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改革開放40年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8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改革開放40年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改革開放40年作文

改革開放40年作文1

時光易逝,不知不覺改革開放已走過了四十年的漫長曆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獲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不再是那個處於寒冬之中,身上千瘡百孔的國家。中國正在走一條屬於自己的大國崛起之路。

有人説,大學聯考是大多數中國人改變命運的唯一一次較為公平的機會,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可是這個對於中國人如此重要的大學聯考卻慘遭廢棄長達十年之久,直到1977年才重新恢復。那一年,數以百萬計的莘莘學子抱着最後的希望走進了大學聯考考場,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但可惜的是隻有極少數幸運兒獲得了進入高校深造的機會。説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不為過。

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很多的人才,但獲得進入大學深造機會的人卻寥寥無幾,以至於我國出現了嚴重的“用工荒”。人口大國卻無人可用,這怎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呢?於是99年,大學聯考迎來了一次重大的變革:“擴招”。高校錄取率得以年年攀升。

時至今日,上一所大學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上一所好大學才是如今大部分人努力的方向,這一切都應歸功於四十年前那一個偉大的決定。

在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街上總能看到很多人騎着自行車往返於家與工廠之間,那時汽車在中國還沒有那麼普及,自行車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同時也是一家人出遊的首選工具。自行車承載了一個孩子對於家的温馨的美好回憶。

自行車,書架,書架,室內,有組織的,木製的,裝飾的,壁櫥,明斯克,自行車,咖啡店,咖啡

隨着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與普及,自行車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曾經的“自行車王國”漸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電動車,汽車,地鐵,高鐵等新式交通工具,路上很少能再看到長輩們騎自行車帶小孩子外出遊玩的身影,曾經的車鈴叮噹似乎正在離我們遠去。

16年底,沉寂多年的自行車重新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隨着“共享”概念的興起,共享單車在個大城市蓬勃發展。幾乎是一夜之間,城市中就出現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裝點了市容。共享單車的存在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而且也讓人們為打造一個更美好的家園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過去這輝煌的四十年裏,中國的軍事科技力量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20xx年,我國自主設計的第一艘航母成功下水,標誌着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母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同年,我國自主研製的殲—20服役,這標誌着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配備了五代戰鬥機的國家。運—20大型運輸機入列,055大型驅逐艦入水等等,無不彰顯着我國的軍事科技力量正在無法阻擋的迅猛發展。

這一切一切的變化,都是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用汗水和心血所換來的成就。

這些變化令我感慨萬分,這些偉大的成就全都來之不易,我們需要盡我們所能去珍惜,維護,並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我們堅信,中華民族一定會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四十年!

改革開放40年作文2

三十年前的那個春天,有位慈祥的老人為中國的發展指明瞭一條寬廣的坦途——實行改革開放。長年酣睡的東方巨龍,在改革開放的春雷中開始甦醒,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演繹着神話般的傳奇。

雖然我只是一名國小生,但是改革開放,我並不陌生,因為我的母親就是沐浴着改革開放的陽光成長起來的。聽母親説,改革開放的時候,她才7歲,每當她回憶起過去那窮苦的生活,看那神情,彷彿事情就發生在昨天。

母親説,當時人們在生產隊裏幹活掙工分,幹好幹壞一個樣,人們幹活沒有積極性,地裏莊稼和現在比,那真是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村裏家家户户都窮得叮噹響。玉米餅、紅薯粥是人們的一日三餐,可連這還是吃不飽,要想吃上頓餃子,簡直是奢望。至於香蕉之類的水果,在當時見也沒見過。後來,由於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土地實行了承包責任制,農民成了土地真正的主人,幹勁十足,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人們高高興興下地種田,快樂地養豬、養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母親也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師範學校。入學那天,外公把母親送到了學校門口,説:“孩子,要好好學習呀。你的.學費來得可不容易呀!”母親當時特別難過,她知道:這錢可是外公外婆靠養豬、養鴨積攢了半輩子啊。聽母親講到這裏,我情不自禁地想:在當時,孩子上學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現在多好啊,國家實行了義務教育,實行了“兩免一補”,家長再也不用為孩子的上學發愁了。

