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故事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8篇

欄目: 勵志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99W

磨難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只有經歷過磨難才懂得成功的來之不易,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有關經歷磨難成功故事,看一下故事的主人翁是怎樣戰勝磨難走向成功的。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8篇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1:

1850年8月21日,在巴爾孔 的葬禮上,雨果所致的蛋詞中有這樣的話:“在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最偉大的一個;在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最優秀的一個。…可歎啊!這個堅強的、永遠不停止奮鬥的哲學家,思想家、詩人、天才作家。在我們中間,他過着風風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時代一切偉人都遭逢過的惡鬥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紛擾和痛苦。”

是的,巴爾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愛。家庭和母親,對他冷漠無情,他好像是家庭裏多餘的人。巴爾扎克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曾忿忿地説:“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母愛。”“我經歷了人的命運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

長大以後立志要從事清苦的文學創作。當一個“文壇國王”。從1820xx年夏天開始,整天在一間閣樓裏伏案寫作。閣樓咫尺見方。他的居所簡聘寒酸,夏天熱騰騰,冬天寒風嗖嗖。他沒有白天,沒有黑夜,沒有娛樂,總是不停地寫。結果在與書商打交道過程中不斷受騙,以致負債累累。債務高達10萬法郎。為了躲債他6次遷居。他對朋友説:“我經常為一點麪包、蠟燭和紙張發愁。債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樣。我常像兔子一樣四處奔跑。”

巴爾扎克,一生勤奮寫作,常常連續工作繭自18小時。在不到20xx年裏,他共創作91部小説。在世界上有廣泛影響,但他一生卻是在貧困和痛苦中度過的。他曾一句話概括自己:“一生的勞動都在痛苦和貧困中度過。經常不為人理解。”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2:

桑德斯上校退休後擁有的所有財產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飯店。飯店雖小,但頗具特色,與眾不同。可最受歡迎的、也是客人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他發明烹製的香酥可口的炸雞,僅此就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多年來,他的客人一直對他烹製的炸雞讚賞有加。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高速公路改道別處,飯店的生意突然間也一落千丈,最後只好關門歇業。被逼無奈,桑德斯上校決定向其他飯店出售他製作炸雞的配方,以換取微薄的回報。

在推銷的過程中,沒有一家飯店願意購買他的配方,並且還不時地嘲笑他。一個人在任何年齡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況到了退休的年齡還被人嘲笑,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而這恰恰發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並且接連不斷地被人拒絕,可見這些經歷對他的影響有多麼巨大。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找到買主之前,他開着車走遍了全國,吃住都在車上,就在被別人拒絕了1009次後,才有人終於同意採納他的想法,購買他的配方。從此後他的連鎖店遍佈全世界;也被載入了商業史冊。這就是肯德基的由來。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的肯德基店前樹立一尊他的塑像,以此作為肯德基的形象品牌。俗話説:“神槍手是一槍一槍打出來的!”缺乏堅持不懈的毅力或者認為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兩者都是阻礙大多數人勇於改變的關鍵原因。如果你能夠緊緊抓住自己的目標不放並堅持不懈,那麼很快你就會超過大多數人。記住,是你掌握着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一心想達到一個目標,就一定會有辦法取得成功。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3:

漢朝的時候, 有一位歷史學家叫司馬遷.他祖上幾輩都是國家的史官, 負責記錄歷史.司馬遷年輕時立志繼承家業, 寫出一部完整的史書.他離開長安, 到各地遠遊, 考察歷史古蹟, 蒐集到了許多珍貴的史料, 瞭解了英雄豪傑和人民羣眾的動人事蹟.這使他更加熱愛祖國, 熱愛人民, 決心把那些豐功偉績記錄下來, 傳給後代的人們.後來他父親去世了, 他接着做了史官, 想到自己的志向, 就開始寫作.

