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清明節作文14篇(精品)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8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作文14篇(精品)

清明節作文1

今天是清明節,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的天陰沉沉的,感覺只下了幾點小雨,我們一家今天要去給我逝去的姥爺掃墓。鄉下的風景很好,到處都是青青的草,這給單調的大地增添了幾分生機,可我看到這美麗的鄉下景色卻高興不起來,反而很想落淚。我們站在姥爺的墳墓前,我們給他燒紙,給他磕頭,“姥爺,我來看您了”,説着,便想起姥爺以前最疼愛我了,他雖然嚴厲,但非常非常的慈祥。如果有錯,大人老是先批評我這個最大的,但姥爺不,他非常的`公平,誰錯就批評誰,姥爺經常在表弟和表妹面前誇我,“你看你姐多聽話,讓幹嘛幹嘛,你們就得多學學你姐。”想起他那誇我的自豪的語氣,我的眼睛不由得濕潤了。姥爺,您説説,您走那麼早幹什麼啊?您忍心把我姥姥自己一個人丟在這個世界上嗎?您知道姥姥為什麼每次都坐在車上不下來看你嗎?不是因為生您的氣,而是因為她怕她一來到您這裏就失聲痛哭,停不下來呀。我終於忍不住了,我眼眶邊的淚水終於流下來了,我任由它流淌下來,泣不成聲,“姥爺,您的外甥和孫子都還沒看着您呢,您怎麼就走了呢。”

“姥爺,您安息吧,您走了,我就好好孝順姥姥,讓她不再那麼傷心!姥爺,您安息吧,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清明節作文2

先烈的鮮血染紅了鮮豔的五星紅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我們滿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西山腳下的革命烈士紀念館。

我們輕輕地走在石階上,到了烈士陵園的大門口,我整了整衣服,和媽媽一起走進了大門,來到烈士碑前,烈士碑十分高大,直入元宵,在藍天何白雲的陪襯下,顯得十分雄偉。烈士碑前還刻着九個金黃的大字:“瑞安革命烈士紀念碑”,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金光燦燦,我們莊嚴地在紀念碑前敬禮,向革命烈士表達我們的哀思和崇敬。

接着我們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瞭解了我們英雄兒女代表,在艱苦的抗戰時期,保衞家園的故事,其中有一些名人的簡介,如:林去病,蔡雄,謝文錦,王崇友,葉輔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和我同姓的蔡雄烈士,蔡雄:大革命時期温州地區學遠先鋒,浙江瑞安人,1926年加入共產黨,1927年5月在温州被捕,拒不招供,遭受毒刑後雙臂和大腿被打斷,仍一身傲骨視死如歸,5月23日,血肉模糊被敵人裝進籮筐,抬進刑場,就義時年僅20歲,旁邊還有蔡雄烈士與同學的照片和蔡雄的故居。他是維我們祖國的和平解放而犧牲的。

參觀完以後,我們就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烈士陵園,在回來的路上,我在想,要是沒有這些保衞祖國的英雄,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啊!

清明節作文3

今天是4月5日,轉眼間,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到來了。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清明節這天呢,要紀念逝去的先人,還要去給他們掃墓。

一大早上,奶奶買來“三生”——雞、魚、肉,奶奶把這些菜蒸好,準備了一些酒杯、酒、紙錢、香,還有剪好的清紙,就帶着我們就出發了。

一路上,我看見了小河裏面,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兒,在清澈的河水裏游來游去;看見了那盛開着的桃花,在春風中搖曳着、微笑着;還看見了那路邊的小花,在陽光的沐浴下還傳來一股清香,我便摘了幾朵小花兒,編成一個花環,準備放在老外公的墳前,來表達我對老外公的`思念。這時我想起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可今年的清明節卻意外地沒有下雨,反而豔陽高照。真奇怪呀!

