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熱】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端午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熱】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

大家猜猜我今天介紹什麼節日呀?六一節?教師節?國慶節?都不是。是端午節。

如果端午節到鄉下去,也許你會發現每家每户的門前會有:龍船花、石榴花、菖蒲、艾葉、蒜頭這五樣植

物。鄉下的人説,菖蒲掛在門前,可以辟邪。艾葉像一面小旗,可以招屈原之魂。對了,忘告訴你,這就是“五端”。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也是有來歷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國家被滅(楚國),五月初五那天,抱着一塊光滑的大圓石投進了汨羅江裏,汨羅江附近的 漁民得知後,便都划着船,打撈屈原的肉身,但一直追到了洞庭湖,也沒撈到,便紛紛把飯糰丟進湖裏,説是希望魚、蝦、蟹、龜等水族不再吃屈原的肉身,這就是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了。端午節每到時,大部分地區的人們還會划龍舟紀念屈原呢!

端午節自然少不了吃。“五黃”這就是一大特色,有黃魚、黃瓜、或鴨蛋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對了,南方端午節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

哎呀,説了一大堆,還沒告訴你兒歌呢: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

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對了端午節還叫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還有許多習俗呢!沒時間了,哎,再見!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2

大家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關於吃粽子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説呢。

屈原是楚國大臣,秦國要攻打楚國,他主張聯合齊國一起抗擊秦國,可他卻被楚王罷了官,還被流放到很遠的地方。他抑鬱不得志在農曆5月5日那天投進汨羅江自殺了。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往江裏投了很多食物。

有一天,有位老人在夢裏夢到了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食物,您吃到了嗎?屈原説:你們送的飯都被魚蝦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魚蝦吃了呢?屈原説: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稜角狀,魚蝦以為是稜角就不會吃了。於是人們都把飯包成粽子的樣子投進汨羅江。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年的.農曆5月初5包粽子、吃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粽子的品種很多,有肉粽、蛋黃粽、紅豆粽等,每一樣都很美味。我最喜歡吃的是奶奶包的肉粽,剛出鍋的肉粽香氣撲鼻,吃上一口美味極了。下次家裏有材料時,我也想和奶奶學學怎麼包粽子,要是學會了,以後就不愁沒粽子吃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粽子雖然美味,可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不消化。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我還沒起牀,就聞到了粽子撲鼻的香味。媽媽説:“今早上吃粽子和雞蛋。”媽媽還在門外放了一束桃枝和艾葉,聽説這是為了辟邪用的。

早飯後,我和爸爸、媽媽、姐姐一早就去了姥姥家,在姥姥家,我和爸爸玩撲克牌,我贏了好幾局,爸爸才贏了兩三局,爸爸還誇我真是打牌高手啊!姐姐説也要打撲克牌,於是我們三個又玩了很多局,這回姐姐贏了很多局,我和爸爸只贏了幾次。正玩着玩着,姥姥就説:“吃飯了,待會兒再玩吧!”由於是端午節,所以中午吃了姥姥自己做的粽子,我一下子吃了好多個,媽媽説:“慢點吃,沒人和你搶。”我對媽媽笑了笑。

吃完午飯後,我們又去了奶奶家,奶奶家有兩隻小白狗,我很喜歡它們,它們也很可愛,上次我在奶奶家逗它們,我都逗了一個小時,這次我一進奶奶家,那兩隻小白狗就撲過來,圍着我轉,我馬上去屋裏,把東西放下,再來陪小狗玩,我跑到這裏,它們也跑到這裏,我拿一根樹枝放在它們面前,它們就啃來啃去的,和小狗玩真有趣呀!又過了一大會兒,奶奶説:“該吃晚飯了。”我們晚飯吃了奶奶自己炸的炸肉,那是我最喜歡吃的.了。

晚飯後,才下午六點多,爺爺和爸爸又下了幾盤象棋,有幾盤是爸爸贏了,也有幾盤是爺爺贏了,看他們排兵佈陣,捻鬍子沉思的樣子也挺有趣的。爺爺和姐姐還跟我去奶奶家附近的公園裏玩呢!

