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漢字詞典 > 成語

不置可否的成語出處和成語解釋

欄目: 成語 / 發佈於: / 人氣:1.71W
不置可否的成語解釋及出處
不置可否
拼音bù zhì kě fǒu簡拼bzkf
近義詞不置褒貶、不置一詞反義詞涇渭分明、斬釘截鐵、旗幟鮮明
感情色彩褒義詞成語結構動賓式
成語解釋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説行,也不説不行。指不表明態度。
成語出處宋·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於政事無所可否。”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不敢發表意見
例子吳蓀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轉身就坐在一張椅子裏。(茅盾《子夜》十)
英文翻譯not to give a definite answer
謎語口;呵
成語正音置,不能讀作“zhǐ”。
成語辯形置,不能寫作“知”。
成語辯析不置可否和“模稜兩可”;都是不表示肯定還是否定。有時可通用。但不置可否指對事情不説意見;偏重於態度不明朗;“模稜兩可”可用於語言含含糊糊;往往和“詞語”、“語言”搭配。不置可否不能。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