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變遷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4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變遷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變遷作文

家鄉的變遷作文1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而土地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土地如同我們的母親一般,哺育着一代代華夏兒女,孕育着古老的華夏文明。作為子孫的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保護我們的母親,美化我們的母親。

我,作為生活在五家渠這片土地上的國小生,目睹了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和人們思想意識的改變。我的家鄉這幾年變化驚人,特別突出的要數濱河公園了!

以 前這裏還是一條老龍河,這條河由於人們破壞環境變得奇臭無比,只要路過這裏的人們都會屏住呼吸飛快地跑開,凡是路過這裏的人聞到這氣味後都會有噁心想吐的 症狀。再看看水面,你會更驚訝,一層層垃圾堆積如小山,有塑料袋、水果皮、爛木框……全部都在其中,還有那墨綠色並泛起白色泡沫的水,令人作嘔。每到夏 天,近處的居民簡直沒法開窗透氣,只要一開窗户,頓時臭氣充斥房間,因此許多居民被迫搬家。

而如今,在五家渠市政府的關心、重視下,通過精心的規劃設計,合理利用土地,在老龍河上游建成了濱河公園,這既不佔用耕地,又美化了環境,真是兩全其美。現在這裏的景象可不一般了:

夏季,一走進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汪池水,池邊建有兩座相連的小亭子,亭邊卧着兩隻烏龜,池的中央是一座環形小島,一條由各種圖案鋪成的羊腸小道橫貫小島南北。兩隻小鹿在島上悠閒地吃草、散步。

遠 遠望去,是座連接水池兩岸的"家鄉水"假山。穿過假山,一座吊橋貫通東西,把小島和東邊景區連接。踏上吊橋立即令人心驚膽戰:橋下是水,腳下是晃晃悠悠的 木板。似乎稍有不慎就會落入水中。假若你用最快的速度向對岸跑去,那跑得越快腳下晃得越厲害,當你到達對岸時還心有餘悸呢!但是隻要你鼓足勇氣衝了過去, 眼前便豁然開朗--一片碧綠的草坪,草坪中間有三隻仙鶴:一隻引頸長鳴 ,似乎在呼喚空中翱翔的同伴;另一隻翩翩起舞,像在向遊人展示自己美麗的舞姿;最後一隻在草地上輕輕漫步,悠閒自在。

濱河公園不止在夏季吸引遊人,就是在寒冷的'冬季,這裏也是熱鬧非凡。

冬天,這裏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池水形成了天然冰場,孩子們盡情地在這裏玩耍,為清冷的季節增添了不少生機,甚至有些成人也加入到孩子們的隊伍呢!

美麗的濱河公園現已成為我們五家渠人休閒的好去處。

在這短短几年的時間裏,家鄉發生瞭如此大的變遷,人們意識發生如此大的轉變,我真為此感到高興!我希望人們的素質越來越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越來越強,那麼我們生存的家園才會越來越美。

家鄉的變遷作文2

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啊!您且看家鄉人民的交通工具車的變遷,就見證了家鄉的發展。

聽媽媽説,外公年輕的時候,家裏能有一輛自相車那已經是很富裕的人了。在外公結婚的時候,那是20世紀70年代,家裏終於湊夠錢給外公買了一輛永久牌28寸加重自行車。我在照片上見過那輛自行車,那是一輛很大很笨重的車子,上面還有一根橫樑。媽媽説在她上七年級時,由於個子太矮,自行車太大,她只能蹬三叉騎這輛自行車,特別難騎而且也很吃力。

在媽媽上高三時,那是20世紀90年代,外公給媽媽買了一輛鳳凰牌26寸輕便自行車。每週都要步行兩個多小時回家的媽媽,騎上這輛自行車只需要半個小時,讓還在步行的同學好生羨慕。

