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心情散文

最美還是那株牡丹

欄目: 心情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09W
最美還是那株牡丹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這一段崑曲雅文,出自《牡丹亭》。誕生於16世紀末的《牡丹亭》是一出古代愛情大戲。它最早脱胎於話本短篇小説《杜麗娘慕色還魂》。而杜麗娘的形象卻完全是大戲劇家湯顯祖在《牡丹亭》中的一個光輝創造:
她才貌端妍,從師讀書。由《詩經?關雎》詩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旁幽會。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鬟將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下,其父委託麗孃的老師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觀中,在太湖石底下拾得麗孃的自畫像,正是他的夢中佳人。杜麗娘魂遊後園,與柳夢梅相會,並指點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在愛情的感召下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婦。臨安考試,夢梅考中狀元,麗娘之父拒不認婿,並以拷打而治柳盜墓之罪,卻無法改變麗娘選擇柳夢梅的婚姻自由。一對戀人終成眷屬。
就是這株戲曲大觀園裏的牡丹曾經打動了多少人的心靈。因為它遭遇不幸的馮小青寫下了的七言絕句: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閒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痴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因為它曹雪芹在未竟的鉅著《紅樓夢》裏,寫到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偶然在悠揚的笛韻裏聽出了幾句崑曲,惹得她一陣傷心落淚,不能自持的正是前面提到《牡丹亭?驚夢》的名句。更值得特別一説的是,我國五四時期曾經與老舍先生共同寫下話劇劇本《春風桃李》的女作家趙清閣,在解放前根據不同戲曲版本改編成了小説《杜麗娘》轟動一時,後來重版時再次改為《牡丹亭》。這位一生未婚獨居的女作家,將白話文的小説《牡丹亭》留給我們,卻將她坎坷青春往事中與麗娘性格極其相近的寄寓其中。而她與老舍之間珍貴情誼的書信,在她的生前,焚之一炬成了永遠的謎。
又是這株戲曲大觀園裏的牡丹,讓它新世紀到來之初又重新大放異彩。在2001年的5月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頭即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2年,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開始了他的崑曲拯救之旅。他從台灣來到大陸首先風塵僕僕來到蘇州崑劇院。一面挑選新人,一面找名家設計燈光、舞美、音樂,給《牡丹亭》這部經典劇目加上現代視覺審美。兩年後的2004年,著名作家白先勇領銜指導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再然後是美國、南京、蘇州、北京,老先生帶領着他的《牡丹亭》各處巡演,然後青春版的崑曲,一場比一場引起轟動。
很多人都知道,這位以寫作聞名海內外的老先生一輩子最愛《牡丹亭》。先生曾經説:“我的確熱愛崑曲,但我不是在做一齣戲,也不單是為了崑曲,我希望把民族文化的力量喚回來。”三年的奔波中,牡丹亭的演出看的全靠着贊助人提供的資金,前前後後老先生募集到3000萬人民幣。而作為文化人,白先生也説:“最痛苦的就是為了演出去跟別人伸手要錢。”但是他從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場《牡丹亭》的演出,因為只為了尋回漸漸削弱的民族魂。
“20多歲時我往西方走,看人傢什麼都好,看了四十多年,一回頭才發現最美的還是自己園裏的那株牡丹。”白先勇老先生如是説。

※本文作者:靜荷之戀※

Tags:那株 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