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經典散文

與酒有關的散文

欄目: 經典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6.41K

中國的酒文化淵遠流長!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與酒有關的散文,希望您喜歡!

與酒有關的散文

與酒有關的散文一:酒

酒,我不太喜歡,甚至避而遠之。那金黃的液體味苦且澀,實難下嚥,不知緣何成為大多數人眼中的佳釀。宴請貴賓,當屬國酒茅台;朋友小聚,掄幾瓶啤酒暢飲即可;即便獨自一人亦可嚼着花生米,就着廉價二鍋頭自斟自飲。酒已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飲品。

對於善飲酒者,舉杯相邀,開懷暢飲是件痛快事,而對於不勝酒力者則是種負擔:一杯酒下肚尚無大礙,還能談天説地;到第二杯便紅光滿面,雙眼迷離;至第三杯則意識模糊,昏昏欲睡;勉強灌下第四杯後,音量忽然提高了許多倍,滿嘴胡言,四處索酒,更有甚者一躍上桌,手舞足蹈,高聲叫嚷:“我沒醉,繼續喝,乾杯!”之後便哇哇大吐,不省人事!餘眾見之面面相覷,忙七手八腳將其扛回屋內。至次日醒來覺得口乾舌燥,頭痛欲裂,打個飽嗝還滿口酒味。迷迷糊糊中回憶着昨晚之事後不禁大發一番感慨:“再也不喝了,喝酒傷身啊!”然而下回再次坐到酒桌上後,早將此番經歷拋至九宵雲外,在眾人極力慫恿下繼續觥籌交錯,沉淪酒海。如此惡性循環,不堪重負的胃便成了犧牲品。

喝酒總有個勸酒者,在氣氛索然時勸君共飲一杯酒,提升眾人興致。此類人分兩種,一種為同甘共苦型,有酒一起喝,喝酒一起醉。另一種則是善勸不喝型,在唾沫橫飛的哄得他人喝得爛醉如泥後,自己杯中酒的高度卻未見有太大回落。待眾人皆趴在桌上不省人事後,他反而拎着灑瓶大方的來敬酒:“來,喝一杯!怎麼這麼快就醉了,酒量不行啊,還得練啊!”其實在我看來,勸酒大可不必,能喝則喝,不勝酒力點到即可,無須強迫。喝酒本是交流感情的一種手段,但到後來往往演變為以酒量大小論哥們義氣,不喝就駁人面子,弄得洋相百出,氣氛尷尬。

失言失態則是典型的醉酒後遺症。正所謂“酒壯慫人膽”,平時不能説的,不敢做的,在幾杯白酒下肚後,便口無遮欄,一吐為快,説到興起處甚至拍桌嘶吼,一反常態。酒後訴衷腸本無可厚非,但也得有個底限,否則呈了一時口舌之快,回報的將是一世的皮肉之苦。

中國的酒文化淵遠流長,非吾等俗人能夠了解,唯願酗酒之風不要愈演愈烈。倘若有一天可樂能取代啤酒堂而皇之的登上宴席,估計我也會是個“酒神”,期待ing........。

與酒有關的散文二:酒與茶

人生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前四項不挨邊,後四樣都喜歡,尤其好酒。

“豪飲一杯太白酒。江湖路,笑傲天涯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把酒問青天,今夕是何年。”“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從古至今,無論將士出征壯行,親友迎來送往接風洗塵,還是月下獨酌,思考人生,以酒為媒的詩句題材很多,相對來説飲茶的詩就很少。

究其原因,可能酒有催發之用,越喝心越熱,鬥志越高昂,血脈越噴張,口氣越大,信心越足,挽袖高歌,你説陣前殺敵還是景陽岡打虎,沒有不行的;你説數理化文史哲,沒有不會的;你説高官鉅富草根平民,沒有不識得;你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沒有不知的。既使説得興起無人搭理,亦能“舉杯酒問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局結束,不知為甚?正可謂醉時相交歡,醒來各自散。