媽媽參加工作以後,由於單位離家很遠,20xx年媽媽給自己買了一輛踏板摩托車。以前每週只回一次家的媽媽,騎上它可以天天回家了。

20xx年,爸爸花了8000多元買了一輛豪華款雅馬哈摩托車。週末,爸爸馱上我和媽媽一起去附近遊玩,摩托車給我們的外出帶來了更大的'方便。20xx年又興起了電動車,由於電動車開銷少,輕便易操作,媽媽又換成了兩輪電動車。

20xx年,我要上幼兒園了,接送我的重任就落在了爺爺身上。爺爺也趕起了時髦,買了一輛全封閉式三輪車。每天上下學我坐在裏面不怕風吹雨打太陽曬,感覺比爸爸的摩托車舒服多了。

20xx年,媽媽要到離縣城25公里以外的鄉村去支教,坐班車很麻煩,還不能直接到達學校。為了方便媽媽上班,我們家買了一台自動擋小汽車。節假日,我們一家開着車自駕遊,小汽車讓我們走得更遠,見識了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開拓了視野。

爺爺總是讚不絕口:“還是現在生活好,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經濟騰飛,生活條件大大改善,比起我們那個年代,可真是天壤之別呀!”爸爸説:“四十年來,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看這交通工具,從自行車、摩托車到小轎車。還有火車從慢到快、高鐵從無到有,都在見證着家鄉發展的輝煌成就。”

我相信,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家鄉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家鄉的變遷作文3

今天我去河邊玩,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一排房子,我順着倒影抬頭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破舊不堪的土坯房子。忽然憶起,這就是我家的老房子,然而,我以前真的就住在這裏嗎?

以前……以前……我努力回憶起以前。

我還 記得,在我上幼兒園時,家門前有一條雨天泥濘不堪,晴天塵土飛揚的小路,還 坑坑窪窪的。令人受不了的是,風一刮,路面上立即塵土飛揚,周圍一片黃沙,落在人的身上,就能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黃種人”。當人們受夠了塵土的飛揚,打算到河裏洗把臉時,卻又遇到了問題,河水不但不乾淨,還 散發着臭味,這樣的河水人們還 敢洗嗎?當然不會洗。

可是,現在,望着眼前清澈的倒影,我的思緒又飄了回來。

現在的家鄉可真是今非昔比了。

以前門口那坑坑窪窪的小路變成了寬闊筆直的柏油路,比起來那條令人畏懼的“黃種人路”,這簡直是個寶貝!寬敞的鄉間馬路直通家家户户,富裕的人家開始陸陸續續買了汽車,出行方便極了。

那條小河呢?也變得清澈了,水面倒影着白牆黑瓦的老屋,河邊有老人洗衣洗菜。幾户人家在內河裏養了魚,不出幾月,兩三斤重的魚就可以端上餐桌了。外河裏也可以捕得到很多魚,夏天,人們甚至都可以在河裏洗澡了!

看着這幾幢房子,我又不禁浮想聯翩,想到了以前。我家以前住的房子連地磚都沒有,就只有房間裏鋪了幾塊,但卻都是便宜貨。而現在呢?放眼望去,道路兩邊一幢幢漂亮的房子拔地而起,取代了那矮小的土坯房,家家户户都蓋起了小洋房,房子安上了能照出人影的瓦磚,有的還 是大理石質地的。室內的裝修一點也不比城裏的房子差,太陽能熱水器、電熱水器,浴室,整體櫥櫃,油煙機,煤氣灶,液晶電視機,網絡,樣樣都有,連我爺爺用的都是觸屏手機,甚至還 有城裏沒有的土灶,只是造型遠比以前的精緻,吃慣了電飯煲的飯的我,吃幾次灶火飯,就覺得特別美味,鍋巴也特別香,這是城裏所沒有的吧?

房屋周圍有院子,院子裏有停車位,也有菜地,不遠處,便是一片片整齊的田地。在秋天的時候,各家的柿子、橘子紅了臉,金黃的稻子笑彎了腰,遠遠望去,田野裏滿是金黃,中間還 微微帶了一點兒紅。

每個村都有了老年活動中心,老人們可以一起聊天、娛樂,有的村,還 有了小花園,有健身場所,孩子可以嬉戲。茶餘飯後,一家人也可以散步鍛鍊。

這樣的鄉間生活,誰不喜愛呢?