當我們來到了老外公的墳前,奶奶便拿出菜和酒,舅公公掃掉墓碑上的灰塵,然後用刀砍了一根樹幹,插進墳旁的土堆裏面,把清紙掛上去,然後倒了三杯酒,用打火機把香點好,燒了一些紙錢,雙手合十的同時嘴裏還説了一些想念和保佑的話,最後我們都鞠了三個躬表示哀思。

掃完墓,我們收拾好東西,等紙錢燒成灰燼,才離開了老外公的墓地,清明節是我們可以拜祭和懷念祖先的節日,同時也可以欣賞和擁抱大自然。

清明節作文4

英雄人物故事,我愛祖國,我愛黨,我愛我家,讓我感動小清明節掃墓冉

朝陽開始像一盞扁圓的宮燈冉冉升到空中,霎時,便形成滾圓的火輪,高高升起,噴射出萬道金幅,給萬物罩上一層燦爛的霞輝。清明節掃墓冉

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麼大,那麼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裏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輝,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夏天,雨點嘩啦啦。天上的雨點像篩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瞭如鏡的湖面,嚇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魚兒。這時候,一個高個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鋼口跑去。他頭上戴着鴨舌帽,鴨舌前吊着一副藍色的眼鏡,滿臉通紅,流着汗水,腳穿帆布襪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祖國,我愛黨,我愛我家,讓我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屈指一算,母親今年已四十歲了,多快啊!打開相簿,看見母親年輕時,身材苗條,臉龐細嫩漂亮。無情的歲月,在母親臉上刻下一條條的皺紋,如今母親已略有中年婦人的身材。這時,我發現,是我們使母親勞累成今日的樣子。

亮晶晶的星兒,像寶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滿了遼闊無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銀河,從西北天際,橫貫中天,斜斜地瀉向那東南大地。

清明節作文5

都説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年的清明,晴空萬里。

當天春光明媚,我卻起得很晚,足足睡到了九點。我十分興奮,因為下午要去掃墓了。按理説,掃墓令人心情沉重,可是我一想到彎曲的山路、茂盛的雜草和登上“勝利的高峯”時要點燃的鞭炮,心裏還是有些小激動。

到了下午,我並沒有看到鞭炮,心中有些不快。於是去問爸爸。爸爸語重心長地説:“放鞭炮是一種陋習,這幾天網上對清明該不該放鞭炮看法眾多,但多數人堅持不放的觀點。”我低下頭,陷入了沉思,也想到了班主任吳老師在放假前囑咐我們:能不放鞭炮,就不放鞭炮。我抬起頭,看到了蔚藍的.天空,也就釋懷了許多。

臨行前,爸爸囑咐我説:“找一根棍子,山上草多怕有蛇!”我聽了並不覺得害怕,因為就算遇到蛇,就把它捉了。我精挑細選,終於找到那傳説中的“打蛇棍”。

就這樣,吭哧吭哧地上路了。一路上,我拿着那根“打蛇棍”披荊斬棘。可未碰到那“可憐的蛇”。想必定是被我手中的“神物”嚇破膽了吧。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墳前。

面前很多樹枝、樹藤相互纏繞。正當我想使用“神物”時,只見刀大俠——爸爸,手起刀落。一陣陣刀光劍影中,可惡的樹枝、樹藤紛紛化作“浮雲”。

奶奶在我六歲時,掙脱了癌症的折磨,去了天國。我們非常悲痛。每當這時,我們向奶奶問好並向她祈禱,願她在天國保佑我們平安。

今年的清明節有點不一樣!

清明節作文6

每到清明節,人們都要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這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習俗,也是人之常情,本無可非議。

然而,近年來一些地方清明掃墓名堂越來越多,風氣也越掃越濁,使得掃墓變了“味”。擴墳、燒紙、放鞭炮,傳統的祭奠儀式背後是中國傳統的世界觀、倫理觀,有着強大的文化基礎。想清明節時燒“紙錢”送給祖宗花,只能説是一種心願、一種企盼,留下的除煙熏火燎、垃圾遍地的環境污染之外;霧霾讓更多人看到鞭炮的'另一面;耕地減少推動着喪葬方式的變革……如今時代不同了,不妨採用文明、低碳、環保的方式來掃墓。

清明時節,春暖花開,鳥語花香,正是踏青春遊的好時候。清明祭祀的本義在於表達對親人的感念與尊敬。形式可以不同,內涵卻是不變。有的人家,近的乾脆步行,遠的騎個自行車,帶上一束鮮花,獻給故人;有的人家借培土之機,在墳地旁種下一棵或幾棵樹;有的人“微博祭祀”、“時空郵箱”等,清新自然的祭祀,符合時代新趨勢,也契合社會新要求。只要緬懷先人、尊老孝親的真心真情在,鮮花可代替紙錢、音樂可代替鞭炮、網絡遙拜可代替舟車勞頓。這樣既莊重節儉,又綠化了環境。清明節更可收穫環境之“清”、心靈之“明”,享有更為豐富的內涵,清明節變得“清明”了,何樂而不為?

