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2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8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2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最近不知道怎的,不知是誰惹了老天生氣,弄得它總是愁眉苦臉的,使人的心情也有些低落,但奶奶總是對我説:“有可能太陽公公去串門了,因為過不久不就是端午節了嗎?”

早上,天矇矇亮,我用模糊的眼睛,但又很清晰的看到,一道光芒。這光芒很柔和,金黃金黃的,曬上去有點兒熱。不會是……對了,太陽公公終於回來了,露出了美麗的笑容。呵呵,快一個星期沒見到太陽公公,都顯得有點陌生了。我興奮地從牀上跳下來,哼了哼歌兒,做這事做那事的,沒一分鐘的功夫,我一連就幹了幾件事,我真高興啊!吃完早飯,我依舊騎着自行車,把雨衣放在了桌子上,走在學校的路上,享受着温和的陽光,呼吸着新鮮的空氣,腳下的自行車一上一下地踩着,但我坐上去,就如同我坐上了雲彩,輕飄飄地,很快,就來到了學校了!

我們第三節是音樂課,老師正教着《一把雨傘圓溜溜》的歌,又輕快又詼諧,我們都沐浴着陽光,唱着這歌,可止是舒服啊!我是坐在靠近窗户的那邊,那就更very wonderful了!突然,我的頭上好像有一滴東西,涼涼的,我還覺得我真的.是唱歌唱得如情如境呢,就沒去理會它,可緊接着我的頭上好像又多了幾滴,我用手摸了摸,啊!水!望望窗外,天氣已經有些黑沉沉了,大團的烏雲飛快地跑上了天空,烏雲蔽日。“太陽公公,你可別走呀,我們現在不都挺高興的嗎?你快來啊!”我們班有同學嚷嚷着。過了不久,一道閃電劃過天空,“隆隆隆。”下課鈴聲響起了,同學們都垂頭喪氣地背上書包,離開了教室。

雨越來越大了,大得像是老天爺紐開了無數個水龍頭。下了樓梯,剛跟同學們一起討論了一會了,我腦子裏轉過了一個念頭:“我早上看着天氣挺好的,好像就把雨衣落在了家裏一吧,要是真沒帶的話,我企不就成了一隻落湯雞了嘛!”我趕快搜索書包,一看,我嚇呆了,確實如此啊!只見同學們個個不是撐開了雨傘,就是穿上了雨衣,真渴望每個人的雨具都是我的啊!

在我心急如焚的時候,一雙手打着我的肩膀,輕聲對我説:“歡歡,我的雨衣借你吧!反正我還有帶雨傘,快拿去吧!”我開始還很不好意思呢,但想了想還是接受了。她是小梓,是我最要好的同學,她撐開藍色的雨傘,先送我到停車場……

小小的雨傘下,我們靠得越來越近,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師剛剛教我們的歌曲《一把雨傘圓溜溜》,這圓溜溜的雨傘和這其實我穿上還不是很合身的雨衣,對我來説,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2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阿姨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阿姨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阿姨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阿姨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阿姨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阿姨微笑着説,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阿姨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阿姨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温馨。

阿姨在我上國小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是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粽子,來重温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悦。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阿姨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是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阿姨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是我更想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阿姨。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中國有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其中,對學生黨而言,最特殊的便是端午節。

大學聯考,在端午節前;會考,在端午節後;期末考試也離它不遠。比如今年,連英語四六級考試都在端午假期的第一天。本該好好享受這假期,學生黨卻終究是逃不出命運的魔爪。

其實我有一個問題: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偉人不計其數,為何單單紀念屈原?為什麼不能多紀念些偉人?託他們的福我們還可以多放幾次假,這大恩大德絕對永記心間,一生難忘……

上網查了查資料,結果卻是出我意料: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日子。因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江自盡,後來人們亦稱端午節作為屈原的紀念日,除此之外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