母親又説過去交通很不發達,進一趟城特別困難。100多裏的路程要騎上幾個小時的自行車,許多人只能長期待在封閉的鄉村裏。可是現在不同了,村村通上了公路,寬闊的公路上車水馬龍,人們很方便地來往於各個城市之間。交通發達了,人們富裕了,就連我國的西藏也克服了“多年凍土、生態脆弱和高寒缺氧”三大難題,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

媽媽今年三十七歲了,見證着三十年間我國翻天覆地的鉅變,見證着改革開放這不平凡的三十年。19xx年香港迴歸,19xx年特大洪水,19xx年澳門迴歸,200xx年使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xx年特大雪災,汶川地震……媽媽説,面對困難,她從未害怕過,因為她對中國充滿了信心。事實的確如此,我們中華兒女手挽手心連心,眾志成城,將一個個磨難踩在腳下!我雖然年僅12歲,但我也看到了改革開放的輝煌,看到了經濟特區的日益繁榮,看到了“嫦娥”扶搖上月球,還看到了“鳥巢”孵化中華夢想。

我們享受着改革開放的累累碩果,我們在新時代絢麗而幸福地成長。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燦爛的三十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我們將永遠為中國而驕傲!

改革開放40年作文3

説起漫畫書,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大家知道三十年前人們都看那些漫畫書嗎?快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以前,大家都把漫畫書叫做小人書。在三十年前,可以看的書很少,而孩子們對於那些書總有着飢不擇食的渴切。那時候若能從旁人那裏看到一本小人書,那種感覺就像看見糖果一樣,若能借過來看,那天肯定如痴如迷,以至於次日清晨醒來,想起還有一本沒閲讀完的書,也便能立刻覺得:陽光燦爛。那時的孩子們看書速度極快,一本厚厚的書,只看一小時就看完了。那時有一本書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其他孩子的擁護,然後孩子們都求有書的孩子,希望能借到他的書。

而那時的小人書卻都是一些抗日書如:《抗日英雄王二小》、《草原英雄小姐妹》、《敵後武工隊》、《雞毛信》……

三十年前的書是黑白的',品種也較單一,而且還很少,圖片也不太清晰。而現如今,書籍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着祖國的繁榮,《蠟筆小新》、《哆啦A夢》、《老夫子》等彩圖漫畫,已經完全替換了小人書。

現在,無論在哪裏都有書店、圖書館。連每個學校都有讀書室,學生想看什麼書都可以去圖書館借。現在的書有成千上億種,圖片清晰,引人入勝。現在網上還可以看書。原來看書很奢侈,而現在看書是再普通不過的事。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不僅書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很多。這只是一個變化的縮影,希望祖國越來越強説起漫畫書,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大家知道三十年前人們都看那些漫畫書嗎?快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以前,大家都把漫畫書叫做小人書。在三十年前,可以看的書很少,而孩子們對於那些書總有着飢不擇食的渴切。那時候若能從旁人那裏看到一本小人書,那種感覺就像看見糖果一樣,若能借過來看,那天肯定如痴如迷,以至於次日清晨醒來,想起還有一本沒閲讀完的書,也便能立刻覺得:陽光燦爛。那時的孩子們看書速度極快,一本厚厚的書,只看一小時就看完了。那時有一本書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其他孩子的擁護,然後孩子們都求有書的孩子,希望能借到他的書。

而那時的小人書卻都是一些抗日書如:《抗日英雄王二小》、《草原英雄小姐妹》、《敵後武工隊》、《雞毛信》……

三十年前的書是黑白的,品種也較單一,而且還很少,圖片也不太清晰。而現如今,書籍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着祖國的繁榮,《蠟筆小新》、《哆啦A夢》、《老夫子》等彩圖漫畫,已經完全替換了小人書。

現在,無論在哪裏都有書店、圖書館。連每個學校都有讀書室,學生想看什麼書都可以去圖書館借。現在的書有成千上億種,圖片清晰,引人入勝。現在網上還可以看書。原來看書很奢侈,而現在看書是再普通不過的事。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不僅書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很多。這只是一個變化的縮影,希望祖國越來越強。