沒想到這時候, 一次政治事件把他捲了進去.司馬遷為國家着想, 説了幾句真心話, 得罪了漢武帝, 被處以死刑.要免死只能出錢贖身或接受腐刑.司馬遷家裏沒錢.他萬不得已, 接受了腐刑, 以求活下去.腐刑是最殘忍的刑罰, 受刑人被割掉生殖器, 失去男性特徵, 成了宦官一類的人.這對司馬遷是多大的打擊呀! 有的人認為他不該怕死貪生, 甘受污辱; 朋友們也疏遠了他.司馬遷不去辯解, 只是夜以繼日地寫作.多少年後, 他終於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記》.這時候, 他才説出了自己的想法: ”人都有一死,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我死了有如九牛亡一毛, 有什麼可怕的?我是為了寫這部史書而求生的呀! 我不願意我們國家的歷史在我手裏中斷, 英雄的事蹟在我心中埋沒.現在書寫成了, 就是讓我死千次萬次, 我也不怕了! ”

司馬遷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得到傳揚, 甘受屈辱.他的愛國情感多麼深厚啊!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4: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着自己國力強大,領兵攻打越國。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於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餵馬這些奴僕才做的工作。越王心裏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着馬;吳王生病時,他在牀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後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越王回國後,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囚徒的恥辱。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嚐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同時加強軍隊的訓練。

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變得國富兵強,於是越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敗後自殺。後來,越國又趁勝進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5:

韓信是漢初著名軍事家。他年少時,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卻刻苦讀書,熟讀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苦於生計無着,於不得已時,在熟人家裏吃口閒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羣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説: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着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韓信以項羽帳下執戟衞士的低微身份,幾年內登壇拜將,屢建奇勛,終至成為左右楚漢戰爭的一方諸侯。這位叱吒風雲的軍事人物,其用兵之道,為後世兵家所推崇。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6:

有一天,洗車行裏開來了一輛勞斯萊斯,有一個擦車小弟非常欣喜地摸了下方向盤,被客人發現了,客人扇了他一巴掌,告訴他,你這輩子都不可能買得起這種車。後來,這個擦車小弟買了六輛勞斯萊斯。這小弟叫周潤發。

充滿人格魅力周潤發

周潤發戲演得好,還充滿人格魅力。香港影圈,無論什麼人,不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交口稱讚周潤發。

在人格魅力上,有兩個例子可以説明,很多人都知道周潤發是香港金像獎三屆影帝,可能不知道他也是獲提名最多次數最多的演員。周潤發那怕知道獲獎無名的情況下,都一屆不落地出席金像獎,除非身在國外或內地拍戲。與內地一些音樂頒獎禮,一些明星知道自己獲獎才肯出席的境況雲泥之別。

一次周潤發探班杜琪峯片場,剛好狄龍也在隔離拍戲。很多香港記者見到周潤發過來探班,紛紛擁上來採訪周潤發,周潤發卻婉拒採訪,並讓記者採訪任達華等人,“他們才是主角,我只是過來玩的。”當週潤髮知道狄龍在隔離拍戲時,他自己卻繞道而走,記者追着問他要不要過去見面時,他説下次有機會再與他相聚。周潤發擔心自己擔心過去看望狄龍,明天的新聞頭條就是周潤發為主,狄龍為次了。這樣對朋友不好。

十年磨劍,變身“發哥”

20xx年,文祥參加電影《功夫》全國選秀活動,進了全國總決賽,可結果卻是太像“發哥”,不能用。

但他不氣餒。20xx年,他參加香港模仿秀節目,獲得冠軍。他乾脆辭職,給自己取藝名“文祥”,全力專攻模仿秀。

文祥每天帶着照片,徒步拜訪,幾乎找遍了廣州的經紀公司,還是無人賞識。因沒有收入,最難的時候,他10元錢過了一個星期,每天白開水煮“光頭面”。家人不理解他,“父親兩年沒跟我説話,鄰居們都以為我在外面不務正業。”文祥仍堅定地往前走。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xx年6月的一天,一位經紀人來電,邀文祥加入《讓子彈飛》劇組。

文祥激動得跳了起來。他覺得,這個電話等了整整20xx年!

