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學包粽子作文集錦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4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包粽子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學包粽子作文集錦15篇

學包粽子作文1

這天,就是一個值得紀念又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們的教室裏迴盪着一陣陣爽朗而經久不息的笑聲,教室裏迴盪着一股清新的粽子香。我們包粽子了。

這天我們都按照老師的安排,帶來了各自需要帶的東西:米、蘆葉、餡、勺子、線、盆子……

我也不例外,拿起搭好的蘆葉,小手輕輕一扣,一個粽子的“餡地”就出來了,我心想“嘿!這點小活對我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之後,開始放餡了,我拿出勺子勺了米,放入餡地,就在我得意之時,一個疏忽,米都逃了出來。哎!只好重來了!

這次,我謹言慎行,征服重重“關卡”,來到最後階段——綁線,綁線就是包粽子中最難的,它講究方法,技巧。一開始,我也亂了手腳,心裏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我極力讓自我冷靜下來。開始試驗,找出技巧,透過多次試驗,我最後明白,綁線時要紮緊,還要把一些口紮緊,才能保證粽子在煮時不會變成蘆葉粥。

老師把我們包的粽子送到食堂去煮。傍晚,我吃着自我包的粽子,真開心呀!與此同時,我最後體會到了包粽子的麻煩,也明白了外婆平時在百忙之中抽出時光包粽子給我吃有多麼不易,我以後必須也包粽子給外婆吃。

到了傍晚,老師端來了一盆粽子,粽子的香味飄滿了教室,也飄進了我們的心裏……

透過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冷靜,要去試驗,要去發現。

學包粽子作文2

讓你們猜個謎語:“珍珠玉粒女,嫁了窮夫竹葉郎。”想必大家都知道,是粽子。對,沒錯,就是我們都愛吃的粽子!

你們知道粽子的由來嗎?傳説春秋時期秦國攻打楚國,屈原直言進諫,可楚王不聽,使楚國滅國,屈原跳江自殺,當地老百姓得知,不想讓魚兒咬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扔米團。從此就有了粽子。

今年端午節,我和媽媽、弟弟還有奶奶,回到外婆家吃粽子,過端午。端午那天早上,我5點起牀,穿好衣服,就跟外婆上山摘粽葉了,我和外婆上山兩個小時摘下來30斤的粽葉。我們回到家,外婆讓我洗葉子,等我洗好後,外婆拿着我洗好的粽葉,放到熱水裏去煮沸,我看見煮好的水是淡黃色,我就問外婆:“為什麼水是淡黃色的'呢?”外婆説:“這才是好的粽葉!”我點點頭,外婆拿起煮沸好的粽葉,包好了粽子,點燃柴火,把粽子放入鍋中。

到了中午,外婆把粽子拿出鍋。哇,香飄十里,老遠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我拿起剪刀把繩子剪開,一片一片地把葉子剝開,香氣撲鼻,咬下一口,糯米Q彈可口,咬下第二口就吃到了板栗,板栗又甜又軟,一口接一口,一下子就把粽子吃完了,吃了還想再吃,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着粽子,我好像品到了屈原的愛國之情,這就是我們需要繼承和弘揚的東西。

學包粽子作文3

清早,一陣清香把我打醒,我起來一看,原來是棕葉啊!一提到棕葉,我就聯想到了粽子。於是,我湊上前去瞧了一瞧。

“來,看看粽子怎麼包。”外婆和藹地説。我睜大眼睛看,原來棕葉必須要經過熱水裏浸泡才能包粽子的。“為什麼一定要熱水浸泡呢?”我不解地問。“為了讓它軟化,這樣包粽子時才不容易破!” 外婆説。

接下來就該包粽子了吧!只見外婆隨手拿起一片棕葉,右手拿葉尖,左手按住梗,一眨眼就把兩頭裝成了三角形形狀,再把糯米倒進去。我不禁皺起了眉頭:“為什麼要這樣包呢?”“這樣才不容易漏 呀!”外婆細心地為我講解。外婆拿來一個線團,抽出線把粽子緊緊地綁住,這樣就可以緊緊地把糯米包在粽子裏了。

