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推薦】端午的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端午的作文

端午的作文1

艾葉棕兒香,晨曦的露珠在仲夏中悄然驚醒,眼角的睡淚眨巴流下,粽葉的根貪婪吸吮。

奶奶忙碌的小腳已踏響端午的歌謠。這一個音譜的樂章,簡短、明亮。她粗糙的手輕探進了我的發,小巧的腳又隱進了廚房,手中揮動了蒲扇,扇醒了木柴中的星火,泡了一夜的米,在水裏輕蕩,飽滿、圓潤、尖頭的白嫩,是它獨有的物語。

碗裏的水從我手隙中流過,一縷一縷,恰似水簾。沒水的米失去了主心骨,抱成一團,一小勺晶瑩的海鹽混合,是點點的光,光小卻不暗淡。米粒相依,沉甸飽滿,它們飲的是什麼仙露瓊漿?奶奶將三片粽葉捲起,捏成漏斗模樣,綠色的葉紋沿着嫩葉蔓延,一圈一圈的縈繞,就這樣不經意間纏住了我的半個童年。一小勺摻了鹽的米將空漏斗填滿,最低處塞上一個蜜棗,米準跑不了。三層粽葉的展開,壓平,硬糯香米的填滿,蜜棗摻雜在中間,溢出來的汁液浸在米里,很香很甜。蒲扇扇得柴火正旺,奶奶的手,給那幾個早已溢着香甜味兒的粽子,纏上一根根白繩,放在水裏,奶奶與滿腹口水的我一起等待着粽子的香甜竄出鍋。蒲扇的風,惺鬆的星火,清甜的棕香,在這方小地,一點一點融匯,端午的樂曲,越奏越響。

解開被水煮得有點發黃的細繩,粽葉的香一點一點刺激着我回憶的味蕾。蜜棗的汁液伴着軟糯的米化在我的`口中,又一點一點消散,只留朦朧餘味。

奶奶的素棕很單調,一顆蜜棗,一勺糯米足矣。那一片片粽葉裏,包含了我的半個童年,那一雙粗糙的手撐起了每個端午的味蕾,那一雙笑眼好像也在悄聲説,別吃多了,我的妮子可撐不得……

三層的粽葉温柔敲打着我的味蕾,連着那一串蜜葉的棕,我與奶奶相思凝望。

端午的作文2

南方的端午節,多半是以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為主,可如果你以為北方的端午也是如此,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東北的端午在當地人口中叫做“五月節”。其次,雖然也有人吃粽子,但絕大多數人在這天都以吃雞蛋為主。

在這一天,家家户户做雞蛋都略有不同,婦女們都大施拳腳,將普通的蛋翻出了各種花樣:有白煮蛋、茶葉蛋、水蒸蛋、肉餅蒸蛋、鹹鴨蛋、鹹鵝蛋……總之,就是一大桌由各種蛋組成的菜。但由於只是我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味道已經記不清了,只是依稀記得那天來了很多人,場面特別熱鬧,大家有説有笑的,想必飯菜肯定也不會差的.。

在孩子們心中,過端午是件特別開心的事。因為他們可以玩一種當地的遊戲,名字叫“滾雞蛋”。其實就是把已經煮熟的雞蛋放到沙灘上去,兩個人拿着各自的蛋,分別往下滾,看誰的蛋滾的又遠又快。此外還有個叫“碰雞蛋”的遊戲,兩個人拿着雞蛋互相用力朝對方的雞蛋上撞,這時就要看誰的蛋禁得起撞了,哈哈,不過輸的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把撞碎的雞蛋吃掉!

記得我唯一玩的那一次,由於當地小朋友太厲害,我一下就被比了下去,不過坐在一旁一邊吃雞蛋一邊看比賽,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我媽媽和我説:“我小時候,你姥姥就會給我準備一個大鵝蛋,我每次都會贏”。

在端午這天,孩子們會上街買些叫做“紙葫蘆”的東西,它其實就是小裝飾品,寓意與“掛香瓜”差不多。女孩子們還愛在手上掛些五彩繩子,一是為了好看,二是為了討個吉利。

雖然老家的“五月節”我只去過一次,但某些片斷我至今未忘。東北的端午,不如難當的端午講究,不如南方習俗多。但是簡單也有簡單的美,這正應了姥姥説的一句話:“我們北方人啊,就是實在!”

