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故事集

黨員感人故事_共產黨員感人故事

欄目: 故事集 / 發佈於: / 人氣:1.5W

一個好的共產黨員一定是無私的,一定是人民着想的!他們都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共產黨員感人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黨員感人故事_共產黨員感人故事

黨員感人故事 1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衝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進了冰河裏。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鑽進水裏。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於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雲已將一根電線杆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杆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着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雄獻身。

黨員感人故事 2

沈浩,小崗村之前的書記,因為過度勞累英年早逝。他把半生心血投入到小崗村的建設上,讓小崗村人民重複大包乾時期按血手印,只為了留住一個好書記,他的葬禮和追悼會不禁讓我聯想起了十里長街送,那些他關愛過的人民是那樣的不捨,記得一位奶奶説:“沈書記,你怎麼就這樣走了啊,我情願用我的老命換你哦!”這是怎樣的黨員與羣眾關係,他是新時代的楷模,是一面旗幟,旗幟更鮮豔。還有他的堅持不懈,竟然讓國家同意京滬鐵路每日停運四十分鐘讓小崗村修進村的路,是怎樣的不懈,又是怎樣的一切為了人民呢?

黨員感人故事 3

在瑞金市葉坪鄉腳陂村,提及無私照顧殘疾鄰居顧鄰居的共產黨員謝秀英,都誇她心地善良,為人厚道;而提及因病致殘、手腳變形、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的楊龍南,人們在搖頭歎惜之餘,無不為他有一個好鄰居而感到欣慰。48年就像一把帶有刻度的尺子,標記着謝秀英日日夜夜的辛勞與苦楚,也丈量出這位女共產黨員的愛心與善良。  一句“不忍心”引發的世紀守護  今年65歲的楊龍南有着一段不幸的遭遇。3歲時父親病逝,15歲時,原本體格強壯的他手腳關節經常發麻、腫脹,多次醫治無效,病情逐年加重。1962年,19歲的他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覺,雙手關節也開始慢慢變形,從此躺在牀上,生活無法自理。

冷酷的現實使他想到了死,不顧母親的苦苦哀求,接連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粒飯,想以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當時,住在他家隔壁的謝秀英聽説楊龍南想絕食自殺的事,她急忙煮了碗香噴噴的雞蛋掛麪端到楊龍南牀前,並一連幾天陪着他,勸説他要堅強活下去:  “作為鄰居,我不忍心看到你活活餓死呀!”、“每個人都會碰到困難,大家一起幫幫就過去了。”、“再難也得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真情的開導,慢慢消融着楊龍南乾涸求死的心,喚醒了他求生的渴望。從此,謝秀英也開始了日復一日的照顧生涯。屋漏偏逢連夜雨。

楊龍南30歲時,母親又因病去世,照顧楊龍南的重擔一下子全落在了謝秀英的肩上。  一條堅定信念譜寫的愛心頌歌  在常人看來,照顧殘疾人是件又髒又累的事,親人都不願意做,更何況是一個跟自己非親非故的人。謝秀英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黨員,用理想信念譜寫了一曲愛心頌歌,豎起了一座人間豐碑。  為了避免楊龍南患上褥瘡,謝秀英每隔幾個小時就要幫他翻一次身,每兩三天就要給他擦洗一次身體。天熱時,楊龍南那雙失去知覺的腿不時潰爛,會發出一股股惡臭,別人都躲得遠遠的,謝秀英卻不怕,每天堅持給他清洗雙腿,往往一洗就是一大把陳皮腐肉,她顧不上噁心,細心為他敷上藥物。天冷時,謝秀英每天一早就到楊龍南家為他燒上火爐取暖,晚上還得常去查看,有好幾個晚上楊龍南都滾落在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幸好謝秀英及時發現,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為了不讓楊龍南感到寂寞,謝秀英不辭辛勞先後從別人那借來他愛看的武俠章回小説500多部。同時為了方便楊龍南找自己,細心的謝秀英特意幫楊龍南在牀頭裝了部電話,把自己的號碼存在話機裏,一遇到困難,他只要點電話上的重撥鍵就能找到她。  為了使楊龍南活得更有希望,20xx年已經搬到圩鎮住的謝秀英琢磨着在圩鎮上租間房子給楊龍南找點事幹。圩鎮出租房子有很多,可一聽説要給楊龍南住誰也不願意,謝秀英急了,她説:“就是一條小貓小狗死在路上,大家都會難過,何況是一個人,你們就忍心看他砸死在自己的危房裏,幫助楊龍南就是做善事,不要顧慮這麼多。”功夫不負有心人,20xx年,謝秀英如願在圩鎮上租了間屋子,趕緊把楊龍南接到了圩鎮上居住,同時張羅着幫他開起了一間日常生活用品店,為楊龍南點亮了希望之火。