我的手“癢癢”了,就求外婆:“我也要包嘛!”外婆點點頭表示答應。我高興地從温水裏拿起一片棕葉,學着外婆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把右手拿棕葉尖,左手拿梗,我生怕自己做不好,手忙腳亂地, 手都拿錯了方向。外婆急忙把我的手勢擺好,然後對我説:“包粽子要點是姿勢,更重要的還是耐心。”我聽了外婆的話,便用心做了起來。跟着外婆做,再把線纏在粽子上,就很快包成了粽子,等待 着新鮮出爐的粽子。

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只見外婆端上來兩個粽子,我嚐了嚐外婆做的粽子,軟軟的.、粘粘的,還有棕葉的清香,口裏感到十分舒服。再嚐嚐我做的,味道真是南轅北轍。

這次包粽子,我做的粽子雖然難吃,但也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

學包粽子作文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盼望已久的端午節到來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地迎接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

早晨,媽媽到市場買了粽子、糯米、繩子、五花肉和綠豆。我高興得合不攏嘴,就吵着讓媽媽趕快包粽子。只見媽媽先把粽子葉和繩子用熱水煮過一遍,配好肉餡,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把兩片粽葉折成一個漏斗似的形狀,把糯米放在裏面,在放上一片肉和一個鹹蛋黃,在放上一些糯米,把粽葉對摺封口,就包好了。我看好像挺容易的,就説:“媽媽我幫你包行嗎?”媽媽半信半疑的説:“你能行嗎?”我肯定地説:“怎麼,你不信?”我包一個給你看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拿起兩片粽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把兩片粽葉折成一個漏斗似的形狀,把糯米放進去,在放五花肉,又放一些糯米,就用繩子綁粽了。哎呀,糯米漏出來,真氣死人了,頓時我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古人説:“看花容易繡花難。”這時,我只好虛心向媽媽請教,一定當好媽媽的小幫手。這一想,我又恢復了信心,我站起來認真觀察媽媽怎麼樣包的,記住每一個步驟和要點,然後自己就認真的包了起來。這次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握得緊緊的,手裏拿了一根繩子,小心翼翼的繫了上去。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在我的手上誕生了。我歡天喜地的拿着粽子去給媽媽看。媽媽滿意的説:“包得還不錯,你還得多練,熟能生巧嘛!”我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愛包,越包越順手,越包越高興……

過了好久,香噴噴的粽子終於上桌了,我吃着我自己做的粽子心裏非常高興,同時我也悟出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學包粽子作文5

端午節固然少不了包粽子,這回我也體驗了一把包粽子的樂趣。

桌上放着一筐剛洗好的粽葉,葉子擺放的整齊有序,上面還沾着幾顆水珠,在那有些粗糙的頁面上,水珠顯得更加晶瑩,像是清晨剛剛摘回來的一樣;另一個盆中放着泡好的糯米,米堆得像雪山一樣高;還有幾碗餡料錯落有序地擺在那裏。

只見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兩手抓住兩端,從中間一卷,形成一個尖尖的竹簍,她左手抓好竹簍,右手依次將糯米、餡料、糯米加入簍中,隨後將竹簍上方多出來的一截粽葉折下去,再把左右2個角向下壓平。最後,取一截棉線將粽子五花大綁,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了個大概,覺得並不難,便取來粽葉一試,先不必説後面的工序,單是把粽葉捲成一個竹簍,就把我折騰了半天,不管我怎麼卷,底部總有個小孔,光透過那小孔照在我的`臉上,好像在嘲諷我。不知試了多少次,我終於成功了,我趕緊抓緊它,生怕它散開了,可禍不單行,不知何時,那粽葉竟破了一道口子,哎,可惜了那粽葉,我不停地歎氣。母親看了一眼那粽葉,將它拿起又進行了幾番加工,竟把它改造成了一個筒形粽子,縫隙被遮蓋的無影無蹤。接着母親又教了我幾種簡單的包法,很快,我就學的得心應手。一個小時後,我們就大功告成了。

我迫不及待的將它們放入鍋中煮了,鍋中的佛水以最温暖的方式擁抱着粽子。2個小時後,我打開鍋蓋,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這真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粽子了。

學包粽子作文6

小籠、餛飩、滷鴨、素燒鵝……一想到這些美味食品,我就饞得口水直流。它們都來自深受大家喜愛的百年老店——杭州知味觀。

今天,我和快學網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到位於餘杭瓶窯鎮的`知味觀工廠,親自體驗端午粽的生產過程。