端午的作文3

有趣的端午節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到端午節,媽媽都會給我在脖頸、手腕或足踝上帶上紅、黃、白、黑,五色絲線,稱為長命縷。聽説系的孩子可以避邪,還可以長命百歲。爸爸還會在門窗上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聽奶奶説,插上這五種植物,也可以避邪。因為這五種植物都有一種辛辣味,可以驅掉蚊蟲,所以可以避邪。每逢端午節,爺爺還會給我們講屈原的故事: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因為不滿統治者的腐敗,不願看到楚國滅亡。所以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汨羅江自殺。那時的老百姓聽到這一消息,立刻包了許多粽子,投入江內,防止魚蝦吃屈原的遺體。還派了許多條船兒下江尋找屈原的遺體。一到中午,桌上就擺出了“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和香噴噴的'粽子。看着這麼多美味佳餚,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下午,我們一家就來到湖邊,看精彩的賽龍舟。只見十幾條龍舟在起點準備着,龍舟長着雄偉的龍頭、巨大的龍身和長長的龍尾,好像一條條龍在湖面上休息着。只聽“啪”的一聲,比賽開始了。

一條條龍舟400你追我趕地“遊”着,宛如一支支利箭,朝着終點“射”去。岸上的人們也非常激動:有的嘴裏説“加油!加油!”,有的打鼓,還有的拍手鼓掌。這時,船上更加激烈了:船頭的指揮員和船尾的副指揮員用力地敲着大鼓。船身的人們使出全身的力氣划着龍舟。忽然,有一條龍舟突飛猛進,向着終點“遊”去?端午節不光可以看到賽龍舟的場景,還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聽老人講屈原的故事,真是樂翻天呀!

端午的作文4

又是一年端午,只不過是第一個在大學過的端午。

每到端午,總是不自覺地想起陸游的《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這首詩開篇點題,將時間限定在“重五”,將地點定格為“山村”。此時此地,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有的只是節日的氣氛,有的只是淳樸的'民風,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風光,那江南端午的風俗習慣,那字裏行間的閒適愜意,浮現在我們眼前,感受在我們胸間。這首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在端午時節的閒適與歡樂。

以前,每年端午,媽媽都會包粽子,有俗語云:“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雖然隨着天氣轉暖,人們早已換上清爽的半袖短褲,但是端午的粽香卻縈繞在心間。爸爸總會端起酒杯,讓我抿上一小口,説是"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這是老人們留傳下來的。"雖然俗語無從佐證,但是含在酒裏的關懷卻是温暖了內心。那時一家人坐在桌前,吃着粽子,看着電視,拉着家常,感受着端午的粽香與幸福,飯菜的蒸汽徐徐升騰,最終定格在回憶裏。

今年是第一次在外地過端午,雖然不能再像以往那般與家人團聚,但是在大學裏,我認識了一大幫好友,宿舍室友,班級同學,學通社的夥伴,我們一起笑過、鬧過,一起奮鬥,一起成長。所以,這個端午,情意綿綿,我的心暖暖的。

又是一年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就讓五月五的和風帶着濃濃的粽香,帶着我對你們的思念與祝福,飄向親愛的爸爸媽媽、遠方的朋友、身邊的小夥伴,輕輕地告訴他們,端午別忘了吃粽子!別忘了想我!

端午的作文5

快到端午節了,看到大街上老太婆精心縫製的香囊,我憶起了小時候,每到端午節的時候,總會到外婆家去送節,當時鎮上的大街上也有很多這樣的香囊買,而外婆總會給我們每個外孫買上一個,那濃濃的雄黃的香味,傳説是辟邪的,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香囊在端午節總是很好賣。我最喜歡的'那種猴子香囊,都説猴子很聰明,希望自己也能像猴子那樣聰明。

而我呢!並沒有因為猴子香囊而變得聰明,反倒經常感覺自己很愚笨,不過,有時候愚笨也會很快樂!

