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薦】端午節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要舉行賽龍舟大賽。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那就是媽媽。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粽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裏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用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粽子包得緊緊的、胖胖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粽子包不緊。媽媽説;”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媽媽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後一道工具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媽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媽媽把粽子包完後,就把它們放在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直流口水。我和爸爸這兩隻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着鍋問媽媽:“媽媽,什麼時候能吃呀?”媽媽笑着説;“你們這兩隻饞貓!”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2

有一首歌謠這樣唱“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桃兒紅,杏兒黃。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這兒劃舟,那兒劃舟,龍舟下水喜洋洋”。唱的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又是一年五月五,全國各地的人民都在熱烈慶祝端午節。要問端午節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那便是每年的這個時候,媽媽都會在家裏做很多香甜的粽子。看媽媽包粽子,那可真叫一種享受。只見她左手拿起一片粽葉,迅速地捲成漏斗狀,右手抓一把泡好的糯米塞進粽葉,再用粽葉緊緊裹住糯米,最後用線把粽子固定紮緊。不大一會兒功夫,碧綠的粽葉、雪白的糯米,搖身一變就成了一個飽滿的粽子。我望着排成一排的粽子,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接下來便是煮粽子了,開水咕嘟咕嘟冒泡後,把粽子下鍋煮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了。粽子出鍋之後,剝開一層又一層的粽葉,露出一角棕色的糯米,咬上一口,淡淡的粽香便在嘴裏漾開。

以前我只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卻不知道其中的緣由。今年的端午節,我總算明白了。媽媽告訴我,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屈原憂國憂民,深受人民愛戴。但卻遭人陷害被趕出都城,流放在外。他在流放期間還是創作了很多不朽的詩篇,比如《離騷》、《天問》、《九歌》等等。後來,秦軍攻破了楚國。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為力,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抱石投汨羅江以殉國,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人們懷念他、崇敬他。每到端午節人們便把食物用葦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為敬獻給他的祭品。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雖然這個傳説有些神化,但是千百年來屈原一直被人們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廣為傳誦,着實令人景仰。

又到端午,又聞粽香,又祭屈原。

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包粽子,買粽子,吃粽子。可"粽子”這是怎麼由來的呢?讓我給你講講吧!

楚國大夫屈原,一直熱愛國家,可他這顆愛國之心曾遭到了子蘭、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對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懷愛月上憂憤,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裏自殺了,楚國老百姓十分悲傷,都划着小艇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夥在汨羅江裏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只好把竹筒裏的米飯撒下去,希望水裏的魚兒不要啃屈原的屍體。打那以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當地老百姓都划船把竹筒裏的米飯撒到江裏,再後來,人們把竹筒裏的米飯改為粽子。這就是粽子的由來了。

過節的那一天,我們全家人都團聚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爸爸媽媽來去煮粽子,而姑姑和奶奶就來做粽子,我呢,就負責吃粽子嘍!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粽子用綠色的粽葉包住糯米和棗,還有的包了肉顏色和樣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獨一無二,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站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爸爸媽媽們把粽子煮好了,我們一家終於可以品嚐到粽子獨一無二的味道了,同時這一次做了這麼美味的美食,今天也是我妹妹的生日,和端午節是一天的,我們還為妹妹買了一個粽子的蛋糕。可想而知,今天是多麼地開心呀!還有姑父,他是一名廚師,你點一個菜,他不光是做得好看,味道也是絕佳。我們晚上為妹妹唱完生日於歌,我們就開始吃粽子蛋糕了,全家人你一塊,我一口。

我們今天過得非常開心,妹妹也收到了許多生日禮物,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過了一個美好的端午節。同時,也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作文4

“叮叮!”端午節的鐘聲打響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我特別興奮,因為又可以邊吃粽子邊看賽龍舟了。

我們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我和外婆先去市場買糯米和包粽子的葉子;買回家後,我便把肉和蛋黃放進粽子裏;接着把粽子包進葉子裏,幷包成三角形;最後再把生的粽子蒸熟。這樣,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

我們拿着幾個粽子去江邊,看見江畔站滿了人,我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原來江面上橫着五條“龍”,期待已久的賽龍舟馬上就要開始了。隨着裁判員一聲令下,運動員們便賣力地划起來,鼓聲震耳欲聾,但鼓手們還是表現得很淡定,彷彿他們已經完全習慣了這種聲音。