“不是吧……”有那麼一瞬間,我感覺自己人生觀倒塌了,畢竟從小到大,我一直以為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而“量身定製”的……而近代的史學家還不斷指出了這一説法的錯誤,因為早在屈原以前,端午節已經存在。綜覽漢魏文獻資料可發現,漢王朝四百餘年的歷史充滿浪漫、激情,保留了南楚的文化,而被譽滿天下的屈原在漢魏前期的端午節卻沒有留下隻言片語記載。

那麼,端午節到底有何而來?古老節日向來是傳承古老文化的載體,古老節日的由來與古老文化有着密切相關。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分為“二十八星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行星象,即蒼龍七宿。它的'出沒週期與一年四時週期相一致,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高懸於正南中天,處在“正中”之位,喻事物處最盛狀態,乃大吉大利之天象。而“端”字本義為“正”,“午”為“中”,這讓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取名字的能力,當然這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端午節怎能少了吃粽子?輕輕剝開它“綠色外衣”,露出了裏面的糯米,接着,我像挖寶藏似的,一會兒吃到塊肉,一會兒是豌豆,一會兒是我不喜歡的蛋黃……一連吃了兩三個以後,我才終於放下了筷子,意猶未盡的感歎道:“太爽了……”

現如今,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划龍舟甚至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節已經不僅僅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瑰寶了,它還記錄着中華兒女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葱葱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就是我的家鄉,也就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户户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説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説就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説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説我們總就是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就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粽子和賽龍舟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就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就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説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眾為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就是,為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後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

那天,田教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粽子,它們繫着白色的腰帶,穿着綠色的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裏,好像對我説:“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的`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噴噴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教師似乎猜出了我們的心思,笑呵呵地説:“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嚐嚐吧。”“萬歲!”同學們開心地手舞足蹈。田教師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糰,糯米上還鑲嵌着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台,拿起一根牙籤,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開心地歡蹦亂跳。回到座位上,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裏,太甜了。最後,舔一舔嘴邊的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粽子,今天為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台,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給我嚐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嚐嚐鮮呢)於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同學們眼巴巴地望着田教師手裏剩下的最後幾個粽子,田教師笑眯眯地説:“誰還沒吃粽子呀。”同學們都舉起手説:“我,我,我。”還沒等教師下令,同學們就一窩蜂似的湧上講台,擠得田教師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真正沒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擠在後面去了。同學們刺啊刺啊,我一看,時機終於到了,剛剛把手往裏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他人的牙籤刺到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剩下最後一個粽子了,大家擠得更兇了,一個個粽子被我們刺得四分五裂,田教師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時候,田教師突然轉過身往我嘴裏塞了一團粽子,我又歡又喜,捂着嘴開心地回到座位上,心裏有説不出的甜。粽子發完了,有些同學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學則很開心,大概搶了不少粽子吧。

這個開心的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一家算是過得比較傳統了。

早上六點多起牀,四口手拉手直奔城南路早市,那裏有我們想要買的艾葉和香囊。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羣中,我們搜尋着賣艾葉的小販,孩童們則到處尋找着他們盼望的香囊。

隔着來往不停的人羣,一股端午節香囊特有的香味飄入我的鼻孔。順着香味尋來,只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站在掛滿各種各樣香囊的三輪車旁邊認真地編制着一個繡球香囊。站在車的.另一旁招呼生意的大概是她的女兒,正在給買香囊的顧客介紹着款式不同、做工精細的香囊,誇着老太太的手藝,誇着香囊裏所裝香料的純正天然。尤其是那精美的十二生肖香囊、誇張可笑的扳腳娃娃香囊,讓人拿在手裏就不忍放下。聞一聞,是那種純正的草藥香。

阿福一眼相中了一個紅黃相間、做工非常精緻的繡球香囊,抓在手裏不撒手;雪兒則在選擇十二生肖香囊時,到底選擇大龍還是乖巧的兔而犯愁(她總是説自己屬兔尾巴龍頭),兩個都那麼可愛,都不捨得放棄。最後,我給孩童們買了繡球和兔兔香囊掛上脖子,再給每人一根漂亮的五色線綁在手上,總算讓孩童們心滿意足。那邊,老公也拿着一把新鮮的艾葉向我們這邊走來。艾葉、香囊都買齊了,就差去吃糥糥的粽子和香脆的麻葉了。呵呵,我小時候過端午的時候可都是父母親手做的這些好吃的好玩的呢!