久違了, 端午時節的龍舟比賽。

翻開兒時的記憶,每逢端午節,母親總會帶上我和弟弟走乾媽家去,那時,乾媽家在城裏,我們總會拿上一些土特產送去,而乾媽、乾爹是覺得的熱情好客,他們對我們姐弟倆的也是關懷倍至。冬天,他會給我們添上一些新衣服、新皮鞋,每次去他們總會準備一桌豐富的飯菜。所以,在我兒時的記憶裏,他們是我的親人!

在乾媽家吃過飯,我們總會到沱江邊上去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大人、小孩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江上那裝飾美觀的龍舟,龍舟上的人們個個努力地划着手中的漿,嘴裏喊着號子,岸上的人不時也接上幾句,歡呼聲、吶喊聲在江上飄揚!場面是那樣壯觀、那樣熱鬧!

同樣是端午節,只可惜現在早已沒有以前的那種熱鬧氣氛,龍舟比賽也成為歷史,兒時的快樂也成為過去 !回憶卻依舊美好!

端午的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據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如今的端午節也依然保留着很多美好的習俗,例如:吃粽子、掛香囊、賽龍舟……

粽子是在端午節必吃的美食。一到端午節,奶奶就會包粽子給大家吃。我喜歡吃粽子,更喜歡看奶奶包粽子。奶奶把洗淨的粽葉嫻熟地一折,捲成一個圓錐形狀,然後滿滿地填上事先用醬油拌好的糯米,挑肥瘦相間的豬肉塞到糯米中間,按照螺旋的手法,將粽葉一層一層的捲起來,像一個漏斗一樣,把餡料緊緊地裹在粽葉裏。捲到最後的時候,奶奶用左手大拇指把粽葉尾部輕輕壓住,右手用一根棉線把粽葉聚攏紮緊,一圈又一圈,直到粽葉不散開為止,最後打一個結,粽子就包好啦。我也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經過幾次嘗試,終於完成一個。雖然粽子樣子不如奶奶的好看,像個三角包,但是自己親手包的,好有成就感啊。隨着粽子的新鮮出爐,滿屋子飄着清香的粽味。我忍不住剝開了一個,醬香的糯米配上入口即化的肥肉,滿嘴留香,真個是好吃。

端午這天,還要掛香囊。香囊一般都用彩色綢緞或棉布包上白芷、甘草、丁香等中草藥粉而成,外觀小巧玲瓏,佩戴在胸前,香氣撲鼻。每年,媽媽都送給我一個她親手做的香囊,祝福我健康平安。

賽龍舟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風俗節目。每到端午節,人們就組織賽起了龍舟。雖然我沒有親臨賽龍舟現場,但我和家人每年都在電視上看賽龍舟的活動。龍舟在湖面一字排開,浩浩蕩蕩,好似一隻只准備戰鬥的軍隊。比賽時,喊聲四起,鼓聲雷動,選手們一個個都奮力前進,場面十分壯觀。

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從古代延續到現在,在讓我們深深拜服古人智慧的同時,又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樂趣。

端午的作文7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端午的到來。這一天,我是多麼的開心呀,活象一隻剛被放出來的小鳥,在蔚藍色的天空。歡樂有趣的兒童節像一個個有趣的粉筆字被黑板擦擦去,迎面而來的便是那下着濛濛細雨的端午節。

早晨,我急匆匆地趕出了房間,因為,一股醇香誘人的粽子味,吸引我來到客廳。剛剛洗漱完的我,像一匹掙脱掉韁繩的野馬,衝向客桌,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

中午,驕陽似火,本是綠油油的草地,頓時變成了金燦燦的草地。開飯了。一句話打破了沉醉在電視裏的我。‘‘哇’’我驚訝地叫到。客桌上面擺了好多菜阿。這回,不僅可以大眼福,還可以大飽口福。

下午,我們去了市民廣場,知道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源於古時候,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由此還認識粽子: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街上的行人人山人海,汽車川流不息。 端午節帶給我們濃濃的粽香,無窮的快樂,有趣的龍舟比賽,五彩的魔術匣子裏蹦出一隻只歡樂的小精靈,端午的雨還在嘩嘩的下,我們的興奮還藴含在遊戲的喜悦和芳香中!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的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這首兒歌唱起時,我就知道——端午節到了。