家鄉的變遷作文4

“喲,老張,新車買回來了?”爸爸問一臉喜氣的張大爺。

“可不是嘛,”張大爺説,“現在生活好了,咱們家從一家人騎一輛自行車、一輛摩托車,到現在小汽車都有兩輛了,多虧了黨喲!”

是呀,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拿我的家鄉來説,這十五年來,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啊!

我的家鄉在章丘,這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一代詞宗李清照長於這裏,悠久的龍山文化發源於這裏,滾滾的百脈泉水噴湧在這裏,綿延的長白山聳立在這裏,這裏便是我引以為豪的家鄉。十五年來,我親歷了家鄉的變化,真可謂翻天覆地。

我出生時,這裏還僅僅是一個剛剛撤縣建市的小縣城,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地方。每到週末,爸爸媽媽會用我們家那輛在當時看來很時髦的小木蘭載着我,經過一路風塵顛簸,飽受黃沙侵蝕,來到奶奶家的小平房探望,再經過一路風塵顛簸,回到我們那個不足六十平方米的小家。那時沒有什麼娛樂項目,百脈泉羣還僅僅是一個破敗的小公園,我最愛的'就是讓爸爸帶我在廠門那片草地裏,抓着草練習走路。

三歲那年,爸爸媽媽帶着幼小的我搬進了一百平米的大房子。這裏的一切在我的眼中都是新奇的,雪白的牆壁,嶄新的傢俱,衣櫥裏各式各樣的新衣服,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就在那年,百脈泉公園內外翻修一新,並建起了古色古香的清照園,我們一家歡天喜地地去參觀。清涼的泉水從我稚嫩的小手上緩緩流過,和煦的春風從我面頰拂過,把對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吹進了我的心。

從那時起,家鄉每天都在令人欣喜地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一條條寬闊的柏油馬路代替了坑窪不平的水泥路面,使得外面世界的人們發現了這個默默無聞的小縣城,財富也搭上高速公路輸向了我們。眼明泉公園、白雲湖公園、朱家峪、三王峪、濟南植物園,一處處旅遊景點建起來了;銀座、奧德隆、嘉華、濟南華聯,一家家大型超市落户了;可口可樂、銀鷺、娃哈哈、重汽、濟鋼,一項項國家重點項目也在我們章丘紮根了;大學城的建成標誌着我市的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全運會的排球比賽在我市進行證明了我市綜合實力的提升……

現在,我的家鄉是一個既有現代化城市的新鮮活力,又有鄉村的優美環境的大花園!當然,這樣天翻地覆的變化離不開國家的施政方針,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更離不開勤勞肯幹的章丘人民,是他們用雙手造就了家鄉燦爛的今天!作為中學生,我們更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用智慧托起家鄉輝煌的明天!

家鄉的變遷作文5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土地則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土地就像是我們的母親一樣,哺育着一代代華夏兒女,孕育着古老的華夏文明。作為生活在這片沃土上的人類該怎樣去保護我們的母親呢?

我,作為生活在天台這片土地上的國小生,目睹了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和人們思想意識的改變。我的家鄉這幾年變化驚人,特別突出的要數我的老家三合鎮朗樹前村了!

記得幾年以前奶奶家還是幾間破落不堪的老房子,年邁的奶奶孤獨地住在那裏面。整個院子裏除了一個生病的不便行走的中年人,就剩下奶奶了。其他房子的主人早已在外面的耕地上新建了房子,搬出去了。因此陪伴奶奶的只有那些殘椽破瓦,只有隔壁大院子裏那一間間空空的破房子,只有破房子旁邊的那一口池塘。而這一口池塘由於人們肆意破壞變得奇臭無比,只要路過這裏的人們都會屏住呼吸飛快地跑開。再看看水面,你會更加驚訝,一層層垃圾堆積如小山,有塑料袋、水果皮、爛木框……全部都在其中,還有那墨綠色並泛起白色泡沫的水,令人作嘔。