我們來到一家小有名氣的小吃店,門口的大桶裏放滿了煮好的、飄着新鮮粽香的粽子,案子上堆着高高的炸好麻葉和糖糕,顧客們排着長長的隊,有的買着帶回家吃,有的就在小店裏吃。我們就在小店裏找了一張桌子坐下,迫不及待地剝開新鮮的粽葉開始品嚐又糯又甜的粽子。

吃完粽子,我們出發去鄭東如意湖遊玩。巧的是,這裏正在舉行龍舟賽。老公帶着孩童觀看了熱鬧的比賽,又和孩童們討論了端午節的來歷、習俗,聊起了屈原的《離騷》,以及我們小時候怎樣過端午節,孩童們興奮極了,對我們小時候的事情特別好奇。

孩童們戴着香囊和五色線,和父母在一起説笑玩鬧,看他們開心的樣子,真的好幸福好滿足。其實,我們陪伴孩童時,我們也同樣好幸福好滿足。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在傳統的幸福中度過。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我一年裏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着什麼。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着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櫃子裏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着説:“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裏想着:“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麼。”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着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

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眾都為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着。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賽就要開始了。

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着。那條綠色的龍舟處於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着,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着,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持的.龍舟加油。觀眾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龍舟奪冠。我吶喊着,為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彷彿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划着。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為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於第一名齊頭並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於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衝過了重點。“14號龍舟是冠軍”隨着裁判員的宣佈,全岸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綠色龍舟的好表現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8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今年的端午節和大學聯考第一天同在,相信屈原會給廣大的考生帶來好運。端午節假期,我們放了四天,從6號到9號,玩的很開心,也有一些感悟。

8號下午,大家覺得無聊,去附近的“陳家大院”釣魚,釣龍蝦。我們打車過去,看到了很多農村的風景,確實美不勝收。到了之後,老闆説每一根杆5元,就一跟大概三米長的小竹竿上綁了一根大概兩米長的線,一頭綁在杆的盡頭,另一頭繫了一個夾子,夾子裏夾着特製的一片豬肝,然後配套的工具是漏勺,漏勺是用三米廠的小竹竿和魚網製成的簡易工具。如果發現龍蝦咬餌了,就慢慢提起來,然後用漏勺把它漏上來。

我們四個人每個人一根杆,一個漏勺,剛開始十五分鐘,我們都沒有收穫。滿滿地,看着別人怎麼釣龍蝦,我們也摸索到了其中的竅門。要先把那個餌放在水底,然後過一會兒把杆滿滿地提起來,如果有龍蝦咬餌了,再慢慢地地道水面下一點點,能看清楚就行,然後再用漏勺把它漏上來。其實有的`龍蝦還是蠻聰明的,所以我們的釣龍蝦也並不輕鬆。滿滿地,我們更加熟練了,釣起來的龍蝦也多了起來,一直釣到了下午五點左右,我們才離開,大概了釣了一斤多,不過覺得不方便弄,就沒有帶走,而是送給別人了。

我們出去了之後,洗了一下手臂,因為被水塘周圍的蚊子咬的很慘,弄得差不多之後,我們去了園藝山吃小龍蝦。作為一個失敗的生物入侵者,小龍蝦在中國還是蠻受到歡迎的。招攬客人的服務員十分熱情,我們經過仔細的篩選,進了一個感覺更優惠的店。小龍蝦看起來那麼大一隻,其實蝦肉並不多,只是頭比較大而已,不過味道確實還可以,飽了飽口服。吃完飯,我們又邊走邊聊天,就回去了。

