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聶鑫森簡介

欄目: 中國文學名人 / 發佈於: / 人氣:5.85K

燒寶塔·吃月餅

聶鑫森簡介

作者:聶鑫森

記得小時候,在古城湘潭過中秋節,有一個燒寶塔的習俗,最讓我們開心。當夜幕降臨,月光遍地,小夥伴們紛紛來到湘江邊,拾來斷磚殘瓦,堆壘起一座座小寶塔,寶塔中空,塞入柴草。這種活動,大人也往往興致勃勃地前來參與。特別是一些老人,還會在寶塔前擺上小供桌,桌上放着月餅、甜藕、菱角、柚子之類供品,點上香和燭。當所有的寶塔都堆壘好了,有人高喊:“點火喲———”於是,一齊點燃寶塔中的柴草,紅紅的火焰升騰起來,火花爆響。不一會,一座座寶塔裏外燒得通紅,好看極了。

長大了,偶翻閲典籍,才知燒寶塔的習俗不獨湘潭有,其他地方亦然。傳説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在中秋節,月餅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食品。“八月十五謂中秋節,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明·陶宗儀《西湖遊覽志餘》)。同時,民間傳説中還有“漢人在八月十五殺韃子時,是以月餅來傳達這個命令的。當漢人吃月餅時,在每個月餅的餡裏都有一張紙條,上面寫着‘八月十五殺韃子’,因此漢人採取了一致的行動,推翻了韃子的統治”(殿登國《歲時佳節記趣》)。這個傳説與燒寶塔的傳説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

福建晉江地區,稱吃月餅為奪“狀元餅”。中秋節之夜,人們相聚在一起,取一套大小不一的各色月餅,用紅紙寫上“狀元”、“榜眼”、“探花”、“三會”等名目貼在月餅上,每人用骰子四粒擲入碗中,以四點紅為最高,競奪“狀元餅”。奪得者,預示未來前程遠大。清人鄭大樞曾寫下《搶元》一詩:“奪彩搶元唱四紅,月明如水海天空。野橋歌吹音寥寂,子夜挑燈一枕風。”“搶元”者,即搶貼有“狀元”的月餅,“唱四紅”,即骰子擲出了紅四點。

四川成都一帶,在中秋節夜家家飲宴,飲至一半,要給孩子分月餅,孩子得了月餅興高采烈,接着去把點燃的香插在柑子上,然後拿在手裏舞動。近代人馮家吉在《錦城竹枝詞百詠·舞氣柑》中吟道:“茶半温時酒半酣,家人夜飲作清談,兒童月餅才分得,又插香球舞氣柑。”

中秋節,又名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夜的月亮最圓最亮,品嚐的月餅最圓最甜,這象徵着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和和睦睦的大家庭,象徵着我們的生活是圓滿而甜蜜的。正如蘇東坡在《水調歌頭》中所高唱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解放日報2006-10-9)

Tags:聶鑫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