48年來,謝秀英盡心盡力,沒有半句怨言地照顧着鄰居,使整整卧牀不起48年的楊龍南思維敏捷、情緒樂觀。鄰居們都説:“要不是謝秀英的照顧,楊龍南根本活不到現在!”

黨員感人故事 4

戴忠友家客廳裏掛着他妻子的遺像。説到二十七年來的經歷,戴大爺幾度哽咽,眼圈紅紅的:“她34歲那年就患了內風濕,全身癱瘓了,有20xx年要端給她吃,有2年要餵給她吃。”

自從妻子生病後,戴忠友就成了專職護理。為讓妻子能夠多一些活動,他每天從地裏幹活回家,就用繩子將妻子綁在自己腰上,在屋內邊走邊幹些家務;為讓妻子舒服點,他開始查閲藥書,自己配些草藥熬水,堅持每週為其擦洗身子;為讓妻子的病能夠好轉,他多方打聽,從報紙上得知江蘇杭州專科醫院有位老醫生專門研究內風濕療法,就從那裏買藥來服達兩年;為讓妻子覺得沒被遺棄,他堅持每週拆洗一次被褥,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

“忠友是個好好人啊,這麼多年遞茶送水,端屎端尿,從來沒有聽到他説過埋怨的話。”鄰居鄒大娘這樣説。

“她生病,我有責任照顧好她,儘量讓她過得好一點。其實我知道病人是痛苦的,有哪個人不想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呢?有時聽到她呻吟,我也想流淚。”戴忠友認為照顧好妻子是應該的。

二十七年來,戴忠友歷經的辛酸,早已寫在了他那張蒼桑的臉上。就在今年,老伴已離他而去,但他依然非常淡定。“人嘛,一生命運不同,經歷當然不同。欣慰的是現在兒女都已長大成人,都很孝順,特別是兒媳婦,對她婆婆就跟對待自己的親媽一樣。”

“現在黨的政策好,全靠各級組織和領導的關心愛戴,我家才沒有欠帳。”戴忠友始終重複着對黨的感激之言。

修建通村公路,他從沒落下一個工天

戴忠友雖身處困境,但投身公益事業卻從不掉隊,從來沒有落下過一個工天。

“我在學校就是班幹部,按毛主席説的,每個公民都有應盡的義務,村裏修公路是大家的事,我當然不能搞特殊。”戴忠友説。

去年,村裏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要硬化進村的公路,每家每户都要投工投勞,按照人口分攤勞動力。

組長冉勝培介紹,當時考慮到戴忠友家裏有個殘疾人,情況特殊,就給他少攤了一個勞動力,羣眾也都支持,但他還是主動要求多出一個勞動力,把他妻子的那份補上。

兒子外出務工,兒媳在縣城照顧讀書的孫子。就這樣,戴忠友一人承擔了五口人的勞動力投入。為了不落下工地上的活,他天不見亮就起牀料理家務,照顧好妻子,往往第一個趕到工地。

冬天下雪了,工地收工了。戴忠友還要在工地上走上一圈,他要看看有沒有剩下的沙漿,有沒有丟在露天壩的水泥,有沒有哪個地方沒按標準施工……在工地上,他常説的一句話就是:“國家的錢不能浪費,大家的事就要做好。”

村口至十二盆公路是一條產業路,由於輩輩代代上山幹活都是肩挑背馱,吃了不少苦頭,村裏提出修公路,每個人都非常擁護,但在籌集資金時,一些羣眾卻不願出錢,戴忠友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早出晚歸收集籌資款,帶頭幹活。