釣龍蝦不愧是一個考驗耐心的活動,周圍蚊子也多,一個浮躁的人無論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是釣不起來龍蝦的,雖然我沒有釣過魚,但我感覺道理是相通的,都需要一顆平靜的心。社會十分浮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一顆安靜平和的內心,才能做出更理智的決定。

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使我們需要關注的。理論結合實際,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9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端五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窗外是霧朦朦的天空淅淅瀝瀝的下着小雨。屋裏是冒着白色的蒸汽,熱氣騰騰的爐灶。鍋中的水咕嚕咕嚕的上下翻騰着,因放了粽子,鍋裏的水被染成了帶了點青的暗黃色。獨屬於粽葉的清香飄進客廳,仔細一聞,裏面還夾雜了一點濃厚的肉香。電視里正播放着某地賽龍舟的視頻。河岸邊羣眾們的吶喊聲,有節奏的鼓點聲,充滿力量的號子聲從電視裏傳來,彷彿也將我帶到了岸邊,也在觀看着令人熱血沸騰的龍舟賽。

“粽子好啦!”爸爸端着三個煮好的粽子從廚房裏走了出來。我快步跑上前拿起一個一個粽子就開始剝,卻被燙的驚叫了一聲,險些把粽子摔在地上。我一邊呼呼地吹着氣,一邊解開了裹在粽子表面的棉線,打開深綠色的粽葉,露出了裏面琥珀色的`糯米和糖色的肉塊。用筷子夾起一塊,還拉出了黃色的細絲。遠聞是粽葉的清香,要到嘴巴里時肉香會越來越濃郁,像是有人用了一把無形的小鈎子,鈎住了你的鼻子,牽着你向香味的源頭引,是那麼的誘人。入口,糯米軟糯的口感令人驚喜。咬一口,吃到肉了!草本植物的清香混合着糯米的香甜還夾雜着誘人的肉味,奇妙的味道充滿了口腔,恨不得整個人都為之神魂顛倒。不過,好像還少了點什麼?

是什麼呢?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婆婆都會早早地出門買糯米,紅豆和麻椒。然後回家淘米,再用淘米書把玉米葉給清洗乾淨。原來灰撲撲的葉子在清洗後變得綠油油的。再依次倒入適量糯米,紅豆,麻椒等各種調味料後,粽子餡就做好了。這時候我會搬個小板凳坐在婆婆身邊,給婆婆遞粽葉。隨後就如着了迷一般地看着婆婆的手指靈活翻飛,做好了一個又一個粽子。只見婆婆手外腕一扭,手指一動,轉眼間粽葉就被轉成了一個倒三角錐形,再在三角錐形裏塞滿拌好的粽子餡,婆婆的手又將粽葉折了幾折,繞了幾圈線,粽子就做好了。小時候覺得婆婆好厲害,就像會魔法一樣,感覺婆婆只是手指動了幾動,粽子就做好了,可我自己卻怎麼也學不會。婆婆還會給我講她小時候看大人包粽子的故事,我一邊聽着一邊看着婆婆手指間的動作……今年婆婆搬到小姨家去住了,所以我沒吃到婆婆包的粽子。

我知道少了什麼了:

少了婆婆的味道。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11

又到端午,粽子再次成為熱銷商品。在一些地方,以鮑魚、魚翅等為餡料,搭配名茶名酒的“天價粽子”,又出現在商場。

有媒體報道稱,今年,上海等地出現的類似豪華月餅的天價粽子,價格最高的一款粽子禮盒標價3398元,禮盒內除了有用鮑魚、海蔘等材料製作的10只粽子,還附加了金蛋、金錘等貴重禮品。

過端午、吃粽子,這是幾千年來的傳統風俗。粽子製作和配料十分簡單,有糯米和粽葉即可,每隻粽子的成本最多不過一兩塊錢。然而,隨着天價粽子的出現,人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粽子,賣的究竟是啥?

