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一次滑稽的暗殺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3.93K

1920xx年4月2日夜,北京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國的大案:汪精衞、黃復生刺殺攝政王未遂。儘管沒得手,但汪精衞從此聲名大噪,即使後來做了漢奸,人們也會感喟:卿本佳人,奈何做賊。作為此案的副產品,汪精衞還贏得一位南洋富商小姐的芳心。從此,富商小姐對他不離不棄,直到在南京老虎橋監獄關到死,也不肯説他半個字的不是。

一次滑稽的暗殺故事

汪精衞、黃復生的刺殺行動,毀在北京鴉兒衚衕出來拉屎的一個居民手上。

在醇親王府,即攝政王載灃家和鴉兒衚衕之間,有座石板橋,是攝政王每日上朝必經之路。這地方很僻靜,沒什麼人家。4月2日夜,鴉兒衚衕的一個居民來這兒出恭——按新政時期的法規,這是違法行為。當時,北京的衚衕已經設置了公共廁所,隨地大小便是要罰款的,但深夜上公共廁所畢竟不方便,這個內急的北京人就來到這個僻靜之處。沒想到,蹲下來之後,他發現小橋下面居然有兩個人影晃動。這個人方便完之後,提上褲子,大着膽子到跟前張望了一下,撒腿就跑,回到大雜院嚷嚷起來。

街坊們報了警。警察過來一看,人早就驚走了,橋下已經挖了好大一個坑,坑裏有一個二尺高的大鐵罐,蓋子上有一顆螺絲,擰着一根電線,直通到旁邊的陰溝裏,連着一部電話機,明擺着是一個暗殺陰謀,想要炸人,炸的人十有八九是攝政王。案件層層上報,驚動了九門提督毓朗、警察內城總廳廳丞章宗祥,以及內務部尚書善耆(即有名的肅王爺,後來更有名的川島芳子,就是他女兒)。

炸彈取出之後,請了日本使館的技師,才把引發裝置卸下來。鐵罐裏的炸藥都是從外國運來的黃色炸藥,威力巨大,取下一小塊,試爆之後,居然炸出一個大坑。埋炸藥的地點是攝政王上朝的必經之地。攝政王從那裏經過,肯定會被炸得稀爛,引爆者也必死無疑。

警察們循物找人,找到打造鐵罐的鐵匠鋪,鐵匠提供了訂貨顧客的線索。在小石橋附近蹲守的暗探,也發現了前來探風的可疑外鄉人。顯然,暗殺者犯了大忌,出了事,不趕緊撤走,反而到事發地點探風。這蠢得有點類似北大荒傳説的傻狍子——這種動物好奇心特強,被獵人打一槍,如果沒打着,它驚走之後,往往還會回來看個究竟,結果難免被補上一槍。幾名暗殺者都是廣東人,即使打扮得再北京,神情舉止也跟北京人有很大的差異,事發之後回來探頭探腦,不暴露才怪。也難怪,革命黨弄進來這麼多炸藥不容易,一時失手,還幻想着挽回,故出此下策。於是,兩條線索都追蹤到琉璃廠東門火神廟西夾道衚衕一個剛開張的照相館,裏面藏着一大堆革命黨。汪精衞和黃復生被抓了個正着。幸運的是,出事之後,暗殺團的其他成員,如陳璧君、喻培倫、黎仲實等都去找炸藥了,只有兩個“主犯”被捕。

這次行動,主導者無疑是汪精衞,黃復生和喻培倫都是作為炸彈專家負責安裝調試的。那天按電鈕的人,也是汪精衞,他是存心要跟攝政王同歸於盡的。事先設計時,他們不是沒想到更好的辦法,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爆炸的可靠性。當時還沒有發明無線引爆裝置,只能靠手搖電話引爆,註定要犧牲一人,汪精衞決定犧牲自己。

面對審訊,汪精衞和黃復生爭做主犯,拼命地把對方説成自己的跟班。汪精衞的供詞洋洋灑灑數千言,文辭之美,立意之正,加上互相爭死之義,汪精衞又是一帥哥,令審訊者章宗祥和善耆感慨不已,愛才之心陡起,有心成全。這時,清朝的刑律改革初見成效,原來的十惡大罪已經取消。在善耆和章宗祥的斡旋下,兩人居然沒有被判死刑,在監獄裏還頗受優待。汪精衞在獄中的著名詩句“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也得以流出監獄,廣為傳誦。

武昌起義,清政府亡羊補牢,大赦革命黨人,汪、黃二人得以出獄,汪精衞還直接參與了南北議和。

就這樣,汪精衞和攝政王載灃,加上那位夜半出恭的市民,都好好地活了下來。歷史拐了個彎後,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歷史之所以拐彎,往往是因為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比如那天夜裏那泡屎。

Tags:暗殺 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