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成語故事

幼兒簡單成語故事大全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9.17K

關於幼兒簡單成語故事有哪些呢?成語故事的教育價值1.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彙一個好的成語故事,語言規範,簡潔明瞭,都是經過提煉、淨化後的語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簡單成語故事大全,歡迎閲讀與借鑑!

幼兒簡單成語故事大全

幼兒簡單成語故事篇一:弄巧成拙的故事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託,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後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説:“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着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着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後,弟子們圍住畫,反覆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有人説:“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多麼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還有的説:“菩薩腳下的祥雲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譁眾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説話,莫非這幅畫有什麼缺欠?”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説:“水暖星君身邊的重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眾弟子説:“沒發現少什麼呀。”童仁益説:“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於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着色吧。”童仁益説着,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豔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説:“這是誰幹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説着,把畫撕個粉碎。眾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幼兒簡單成語故事篇二:孫康映雪的故事

晉朝人孫康從小喜歡讀書,但家境貧窮,為了維持生計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幹活,孫康年紀雖小,但是也不例外。白天沒有時間,晚上家裏沒有燈所以不能讀書。小時候,孫康問父親:“為什麼別人家裏有油燈,而我們沒有呢?”父親回答説:“油燈很貴,咱們要買油燈全家都要餓肚子。”小孫康很懂事,從此就不再提此事。

讀的書都是借的,又很講信譽,到時間一定要還,常常因為沒有時間看書而發愁。他曾經嘗試在月光下讀書,但是太暗,眼睛疲勞。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月光皎潔,他忽然發現,書上的字在雪地裏看得很清楚,孫康非常高興,忙坐雪地裏看書,坐累了就躺在雪地裏,映着雪的反射光線讀書。此後,每遇到下雪,孫康不顧嚴寒,躺在雪地裏讀書,時間長了手腳都長滿凍瘡,但是通過這種方法他讀了很多的書。最後官拜御史大夫。 許多人知道這個故事之後,感動得淚流滿面。

幼兒簡單成語故事篇三:腳踏實地的故事

北宋名臣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是當時着名的政治家、歷史學家。

司馬光從小便喜歡學習,看過很多書,並且特別喜歡讀史書。那時他就立下宏偉志向,長大後要成為一個歷史學家,向人們傳播歷史經驗。宋英宗的時候,司馬光終於有修史的機會,奉天子之命編撰《資治通鑑》。

在劉恕、範祖禹等史學家的幫助下,司馬光用了十九年的時光,終於編撰成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編年史——《資治通鑑》。這部書上起戰國,下訖五代,將1362年間的大事講述得清清楚楚,史學價值很強。

全書共三百多萬字,內容極其豐富,稱得上浩如煙海。

司馬光在編寫史書的過程中刻苦鑽研,為辨明真偽,常常工作到深夜才上牀休息。他怕睡眠時間過長會耽誤工作,特意做了個圓木“警枕”。只要他一睡熟,腦袋就會從“警枕”上滑落下來,人也就甦醒過來。這種措施,使他睡覺不得安穩,以便把時間都用在工作上。

據説,《資治通鑑》在洛陽存放的廢稿、殘稿,將兩間屋子堆得滿滿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光工作的嚴謹。

人們對司馬光的治學態度非常欣賞。有一次,司馬光問哲學家邵雍:“邵公,您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邵雍笑笑説道:“你這個人,真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

幼兒簡單成語故事篇四:不學無術的故事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説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説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

幼兒簡單成語故事篇五:一意孤行的故事

西漢時期,有個叫趙禹的人,是太尉周亞夫的屬官司,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劉徹看到了他寫的文章文筆犀利,寓意深刻,認為在當時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漢武帝大為賞識,便讓趙禹擔任御史,後又升至太中大夫,讓他同太中大夫張湯一同負責制定國家法律。

為了用嚴密的法律條文來約束辦事的官吏;他們根據漢武帝的旨意,對原有的法律條文重新進行了補充和修訂。

當時許多官員都希望趙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條文修訂得有個迴旋的餘地,便紛紛請他和張湯一起作客赴宴,但趙禹從來不答謝回請。幾次以後,不少人説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過了一些時候,趙禹和張湯經過周密的考慮和研究,決定製定“知罪不舉發”和“官吏犯罪上下連坐”等律法,用來限制在職官吏,不讓他們胡作非為。

消息一傳出,官員們紛紛請公卿們去勸説一下趙禹,不要把律法訂得大苛刻了。

公卿們帶了重禮來到趙禹家,誰知趙禹見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閒聊。絲毫不理會公卿們請他修改律法的暗示,過了一會,公卿們見實在説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辭。誰知臨走前,趙禹硬是把他們帶來的重禮退還。

這樣一來,人們才真正感到趙禹是個極為廉潔正直的人,有人問趙禹,難道不考慮周圍的人因此對他有什麼看法嗎?他説:“我這樣斷絕好友或賓客的請託,就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地決定、處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辦事,而不受別人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