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人物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

欄目: 勵志人物 / 發佈於: / 人氣:2.24W

每個人都有興趣,大多數人僅僅當興趣去做了。如果我們把興趣當做自己終生的奮鬥目標那他離成功就不遠了。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篇1

王惠若是山東的一個鄉村姑娘,雖然她從小有一手編織毛衣的好手藝,但是織毛衣畢竟不能當飯吃。於是20xx年,22歲的王惠若來到了北京的一家公司打工,勤奮聰明的她在車間裏只幹了半年,就當上了生產線領班,哪怕是這樣子,王惠若對織毛衣的興趣依然有增無減,閒時總要買回一些毛線織些東西過過癮。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雖然她也擁有了一份還算不錯的收入,但她總希望能夠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那份事業既要自己喜歡,又是別人沒有涉及的行業,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立足。想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王惠若不由得想到了織毛衣,可是在北京這種地方手工鈎織的毛衣有誰會穿?就算是給自己織一件穿,也一定被人笑成是老土。王惠若沮喪了。

一個週末,王惠若和朋友們一起去博物館參觀,看着那一件件古味濃厚的器具,王惠若動了心,以前鈎編的東西都是平面的,如果能夠鈎編出這樣的立體物件,一定很新奇,反響也肯定非常大!這樣一想,王惠若決定用最原始、最古樸、最迴歸自然的材料和方式,勾編這些最古老的藝術品。

王惠若很快開始嘗試,她在業餘時間設計出了青銅鼎、古瓷瓶等物件的鈎編方法。在材料的選用上,她也跳出了毛線的範圍,根據不同的物件性質而採用不同材質的線繩,毛線、棉線、麻繩等不一而足。用了大約兩個月的業餘時間,她終於鈎編出了許多惟妙惟肖地“青銅鼎”、“古瓷瓶”。隨後,她來到附近的一條小街的夜市上銷售,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手工藝品很快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大家紛紛掏錢購買。只用了一個晚上,王惠若就把那些“青銅鼎”和“古瓷瓶”賣了個精光。

初步的成功讓王惠若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前景,也令她更加堅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王惠若很快辭職離開了工廠,用所有積蓄,在步行街上開設了一家名為“798藝術”的小店,她鈎編了許多風鈴、手袋、揹包以及插滿玫瑰的花瓶放在門口,另外她還設計出了更多的繩藝鈎製法,不僅有陶瓷、青銅器、玩偶、花卉、手機鏈、鑰匙,而且還有各式玩偶,例如小兔子、小狗、老虎、小烏龜以及玫瑰、菊花,向日葵、仙人掌等系列應有盡有。她把所有的編織法記錄在一個小冊子裏,然後送到鄉下,以“供料加工”的模式包給了鄉下一些有編織手藝而又無所事事的婦女和老人,很快,一批批的產品就出來了。

王惠若把這些充滿古韻,古樸典雅的工藝品高低有序地陳列在店裏後,顧客便像潮水一樣湧向她那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一時的“突發奇想”,竟然奇蹟般打開了一扇市場之門,當月,王惠若就淨賺了2萬元!

經過三年的努力,如今的王惠若已經擁有了十名編織設計師組成的團隊,而她的“798藝術”也已經成了一家擁有5家分店的連鎖公司,月入數萬元。20xx年5月初,她還接到了幾張來自美國和法國的大訂單,對此,王惠若表示在不久的將來要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全面展開對海外市場的開拓!