文祥告訴記者,當時他體重80多公斤,姜文導演指導他,1個月少吃主食、多吃水果減掉20斤,周潤發也對他悉心教誨。最後,他成功配合周潤發,完成了替身角色。

“見到了發哥,還拍了第一部戲,《讓子彈飛》圓了我20xx年的夢。”文祥感慨。

文祥沒有滿足,認為自己不能只是模仿、永遠當替身。為了提高藝術素養,他去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進修了1年,還客串了電視劇《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璀璨人生》,主演了電影《童子護寶》、《情笛之愛》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7: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着頭一言不發。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説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登上名譽巔峯。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自信是所有人士必備的素質之一,要想,首先必須建立起自信心,而你若想在自己內心建立信心,即應像灑掃街道一般,首先將相當於街道上最陰濕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乾淨,然後再種植信心,並加以鞏固。信心建立之後,新的機會才會隨之而來。

經歷磨難成功故事8:

1920xx年7月29日,李嘉誠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北門街面線巷的一個教師之家。5歲那年,李嘉誠在父親李雲經的引導下,祭拜孔子儒學,進入觀海寺國小念書。1937年7月7日,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938年日軍轟炸潮州。

1940年李嘉誠隨父母從家鄉潮州逃難到香港,當時他才14歲。李嘉誠的父親本為教師,到香港後一時找不到工作,舉家投靠家境頗為富裕的舅父莊靜庵。可是不久父親就患上了嚴重的肺病,臨終時,他沒有交代什麼遺言,反而問李嘉誠有什麼願望。李嘉誠當即承諾:“日後一定會令家人有好日子過。”

父親病逝後,作為長子的李嘉誠為養家餬口放棄學業,去一家鐘錶公司打工,之後又到一家塑膠廠當推銷員。李嘉誠深知,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推銷員,首要是勤奮,其次是頭腦靈活。在日後的推銷生涯中,李嘉誠便充分發揮了這等“竅門”。當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時的時候,李嘉誠就工作十六個小時,天天如是。李嘉誠對“打工”的看法是:“對自己的分內工作,我絕對全情投入。從不把它視為賺錢餬口,向老闆交差了事,而是將之當作是自己的事業。”就這樣,李嘉誠只花了一年時間,業績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為全廠營業額最高的推銷員。他當時的銷售成績,是第二名的七倍。十八歲的他受到老闆的賞識,被擢升為部門經理。一年後,他當上了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嘉誠的快速擢升還有一段插曲:他在廠裏當銷售員時,再忙也要到夜校進修。他在會考合格後打算去讀大學,老闆為挽留這個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總經理的崗位上了。

“長江”最初的創業故事

經過這短短一役,李嘉誠開始估量自己的實力,他相信若自立門户,成績可能更好。一xx○年,二十二歲的李嘉誠終於辭去總經理一職,嘗試創業。當時,李嘉誠的資金十分有限,兩年多來的積蓄僅有七千港元,實不足以設廠。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萬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積蓄,總共五萬餘港元資本,在港島的皇后大道西,開設了一家生產塑膠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廠,並取荀子《勸學篇》中“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之意,將廠名定為“長江”。

起初,李嘉誠只知不停地接訂單及出貨,忽略了質量控制,致使產品愈來愈粗劣。結果不是延誤了交貨時間,就是引起退貨並要賠償,工廠收入頓時急跌。加上原料商紛紛上門要求結賬還錢,銀行又不斷催還貸款,“長江”被逼到破產的邊緣。這使李嘉誠明白自己實在是操之過急,低估了當老闆的風險。

如何才能挽救絕境中的長江塑膠廠?李嘉誠靠的還是“信義”二字——與客户有信,與員工有義。他召集員工大會,坦言自己在經營上的失誤,衷心向留在廠裏的所有員工道歉,同時還保證,一旦工廠可以度過這段非常時期,隨時歡迎被辭退的工人回來上班。之後,李嘉誠穿梭於眾多銀行、原料供應商及客户之間,逐一賠罪道歉,請求他們放寬還款期限,同時拼盡全力,為貨品找尋客户,用蝕本價將次貨出售,籌錢來購買塑膠材料和添置生產機器。到一xx五年,高築的債台終於拆掉,業務漸入佳境,沒多久還開設了分廠。

