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布洛陀神話傳説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68W

布洛陀是壯族先民口頭文學中的神話人物,是創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布洛陀神話傳説,希望對你有用!

布洛陀神話傳説

布洛陀神話傳説篇1:兩山傳説

布洛陀的傳説廣泛在壯族地區流傳。但各地的壯族地區,也有不同版本的布洛陀傳説。

在廣西田陽,相傳佈洛陀與母勒甲是上帝派到凡間造人造物,創造凡人世界的始祖。位於田陽縣百育鎮六聯村那貫屯的敢壯山,也是他創造的。這裏曾經是他棲身生息,繁衍子孫後代的聖地。下面的故事,便是關於布洛陀與敢壯山的傳説。

布洛陀旅遊文化節

很古很古以前,田陽這個地方和其它地方一樣,沒有草木,沒有人類,沒有生靈,廣渺的大地空空無物。而早就有了生靈的蒼天,上帝看到大地仍死氣沉沉,很早就盤算着派人到凡間繁衍人類,創造人間世界。終於有一天,上帝決定派布洛陀與母勒甲下凡,創造新的世界。

布洛陀與母勒甲受上帝的派遣,於二月七年級啟程。那天,布洛陀挑着一對大蘿筐,蘿筐的一頭裝着五個孩子,另一頭裝着被褥和衣物;母勒甲肩扛一把鋤頭,手拿一把開山鐮,乘着大帝宮殿前摘下的兩片樹葉,緩緩地飄流而下。……一天,二天。到了第十九天,布洛陀和母勒甲飄到了田陽上空。這時烏雲突變,大地上從沒有過的電閃雷鳴伴隨着大風大雨,震耳欲聾地炸響在大地上空。雷劈聲中,布洛陀肩上的扁擔斷了。霎時,兩隻籮筐飛奔着向大地墜落。布洛陀和母勒甲一見慌了神,他們立即甩掉手中的斷扁擔、鋤頭和鐮刀,沒命地撲向孩子。但是遲了。僅僅一眨眼的功夫,兩隻籮筐便分別落在東西相距十里的那貫和三今兩地。裝被褥的籮筐掉在東面的那貫,被褥落地的地方,突然間聳起了一堆土,很快便形成了一座山,這就是壯家第一山“敢壯山”。那一孔一孔的被褥縫隙,後來成了山上的巖洞。

布洛陀夫婦落在“敢壯山”上,雙雙搜索了半天也不見了孩子的蹤影,他倆立即奔向敢壯山頂,站在西頭的最高處遙望四周,仍然不見那隻墜落的籮筐和五個孩子。於是又搬來石塊壘成一個台子,這座台子後人叫“望子台”。布洛陀夫妻登上望子台往南一看,只見鋤頭鐮刀墜落的地方挖開了一道彎彎的大縫溝,天上的雨水落下後都匯流進地溝裏,形成了右江河。

布洛陀和母勒甲無心留覽河山,抬眼又朝西頭望去。只見十里開外的平川上,有五個孩子在蠕動着。母勒甲一見激動地喊了一聲“孩子”。喊聲剛落五個孩子立即一動不動地坐在地上,一袋煙的功夫便變成了五座小山,人們叫做“五子山”。因為“子”和“指”諧音,後人都叫“五指山”。

“哇……” 突然間,活生生的五個兒子變成了五座山,再也聽不見父母的呼喚,布洛陀夫婦失聲地哭喊着,雙手瘋了似的刨起腳下的土塊,“嘩啦、嘩啦”地往敢壯山四周拋去。該知這些土塊所到之處,很快又成長了一座連着一座的山峯,與五子山連在一起,環繞在敢壯山的周圍。 從此,壯鄉的大地上便有了“敢壯山”為主山的敢壯山山脈。

布洛陀神話傳説篇2:營造凡間

布洛陀與母勒甲來到凡間,五個孩子已經變成五座山,山不能再走了,那一股難以割捨的親情,牽住了布洛陀夫婦的雙腳。特別是母勒甲,那五座山就是她的孩子,做母親的怎能忍心拋下孩子遠去?於是,從山頂下來,他們便在一處朝南開的巖洞裏住了下來,開始了營造凡間世界的使命。這座巖洞,後人稱之為“母娘巖”。

母娘巖位於敢壯山南面,其前面為連綿的丘陵,後面為環繞的羣山。洞口朝南面開,洞裏陝小潮濕,高低不平,洞外山石嶙峋。布洛陀扶着母勒甲走到這裏,他打量了一番這洞裏洞外,只覺得這地方前方開闊,視野寬廣,是造就凡間的好地方。

