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有關湯圓的作文700字(通用10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湯圓的作文7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湯圓的作文700字(通用10篇)

湯圓的作文1

今日,我和爸爸媽媽一齊做了一次湯圓。

我們家每次包餃子都是以流水線的形式進行,做湯圓時也相似。爸爸負責調餡,我負責和麪,媽媽和我一齊包湯圓,最終由爸爸煮湯圓。

首先,我看到爸爸準備了豆腐餡兒,我想:“比芝麻大數百倍的豆腐丁必須很難塞進湯圓的’肚子’裏。”又轉念一想:“加的餡如果太少,就會導致湯圓很難吃。”所以,我認為只能靠我自我的實力了。接下來,我開始和麪了,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和糯米麪,可我也是個活普通麪粉的慣手,最終結果令我感到十分滿意。

開始包湯圓了,我先拽下一塊核桃大小的麪糰,把它揉圓。然後,我一邊用右手大拇指鑽出一個洞,並用右手的另外四個手指把皮摁扁,一邊用左手旋轉麪糰,免得湯圓寶寶“畸形”,最終我做出了一個“小碗”。開始加餡兒了,我心想:“必須要給它多吃點兒,不能讓它餓着。”於是,我用勺子挖了十幾塊豆腐,送到它嘴邊。可他好像不愛作文吃飯似的,吃了一半兒就“嘔吐”了,拒絕我繼續給他餵食。我只好收拾一下我的工作台,把他的嘴巴“封”上,可豆腐的水還是流了湯圓寶寶一身。水一旦碰着糯米麪兒就立刻變成了“膠”。我本來還想給它進行“整容”,可它的皮粘在我的手上,破了好幾個洞。我只好又揪下一小塊面打了個補丁,這個湯圓就算潦草的做完了。

包了幾個湯圓之後,我越來越有經驗,我決定和媽媽進行比賽。我常常用眼瞄媽媽,關注她的進展。有幾次,我看到媽媽在用糯米麪兒包“餃子”,他做的“小碗”比盤子還平,就像一張餃子皮。又用包餃子的方法讓它閉嘴,最終把它揉圓。雖然媽媽用的不是傳統方法,但包出來的.湯圓兒卻挺好看的。可能是因為我太着急,把好幾個湯圓兒弄破了,導致速度大幅下降。可是,最終反超了媽媽,以18:17獲勝。

香噴噴的湯圓出鍋了,在元宵節吃了自我親手做的湯圓,讓我感到這個元宵節比以往更有意義了。

湯圓的作文2

“寶貝,起牀了!”一大早,媽媽就搶在鬧鐘的前頭,“盡心盡力”地把我揪出夢境。“媽,拜託了,剛放假,再讓我睡會兒吧!”我把枕頭蒙在頭上,又欲繼續休息。“唉!我本來還想教你做好吃的呢,看來......”媽媽假裝無奈地説。呀,竟有這等美差?那我這個吃貨兼廚藝愛好者豈能錯過?我興奮地問:“媽媽,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我們今天要做潮州的特色菜——鴨子湯圓,它因外觀像鴨,且煮熟後會如鴨般漂在水上而得名。”媽媽介紹道。“哇!像鴨子的湯圓!好神奇吶!”我期待萬分,趕緊衝入廚房。

來到廚房,穿上圍裙,媽媽的正式開始了。“做鴨子湯圓分兩步,一是包餡,二是燉煮,我們先來做第一步。今天我們包芋泥餡,先用麪粉做一層厚厚的麪皮,再塞入一勺芋泥,最後將它包成圓形,做出造型就可以了,喏,你看,很簡單吧?”媽媽一邊講解,一邊示範,三兩下就包出了一個美麗勻稱的鴨頭湯圓。“咦,好像也不難嘛。”一旁躍躍欲試的我終於按捺不住了,學着媽媽包了起來:“先做外皮......再包餡......然後搓圓......”“呀,寶貝,餡不能包這麼多,湯圓會被撐爆的!”媽媽突然叫了起來。“沒關係,餡多好吃,我自有分寸!”我自信地笑笑,又做了起來。媽媽想了想説:“好吧,這次就當是給你學習實踐,要把握好喔!”