我剛想拿起粽子開始吃時,卻不小心手滑了,粽子便滾落到江裏。我可惜得直跺腳,媽媽卻表現出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這讓我有點奇怪,媽媽平常可是最節省的了。我問媽媽這次為什麼不在意,媽媽説“粽子最初就是用來在端午節投入江中祭奠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人們之所以把糯米包在粽葉裏,是因為不想讓魚蝦把給屈原的祭品吃掉;之所以賽龍舟,是為了把魚蝦等趕跑,不讓他們來吃屈原的屍體。”

我的'心怦然一振,以前我雖然知道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聽説他因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而投江自盡,也知道《離騷》的大氣磅礴。但我卻不知道,人們竟然這麼喜愛和敬重這位詩人,在他死後,還要賽龍舟、包粽子來紀念這位詩人。我想,正是因為屈原的才華和愛國情懷,才讓他這麼受大家愛戴,我們紀念的不就是這些嗎?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我們一定要好好傳承這些歷史文化傳統!

端午節作文5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説的就是端午節的熱鬧情景。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陽節。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還記得我8歲的時候過端午節,我跟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着説:“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學着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起來。我心想:“要是在粽子裏放一顆糖豈不是可以變成“幸運粽子了嗎?”説着,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冰箱裏拿了兩塊糖果,放在了一個粽子裏,把它包好之後,放在鍋裏開始煮,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我的幸運粽子。那時,我是多麼渴望吃到自己包的“幸運粽子”呀!“揭鍋了!揭鍋了!”姥姥大聲地説。我迫不及待地從沙發上蹦下來,大口大口吃着美味粽子。我連吃了四個都不是幸運粽子,但當我吃到第五個的時候,美味的`糖果在我的口中滾動着,我終於吃到了傳説中的“幸運粽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呢!大家都叫我“幸運的小男孩”,這個稱呼很帥氣吧,我也很喜歡。

吃飽之後,我就和姥爺拿着鐮刀去割艾草了。到了花園裏,我一邊割,一邊説:“為什麼要割艾草呢?割下來後,它有什麼用處?”姥爺説:“艾葉既是藥材,它又可以插在門上,避邪。”我聽了姥爺的話,心裏想:“這麼有名的東西,我還問姥爺,真是見不多識不廣呀!”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端午節作文6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粽了,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説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説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_,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_,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_,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_》、《天問》等等……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端午節作文7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

我們一家早早起牀,一邊煮着粽子,一邊打開電視看端午慶祝的節目。

節目可真精彩,什麼包粽子啊,賽龍舟啊,搶鴨子啊,真是精彩極了。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上桌了,全家人一見到粽子,一窩蜂地搶起來,不一會兒就搶光了。香而糯的粽子一咬下去,頓時滿嘴清香。怪不得一年只有今天才能吃到它。

媽媽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歷史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的端午節以前是祭祀河神、祈求收成的節日。人們在這期間,會舉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希望河神高興、五穀豐登。據説,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死後被蛟龍所困。於是,每年這天人們都要投五色粽子在水中,以驅趕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進茫茫的洞庭湖裏,一直行至洞庭湖,那是時,恰逢雨天,人們紛紛划進茫茫的洞庭湖裏。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所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其實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是為了紀念遭陷害的伍子胥、孝女曹娥、愛戴黎明百姓的陳臨和划龍舟操練水軍的勾踐這四人。端午節時要掛艾葉和菖蒲。將艾葉剪為虎形懸入堂中,可以避邪去瘴;把菖蒲插入門楣,有驅魔衭鬼之神效。吃粽子和飲雄黃酒是端午節必做之事。粽子是用葦葉包米,米可以是糯米或江米,餡料則多以小棗為主,有些人是用臘肉。雄黃酒可以驅蟲解五毒,小孩塗在額頭上。把它灑在牆壁間可以殺毒。端午節還有‘遊百病’、‘佩香囊’等習俗”

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明白:端午節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我們都應為保護和發揚這個優良的文化傳統而努力!

