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愛情散文

低進骨子裏的塵埃

欄目: 愛情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05W
低進骨子裏的塵埃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張愛玲

有人説已婚女人的愛情是從性開始的,也是女人情感災難的開始。男人短暫的快感之後迅速忘了與之親密的女人,遇見新的獵物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
成熟的女人因為性快樂而為之戀戀不忘,那種依戀正是浩劫的開始,而她有可能渾然不知。戀愛中的女人是不分年齡的,只不過,少女可能注重情感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表象的浪漫。而女人在戀愛的過程中,可能更在意是相互給予的快樂,更貪戀那種快樂。當貪戀逐漸聚集成一種激情,戀愛中的男人再也也不肯放手,身邊的家庭硝煙四起。那種激情若不能理性控制,是要將自己焚燒成塵的。那個時候,誰還會憐惜塵埃之中曾經的豔麗?
男人怎麼會一樣呢?這世間可能有對女人鍾情忠實的男人,在花心是男人的天性,與女人合歡之後很快就忘了對方,甚至連容貌就不曾記得。不知道那是女人的悲哀,還是男人的齷齪。在這個你情我願的時代裏,夢想遇見一段清澈的愛情,真的不容易。
胡蘭成就是那樣的男人,愛過才女之後又愛上了別人的女人,接二連三的行徑很令人反感。這段時間讀了很多關於張愛玲的和胡蘭成的文字,感受頗多,但他人已將他們的故事演繹過許多版本,我不想再做過多的重複追蹤。
以前不喜歡讀張愛玲的文字,倒是因為胡蘭成那個人在媒體的火熱,讓我回頭去讀了張的一些作品。和很多人不一樣吧,有很多人是因為張愛玲才去讀胡蘭成的作品,比如他的《今生今世》,不過,我看好的是他的《禪意是一枝花》,草草讀過,記住的很少。讀書有的時候一知半解也是件好的事情,可以作為一個懸念,以後經歷的時候還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一如愛情,理解得太多透徹太過理性,又怎麼能感受其帶來的快樂呢?愛是既痛又快樂的事情啊。
愛情來臨的時候是沒有預兆的。文字做了張和胡的媒人,他們在相愛的時日裏因文字的相惜而纏綿,或許是一種浪漫,或許就是因為所謂的浪漫,給張以後的生活埋下了情感變裂的伏筆。你看,寫作有埋伏筆的技巧,日子也會無意經歷那些狀況。人啊,誰都無法安排自己的命運,雖然能駕馭自己的文字,文字象花一樣芬芳四溢。
在文人的情感故事裏,林徽因和徐志摩是我比較喜歡的。有很多人説林的美麗是傾國傾城的,林的才情也是無以能比的,或許沒有結合的愛情才是美侖美奐的。牽手不一定會成就曠世的愛情,距離產生的美麗可能才是世間的珍品。若張愛玲不給胡蘭成那張題字的照片,她之後的人生又怎麼會低進骨子裏去呢?她願意選擇那樣的愛情,寧願將美麗盛開在塵埃之上。不過,反過來想想,若她沒有遭遇那一段愛情,那些流轉至今的文學作品當時可能就不會誕生。可見,舍與得,慈與悲,不是一種因果反應,而是一種緊密相關。愛情,兩個字,古今中外,誰有能説得清楚呢?
除了港台之外,大陸的古今的才女,沒有經歷過感情遭遇的很少。李清照詩詞,是我從小喜讀的,她與趙明成的愛情不知感動了多少後人。如今細細回品,能將她的詩詞記得完整還真的不多。還好,在某些相對的語言環境下,我還是能嗅得她詩詞的氣息。我是愛她的,也是愛着他們的愛情的。所以,我運用大量的精力去經營自己的情感文字,不在意眾人詫異的目光。
或許迷戀文字的男女,他們的情感經歷都是曲靖相同的,詫異不會太大。誰個才子不風流?誰個才女不多情?但我想,他們絕對不是因為想要撰寫一些文字而去刻意經歷一些感情。多情與寫字一樣,都是他們的天賦。人若不多情,怎會生出諸多的煩惱?怎會活的栩栩如生?怎會留下浪漫的故事?
想必,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不過,我多情的對象怕是還在趕來的路上。在我年輕的時候説愛我的人有沒有呢?我不敢隨意親口對人説愛的。愛是一種責任和承諾,沒有一定的實力,怎能承受得起婚姻以外的愛情呢?
有很多時候真的想放肆一下,並不是一種以身犯險,更不一種渴望的體驗,而是真的想有那麼一個疼愛自己的男人以樹的形式站在身邊。我願意將仰望養成一種習慣。在仰望的過程中,或許有流星經過,月亮之上,太陽之下,那些飛翔的夢想與性愛沒有多大的關係。我始終堅信“性情”兩個字是相依相伴的,並不能單獨地滋意感覺,我若真的愛他,會將自己全心全身交給他,當然也會有前提:必須相愛。男女因為相愛,而有性情。女人因為渴望,所以仰望。
男人活在世上就是要女人仰慕的,無論多麼清高,多麼富有,或者多麼有才情,一旦愛上那個生命中的男人,無論對方是怎樣的情性,因為懂得,所以相愛。
愛了就愛了,沒有什麼後悔的,她可以為他象塵埃一樣低浮在他的空間,然後在塵埃中開出花來。
不過,他懂得她的什麼呢?懂得她想要的愛情,懂得她寂寞中的靜美,高傲裏的卑微,細緻中的天真,他捕捉到了她的温柔和燦爛,她索取了他的野性和不羈。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誰也不甭想用旁觀者者的眼光理清那種關係,只能説:相愛的時候一定是很愛很愛的,不用懷疑那時的真誠。不愛的時候已經不能返回來時的路了,不如,悄然走開,或許在另一片廢墟還能再開出美麗的花來。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張愛玲