端午節的前一天,爸爸就會準備好包粽子的各種食材。端午節當天,爸爸會早早的起牀包粽子,只見爸爸拿起兩片箬竹葉,先捲成一個鬥,往鬥裏放上糯米、香菇、蝦仁、瘦肉,然後把鬥口蓋上,包成一個三角形,再用繩子綁緊,一個個可愛的.小粽子就誕生了。看着爸爸包得那麼輕鬆,我也開始蠢蠢欲動,可是箬竹葉像長了脾氣一樣,不是這邊破一點,就是那邊漏點米,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和爸爸包的一比簡直是天差地別!爸爸看我有點灰心,就對我説:“橦橦,包粽子要認真學,要有耐心,才能包出好看的粽子。”我聽了以後想:如果我堅持認真學,一定會像爸爸包得那麼好看。

粽子在鍋裏煮的時候,我們一家圍坐在電視機前,看着熱熱鬧鬧的龍舟賽。龍舟很漂亮,狹長,細窄,遠遠看就像一條真龍,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儘管比賽還沒開始,可觀看台上卻早已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了。掌聲雷動,吆喝震天。龍舟上的槳手們雙手緊握着划槳,黑得發亮的肌膚緊緊得繃着,突然“啪”的一聲槍響,龍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了出去,站在龍頭上的鼓手,飛舞着雙槌有節奏的擂着,槳手們默契賣力地划着……我不禁為他們吶喊加油,和其他觀眾一樣熱血沸騰。忽然,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這時我才想起來我是在家裏觀看龍舟賽。

我愛端午,不僅僅因為它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節日,更是因為賽龍舟震天的擂聲、加油的歡呼吶喊聲、粽子在鍋裏的翻騰聲,拼湊成了一個歡樂的端午。

端午的作文9

很快,端午節又到了。在這天,河岸上人擠人的,每個人都爭着搶着,希望能掙得一席之地,可以將賽龍舟看得一清二楚。

為了觀賞到精彩的龍舟比賽,我早早到了河邊,卻沒想到河邊已是人山人海,甚至還有人手上拿着熱氣騰騰的粽子,時不時的咬上一口。

終於,比賽開始了,水面上鑼鼓震天;岸邊,鼓勵聲、尖叫聲、鼓掌聲也在空氣中夾雜着。瞬間,熱鬧的氣氛充斥了這一個原本清幽的小村莊。

就在這熱鬧的環境中,我的思緒卻穿過了唐宋元明清,回到了那悠遠的戰國時期楚國的汨羅江畔……

我站在草地上,眺望那站在懸崖上的`那位傴僂的老人,只見那老人每走一步便低頭歎息,每走三步便仰天長歎。

終於,老人走到了山崖的盡頭,奮力一躍,像一隻被打折了翅膀的鷹落入了水中,幾乎一點水花都沒有被激起,大概是被餓了許多天吧。

不久,汨羅江畔的村民都趕了過來,老年人拄着枴杖,婦女手拎着盛滿飯糰的籃子,他們哭着喊着,不斷地將飯糰扔向河中。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那個老人就是屈原……

突然,我的思緒又從那渺遠的時代被周圍吵鬧的聲音拉了回來。原來是比賽結束了。

只見第一名的隊伍興奮地站在龍舟上,大家擁抱在一起。我和周圍的看客由衷地鼓起掌來。我想,其他人可能只是為了勝利者而鼓掌,而我不僅為他們鼓掌,更為神遊時遇見的屈原鼓掌,他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國!

毛澤東説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趙翼也曾説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想,值得我們鼓掌的不只是那些古代英雄,還有現在的這些“風流人物”。

端午的作文10

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就要來了,大家都忙開了:有的包粽子煮粽子;有的掛菖蒲、艾葉;有的煮茶葉蛋和大蒜。雖然我在迎接端午上沒有出力,但是我的司令部——大腦卻開始發問了:為什麼有端午節?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我一定要這的答案,也算迎接迎接端午。我終於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找到了答案: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因秦王邀楚王相會,屈原知道秦王想借機扣留楚王,要割地換人,就勸楚王不要前去,而楚王的兒子子蘭卻贊同,楚王最終聽了子蘭的`話,去與秦王相見,卻死在了秦國。