端午節作文8

中國是一個歷史的文明古國,它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有着獨特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佳節更是各式各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不同的節日,藴含着不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中國人的精神。清明掃墓拜祖先,緬懷先輩恩德,激勵後人。中秋節吃月餅,賞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團圓幸福。春節貼對聯,放鞭炮,寄寓生活紅火,吉祥如意。在這些節日中,我卻偏偏對端午節情有獨鍾。

説起端午,那自然少不了粽子。每當端午節來臨時,母親就會事先準備好竹葉,糯米,紅豆,肉類,鹽,葡萄乾等材料。然後開始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一張竹葉捲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接着往漏斗裏放出自己喜歡的食材。若喜歡甜的,就往裏面多加些糯米和紅豆之類的。若喜歡鹹的。就往裏面加些肉類鹽等。我們根據自己所加入的食材給粽子命名。在很多年以前,考取功名的門第才子都要吃上一頓粽子,粽子的"粽"同"中"。為“功名得中"之美好寓意。當香噴噴的粽子做好之時,揭開鍋蓋,一股濃濃的'糯米香撲鼻而來,夾雜着竹葉的香氣。一個個大大的三角粽,直令你垂涎三尺。

當然,粽子不止是有三角形的,什麼正三角形的,斜三角形的,金字塔形的,長方形的,方形的……花式粽子看的你眼花繚亂,這是因為地區的不同,飲食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才會有這麼多的粽子形狀。光吃粽子怎麼行呢?當然要配上好喝的雄黃酒啦。可不是一對搭檔嗎?

除了吃粽子,喝雄黃酒,人們還要在房門上插些艾葉。以艾葉“懸於户上,可攘毒氣"是古人對端午插艾的機理的科學認可。我們這的農村至今仍保留着這樣的習俗。

端午節即將來臨,你是否正期待着那香甜軟糯的粽子,熱鬧激烈的賽龍舟,充滿神奇的薰蒼朮,性温味苦的雄黃酒。豈不正應了兒時的童謠: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作文9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節日,重陽節孝順老人,中秋節團團圓圓,春節喜慶快樂,兒童節歌舞昇平。每個節日都熱鬧無比,令人十分開心,可令我至今難忘的,卻只有那次歡樂的端午節。

傳説,古代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四處捕撈,卻找不到他的屍體,崇敬他的人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就用粽葉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許肉泥扔進江裏餵魚蝦,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現在,人們已不再投這種東西到江裏了,可這種東西漸漸演化成了粽子,成了每年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所以在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選擇了用包粽子來慶祝端午節。

媽媽先從廚房拿來粽葉,小心洗乾淨,再用開水煮熟,冷卻後放到一邊,使葉子不發黃。接着,把肉剁碎,打入雞蛋,用手抓勻,再加入切好的紅棗塊,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葉子,捲成三角,添上米和餡,手向對角處對卷,最後綁上紅繩,一個三角粽便做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葉子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就是不聽我使喚,在一片手忙腳亂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這次葉子倒是摺好了,可剛添上米,粽葉就漏了個洞,米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見我這樣,飛快的把兩角對摺,捲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餡,最後再在頂上蓋一層糯米,用繩子捆結實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媽媽的靜心教導下,我中午做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穿着綠色外衣的'小粽子。晚上,我剝開粽子,白白的米,紅紅的棗,再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咬一口,脣齒留香。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我的心裏甜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充實無比,也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讓我永生難忘。

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重大節日。屈原見國家走向滅亡了,不想被敵人無俘虜,所以跳河自盡。後來人們為了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就往河裏丟竹筒飯,後來,又成了粽子;為了把魚趕走不讓它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人們賽龍舟,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每到端午節,人們家家户户就會包粽子,賽龍舟來過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大人們還會讓孩子洗艾澡,是為了去濕氣,不讓孩子們容易生病。

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一下樓,原來是姥姥在蒸粽子。我和哥哥偷了五個,然後就去“賽龍舟”了。

一到海邊,早已有選手在等候,我和哥哥也體驗了一場“龍舟”賽。首先每個人先找來一個泡沫艇,然後去有水流的地方,然後拿一根船槳,接着坐到艇上,用人的重量和船槳來掌握方向,以此類推,多找一些泡沫艇,新和以和小夥伴們去賽“龍舟”了。三、二、一,開始!我和哥哥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三兩下就打敗了他們,然後我們去領獎時,發現,獎品竟然是粽子。

傍晚,姥姥煮了一大鍋艾葉水,讓我和哥哥洗澡洗頭。艾葉水倒出來,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味,我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香味,然後就跳進桶裏泡澡了。泡澡起來,我感覺渾身舒暢,精神清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節日文化,更多的是對我們有益的習俗呢。

晚上,媽媽叫我給大家背誦有關端午節的詩歌,我大聲背誦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作文11

提起端午節,大家都不陌生,對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也應該略知一二吧!但是,一個地方一個風俗,有很多端午習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此説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揩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糯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着紅棗香,粽葉包着朋友情。”不管怎麼説,聽完我的介紹後,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知識呢?

