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優秀散文

高中生優美散文隨筆800字

欄目: 優秀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47W

散文作為中國當代散文的一種創作現象,它的創作理念和具體作品都對散文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高中生優美散文隨筆800字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高中生優美散文隨筆800字

高中生優美散文隨筆800字篇一:月下獨酌

知了收起它最後一長鳴,荷花綻放它最後一次美麗,我放好最後一件短袖,就這樣迎來了桂花的第一次飄香,皎潔的月光傾瀉不到地面,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秋意。我靜靜地走向陽台,舉頭,望明月;低頭,淚千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放下電話,剛剛所聽到的雖然是媽媽要回家的消息,心裏卻不免泛起一陣陣的酸楚。如影隨形的思念在這一刻終於如洪水找到決堤口一般向我襲來。整整五個月了,老媽終於能扔下老爸回來了。晚風帶着清澈的涼意,隨着暮色的浸染逐漸圍繞在我身邊,彎彎的月兒在黑色的夜幕下靜靜的陪着我。我抬頭:“月兒啊!還記得老媽到老爸那的第一個晚上,你也是這般模樣的陪在我身邊的啊。”

那天,早晨早早的來了,陽光毫不吝嗇的灑下萬丈光,昨夜的露珠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微風搖曳着樹葉,抖落了一地的歡樂。悲傷如我,在明媚的陽光也照不暖那份要告別媽媽的失落。“丫頭,你是老大,家裏就交給你了,要照顧好妹妹,媽去幫爸爸,要體諒媽啊!”媽媽交代了一大堆瑣事,我只是反射性的點點頭。

時間絲毫沒有體會到我的思念,硬是一分一秒慢慢的陪我走過,我不知道對妹妹發了多少次火,收拾了多少次亂七八糟的房間,也不知道天上的月兒何時由彎彎的月牙變成了圓圓的圓月,又何時從圓月變成了月牙,只知道妹妹漸漸的也不再弄亂房間,月兒依舊每天在同一個地方,同一片天空陪伴着我度過了這幾個月。

我不是李白,有酒來邀明月,也不是詩人,有詩來贊明月,我只是一介書生在面對思念與月兒相遇的場景而有了太多的感觸罷了。也只是在思念的時候,孤獨才顯得特別美麗。“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雖然飽受了思念之苦,但這幾個月也讓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如何在沒有老媽的夜晚,邀請天上的月兒來分享我的喜怒哀樂。

月兒,你聽到了嗎?老媽要回來了,今後你無需在分享我的寂寞了,下次再見的時候我定會送你一場最美麗的微笑。

高中生優美散文隨筆800字篇二:江南

我曾想像我在一座古老的江南小院裏,青灰色的瓦,白色的牆,還有雕花的木窗。

我每天黃昏的時候出去走走,我每次出去時都望一望梧桐樹上的那隻斑鳩,久而久之,那隻斑鳩在我出去時也會望一望我。我在傍晚的時候回來,悠長的巷子裏我會遇到許多陌生或熟悉的人,我把微笑送給他們,我發現淡黃色的日子薄如蟬翼,一片片輕輕飄過。

有一種花會在我走到門口的一剎那盛開,香氣霎時溢在空氣中。每一次那種花都極精確地在我出現時盛開,彷彿它一直蓄積着力量,它捕捉着我的氣息,它要在我出現時毅然決然開出悽美的花朵。或者我的體內有一種神祕的意志,它驅使着我在花開時刻趕到,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明月半牆時,蛙聲四起,五十里地外都是蛙聲,蛙聲濺起的月光沾濕我的衣襟。

如果飄起了絲雨,我願撐起紙傘踏着青石板走進幽深的雨巷。歲月留下斑駁的痕跡,古舊的牆體,越過時間,不知它們有沒有傾聽的耳朵,聽歲月經過時的清音裊裊。腳步發出輕輕的聲音,如輕柔的水波漾開去,又柔柔地折回,重重疊疊的聲音飄然悠然。我不知道有沒有一扇窗子悄然無聲的開着,等待江南雨中的過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樣的詩句當屬江南吧。當然,還有水一樣的伊人。忽然想到,江南和女人密切相關,不知是誰賦予了誰靈性,誰成就了誰的美。水一樣的伊人,端坐在水邊,銀白色的河面上泛着光芒,沉謐而深遠。蘆葦的白花美麗得讓人心動,水一樣的伊人,她招一招手,所有的白花都變成了白色的鳥,或是蝴蝶,蹁躚起舞。月光籠罩着她,像是一層白紗,她的皮膚光潔,眼睛像水一樣清澈,她的笑容只在臉上顯現一瞬,空氣中就泅散開無數笑容。

這樣的江南總是讓人心醉,讓人在心底惦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我願用大片的夢土,種上江南的植物,在三月的小院裏,看細雨飄落。

高中生優美散文隨筆800字篇三:秋風掃落葉

蘇軾曾用這樣的一句詩歸屬自己的一生:“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當在那個驕奢淫逸,爾虞我詐的歷史時期,落葉無數,誰又可以去品味秋的風韻呢?

俗話説:秋風無意,落葉有情,在中國文學史上可以意屬“秋風”的恐怕只有李白了吧!他這場無意的秋風掃盡了一地的落葉。

對於李白,我總想把他與長安聯繫起來,因為他的閃耀與失意都牽扯着這個奢侈的京城,而對與長安,李白不過是一個過客,因為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微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去製造一點娛樂,而樂趣過後,不過是無盡的淡漠與排擠,因為這裏,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寄託,離開長安,是李白必然的選擇。

而李白從骨子裏是入世的,建功立業的抱負如影隨形,成為他心中最深的痛,他“仰天長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高人”是吶喊的背後,是“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的無奈。

杜甫曾説李白“飄然思不羣”的確,嗜酒的天性,放蕩的情懷,造就了他的不羈,漫遊的生活,讓他創造出了更多的浪漫詩篇,但即使輝煌,李白也逃脱不了孤獨的陰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慨問世事,有誰可以理解他滿懷抱負的雄心,有誰可以明白他內心的悲憤,“濟蒼生”“安社稷”那終究是一場不切實際的夢,夢醒了,依舊現實。

李白,這個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遊者,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性格傲岸,不畏權貴所容,不甘趨炎附勢,在朝宴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宴放白鹿於青崖之間,孤獨於傲然他必集一身。

才華橫溢,放蕩不羈,人們對李白的期望是歌的頌德,取悦帝王,高官厚祿,而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執著,讓這一切成為泡影。

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百姓説人話,是李白政治生涯的起點和終點。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的嘯成了劍氣,咻一口吐沫就是半個盛唐。如今,落葉已盡,秋風已過,但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李白!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