而如今,新農村建設這股春風吹進了朗樹前村,在天台縣政府和村領導的關心、重視下,通過精心的規劃設計,在保留兩個完整的四合院的前提下,拆除了村裏其他的老房子,合理利用土地,更好地保護了耕地。因此,先前的那些老房子早已不見蹤影,行車路過朗樹前村你就會看到一排排連體別墅坐落在村中央,那乳白色的外牆在陽光地照耀下顯得格外典雅。走進朗樹前村,你更會看到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涼亭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各幢別墅之間。而當你的.目光追尋着池塘方向時,你會吃驚地發現,那口又臭又髒的池塘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座別樣的水上公園:一棵象徵着村名的桹樹巍然屹立在池塘邊,池塘周邊建起了兩座亭子,一條石子鑲嵌的小路環繞池塘四周。更讓人驚訝的是那映入眼簾的是一汪池水,早已拂去曾經的惡臭,變得清澈見底,漫步在池塘邊,你能清楚地看見成羣的金魚在水裏快活地游來游去。

而我的奶奶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地基,田地又離得遠而沒法蓋房子了。新農村建設的規劃讓奶奶了卻了一生的心願,更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政府和村民為了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所付出的努力。而作為朗樹前村的一份子,我一定會不斷地努力,為保護耕地奉獻我的一份力量。只有這樣,我們生存的家園才會越來越美,我們腳下的這片黑土地才會越來越肥沃。

家鄉的變遷作文6

這幾年,我國的變化飛速,發展很快,我們家也一樣,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發展。

我記得以前的那個小房子,兩房一廳,小小的,比較舊。房子裏有一間大點的卧室,裏面有兩張牀在互相依偎着。還有一間非常小的卧室,有一張很小的牀和一台台式電腦。

先説這小房子“小”在哪。千萬別覺得我們家有兩房一廳就不算小了。兩個房間都不大,客廳只能擺下一張小小的沙發,廚房只能容下一個人轉身。吃飯的時候把飯桌打開,吃完就得把桌子收起來。東西放得到處都是。有親戚來,有時候還免不了要打地鋪。早上起來,由於只有一個廁所,大家得排隊洗漱。再説説這小房子“舊”在哪!聽爸爸媽媽説,這小房子已經建了10多年了,地面鋪的是瓷磚,一些牆上的油漆已經脱落,傢俱也比較舊,燈是日光燈。

終於,在我快要上國小的時候,搬家了!住進新房子的第一天,我就感歎:跟之前的小房子比,新房子真是又大又新,竟然還是複式樓!好啊!廁所也有好幾個!不用排隊洗漱咯!我有自己專門的温馨的房間,牀鋪、衣櫃、窗簾全都是新的。新的廚房可現代化了,不但安裝了消毒櫃,還有抽油煙機。看着這些廚具,使我想起了以前的廚房。

以前的廚房沒有抽油煙機,廚房裏經常煙熏火燎的,媽媽也常常被嗆的大聲咳嗽。現在有了這麼多廚具,相信媽媽以後再也不會被油煙所煎熬了。書房裏一排排書整齊地排放在書櫃裏,寬大的書桌給學習帶來了很多的方便。客廳寬敞明亮,傢俱是嶄新嶄新的'。家裏還有專門的客房,再也不用打地鋪了。有一次,家裏來了好多客人住在我家,一點都不顯得擠。我也再也不需需要把自己的牀讓給客人住了。家裏每個房間的燈和窗簾也有所不同,各式各樣的燈、落地的窗簾把家裏裝扮得格外美麗。

前幾年,我家又變了!我家客廳的那台舊電視機換成了液晶大彩電,還安裝了數字電視,電視信號更好了!