哇!端午節過得真難忘,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2

我家的端午節總是喜歡吃餃子,大抵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爺爺是個手藝人,做點心,燒菜都拿手,尤其包的一手好餃子,所以家裏逢年過節總是吃餃子。爺爺包餃子總要自己和麪,軟硬合度,還要多醒一陣子,蓋上一塊濕布,防乾裂,還能兩個小麪糰一起擀,包餃子皮薄餡大,開鍋以後熱氣直冒,配上一碗清醋,一個蒜瓣,外加一碗熱湯,我總吃的一頭大汗,十分滿足,然後小小的年紀就故作老成的'感歎這就是幸福。

後來大了一些,每年端午節前後同學們都在討論什麼餡兒的粽子好吃,久而久之,吃着爺爺包的餃子竟覺得有些難以下嚥。然後自個兒生着悶氣,撂下筷子跑到角落去看書,正巧看到元稹的詩:“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好像那晶瑩剔透的感覺就在眼前,那一段時間香香糯糯的粽子在我眼中就成了無上妙品了。

後來我忙於會考大學聯考就不去爺爺奶奶過端午節了,而每一年的端午我開始吃粽子,菱粽、筒粽,肉餡的、鴨蛋黃餡的,蘸糖、蘸醋、蘸醬油吃,吃到嘴裏總是覺得少了一些什麼,這種感覺伴隨我多年,直到我大學聯考結束。

那年的端午節,爺爺燒了一桌的菜,還做了拿手的餃子,那熟悉的一碗清醋、一個蒜瓣、外加一碗熱湯,我忘記了備考的疲憊和報考的揪心,温暖的讓人眼眶濕潤,好像倏地明白了這些年的粽子為什麼吃的索然無味,我低頭悶吃,好久才緩過情緒。飯足菜飽,看着還剩了半盤的白胖餃子,禁不住誘惑,給吃了個精光。

印象裏那好像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餃子,至今難忘,正所謂“餃子含禪意,食中藴道深”,這大概是生活與幸福的滋味吧。

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關於端午節的傳説也很多,其中最廣為流傳的要數屈原投江了: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愛國人士屈原被奸臣所害,被楚王流放至汨羅江一帶。不久後楚國就滅亡了。悲痛欲絕的屈原於農曆五月初五抱着一塊石頭投汨羅江自盡。江邊的居民悲痛到了極點,他們駕着小船在江上打撈屈原的屍骨,卻始終沒有撈到,他們還把米飯包裹在葉子裏扔進大江,只求魚兒吃了粽子就不要再吃屈原的屍體了。這些習俗慢慢演變成了端午節的吃粽子和賽龍舟。

受疫情影響,我們不能親自去看賽龍舟,只好在網上觀看。我們打開電腦,在網上選擇了一個賽龍舟的視頻,津津有味地觀看起來:

只見一條龍船遙遙領先,迅速趕超所有龍船,速度越來越快,與其他龍船的距離也越來越遠。過了一會兒,又有了後來者。另一條龍船突然發力,它很快追上最前面那條龍傳並趕超了它。而被趕超的那條龍船不甘示弱,更加拼命劃,卻始終趕不上。最後它只能屈居第二,將第一名拱手讓給了那條追上它的龍船。我們看得如痴如醉,似乎身臨其境。

看完賽龍舟,我們便開始包粽子,只剩下弟弟一人在看電視。包着包着,我的腦海裏閃出一個邪惡的念頭:弟弟總喜歡整我,今天我也來整整他!説幹就幹,我在米飯和餡料上面加了整整一管芥末,然後用粽葉包裹,還在葉子上面加了個小小的記號,簡直天衣無縫。我偷笑着離開了。

粽子出爐了,我拿出芥末粽給弟弟吃。他剝開粽葉咬了一大口,狠狠地咀嚼着。幾秒鐘後,他的`臉色變得鐵青,眼淚和鼻涕像噴泉似的噴了出來。看着他那狼狽的樣子,我忍不住笑出了聲音。

今年的端午節是有趣的,快樂的(然而對我那可憐的弟弟來説,可能並不是這樣的),而這個端午節你又過得怎麼樣呢?快來和我一起分享吧!