一走進工廠,我就聞到了粽子的清香。從玻璃窗望進去,工人阿姨們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正聚精會神地工作。她們有的在篩選糯米,有的在清洗粽葉,更多的阿姨正在熟練地包粽子。她們四人一組,中間放着一台電子秤,每一隻粽子在扎線之前都要在電子秤上稱重,確保分量十足。我想,不愧是品牌企業,真材實料,品質保證。

參觀完粽子生產車間,工作人員熱情地邀請小朋友學習包粽子。勞動能手謝阿姨耐心細緻地示範動作要領,一遍又一遍手把手地指導我們,還告訴我們包粽子所需材料的準備和燒製粽子的方法。大家學得可認真啦!家長們也按捺不住,擠上前來一起參與。大家一邊學習包粽子,一邊相互比試,看誰包得漂亮又結實。

卷粽葉、裝米、放肉、包裹、扎線,儘管知道了步驟,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漏米了,就是線扎太鬆了。我真佩服工人阿姨的巧手,包得又快又漂亮,一隻只純手工的粽子就像是從機器裏面出來的一樣,大小、形狀都很一致。

最後,知味觀的叔叔還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個粽子禮盒,我太開心啦!今天既學到了本領,又收穫了快樂,這個活動真棒!

學包粽子作文7

又到一年端午節,吃着來自異鄉的蜜棗甜粽,想起小時候媽媽教我包江米粽子,雖然簡單,卻是最美味的。

媽媽會在前一天晚上用涼水泡三斤江米、兩捆煮過的棕黃色竹葉。第二天上午,媽媽開始教我包粽子。洗淨手,她先為我示範一個,拿起一片沾水的葉子,將一頭捲成一個圓錐形,保證尖頭不會漏米,就開始往裏面灌三把江米,用手把包裹的'江米稍捏扁一些。然後,用另一半葉子蓋住江米,繞着胖粽子纏一圈,再拿提前準備好的繩子緊緊綁住粽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真神奇啊!

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卷竹葉、灌米、纏葉子。可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總是漏米。

媽媽看着我的窘樣子,笑着手把手教我。在嘗試了幾個之後,終於不漏米了。可包成的粽子總是有些醜,個頭小,形狀不一。“沒關係,熟能生巧,慢慢來。”聽了媽媽的話,我更加仔細地體會包粽子技巧。

中午,媽媽端上煮好的粽子,竟然有漏米的,再一看都是我包的醜粽子出了問題,只有兩個小粽子完好無損。我正覺得有點沮喪,爸爸媽媽卻先剝開我包的醜粽子品嚐。怎麼樣,怎麼樣?我直嘀咕。只聽爸爸邊吃邊説:“嗯,咱家閨女手真巧,粽子好吃極了!”聽着爸爸的話,我也剝開一個醜粽子,蘸着白糖咬了一大口。雖然味道沒有媽媽做得好,卻甜進了心裏。

此後三年,我多次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經過反覆練習,終於學會了包江米粽子。

長大後,我吃了北方的蜜棗豆沙粽,嚐了南方的鹹肉粽,可總沒有媽媽教我的江米粽美味。

學包粽子作文8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一人在家裏包着一點都不像粽子的粽子。手上放着粽葉,右手拿着筷子……這個姿勢保持了半個小時。在這半個小時內,我究竟在想什麼——

還記得小時候的端午節,都是在婆婆家度過的。每到端午節,婆婆都要包粽子。婆婆包的粽子可是獨一無二的,最拿手的還是鴨蛋黃粽子。

在包粽子前,婆婆總是要先問我一個問題:“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呀?”我總回答:“龍舟!”“呵,傻孩子,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呀!”

“好,我現在就要紀念屈原。”説完,我拿起一個剛剛蒸的粽子吃了起來。

“叮咚!”婆婆家門鈴響了。

“婆婆,我來吃粽子了!”

“喲,快進!快進!”

婆婆給我包粽子,我則在一旁看着。婆婆那嫻熟的手法,一分鐘就包了一個粽子。

“粽子出鍋了!”婆婆説,“還是你最喜歡吃的`鴨蛋粽子。”

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婆婆問我:“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呀?”雖然婆婆每年端午節都會問我這個問題,答案也總會説無數次。可我仍不假思索地回答:“龍舟!”婆婆也總説我“傻!”