改革開放40年作文4

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四十年的時間,中國經歷了脱胎換骨的變化。

常聽奶奶説起以前的日子過的非常艱辛,最苦的時候,甚至連飯都吃不上,只能吃草根樹皮過日子。在經歷了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羊腸小道變成寬闊的柏油路;一架架飛機飛上天空;一列列火車駛向遠方。

奶奶説四十年前的中國商品供應匱乏,人們買衣服必須得用布票。而且衣服的色彩與樣式非常單調。映入眼簾的都是清一色。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新三年舊三年,縫補補又三年。”是那個時代的金科玉律。

四十年後的中國,隨着人們收入的增加,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衣着也豐富多彩起來。對於衣服的要求也不僅僅只是保暖,還得漂亮時尚。衣服的顏色和款式更是五花八門,其中最受歡迎的不乏明星同款。戀愛先生,江疏影同款風衣,迷彩外套女韓版學生早春新款女裝,曲筱綃王子文同款酒紅色無袖氣質百褶蓬蓬裙收腰打底連衣裙……應有盡有。

民以食為天,相對於穿着,人們更注重於吃喝。

四十年前的中國,生活簡單,只求吃飽喝足。人們對於糧食十分節省,有時候一碗米飯放久餿了,人們也不捨得倒掉。將餿米飯過一下水,依然吃下肚去。當時買什麼都離不開票證——糧票,油票,肉票,還有糖票……真的是有票走遍天下,無票寸步難行。聽奶奶説過她小時候的壓歲錢只有五元錢。但在當時已經是一筆鉅款了,買一根冰棍四分錢,雪糕八分。五元錢就可以買到一百二十萬根冰棍或者六十二根雪糕。但這五元錢也不一定全買成了冰棍雪糕,有時候家裏需要,便會把奶奶的'壓歲錢拿去。

如今,我們的餐桌上琳琅滿目。不僅要吃飽,吃好,還要追求吃的健康。大魚大肉不稀奇,要講究飲食結構,營養搭配,蔬菜果,水果榨汁單飲或搭配,口感更佳。飯後來一盒酸奶,潤腸通便,原先難得一見的挪威三文魚,澳洲和牛,新西蘭鹿肉,智利藍莓,祕魯紅提等進口食品現在也慢慢進入了普通家庭的餐桌。

在我們的生活慢慢變好的同時,我們不能因為物質資源豐富了,就變得鋪張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每一粒糧,都是勞動人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勞動成果,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需要我們用節約的行動去感悟和踐行。現在很多人在外吃飯,人很少,但卻點了許多菜。吃不完又不好意思打包,最終這些剩菜剩飯被倒進了垃圾桶裏。這種行為在近幾年的環保宣傳下變得越來越少,但它仍存在。我們應該杜絕這種行為,加倍得珍惜糧食。

改革開放是中國前進的一大步,中國走向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慶幸能夠生活在這麼美好的現在,我們更應該以感恩之心文明的珍惜美好的現在!

改革開放40年作文5

讀完《改革開放三十年》這本書,我深深地為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驕傲。我明白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

這本書以改革開放30年中的重大事件為視角,分改革篇、開放篇、發展篇、民生篇、和諧篇和未來篇,運用生動翔實的資料,展現出一幅幅改革開放的全景畫面,讓我們感受了祖國30年的滄桑鉅變,瞭解了中華民族30年的奮鬥歷程。

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民生篇,它全面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進一步推動和諧社會。

難道不是嗎?從書中我們知道,1978年春天,中國恢復大學聯考制度,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約1.2億人,錄取人數5萬多人,大多數人得到了良好教育。此外,從1986年頒佈實施義務教育法起,經過10多年的奮鬥,中國終於在2000年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清文盲目標,“兩基”人口覆蓋率超過85%,2007年進一步擴大到99%,躋身於免費義務教育水平較高國家行列。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們也和全國的小朋友一樣享受到了國家免費教育的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醫療保障制度也惠及了千家萬户。今年,我們西小也實行了醫療保險。前幾天,一個同學因患疾病住進了醫院,這在以前是要花費昂貴的醫療費用,而現在有了醫療保險,看病不再發愁了。