看到他除了籌錢,還要主動到工地幹活,有些羣眾很不理解,問他:“你為什麼要啷個積極喲?”他便答道:“你們年輕不怕費力,我老嘍,擔也擔不動,背也背不起……”

修十二盆公路,戴忠友在工地上幹了十二天……、

“現在農村評低保,好多人都想到的是自己的難處,但戴忠友不同,他想到的是國家的難處,想到的是別人的難處,主動把自己那份讓給了別人。”桑木壩村村委會副主任韓興旺説。

早些年,因妻子殘疾,戴忠友夫婦都是村裏的低保對象。

妻子去逝下葬的第三天,恰逢全村新一輪低保對象評定。由於名額有限,羣眾會上,大家互相爭論,村裏評不下去了。此時,戴忠友主動提出把自己的名額讓給更困難的人。

組長冉勝培告訴戴忠友:“你老伴剛剛去逝,而且家庭也困難,吃個低保是有資格的,可以繼續一年再説。”羣眾們也表示,他吃低保沒有意見。然而,戴忠友都謝絕了。他説:“目前我身體還算硬朗,過日子沒問題。”

對此,子女也不理解。戴忠友教育子女:黨的好政策是對大家的好政策,哪個都不能坐等國家照顧,再説了每個人都應該多為國家作點貢獻,都應該自力更生。

有羣眾勸他,國家的錢不用白不用,你怎麼就那麼傻呢?戴忠友卻不以為然,他説:“比我困難的人還很多,比我們這些地方更困難的也還很多,現在政府有困難,國家有負擔,我們就應該勤勞致富。”

戴忠友的行為影響了村民,最終評出了公認的低保對象。他甚為欣慰:只要羣眾滿意了,領導不麻煩,我心中也就很高興。

維護村道衞生,他提出每月不超過20元

村裏請羣眾為公益事業乾點事情,大多數人都是沒報酬不幹,報酬低了也不幹。但戴忠友在維護村裏四公里多的公路衞生時,卻對村裏的幹部説:不要把國家的錢浪費在我個人的報酬上。

桑木壩是文明村寨,又是茶產業開發區。為深入開展文明村寨創建活動,提升文明形象,村裏去年商定請人維護公路沿線清潔衞生,找到了戴忠友。“當時根本沒談報酬的事,他第二天就去將公路沿線的垃圾清走了,把沿線的雜草也割乾淨了。”王昌霞介紹,村裏説給他點報酬,戴忠友説自己反正老了也沒什麼事,就當鍛鍊身體,不用給錢;為了長期保持公路乾淨整潔,村裏決定給戴忠友簽訂合同,以期形成制度,他提出“實在要給,那就一個月最多不超過20塊”。

“現在村裏一天給了我三塊多錢,讓我維護這條公路,雖然是小事,卻是組織對我的信任,我就要盡職盡責做好。”戴忠友説。

“按合同每週清理一次垃圾和剩餘建築材料,但他是每三天就要清掃一次。”韓興旺説,每次他都是用背兜背起發火柴出門,把公路沿線的垃圾背到不易發生火災的地方燒掉。同時,他還向村民宣傳:“修路不是為了哪家修房建屋堆放材料,而是讓車輛通行;如果佔用公路,存在安全隱患。”

漸漸地,村民養成了良好的衞生習慣,爭當文明村民已在桑木壩尉然成風。

一個好的共產黨員一定是無私的,一定是人民着想的!他們都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共產黨員感人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黨員感人故事 1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衝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進了冰河裏。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鑽進水裏。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於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雲已將一根電線杆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杆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着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雄獻身。

黨員感人故事 2

沈浩,小崗村之前的書記,因為過度勞累英年早逝。他把半生心血投入到小崗村的建設上,讓小崗村人民重複大包乾時期按血手印,只為了留住一個好書記,他的葬禮和追悼會不禁讓我聯想起了十里長街送,那些他關愛過的人民是那樣的不捨,記得一位奶奶説:“沈書記,你怎麼就這樣走了啊,我情願用我的老命換你哦!”這是怎樣的黨員與羣眾關係,他是新時代的楷模,是一面旗幟,旗幟更鮮豔。還有他的堅持不懈,竟然讓國家同意京滬鐵路每日停運四十分鐘讓小崗村修進村的路,是怎樣的不懈,又是怎樣的一切為了人民呢?

