,家鄉變富了!

山路——石板路——水泥路——高速公路。

貧寒——勉強填飽肚子——小康生活。

家鄉在變,人們的精神面貌在變!而這一切的催化劑是什麼?是黨的富民政策啊!

家鄉的路,終於和世界接軌!

家鄉的路,終於和新世紀接軌!

家鄉的路作文14

“要想富,先修路”。這淺顯易懂的六字俗語在農村中廣為流傳。鄉下人渴望有一條好路與外界相通是多麼艱難啊!

崎嶇窄彎路

在我的記憶深處,埋藏着這樣一段往事。在記事那年,正趕上我家建新房,爸爸、媽媽整天在忙他們的事情,白天要忙着購買建房的材料,夜晚又要清點材料數目,還要與各路商家電話聯繫,整天忙得不可開交。那天夜裏,媽媽給我洗澡,爸爸在一旁翻着那本有些破爛的電話本,爸爸撥通了電話,與對方談了起來,然後又狠狠地掛斷了電話,又連續打了幾個電話,每個都這樣。媽媽問:“怎麼了?”然後爸爸大吼了幾聲,走出去了,我看見爸爸的臉通紅,至於爸爸吼的什麼,我也記不清了。過了幾日,爸爸對媽媽説了那日為什麼發火,原來是因為那些材料的廠家由於我家鄉的路彎彎曲曲又窄又不平,不安全,害怕出事故,都不願給我家送材料,所以爸爸很煩惱,之後爸爸又自己請了車到廠裏去拉材料。等房子竣工,爸爸一算開支竟然比預先計算的要多出大幾千元。本來建房的錢都是東拼西湊的,由於家鄉的路,我們家多開支了幾千元,爸爸、媽媽甚是心痛。房子總算是完工了,爸爸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可我清楚並永遠記得爸爸的那一聲歎惜:“這路,要是修一下多好啊!”

坑窪泥巴路

過了幾年,我漸漸長大了,而我家鄉的路也逐漸變寬了。但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那地面仍是坑坑窪窪,下雨天人們都不願意出門,因為一出門就會弄得滿腳都是泥巴。我的家鄉盛產香菇、水稻,可是沒有好的交通,外界的大老闆都不願意到我們那裏採購,這樣就給了那些小商販的機會,他們到那裏低價採購,牟取暴利,而老百姓一年到頭的勞動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唉!真可惜,要是路面好些,結果就不會是這樣了。可見,路對農民是多麼重要啊!

平坦水泥路

今春,我的家鄉修建了寬闊的水泥路。我放學回家,走在沒有泥巴的水泥路上,感覺真好。我看到鄉親們開着車,拖着剛豐收的糧食到鎮上去賣。他們露出了笑容,温和的陽光照在他們的臉上,他們的笑容看起來無比燦爛。他們賣了糧食,又購買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從我家門前駛過,我看得出,他們賣到了好價錢。

家鄉的.路越來越好,家鄉的人民也越來越富裕。一個地域的經濟,看一看路就知道了。我們的祖國是由千千萬萬個村組成的,只有每個村富了,國家才會富裕、強盛,現在我的家鄉富了,那國家的經濟實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家鄉的路作文15

我的家鄉是浙江省泰順縣,泰順羣山連綿、山清水秀,勝似人間仙境。但是,這裏村落分散,交通偏僻。近幾年,隨着生活條件的提高,我的家鄉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這不,泰順的高速公路通車了。聽爸爸説,泰順是浙江省內最後一個“縣縣通高速”的縣城呢。假期的一天早晨,爸爸就説要帶我去感受一下這條令人期待的高速路。家住縣城的我們乘着小車,很快就到了高速路口,我遠遠就看到閘門上顯示着好幾個綠色通道,我們的小車“嗖”一下就通過了”ETC”通道。駛上高速後,我迫不及待地朝窗外看去,只見高速兩旁羣山環繞,樹木層林疊翠,十分秀麗。更另人驚奇的是,這條高速過了隧道,就是橋;過了橋,眼前又是另一條隧道,別有一番特色。橋大多建在兩座山之間,難怪被稱為浙南“天路”了。

在路上,爸爸説:“現在縣縣通了高速公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哪像我們以前,”媽媽接過話説:“以前泰順的路呀,九轉十八彎,那時我到杭州上大學,都要提前一兩天出發呢,出發那天零晨三四點就得起牀,坐卧鋪大巴轉呀轉地到温州,再乘坐綠皮火車經過近十小時才能到杭州。”我聽了得意地喊道:“現在只要上高速和高鐵就可以啦!”

爸爸感慨着説:“是呀,現在有汽車和動車真是方便呀!”他也回憶起小時候,他們讀國小時,從家裏到學校有十多公里路,要走上一兩小時,天剛矇矇亮就要出發上學去。不像我們現在開着汽車,幾分鐘就到學校了,別提有多快了。爸爸又想起剛參加工作時,不管上班還是下鄉,都要靠兩隻腳走,而現在村村通公路,家家都開起了小汽車。公路四通八達,辦事訪友以車代步。

這時,我也想到了一條路,就是外婆家門口的路。很小的時候,我住在外婆家,那是一個古村落,門口的路坑坑窪窪的`,只要一下雨,地上都是水坑。現在好了,村裏的路都鋪上了石板,平坦又幹淨。一到週末,遊客就會從四面八方來到村子裏遊玩,讓開農家樂的舅舅和舅媽開心地合不攏嘴呢。

想到這裏,我心中突然又想到了一條路,就是以後的路。我盼望着,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家門口就能乘上磁懸浮列車,到達我理想的學校;我也想帶着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乘着列車,來看一看泰順的廊橋、烏巖嶺,品嚐許多家鄉美食;我更想有一日我的家鄉“泰順”這張名片飛馳在高速和高鐵上駛進東南西北百姓家……未來的路通往夢想,通往幸福,我多麼期待它早日實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