過了一會兒,所有的湯圓都下鍋了,我們進入了燉煮的環節。時間很快過去了,空氣中漸漸盈滿了湯圓的香味,小湯圓們也煮熟了。我滿懷期待地揭開了鍋蓋,本想會看見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小精靈”可眼前的景象卻是慘不忍睹:我包的“小胖妞”們果然爆開了,紫色的餡料流泄而出,而罪魁禍首——湯圓上的.口子正咧得大大的,彷彿正在發出毫不留情的嘲笑聲。我懊惱極了,我的“採茶尋遠澗,鬥鴨向春池”竟就毀在這貪念之中了,待人做事切勿貪心呀!

湯圓雖破亦甜,被我們一搶而空,但揮之不去的卻是一個個知識和道理。希望在下次製作時我能更熟練,增添更多收穫!

湯圓的作文3

元宵節到了,家家户户都要掛彩燈和做湯圓。為什麼要掛彩燈和做湯圓?傳説古時候有一位皇帝得了眼疾,怎樣治都治不好。於是有位大臣提議,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讓家家户户都掛彩燈和做湯圓。皇帝讓老百姓們照辦了。正月十五那天晚上,皇帝看到人們掛起來了五彩繽紛的彩燈,同時,每家每户都團聚在一齊吃湯圓,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歡樂的氣息,看着眼前這歡天喜地的景觀,皇帝的眼疾一下子就好了。於是,皇帝讚歎道:“啊!真是小湯圓大團圓呀!”從此之後,皇帝命令全國的`百姓們都要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掛彩燈和吃湯圓來辟邪,以求得國泰民安。

那湯圓是怎樣做的呢?正月十五那天,我懷着好奇的心境蹦蹦跳跳地來到真人圖書館學做湯圓。來到現場,只見有很多家長和小朋友已經在課室裏期盼着,看來,他們也和我有一樣的心境吧。於是,我和媽媽找了個位置坐下來,只見桌面上已放有糯米粉、芝麻餡、和一大一心兩個盆,這些都是做湯圓必備的原材料。過了會,有一位披着綠色大掛,戴着一頂廚師帽的阿姨走出來教我們做湯圓,她看起來有四十來歲,一看就明白是個經驗豐富的廚師,由她來教我們做湯圓必須會做得很美味。她跟我們示範了怎樣做湯圓後就讓我們自我作手做了。

我們把米粉團做成一個個小小的圓球,這只是半成品,湯圓沒有餡怎樣行呢?於是,我用大拇指在圓球中間壓出一個窩,然後把芝麻餡填在這個窩裏,填完後必需把餡壓進去,否則煮湯圓時可能會“漏餡”。再輕輕的把這個窩包起來,輕輕地揉圓,但不要太大力,否則會把它壓碎。這時,一個個圓溜溜、光亮亮的湯圓就大功告成了!

我們高高興興地拿着湯圓回家了。晚上,我吃着自我親手做的美味湯圓,感覺比超市買的還要香甜可口、鮮嫩無比!我經不住讚歎道:“啊,自我做的湯圓真好吃!做湯圓的過程也很好玩!”

湯圓的作文4

今日午時,一陣陣歡聲笑語迴盪在遠航樓,原先我們六年級同學在教室做美味的湯圓來慶祝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呢。

今日午時英語課一下課,整個教室被嘰嘰喳喳的聲音覆蓋,有些同學則立刻跑去洗手,那速度是個快啊!有了先鋒隊員的帶領,幾乎整個教室的人都跑去洗手了,那速度和“猙獰”的面目你就生怕位置被搶了,而我卻不慌不忙地把桌子拼好,再慢悠悠地向洗手處進發。

時間過得真慢,好不容易等來了久違的鈴聲。待教師介紹了一番元宵來歷和習俗之後,我們大家就開始動手了。“事非經過不知難”原先小小的湯圓不是那麼好做的。這不,和米粉就是件技術活,我們這組的米粉胚一會兒太乾,揉不起來,一會兒太濕,很粘手,還是在教師的.幫忙下完成的。我心想:這和米粉真的需要多做多練才能掌握技巧,做別的事不也要這樣嗎?