通過閲讀,我還知道,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科技的進步最為明顯。比如,電腦已普及到了普通人家庭,我們可以上網查閲資料,可以上網衝浪。改革開放打開了國門,網絡為我們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口,讓我們鼠標一點就看到整個世界。今年8月以來,世界的焦點又集中到了中國,北京首次成功地舉辦了有史以來最為精彩的一屆奧運會,實現了舉辦“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目標,向全世界人民兑現了自己的莊嚴承諾。緊接着,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中國“神七”成功發射,在茫茫太空中,中國人穿上自己研製的太空服首次進行了太空活動,那飄揚在太空中的五星紅旗向世人證明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中國科技的強大實力。

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太多太多的變化,我們數都數不清……。

總之,改革開放證明了我們今天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打開國門,借鑑國外發展的經驗,並加以吸收和改進,同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體系,這也是我們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如今,改革開放的步伐還在繼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擔要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我們只有從現在做起,好好讀書,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報效祖國。

改革開放40年作文6

改革開放40週年以來,人們的生活環境和方式都與以往不一樣了。現在人們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生活方式、消費觀念、思想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變化。

住房裝修大花費。有些人裝修一套新房要花上好幾萬元甚至更多,比五星級酒店還要豪華。

一家三口兩個衞生間。以前整個大院子共用一個茅房,早上起來排隊上廁所是常事,裝滿了還能倒進田中作為肥料滋養農作物。現在每家每户都有衞生間不説,有的還在主卧裏再多裝修一個衞生間,可能是為了節省時間吧。

以前的時候,條件不好的地方,根本沒有電視機一説,只能在節日的時候熱鬧一下好多人聚在一起看大屏幕上的黑白電視。條件好一點的地方,一家人也只是有個一台小小的電視機。但現在不一樣了,每家每户都有一台電視機是起碼的,大家庭一家兩台都不嫌多。在家裏也可以裝一個屬於自己的小電影院,功能齊全的“家庭影院”已經進入很多家庭。

從前的步行生活到現在的以車代步,或許也是代表了一種改革變化。

以前的新衣服並不常見,一年最多也只有兩套新衣服,每年過年的時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既有新衣服穿,還有壓歲錢拿。而現在新衣服隨時都可以買,零花錢在日常中有些父母肯定也是會給的。

手機放在身邊。現在擁有一部手機已不是有錢人的象徵。在現在這個時代,勢必是人手一隻手機的,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低頭玩手機的人,或者手拿着手機的人。手裏邊沒拿的,那一定是好好的揣在兜裏了。

有時候想翻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年輕時候的照片,卻屈指可數,甚至一張都沒有。那時候照一張相也是很奢侈的,而且照片大多是黑白照,不存在太多的顏色。現在的人進影樓、拍藝術照已屢見不鮮,大可以隨時去拍。也可以拿照相機自己拍,再拿去照相館,很快就可以洗出來了,還可以塑封,保存很久的。

在那個時候請客似乎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往往這時候家中的主人會燒一大桌子好菜好飯來招待客人,而現在,在餐館請客的並不佔少數,雖然在家自己燒飯的也有,但也難免會嫌麻煩而帶領着大隊部去下館子。

除夕夜從來都是家家户户的團圓之夜,以前的一家人再忙也會千里迢迢趕回家與長輩團聚。現在的子女卻不一定都會趕回去,大多數都是工作原因。出門在外,身不由己。

休閒花錢買流汗。各種健身器材進入家庭,花錢買流汗方興未艾,雙休日各運動場館擠滿了人,不少人還買了“永久票”。

走出國門看新鮮。節假日外出旅遊成為時尚,假日期間的機場,火車站總是會有很多人。以前的時候,對於另一個村莊都很新鮮呢。時代越進步,似乎人們對於外界的渴望也越大了。

現在是20xx年,改革開放過去已經40週年了,對於國家的發展,我們還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和進步,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改革開放40年作文7

