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愛情故事

有關愛情的睡前故事

欄目: 愛情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1W

如果愛上,就不要輕易放過機會。莽撞,可能使你後悔一陣子;怯懦,卻可能使你一輩子後悔!關於愛情的睡前故事你看過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有關愛情的睡前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愛情的睡前故事

有關愛情的睡前故事篇一

他那時還是一個小小的銀行職員,她是他的儲户,手裏攥着一大把零鈔來存錢。他從沒有見過像她那樣清純的女子。他開始暗戀她,一週沒看到她來,就沒着沒落的。她還是一箇中專生,18歲,來自那個有巴山雨的窮困山區,家裏還有讀書的弟妹,她在讀書之餘還要出去打工,手中的那一堆堆零鈔是一家的救命錢。

為了她,他戒煙,不再買名牌服飾。他匿名把省下的錢悉數打在她的存摺。有一次,她前來取錢,他看到她的手指包紮着一小塊紗布。她笑笑,説:“不要緊,是學車時不小心弄破的,謝謝!”他卻把這件事放在心,提着一大包東西去看她,但是,他沒有進校園,在一張小紙條給她留了言。

她找來了,對他説:“你別瞞我,我知道是你。從你望我的眼神。”她是來告別的,她要回到家鄉去,她的父母為她説了一門親事,那家有錢,對她病重的父母一直很照顧。沒有那家的支持,她的弟妹就不能讀書。

那天晚上,他喝得大醉,眼裏佈滿血絲。她那麼堅決,一下就把自己拒於千里之外。

許多年後,他去三峽參加一個會議。在賓館山腳下的一所國小前,他遇到一個女子,怯懦地喊着他的名字。這時的他,已經是一家銀行的行長,隨他前往的還有他的妻子。他盯着她的眼睛看了好半天,實在是想不出這個身材臃腫的女人是誰。

過了一會兒,他恍然大悟,狠狠地打自己一嘴巴,怎麼會是她?

他一夜無眠,頭腦盡是她少女時代的倩影,多年的情愫像烈日下的柴火,憑一抹記憶的亮點在漆黑的夜晚“轟”地點燃了。他在妻子的面前隱藏了對她多年的思念,他不跟妻子説,也不跟任何人説。

天亮時,他試着向當地人詢問,才知道她在那所國小教書。服務員説:“她是個可憐人,她患了家族遺傳病,壞了相貌,一個人孤孤單單。聽説在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家境十分好的男孩看中她,她沒同意,卻跟身邊的人不停地説那個男孩怎樣對她好。説到底,她怕害了別人,連累人家。她真可憐。”

他的心被蜇了一下。他怎麼也沒想到,當初那堅決的拒絕其實包含着這樣的深情。他想去學校找她,卻被告知她不在。

會議結束,他懷着不安的心登上客車。就在車啟動的時候,一個服務員跑過來,急匆匆地交給他一封信。坐在顛簸的車上,他打開信封,裏面有一張字條,那是他多年前在她手指受傷時,他寫給她的,反面有一行字:“對不起,忘了我吧。”

他背過臉去,把那張紙揉成一團,丟在車窗外翻滾的江水裏。妻子好奇地問:“你怎麼了?”他笑一下,説:“沒什麼,我忘了給山下的人道一聲謝謝。錯過啦,錯過啦……”

有關愛情的睡前故事篇二

1920xx年12月,羅家倫作為北平學生的代表,前往上海展開學生團體串聯,卻在美麗的黃浦江畔,邂逅了張維楨,開始了一生的愛情傳奇。

那是 “全國學生聯合會”的一次集會,羅家倫雖然貌不驚人,但他是當時名聲遠揚的學生領袖,他親筆起草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在當時大學生中間爭相傳閲。當時,羅家倫一出現,就讓現場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他激情澎湃的演講更是讓現場成了沸騰的海洋。上海女子學校的女學生張維楨站在台下,她滿臉紅暈,用一雙深情的眼睛專注地默默注視着羅家倫,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手勢和每種表情都讓清秀文雅的她着迷。此刻的羅家倫就站在張維楨的面前,他的演説一字一句地敲擊着她的心扉,貼近,火熱,直入她的心田。在這一瞬間,愛情產生了,張維楨被愛情賦予了強大的力量,她在人山人海中居然擠到了會場的最前面,大聲地對羅家倫説:“我名叫張維楨,今後請你多多指教!”説完,她把自己的聯繫地址寫在一張字條上遞給他。面對張維楨的熱情大方和青春美麗,羅家倫的心在那一刻被驚動了,原本口才出眾的他竟然靦腆得像個不知所措的小男孩,只是慌亂地説着:“好,好!”

