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擿字的拼音和解釋

欄目: 在線新華字典 / 發佈於: / 人氣:1.25W

擿字的筆順及拼音

拼音:tīzhì

部首:扌

筆畫數:17

五筆輸入法:

基本解釋:



挑出:“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
挑剔;指摘:“伏聞諸典校擿抉細微,吹毛求瑕。”
指使:“衞將軍(王)商密擿永令發去。”
揭發:發奸擿伏(揭露隱祕罪惡)。
搜索。
探。
剖開;分。
捶。


zhì
搔,撓。
搔頭,即簪子:“簪以玳瑁為擿。”
古同“擲”,投擲:“擿玉毀珠。”


zhāi
古同“摘”:“綠桑擿椹。”

筆畫數:17;
部首:扌;
筆順編號:12141432512251454
筆順:橫豎橫捺橫捺撇豎折橫豎豎折橫捺折捺
筆順説明:提為橫,點為捺,豎勾為豎,橫折或豎提都為折。

詳細解釋:



【動】
挑出;剔除〖pick〗
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漢書
揭露〖expose〗
慕張生之擿伏。——梁元帝《玄覽賦》
又如:擿伏(揭露隱祕的壞事);擿奸發伏(揭露檢舉隱祕的奸人和壞事);擿發(揭發)
挑剔〖nitpick〗。
如: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別)
另見zhì


zhì
【動】
搔;撓〖scratch〗
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列子·黃帝》
投擲。後作“擲”〖throw〗
擿玉毀珠,小盜不起。——《莊子·月去篋》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史記·刺客列傳》
又如:擿匕(以匕首相投擲);擿棄(丟棄)
另見tī

Tags:筆順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