自從去年小寶出生以後,外婆就到我們家來幫忙照顧小寶,也常常幫我們家買菜。所以隔幾天媽媽就給外婆一些錢,常常一次就給一千元。外婆每次都會説太多了,現在不是年不是節的去菜場錢包裏都有上千塊錢,在以前,一年都用不了這麼多錢呢。

他們的談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外婆,這些錢很多嗎?”外婆告訴我:也不説她小時候,就是四十多年前,那時我媽媽還沒出生,他們一年的費用確實沒幾百塊,大家收入都很少,買東西都要用各種票:什麼糧票、油票、布票,每一分錢都要算着用,餐桌上永遠是鹹菜、蘿蔔乾,有點鹹魚幹就算最好的菜了,只有過年時買一、兩斤肉。那時候,誰都沒有錢,所以連錢包都沒有。

外婆還告訴我,媽媽出生後剛好趕國家好形勢,大家的錢漸漸寬裕起來了。我媽媽和舅舅小時候偶爾特別想吃肉的時候,還是會買一些,但怎麼樣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現在一個星期買的魚肉,放以前幾個月都沒那麼多,錢雖然夠用,但都要節省着,這樣才有錢讓舅舅和媽媽讀書。那時候,口袋裏有幾塊錢摸摸很讓人心裏踏實呢。但是啊,現在每天想吃肉就吃肉,想吃魚就吃魚,去菜場買菜錢包總是鼓鼓的,想的不是錢夠不夠,而是想怎樣買才營養均衡,有利身體健康。

但是媽媽卻總説這樣不方便,現在付錢都用手機掃二維碼了,根本不需要帶現金。只要掃一掃就付錢,讓有些老年人簡直無法想象,我外婆就是其中的'一位。媽媽常常説給外婆換部手機,去菜場也可以用微信、支付寶付錢。但外婆堅決不同意:“好好的手機能打電話,幹嘛要換?掃一掃就付錢,萬一遇上騙子,掃了後把裏面的錢都轉走怎麼辦?這種新玩意兒,你們年輕人用用就好!”上個月,外婆的老人機(傳統手機)終於壞了,媽媽就給她買了一部智能手機,還在外婆的手機裏安裝了微信、支付寶,充了錢。我們教外婆用微信來發語音、打字發表情。“哎呀,這麼神奇呀。”外婆驚歎道。外婆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但是我們一旦説到用微信來買菜時。外婆便一臉驚慌:“這東西怎麼可能安全,這太危險了!我們老年人。不像年輕人,那麼會使用手機。誰知道那些人會不會騙你呢。而且你説的手機可以付錢,但是錢呢,錢在哪裏呀,我怎麼沒看到錢呢?”但是我們一家人合夥勸了外婆一晚上,她便勉強答應跟媽媽去菜場試一試。

第二天下午,我跟着媽媽一起陪外婆到菜場去買菜。真正教外婆如何用手機付款。不過外婆仍舊提心吊膽的,那樣子可真是可笑。

但是我外婆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強的,過不了幾天,就會自己到菜場用手機掃碼買菜了。不過他的擔心還沒有消失。每天都在餐桌上問爸爸錢有沒有算錯。有時她也忍不住感歎:買菜時不用從錢包裏拿錢,也不用想找回的錢對不對,確實方便了不少!

現在,外婆又沒有錢包了,出門只用帶手機和鑰匙。同樣是沒錢包,但現在與四十年以前完全不同呢!