都説一見鍾情的愛情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但是,張維楨和羅家倫卻用真實的愛情經歷證明:即使是一見鍾情的愛情,也有在一開始便註定會相愛一生的。

愛情大多是有信物的。羅家倫給張維楨的愛情信物,是兩張風景明信片和兩張小型風景照片。雖然並不名貴,卻包含着羅家倫渴望和張維楨比翼雙飛的心意。張維楨讀懂了其中的含意,她回贈給羅家倫的愛情信物,是自己的一張玉照。一個女孩子把自己的玉照送給一個男人,自然是意味着心中的愛慕。羅家倫在日記裏寫道:“就是你的照片,使我看了生無限的愉快。”從此,張維楨和羅家倫開始鴻雁傳書,漫長的愛情之旅啟程了。

1920xx年8月,羅家倫從上海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他本想與張維楨在上海見面,暢敍一下與她別後的相思之情。不巧的是,此時的張維楨已從上海女子學校轉學到湖州的一所女校讀書,而羅家倫到了上海後又一直髮高燒,無法去看張維楨,雖然上海和湖州相距不過是幾百裏,他倆卻沒能見面。

在分別的幾年時間裏,張維楨收到了羅家倫寄來的好幾本書,還收到了許多信。在這些信件中,張維楨看到羅家倫字裏行間出現的微妙變化,比如對她的稱呼,羅家倫從“維楨吾友”自然變成了“維楨”、“維楨吾愛”,到最後成了“我生生世世最愛的維維”。張維楨明白,她從此成了羅家倫心目中最珍愛的人。張維楨讀着羅家倫那一封封漂洋過海的信,心中暖意瀰漫。

1920xx年4月,張維楨接到羅家倫的信,説他決定回國了,想想就要回到心愛而相思的女子身邊,他的心情很是激動。可就在這時,張維楨卻申請到了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獎學金,計劃在秋天進入研究院。張維楨知道,羅家倫在國外的這幾年來,忍受着分別的痛苦,一直盼望着她到國外留學,與他日日相見,如今自己要到國外去了,可是,羅家倫偏偏又要回國了。張維楨非常體諒自己心愛的人。為了讓羅家倫早日回到上海當面向他表白心事,她給羅家倫匯去了錢,讓他早日回上海見面。羅家倫接到張維楨的匯款時,他的心放下了,他明白了,張維楨是在告訴他,她願意為他們的愛情而等候。

1920xx年6月18日,在張維楨的殷切盼望中,羅家倫在馬賽登上了迴歸的船,經過一個星期的行程,他終於回到了張維楨的身邊。在一個多月的甜蜜日子裏,兩個相愛的人互定了終身。

1920xx年11月13日,他和她在上海結婚了,當時,他們都已年近三十了。8年的相思,終於換來了朝暮比翼飛,同心度人生,深情依依,真摯動人。

世間有一種愛情,一開始便已經註定了一生,不論是一見鍾情,還是相識已久,只要真心相愛,就是一生的牽手。

有關愛情的睡前故事篇三

020xx年,艾弗森大學畢業應徵入伍,第二年便參加了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在進入伊拉克之前,他對這個國家古老的文明歷史,充滿了嚮往之情。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端着衝鋒槍,帶着説不清的疑惑和恐懼,踏進了戰火剛剛洗劫過的巴格達市。

儘管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了,大規模的抵抗已不復存在。但戰爭的陰雲仍久久地不肯散盡,各類的爆炸、襲擊、恐怖活動仍時有發生,艾弗森就曾眼睜睜地看着一位戰友,在巴格達市中心被汽車炸彈炸得粉身碎骨,而就在10分鐘之前,他們還談笑風生、提到回國後的打算呢。

20xx年春天的一個週末,艾弗森奉命隨一支5人小分隊在大街上巡邏。忽然,有人引爆了安放在街角的一個垃圾箱旁的炸彈,好幾位平民被炸倒。在匆忙趕往出事地點時,艾弗森不慎崴了左腳,落在了後面。他並沒有意識到,巨大的危險正向他湧來——那位激進的年輕人,從一個水果攤後面,輕輕地一揚手,一把鋒利的水果刀,呼嘯着朝他後胸刺去。

聽到響聲,他機警地一閃身,水果刀擦肩而過,扎到路旁一棵大樹上。他端槍朝前搜尋過去。就在他快到水果攤前時,一枚自制的手榴彈,甩到了他的腳下,他迅速地上前一腳踢飛冒煙的手榴彈,隨着一聲爆炸,那個血肉模糊的襲擊者,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

