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3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

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1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悦,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説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説,説工作,説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説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説了!

這天,是七年級,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2

我的家鄉有這樣一個習俗,每年農曆七月十四那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歌會。

從小我就在大哥、大姐的帶領下,每年都到歌場去湊熱鬧。耳濡目染,我對歌會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去年歌會那天,吃過早飯,我便和夥伴們結伴向給山民們帶來無限歡樂的歌場走去。一路上,隱隱約約聽到了從山坳那邊傳來的悠揚的歌聲……

聽爺爺、奶奶説,歌場自古以來就設在我們這個羣山環抱、綠樹成蔭的巖灣村。這一天,太陽公公似乎格外善解人意,一直張開着笑臉。姑娘們穿着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打着一把把精緻的花傘,邁着輕盈的步子來了;平時不注意打扮自己的壯阿哥,也穿戴一新,迫不及待地趕來了;連滿臉皺紋,霜染兩鬢的爺爺奶奶們也蹣跚而來,滿面春風地想尋找失去的青春……

中午時分,已是人山人海,四鄰八寨的鄉親們都趕來了。這時歌聲更燎亮了,此起彼伏。我彷彿置身於歌的海洋之中,歌聲打破了山林的寂靜,整個山坳沸騰起來……

你瞧,這兒圍了一圈,那兒圍成一堆,一株株枝繁葉茂的楓樹下,就是一個個歌台。歌台的“佈景”是一簇簇的楓樹葉和一張張甜甜的笑臉。看,大家笑得多開懷,笑得那樣無拘無束,你聽歌聲是那樣的清脆,那樣的婉轉。笑聲停了歌聲又起……

我好不容易才擠進一個圍得水泄不通的歌台。只見左邊站着6個阿哥,右邊站着6個婷婷玉立的阿姐,他們正在對歌。這種唱歌的形式叫對,一般由阿哥先唱山歌邀女歌伴,通過一唱一和,阿哥、阿姐慢慢圍攏來,對歌才算正式開始。大山裏特有的清泉,滋潤着山民們的歌喉,山民們都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音域寬廣,歌聲渾厚。阿哥常常能用高亢的.歌聲把遠處的阿姐邀請來。對歌還有這樣一個規律:阿哥一般不和同村的阿姐對歌,都是邀請其他村寨的姑娘,通過對歌,使他們相識。

他們唱得那麼投入。那歌聲,多麼悠揚,多麼動聽,讓人回味。雖已夕陽西下,但阿哥、阿姐們的歌興更濃,唱得更起勁。這歌聲,就是苗鄉人民的心聲。唱出了他們的情,唱出了他們的愛。歌會一年一次,但歌聲會時刻陪伴着勤勞的父老鄉親,伴隨他們走向山林,走向田野,走向幸福生活。他們的生活就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夜幕降臨,陶醉於歌聲中的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那個小山坳。歌會結束了,但歌聲仍縈繞於耳。於是,我又盼望着更盛大的一次歌會的來臨,也盼望着遠方的夥伴們能來領略這一道苗鄉特有的風景。

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3

每到端午的時候,我們習慣在房子上掛上艾蒿。可是你知道掛艾蒿是什麼意思嗎?

記得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那一天,媽媽早早的就把我們喊起來,帶着我們上山去採艾蒿,並且説要在太陽沒有出來的時候就得把艾蒿採回來,掛在房子上,這樣可以去載辟邪。

當艾蒿才回來時,老爸就帶着我們一根一個的把艾蒿插到房子上。老爸一邊往房檐上插艾蒿一邊給我們講,端午節房子插艾蒿的來歷。

那是在很久很就以前,有一羣鬍子,應該就是土匪那類的吧?經常到村莊裏去燒殺掠奪村民們的財物。一天,鬍子又下山來搶奪來了。村民們嚇的都帶着錢財跑着多起來。可是,有一個婦女,帶着兩個孩子,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大的孩子是朋友家的,孩子的父母都在前幾次土匪下山時,為了保護家裏的財產而被土匪給殺害了。這個成了孤兒孩子,是這個比較大的,被這個婦女收養了。這次土匪又下山了,村民們都跑着躲起來了。可是因為她帶着兩個孩子,她背上揹着那個大一點的小孩,手裏領着那個小一點的小孩。所以跑的很慢,這時土匪的馬隊已經追上來了。當土匪頭子看到這個婦女時,沒有動他們,也沒有搶他們的東西,而是愣住了。土匪頭子好奇的問這個婦女:“你為什麼揹着那個比較大的孩子,而讓比較小的孩子在地上走呢?”這個婦女戰戰兢兢的説:“因為那個小一點的孩子是我自己家的,而這個大一點的孩子是別人家的,沒有父母。對別人家的孩子,應該比自己家的孩子好,要讓他感到沒有父母的孩子其實和有父母的孩子一樣是能夠有温暖,也是的。所以我揹着大一點的孩子,領着小一點的孩子,我的孩子雖然小,但是有媽媽,比沒有媽媽的大孩子幸福呢。”

人都有善的一面,即使一個罪大惡極的人。土匪頭子被這個婦女感動了,決定以後不再她家的東西。為了避免其他的土匪搶到她家。於是告訴她回家吧,在她家的房檐上插上艾蒿。最好是在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就上啊。婦女回去後把這個消息傳遍了一個又一個的村子,第二天,挨家挨户的就都掛上了艾蒿。結果掛艾蒿的人家就真的再也沒有被土匪搶過。為了紀念那一天。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每家每户就有了掛艾蒿的習慣了。漸漸的就成了一種風俗。