改革開放40年作文8

自從這四十年過去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善。讓我們先説説“衣、食、住、行”吧。

我媽媽小時候,要想買糧食要用“糧票”買,那是如果一家有九口人,數“人頭”,“‘王家’九人,五兩銀子,每人二兩小米,五兩大米。”説完後,就會把相應數量的糧票給你。買布是“布票”……而如果想得到一張肉票,就更是難上加難了。而且,冬天沒有除了白菜土豆的任何蔬菜和水果,每家每户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用優等麪粉包的餃子,平時只能吃到一些粗糧,而現在在我們的餐桌上沒有四季之分,夏天的蔬菜在冬天照樣可以吃到,餃子甚至被人們當作了快餐食品,粗糧雜糧被當作貴賓請上了餐桌;關於以前人們的生活狀況還有一個笑話:以前,人們總會去買一小塊油多的豬皮,掛在門上。每次出門前往嘴上擦一些豬油,以表示自己家裏吃得起豬肉。而現在,這早已成為不講衞生的行為。

咱們再説説“衣”吧。以前,除了過年是小孩子可以穿上花花綠綠的衣服外,其它時間,人們都千篇一律穿着藍灰色衣服,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我們看到人們的衣着在不斷髮生着變化,不但顏色、樣式發生着巨大的變化,而且服裝還有了不同的“分工”,爬山時有登山服、運動時有運動服、外出玩耍時有休閒服、上班時有職業裝等等,真是應有盡有啊。

那麼住是什麼樣子的呢?最早以前是“三級跳坑”,後來變成了四合院,在後來變成了單元房,以前一家三代人同擠在十幾平方米的房子裏,小孩子不會有自己的房間,甚至也沒有自己單獨的牀,從小到大都是跟爸爸媽媽擠在一起,衞生間、廚房都是公共的,家裏沒有單獨的衞生間;而現在我們小孩子都能擁有自己的房間,一家裏有兩個衞生間也是很正常的事。

最後,咱們説説行吧,以前哪裏有什麼公共汽車、出租車、小轎車,人們出行主要靠兩條腿,也叫11路公共汽車,你可能沒聽過“三轉一響”吧,這三轉中的一轉就是自行車,在那個年代誰家裏有自行車那是大家非常羨慕的,而現在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轎車,開着自己的私家車外出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再説一個和我們有關的,我的爸爸媽媽是在小人書、連環畫的.陪伴下長大的,他們小的時候玩具也很少,爸爸最喜歡的玩具是一個自己做的木頭槍、而媽媽最喜歡的玩具是姥姥自己做的一個布娃娃,而我自己的書櫃裏有各種類型的書籍:科技類、故事類、漫畫類、遊戲類等等,玩具的種類也很多,光娃娃就有幾十個,爸爸媽媽把他們的愛都給了我一個人,媽媽説給我買玩具就好象在實現自己的童年夢想一樣。

“住房裝修像賓館,三人兩個衞生間,一家兩台大彩電,家中有了電影院,出門跟着輪子轉,電話裝在兜裏面,衣着越來越大膽,奶奶也把婚紗穿,客人來了不做飯,除夕圍爐上酒店,退休大媽會操盤,買車買房去貸款,大學畢業自己幹,休閒花錢買流汗,高雅音樂露天演,走出國門看新鮮。”一首打油詩讓身邊的變化略見一斑。

在這短短四十年中,中國的發展和進步顯而易見,親愛的祖國,希望你的明天更加美好、富強。

改革開放40年作文9

——我的滴滴體驗

中國原本是一個很貧窮、落後的國家,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步伐,取得了舉世矚目地成就,今天的中國已於全新的面容驕傲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國家強大的同時體現在普通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羣眾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還去檢索了幾個方面的改進過程,比如:出行方式的發展,先是步行,再是自行車,然後是摩托車,接着汽車,最後是高鐵。再比如:生活取暖設備的發展,先是燒火取暖,然後是湯爐、腳爐,接着是電熱毯、暖手袋,最後是取暖器、空調……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後來我通過採訪的方式來調查人們的出行方式:1.您覺得改革開放40年以來出行方式變得怎麼樣了?2.這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3.您覺得我們的出行還可以做哪些改進?通過採訪得知我的祖父輩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因為是農村最好的道路也僅僅是石子路而已,也是鎮上的主幹道路,村裏面全是泥路,出行基本上靠步行,那時候人們有輛自行車也是夢寐以求的事情,短短几年之後因為改革開放人們的夢想很快實現,中國馬上變成了自行車大國。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自行車已遠不能實現民眾對速度的追求,於是摩托車開始大行其道,於是乎中國又成了摩托車的海洋,一輛全新的摩托車承載了父輩們年輕時的全部驕傲。時至今日,為了緊跟改革開放的步伐,也為了家人出行的舒適與安全,汽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户。它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也可以使我們走的更遠。我還發現改革開放40年後我們的出行方式變得更加方便,像智慧公交、滴滴打車支付也很方便。現在的“復興號”可以讓老百姓辦事效率更高,縮短了時間,同時也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更低碳,更環保出行,建議還可以舉行一些“無車日”活動,坐公交車,自行車或者步行。