黨員感人故事 3

在瑞金市葉坪鄉腳陂村,提及無私照顧殘疾鄰居顧鄰居的共產黨員謝秀英,都誇她心地善良,為人厚道;而提及因病致殘、手腳變形、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的楊龍南,人們在搖頭歎惜之餘,無不為他有一個好鄰居而感到欣慰。48年就像一把帶有刻度的尺子,標記着謝秀英日日夜夜的辛勞與苦楚,也丈量出這位女共產黨員的愛心與善良。  一句“不忍心”引發的世紀守護  今年65歲的楊龍南有着一段不幸的遭遇。3歲時父親病逝,15歲時,原本體格強壯的他手腳關節經常發麻、腫脹,多次醫治無效,病情逐年加重。1962年,19歲的他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覺,雙手關節也開始慢慢變形,從此躺在牀上,生活無法自理。

冷酷的現實使他想到了死,不顧母親的苦苦哀求,接連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粒飯,想以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當時,住在他家隔壁的謝秀英聽説楊龍南想絕食自殺的事,她急忙煮了碗香噴噴的雞蛋掛麪端到楊龍南牀前,並一連幾天陪着他,勸説他要堅強活下去:  “作為鄰居,我不忍心看到你活活餓死呀!”、“每個人都會碰到困難,大家一起幫幫就過去了。”、“再難也得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真情的開導,慢慢消融着楊龍南乾涸求死的心,喚醒了他求生的渴望。從此,謝秀英也開始了日復一日的照顧生涯。屋漏偏逢連夜雨。

楊龍南30歲時,母親又因病去世,照顧楊龍南的重擔一下子全落在了謝秀英的肩上。  一條堅定信念譜寫的愛心頌歌  在常人看來,照顧殘疾人是件又髒又累的事,親人都不願意做,更何況是一個跟自己非親非故的人。謝秀英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黨員,用理想信念譜寫了一曲愛心頌歌,豎起了一座人間豐碑。  為了避免楊龍南患上褥瘡,謝秀英每隔幾個小時就要幫他翻一次身,每兩三天就要給他擦洗一次身體。天熱時,楊龍南那雙失去知覺的腿不時潰爛,會發出一股股惡臭,別人都躲得遠遠的,謝秀英卻不怕,每天堅持給他清洗雙腿,往往一洗就是一大把陳皮腐肉,她顧不上噁心,細心為他敷上藥物。天冷時,謝秀英每天一早就到楊龍南家為他燒上火爐取暖,晚上還得常去查看,有好幾個晚上楊龍南都滾落在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幸好謝秀英及時發現,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為了不讓楊龍南感到寂寞,謝秀英不辭辛勞先後從別人那借來他愛看的武俠章回小説500多部。同時為了方便楊龍南找自己,細心的謝秀英特意幫楊龍南在牀頭裝了部電話,把自己的號碼存在話機裏,一遇到困難,他只要點電話上的重撥鍵就能找到她。  為了使楊龍南活得更有希望,20xx年已經搬到圩鎮住的謝秀英琢磨着在圩鎮上租間房子給楊龍南找點事幹。圩鎮出租房子有很多,可一聽説要給楊龍南住誰也不願意,謝秀英急了,她説:“就是一條小貓小狗死在路上,大家都會難過,何況是一個人,你們就忍心看他砸死在自己的危房裏,幫助楊龍南就是做善事,不要顧慮這麼多。”功夫不負有心人,20xx年,謝秀英如願在圩鎮上租了間屋子,趕緊把楊龍南接到了圩鎮上居住,同時張羅着幫他開起了一間日常生活用品店,為楊龍南點亮了希望之火。

48年來,謝秀英盡心盡力,沒有半句怨言地照顧着鄰居,使整整卧牀不起48年的楊龍南思維敏捷、情緒樂觀。鄰居們都説:“要不是謝秀英的照顧,楊龍南根本活不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