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有關家鄉變化的作文三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7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變化的作文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家鄉變化的作文三篇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1

一轉眼,十年過去了。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一條條窄小的街道變成了整齊而寬敞的柏油馬路,並在馬路上架起了一座座高架橋,交通更加便捷。一座座小小的平房變成了一幢幢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給這座城市增加了大都市的繁華。

城南建起了一座火箭似的電視塔,站在塔上可以將城中所有的景物全部收入眼底。城中的'鹽瀆公園每天都接納成千上萬的人們駐足;遊玩。水街和海鹽博物館吸引無數的遊客遊覽……這些無不顯現家鄉的微妙的變化。

城中人的生活也在發生着變化。早上,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去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寧靜;白天,各色各樣的人辛勤地忙於城市的建設中;到了夜晚,更多的人們享受這座城市給予的夜得美妙,夜得狂熱……

十年前,這座城默默無聞。但十年後的今天,這座城正在被更多的人知曉……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2

祖國,這是一種多麼神聖的稱號,它——牽動着億萬兒女的心。當然,我的家鄉福清更是偉大。在新中國成立60週年以來,我的家鄉變化可大了,今天,我就給你細細到來。

在對我們來説十分遙遠的60年前,福清曾經是個偏僻的地方,生活又困苦,種糧食還要上交一些呢!現在,與以前就不一樣了,糧食不但免了,政府還有補貼呢!

以前,農村的房子都是草草搭的木房,稻草房,風一吹就倒,雨一下就漏。而現在,一棟棟別墅拔地而起,美極了!站在房頂望去,農村的美景盡收眼底,一陣陣涼風吹來,爽酷了。

在幾年前,機器可不是家家都有的,要想接個電話都要跑好長的路,電話都沒有,何況電視機,電腦,洗衣機,冰箱了,那個時候呀,用一個字來形容:窮!

瞧瞧我們九十年代後出生的',不愧是俗話説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家裏有電腦,電視,電話等等,雖然家長們讓我們學這學那,可這不也都是為我們好?為了我們,父母不知犧牲了多少時間,為了我們,父母不知熬白了多少頭髮,為了我們,父母不知……

我爸爸小時候,鞋子,襪子,衣服,褲子……全是自己家裏縫的,在冬天,腳都會被凍僵,更被説衣服了,全是補丁,這樣的生活要讓我去過,肯定吃不消!

現在,人人都穿着格式不相同的衣服,壞了就扔掉,我看到了都會覺得可惜,可沒辦法,誰讓現在人人出手都那麼大呢?鞋子也一樣,都是名牌的,有些還有鑽石呢!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

以前想吃飽一頓飯都很難,常常是有了上頓沒下頓,而且到春節才能吃肉。而現在,餐餐都有肉。

不僅這些呢,科技也芝麻開花——節節高,聽老師説,20xx年底國家還發明出了一種“白板”,只要拿配套的筆點一下白板,課文就會出現,你説,神奇嗎?

家鄉,養育了我,長大以後,我是永遠不會忘記養育我的家鄉!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3

我的故鄉在到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這裏地處雲貴高原,山區與半山區結合,人民主要聚居於壩子裏。我的故鄉經濟並不發達,十年前那裏很窮,全縣除了一條楚大高速公路和一條320國道,鄉村之間幾乎沒有像樣的公路,最好的也就是唐石路,很多地方都是土路,交通非常不便。十年來,我們縣的道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國道進行了翻修之外,各個鄉鎮之間也修了很多的公路,唐石路不在是主角。

先説一下那條國道,它的前身就是滇緬公路,抗日戰爭時期修的,通往緬甸支援東南亞抗日。之後幾經翻修,在七十年代修成裏瀝青路面。這天公路的交通量很大,好幾個鎮之間的流通,已經通往縣城都要經過這條公路。在08年的時候,路面已經磨損的很嚴重,於是那一年進行了全維護,在祥雲縣內大部分地段進行了路面翻修。

楚大高速公路是我國小三年是修的,那時大約是1997年,它的全名叫做楚雄大理高速公路,現在這條告訴公路已經連到了麗江那邊的瑞麗,改名為楚瑞高速公路。這條高速路是全縣唯一的高速公路,經過下莊和雲驛兩個大鎮,並有收費站,還通往縣城。現在因為買車的人多了,在祥雲縣城收費站的路口時不時會發生堵車,雖然添加了兩個出口,可只是能暫時的緩解交通壓力。

縣府所在地祥雲縣祥城鎮,海拔1980米。祥雲縣轄7鎮2鄉(祥城鎮、雲南驛鎮、下莊鎮、普淜鎮、劉廠鎮、禾甸鎮、米甸鎮、鹿鳴鄉、東山鄉)。4個社區,132個村委會。居住有漢、白、彝、苗、回、傈僳等6個世居民族,20xx年末人口為44.6萬人。

普淜鎮與楚雄州的南華縣接壤,320國道也就是從這裏進入祥雲縣,普淜鎮通過國道進入下莊,這是主要通道。鹿鳴鄉相對貧窮,至今還是鄉,它是一條四級公路在雲驛鎮的榜橋接通320國道。這條公路在去年也就是09年的時候鋪成了瀝青路面,一直通往鹿鳴街上,另外一段至今還是唐石路,通往鹿鳴山區更偏遠的地方。