各種汽車服務的蓬勃發展,比如滴滴打車,代駕服務等。近日我特意去體驗了一下滴滴打車,的確非常方便和快捷。我們體驗的地點在海寧幹河街。首先我在微信上點滴滴打車,並選擇了自己所在位置,我們開始等待車。在等待過程中我乖乖地站在原地,在原地打轉兒。我以為等車需要很長時間,心裏有些焦急,沒想到五分鐘都不到,車就來了。我頓時樂開了花,立馬上了車,享受專程司機的開車時光。目的地到了,滴滴車會根據開了幾公里來算需付多少錢,真方便、快捷。我在手機微信上看了看:8元,就直接在微信支付,然後結束了旅程。

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也是40年突飛猛進的出行變革史,出行方式的變革是我們國家發展強大的證據。生活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如此的高科技。不僅有滴滴打車,還有無人超市、共享單車、智慧公交等等,這些都離不開中國人日夜不停的努力。所以,我倡議:讓我們現在好好學習,學好每一門功課,長大以後為祖國立功勞,讓中國變得更加強大,更加高科技!

改革開放40年作文10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在這40年中,祖國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步伐不斷加快,離全面小康社會越來越近。祖國在變化,我家也在變化。“衣”“食”“住”“行”都在全方面變化。

變化最大的要算“住”啦!1982年,我媽剛出生,家裏很窮,只蓋了兩層樓的房子,那錢還是借的。14寸黑白電視機、沙發、書桌和一張牀緊擠在二樓,只開出一條小道,一個人連轉身都難。夏天,廚房裏潮濕陰暗,時常漏水,一不小心就摔倒。15年後,爺爺、奶奶揣着借來的3000元進城開店做起了油漆生意,憑着“誠信”二字,生意越做越大,也買下了100多平米的商品房。家裏的地板可光滑平坦啦!牆上裝着精美大吊燈,擺上電視機,配上透明的茶几,放上柔軟的沙發,栽種一盆植物,環境十分清雅。媽媽還有了自己的小房間。之後,又增加了“奔騰4”電腦、打印機、傳真機、樺木老闆桌等“家庭成員”。爺爺奶奶都有了高檔手機,還蓋了廠房工作。如今,我家都住上了豪華的別墅。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行”也在變化。以前,每逢年關爺爺外出結賬收款或全家探親都得坐一輛摩托車。這也算好了,兩輛自行車終於“光榮退休”了。但當寒風吹來,雨點打來,摩托車是不能抵擋的。所以“忍寒挨凍”了幾年,它也“光榮下崗”了,換“廣汽本田”啦!坐在裏面可舒服着呢!開空調冷熱皆宜,沒事聽廣播,煩了看影片,累了躺會兒。這樣的好車開心就別説了。如今,我家6口人中有4人都開上了“BBA”。我家還實行了“每月一小遊,到郊區看看,每年一大遊,跨越市區‘去看另一個世界,感受另一種風采’”的活動。我和弟弟也不落伍!這不,車庫裏停滿了山地自行車、電動小汽車、電動平衡車……

我曾聽爺爺奶奶説過,他們小時侯的飯菜只要有5分的鹹菜和2毛的`飯就夠好了。豬肉、鴨肉、雞蛋在他們眼裏都是奢侈品,只有過年才能吃到一點,但也要硬撐到初十五。那時我才體會到當時生活的艱苦。不過現在可不一樣,我家的餐桌上每頓都有大魚大肉,還擺滿了蔬菜,我都不知該選什麼了。早餐就更需要營養,我每天都得帶瓶各種味道的牛奶和一隻水果,這才營養!嘿,這就是“食”的變化!最近,媽媽還給我買了“安利紐崔萊”營養品補充我所缺的鐵、蛋白質等維生素。