我放下手中的粽葉和筷子:“走!去婆婆家吃粽子去!”

雖然現在自己會包粽子了,不過包出來的,還是沒有小時候的味道。不然,怎麼説婆婆包的粽子是獨一無二的呢?

學包粽子作文9

“姥姥,是這樣包的嗎?”我拿着剛包好的粽子問姥姥。姥姥點了點頭。耶,我的第一隻粽子“研製”成功了!

為了慶祝端午,我們學校開展了學包粽子的活動。姥姥就是“特邀指導老師”之一。我裹的是一隻長粽。相對來説,包長粽要稍簡單些。拿兩片蘆葉,上下疊好,將蘆葉折起一部分,再把兩端的.蘆葉向中間折,就會形成一個“小口袋”,往“小口袋”裏裝些米,不要裝太滿,留一些蘆葉折下來封住口,再用棉線裹緊,一隻長粽就完工了。

初戰告捷,我決定挑戰高難度—裹三角粽。我將三片蘆葉疊放好,整理平整,扳成個錐形,一隻手捏住交叉口,另一隻手向裏面裝米,再把多餘的蘆葉折下來蓋住,並捏成三角形封口。這一步可沒那麼容易,我一捏,那些淘氣的小米粒一個接一個往外鑽,一連幾次都沒成功,只能求助姥姥。姥姥手把手的示範,我再試,終於成功了。雖然有些難看,可總算把那些小淘氣全關在粽葉裏了。再繫上棉線,一個威武的三角粽就“新鮮出爐”了……

我們把各自包出的粽子帶回了家。晚上,我就把“粽子君”們請進了電飯鍋。第二天一大早,我開門第一件事就是衝進廚房。掀開鍋蓋,一股粽子的清香撲鼻而來。撈出一隻,稍冷片刻,剝開粽葉,咬上一口。

嗯,香香的,糯糯的,真是美味啊!

學包粽子作文10

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粽子,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別的同學碗裏。

其實包粽子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準備蘆葦葉、糯米、紅棗和棉線;首先把蘆葦用開水燙一下,這樣就不容易破裂。把葉子擺好三片,從中間折成螺狀,用勺子盛一些米進去,再放一個大大的紅棗,接着再次倒米蓋住紅棗。完成後把卷在後面的葉子往前一折,蓋住螺形口,把長出來的葉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線紮緊。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繞了幾圈,線繩縱橫交錯地五花大綁在那個可憐的小粽子上。説得容易,做起來就不一樣了,在包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葉子從中間捲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於是又重捲了幾次,終於好看了,可是剛要倒入米時,發現蘆葉上破了一條縫,我換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葉子裂了一條縫,我無可奈何,等換了四片葉子後,才勉強捲成了一個螺形,灌入米,放入棗包好,線繩紮好。才紮好,發現葉子又裂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個開口粽子;我歎了口氣,氣憤地將米和棗從縫中擠出來,説:“這真是個粽子開口錢包”。

還有一次,包的時候還算順利,可到了後面扎線時,這粽子原來應是錐形的粽子。變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壓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們這次包的粽子還要送給周圍幫助過我們的人,為了讓每一位老師、護學的警察、孤獨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幾個。其中有幾個是我獨創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葉子包成的,因為蜜棗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嚐着同學們的粽子,覺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比媽媽、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這是我永遠忘不掉的美好的記憶。

學包粽子作文11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買了許多粽葉、糯米、蜜棗……等。媽媽説:“陳琛,今天是端午節,我教你包粽子好嗎”?媽媽將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並沒有急着教我。媽媽又説:“在包粽子之前我先給你講一個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一直為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眼看着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着石頭,投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大家為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就用粽葉包米飯,做成粽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包粽子的活動,便流傳到今天。

媽媽的故事講完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我先拿兩片粽葉,折出錐形,把糯米和蜜棗放進錐形裏,再折成四個角的形狀,用繩子一捆,很簡單。可是,不管我怎麼努力,我包的粽子即沒有角也沒有形狀,扁扁的、怪怪的、難看極了。在看看媽媽包的'粽子有稜有角,像一個變形的長方體,非常漂亮。我們將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裏煮,不一會,鍋裏飄出粽子的清香味。粽子煮熟了,香噴噴、甜滋滋的粽子呈現在我的面前。我在鍋裏到處找我包的粽子呢?一看,全都灑在了鍋裏,真讓我失望。

