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演講稿

大學畢業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

欄目: 勵志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63W

在畢業典禮上,大學生代表進行了發言,表達了收獲的喜悦、親情的温暖、師恩的難忘和別離的傷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 大學畢業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僅供參考。

大學畢業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

大學畢業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校友,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北京大學哲學系20**級本科生李曉丹。今天是我們一生中非常特別、非常重要的日子,我很榮幸能有機會在這個隆重的場合,和大家一起回憶逐夢燕園的旅程。

從小我們就覺得,北大是一個有光的地方。1403天前,在做出於成府路口向西走的決定後,我們走進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園子,開始一場青春的遠行,又像是赴一場久候的約定——因為前方有一束光,等待接納一個個懵懂而有夢的靈魂。

初入燕園的我們曾在圖書館數不清的書架前迷茫過,在百團大戰紛飛的宣傳單裏躊躇過,在柏拉圖的理念和洞穴比喻裏困惑過——可是就像洞穴裏的人掙扎走到洞穴之外看到了真正的太陽,北大的光始終陪伴、指引着我們摸索前行的方向,照耀着每一個北大人在諸多選擇中發現最好的自己。我們可以選擇廣廈萬間,也可以選擇鄉村熱土、祖國邊陲;我們可以選擇一羣人的經世濟民,也可以選擇一個人的古生物學;我們可以選擇為往聖繼絕學,也可以選擇為校園開通小黃車;我們甚至可以選擇一片星空,在批判與質疑的喧鬧中、在夜夜難眠的困苦中堅持自己的熱愛……北大給了我們最好的實現夢想的平台,這個神奇的園子給每個終將離開這裏的人無限的可能性;她“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胸懷,讓我們得以選擇並堅持自己的熱愛。我不禁想起哲學系李猛老師曾説的話,“四年,北大為每個人靈魂磨礪的,不是輕薄快利的刀刃,而是笨拙鈍重的刀背,讓青春那些鋭利的理想,能夠堅持成為一生的事業。成為一個北大人,有比‘命運毫無道理的眷顧’更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堅守一生來完成。”

於我,這不僅是在哲學系研讀經典的四年,在北大肆意青春的四年,也是在公益道路上砥礪前行的四年。我是一名紅絲帶志願者,20**年暑假,我和六個小夥伴第一次來到了安徽阜陽,為50多個受到艾滋病影響的孩子舉辦夏令營。離開的前一天,我們希望幫助孩子們實現一些願望,其中一個六歲的小女孩認認真真地寫下:“希望明天是我的生日。”起初我有些不解,後來我們瞭解到,那裏好多孩子不清楚自己究竟生在哪天,也從沒過過生日,小女孩覺得那幾天的活動是她最快樂的時刻,所以希望“明天是我的生日”,我看着她期待的笑臉,眼淚卻流個不停——沒有什麼能比那一刻讓我明白我該如何存在。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被需要,被需要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責任——不僅僅要用愛心去呵護、關心、反歧視,北大人更要通過思考、調研和行動為他們現狀的改變做出努力、貢獻力量。

之後的兩年,我和同學們三次去到阜陽,三次邀請孩子們來到北大,我們爭取每個月都給孩子們寫信,也總能從回信裏瞭解到他們最近身體和生活的情況。我把在當地調研的情況和所思所感總結成了報告,為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正是在一次次志願行動中,我重拾了自信,堅定了把紅絲帶志願服務當做畢生事業的決心,發現了屬於自己的那束光。

在與北大作別的離歌終將唱起的時刻,回頭看看來路,我們走過了很多地方,明白了很多道理,認識了很多朋友。倘若多年以後,我們再去回想這段高歌理想、奮力耕耘、求知若渴的時光,我們與北大的獨家記憶究竟是什麼?也許我們忘記了與和克強師兄握的是左手還是右手,但一直銘記“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也許我們早已忘記如何用拉格朗日法求解斯勒茨基方程,但在其中養成的理性與邏輯思維讓我們終身受益;也許我們早已忘記刑法考試中多重的人物設定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但一直銘記對法律的尊重和正義的堅信;也許我們早已忘記為國家活動志願服務的艱辛,但一直銘記天安門廣場的一抹藍、鳥巢裏的一株綠;也許我們忘記了20**年末日前的狂歡,但一直銘記與小夥伴們惺惺相惜的友誼。 北大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知識和能力,更是價值和情懷。我們的情懷不是任何空大虛妄的夢想,而是努力窺探到我們所處的世界有着怎樣的細微病痛,並用我們的堅持和熱愛去證明思想的價值。並且,我們真正盼望的是,有一天接觸到這個社會最真實的傷口時,可以有治癒它的決心和力量。

