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羅楊個人資料

欄目: 藝術體育名人 / 發佈於: / 人氣:1.73W

羅楊:讀萬卷書始通神

瞿世平

羅楊個人資料

標題書法:樑永琳

早就喜歡羅楊那種流淌着典雅的書法,知道他是個大書法家,是個大忙人。這次借他獲得聯合國和平藝術大展金獎的機會終於在墨香四溢的“點水齋”裏見到了他。羅楊很隨和,沒有一絲大家的傲慢,對獲獎只是淡然一笑而已,倒是他那對書法的眷戀,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甚至膜拜,使我體味到那種當代已經日益褪色的古典文人的文化情感。感到他的書法背後襯托出的那種濃厚文化背景和傳統淵源。解讀羅楊,我以為,就要把他放進特定的歷史情境中,觀察他的軌跡,才能得出準確的評價定位。

試卷上的孫悟空

羅楊出身於文物世家,幼年就有機會隨父親到鄭振鐸、郭沫若、樑思成等文化名人家中往來,“大家”們的風範和舉手投足使他從小就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感染。在兒童時代他就表現出了對藝術的濃厚興趣和靈氣。從小就喜歡拿着樹枝或石頭在地上畫來畫去,一邊看“小人書”一邊拿着筆在旁邊畫,幼兒園的阿姨發現了他的這一特長,就經常在離開的時候,讓他在小黑板上給小朋友們畫小動物。上了國小又被老師推薦到北京少年宮美術班學習。他的學習成績也很好,作業和考試卷都交得快,但是經常被老師找家長,原因就是常在作業本上塗鴉,喜歡在試卷的結尾處畫上一個孫悟空,有時在他認為已不用再聽講時,就在課本上畫了起來,還特別喜歡給老師畫像,當然畫得有些誇張,如同幽默的漫畫像,好幾次都被老師當場揪住。他的童年就在愉快的塗鴉中過去了。

撕大字報的小孩

正當羅楊一心一意地痴迷畫畫時,在中國大地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父母成了臭老九。不僅學校停課,美術班也沒了,大點的孩子都在“串聯”,羅楊就自閉門户找了家中的畫冊整天畫畫。有一天被紅衞兵發現,把所有的畫冊當作四舊抄走了。但是,他的手停不下來,羅楊就在廢報紙上寫大字,後來造反派發現了他寫字的特長,就把他喊去抄大字報,這回他可高興了,那時他還不能理解大字報上的內容,但是紙和墨都隨便用,正好成就了他練字。那時他住文化部大院,當時的很多文化人都在寫大字報,他就認真看,仔細地摹仿,從大人的字裏吸收養分。他經常偷偷地把寫得好的大字報撕下來拿回家反覆觀摩。有幾次差點被當做“反革命”抓住。為此他經常扮裝成撿廢紙的人。在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年代,羅楊憑一點專長被選入了工廠,在北京供電局文藝宣傳隊,任務就是整天畫漫畫宣傳畫,寫標語等。練就出一手嫻熟的各體美術字。閒暇時間他拜大攝影師黃翔學習攝影,併到軍樂團拜師學習銅管樂,系統學習了樂理和圓號演奏,在單位的文藝宣傳隊裏參加演出。粉碎“四人幫”後他才開始上大學補文化,最初他選擇美術和攝影專業,最後他讀的是歷史。

在古籍堆裏“着眼”

而立之年羅楊進了國家文物局工作,起初在紫禁城西角樓下的一個小院裏參加馬王堆帛書、敦煌吐魯番文書、居延漢簡等古文獻的整理、拍攝和臨摩,與古人墨跡的親密接觸,使他一下子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和靈感。

漸漸地他發現,在古人的書法下面積澱着深厚的文化底藴,過去寫的字更多地接近側重於外在形式表現的美術字體,而中國的傳統書法則主要是文化的功力和內涵,是靈感和精神的舞動,體味出“書乃心跡,其妙在神”。那時,他不分晝夜在古帖簡帛中盪漾暢遊,大開眼界,苦臨苦摹。加上又有機會和一些老先生接觸,如季羨林、啟功、史樹青、王世襄、徐邦達、黃苗子等。他們的言談舉止,給予了他很多無聲的啟迪。一次他向啟先生請教書法,問啟先生學哪個字體最好,啟先生則風趣地説:“你看這桌上的菜,有熘肝尖,還有熘魚片,……你喜歡吃哪種你就夾哪樣。”他又問啟先生執筆方法,啟先生説:“千萬不要看名家執筆,要多看古人的字帖,你學習歷史就要看二十四史,看懂二十四史,你就可以講歷史了,否則就永遠在別人後邊拾人牙慧。”那時羅楊還跟隨王世襄先生拍攝了《明式傢俱》,學習了不少鑑賞知識。他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他練書法從漢隸入手,寫漢簡、寫《史晨碑》……再寫《九成宮》、《蘭亭序》……頗有那種“直造古人不到處”的執著。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後來羅楊調到文化部工作,工作十分繁忙自不必説,但他始終堅持臨池不輟,“無一日不動筆”,工作面的拓寬,使他有機會開始涉獵更多的藝術領域,他開始研究京劇,尋找傳統文化中的審美基因,他發現,書法作為一種古老、成熟、黑白巔峯的民族藝術,沉積了悠久的民族審美心理的價值觀、審美觀。它與京劇有許多相同的東西。它們都是基於對生活藝術的概括、提煉和昇華,形成了具體民族傳統審美意識的程式,如書法中的間架結體章法筆陣,京劇中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藝術走向成熟的象徵和標誌。羅楊還學習了舞蹈,一段時間還擔任中國國際標準舞協會祕書長,他從舞蹈中尋找流動的感覺韻律的美。羅楊認為書法是中國藝術的集大成者,好的書法必須具有文學的內涵,詩詞的聯想,國畫的意境,音樂的節奏,舞蹈的韻律和體勢的完美。

欣賞品味羅楊的書法是一種愉悦,一種傳統文人精神和當代審美意識結合。他尊重傳統,從傳統中來,他在應用傳統經典與技法時,賦予了它們以新的生命,並憑着他多年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生活與讀書的感悟和積累,站在今天的視角上對傳統進行去蕪存菁的繼承和選擇,觀其書法提毫攝墨,變化細膩,行雲流水,自在安詳,工穩勻稱,典雅文氣。既不失傳統的法度,又能寄豪放於妙理之處。日臻“不創新時自創新”的境界。

任何一個成功的藝術家都是與其人品修養、文化的積澱融為一體的。羅楊常用的一方印為“餘事作書家”,他常説:“學書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修養乃立身之基。”他多方面的修養,謹嚴的治學態度,精湛的筆下功夫,謙和的為人共同構築了羅楊的書法格調和品位,他埋頭耕耘,不問收穫,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學書法沒有別的,除去天分、家庭背景和機遇之外,主要的是多看,多練,靠的是積累。文懷沙評價羅楊的書法引用杜甫的兩句話:“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詞賦動江關”。這是書壇前輩的企盼,書壇需要卓然大家。

羅楊個人資料 第2張

羅楊個人資料 第3張

Tags:羅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