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優美文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文章

欄目: 優美文章 / 發佈於: / 人氣:2.01W

中國有句俗話: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説明失敗中藴含着成功的因素,失敗後仍有希望走向成功......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失敗是成功之母文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文章:失敗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似乎已成老生常談,但行動和言語有時是不相一致的。當你的成績單上出現“紅燈”,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你的心中是否除了沮喪,別的一無所有?你是否意識到這失敗之中有孕育着成功的種子呢!對此,每個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樣!在此頗有必要談談:失敗是成功之母。

世上少有一帆風順的事,而失敗卻隨時會有,否則,那些“發明家”、“文學巨人”的美名豈不輕易地落到每個人的頭上去了?綜觀歷史,那些出類拔萃的偉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正確對待失敗,從失敗中獲取教益,從而踢開失敗這塊絆腳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生的成功不計其數,—生的失敗更是不計其數。他曾為一項發明經歷了八千次失敗的實驗,他卻並不以為這是個浪費,而是説:“我為什麼要沮喪呢?這八千次失敗至少使我明白了這八千個實驗是行不通的。”這就是愛迪生對待失敗的態度。他每每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取得—項項建立在無數次失敗基礎之上的發明成果。失敗固然會給人帶來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穫;它既向我們指出工作中的錯誤缺點,又啟發我們逐步走向成功。失敗既是針對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礎,也就是説:“失敗是成功之母。”

然而,在現實中成功並不是失敗的積累,而是對失敗的總結與超越。如不認識這一點,就會導致“失敗越多越成功”的荒謬結論。比如數學上有名的平行公理,從它問世以來,一直遭到人們的懷疑。幾千年來,無數數學家致力於求證平行公理,但卻都失敗了。數學家波里埃終身從事平行公理的證明卻毫無成就,最終在絕望中痛苦地死去。正當這個問題像無底洞—般吞噬着人們的智慧而不給予任何回報時,羅巴切夫斯基在經過七年求證而毫無結果時,找出了失敗的原因。羅巴切夫斯基在屢次失敗之後,總結分析了失敗的前因後果,從本質上認識了這一問題,從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一條客觀規律,但真要把失敗向成功轉化由可能變為現實,還必須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科學的分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指導今後的工作,這樣才算沒有“白白”地失敗。

年輕人在工作中容易失敗,也容易灰心,因此,我們只有牢記“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名言,樹立起堅定的自信心,才能從失望中看見希望,從失敗走向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僅應當成為我們喜愛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失敗中獲益,從勤奮中崛起,這就是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

失敗是成功之母文章:失敗是成功之母

中國有句俗話: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説明失敗中藴含着成功的因素,失敗後仍有希望走向成功。

但是,怎樣才能將失敗轉化為成功呢?這或許是許多人都想知道,而且力爭去做到的事情。

失敗後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被失敗的痛苦打垮,不要被失敗的情緒左右,從此一蹶不振。這樣的結果將是更慘的失敗。西楚霸王項羽,力大無窮,英勇善戰,恨天無把恨地無環。卻不能正確的面對失敗。亥下一戰,慘遭失敗後。在看到張良用螞蟻拼成的“霸王死於此地”後,竟然高呼:“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的悲歎,而自刎於烏江邊。其實細細分析,當時劉邦只是以多欺少,而霸王又何必“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呢?如果當時他能夠聽一句老船公的話,返回江東重整軍馬,或許能夠“捲土重來未可知”。

首先。只有能夠正視失敗的人才有可能從失敗中奮起。這一點,一代梟雄曹操,就做的比較好。赤壁之戰,一陣東風,一場大火將他號稱百萬的大軍,幾乎燒了個片甲不留,而曹操卻在倉皇逃命時談笑自如:“勝敗乃兵家常事,待我回去,重整軍馬,他日再戰必勝。”這就是對失敗的蔑視,對失敗的正確認識,才能成功。

其次,失敗後要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雖然失敗中藴藏着成功的因素在裏面,但並不是説,失敗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並不是説失敗後就一定能走向成功。失敗後,仍然我行我素,不知道吸取教訓,不去探究失敗的原因,從而去克服那些失敗的因素,那麼迎接你的將是又一場更加慘痛的失敗而已。歷代帝王,由於暴虐荒淫而被起義軍趕出皇宮甚至被殺害。而新的帝王登基,卻仍然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才導致了一次次的帝王下台與朝代的更替。只有善於總結經驗,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人才能重新振作起來,走向成功。越王勾踐,失敗後雖然淪為階下囚,但他卧薪嚐膽,不忘總結經驗,操練兵馬,等待時機。最後一舉擊敗吳王夫差,一雪前恥,走向成功。