喝酒,其實還是個氣氛,沒有好氣氛不會有好的酒量,俗話説酒逢知己千杯少,人要對眼,話要投緣,酒越喝越有,話越説越多,有時候,同一句話,同一個聲調,同一個語速,反反覆覆,喋喋不休,二人相對,視為至親,舉杯頻頻,相識恨晚,不知前世今生,只恐陰陽兩隔,冉冉纏纏,不能撒手,以至表情僵硬,雙目呆滯,四肢癱軟,每個毛孔都散發着酒香,不肯罷休,才叫到位。

斗轉星移,打掃戰場。夜色下,幾個兄弟或攙,或扶,或抬,或背,住平房還好,要住樓房,五層或六層,醉酒者癱軟無力,陪酒者晃晃悠悠,連登帶爬,踉踉蹌蹌地到屋敲門,開門一主婦,河東獅吼大聲呵斥:把這死狗一樣給我抬回來幹啥,從哪抬得抬那去。眾人忙忙後退,誰願意抬誰抬去,深一腳淺一腳地下樓回家,迎接暴風驟雨劈頭蓋臉的埋怨呵斥。

酒這東西,喝多了不行,不喝也不行,常常自我安慰,少喝點沒事,控制好就可以,要注意度,總量控制好沒問題,但三番五次之後,除了自己不信,其他人也不信了。

把酒排在人生八雅之中,或有些唐突,看起來不但不是什麼雅事,還頻頻出醜。究其原因,可能和喝的酒酒精濃度有關。據説武松景陽岡喝的八碗是米酒,按酒精濃度算可能在二三十度,像這種酒,喝個似醉非醉,似醒非醒,迷迷糊糊,懵懵懂懂是最佳狀態。心有飄拂,步有微晃,可進可退,可行可睡,可飲酒作對,可佳人詩語,可豪情壯志,做不敢做之事,罵不敢罵之人。

但酒局和夢一樣,總有散時,總有醒時,一但清醒,發現天還是那個天,雲還是那朵雲,人還是那個人,時間又過去了一天,翻腸倒海,頭暈目眩,四肢無力,目光呆滯,往往搓手頓足,追悔莫及。

漸漸地,更愛茶。茶可多人飲,亦可獨自品。嫩芽綠葉在水中翻滾沉浮,略帶苦澀的香氣撲鼻而來,縷縷絲絲,輕輕淡淡,或有若無,汲取自然靈氣的葉丫在碧透空靈的玻璃杯中自然而舒放,優雅而賢淑,像極了自得其樂翩翩起舞的少女,獨自陶醉着,綻放着。

端起杯,嘬一口清香,温潤而綿長,五臟六腑都被盪滌清澈,氣順了,心敞亮了,香氣隨着經脈打通全身,一身的皮囊開始有了自然的氣息,在佔據,在擴散。

好茶要有好書,翻幾頁書,品一口茶,歷史深藴,茶道聞香,日月精華,事不張揚,或明智,或悟理,或替古人擔憂,或為現實不平,舉一反三,五味雜陳,正如茶味,正如生活,苦樂悲歡,盡在不言中,勝敗得失,只是一縷香。品好茶,讀好書,人之大趣,若有好友相伴,人不宜多,一二人,三兩人,或喁喁私語,或對望不語,或三言兩語,只為相伴相知,淡泊相宜。就這樣,一兩個小時,三五個小時,不覺時間長,只歎日月短。

人到中年,遠酒近茶,遠鬧趨靜,更喜歡茶的清淡,茶的苦澀,茶的餘味留香,茶的回味悠長。加之經過社會積澱,有了生活感悟,更能體會,不濃烈,不張揚,隨風飄雨,淡淡花香,更有禪意,更悟人生。

布衣草根,茶本平常。茶喝多了,也醉,是心醉,心曠神愉的醉,發自肺腑的醉,不似酒醉,十里撲鼻,染得空氣就像醉了酒,趔趔趄趄,混混濁濁,惹得人躲,惹得人煩。

萬丈紅塵一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酒和茶,場合不同,年齡不同,心態不同,感悟不同,結果更是截然不同。