作為一種消費性商品,粽子的價格由市場形成。商家為追求利潤,在配料、口味等方面打一些求新、求異的“牌”,也不難理解。但是,追逐利潤,也不是沒有約束;確定價格,同樣有法律規範。我國《價格法》第七條就明確規定:“經營者定價,應當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我們很想知道,擺在零售市場上的天價粽子,其成本與售價差額有多大?在過度包裝與搭售之下,粽子到底是“主角”還是“配角”?這樣的高價是怎樣確定的?價格欺詐的成分又有多少?

天價粽子如果涉嫌欺詐,應該受到有關部門查處;天價粽子產生的原因,更值得我們探究。説到底,天價粽子根本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夠消費得起的,實際上是瞄準個別人羣的“特殊”商品。生產者肯定有所企圖,功利性不言而喻。

不只是粽子,近年來,包括月餅在內的一些傳統節日食品,有向奢侈化發展的傾向。高昂的價格之下,這些傳統食品的功能異化,成了炫耀、送禮的載體,陷入“買的人不吃、吃的人不買”的怪圈。這不僅是對淳樸民風的`誤導,也是對社會公德的挑戰,需要引起重視。

事實上,天價粽子做得再好,老百姓也不買賬。“看的多,買的少”、“禮盒價格太高,銷售情況不好”,這是多數賣家的反映。現實面前,有關企業應該摒棄華而不實的噱頭,迴歸粽子的本來面目,生產出質量上乘、價格合理的美味食品。只有這樣,企業才有生路,百姓才肯買賬。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篇12

芭蕉綠了,櫻桃紅了,歲月如梭,眨眼之間又到了粽子飄香時。望着漫天星辰的夜空,我懷念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xx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有很多古老的習俗和傳説,而每個習俗又都是那麼的温馨,那麼的讓人回味。真正讓我刻骨銘心的是“紀念楚國的大夫屈原”這個故事。據説那時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都劃出自家的小船撈救,一直划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屍體。當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場面甚是壯觀。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原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後來也就逐漸演變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餵魚。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故鄉的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户一大清早是要插艾葉的。艾葉是一種普通植物,生長在野外的田間地頭,不需要呵護,卻長得鬱鬱葱葱,蓬蓬勃勃,很容易讓人想起夏日裏瘋長的秋菊。趁着太陽還沒有升起,人們就把前一天傍晚採回來的的艾葉插在門頭,掛在窗口。且不説可以去瘟辟邪,僅那沁沁潤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鄉風,讓老人孩子們都心生歡喜,正在戀愛的年輕人更是陶醉其中,倚在窗下捨不得離去。

我記得小時候在家鄉,包粽子一般在端午節前兩天就開始包了。每年端午前,河岸兩邊到處都是揹着小筐採摘粽子葉的人。那個季節的河岸邊,綠樹成蔭,青翠欲滴,風情萬千,採粽葉的人們邊是勞動了也是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採回的粽子葉,要先在鍋裏煮,然後放在水裏泡,最後一片一片洗乾淨。在洗粽子葉的同時,外婆也已經將糯米和紅豆泡好。泡好的米放在一個大盆子裏,盆子旁邊擺好一個木材質的靠背椅,從椅背上垂下捆綁好的草來,以便能掛住包好的粽子。

外婆喜愛端午節,大概是因為總能在這時候大顯身手吧。每每看見外婆包粽子我都是迫不及待的,趴在一旁觀賞一下午,看外婆的皺紋裏都要溢出蜜,來偶爾還偷偷抓幾顆蜜棗塞進嘴裏,樂得鼓起腮幫子使勁兒地嚼,不知有多甜!

故鄉的端午節,就是這樣浸透着濃濃的鄉情、親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又想起家鄉的艾葉,想起了外婆包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