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及意思和出處的精選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88W

語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是中國語言的精華。成語中藴含着寶貴的文化財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瞭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傳統中華美德等眾多方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成語典故及意思和出處的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成語典故及意思和出處的精選

成語典故及意思和出處的精選篇一:價值連城的故事

和氏璧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説荊山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説,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然而經玉工辨認,璞被判定為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為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卞和感歎道:“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啊!”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為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就是後世傳説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遊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50餘年後,趙國邯鄲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鑑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説和氏璧在邯鄲城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説,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趙王懾於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邯鄲。

公元前220xx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説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wèi)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成語典故及意思和出處的精選篇二:防微杜漸的故事

東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后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着國家的軍政大權。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裏很着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后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後,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徵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於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於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説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出處】《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成語典故及意思和出處的精選篇三:負隅頑抗的故事

戰國時,有一年齊國發生饑荒,許多人餓死。孟子的弟子陳臻聽到這個消息,急忙來找老師,心情沉重地説:“老師,您聽説了嗎?齊國鬧饑荒,人都快餓死了。人都以為老師您會再次勸説齊王,請他打開棠地的穀倉救濟百姓。我看不能再這樣做了吧。”

孟子回答説:“再這樣做,我就成為馮婦了。”

接着,孟子向陳臻講述了有關馮婦的故事。馮婦是晉國的獵手,善於和老虎博鬥。後來他成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幾乎被人們忘掉。有一年,某座山裏出現了一隻猛虎,常常傷害行人。幾個年輕獵人聯合起來去打虎,他們把老虎追至山的深處,老虎背靠着一個山勢彎曲險要的地方,面向眾人。它瞪圓了眼睛吼叫,沒有人敢上前去捕捉。

就在這時,馮婦坐車路過這兒。獵手們見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請他幫助打虎。馮婦下了車,挽起袖子與老虎搏鬥起來,經過一場拼搏,終於打死了猛虎,為民除了害。年輕的獵手們高興地謝他,可是一些讀書人卻譏笑他。

【出處】《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成語典故及意思和出處的精選篇四:草木皆兵的故事

公元383年,基本上統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堅,率領90萬兵馬,南下攻伐東晉。東晉王朝任命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率領8萬精兵迎戰。

秦軍前鋒苻融攻佔壽陽(今安徽壽縣)後,苻豎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這座城池。他聽信苻融的判斷,認為晉兵不堪一擊,只要他的後續大軍一到,一定可大獲全勝。於是,他派一個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謝石勸降。

朱序原是東晉官員,他見到謝石後,報告了秦軍的佈防情況,並建議晉軍在前秦後續大軍未到達之前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謝石聽從他的建議,出兵偷襲秦營,結果大勝。晉兵乘勝向壽陽進軍。

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向壽陽而來,大驚失色,馬上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動靜。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又是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空灰濛的一片。仔細看去,那裏桅杆林立,戰船密佈,晉兵持刀執戟,陣容甚為齊整。他不禁暗暗稱讚晉兵佈防有序,訓練有素。

接着,苻堅又向北望去。那裏橫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連綿起伏的峯巒,地勢非常險要。晉兵的大本營便駐紮在八公山下。隨着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苻堅頓時面如土色,驚恐地回過頭來對苻融説:“晉兵是一支勁敵,怎麼能説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堅中謝玄的計,下令將軍隊稍向後退,讓晉兵渡過淝水決戰。結果,秦兵在後退時自相踐踏,潰不成軍,大敗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