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故事集

自信哲理故事

欄目: 故事集 / 發佈於: / 人氣:1.78W

自信也是人生態度的一部分,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很自信的話,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自信哲理故事

自信哲理故事

自信哲理故事:經驗失算

秀才找到大師,告訴大師他一直在販賣布匹,去年在鄰縣又開設了一個店面,售賣的布料質地很好,門面也在縣裏繁華地段,總之什麼都和我們縣裏的其他店面差不多,可生意就是一直很冷清。

大師沉思片刻,帶着他來到山腳下。山腳下通向後山有兩條路,一條路看上去荊棘不多,道路平實,而另一條則荊棘滿地,幾乎看不見路。大師問秀才:“施主,這兩條路只有一條通向後山,你看是哪條?”秀才認真觀察了一下,略有所思地回答:“當然是路面平實的這條。”“為什麼呢?”大師問。“這條路荊棘少,而且平整,那肯定是走的人多,走的人多了,那就説明這是通向後山的路啊。”秀才胸有成竹地對大師説。

大師一笑,對秀才説:“施主,空口無憑,不如走走試試,到時候定會知道哪條路是通的。”秀才一聽,大師是在懷疑他的判斷,那一定要證明給大師看。於是,秀才選擇了平整的這條路。

傍晚時分,秀才回來了,一臉茫然,對大師説:“大師,對不起,我判斷錯了,這條路是死路。”大師輕笑不語。“可為什麼它如此平整呢?難道不是走的人多嗎?”秀才又有些不解地問。

大師又是一笑,對秀才説:“你想想,如果你走另外一條路,走一遍就可以過去了,可現在走上了這條路,知道是死路以後還要返回來,來回走兩遍,當然就把這條路踩得很平整了。這就像你做生意,怎麼做一定要思考好,不一定遵循老套路。有時候,經驗會失算,可能害死人。”

秀才聽後,頓悟。

自信哲理故事:行看流水坐看雲,難得平常心

一天,有源禪師來拜訪大珠慧海禪師,請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問慧海禪師:“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嗎?”

禪師回答:“用功!”

有源又問:“怎樣用功呢?”

禪師回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有源有些不解地問道:“如果這樣就是用功,那豈不是所有人都和禪師一樣用功了?”

禪師説:“當然不一樣!”

有源又問:“怎麼不一樣?不都是吃飯、睡覺嗎?”

禪師説:“一般人吃飯時不好好吃飯,有種種思量;睡覺時不好好睡覺,有千般妄想。我和他們當然不一樣,我吃飯就是吃飯,什麼也不想;我睡覺的時候從來不做夢,所以睡得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有源低頭不語,慧海禪師見有源沒有開悟,於是敲着木魚,意味深長地説道:“世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於浮華的寵辱,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障礙,他們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將心靈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由此可見,心無雜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這需要修行,需要磨鍊,一旦我們達到了這種境界,就能在任何場合下,放鬆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實現完滿的“自我”。

很多人的思維、意識都被世間的紛擾混淆了,好像陰雲密佈、雲霧繚繞,遮住了事物的本來面目。但是這種混淆只存在於當中的過程。在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復其本原。正是關於世界、思想、自我的認識使簡單的事物複雜化了,它正是不幸、地獄的根源。

而我們只有心無雜念,才能擁有一個“平常心”,看穿功名利祿,看透勝負成敗,看破譭譽得失,才能享受那份沉靜的幸福。

平常心是福,平常心是走向幸福的大道,平常心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是在幸福生活路上的温暖

自信哲理故事:不生病的人

有次德山宣鑑禪師病了,有人問他:「老和尚,連你都會生病,那還有誰不生病的?」

德山説:「有啊!有不生病的人。」

那人又追問:「不生病的是怎麼樣的人呢?」

德山就表演給他看:「唉喲!唉喲!」地呻吟。意思是,他這身體有病的人就是內心不病的人。

這則公案的意境相當高。大德高僧、得道禪師,還是會生病的,但他們是肉體雖生病,心中並無病;身體的病是疼痛,心中的病是煩惱。

德山雖然肉體有病,心中並沒有病;生理上儘管疼痛,心理上卻沒有怨恨、無奈、逃避的想法。有病和無病的心境,完全相同,能痊癒固然很好,醫不好也沒什麼關係,因此有病等於沒病。但是因為眾生有病,所以他也要示現出疾病的樣子。

一般人如果自己生病,或者親友生病,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加以安慰或勸導,不但可袪除自己向病魔投降的陰影,也能對病友有所啟示和幫助。

Tags: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