他慢慢地走到近前,看到那個襲擊者的手裏,還握着一個被鮮血染紅的信封,未合上的雙眼仍望着天空,顯然對這世界還有着難捨的依戀。

他小心翼翼地拿過那個信封,從裏面抽出一張照片和一封信。他不認識上面的阿拉伯文字,但從照片上那個美麗的女子深情的眸子裏,他猜測她一定是死者最親近的人。

很快,艾弗森的猜測得到了證實,那封信是那位襲擊者未婚妻米吉寫來的,他們的婚禮定在了下個月。

一段美好的姻緣戛然而止。都是可惡的戰爭,才……好長一段時間裏,艾弗森的腦海裏始終晃動着米吉那甜甜的笑靨,還有她躺在血泊中的未婚夫那帶着稚氣的臉。是不經意間的一次遭遇,他奪走了他們本該擁有的幸福,他竟有了這樣無法解脱的負罪感。

如果那天他不落在後面,如果他沒有遭到襲擊,如果那枚手榴彈不被踢回去……那麼,悲劇就不會發生。他懊惱而遺憾地做着一個個假設,彷彿自己犯下了深重的罪孽。

兩年後,他回國,退役,擁有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

奇怪的是,那張沾滿血污的臉和那女子燦爛的笑容,常常會浮現在他的眼前,如此強烈地告訴他——那件事非但沒有被流淌的時光沖淡,反而在記憶深處變得更加清晰了。

幾經躊躇,他終於做出一個連自己也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的決定:重返伊拉克,去找尋照片上那個美麗的女子。

他辭掉了薪酬優厚的工作,來到曾經戰鬥過的巴格達,一邊在朋友的公司打工,一邊悄悄地找尋那個叫米吉的姑娘。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他還是沒有見到那個明眸皓齒的美麗女子,彷彿她也從巴格達徹底消失了。

朋友不解地問他:“即使找到了,你又能怎麼樣?是想告訴她自己就是奪去她未婚夫生命的人嗎?若是那樣,還不如不見她呢。”

艾弗森默默無語,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見到米吉時該説些什麼,又能説些什麼。然而,他仍熱切地期望見到她,即便她將他看做十惡不赦的壞蛋,他也不會爭辯一句的。

那天,他正在平靜的巴格達市郊漫步。忽然,他聽到有人喊米吉的名字,他趕緊回頭,失望卻再次湧來——眼前這位步履蹣跚的老婦,也叫米吉。

一晃,他又在在巴格達生活了5年,他結識了許多伊拉克的朋友,他請他們幫助尋找米吉。

20xx年,一位在納傑夫工作的朋友告訴他,米吉去了他所在的那座城市。

當他風塵僕僕地趕到納傑夫,站在米吉面前時,他驚訝地發現:昔日美麗的米吉,臉上己滿是滄桑。

米吉平靜地告訴他:早已知道未婚夫遇難的經過,她曾試圖阻攔過他當初的衝動。

“可是,他還是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也許,我不該作為一名參戰士兵來到這裏。”艾弗森愧疚地回憶了6年前那令人痛心的一幕。

“不該發生的戰爭,傷害的不只是伊拉克人,還有美國人,每一個在戰爭中的死傷者,留給其家庭的,都是難以形容的傷痛。”米吉消瘦的身子,在夕陽中顯得楚楚可憐。

“你説得對,雖然我從沒想過參加這場戰爭,但我這一生也擺脱不了戰爭的夢魘了。”艾弗森瞭解到米吉的父母,都是在美軍最初對巴格達的轟炸中喪生的。

“可以銘記,但不要仇恨。”米吉淚眼婆娑。

“我多麼想為你做一點什麼,來彌補內心的愧疚。”艾弗森真誠地握住米吉的手。

“我不會怪罪你,如果我的未婚夫殺死了你,你的親人同樣也會十分痛苦的。”

“我知道,所以我必須到這裏來,不單單是向你請罪,還想……”艾弗森抬起頭來,眼睛裏盈滿了熱切的渴望。

米吉望着他,一顆柔柔的心被感動了。

兩個月後,一家鮮花店在巴格達市中心的一條街上開張了。賣花的正是米吉,負責進花、運花、送花的,則是艾弗森。往昔的仇恨和悲傷,已悄然退去。兩個人的眼睛裏,都充滿了愛的光澤,在他們的心心相印中,生活多了幸福的斑斕色彩……

這是一位前往巴格達採訪的記者,向我講述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聽罷,我不禁深有感慨:他們似乎應該成為彼此無法原諒的仇人,然而,刻骨銘心的疼痛過後,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相愛,因為唯有不斷湧動的愛,才能沖淡仇恨,才能捧出更多生活芬芳的花朵,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疼痛過後,他們毅然地選擇相愛。他們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種闊大的胸襟,是一種非凡的氣度,更是一種純淨的品性。

Tags: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