接下來,就是包湯圓環節,我和組員各自分到一個小米粉團,然後我先捏下一小塊,聚精會神地揉啊揉,搓啊搓,壓啊壓,做成小碗狀,把豆沙餡放進去。可是豆沙放太多了,這個湯圓根本合不攏,那裏捏,那裏裂,豆沙直冒出來。組員們都笑了。接下來,我又做了幾個失敗的作品,有點兒灰心了。看看劉敏同學做的湯圓,不,應當説是超大號糰子,比我做的湯圓大兩倍,張樅狄則做了餃子版湯圓,鄭剛做得真不錯。我下定決心,必須也要做好湯圓,我吸取失敗的經驗,仔細琢磨做法;米粉團要濕一點,餡要少放些,搓的時候要輕,最終成功地做出了一個漂亮的湯圓,這個湯圓白白胖胖的,宛若胖娃娃的臉蛋,可愛極了。我興奮地展示給組員看,組員們連連稱讚。我下我掌握了技巧,一連做了20個湯圓。包湯圓讓我想到了:要想手藝高超,必須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

回到家,媽媽把我做的湯圓煮給我吃,雖然賣相不好看,可是我覺得異常甜,因為這是我的勞動成果。

經過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我更加了解元宵節了,也懂得了:事事對於初學者來説都是困難的,可是,這要勤加練習,你就會掌握技巧了。

湯圓的作文5

快過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來,打年糕、蒸饅頭、包水餃,搓元宵……這幾天小區裏溜達一圈,總能看到好多人家的窗口飄出白乎乎的熱氣,總能聞到各種香噴噴的味道,我家也不例外。

剛吃過午飯,我和媽媽就直奔外婆家,準備一起做湯圓。湯圓的外形圓溜溜的,外婆説吃了湯圓,一家人就團團圓圓的,闔家幸福,萬事順順當當。奔着這個好彩頭,我們忙開了……

外婆先把糯米粉倒在盆子裏,再把開水倒進去,外婆邊倒開水,邊用筷子不停地攪拌,慢慢地幹糯米粉和成了麪糊,軟軟的,柔柔的。外婆立馬放下筷子,迅速把盆子裏的麪糊揉搓在一起,不停地揉着,漸漸地成了一個大面團,白乎乎的`,像個誘人的棉花糖。外婆拿來一塊半濕的毛巾蓋在麪糰上,説是讓它醒醒。我很訝異:“這貨還能睡着不成?”媽媽掩嘴笑着回答我:“醒面是為了讓水分均勻地滲透糯米粉,讓原本緊實的麪糰鬆弛一下,這樣做出來的湯圓才會更爽滑香甜!”我恍然大悟,原來做個小吃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二十分鐘後,外婆揭開毛巾,一股米香味撲鼻而來,我猛吸了吸鼻子,真好聞!接着外婆扯下一塊麪團,搓成長條形,用線切成了一個一個小麪糰。媽媽拿起一個小麪糰,在手掌間揉圓了,然後在中間用大拇指摁出了一個坑,在坑裏放上鮮香的筍乾肉餡,最後再把開口封上,搓圓,這樣,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娃”出現了。我學着媽媽的樣,折騰起麪糰來,不想,倒也像那麼回事兒。

瞧,不一會兒,盤子裏就整齊地排開了。外婆把先做好的拿過去煮,我聞着一陣清香,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個在碗裏,吹了吹,咬了一小口,頓時感覺踩上了雲端,飄飄忽忽的;再咬一大口,軟軟的,一進嘴裏就化了……