“衣”與人形影不離,當然也要變化。媽媽小時候要穿新衣服,奶奶都得一針一線織出來。拿到新衣服,簡直比什麼都高興,穿上感覺就舒服。現在可不比從前,要穿新衣服,到市場逛一圈便能滿載而歸,當然不用織那麼辛苦。翻開我家的衣櫃,可堆滿了形形色色的服裝,各式各樣,色彩鮮豔,件件都流行,令人愛不釋手!“衣”真是人們生活的點綴!

是什麼讓我的家變化如此之大!是什麼讓我的家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呢?對,是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它,是和諧社會、辛勤的勞動哺育了它,這就是我家的變化。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都得感謝黨的政策。現在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讓我們一起奮發有為建小康!

改革開放40年作文11

談到這個詞,也許我們特別的熟悉,或許是如今我們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了,甚至每年的熱搜詞裏也總歸少不了它。老人們的討論裏總會夾雜着社會的美好以及改革開放的帶來了便利的感慨。然而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卻少有了一絲的感觸,或許這正是印證了那句話吧,“我們生活在最美好的時代了”。沒有戰爭、沒有飢餓,如今更多的煩惱早已經變成了自己和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爭鬥,而物質的東西早變得不再那麼讓人心生煩惱。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這才是如今越來越多人的追求。

回憶起時代的變遷,爺爺總是那麼的有發言權。他經歷了我們所從未經歷過的最窮的時代以及最動亂的時代。那時候他怕過土匪、怕過饑荒、害怕過軍隊。無時無刻的都是在恐懼裏活着,最窮的年代裏,家裏幾乎只有一件衣服。如今我們每年都要每個季度都要買新衣服,在他們當年也只有過年時才會有一件衣服,而且得來不易。沒衣服的時間裏,總是誰要出門誰才可以穿衣服,所以他們小的時候基本沒穿過衣服。而那時候吃的就更少了,基本每天餓肚子,最嚴重的年代裏,他們把世界上能吃的東西都吃完了。樹皮、野草、土……只要能充飢就行。沒當説起,他總是感慨萬千。“舊的社會裏,能餓死人。如今我活在這麼好的時代那時候就像個夢呀!”許許多多發自內心的話語,也許正是對改革開放最好的讚美了吧。

父親的童年是在困難時期過度到改革開放時期的,他出生於西北的一個小城裏。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裏養成了那個時代的人特有的勤勞樸實的品質,以至於後來每次向他要零花錢,他總會給我説起他們年輕時候的辛苦生活。小時侯貧窮,他也就很小的時候就理解了爺爺奶奶的辛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他就開始照顧弟弟妹妹們了,真正的承擔起了作為大哥的責任。這樣的場景如今很少能夠看到了,而當年他上學時都是走路去,把錢都節約下來然後給家裏用。當年吃不飽還省着吃的他,如今也開始學着營養搭配了。也開始注重健康,會為了身體健康而花錢了。

而如今我長大了,陪着父親坐火車時,他也發現瞭如今巨大的變化。他年輕時外出打工,坐着很慢的火車,沒有空調。春節回家時,沒有座位就裹着被子在過道里發抖。如今他總會説:“看看你們,這都是在享福了。”這也許就是他對這個時代的最佳感悟了。

而如今隨時隨地的方便快捷的`一些設施早已經數不勝數,當年笨重的電話每個村也只有一台,如今手機變成了人手一部。電視多姿多彩傳遞這時代更新的訊息,而爺爺也開始做他們當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學起了電腦。談起這些他總會笑着説:“老了也要跟上你們年輕人的腳步嘛。”他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

對於精神而言,我們一直在發展。很多人談到這些總會由衷的讚賞,年輕一代人的素質變好了。也許這樣的一句話,更多的是總結和傳承。我們是在他們的經驗以及優秀品質的滋養下成長的,如今才有了這個美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