北大的光,不但在過去四年中引領我們,更是未來漫長一生中最堅定的支撐。當我們懷着一顆虔誠熾熱的心走出學校,面對社會,我們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北大人。

憶往昔,少年意氣,心繫未名水;盼來歸,鐵肩道義,不負燕園情。

最後,真心地感謝養育我們的父母,教誨我們的師長,感謝要用一生去眷戀的北大!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表達這份感激!因為有你們,這裏才是我們最好的北大,當下才是最好的年華!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各位院友、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11級本科生李唯。

從有記憶的那一天起,夢想的詞條已經在耳邊縈繞了千遍、萬遍,不僅電視台競相播放着門類不一的選秀節目,各領域的精英們也越來越熱衷於將自己的人生經歷燉煮出一鍋又一鍋的心靈雞湯。

沒錯,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不可思議的,它是毋庸置疑的正能量。如此看來,自由的大學不愧為夢想的温牀,在這裏,每個人都有資格在傾心的領域裏恣意徜徉——為了夢想。

可是,夢想是放肆,現實是剋制。

在我看來,大學所真正試圖引領的,恰恰是我們的理性如何在夢想與現實的交織中從容斡旋,集中體現在職業態度的培養上。

首先,第一個層次,關於“喜歡”與“不喜歡”。

嚴格意義上講,我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很少遇到必須完成的任務——父母佈置的家務和學校留的作業自不多説,不交不做也不過是挨一頓批評罷了,晚些補上便是。即使是老師和同學拜託的事情,又或者是一同組織策劃的校園活動,實在掉了鏈子,也不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這當然不是好的習慣,尤其我們這代獨生子女,生活在倡導自由的新時代,卻更容易因心智的不成熟而變得自私和過於自我——我不想幹這件事,只想幹另一件事,既然這樣,我為什麼要逼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呢?我要追逐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些時候,明明是蠻不講理和不負責任的態度,卻被年輕的自己錯誤地奉為帥氣和叛逆,然彼時年少,又何必苛責。

直到進入大學,且不論相當多的同學很早便已進入公司、單位參加實習工作,即使是校園一級的社團組織和學生機構,這裏也已經包含了社會團體的基本特徵,並不如以往一般存在討價還價的餘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學校園本就是一個小社會。

誰都願意由着自己的性子來,誰也都更有動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現實中的我們不得不常常面對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此時又該當何如呢?

不難發現,大學裏最受歡迎的人一定是靠譜的人。和靠譜的人打交道,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幫忙、課程展示的小組準備,大到組織機構裏一同完成相關任務,他們不會因為主觀的好惡而影響工作態度,無論喜歡與否,只要決定做了,就一定認真對待。

大學校園對於靠譜品質的推崇潛移默化之間影響着所有同學,這樣的傾向本身便引領着大家以理性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喜歡”和“不喜歡”,而這正是職業態度的理性基礎。

既然説到了現實,也就進入了第二個層次,關於夢想與現實。

前文已經提到,夢想有着不可思議的力量,但在生活中,夢想和現實並不總是協調。追逐夢想的人值得尊敬,以夢想之名逃避現實的人則令人唏噓,須知:任性的逃脱絕非灑脱。

現實、夢想、職業態度,在考古文博學院畢業典禮的場合下進行這樣的探討,無疑是值得玩味的。若從學生人數和錄取分數來看,考古確實是高校中最為冷門的專業之一。即使對於考古專業的學生,考古也並非統一的愛好——於大多數的我們而言,考古是專業、是職業、是現實,但並非夢想。

令人感恩的是,文博學院的培養方案絕不是為了在短短四年把考古強行烘托成為本專業學生心中高大上的夢想,相反,學院的老師們更多地是從現實層面指導我們如何以理性的職業態度面對考古工作。

“你當然可以不喜歡考古,也可以心存各種各樣的夢想,但一旦你開展起考古工作,就必須以最莊重的職業態度面對,因為遺蹟遺物不可再生,你的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對過去(遺存)、現在(考古隊)與未來(研究者)負責。”