從一個鄉村姑娘到一位企業主,王惠若實現了人生的大跳躍。對於自己的成功,王惠若總是謙虛地説:“我只是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確實,興趣是最好的志向,興趣能保持最長久的激情,是最大的推動力,在自己最有興趣的方向選擇去開創自己的事業,是一種最樸實的智慧!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篇2

盒仔之前看了中國屌絲市場報告,再環顧身邊,其實在80後之中,不乏因興趣而選擇創業。只為興趣究竟能不能創業?在華強北地鐵商城裏有一家已經頑強支撐了六年美甲店,也許算是一個肯定的答案。

説起當年開店的緣由,店主劉小姐仍然笑得有點天真:“就是因為喜歡美甲啊,所以就覺得和寢室的另外兩個同學一起開美甲店。畢業搬家的時候,大家都被我有幾百瓶指甲油所震驚了。我以為開美甲店可以有很多時間弄美甲,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那時候真的是想的少,不過可能顧慮稍微多一點就開不起來了。”

回憶當年籌備開店的情形,劉小姐甚至有點慶幸,他們幾乎沒有諮詢過任何有經驗的人,“如果有人跟我説了開店的各種麻煩,我們可能也就放棄了。”

開店之初,因為沒有錢,她和同學只能到批發市場裏選購質量過關的指甲油。

“批發城裏有很多質量合格的指甲油,雖然這些指甲油知名度不高,但是價格比較實惠,而且一來二去的時間長了,也會跟批發城裏的美甲高手切磋美甲經驗。”

儘管最初開店只是為了興趣,但店開久了,也有了自己的生意經,比如美甲產品也要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羣有不同的檔次,指甲油要進比較大眾的顏色才不會等到過期都沒有開封,要有老客户,要有合適的促銷,要有好的用户體驗等等。

説起用户體驗,劉小姐説:“現在的顧客對商家的要求很高,無論是服務,美甲技術,甚至是付款,都希望獲得最佳的體驗。我還記得去年有個顧客來修甲,結賬的時候沒有零錢,偏偏收銀機裏的零錢不夠,我只好去隔壁店裏換零錢。最後還因為擔心客人等太久,匆忙之中還找錯錢,真的很尷尬。後來我有一次去進貨,結貨款的時候,老闆拿出一台POS機説可以刷卡了,她用的是盒子支付通刷寶602。現在,我就也用上通刷寶啦,因為可以刷卡收款,顧客也覺得方便,我也不用擔心沒零錢和找錯錢了。”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篇3

沈韻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女性食品造型師,曾為麥當勞、必勝客、哈根達斯等國際知名企業“操刀”,目前國內半數以上電視食品廣告的造型均出自她手。

她的多彩生活,令人大開眼界!

沈韻:80後美女食品造型師迷上“舌尖創意設計”

沈韻是一個80後美女,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喜歡畫畫,積累了深厚的美術功底。在大學裏,她特意選修了環境藝術專業。畢業後,她曾做過電視廣告美術指導等職業。

沈韻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烹飪。媽媽燒得一手好菜,各種雜亂無章的食材只要一經擺弄,就是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有時,媽媽還會手把手教沈韻做幾道民間特色菜。每一道菜烹調出來,沈韻都會認真做下記錄:色澤,味道,香氣,感受……然後再進行另樣的嘗試。久而久之,她練就了一手烹飪絕活。

沈韻做的“清蒸鱸魚”,堪稱一絕。刮鱗後,沈韻先是用鹽略擦魚身讓鹹味滲入,再起油鍋煎黃了魚皮,放生薑,噴料酒,將切細的雪裏蕻鹹菜放入——她喜歡用碧綠的新鹹菜稈,覺得味道更爽口。然後,澆一大碗清水,蓋上鍋蓋,等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讓魚肉的鮮味慢慢滲透到湯裏面。掀開鍋蓋,魚湯已變成醇白色,撒一把葱花起鍋,把湯盛入深碗。舀一口湯,醃與鮮混合出來奇妙的鮮味,讓舌頭微微一燙,隨即瀰漫在口腔,滿口生津,那味道鮮得不得了!