於是,他放下母勒甲,自己走進巖洞裏,只見他定定地站着,突然間右手一揮打了個圓圈,洞內旋起一陣山風,把巖洞四周石壁鑽開形成一個寬暢的大山洞。緊接着,他又轉過身來走出洞口,左手朝洞外一揮又劃轉回洞裏,那嶙峋的山石便連根拔起,飛進山洞,形成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把洞廳裝點成恰似一座宮殿。完了,他又呼風喚雨,在敢壯山的西面開出了一條溪流,在連綿的坡丘山地播撒樹籽,栽種百花,使光禿禿的敢壯山很快變成綠樹掩映,花草滿山的好地方,但是,這一切依然不能引起母勒甲的興趣,她住進巖洞以後,依然愁容不展,終日鬱郁不歡。她想孩子想得快瘋了。特別是當布洛陀外出做工的時候,她經常獨自一人盤腿而座,整天不吃不喝。

一天,布洛陀又不在了,母勒甲又想起了孩子。她越想,思子越迫切。於是,她鬼使神差地在一堆黃泥巴上屙了一泡尿,跟着便坐了下來,抓起尿濕了的黃泥,捏了一個又一個的泥人。……不多不少,母勒甲整整捏了五個泥人,分別擺放在自己的面前。泥人沒有頭髮和眉毛,她找來龍鬚草,給泥人安上眉毛和頭髮;沒有腸子,又找來通心草給接成腸衣……母勒甲端祥着面前的泥人,開心地笑了。她好像又看到了五個孩子回到身邊,不禁輕聲地一個個地喚起先前五個孩子的名字。誰知這一喚,五個泥人竟然活起來了,會説話了,一個個都朝着母勒甲身邊圍過來了。母勒甲凝視着自己捏的泥人,五個泥人真的已經變成赤身裸體的活人。

奇怪的是,這五個泥人都沒有生殖器,不男不女的,這使得她又擔憂了起來。正在這時候,布洛陀一手提着一串紅辣椒,另一手拿着楊桃回來了。五個泥人轉身一見,不等布洛陀開口便蜂擁而上,把紅辣椒和楊桃搶來吃了。結果,吃到辣椒的泥人便長出了男人的生殖器,變成了男孩;吃到楊桃的泥人則長出了女人的東西。母勒甲高興極了,巖洞裏終於有了生氣。不久,母勒甲便有了身孕,給布洛陀生下了一個接着一個的孩子,沒有多少年便孩子成羣。而布洛陀每天早出晚歸,在敢壯山外造田造物,也開劈出了一片片的新天地。

孩子長大以後,布洛陀製造的天地越來越寬,物種越來越多,於是,他把孩子們由近而遠,分派到新天地的各個山頭建家立業,繁育後代。而最早走下敢壯山的孩子,布洛陀安排他們在山腳下的那片田垌“貫淋種那”“造曼”(壯語,“貫淋”意即“戽水”,“種那”譯漢為“種田”,“造曼”譯漢為造村屯。)布洛陀給這個敢壯山下最早的村子取名叫“那貫”。接着,他又將孩子、孫子們先後送到了“那了、那寧(養小狗)、那大(做小孩揹帶)、那筆(養鴨)、塘布(織布村)、那務(養豬)、那罵(養狗)、那花、塘鵝(養鵝)、那咩(養羊)、那懷(養牛)、那割(青蛙)、那厚(稻米)、那菜、那豆、那樓、那雞……”等等,自成村屯,生兒育女,繁衍萬物。

孩子們遠去了,但是總忘不了養育他們的母娘巖。於是,每一年的二月十九布洛陀生日這一天,布洛陀與母勒甲的孩子們,便攜帶着自己的孩子、孫子,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回來,給布洛陀祖公和母勒甲姆娘拜壽。由於子子孫孫太多,路途近的先來,能進母娘巖給布洛陀、母勒甲拜壽,路遠後到的子孫則從洞口擠到山腳排成長隊等候。而這時,還在山腳等候的人待不住了,由於拜壽心切,他們紛紛就地引火燒香,香火一直從山腳插到母娘巖洞口,形成了一條香火長龍。等到拜壽結束時,已經是三月初七、初八這幾天了。這是,子孫們看到自己老祖宗雖然子孫無數,都仍然那樣精神健康,長壽不老,個個興高采烈,山前山後歡欣鼓舞。