回到奶奶家,已經都晚上七點多了,我們該回家了,今天玩得真開心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與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與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使我受益匪淺!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

我問粽子為什麼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端午節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就來回答吧。

端午節的意思是,很久很久以前。屈原在回國的路上,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自己的國城,很悲歎,對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流水的長江中,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説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怕魚蝦把他的屍體給吃了,但是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這些東西,不要吃屈原大夫屍體 ,還有些郎中還把酒倒入江中,以便把魚昏倒,讓屈原大夫屍體不被傷害,從今以後端午節就是農曆5月初5,定為了紀念屈原大夫。

粽子為什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是因為用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做,各地包的材料不太一樣,但是基本都是植物的葉子,葉寬而長韌,但是畢竟是葉子,寬度有限。三角形包法只用1葉或2葉就能包成,而長方形大概就要的3、4片了把。

我們一家圍坐餐桌旁,阿婆把熱氣騰騰粽子端上來,我們就把繩子解開,剝開一層層竹葉,露出那白白的'熱熱的粽子來,粘着糖慢慢的吃起來,那味道軟軟的粘粘的,很可口,粽子有綠豆沙、紅豆沙、紅棗、豬肉、小豆、蛋黃、瘦肉餡的,品種繁多,我們邊吃邊聊其樂融融。就這樣過了一個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

一説起端午 , 我就想起端午節的兒歌 " 粽子香 , 香廚房 . 艾葉香 , 香滿堂 . 桃枝插在大門上 , 出門一望麥兒黃 . 這兒端陽 , 那兒端陽 , 處處都端陽 ."

端午又稱重五 , 許多買價也與 " 五 " 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 , 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獐在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 “ 五端 ” :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是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聽説,南方過端午節要吃 “ 五黃 ” :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 “ 王 ” 字,還要[轉自]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

端午節這一天 , 家家户户的`門上懸插菖蒲、艾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 五端 ” 。到中午,孩子們大飽口福了,肚皮滾圓滾圓的。

如果,端午節是星期天,那就更有趣啦!不光可以玩個夠,還可以聽老人們講屈原的故事,那才叫樂翻天呢!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大夫。後來,為小白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粽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食粽子、佩帶香囊、懸艾葉菖蒲、和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家過端午節,是買艾葉子放在門前,這樣可以驅蚊子,還喝雄黃酒、吃粽子、洗艾葉澡,過端午節真好玩。我忽然想起了一首詩是唐代詩人文秀寫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端午節可真是一個又快樂又可以長知識的節日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8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是雙休日和端午節加在一起的。説到端午節,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説,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中。

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這時,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説:“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説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説:“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説:“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接着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説:“現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鹹肉粽……”聽着聽着,口水都要流了下來。

去了外婆家,我瞭解了不少知識,不過端午節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9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為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咱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温馨的哦!

記得今年端午節,咱們家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咱們全家商量着今年要來點什麼呢?這時,我腦子裏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粽子大賽,説幹就幹,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粽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着包粽子的時候。突然,我抬頭一看,這些粽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麼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為什麼不做一個心形的粽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裏面,將棕葉包紮起來,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心形的粽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粽子,我覺得我這個心形的粽子很特別。然後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粽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搶着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高興!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0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粽子了。

那香軟可口的粽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瞭解到這美味可口的'粽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來歷呢!

相傳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他的祖國被秦國侵佔,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飯糰、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百姓們又想出用樹葉包飯糰,外纏綵帶的辦法,這就和我們今天的粽子有些相似了。

貴陽人包的粽子,又小巧又可愛,那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激凌。每當端午節來臨又正好趕上我們上學的日子,我的媽媽就會給我準備一小串用線連成的各種口味的粽子,有肉餡的、有花生餡的、有大棗餡的、還有綠豆餡的等等,還要為我精心挑選兩個最厲害的煮熟了的鴨蛋去學校和同學們比賽,我們的規則是這樣的:誰的鴨蛋撞不破,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贏家,那時的課堂歡聲笑語,那聲音簡直成了一片歡樂而又興奮的海洋,我們的教室也變成了一片狼籍的戰場……

至今都好懷念過端午時教室裏那片狼藉的戰場,因為這戰場裏有屬於我們的故事,故事中有歡笑、有興奮,甚至還有我們的淚水……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1

隨着農曆五月五日的到來,在祖國大地上瀰漫着端午節的氣息。人們在這一天中,吃粽子,飲雄黃酒。臨河傍水的地方還舉行划龍舟競賽……

但是,不知大家在不久前是否聽説到韓國以端午節申辦為自己的傳統節日。多麼諷刺的一幕啊!

端午,對於中華民族是特殊的。大約是在千年之前吧,一位飄泊於長江兩岸的流放者--屈原,北望郢都之將破,長歎楚國之頹唐,長息掩涕,感極而悲,帶着一腔悲憤與無奈孤身跳入千里汨羅江。江水蒼蒼,煙水茫茫,淳樸的人們架着無數葉扁舟尋找他的屍體。為了紀念屈原,人們每年都會賽龍舟、包粽子、飲雄黃酒、掛菖蒲……於是這些便漸漸演變成為了端午節傳統的習俗。

而現在呢?端午隨他國姓,不知各位,生於安樂的各位,有何感想?以開放之心接受嗎?這看起來似乎符合當今世界的潮流,但是,但是這卻失掉了自己的根!