現在説一説我的家鄉,劉廠鎮。劉廠鎮地勢相對較平,是典型的壩子。我們鎮於99年撤鄉設鎮。我們鎮的公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從下莊鎮到禾甸鎮的禾莊公路,一條是從街上通往320國道的公路,那個路口叫做舊站。先説説禾莊公路,這條公路聯通三個鎮,在我有記憶的時候就修好了,是一段是唐石路一段是土路。在04年的時候,從下莊鎮到劉廠鎮這一段修成了瀝青路面。從劉廠到禾甸這一段是土路。07年的時候從流產到禾甸這一段修成了唐石路。10年,也就是剛剛過去這一年又修成了瀝青路面。另外一條鎮上通往舊站的道路前一直是唐石路,在08年的時候開始鋪瀝青,於09年初完工。

現在來説一下禾甸到城裏的公路。那條公路有點名氣,現在已經被定為省道。在八十年代初修建的時候就規劃的比較寬闊,兩排種了白楊樹,我寒假的時候經過一次,那兩排白楊現在相當漂亮,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時因為這條路規劃的好,還被當作示範工程,省上的領導都來視察,可謂出盡風頭。在07年以前這裏一直都是唐石路面,那一年鋪設成了瀝青。

路面寬闊、平整,交通壓力不大,行車很舒服。現在從我家去城裏可以走這條路。就是先從家裏去到鎮上,讓後經禾莊公路到達禾甸鎮上,然後在走禾甸鎮到城裏,一路都是瀝青路面。而07年之前這一路都是唐石路,走的人很少。另外一條就是從家裏到鎮上,然後從鎮上到舊站進入國道,然後直通城裏。這一路現在也全是瀝青路面。

我們鎮上現在還有一條新修的公路,就是從我們鎮通往東山鄉的公路。東山鄉是我們縣裏最窮的鄉,他們的交通也很不發達。04年之前,我們鎮上通往東山的道路是土路,07年的時候修成了唐石路,今年剛剛完工鋪成了瀝青。全路一個28公路,四級路,造價六千多萬元。

目前為止,我們鎮上通往相鄰的鎮以及城裏,都是瀝青路,可謂四通八達,而且有不止一種選擇。還可以走高速公路。

現在説一下我們鎮裏村與村之間的道路。我們鎮一共有七個行政村。我家的那個村叫做江尾村。七個行政村中劉廠村是最大的,人口超過一萬,其次大波那村也挺大,這兩個村連在一塊。街鎮就在在這兩個村裏。我們村在山腳下,往北走同鄉鎮上,往南走通往王家莊村,往北走通往小波那村。

以前這三條路都是唐石路,今年回家我們江尾村通往小波那村的路有一段已經修成了水泥路面,另外一段正在修。通往王家莊村的路也是一樣,一半是水泥路,另一半正在修。通往鎮上的路目前並沒有變化,不過修成水泥路已經提上了日程表。不用一年的時間肯定是四通八達,不管騎自行車還是摩托或者汽車都很好走。

現在説一説我們村的道路。我們村在山腳下,村子成條狀,村裏主要有兩個姓,一個姓張一個姓何。我們通常都説張家何家,把村子分成兩個大的部分。一條主要的道路連通張家何家,張家的通往小波那和鎮上,何家的通往王家莊。這條路隨着村子的建成自然形成,所以彎彎曲曲,歪歪扭扭,有的地方寬有的窄。我讀國小三年的時候修成了唐石路,十多年後一直是唐石路,比起以前的土路是好走多了,特別是下雨的時候特別明顯。08年的'夏天,我暑假的時候鎮上撥了十五萬元修水泥路,整個張家這一段修成了水泥路。11年的冬天修何家那一段,也是水泥路。現在比起以前是好走的太多了,我兒時下雨天去上學,走在泥濘的路上,舉步維艱,感覺到的艱苦,從來也不敢想象會有一天即使下雨也不愁。今天的孩子去學校上課真的是幸福了很多。我們必須感謝政府的支持。

不過這條道路也有些不足的地方,現在村名閒談時總是會抱怨。道路修好了理應沒有人抱怨,可愛的村名也並非不買賬,而是因為在修路的時候原來並不夠寬的道路修的更窄了。而且路面提高了,原本的路面緣落空,如果兩輛對頭車相遇,根本錯不開,得在路口處錯車。這是相當麻煩的,很多時候路會堵死了。而道路越修越窄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鎮上給的錢不多,二村裏面並沒有湊錢,預算吃緊。另外一個原因是有的村民覺得道路侵佔了他們家的土地,而這些土地本身就沒有明確的界限,所以不管怎麼鬧都講不清理所以原本彎曲的寬窄不一的道路顯得更加彆扭。如今道路已經修好,很難有所改善。

村子裏大大小小的衚衕也不少,基本上現在村裏的路已經沒有土路了,最差的也是唐石路。有點路段上村名集體出資修成了水泥路,還修了路邊溝,排水不是問題,交通的主要難題就是原先建房子的時候規劃不好,很

多路比較窄,也較崎嶇。車子是開不進去的。所以現在村名有錢了都把房子建在道路方便的地方。

由大到小説了我們縣我們鎮我們村的道路情況。其中還有幾條道路也是很重要,其中包括通往旅遊景區的和工業道路。我們縣最著名的風景區是水目山。他是佛教聖地,在山上,道路不好走,而現在全線修成了瀝青路面,雖然路很陡,坡很大,但是行車還是很方便的。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縣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不僅道路,在農業、教育、醫學、工業、旅遊業等方面的變化也是相當的明顯,全是往着好的方向走,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十年前,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然後摩托慢慢的多起來,再接着有了汽車。現在路上的摩托車數量幾經超過了自行車,很少還會看到有人騎自行車。幾乎每家都有摩托了。而這兩年汽車的數量也開始劇增,每個村都有幾乎人家是開汽車的。村名的房子也有很大變化,現在小洋房的數量也很可觀了。農田的溝渠也基本上上修成了水泥溝,流水順暢,方便農業。方方面面,讓我們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