人多時,把酒言歡,獨處時,一杯清茶。

與酒有關的散文三:關於酒

酒確實是個妙物。不喝酒的日子,大家彼此都相似,喝了酒的日子,就各不相同了。幾杯酒水落肚後,覺得飄飄然、醺醺然,於是,平素沉默寡言、道貌岸然的人,會綻出笑臉,玩話、笑話、差話、髒話、下流話就會被梗直的舌頭從兩片脣間不斷頂出,生活透明的色調和柔和如蜂翼的韻味就溢滿了空間,再被量大壺空者灌下幾盞,則就玉山頹欹、吞吐縱橫,甚至撒瘋罵座,哭笑無常了,這是酒勁。

對於酒,我有着多年的體驗。第一次飲酒是在西師大和幾位多年未見的同學聚飲,其時我們在座的是三女五男。八個人高中時可以用相交甚篤冠之,於是大家鼓譟而飲。我開始堅決推辭不飲,説自己從不沾酒。三女相顧而笑,四男則怒目相對,一摯友説:“古人傳説‘文王飲酒千盅,孔子百觚’,況《十國春秋》有‘酒有別腸,不必長大’,你非毛孩,又不要你鯨吞,瞧不起人。”我不敢得罪朋友,在眾目睽睽之下,大醉而歸,直到次日日上三竿方醒,才覺酒臭沖鼻,胃裏萬蛇扭動,猶大病未愈之狀。想起友人夜間語,特後悔為何當時不以王充《論衡·語增篇》中“文王孔子乃率禮之人,何會醉酗亂身”以相拒。然而想是歸想。酒是醉了。後來幾人再次相聚,皆笑我那日狼狽之狀,説酒後醉如噴泉,大談什麼我們腳下全是破碎的愛情,這世界愛情就像公司一樣多……實實的醉態可掬。

有人説,酒可解憂,我想此話未必如此。劉伶所謂“無息無慮,其樂陶陶”自是酒醒之後,我自是酒醉之人,那份“憂心如醒”的病酒滋味很不好受。去歲我母親仙逝,心事低迷。在休假之日,幾位友人知我心情不暢,羣朋聚飲,三日一小飲,五日一大飲,猜拳行令,常是報醉終日,究是作踐了自己,落下了辛辣生冷不敢食的毛病。現在想來,當時只是在由興奮到麻醉的過程中暫時忘懷了一切,當時飲酒,實是有些愚蠢了。

國人飲酒,歷史久遠,我想當初發明酒者,絕非為後人大醉、行賄等等行徑而釀造。於是,説酒可以解憂,還不如説就可傷人,最起碼飲酒能削弱人的自制力。所以有人酒後狂笑不止有人痛哭不已,也有人口吐狂言而滔滔不絕,更有人把平素不敢告人之事吐露無遺,更有甚者,酒後失控,作奸犯科,身陷圇圄乃至喪命。錢史之鑑,酒倒是一篇傷懷之作,最好輕易不要觸碰,否則,經歷一旦變成文字,忘卻則是無暇的。

於是,我十分的討厭起酒來,更討厭的是強人所難的飲酒,或捋袖咋乎的單挑,或面善心詭的圍剿勸酒,或投井下石千方百計的作弄,把別人灌醉;更討厭者的是那些訴諸武力,捏着人家鼻子的喂酒。我每見這種場面,就想這是不是人類長久壓抑的一種獸性的發泄,以圖取得勝利後的滿足。你看那咄咄逼人的聲嘶力竭的划拳,在那贏拳的剎那一聲拖長的絕叫,那面紅耳赤之後顫抖的手掀翻杯盞渾然不覺的衝動,真叫人耳根、眼珠不敢恭維。

有人説,“酒杯裏總是要沾一點好酒,無論什麼散文都無法説清杯底這點酒,有的只可意會。”對此,我只能坐在屋子的角落裏,放下笨拙的手,靜悄悄地去想《菜根譚》中所謂的“花看半開,飲酒微醺”的趣味。我確實不知道,有幾個人可以領略到這令人深思徘徊的境界呢?( 文章閲讀網

※本文作者:※

Tags: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