清明節作文7

今天是四月四號,也就是清明節。這次的清明節由於與新型冠狀病毒撞了個正着,所以比以前的清明節全然不同。整座城市的早上十點準時鳴笛,馬路上的喇叭聲響個不停,每個人都在默哀。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清明節啊!

上週末,我去了外婆家去掃墓,在開往社古村的途中,我看見了許多美麗的風景,山上滿是綠色,蒼翠欲滴。天空中,一羣小鳥在高歌,雖是病毒期間,但回鄉的人也不少,車子排着隊,有序地行駛着,時不時傳來幾聲鳴笛聲。

來到鄉下,還是少不了那既熟悉又陌生的鞭炮響。拿着一些祭品,再拿來掃帚和鋤頭,就上山去了。一路上,説説笑笑,談談家中事,説説閒話,悠哉悠哉。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山腳,我和哥哥就率先衝到最前面。昨天下了點小雨,路上都泥濘一片,走在泥土上面,就感覺腳底下沾上了膠水,走上幾步,鞋子就差點被脱了下來,腳下的泥土就像一隻無形的大手,抓住了你的鞋就不再放開。

我艱難地走着,終於走了上來,隨後,舅舅也上來了,我們開始清掃墓地。一會兒天空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淋濕了我的衣襟,我趕緊跑到一旁的樹下避雨。媽媽和外公外婆也上來了,接下來就要祭祖了。

從籃子中拿出祭品,有魚、肉、鵪鶉蛋、豆芽,油豆腐、水果等食品,將這些東西全部擺放在墓前,點起三支蠟燭,肅立在墓前,雙手合實,拜上幾拜,讓祖先保佑家人。再將冥幣與黃紙點燃,希望能將自己的'心願傳遞給祖先。

接着,再跑去別的地方鏟來一把土,堆上去,然後,就是放鞭炮了,望着一束束鞭炮飛上天空。

啊!今年的清明與平時全然不同。希望今後不要再有病毒,這次的清明太難忘了。

清明節作文8

清明節這條天,天黑壓壓的,萬物都換上了單調的衣服,我也不例外。畢竟今天是清明節嘛,不可能有人會因為這個節日而感到歡快,喜悦。我將在今天去看望去世多年的爺爺。

早晨,我與父母買好祭奠物品後,便出發去墳山了。聽着憂傷的歌曲,靜靜地看着車窗外時不時掠過的雲朵,不禁回想起爺爺在世時與我玩耍的情景。他將我抱起,用那短短的鬍子扎我的臉蛋,使我咯咯大笑。他和我比誰先吃完晚飯,最後被我“打”得五體投地……想到這,我笑了笑,又握緊了拳頭,默默地説:“爺爺,你不是説你是超人嗎?是我的守護神嗎?怎麼卻在那窄小陰暗的木棺材裏睡着了呢?”我咬緊牙關,與爺爺的往事仍然一幕幕的從眼前閃過。

到了墳頭,看到那冰冷的墓碑,眼睛漸漸濕潤了,這在一旁的大松樹也低着頭跟我一起歎氣。我拿着松枝掃去墓上的灰塵,在墓前貼了一些符保佑爺爺平安。我彎下腰磕了兩個頭,便靜坐在爺爺墳旁,悄悄地告訴爺爺:“爺爺,您以前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績嗎?我現在做到了。現在家裏,獎狀貼得到處都是,每次考試都能拿前五名。我多麼希望您能看到我的.成績啊!”

“嘿!別傷心了,我們去搭房子吧!”一個聲音打斷了我,原來是我的表弟表妹。我點點頭,希望爺爺也能看到我們快樂健康地成長的樣子。我們搭樹枝,扯松葉,夷平地……沒過多久就搭好了一座華麗的“豪宅”。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把煩惱通通封存。

晚飯後,我們下了山。我雖與爺爺陰陽兩隔,但是我們間的情意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清明節作文9

今年清明節並未像往年那樣,淅瀝小雨纏綿不絕,而是微風習習,晴朗温暖,充滿了春天的味道。

早上6:30從家裏出發,本以為走的夠早,卻沒想到,仍是被安排進了堵車的隊伍裏,我百無聊賴的望向車外,一排排車彷彿是被按下了停止鍵,絲毫不見動彈,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盛,我決定下車看看。