有人説已婚女人的愛情是從性開始的,也是女人情感災難的開始。男人短暫的快感之後迅速忘了與之親密的女人,遇見新的獵物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
成熟的女人因為性快樂而為之戀戀不忘,那種依戀正是浩劫的開始,而她有可能渾然不知。戀愛中的女人是不分年齡的,只不過,少女可能注重情感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表象的浪漫。而女人在戀愛的過程中,可能更在意是相互給予的快樂,更貪戀那種快樂。當貪戀逐漸聚集成一種激情,戀愛中的男人再也也不肯放手,身邊的家庭硝煙四起。那種激情若不能理性控制,是要將自己焚燒成塵的。那個時候,誰還會憐惜塵埃之中曾經的豔麗?
男人怎麼會一樣呢?這世間可能有對女人鍾情忠實的男人,在花心是男人的天性,與女人合歡之後很快就忘了對方,甚至連容貌就不曾記得。不知道那是女人的悲哀,還是男人的齷齪。在這個你情我願的時代裏,夢想遇見一段清澈的愛情,真的不容易。
胡蘭成就是那樣的男人,愛過才女之後又愛上了別人的女人,接二連三的行徑很令人反感。這段時間讀了很多關於張愛玲的和胡蘭成的文字,感受頗多,但他人已將他們的故事演繹過許多版本,我不想再做過多的重複追蹤。
以前不喜歡讀張愛玲的文字,倒是因為胡蘭成那個人在媒體的火熱,讓我回頭去讀了張的一些作品。和很多人不一樣吧,有很多人是因為張愛玲才去讀胡蘭成的作品,比如他的《今生今世》,不過,我看好的是他的《禪意是一枝花》,草草讀過,記住的很少。讀書有的時候一知半解也是件好的事情,可以作為一個懸念,以後經歷的時候還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一如愛情,理解得太多透徹太過理性,又怎麼能感受其帶來的快樂呢?愛是既痛又快樂的事情啊。
愛情來臨的時候是沒有預兆的。文字做了張和胡的媒人,他們在相愛的時日裏因文字的相惜而纏綿,或許是一種浪漫,或許就是因為所謂的浪漫,給張以後的生活埋下了情感變裂的伏筆。你看,寫作有埋伏筆的技巧,日子也會無意經歷那些狀況。人啊,誰都無法安排自己的命運,雖然能駕馭自己的文字,文字象花一樣芬芳四溢。
在文人的情感故事裏,林徽因和徐志摩是我比較喜歡的。有很多人説林的美麗是傾國傾城的,林的才情也是無以能比的,或許沒有結合的愛情才是美侖美奐的。牽手不一定會成就曠世的愛情,距離產生的美麗可能才是世間的珍品。若張愛玲不給胡蘭成那張題字的照片,她之後的人生又怎麼會低進骨子裏去呢?她願意選擇那樣的愛情,寧願將美麗盛開在塵埃之上。不過,反過來想想,若她沒有遭遇那一段愛情,那些流轉至今的文學作品當時可能就不會誕生。可見,舍與得,慈與悲,不是一種因果反應,而是一種緊密相關。愛情,兩個字,古今中外,誰有能説得清楚呢?
除了港台之外,大陸的古今的才女,沒有經歷過感情遭遇的很少。李清照的詩詞,是我從小喜讀的,她與趙明成的愛情不知感動了多少後人。如今細細回品,能將她的詩詞記得完整還真的不多。還好,在某些相對的語言環境下,我還是能嗅得她詩詞的氣息。我是愛她的,也是愛着他們的愛情的。所以,我運用大量的精力去經營自己的情感文字,不在意眾人詫異的目光。
或許迷戀文字的男女,他們的情感經歷都是曲靖相同的,詫異不會太大。誰個才子不風流?誰個才女不多情?但我想,他們絕對不是因為想要撰寫一些文字而去刻意經歷一些感情。多情與寫字一樣,都是他們的天賦。人若不多情,怎會生出諸多的煩惱?怎會活的栩栩如生?怎會留下浪漫的故事?
想必,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不過,我多情的對象怕是還在趕來的路上。在我年輕的時候説愛我的人有沒有呢?我不敢隨意親口對人説愛的。愛是一種責任和承諾,沒有一定的實力,怎能承受得起婚姻以外的愛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