我多想把我包的粽子也投到汨羅江裏,也用這種形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學包粽子作文12

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粽子,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別的同學碗裏。

其實包粽子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準備蘆葦葉、糯米、紅棗和棉線。首先把蘆葦用開水燙一下,這樣就不容易破裂。把葉子擺好三片,從中間折成螺狀,用勺子盛一些米進去,再放一個大大的紅棗,接着再次倒米蓋住紅棗。完成後把卷在後面的葉子往前一折,蓋住螺形口,把長出來的葉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線紮緊。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繞了幾圈,線繩縱橫交錯地五花大綁在那個可憐的小粽子上。説得容易,做起來就不一樣了,在包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葉子從中間捲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於是又重捲了幾次,終於好看了,可是剛要倒入米時,發現蘆葉上破了一條縫,我換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葉子裂了一條縫,我無可奈何,等換了四片葉子後,才勉強捲成了一個螺形,灌入米,放入棗包好,線繩紮好。才紮好,發現葉子又裂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個開口粽子。我歎了口氣,氣憤地將米和棗從縫中擠出來,説:“這真是個粽子開口錢包”!

還有一次,包的時候還算順利,可到了後面扎線時,這粽子原來應是錐形的粽子,變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壓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們這次包的粽子還要送給周圍幫助過我們的'人,為了讓每一位老師、護學的警察、孤獨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幾個。其中有幾個是我獨創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葉子包成的,因為蜜棗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嚐着同學們的粽子,覺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比媽媽、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這是我永遠忘不掉的美好的記憶。

學包粽子作文13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端午節當天,我的媽媽一邊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我的.媽媽包的可就差遠。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奇想,要往粽子裏包火腿和海苔,然後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我的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乾餡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個,我的媽媽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閒話就説到這裏,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我的媽媽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學包粽子作文14

星期一下午,陳老師為了讓我們深入瞭解端午節,特地舉辦了一個活動——包粽子。陳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些關於端午節的傳説和習俗。比如: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抱石跳汨羅江自殺,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屍體,用米做成飯糰,還把雞蛋、鴨蛋等餵魚、蝦,這樣他們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比如,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古時候人們認為端午節那天五毒——蛇、壁虎、蜈蚣、蠍子、蟾蜍會甦醒害人。説五毒怕雄黃酒,所以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喝雄黃酒,還會在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比如,中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比如,民間還傳説端午節這天是“惡日”,這一天出生的孩子假如是男孩長大後會害父親,女孩會害母親……

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故事後,陳老師端來幾盆事先泡好的米和粽葉,讓我們學包粽子。我看老師熟練的包好了一個粽子,我開始學着老師的樣子嘗試包第一個粽子。我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它捲起漩渦狀,然後填上米。快要填滿時,用漩渦上的粽葉蓋在米上,之後用繩子一系。結果系的'時候粽子散了,我又生氣又灰心;但是我又想做什麼事情都要經過很多失敗,老師不是常常教育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嗎。所以,我又拿起了粽葉重新包了起來。我小心翼翼填米、繫繩……耶!我包好了第一個粽子時真是又開心又興奮。然後,我又繼續成功包了五六個。回到家裏我把學包粽子的經過講給爸爸媽媽聽,他們都誇我棒!

經過這次包粽子我深刻體會到:做什麼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堅持才會取得成功!

學包粽子作文1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這是我們家鄉的一個習俗。聽説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家也不例外,提前幾天,奶奶就買好了粽葉、糯米、紅棗、花生、葡萄乾、紅豆等包粽子的材料。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都起得很早,全家總動員開始包粽子。

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你瞧,“啪”粽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他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了個落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又像個不倒翁,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站在一旁的奶奶瞥瞥那不像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説拿過粽葉,耐心地教導起來:“包粽子要專心致志,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裏想:小小的粽子還有學問哩,還是乖乖學吧,免得我包的粽子又不成樣子了。

我把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一順兒摞好,從中間捲曲,做成漏斗的形狀,先放一半糯米,再放入一個紅棗,接着把米填滿,壓緊,然後三繞四卷,一位“大肚將軍”出現在我面前,最後給他繫上“腰帶”,他就顯得更神氣了。

人多力量大,沒過一會兒,我們全家就包出了好幾串粽子。

通過這次學包粽子,我終於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