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兒童故事

勤儉的小故事:季文子的節儉觀

欄目: 兒童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39W

最近,和一位文友一起聊天,談起了蘭陵廉政文化,便想起了《國語·魯語》中一個節儉的故事:説的是,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很有政治才幹的宰相,名字叫季文子。他在魯國從政時間長,位尊官高,卻十分儉樸清廉。在生活工作中,這位季大人最看不慣那些以炫耀財富為榮的貴族,尤其厭惡講排場、搞浮華的風氣。他無論是在魯國都城曲阜還是在次室(蘭陵)的住處都極其簡陋,平常飲食也總是粗茶淡飯,據説,他喜歡吃煎餅卷大葱之類的粗食,很少用雞魚肉蛋和山珍海味。魯國轄區的神峯山(今文峯山)一帶是古絲綢之地,生產大量絲綢。但是,他平時很少穿絲綢衣服,就連他家的僕人,服裝也都是粗布衣,比一般官宦人家的僕人要儉樸得多。季文子家的馬匹,以秸稈為食,從不允許多喂糧食。

勤儉的小故事:季文子的節儉觀

且説,魯國有個叫孟獻之的大臣。他的兒子仲孫不懂得節儉是一種美德。一次,他見季文子出入朝廷時常穿布衣,坐的馬車也十分寒酸,就恥笑道:“大人做宰相這麼多年了,連件像樣的絲綢衣裳也沒有。喂的馬只吃草,不用糧食。大人坐這樣的瘦馬破車,難道不怕別人笑話嗎?再説,大人生活這樣小氣,要是讓別國人知道了,還以為我們魯國不知窮成什麼樣子了呢?”季大人 聽了仲孫的話,心平氣和地對他説:“我以為仲孫先生沒有真正懂得啥是榮耀,啥是體面。我覺得,身處逆境的人,懂得節儉不難辦到;而位尊職顯而又物質豐厚的人,還仍能注重節儉,談何容易?但是,一個真正有道德修養的人卻能剋制貪慾,因為他懂得儉樸能使人積極向上。試想,一個國家的大臣如能厲行節儉,艱苦奮鬥,上行下效,這個國家的百姓會很快形成一種節儉、奮鬥的風氣,這個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抵禦外來侵略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仲孫先生怎麼能説節儉是丟臉的事情,是會使國家衰敗的事情呢?”季文子一番話語重心長。仲孫無言對答,只得紅着臉走開了。

到了公元前568年,季文子因病逝世,魯君前往弔唁,發現隨葬品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用過的東西,就問:“家中難道不捨得拿出些值錢的東西陪葬嗎?”季文子家人聽罷,搖頭答道:“家中實在沒有一件金、玉等貴重物品。”魯君不解地問道:“為什麼不購置些來呢?”管家聽罷,含着淚説:“國君,我家主人一生節儉,還常為國事而解私囊,家中一點點積蓄也沒有。如若不信,這裏有賬可查。”管家向國君奉上季文子家的賬簿。魯君邊看邊點頭,隨行的不少官員親見此事,也大為震撼。此事傳至百姓中,人們都誇讚季文子品德高尚。

以上這一見諸於史冊,流傳在民間的千古美談,不能説世人皆知,至少是歷代宮廷官場依此倡廉的範例。當然,聽起它來或許已不新鮮,但筆者覺得似有百聽不厭之感。“厲行節儉,艱苦奮鬥”體現了季文子的節儉觀,“剋制貪慾,積極向上”彰顯了季文子的人格魅力,“為國事而解私囊,家中一點點積蓄也沒有”展示了一位人民公僕、廉政楷模的形象。季文子尚且能夠做到如此,我以為,除了國學教化、“宮廷”戒律、家訓言傳使然,更重要的是個人因素。季文子從點滴做起,嚴於律己,身先士卒;更可貴的是他看淡了高貴選擇了高尚。季文子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榮辱觀的試紙是“節儉”、人性中道德觀的底限是“節慾”,工作中社會觀的準則是“節腐”。

重温季文子的節儉故事,讓人清醒地明白了一個做人、做事、為官的道理,這個道理是古人的也應該是今人的。尤其是我們現代人更應該把它作為一種遵循。眼下,在當代中國社會無論地位高低職業各異的任何羣體或個人,都會面對當代社會轉型帶來的誘人景象:多彩的世界、繽紛的文化、豐厚的物產、耀眼的金錢,還有絕妙的老酒少色,等等。真是令人眼花繚亂,真叫人眼饞、嘴饞,恨不得“摘一朵花戴”!唉,哪個人沒有七情六慾?不知道好的好吃,好的好用,好的好玩。噓——我覺得,這個時候,人們不要忘了季文子的故事。

其實,節儉是行為也是一種心境。我們現代人面對這樣一個節儉故事,怎麼也抑制不住一種凝思、困惑與渴望:今天,人們都在快樂幸福的追求享受中,卻又時時感到處在苦悶浮躁的折磨中,還寄希望一個風清氣正、國泰民安的時代到來。我想,在這個時候,人們多麼需要季文子的這樣一種心境,有了這種人之境界,則已可想而知。古往今來,季文子的節儉清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但 也可以看到,那時,由於季文子厲行節儉,看不慣貴族社會奢侈腐化的生活,因而,那些鋪張浪費和貪腐的人對他也看不慣,甚至抵制或對抗。這就應了“好事遭人誹”之言。如今,有人把倡廉比作為一劑“苦良藥”,把腐敗看作為一種“社會病”,我非常贊同。令人可喜的是,舉國上下正在大反“四風”,揚正氣、懲邪惡啊!我的文友説,反“四風”談何容易?“臭豆腐難聞但很多人願吃。”我説,老虎蒼蠅一起打,今已初見成效,堅持下去,一定會夢想成真。那位文友苟同了我。使我對眼前發生的變化感到欣慰:比如,剎吃喝送禮風,有不少酒店超市門前沒有了那麼多的車,鄰居的孩子入學過去不知要跑多少趟,如今跑一趟就解決了問題;尤其是有些愛炫富、愛擺譜、不檢點的人,也少了幾分張揚。當然,我們眼前的“為官不廉”、“富而即淫”者還依稀可見,並不稀罕。

我們現代人面對這樣一個在蘭陵誕生的節儉故事,不要緊緊把它看成是一個故事,一種心境。更重要的是以季老夫子為榜樣,把節儉廉政付諸於自己的行動中去。當然,節儉還折射出了一種精神——季文子精神。這種精神是中國精神,是齊魯精神,更是蘭陵精神!史載,魯南文峯山因季文子而得名,季文子而又長眠文峯山。因此,季文子精神、蘭陵精神,將在這裏永遠產生積極的作用和影響;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更是這方土地上人們的自豪。

在今天我們全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廉政建設中,筆者期待人們,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更要很好的繼承和飛揚季文子的精神,讓我們的蘭陵,我們的社會風清氣正,美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