下了車,我才發現那油菜花遠比我想象的開得繁盛。一朵朵,一株株,開得那麼熱情,笑得那樣活潑。那金黃的花瓣是幸福,是希望,是春風吹過,是萬物的喜悦,是暖陽灑下後萬物的芬芳。我望着油菜花停下了腳步,發起了呆,卻被不遠處的嬉笑聲拉了回來。遠處兩個小女孩正互相推打,嬉笑着,旁邊是一個年輕的阿姨,舉着手機一副要拍照的樣子,想必兩個小姑娘是在爭奪照片的C位吧。我眼中看到的,本是專屬於孩子的純真無邪、活潑爛漫,她們眼裏散發着的,是澄澈的充滿幸福的'光芒。

幾經週轉,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個親戚家。親戚家門前也有油菜花,一簇簇的熱烈鮮豔。表哥帶着弟弟妹妹們在放風箏,我在一邊看着,那真是生活最美的模樣。

下午天氣依舊晴朗,媽媽決定和全家人一起爬山。山下的廣場開滿了櫻花,粉紅色的温柔的浪,像極了春天柔和的模樣。廣場上有人們在放風箏,風箏乘着風飛上了天,帶着孩子的期盼的眼神,帶着人們美好的期盼,飛上天空。

外婆看到美麗的櫻花,激動的像個小姑娘,執意拉着外公的手拍照,看着他們幸福的模樣,我彷彿看到了外婆的青春歲月,她的羞澀,她的青春,她的被柴米油鹽埋沒了的曾經。

清明,清明。心之清,心之明。

清明節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一年度的清明節,早上下起了毛毛細雨,我的爸爸媽媽一起揹着鋤頭去為爺爺奶奶掃墓。一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到了山上,我們先把爺爺奶奶墳前的雜草清除乾乾淨,然後在墳前燒紙、點香、放爆竹,最後大家一起對着墳墓拜一拜,用這種方式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春天來了,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郊遊活動。

大清早我們就乘着公共汽車去烈士陵園,一路上天上下着牛毛細雨,此時此刻,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接着整了整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體同學宣誓:“時刻準備着,為共產主義事業面奮鬥!”我們的話中露出強大的.氣勢,我們日喊聲氣壯山河,驚天動地。可把周圍的人們都震憾了。

接着,我們瞻仰烈士陵墓,只見兩旁小樹隨風搖動,不時湊在一起説悄悄話,又不時地抬頭仰望天空,看着,看着,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願你們像小樹一樣成長”。是啊!革命先輩們的教誨,我們都應該永遠記在心中。

我還看到了九米高的烈士豐碑,這塊豐碑是無數革命烈士的化身,是中華民族的革命歷史之一,它將激勵革命人民為保衞我們偉大的祖國的神聖領土而奮鬥,而獻身!

祭祀儀式結束後,我們懷着悲痛的心情離開了烈士陵園。這裏的每一座豐碑都燃燒着戰士們火一般的生命。由於他們的豐功偉績,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我在今後的學習中,也要像戰士們一樣出類拔萃,做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清明節作文11

清明是一年中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後第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大約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的時候,氣温驟然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就有了“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

在這一天,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這個節氣,太陽沒有升起之時如果摘下一些柳樹的嫩葉,曬乾了泡水喝就起着去火消炎的作用(各位可以回家試一試反正氣温已經升上去了烘乾也簡單)。

清明還是那個清明,但今年的清明倒於以前的清明有些不同。原因有二。

第一個,就是從大的來説,今年沒有了往年的雨紛紛的天氣和欲斷魂的氣氛。沒有了雨,不僅沒有影響到人們,反之,讓年輕的一輩有了踏青的機會,讓年老的一輩有了登高望遠的激情。不下雨就行了吧,還那麼熱,讓我怎麼活。洗了一對襪子,連擰都沒有擰,直接放在太陽下,只是一個下午就曬乾了。

第二個,我們沒有回家,姥姥和姥爺的墓也沒有去,媽媽本來要去的,可後來一到車站也驚呆了,就不打算回家了,只是在家裏,用一個大碗盛了一滿碗的`餃子放在那裏等了兩個小時,然後我和媽媽分着吃了。都已經涼了,可媽媽説,這裏面可是有着你姥姥姥爺的祝福哦!唉,沒辦法誰叫清明節又叫寒食節。還是吃了吧!