20xx年,朋友在地鐵站附近一個大型商業中心裏開了一家飯店。這裏大大小小的餐廳有二三十家,飯菜質量和價格都差不多,競爭很激烈。沈韻僅用一張小小的菜譜,就使朋友的餐館門庭若市。這家人氣最旺的餐廳,贏在“舌尖創意設計”,其中食品造型很有奧妙。

沈韻知道,客人落座後總要先看菜單,很多人都是看菜譜上的照片點菜,而經她的手擺弄出來的菜就頗有藝術感。比如,最簡單的白菜炒肉絲,別家炒出來的大多是爛糊一片,而她不是將肉絲一股腦兒盛進盤子,而是用尖頭筷子,將其一根一根地放進盤中。若覺得整盤菜的色澤還不夠誘人,她會在肉絲上放幾絲紅辣椒,整道菜馬上出彩。

沈韻在為菜譜做設計時,會從源頭開始。她苛求廚師的刀功,比如白菜和肉絲一定要切得粗細均勻、長短相近,而配料的香菇、竹筍等也要切成絲狀,與白菜、肉絲的 “身材”統一。裝盤時,要分清主角和配角,香菇、竹筍這些配角不能搶了主角的風頭。盤子的中央,恰似舞台的中心,是觀眾視覺的聚焦點,一定要留給主角——肉絲雖然不多,但肯定當主角。

由於職業關係,沈韻經常接觸到很多拍攝食品的廣告片子。她從網上了解到,其實國外前幾年就有食物造型師這個新興職業了,也就是給食品進行美化和造型的專業人員。他們用雙手為食品打造出儘可能自然完美的狀態,激發攝影師的靈感,拍出理想的照片。與廚師不同的是,廚師推崇美味第一,食品造型師則是視覺效果第一,讓菜品看起來更美味,讓人有食慾感,感覺到餓了。

歐美專業人士認為,好看的食物不亞於一件高級定製的時裝,每一樣食物都可以是藝術品。因為視覺認知是大多數人對食物的首選認知方式,所以,食物造型師對食品生產商來説非常重要,在市場推廣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好的創意造型,很快就會帶來滾滾財富。

第一個客户是“康師傅”

20xx年初,當進入這個行當時,沈韻最早接觸的客户是“康師傅”,對方要求她為福滿多牛肉麪“操刀”。為了做好這個造型,她需要研究怎樣將牛肉顏色做得夠紅夠漂亮,怎樣通過裝置做出面泡好後的熱氣和小氣泡等。

“在這期間,光是測試就做了將近兩週。”沈韻口中的“測試”,是指拍攝用的這一碗麪整個製作過程。“我要不停地研究面和肉怎樣看起來最好吃,要把肉煮得比較有光澤,有筋有肉、肥瘦相間,而且還要看上去有一點兒熱氣騰騰的感覺。”

首先,她把牛肉切塊,胡蘿蔔切丁,放入沸水中翻滾。牛肉塊要立即取出,可以充分顯出自身的紋理,但又不顯老;胡蘿蔔丁必須等有些變色後才能撈起,和牛肉塊一起放進醬汁中,浸泡着色——生的胡蘿蔔顏色太豔,容易搶主角的風頭,所以要多煮一會兒。

第二步,將一束麪條整齊地放入沸水中,只需稍微浸一下就撈出,在碗中擺造型,不斷調整直至滿意為止。

緊接着,用醬汁、涼水、食用色素等調出湯底,並切好葱段。調好的湯汁,用壺從四邊慢慢注入碗內。“這個過程,動作必須要慢,以免湯汁濺到不需要的地方。”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一步,取出已着色完畢的牛肉塊和胡蘿蔔丁,一塊一塊地堆放在麪條上。“胡蘿蔔和牛肉的前後關係要掌握好,包括胡蘿蔔丁露出多少都要仔細觀察、調整。最後的畫龍點睛之處是擺上葱段,要讓人看着既不覺得呆板又沒有鬆散之感,一定要注意葱段的量及其在畫面中的視覺重心和色彩的比例。”

這樣,一碗好看又“好吃”的紅燒牛肉麪就新鮮“出鍋”了。該廣告在電視上播出後,給億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朋友開玩笑,問沈韻是不是藉機吃了很多色香味俱全的“康師傅”。沈韻大笑着説:“當你連續一個月天天對着方便麪做各種研究的時候,你肯定是打死也不想吃了。”

