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演講稿

關於殘疾人的勵志演講稿

欄目: 勵志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86W

人有千差萬別,有高矮肥瘦美醜之分,沒有誰一定比誰高貴,水比誰低下。只要能夠在自己生活的領域證明自己不是一個無用的"廢人",個人都可擁有完美的人生。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的殘疾勵志演講稿,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關於殘疾人的勵志演講稿

殘疾勵志演講稿(一)

不久之前有位女鄰居生下一個只有一隻手的女嬰。女鄰居和她的丈夫備受打擊。大約一星期後我在集會上遇見這對夫婦,他們問我是否有什麼建議。我並沒有什麼高明之見,只有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可以讓他們分享。

我的心得是:世上有數以百萬的人們將自己的殘疾置之度外,成就了難以想象的功業;你可以學會用與常人不同的方法,將事情做得同樣出色;重要的不是你的殘疾,而是如何面對殘疾給你帶來的挑戰;我們沒有權利把殘疾當作藉口,發揮自己的才能是我們的義務。

我生來沒有右手,但是我從沒感覺不如別人。我從小具有良好的身體協調性,我逐漸愛上了運動。像大多數孩子一樣,我在自家院裏與父親玩投球接球,就這樣學會了打棒球。唯一的不同是我投球和接球只能用同一隻手,為此我摸索出一個辦法,投球時手套掛在右臂上 ,投完球左手迅速戴上手套,準備接球。在練習時我總想象自己是我最喜愛的投手,把球投向自家房子的磚牆,然後戴上手套接住彈回的球。我向着牆越走越近,迫使自己不斷加快戴手套的速度。

長大後,運動成為我贏得別人接受的途徑。也許我在內心深處覺得,如果我在賽場上表現出色,別的孩子們就不會覺得我與他們不同。我希望通過這引起別人的注意,卻不喜歡人們關注我的殘疾。最近《洛杉磯時報》報道了一位出色的高中生投手――他也只有一隻手 。他提到了我的名字,説不希望自己像我一樣身有殘疾。起初我感覺很受傷,但是後來我理解了,這正是我自己當年的感覺。我不想被人看作是一個殘廢。請將注意力放在我的投球上,而不是我的手上。

我衷心地喜歡投球。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是找到你衷心熱愛的事業。如果你對自己的事業充滿激情,那麼行走在通往成功的艱苦道路上也變成享受。

後來的故事你們都已經知道。我加入密歇根大學棒球隊,兩次入選國家隊,還參加了1988年的奧運會。儘管我在職棒大聯盟征戰了將近XX年,奧運會仍是我最美好的記憶之一。我的職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我曾經單賽季贏了18場比賽 ,也曾一年輸掉18場。

我想告訴女孩的父母,我多麼感謝自己的父母。他們鼓勵我參與,但是並不對我的每一舉動指手畫腳。他們從不因為我少了一隻手而放鬆要求,甚至期望我比別人做得更好。我將永遠感謝他們沒有容許我將手有殘疾作為藉口。

我想告訴那位小女孩:”去找尋你熱愛的事業。可能你的選擇並非一目瞭然,也可能它不合邏輯,但是不要因此放棄追求。”對於只有一隻手的人,棒球這個選擇顯然不合邏輯,但是我熱愛它,所以把它當作畢生的追求。不管腳下的路將你帶往何方,不要放棄 ,直到你的心告訴你,你已經盡了一切努力使夢想成真。失敗的時候,爬起來繼續努力,不要給自己一點藉口。傾聽你內心深處的聲音,它會告訴你,你是否已經竭盡全力。

殘疾並不重要,99%的時間我甚至忘記我比常人少了一隻手,我也從來不曾羨慕過擁有雙手的人。重要的不是你比別人少什麼,而是發揮你擁有的才能。想象在你生命的盡頭有人問你:”你被賦予了許多才能,你用它們做了什麼?”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潛力,不要辜負你的潛力,這是我們人生的責任。

殘疾勵志演講稿(二)

你一定還記得這樣一段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當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説: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是的,這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一生的寫照,他的故事影響了我們幾代人的價值觀,多少年後,讀到這句,我們仍然會熱血沸騰,為他在逆境當中遭受殘疾所表現出的頑強精神所折服。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幾十年前,我們也只能從報紙、電台、到後來的電視來收聽、收看新聞;跨入21世紀,隨着網絡的發展,世界已沒有了距離,更多的人適應了電子產品,習慣了電腦前瀏覽網頁、收看電視、暢玩網遊、博覽電子書;越來越少的人流連於書店,熱衷於傳統的閲讀了。不管怎樣,社會在進步,人的精神食糧會越來越豐富。就像如今走進市場,看着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總在疑問:有毒嗎?有激素嗎?甚至會想起從前簡單的生活。

生活不可能回到過去,儘管我們閲讀過無數優美的唐詩宋詞,對於我們殘疾人來説,與其沉醉於“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還不如借用蘇軾的豪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來展現自己生命的精彩。

翻閲歷史,無數優秀的殘疾人展現在我們面前,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孫武后代,師從鬼谷子,刻苦學習,被同窗龐涓騙到魏國處以臏刑致雙腿殘疾,但他絕處逢生,在軍事方面展現出獨特才能,並著有《孫臏兵法》。二戰三巨頭之中,丘吉爾和羅斯福大家並不陌生,但他們是殘疾人,大家一定很吃驚。他們在世界政壇的地位毋庸置疑,丘吉爾還是作家、畫家,曾獲得過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讓我們回到當代,誰的故事給我們最多的震撼—是張海迪,她面對病魔,沒有屈服,自學成才,掌握了四門外語,出版了1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被譽為當代的保爾。如今,她已是我們敬重的中殘聯主席了。

無數優秀的殘疾人向世界呈現了他們的精彩,然而現實中,大多數殘疾人還是平凡的,他們就像天空中最暗淡的星星,也許你看不見,卻也是我們身邊最真實的人羣,我給大家講幾個例子。

XX年武漢市十佳殘疾人之一朱福金,因小兒麻痺造成肢體殘疾,在艱難地讀完高中後,為了生存,他擺攤賣過書、日雜、水果。後來專營光明牛奶,XX年銷量達到700多萬,生活對他的磨練造就了他的成功,他沒有放棄學習,自學了營銷管理方面的書籍,在實際當中得以運用。他認為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在生存中求發展。

我自己,也是這平凡中的一員,我先天腦發育異於常人,幼兒時又經歷車禍,造成身體右肢肌無力,直到三歲我才學會了走路,經過鍛鍊,我學會了用左手寫字、做飯、織毛衣,基本與常人一樣了,智力上沒有什麼障礙!我喜歡閲讀書籍,在書中我能領悟人生的真諦,找到心靈的避風港。XX年我以開發區招聘考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為了一名殘疾人工作協理員,從此我的人生也開始了新的一頁。我變得自信,懂得了關愛。20xx年在區殘聯的信任下,我協助組織編輯出版了《xxx》和《xxx》兩本殘疾人刊物,我的能量也得以釋放,思想得到昇華。在這裏我要感謝那些幫助我,關心我,賞識我的良師益友。生活亦如書——我們經歷了艱辛、學會了生存、也激勵了身邊的人。

當我們翻開歷史,就好像站在鏡子面前;閲讀文學,彷彿穿上了一件優雅的外衣;閲讀專業書籍,如同給了我們一雙吃飯的碗筷;瀏覽時事,依稀看見了我們雙肩的擔子,看見了我們都有一顆“位卑而未敢忘憂國”的拳拳赤子之心啊!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要沿着這個梯子攀向人生的高度!人生坎坷,我願與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