韓國何以申請成功?其實這也怨不得別人,只能怨我們自己。我們盛大的過着聖誕節,重視的過着愚人節,神聖的過着感恩節。常常在那些洋節日中互送禮物,互致祝福,但是,端午節呢?那些傳統節日呢?卻似乎早已被冷落……

外國人在笑啊!笑中國人是何其的笨啊。自己那麼好的節日不過,卻對聖誕節等洋節日情有獨鍾,看的是那麼重視,過的`是那麼正式。或許,在平安夜時,華燈煙火渲染着天空,那紀念的不是別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心在滴血!

今天,當端午再次來臨之際,請每個中國人,都過好屬於我們自己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2

端午節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到奶奶家過。

上午,我們去買來艾草,把艾草分別插在窗户上、陽台上、門口、花瓶裏。每家每户還把艾草晾曬在院子裏,房前屋後。整個小區都好像綁上了一條條綠絲帶,都好像沉浸在濃濃的艾草香裏。艾草代表着驅蚊除蟲,驅災避難。

中午,大家們都給小孩繫上五彩繩。五彩繩由青、白、紅、黑、黃五種顏色織成,分別代表着水、金、火、木、土。五彩繩在每個地方都有着許多不同的名稱,長命繩,避難繩、快樂繩。五彩繩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腳上,有的系在脖頸上,寓意着人們能夠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下午兩點,大人小孩都要洗一次特殊的澡。洗澡水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成。可以保佑洗了的人來年不長東西。

晚飯,桌上的菜十分豐富,但是有幾種是必備的。魚:寓意着年年有魚。雞鴨:寓意家畜興旺……

吃過晚飯後,去買香包是小孩子們最開心、最期待的事情。大街兩旁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香包。香包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心形的,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還有許多説不出名來的形狀。香包大的有臉盤那麼大,小的`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香囊裏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裝小巧玲瓏的玩具,有的裝小零食,有的裝芬芳撲鼻的小花草。香包代表着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特色,令人難忘。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3

這周,有一個重要的節日——端午節。這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距今大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當端午節的到來,人們都要做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包粽子和划龍舟了。當然,做為中國人,我們也要過端午節,所以這次我就和老爸一起包粽子。

包粽子雖然看似容易,但其實是有點困難的,有些程序是必須要做的。我們父子倆來到了市場,裏面的貨物真的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取之不盡呀!但我們只買了這些東西:眉豆,脱皮綠豆,豬五花肉,花生,鹹蛋黃,糯米,大片竹葉,水草,五香粉和鹽。

材料總算是準備好了。和爸爸回到家後,我們開始清洗食物了。

先泡竹葉洗乾淨準備用,糯米泡一會兒,綠豆泡一會兒,眉豆和花生煮一會兒準備用,生五花肉切好攪拌好準備用,鹹蛋煮好再切準備用,然後把糯米,綠豆,眉豆,花生,再放點鹽一起攪拌準備用,用竹葉包粽子。先放攪拌好的糯米,綠豆,眉豆,花生再放五花肉和鹹蛋,用繩子綁好。現在,我們終於包好了十八個粽子,然後把粽子放進鍋里加水煮,兩三個小時。

最終,粽子出鍋了,看着自己第一次包的粽子,心中生起一絲欣慰。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4

龍舟是我國傳統文化,龍舟比賽。龍舟身長9、10米,裏面可以坐二十多個人,在龍頭的旁邊的地方有一個位子,上面坐了一個人,他手裏拿着敲鼓的棒子,每一秒敲一次。

比賽的是黃隊和綠隊。那激動人心的比賽開始了!兩隊都不示乾落後,當然,速度也是一樣的。我發現,一艘龍舟上的人他們划船的速度是和鼓聲的速度一致。漸漸地,漸漸地黃隊臨先了,可是綠隊的隊員們也沒有灰心,慢慢地,慢慢地綠隊又追上來了!就是聽那鼓聲,都讓人覺得緊張,更何況那些划船的人呢?他們的心情一定比我們更緊張吧。就這樣,兩隊像在你追我打,一會兒黃隊臨先,一會兒綠隊臨先,一會兒……

我感覺過了一會兒,比賽就結束了,時間過的`真快呀,我想到。但對那些隊員來説時間算是夠漫長的了。“綠隊贏了!”我歡呼地雀躍着。我突然想起他們划船的速度是和鼓聲的速度一致的,我似乎驚呆了,這麼久的比賽,他們不累嗎?他們一定累,而且是很累,可是他們堅持住了,忍住了。他們能贏靠的是實力,平時一定訓練的很刻苦。

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忍耐、堅持不懈的精神。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5

字家鄉的端午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着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户户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擺放着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説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説,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