或許可以這樣認為,由於知行合一的專業特徵,考古文博學院對學生的培養本質上便是對於職業態度的培養。這不得不令人感到幸運,因為當理性的職業態度成為習慣,夢想與現實的交織也就再不會成為紊亂的糾纏。

轉眼四年、座標燕園,在這個時空範圍裏,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的大學。

我愛燕園,我愛考古文博學院;我愛我的夢想,我也愛我的職業。

更重要的是,我愛你,我的大學。

大學畢業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環境學院環境工程專業20**級本科生徐慧。還記得四年前,同樣是在這個教室,這個講台,我笑着跟大家説“在大學裏,我想當一個學霸”。很幸運的是,我真的成了一個“學霸”,並以一個“學霸”的身份,在這個喜悦而神聖的時刻,與大家一起回首逐夢南大的旅程。

歲月是一部太過倉促的影片,四年的時光就像一幀幀畫面一樣,匆匆飄過,卻承載着我們太多的回憶。回首往事,那第一次走進南大仙林校區時的激動,第一次與200多人一起上微積分時的驚奇,第一次參加院系迎新晚會時的幹勁,第一次踏入實驗室時的憧憬,第一次拿到獎學金時的喜悦,竟是如此歷歷在目。每天的課堂上,密密麻麻的筆記記錄着我們追尋夢想的步伐;科學研究中,孜孜不倦的姿態引領着我們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環境貢獻力量。四年來,我們一點一滴的成熟起來,知道了為學當勉勵,懂得了為人當自強,感悟到處事當感恩。四年來,我們在困難中慢慢成長,既經歷着挫折磨難,也不斷品嚐着勝利和成功的喜悦。而四年來,老師們的誨人不倦、同學們的鼓勵幫助、南大的關心培養,更是我們一生永遠難以忘懷的記憶。

首先要感謝我們的巍巍母校,我們親切地稱之為“南哪兒”的南大。四年裏,在青春蓬勃的仙林校區,在藏書萬冊的杜廈圖書館,在院樓,在實驗室,都曾留下過我們奮鬥的身影。南大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學習生活的良好條件,更重要的是一種灌注於我們血液中的南大人的氣質。“誠樸雄偉,勵學敦行”,我們懂得了為人誠樸,志向雄偉,我們學會了科學求學,並身體力行。在畢業之際,我們應該感謝南大,感謝這片孕育了我們的深情土地。

我們還要感謝教導我們的老師。猶記得,餘洋老師把我們領入了環境學院,融入了百人的大家庭;猶記得,古稀之年的左玉輝老師在這裏聲情並茂地講解五律協同;猶記得,有機化學課上,我們被一個甲基、一個乙基弄得鬨堂大笑;我的導師潘老師把我們帶進了科學殿堂,上課時,老師們用知識和科學我們讓我們全神貫注,下課後,我們用思考和問題將老師團團圍住。老師就像一位指路人,傳授我們通過山川河流的技能,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當畢業來臨,我們是多麼想回到曾經的課堂,再聽聽他們的聲音,對最可愛的人説聲謝謝。

我們還要感謝的人,就是坐在我們身旁的同學們。友誼是朋友幫你佔的一次座位,是幫你領的一次快遞,也是給你帶的一份午飯;是在你開心和你一起瘋狂,失落時和你分擔愁緒,也是沉默不想説話時可以不需要顧忌她的感受。此時此刻,在座的各位不妨拉起身旁的手,注視着對方的眼睛,因為那裏寫着感激,寫着不捨,寫着四年裏你我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

就在去年的十月份,我保送去了清華直博,也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在座的同學們,有的讀研、有的出國、有的工作,在我們即將展翅飛向不同的遠方時,請別忘了我們共同的起點,我們夢想啟航的地方。

同學們,今後的歲月“任重而道遠”,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鍊意識,讓我們的青春在時代的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今天,我們齊聚在環境學院共慶我們的成長;明天,我們奔走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創造南大人的輝煌。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希望我們如一代代的南大人一樣,俯下首,就有了“嚼得草根”的深沉襟懷;抬起頭,更擁有了“做得大事”的雄偉抱負。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願我們每一位環院學子,前程似錦、一帆風順;祝願我們的母校南京大學,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