我誇外婆是美食高手,外婆笑得合不攏嘴……

湯圓的作文6

“快加點水”,“哦捏扁了”,“這是這樣做的嗎?”你聽,這是什麼聲音?哦,對了,這是我們在做湯圓。

今天下午,我們帶齊了要做湯圓的材料,來到勞技室。迫不及待的等老師宣佈活動開始!終於我們等到老師開口了:“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作湯圓,因為學生部規定少先隊員要有動手的才能,開動吧!不過用火要小心……”我們表面裝着是在認真聽講,可內心卻想着做湯圓的美事了。

我們組的6個同學正毛手毛腳的做着自己的任務。我們先把糯米粉倒入盤中,加些水搓軟,之後我們你一塊,我一團的把它搓成了圓形,像一個白色的水晶球。我想把面捏扁,包點餡,可面太硬,剛剛捏下去就碎了,經過同學的指點,要加一些水,一開始我半信半疑,可是我又重新試了試,果然靈,一會兒就捏好了。

接着我拿了一點芝麻包進湯圓裏,可是芝麻太多,包不回來,結果弄得破破爛爛。我東補西補,弄了大半天才補好。最後是揉圓。我滿以為很好揉,可我稍一用力,湯圓皮就被壓破了。我吸取上一次的教訓,又重新包了一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做好了一個湯圓。我知道了做法,速度變得快了起來。終於我們大功告成了。

下面,我們應該煮湯圓了。我把冷冰冰的`湯圓一個接一個的倒入開水裏,這些湯圓就像一個個優秀的跳水運動員爭先恐後的躍入水中,水面上濺起無數小“浪花”。之後湯圓沉了下去,我用鍋勺鏟了一下,一個個湯圓又浮了起來。最後,我蓋上鍋蓋,靜靜地等着。

幾分鐘後,鍋裏冒出了熱氣,鍋蓋輕輕地向上跳動,啊,湯圓們浮在水面上了!你瞧,他們正仰着一張張小臉蛋頑皮的望着我聽媽媽説過,湯圓浮在水面只要不打轉就説明熟了。望着這些饞人的小傢伙們,還猶豫什麼……

我們端着碗,也品嚐起來。雖然不像平時買來的那麼好吃,但我們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雖然做湯圓有點累,但是我體會到了從中的樂趣,我永遠都忘不了這一天。

湯圓的作文7

我每次來時代教育——金筆作文學習是最開心的事情,因為周老師經常給我們找許多有趣的寫作內容,這一次周老師讓我們準備:湯圓面,湯圓芯。我想:這肯定是要包湯圓了。於是我和媽媽立刻行動起來,我們在家裏找到了湯圓面,但是沒有湯圓芯。然後我們就去超市買湯圓芯,超市裏有好多湯圓芯,有周油的湯圓芯,有芝麻的湯圓芯等等,我最喜歡的是芝麻的湯圓芯,然後我們買了兩包芝麻的湯圓芯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到家後我把包湯圓的'材料分別用口袋和飯盒裝好,真希望週末快點到來。

週末終於到了,平時我下午一點四十出門,現在我一點半就走了。我象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的向公交車站走去,到了車站,等了好一會兒車才慢吞吞的開來。上車後我覺得車開得好慢啊!感覺好像開了很久似的。終於到站了,我迫不及待的象小鳥一樣飛快的向金筆作文班跑去。

到了金筆作文班,周老師來了後,清點了人數,都到齊了。然後我們在周老師的帶領下,邁着輕快的步伐,一路上歡聲笑語向周老師家走去。

到了周老師家,周老師把我們分成幾組後,就去給我們燒水和湯圓面。我先在一個碗裏放入一些湯圓面,再到入一些水,但是我覺得水太少了,於是請周老師再給我倒一些水,但是不小心倒多了,我問周老師怎麼辦?周老師説:“在放一些面就可以了”我照着周老師的方法去做,果然把面和好了。接下來就開始包湯圓了,我的第一個湯圓包的圓溜溜的,顏色是瑩白的,可愛極了。第二三四個包的最勻稱......