屈原和楚國人十分痛恨子蘭,如果不是他,楚王就不會客死秦國。子蘭知道後十分生氣,讓上官大夫去現在的楚王頃襄王那兒説屈原的壞話,屈原被放逐了。楚國就沒人再敢直言相勸,楚國一天天弱小。公元前278年秦滅楚都。屈原見自己國家被佔領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抱石投入汨羅江。屈原死後,漁夫們划船打撈他的身體,一位漁夫把飯糰,雞蛋扔進江裏,讓魚吃飯糰,不去咬屈原的屍體。人們紛紛仿效。後來,人們為紀念屈原把五月初五設為端午節,還慢慢演變出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

原來是這樣!屈原的愛國精神令我十分欽佩,也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奇特感到自豪。端午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嚐滿桌佳餚。吃着粽子雞蛋,聽我娓娓地講述,節日氣氛更濃了。

端午的作文11

端午,一個充滿懷念的日子,一個充滿期待的日子,在我心中也是一個充滿愛的日子。

如今我們吃的是街上的粽子,雖有素的,肉的各式各樣,可總是吃不出來一種味道,一種家鄉的味道。

以前,我的外祖母每到端午總會把我們一家人叫到山裏去。那時,外祖母在家中包粽子,我們一羣孩子總是順着小道到山頂上去打別人家的`果子。雖被這裏的主人訓斥,可哪裏能聽的進去,過了一會兒主人走了別又上去打果子。母親也總是一笑而過,畢竟是城裏孩子,在山上玩一會也不會怎麼樣。

當我們回去時粽子早以煮好,那香味,隔在門外也是可以聞見的。外祖母包的粽子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外祖母包的粽子上的粽葉是碧綠的,像極了孔雀石,打開一看糯米如同一個個鑽石一般,咬一口就想吃第二口。外祖母端出幾個小碗,碗中撒滿了糖,又端出幾個盤子,一人一個,大人們在盤中放入幾個粽子。那時我總是端着粽子在山中的小路旁邊坐下,在半空中吊着兩條腿。大人總是説這樣會掉下去的,可我總是不聽。長大了以後就怕了,可能大了以後才知道下面是一個深深的大壩。

夕陽西下,粽子已經吃完了,吃完後就鬧着外祖母説還要吃。外祖母沒辦法,拿出了幾塊涼糕給我解饞,我拿上涼糕直奔山頂上,看着遠處的太陽一點一點的落下,水中倒映着它的光輝,一羣飛鳥飛過湖面,水中的水波一點一點向岸邊撲去,那時總一種説不出的情趣。遠處的田野是我們家的,每到晚風拂過。田野裏的農作物一點點的倒去,我總會拍起手笑起來,"有趣,有趣!"

可現在外祖父身患重病,外祖母也沒時間包粽子了,我們就吃街上買的粽子,每吃一口,我的眼睛裏就綴滿了淚花,回想起了兒時的端午。

端午的作文12

粽子,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貢品,相傳是為了祭奠屈原而傳承下來的。

每當端午節的前一個星期,必會下一場大雨。雨後天晴,我們村裏的人都喜歡用粽葉來包粽子。

外婆提着大籃子,我提着小籃子,在山間漫步。外婆怕我淘氣到處亂跑,便騙我説:“這山是由一個怪獸守護着的,如果你到處亂跑,怪獸就會把你抓走,不讓你回家。”於是我每次都緊緊地拉着外婆的手,小心翼翼地走着。

外婆採摘大粽葉包大粽子,我採摘小粽葉包小粽子,各放進各自的籃子。採着採着,我放下籃子,捲起兩邊褲腿,在小溪裏邊踩水,時不時還有小魚兒頂我的小腳,讓人感到癢癢的。

外婆把粽葉採摘足夠了,拿着我的小籃子和她的.大籃子,帶着我一起回家了。可還是因為害怕怪獸,我只能拉着外婆的衣角回家。

在我們採摘粽葉之前,外婆就把糯米泡在水中,等我們一回來,就把糯米撈出來,準備開始包粽子。

外婆先把粽葉放在開水中泡20分鐘,這樣粽葉不易裂開,把準備好的配菜和糯米混在一起。接下來,就是包粽子了,我學着外婆有模有樣地包粽子,可就是捆不穩。包完過後,粽子就成形了,把粽子煮熟放涼放入冰箱中,端午節那天再蒸來吃。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節終於到來了。粽子一出爐,它的香味把我迷住了,我顧不上是冷是熱,伸手就去抓了一個,結果粽子掉在地上,我的手也被燙紅了。外婆彎下腰,拾起粽子,扒開粽葉,蘸着白糖給我吃。一口下去,臉上到處都是白糖。