去年,我家又有了變化!因為二樓有些地方會漏水,我家又進行了一次裝修,不到三個月就完美收工了,工人叔叔把家裏的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陽台上新鋪的瓷磚乾淨整齊。

幾個月前,我家增加了一套專門泡茶的用木頭雕的桌椅。桌子和椅子上精緻的木雕使我讚歎不已!有空的時候,就在這裏喝茶、聊天。我有時候也在這個桌子上看書、練字。

我家的變遷已經算是比較快的了。中國也是如此,近年來,祖國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國小生,我要好好學習!為將來祖國更加燦爛的明天做出應有的貢獻!

家鄉的變遷作文7

在記憶中,我永遠忘不了村頭那口老水井。因為它代表了改革開放以來百姓生活日新月異變化的一個縮影。

聽奶奶講:30年前,在我們村北頭那口老水井,用她略微鹹鹹的井水滋潤哺育了一輩輩人,每天的清晨和黃昏,村民們便挑着一副副水桶來到井台邊,在水桶上繫上根繩子,放到井中左右擺動幾下後汲水,再費力地把水桶從水井中提上來,然後挑着彎成弓形的扁擔挑回到家裏倒入水缸。我家距離水井有一里多路,往往一缸水打滿了,大人們都要來回挑四、五趟。

到了冬天,由於打水的人多,人們又不注意,打水時灑出的水在井台的周圍厚厚地結了一層冰。一次,母親去井台邊打水,腳不小心在冰上滑了一下,結果,不但把水桶掉到了井中,腿也摔腫了,最後,母親把水桶撈出來,忍着痛一瘸一拐地挑了半桶水回家,才4歲的大姐心疼地對母親説,等我長大了,我去挑水。這是老水井留給我的最深的印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了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鄉親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這時,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裏打了水井,安上了“磕頭機”,這雖然是一種機械式的汲水工具,但比起到井台打水吃的方式還是省時、省勁兒多了,自此,村子裏的露天老井便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時光腳步到了90年代,這時,鄉親的吃水方式也由用“壓水機”,變成了用電機和水泵汲水,只要合上電閘開關,人們便能毫不費勁地吃上水,但是,人們吃的仍然是略帶鹹味的地下水。

近兩年,在新農村建設中,上級政府把村村通自來水工作放到了重要日程,村裏的.鄉親們已把清潔甘甜的自來水引到了廚房、衞生間,吃着放心,用着方便。村裏通上自來水那天,已有80多歲高齡的奶奶,臉上的皺紋笑開了花:“真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啊,今個兒咱也過上了和城裏人一樣的幸福日子……”

水井的變遷,是改革開放30年來農村羣眾生活發生日新月異變化的一個縮影,從這裏人們不難感受到黨的富民政策給鄉村帶來的可喜變化,如今村中的老水井早已不復存在了,機械式的“磕頭機”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它們的故事卻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已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哦,家鄉的老水井…

家鄉的變遷作文8

那裏傍着小山,種滿了樹;那裏是鳥兒們棲息的寶地,是我們茁壯成長的沃土;那裏有一條清澈的小河靜靜地流淌……那裏——我美麗的家鄉——桂平市石龍鎮福平村。

不需要任何的點綴,一直以來,它綠得那樣單純,那樣可愛。那片綠,便是那各種各樣的果樹了。芭蕉樹那是多得不用説了,還有荔枝樹、龍眼樹、柿子樹……不論是哪個季節,鄉里人總少不了果子吃。每當果子成熟的時候,小動物們都不請自來了,它們比我們更早嚐到了美味的果子。看到那一個個已經熟透了的果子,有哪個人禁得住不咽口水呢?望着這一片豐收的果林,我不禁在心中自歎:這美好的家鄉風景,如果能一直保持着就好了。你看,那一間間瓦房錯落在這片果林裏,只露着屋頂,在與樹的相互襯映下,顯得那樣寧靜、祥和。多麼美麗的一幅家鄉風景畫,叫人如何不由衷地讚歎!