湯圓包好後就交給周老師,周老師負責給我們煮湯圓。我忍不住的把頭伸到鍋前看了看,又趕緊縮回來.....有一次我看見雪白雪白的湯圓探出了小腦袋。不一會周老師説:“湯圓煮好嘍!”湯圓煮好後,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哇!香甜可口的湯圓美味極了。吃完湯圓,我們在周老師的帶領下回到了金筆作文班。

以前我只知道湯圓吃起來香甜可口,沒想到這小小的湯圓還代表着團團圓圓,永不分離。這次我吃到了自己包的湯圓,開心極了!

湯圓的作文8

今天早上,我6點20分就醒了,翻來覆去地怎麼也睡不着了。諸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昨天晚上我就和老媽約好了,今天早上要親自下廚煮湯圓。我越想越興奮,實在忍不住了,在6點30分叫醒了媽媽。我在一分鐘之內穿好了衣服,先早讀了10分鐘,就來到了廚房,準備煮湯圓了。

我先從冰箱裏拿出了一包湯圓,把口撕開,又拿出了一個碗,往碗裏倒了一些湯圓。接着,我打開了水龍頭,接了大半鍋水,對了,我最喜歡喝的米酒還沒放呢!我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了冰箱跟前,從冰箱裏拿出了米酒,把它們全倒進了鍋裏,又用勺子把米酒攪勻。一切準備停當,開了火,我把鍋放在了爐子上,把鍋蓋蓋好。

什麼時候才能放湯圓呢?媽媽告訴我:“水開了就可以放了。”“那要幾分鐘呢?”我迷惑不解地問。“大約5分鐘吧!”平常5分鐘對我來説過得很快,可是這時候的5分鐘對我來説就像一個小時一樣,我在廚房裏急得團團轉。終於,我發現鍋蓋在上躥下跳,還發出了“嗤嗤嗤”的聲音,這時只見鍋裏的水亂成了一鍋粥,就像平靜的大海中突然捲起了一個大浪,浪花翻滾,這一定是水開了。

該放湯圓了,我打開了鍋蓋,一陣熱氣迎面撲來。這麼燙的水,萬一我放湯圓的時候水燙着我怎麼辦?我先讓媽媽給我示範了一下,還真簡單。可是,我還是有點害怕。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拿起一個湯圓,提心吊膽地放進了鍋裏,就趕緊往後躲,一點事都沒有。接着,我把湯圓一個一個地放了進去。媽媽告訴我:湯圓浮上來的時候就熟了。對了,平時媽媽煮湯圓的時候都要放雞蛋的,趁這會兒功夫,我又打了一個雞蛋。這時,湯圓正好漂了上來,我把雞蛋一點一點地倒了進去,不到一分鐘,湯圓就可以出爐了。

看着這美味的湯圓,我直流口水,就趕快拿了一個碗,把它們全都盛了進去。端到餐桌上,我也不管燙不燙了,舀起來一個就往嘴裏塞。哎呦!真是太好吃了,自己煮的.湯圓就是香。吃着自己親手煮的湯圓,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湯圓的作文9

今天下午一陣陣歡聲笑語迴盪在遠航樓,原來我們六年級同學在教室做美味的湯圓來慶祝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呢。英語課一下課,整個教室被嘰嘰喳喳的聲音覆蓋,有些同學則立刻跑去洗手,那速度是個快啊!有了先鋒隊員的帶領,幾乎整個教室的人都跑去洗手了,那速度和“猙獰”的面目你就生怕位置被搶了,而我卻不慌不忙地把桌子拼好,再慢悠悠地向洗手處進發。

時間過得真慢,好不容易等來了久違的鈴聲。待老師介紹了一番元宵來歷和習俗之後,我們大家就開始動手了。“事非經過不知難”原來小小的湯圓不是那麼好做的。這不,和米粉就是件技術活,我們這組的米粉胚一會兒太乾,揉不起來,一會兒太濕,很粘手,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我心想:這和米粉真的需要多做多練才能掌握技巧,做別的事不也要這樣嗎?