很多人以為,食品造型師只是在錄製廣告片的時候忙一下,其他時間很空閒。其實,沈韻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2到16個小時,有時候甚至要熬夜拍攝。有一次,片子拍了整整2天2夜才結束,因為每個產品的需求不同,每次手法也要創新。比如拍一個漢堡,肉的厚度、皮和肉的比例或者黃瓜擺放的位置,客户都有自己的考量。沈韻調侃:“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食品造型師,除專業技能外,還應該加上能熬夜、體力好。”

日常生活中,沈韻還要隨時隨地地研究各種原料。比如,為冰激凌做造型的難度非常高,因為無論是多高級的冰激凌,都不能在攝影棚的燈光下拍攝——還沒等擺好造型,它就已經融化了。為鼓搗出不會融化的冰激凌,沈韻在家研究了2個多月的配方。哈根達斯老闆看了拍攝的廣告後,覺得非常逼真,表示滿意,稱沈韻是“天才創意大師”。

沈韻透露,一些歐美食品造型師常用土豆泥做冰激凌。不過,不能細看,因為土豆泥的質感與真正的冰激凌有很大差距,給人一種很假的感覺。沈韻喜歡挑戰,所以才研製出了冰激凌的代用食品,解決了攝影師們的難題。她的成功,是經過反覆試驗、用汗水換來的。

全中國幹這行的不到10人

沈韻也常為一些烹飪、美食及時尚類雜誌推介的菜品做造型。曾有粉絲請教:“做食品造型,跟廚師對菜餚進行裝盤有什麼異同?”她説:“製作菜餚,同一道菜必須有統一的造型,只有在開發新菜時才需要構思新的擺盤式樣;做食品造型,要的就是別緻的裝盤。”此外,兩者的生熟程度也有區別。考慮到拍攝時需要相對鮮亮的色彩,諸如彩椒、蘆筍、西蘭花等燒熟後容易變色的蔬菜,在做造型之用時,只能煮至七八成熟。不過,像番茄牛腩這樣的菜式,則可以完全燒熟。

“最好的美食造型,是要擺出食慾,但要遵循一條原則:食品本身是什麼樣就讓它呈現出什麼樣。”沈韻説,為一道菜做造型,根據難度係數的不同,耗時也有很大差別。“有時候,一個小時足夠。但有時候,需要耗上一整天。”

實際上,食品造型師往往比其他造型師的工作難度更高,因為不僅需要對物體的美感有敏鋭的洞察力,還必須瞭解食物的品性,並且具備一定的烹飪技能。這些綜合素質包括:美術基礎、攝影基礎、色彩學、幾何學、廚藝、食材知識、食品價格、成本控制、道具搭配、動手能力、創造思維。

20xx年,沈韻應邀參加湖南衞視《天天向上》節目。有趣的是,她把林林總總的製作工具在鏡頭前一亮相,把眾人驚得目瞪口呆。原來,除了廚師的常用工具外,她最常用的竟然是外科手術或者是牙醫用的醫療器械:手術刀、手術剪、尖頭筷子等等。雖然使用這些器械不存在什麼危險性,但特別考驗工作的耐心,幹這行一定要坐得住。

20xx年4月,沈韻曾做過一個經典案例,接手一家著名披薩品牌的訂單。給披薩做造型,非常考驗食品造型師的功力,因為要讓披薩看起來美味可口,必須製造出長而細膩的拉絲效果。沈韻在披薩中加入大量的粘稠芝士,終於成功。但是怎麼去切割花瓣呢?最後,她大膽嘗試用電鋸代替普通刀子進行切割,使得拉絲效果達到完美的境界:觀眾可以看到,從花瓣里拉出的芝士綿綿不斷,讓人一見之下頓感披薩美味可口,食慾旺盛。

沈韻説,正因為做食品造型如此“複雜”,這方面的人才在全世界都堪稱珍稀。以北歐國家瑞典為例,全國不過6個人;在中國,幹這行的不到10個人。沈韻的薪水是相當可觀的,每12小時的收入就高達5位數。幹一單大活,掙10萬、20萬元,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