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早上起牀,我就看見姥姥和姥爺在往水缸裏裝水,我想:姥姥、姥爺平時不裝水,怎麼非要今天裝?我帶着疑問去問姥姥,姥姥回答:“因為今天是端午節,裝滿水,寓意是讓我們一家人幸福美滿。”接着,我又看見爸爸媽媽在打掃院子,我又不明白了,昨天剛打掃的,今天怎麼又興師動眾了?我帶着這個疑問,又去問爸爸,爸爸説:“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打掃院子,相當於在迎接節日哩!”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走向了洗手間。這時,我聞到一股淡淡地香味,我想:一定是媽媽噴灑香水了。我正納悶,趕緊跑去問媽媽,媽媽笑了笑,慈愛地摸了摸我的腦袋,輕輕地對我説:“傻孩子,那是艾草水,用那水洗臉既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又可以讓孩子更加漂亮、可愛(艾)!”我點了點頭,又去“巡邏”了。不一會兒,太姥姥走過來了,給我胳膊腕上戴上五色線,並告訴我其中的奧祕:戴上它,可以防毒蛇呢!

時間過得真快啊,不一會兒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今天的午飯不是肉類,也不是炒菜,而是一個個飽滿的粽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姥爺見了,急忙笑着説:“孩子,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人們為了保全那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屍體,在後來的每年五月初五便往江裏投糯米來給魚蝦吃,希望它們吃飽後,不再傷害屈原的屍體。從此,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成了一大習俗。”聽了太姥爺的話,我不禁有些傷心,並打心眼裏開始敬佩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這時,愛寫作的小姨發話了:“我來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大家齊聲説好,只見小姨思量片刻後就開始講了。不知不覺中,我們發現小姨講的`是我們今天的見聞和趣事,我們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這個端午節就在大家的歡笑聲中結束了,端午節可真開心啊,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真心盼望下一年的端午節快點兒到來。

端午節作文15

心如糯米,越粘越緊。情如粽葉,越煮越香。”又一個端午節即將來臨,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無比思念長眠在地下的姥姥。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姥姥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她早早起牀去購買包粽子用的艾葉。於是,整個早上全家人在姥姥的帶領下圍坐在一起,包粽子、話家常。大家一邊包粽子,一邊傾聽着姥姥為我們講那個熟悉卻百聽不厭的故事,於是我們明白了端午節的來歷,更認識了一個偉大的人物——屈原。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五節,它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忌日。説是公元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咬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吃着甜甜糯糯的粽子,品着綿長厚重的中華文化,我知道姥姥想讓我有屈原一樣的傲骨和情懷。

姥姥還有個拿手絕活——做香包。我是她的第一個孫子,她對我分外疼惜,每年都會親手給我做各式各樣的香包。在我的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的。奶奶手非常巧,會做各種形狀,其中有馬、蛇、豬、兔子、老虎、大熊貓;太陽,月亮,星星;還有各種花形的、心型的。她無論做什麼都像什麼,每一個都是栩栩如生,可漂亮了。雖然我是男生,並不喜歡香包散發的那種味道,但因為是姥姥親手縫的,所以我就視為最好的禮物。

每到端午節,姥姥總是笑盈盈地給我腰間佩戴各種香包,腕上繫上五彩絲線,説是辟邪。吃着她親手為我剝開的散發着竹葉清香的粽子,還有糖糕、雞蛋……我的心裏別提有多美啦!大家看着我全身掛滿了各種各樣的香包,笑我臭美,我反而更得意了,還可勁地炫耀我的這些“寶貝”。

粽葉飄香,香包傳情。那一個個粽子、一串串香包都藏着姥姥濃濃的愛,就算回憶褪色,姥姥對我的愛卻是無法抹去的,她將永遠珍藏在我幼小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