接下來,就是包湯圓環節,我和組員各自分到一個小米粉團,然後我先捏下一小塊,聚精會神地揉啊揉,搓啊搓,壓啊壓,做成小碗狀,把豆沙餡放進去。可是豆沙放太多了,這個湯圓根本合不攏,這裏捏,那裏裂,豆沙直冒出來。組員們都笑了。接下來,我又做了幾個失敗的作品,有點兒灰心了。看看劉敏同學做的`湯圓,不,應該説是超大號糰子,比我做的湯圓大兩倍,張樅狄則做了餃子版湯圓,鄭剛做得真不錯。我下定決心,一定也要做好湯圓,我吸取失敗的經驗,仔細琢磨做法;米粉團要濕一點,餡要少放些,搓的時候要輕,終於成功地做出了一個漂亮的湯圓,這個湯圓白白胖胖的,宛若胖娃娃的臉蛋,可愛極了。我興奮地展示給組員看,組員們連連稱讚。我下我掌握了技巧,一連做了20個湯圓。包湯圓讓我想到了:要想手藝高超,一定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

回到家,媽媽把我做的湯圓煮給我吃,雖然賣相不好看,但是我覺得特別甜,因為這是我的勞動成果。

通過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我更加了解元宵節了,也懂得了:事事對於初學者來説都是困難的,但是,這要勤加練習,你就會掌握技巧了。

湯圓的作文10

今天我和媽媽在家裏無聊極了,還很餓,餓得肚子彷彿都快變成一張紙了!於是我們決定幹一件很有意義同時也很有趣的事——做一樣美味的小吃——花生芝麻湯圓。材料有糯米粉,生的花生,黑芝麻和白糖。現在萬事俱備,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做黑芝麻湯圓了。

我小心翼翼的點起了火,把鍋燒得滾燙燙的,然後再往鍋裏一點一點的放入黑芝麻,接着把火調到小火,但是我那顫抖的手就像被鬼附體了一樣,怎麼也申不直,過了一小會兒,我才順利的把“鬼”甩開,甩開“鬼”後,我用小火不停地翻炒,聞到芝麻香的時候我才停下並拿出來,接着就是炒花生了,同樣要用小火不停地翻炒,一直炒到有香味了在停(也就是炒熟),接着我用鍋的餘温又把花生烘了一下,然後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好不容易把花生和芝麻全都搗碎,打碎之後再把白糖灑在芝麻和花生上面,這樣餡兒就完成啦!接下來我把糯米粉加上了合適的清水,(我不知為何總感覺加上清水的糯米粉有點像橡皮泥)(還好加了水的糯米粉沒有加了水的麪粉那麼黏,要不然我要揉到猴年馬月去呀)就像揉橡皮泥一樣把糯米粉揉成麪糰,然後揪一小團面,搓成圓形,接着用手指在圓的中間按一個小窩,放入剛剛做好的餡料,輕輕的把口封住,最後揉圓。這樣一個美味的.花生芝麻湯圓就做好了!做好以後,我把滿滿一碗湯圓“送”回了它們的“家”。煮的時候,我看見媽媽並沒有閒着,而是在不停的忙活着什麼。我瞅了一眼鍋裏的湯圓,發現湯圓好像在滾又好像沒有在滾,於是我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兒?”

媽媽説:“煮湯圓的時候,水開後加入一匙冷水,這樣反覆三次,讓湯圓在好像在滾卻沒有滾的狀態下煮熟就不容易破。”

在媽媽的指點下,我煮了滿滿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湯圓。湯圓煮好後,我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