清明節自然是有好處的,電影院的鬼片全部半價,就連那機器的鬼屋,那些鬼們好像也更亢奮了呢。走進去滿耳朵都是尖叫聲,覺得恐怖的叫得更大聲,不覺得恐怖的,也大叫,為什麼?氣氛,營造一種氣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每當清明節,我總是會懷着沉痛的心情緬懷為我們民族生存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時間追溯到1931年,狡猾的日軍侵佔了我國的東北三省,又逐步蠶食華北,企圖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國。面對殘暴的敵人,聽着人民的哀歎,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是你們,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是你們,與兇殘的日本侵略者進行着殊死拼搏,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中華大地。

忘不了,你們面對敵人帶血的鞭子,忍着抽打後的傷痛,寧死不降;忘不了,你們昂首闊步走向刑場,英勇就義的氣概;忘不了,你們冒着敵人密集的炮火,奮不顧身地衝向前線,英勇殺敵的場面你們的精神令我敬佩,你們的氣概令我震撼!你們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沒有你們的崇高,沒有你們的無私,哪來今天的和平生活?哪來祖國的.繁榮昌盛?

今天,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接班人,不會忘記那一段屈辱的歷史,不會忘記你們為了祖國和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悲壯場面。是你們用血肉之軀阻擋住敵人一次又一次瘋狂的進攻,是你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們放心吧,我們不會讓你們失望,我們懂得自己所肩負的重大責任與歷史使命!

烈士們,安息吧,我會經常來看你們的!

清明節作文13

又是一年清明時。因為放假,父母帶我回鄉下過清明節。每年清明節,我都可以吃到奶奶包的青團,有豆沙餡、芝麻餡、蝦肉餡兒的、春筍肉餡兒的……我可喜歡吃了,簡直可以和揚州茶館的包子媲美呢!

走進廚房,我撩起袖子就要“幫忙”。奶奶笑得臉上的皺紋像一朵花:“小祖宗,你先得仔細地看才行!”“嗯”。只見奶奶先把一種叫“艾草”的青色野菜放在開水鍋裏燙一下,然後撈出放在攪拌機裏打碎,成了糊狀。隨後把它倒在雪白的麪糰上不停揉搓。很快,麪糰成了淡青色的。“哦,我知道嘍,青團為什麼是青色的`。”我拍着手興奮地喊。

開始包青團了,奶奶把一個青色的粉團給我,讓我照她的樣子捏成一個碗狀,然後把各種餡料放進去,慢慢地捏合收口。可是,我怎麼也收不住口,就只得向奶奶“求救”,在奶奶那雙巧手下,左一捏,右一搓,我留下的“爛尾樓工程”就能得到“圓滿竣工”。一個個青團猶如一顆顆綠色的大寶石奪人眼球,我拿起一個裝作往嘴裏送“啊嗚”——。一旁的奶奶也被我逗樂了。我眼巴巴地看着它們全被放進蒸鍋裏,恨不能立刻熟了,哪裏肯離開半步?我不停地看鐘,怎麼還不熟呢?”青團終於出籠了,奶奶先盛上一盒,我馬上伸出手,卻被擋了回來。媽媽在旁説:“待會兒我們要用它掃墓,拜祭祖先。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在清明吃青團的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呢。”原來吃青團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呢!

清明節作文14

爺爺,您在天堂過得好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的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直到現在,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任然很盛行。

今年,我和我的家人去給爺爺掃墓。我們來到墓地,走進一幢白色的大樓。奶奶找到了爺爺的抽屜。

我“撲嗵”一聲跪了下來,淚流滿面。我從小到大,根本沒有見過我的爺爺,自從我記事以來,爺爺就走了好多年了。只是媽媽常常對我説:“你爺爺是個好人吶!”奶奶有時也會絮叨:“老頭子就是喜歡管閒事,從來不管自己個……”每當這時,我就會沉默。聽家人説,爺爺六十多歲時就拋下奶奶撒手走了。這十幾年來,奶奶是一個人獨守着自己的家。

“爸,您是否過得好?”媽媽抽泣着將水果擺了上去。

“老頭子……”奶奶沒有多説話,叩了幾個頭。

我叩了幾個響頭,説:“爺爺,我從來沒有見過您,但是您永遠是我的好爺爺!”

走出大樓,我輕吟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此時,我顯得格外平靜。

我仰望湛藍的天空:“爺爺,您在天堂過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