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4

中國從古至今經歷了不少的風雨,同時隨着社會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的節日,以成為風俗。

春節我想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最高,它代表着新一年的開始,都説新年新氣象,而且形容新年的好詞也舉不勝數,它更是新目標實現的開始。

一年一度的春節很快就要到了,大家也都在着手準備着,迎接新年的到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5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大家庭,有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一樣的節日,有着不一樣的特色食物,還有不一樣的民居,不一樣的穿着,但在我認為,磐安的春節是最熱鬧、最隆重、最有趣的。我喜歡磐安的春節。

所謂春節——是最熱鬧、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俗稱過年。過年是一年中最忙、最高興、最開心的日子。看,磐安的春節家家户户都要貼對聯、窗花、年畫等。還要買家家户户春節必須有的東西——如:各種各樣的小吃,水煮花生、紅棗桂圓湯、餃子、年糕、炸春捲……過年的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吃團圓飯,此時此刻,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飯,餐桌上還必須有一條魚,象徵着“年年有餘”。

磐安的春節還有一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迎龍燈。到了春節的第三個高潮,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都在放煙花。抬頭一看,就能看見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煙花飛上天,“噼裏啪啦”的。鄉村的`龍燈有的非常長,龍頭還有長長的鬍鬚,顯得非常的霸氣。哦,我喜歡鄉村的龍燈。

過年時的除夕夜還有春節聯歡晚會。晚會上有多姿多彩的節目,如:小品,搞笑幽默;有相聲,膾炙人口,讓人讚不絕口;有唱歌,唱的優美動聽,使人聽了還想再聽一遍。到了十二點正,每家都要起來放鞭炮叫——開門紅;春節的除夕夜,最傳統的習俗是守歲,有兩種含義。一、珍惜大好時光。二、守歲的時間越長,父母的壽命就越長。磐安的春節在農曆的二十五日到二十九日裏都要舉行一次大掃除,把天花板擦得乾乾淨淨,把地掃得一塵不染。因此,這一天不僅是最忙的,也是最累的。

春節的除夕夜還有一種習俗——吃餃子。炸餃子又香又脆,非常好吃。餃子雖然好吃,但製作起來,卻很難。首先做餃子皮,先把麪粉搓成麪糰,在一點一點揪出來,再做成一個圓形。然後,再做餃子,然後再做餃子餡兒,先把豆腐切丁,然後把肉切沫,再把菜也切成丁,然後再攪拌在一起,這樣,就做好了。接着,就可以包餃子了,餡包在餃子皮裏。在沾點水,捏花邊,餃子做好了,十分好吃。哦,我愛吃餃子。

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就是拜年了。我們一家拿着許許多多的東西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喝茶。我最喜歡拜年了,因為在拜年時可以收到一個個大紅包。哦,拜年真好。

看,這就是盤安的春節。的確很熱鬧、很傳統吧。

介紹家鄉的習俗學生作文6

“鬼”這個恐怖的字,一聽,令人瑟瑟發抖。可我們豐都人吶,不怕!還有一個民間風俗——鬼城廟會。

説到這“豐都鬼城廟會”,就要説説“鬼城”的一個傳説

民間傳雲,漢代陰長山、王方平兩方士曾於平都山修煉成仙,民間將他們倆的姓氏合在一起,稱謂“陰王”。後來又被誤傳為“陰間之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紛紛來此祭拜,祈求“陰王”消災降福。

鬼城這廟會由來已久,早從明朝開始,就已經有了存在。傳説是為了紀念閻羅天子和他的妻子天子娘娘的結婚紀念日。廟會的主要項目就是上山“進香”,有的是獨自上山,稱“散香客”,有的則組成幾十乃至上百的進香團。

進香形式一是“燒拜香”,二是“燒供香”。“燒拜香”,香客在“叫口先生”的率領下,邊唱邊走,作揖打供,一唱一和,路上逢廟必拜,逢牌坊、土地都要插香燭贊祝一番;“燒供香”,出發時,每人需在名冊上話押表誠心,要專心虔誠奉神,不得與人爭鬥。進香這個習俗,可是又有趣、又嚴肅。

廟會期間各種民間遊樂活動多不勝數,四方商家更是雲集於此,讓人目不暇接。晚上時,人們會到縣城對岸的名山鬼城遊逛,五彩繽紛的射光照耀了整個名山,縣城都能看見閃爍的燈光,還有壯觀的玉皇大帝雕像屹立在山峯。吃的、喝的、玩的……應有盡有,琳琅滿目,最多的就是關於“鬼”的玩意兒,很多人都“裝神弄鬼”——戴着個恐怖的面具,穿着個滑稽的鬼衣,再咆哮幾聲,來嚇唬遊客。鼓聲鑼聲在名山上響成一片。

白天,是令人沸騰的廟會遊行。有龐大威武的花車,有善良可惡的鬼,有美麗温婉的'天子娘娘……孟婆、黑白無常、牛頭馬面……許許多多著名主角通通在內。遊行特別精彩,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服飾,不同的善惡面目,使遊行的每一個方陣五花八門,各個都有特色呀!最有趣的,是那可愛的兩兄弟——黑白無常,有的扮演吐舌的白無常,有的扮演咬牙的黑無常,總之,許多黑白無常穿上溜冰鞋在大街上到處亂竄,給人一種莫名的滑稽感,還稍帶有恐怖感。這遊行遊他個三四天也毫不稀奇,人們看得毫不厭倦。

豐都,我親愛的家鄉,一個擁有歷史悠久“鬼”文化的小縣城,鬼城傳説四海名揚,向人們訴説着“懲惡揚善,唯善呈和”的魅力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