另外,從失敗走向成功的路是漫長的,甚至是一條坎坎坷坷的,佈滿荊棘的艱難的路。所以在這條路上,善於堅持和能夠吃苦也是很重要的。李時珍行過大江南北,經歷千辛萬險,還遍嘗百草,有時候甚至被毒昏過去。辛辛苦苦的堅持了二十七載,才有了醫學名着《百草綱目》誕生。

失敗後不能萎靡不振,從此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也不能抱着“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古訓洋洋自得,不思進取。認為在失敗的後面肯定有成功的等待。失敗後面的成功不是等待,而是進去,是努力。只有那些在失敗後,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並不斷努力進取的人,才能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只有那些能夠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勇於攀登並且能夠堅持到底的人,才能最後取得成功的輝煌。

失敗是成功之母文章:失敗是失敗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

樑菲研究生畢業後,如願進入一家很不錯的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這是一個能夠直接接觸企業中高層的職位,具有非常好的學習與自我提升的機會。

總經理助理有非常瑣碎的工作需要處理,需要細緻而且有計劃性,具有雷厲風行的魄力。而樑菲非常關注周圍人的感受,很難強行要求別人,顯得比較軟弱。她覺得如果不能夠改變現狀,將得不到提升管理崗位的機會。為此她投入了大量的時間,想要突破自己的“短板”。比如,遇事強硬,多要求;為自己準備了本子、錄音筆,希望能記下每一件提前應該安排好的事情,每一個需要注意的要點;她還養成了記“錯誤筆記”的習慣,將自己每一次工作中發生的失誤記錄下來,並在後面寫上了下次應該作出的調整等等,希望能夠幫助自己變成一個細緻、有條理且計劃性強的職業經理人。

堅持了一段時間下來,她工作中的計劃性有所提升,失誤的出現率也有所下降。但是由於她在工作中態度比較強硬,和周圍同事原本朋友般融洽的關係冷了不少,更多是公事公辦的往來。

面對滿滿的“錯誤筆記”,她覺得很不舒服,很受挫。但善於堅持的樑菲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的,因為她堅信如果不能克服缺點,不能越過失敗,就不會獲得成功。

因為她深信一句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

木桶能夠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木桶理論是我們熟知的理論: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長的板,最終能夠裝下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在我們的職業發展中,對於許多人而言,對自身弱點的害怕往往壓倒了對自己優勢的信心。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場紙牌遊戲,我們每個人手中既有優勢牌,也有弱點牌,但是我們大部分人認定弱點壓倒優勢。

曾經在心理諮詢課程中遇到一個非常受挫折的銷售員。他喜歡實幹,能夠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善於關注別人的感受,但他一直困惑於自己不善於找到與人閒聊的話題。每次看到別的銷售人員能夠天南地北地與客户、老闆侃大山,關係很融洽的樣子,他就覺得非常羨慕。他是一個很勤奮的人,為了克服這個“缺點”,甚至強行去背誦別人聊天時候的每一句話,但是一到了新的地方,遇見新的人,就會發現之前的那個話題又不應景了。在一再受到挫折後,他開始懷疑也許是因為什麼童年影響或是其他什麼心理因素,於是報名參加心理諮詢的課程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這真的是一個“問題”嗎?難道一定要越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夠獲得成功?

失敗是失敗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並不是失敗的對立面,對失敗的研究並不能幫助我們學到什麼成功的經驗。

我們會錯誤期望能通過研究對我們服務不滿意的客户來了解滿意的客户,通過員工的弱勢來促使他們發揮優勢,通過了解病症來知道如何保持健康,通過離婚來了解婚姻,通過悲傷來體會喜悦

對不成功的團隊進行研究,你會發現團隊成員之間時有爭執。而對成功的團隊進行研究時,你會發現他們的團隊成員之間也同樣有很多爭執。因此,為了找出成功團隊的祕訣所在,你就得對成功的團隊進行調查,找出他們在不爭執的時候都做了些什麼。

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要學習瞭解成功的特徵。一個人或一個機構要想成功就要擴展優勢而不是簡單地靠彌補弱勢。

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也提出了同樣的想法,他提出那些偉大的公司都把精力放在少數“世界上就他們能做得最好”的幾件事情上。通過對優秀企業的研究,不管從星巴克到雷克薩斯,從蘋果到戴爾,從沃爾瑪到百思買,你都能發現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想方設法把這條建議付諸實踐。

成功者儘管路徑各異,卻有一定之規。之所以人比人,氣死人,就是因為以己之短,比人之長,越比越灰。與其老想自己沒什麼,不如多想自己有什麼,然後設法把它用好。這不是説,人可以無視缺點,而是與其追尋盲目的“琴棋書畫”,還不如“斷其一指”儘可以由它去。

能繞過去的,都不是障礙。

※本文作者:※

Tags:之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