1957年初的一天,李嘉誠閲讀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膠》雜誌,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説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膠原料製造塑膠花,全面傾銷歐美市場。這給了李嘉誠很大靈感。他敏鋭地意識到,這類價廉物美的裝飾品有着極大的市場潛力,而香港有大量廉價勤快的勞工正好用來從事塑膠花生產。他預測塑膠花也會在香港流行。李嘉誠抓緊時機,親自帶人赴意大利的塑膠廠去“學藝”,在引入塑膠花生產技術的同時,還特意引入外國的管理方法。返港後,他把“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積極擴充廠房,爭取海外買家的合約。

在“長江”的客户中,有個美籍猶太人馬素曾訂了一批塑膠產品,打算運到美國銷售,後來不知何故臨時取消合同。李嘉誠並沒有要求賠償,他對馬素説:“日後若有其他生意,我們還可以建立更好的關係。”馬素深感這位寬厚的年輕的創業者,是個可做大事的人,於是不斷向美國的行家推銷“長江”的產品。自此,美洲訂單如雪片般飛來。李嘉誠由此進一步感悟“吃虧是福”的道理。

投資房地產業

創業五年後,“長江”逐漸成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型塑膠花廠。李嘉誠被行內人士冠以“塑膠花大王”的雅號。而李嘉誠租用的那所廠房的業主也趁機把租金大幅度提高,這反而促成了李嘉誠自建物業的決心。

1958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皮,興建一幢十二層高的工業大廈,留下數層自用,把其餘的單位出租。大廈落成後,香港物業價格隨即大升。李嘉誠發覺房地產大有可為,於是開始部署把資金投放到地產市場。

20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產經歷一場狂炒後,一落千丈。李嘉誠獨具慧眼,認為土地價格將會有再度回升的一天,決定實行“人棄我取”的策略,用低價大量收購地皮和舊樓,在觀塘、柴灣及黃竹坑等地興建工廠大廈,全部用來出租。不出三年,果然風暴平息,大批當年離港的商家紛紛迴流,房產價格隨即急漲。李嘉誠趁機將廉價收購來的房產高價拋售獲利,並轉購具有發展潛力的樓宇及地皮。這次他的策略是隻買不賣,全都用來興建樓宇。七十年代初,他已擁有樓宇面積共達六百三十萬平方英尺,出租物業超過三十五萬平方英尺,每年單是收租,已達四百萬港元。

1971年6月,李嘉誠正式成立了負責地產業務的“長江置業有限公司”。在“長置”成立大會上,他為日後定下的目標,是超越號稱香港“地產業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國商人保羅·遮打,跟當時“怡和洋行”的香港負責人祈士域聯手創立,號稱全亞洲最大的發展商,也是全港最大的商業機構。一九七二年七月,李嘉誠把“長置”易名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這年十一月,“長實”在香港掛牌,在市面公開發售。

“長實”在香港準備上市期間,李嘉誠遇到不少障礙。在那困難的時刻,他都得到夫人莊月明的鼓勵。莊月明是他的表妹,比他小四歲,兩人可説是青梅竹馬。莊月明的父親莊靜庵是香港著名的鐘表商,擁有老字號中南錶行。莊月明從香港大學畢業後,曾到日本明治大學深造。一九六五年事業有成的李嘉誠跟莊月明成婚。

“長實”在地產業屢出大手筆。先是拿出六千多萬元資金購買物業及地皮,並積極興建高級住宅與商業樓宇。到一九六七年,又動用二億三千萬港元,買入美資集團、希爾頓酒店及凱悦酒店,開創了華資在港吞併外資機構的先河。而李嘉誠歷時兩年半之久,全面進軍“和黃”的整個過程直如“蛇吞大象”,實為香港開埠以來華資收購英資的經典之作。“和黃”是老牌和記洋行及黃埔船塢的合作品。到一九八○年,“長實”終於持有“和黃”超過百分之四十的股票,李嘉誠當上了“和黃”董事會主席。至此,李嘉誠坐上了香港華資地產龍頭的位置,“李超人”的綽號不脛而走。