即使如今我遠離故鄉,去城市上學了,我依然會在那個夏天,那個大雨的晚上,被粽子喚醒,帶領我來到外婆家。

端午的作文13

端午節是一個有着悠久文化歷史的民俗節日,距今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主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相傳是專門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皇上聽信了奸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羅江裏。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會划着龍舟往江裏仍粽子,意在:讓江裏的魚蝦吃粽子,而不要傷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節還有綁花繩、戴香包的習俗呢!瞧 !媽媽把幾根彩顯捻在一起,就出現了彩虹的顏色,然後,把這些繩輕輕地、鬆鬆地綁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腳腕上,這些喜慶的繩立刻給我增添了幾分神氣和英俊,就像三頭六臂的小哪吒。

另外,端午節還有一個插艾的習俗,這個習俗來原於一個古老的傳説:在唐朝末期,黃巢帶領着起義大軍,浩浩蕩蕩、南征北戰,一路上殺富濟貧,可是,由於當時通訊條件落後,,農民根本無法和黃巢、起義軍取得聯繫,最後,黃巢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起義那天,讓農民家家户户以艾為信號,插在門上。後來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驅魔辟邪”的説法。

其實,經過千百年的演變,這些風俗雖然流傳了下來,但與它本來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粽子變成了人間的'一道美食;賽龍舟變成了娛樂活動,它既鍛鍊了人的身體,陶冶人的情操,又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户户的門沒處的艾,不正告訴我們,家家友愛、處處有愛。讓我們一下子想到:愛國、愛家、愛護、愛心、關愛、友愛、喜愛、鍾愛等等這些美好的詞語。

端午節是一個愛(艾)的節

日!讓我們生活在愛(艾)的氣氛中,讓世界充滿愛(艾)吧!

端午的作文14

今年是第一個把端午節列入法定節假日的一年。那麼 , 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有食粽子、佩香囊、懸艾葉或菖蒲驅邪。有系長命縷、飲雄黃酒,還有賽龍舟……端午節起源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 20xx 多年曆史了,你聽説過端午節的傳説嗎?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起源的,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終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出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間》、《九歌》等不巧的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公元前 278 年,秦軍攻破了楚國的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京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着大石塊自投汩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聽説屈原死後,漁夫們划起船隻,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把飯糰、雞蛋等食物放入江中。聽説讓魚蝦吃飽就不會吃屈大夫的身體了,百姓們也投了許多食物。一位醫師倒下 了一罈雄黃酒,説是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蛟龍吃掉飯糰 , 人們就用棕葉包起來,發展成粽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在很多節日裏,它們都有很多傳説故事,同樣也很有趣!

端午的作文1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唱起這首歌,就彷彿聞到了滿街飄的粽子香。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説呢!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兒吃飽了不再去傷害屈原。所以賽龍舟、吃粽子成了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有聯繫。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稱為長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蒜頭、石榴花、龍船花。我們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並佩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囊。

每逢端午,奶奶會包各種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紅棗粽。奶奶從蘆葦蕩裏扒回新鮮的粽葉,把米和紅棗混合在一起包在粽葉裏,包成一個個三角形,再放到鍋裏煮上個幾小時。這時,滿屋子都會飄着一股濃濃的香味。我不斷地纏着奶奶問,可不可以吃了?奶奶總是笑着搖搖頭。終於在我問了無數遍之後,奶奶打開鍋蓋,拿出一個粽子,剝開墨綠色的外皮,只見瑪瑙般的紅棗緊緊依偎着米粒,紅白相間,香味撲鼻。我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而不膩,黏而爽口。頓時感到幸福無比。

從20xx年開始,端午就成了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我真盼着這個有吃、有玩、有假放的端午節快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