家鄉的空氣自然是很清新的,偶爾還帶着點淡淡的花香。鳥兒們清脆的歌聲,喚起了沉睡中的人兒。當第一縷陽光斜射下來的時候,所有的鳥兒開始雀躍了。魚兒們也奈不住了,它們成羣的在水裏嬉戲。那水是那樣的清澈,使得水底與空氣似乎只隔着一層無色透明的玻璃。

世界一直在變,我的家鄉也在一點一點的改變着。

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棵棵樹被摧殘倒下,嘈雜的聲音吞沒了往日的歡叫聲,鳥兒們居無定所,那小魚兒呢?再也看不到它們嬉戲的身影了……一切都改變了,那些美好的回憶已經成了過去的風景。我的家鄉,已漸漸失去了美麗。

如今,家鄉已經沒有了往日寧靜與祥和的景象,它顯得一片狼藉。沒有了豐收的喜悦,只有一些失去了同伴的孤獨的果樹,仍然屹立在那兒,它們身上掛滿了傷痕,奄奄一息。鳥兒們也飛走了,去尋找一個更舒適而又寧靜的棲息地。建築樓房時的嘈雜聲在家鄉的上空久久迴盪……

沒有了那些可愛的鳥兒們,那裏靜得沉悶。沒有了豐收的喜悦,果樹上掛滿了傷痕,奄奄一息。在各條小路上,看到的.滿是垃圾。風一吹來,那垃圾就漫天飛舞,彷彿來了一場巨大的風暴。那條清澈的小河早已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一條滿是垃圾的髒水溝。那水是那麼渾濁,那麼黑,散發着讓人作嘔的氣味,再也看不到那些魚兒了……

依然傍着小山,卻沒有了樹;那裏已不再是鳥兒們的棲息地,也不再是那肥沃的土地,那美麗的家鄉真的消失了嗎?

家鄉的變遷作文9

這裏,人傑地靈;這裏,水肥魚躍;這裏,物阜民豐。這裏就是我的家鄉——滇國故里,山水江川!

翻開《江川縣誌》,就打開了一個個塵封已久的故事,曾經的輝煌和今夕各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歷歷在目。

記得在上幼兒園時候,我和父母去龍街麥沖走親戚,坑坑窪窪的土路讓我們舉步維艱,更別説坐公交車了。而今,整個江川區村村通水泥路,公交車、出租車和新能源汽車全區貫通,道路兩旁都裝上了太陽能路燈,人們出行方便。車道兩旁綠樹成蔭,鮮花遍地,好似在畫中游玩!

道路的暢通,帶動了農業的發展。以前我的爺爺奶奶種花菜,花菜成熟時要用籮筐挑到很遠的鎮上去賣,勞累不説,而且還不能賣個好價錢。如今,爺爺奶奶種的蔬菜成熟時,只要打個電話給收菜的老闆,老闆就直接把車開到菜地裏收菜,誰的錢給得多就賣給誰,簡單、快捷、省人力,還能保證賣個好價錢!

隨着旅遊業的發展,更深入地打開了古滇國那段塵封的記憶,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而牛虎銅案就出土自家鄉這裏的李家山。睿智勤勞的家鄉人以此契機,創建了很多青銅器工藝製品廠,培育了多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最大的、工藝水平最高的斑銅屏風就出自我的家鄉工藝美術大師之手,還擺進了人民大會堂。各種青銅作品遠銷國內外,讓家鄉的青銅器發揚光大,家鄉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外地來的遊客也多了。前幾天我去李家山遊玩,還看見通往李家山的石台階非常乾淨,石階的兩旁古樹成蔭,還建有古滇風格的休息亭,石階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家鄉人與他們熱情交流,介紹着家鄉的風土人情,遊客們高聲稱讚着家鄉的美好!

家鄉的工業也在飛速發展,再也不是從前無名的`小工廠,設備簡單,產品單一。如今,家鄉的工業已達到國際水平,直升飛機的組裝、農業機械、電動車等就在家鄉的龍泉山工業園區生產。

我的家鄉從簡一的道路到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從單一的勞作方式到現代化的營銷方式,從簡單的小工廠作坊到國際化的企業,這一系列的變遷,無不彰顯出家鄉的飛速發展。

我的家鄉,哺育我的地方,願您永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