樹大招風

20xx年10月25日,歐洲議會發表報告,點名指責以李嘉誠為首的李氏家族生意,在香港市場佔有率太高,可能對香港經濟造成支配性影響,甚至會出現壟斷情況。報告又關注李嘉誠兩名兒子在若干的上市及收購事件中,獲得有關當局的優惠,而這種不公平的特權,將不利於外國商人在香港投資。報告聲稱:“這個家族的業務共佔香港股票市場資本估值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當中包括的行業有電話、移動電話、電力、超級市場及地產等等。”

報告中還提到,20xx年初,李嘉誠次子李澤楷奪得香港最大電訊公司——“香港電訊”的控制權後,香港不少傳媒均關注李氏家族日漸增大的影響力。還有未經公開招標的“數碼港”,以及tom在創業板上市時獲多項豁免條件,這些事件都惹來很多爭議。報告更認為,香港有需要引入公平競爭法防止壟斷。

李嘉誠縱橫歐亞多年,從未被國際間如此高調抨擊,故對歐洲議會的報告,立即作出迴應,通過旗下的長實集團發表聲明反駁,指出該報告不但計算錯誤,且指李氏家族影響力巨大的評論更屬謬誤。“長實”發言人稱,李嘉誠名下四間公司市值,只佔港股市值一成半,連同次子李澤楷的“電訊盈科”,五間公司佔股市總市值也不足一成八。

香港聯交所行政總裁霍廣文亦駁斥有關報告,指tom在創業板獲豁免部分上市條件,當時只是屬於彈性安排,非李氏家族享有特權。他更指稱,芬蘭、加拿大等地也有個別公司在整體上市公司市值中佔了頗大比重,不明白為何歐洲議會的報告只提及香港而不提其他地方。港府也強烈否認在“數碼港”事件或上市事件上對李家有任何偏袒。

至於市場佔有率高是否即等於壟斷?身兼港府公平競爭委員會成員的浸會大學經濟系教授曾滿基指出,高市場佔有率不代表一定有壟斷。壟斷是取決於公司的行為,如業內公司實施限制性行為,共同定價或限制供應等。

正當各界爭議不休時,事情只相隔一天,李嘉誠再被歐洲委員會警告,指“和黃國際港口”在一九九九年收購鹿特丹歐洲組合碼頭時,可能違反歐盟競爭法,並強調如果被裁定屬實,有關合並的交易可能要被取消,“和黃”更要面對罰款。據悉,歐委會所持的理由,是這個商業計劃未被知會,這宗交易可能違反合併條例。

歐委會追查一宗未被通知的商業合併計劃,這種情況實屬罕見。“和黃國際港口”當即發表聲明,否認有違反條例。

歐洲議會如此高調地把李嘉誠點名,引來了很多猜測。香港著名經濟學者曾淵滄在《香港經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歐洲議會突然管起香港的經濟,這主要是歐洲商人已經開始對李嘉誠的商業王國進軍歐洲感到不安,因為不少歐洲商人已經嘗過敗在李嘉誠手上的滋味。他在文章中指出:

“千千萬萬的歐洲人已經在使用‘和黃’歐洲提供的電訊服務。‘和黃’賣英國的Orange(英國一移動電話通訊公司),獲利一千一百億港元。之後,‘和黃’再賣MMN電訊(德國最大的移動電話商)與沃達豐(全球最大的移動電話公司之一)的部分股權,不但獲得近千億港元的現金,也轟動了整個歐洲。歐洲商人才真正明白一位來自香港的商人李嘉誠,是一個很強的競爭對手。他們開始懼怕李嘉誠,因為他們不是李嘉誠的對手。

“看李嘉誠從賣Orange開始,每一仗打得多漂亮。不但不斷地增加現金收入,也取得了英國3G牌照、意大利3G牌照。當人人出高價搶德國3G牌照,‘和黃’急流勇退。全球電訊股股價急跌後,擁有大量現金的‘和黃’才來買平貨,以低價取得德國的3G牌照。這樣出色的商業手法,是應該讚揚的,為什麼歐洲議會會反過來抨擊李嘉誠呢?”

是非不斷,但公道自在人心。在未來的日子裏,“李家商業王朝”當然會繼續在全世界綿延下去。除了迎接無限的商機外,它還將不可避免地迎接更多國際間的挑戰。

Tags:磨難 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