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李清照經典的三首詞閲讀

欄目: 詩詞集 / 發佈於: / 人氣:7.61K

李清照經典的三首詞篇一:《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經典的三首詞閲讀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作者: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註釋】

(1)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疏:指稀疏。

(2)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濃睡:酣睡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3)捲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

(4)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賞析】

這首小令作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寫法別緻。它曲折委婉,意境層層疊進,雖只六句,卻幾度轉承,時時宕開一筆。同為傷春之作,作者並沒有像其他詩篇一樣直接寫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傷惆悵,而是通過聽覺、視覺等側面營造暮春時節的氛圍,從客觀現實逐漸轉入主觀感受,從而能夠更加強烈的引起讀者的共鳴。

詞中刻畫了一個年輕女子愛花、惜花的細膩感情,創造了鮮明、優美的藝術形象。此詞寫惜春敏感心理,並無深意,全憑高超的表現技巧和優美的藝術形象取勝。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兩句寫昨夜的風很急,還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飲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來酒意還沒有完全退去。一開始就將整首詞的時間、環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風驟”十分恰當的寫出了暮春的特點,風吹的緊而雨卻是疏落,四個字即使人能夠感受到暮春的氣息。“濃睡不消殘酒”則寫出了人物現在的狀態,剛剛醒來略略還帶些酒意,一副慵懶的模樣,這種狀態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風驟,隱隱心底還藏着些許心事,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兩句前者寫室外,後者寫室內,轉折的巧妙恰當,靈動自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人公畢竟還是知道這是暮春時節,況且昨夜又是一夜風雨,海棠花斷然是不會依舊了,因此她連用兩個“知否”來糾正“捲簾人”的答覆,口語的語氣使得這兩個“知否”讓人讀來頗覺清新。“應是綠肥紅瘦”一句寫出了當前的情形。這句是最為世人稱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穎別緻、生動傳神,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功力獨到。她用“綠”字代指滿枝的綠葉,用“紅”代指枝頭的花朵,“肥”替換了“多”,“瘦”替換了“少”,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無怪乎多為歷代詞論者讚譽,如《草堂詩餘別錄》中曰“結句尤為委曲工整,含蓄無窮意焉”。而更深一層,“紅”又不單指花朵,還隱指了春天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色彩,隱指了春天眾多無比美好的事物,隱指了在春天裏的喜悦心情。這樣“紅瘦”一詞就逼真地寫出了人物地傷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飾,卻更令人心動,這是李清照的詞作給讀者的一個典型感受。

這首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倖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捲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園詞選》雲:“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評價非常得當。更多李清照宋詞賞析請關注詩詞庫的李清照專欄。

這首小令寫的是春夜裏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捲簾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捲簾人”卻答之以“海棠依舊”。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知否”與一個“應是”來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李清照經典的三首詞篇二:《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①,輕解羅裳,獨上蘭舟②。雲中誰寄錦書來③?雁字回時④,月滿西樓⑤。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⑦。

【註釋】

①紅藕:紅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蓆。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蘭舟:用木蘭木造的舟,此處為牀的雅稱。

③錦書:前秦蘇惠曾織錦作《璇璣圖詩》,寄其夫竇滔,計八百四十字,縱橫反覆,皆可誦讀,文詞悽婉。後人因稱妻寄夫為錦字,或稱錦書;亦泛為書信的美稱。

④雁字:羣雁飛時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詩文中因以雁字稱羣飛的大雁。

⑤月滿西樓:意思是鴻雁飛回之時,西樓灑滿了月光。

⑥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着。

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意思是,眉上愁雲剛消,心裏又愁了起來。

【賞析】

李清照此詞,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深婉抒寫別後相思之情。此種題材,在宋詞中為數不少,若處理不當,必落俗套。然清照此詞,語言清新,明白如話,情極深摯,在通俗中又多見匠心,如“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雖是對句,讀之聲韻和諧流暢、自然飄逸,並無窒礙之病。李廷機《草堂詩餘評林》稱讚此詞“頗盡離別之情,語意飄逸,令人省目”。

上闋從秋日獨自泛舟出遊寫到明月高照閨樓,無論是白天或晚上,出外或者歸家,無時無刻不在掛念着心上之人,盼望他從遠方寄來“錦書”。

下闋以花落水流比擬丈夫離開自己以後的寂寞寥落之感,説明彼此伉儷情深,兩地相思難以消除。我們可以見到,柳眉剛剛舒展,心中又見翻騰,詞語淺近,感情深摯,體現了漱玉詞的藝術風格。更多李清照宋詞賞析請關注詩詞庫的李清照專欄。

對於此詞,有一種理解頗可關注。此説認為“獨上蘭舟”是理解全詞意脈的關鍵。“紅藕香殘”暗寫季節變化;“玉簟秋”謂竹蓆已有秋涼之意;“雁字回時”為秋雁南飛之時;“月滿西樓”,西樓為女主人公住處,月照樓上,自然是夜深了。若以“蘭舟”為木蘭舟,為何女主人公深夜還要獨自坐船出遊?而且她“獨上蘭舟”時,為何還要“輕解羅裳”呢,這樣解釋顯然與整個環境是矛盾的。“蘭舟”只能理解為牀榻,“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即是她解衣去裳,獨自一人上牀準備睡覺了。“玉簟秋”乃睡時的感覺,聽到雁聲,見到月光滿樓,更增秋夜孤寂之感,於是詞的下片抒寫對丈夫的思念便是全詞意脈必然的發展。此説有一定的道理。

李清照經典的三首詞篇三:《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註釋】

(1)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

(2)悽悽慘慘慼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3)乍暖還(x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

(4)將息:調養休息,保養安寧。

(5)怎敵他:對付,抵擋。

(6)晚來風急:“晚”一本作“曉”。

(7)損:表示程度極高。

(8)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9)堪摘:可,可摘。

(10)次第:光景、情境。

(11)得:一個“愁”字怎麼能概括得盡呢?

(12)晚:一作“曉”。

【詞意】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於是淒涼、慘痛、悲慼之情一齊湧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禦早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但見一行行大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麼容易捱到天黑!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況味,一個“愁”字怎麼能夠説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