布洛陀剛剛接受眾子孫的拜壽,從母娘巖中走出來,朝台地前走去。他看到山前遍野的人都是自己的子子孫孫,山上山下一片歡騰,心情十分激動,禁不住開口唱起歌來:

乖咧哎,兒孫們,

今天好歡樂

歡樂唱山歌,

從前沒有歌,

今天我開唱,

我唱你來和,

唱得山歌流成河……

唱罷,順手脱下竹帽,朝山下拋去。

子孫們看見老祖公開口成歌,頓時歡聲四起。他們一個挽着一個的手,拉起難得一見的各種親人,學着老祖公的樣子,男男女女一面即興哼唱山歌,一面將自己身上的衣物拋給對方表示慶賀。從此,每年的三月初七至初九,前來拜壽的布洛陀與母勒甲的子孫後代,都要在“敢壯”這裏唱山歌,後來拋衣物又變成拋繡球,一鬧就是三天三夜,形成了敢壯山歌圩。

封洞巖位於敢壯山南面石山與土坡相銜接的山腰,其上部為刀削似的絕壁,相傳這是布洛陀初到凡間劈石取火留下的痕跡。絕壁下是一個巖洞口,但是被封住了,這裏有一個故事。

布洛陀神話傳説篇3:布洛陀取火

在敢壯山方圓百里的田陽及鄰縣農村,至今流傳着這樣一個關於壯民族人類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話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由於沒有火,人們獵取得來的動物都像烏鴉一樣吃生肉,像水獺一樣吃生魚。每到寒冬臘月,人們穿着蓑衣或樹葉草皮瑟瑟發抖,許多人都被凍死在荒郊野外,慘不忍睹。

突然有一天,烏雲密佈,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地動山搖。在離敢壯山不遠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樹在震耳欲聾的雷聲中被閃電攔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過後,轟然倒下的大樹頓時燃起沖天大火。

傳説這是玉帝灶皇爺派雷公把煙火送到人間來了。可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火是怎麼回事,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魂飛膽破,都像避邪一樣慌不擇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來,對大火避而遠之,甚至連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個人鎮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燒着的大樹走去,仔細地觀看着這種奇怪的東西,這人就是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

火在噼噼剝剝地燃燒着,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邊,他覺得這種奇怪的東西比太陽還熱,布洛陀靈機一動,人如果有了這東西,冬天來臨就再不怕冷了,人們就再也不會被凍死。於是,他就折根樹枝把火種夾着取回洞中,把一堆乾柴收攏成堆點着,然後漫不經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覺得很暖和,人們紛紛效仿着布洛陀圍在火旁烤火,漸漸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後來,方圓百里的壯族子孫們都聚集到敢壯山上,向布洛陀求賜火種,燒起火堆。自從有了火,人們在冬天時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

人們又試着把上山打來的野獸、挖來的山薯、採摘來的野果和在河裏捕撈到的魚蝦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着吃,雖然當時還沒有油鹽醬料等,沒想到這樣烤着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於是,他們從此就改變了吃生肉的習性。由於人們白天打獵,晚上燒着火堆邊烤邊吃,吃飽後也就圍在火堆旁睡覺,那些虎豹之類兇猛的野獸見火就怕,不敢再來襲擊,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火對於他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覺得人類離不開火了。

有天夜裏,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滅了,一夜醒來他們就沒有了火,人們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們在不安中度過沒有火的一段時間之後再也坐不住了。人們都冒雨下山到處去尋火。他們尋遍了敢壯山周圍所有羣居的巖洞,所到之處都尋不到一點星火。這時有人想到了會造天造地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並把尋火的事告訴這位壯民族的天神。

布洛陀決定親自出門尋火,他腰掛大板神斧,站如鬆,行如風,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嶺和洞穴,走過九十九道河灣尋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後,還是失望而歸。

在返回敢壯山的途中,布洛陀來到一樹大樹下小憩,他突然想起上次雷公劈樹賜火的事,他想,既然雷公能把大樹劈出火來,我布洛陀難道就不能?況且我手中還有神斧呢!這樣想着,他便擇一棵乾裂的老樹,運足氣力,舉起神斧,用力在兩個人都合不攏的樹盤上砍了一斧,果然有許多像螢火蟲一樣的火星不斷閃現。布洛陀又砍一斧,這回冒出來的火花就有火花蛇那麼大,並且上下舞動,四處亂竄。

布洛陀立刻刮來乾草和樹葉擾成一堆,很快就被冒出的火花引燃。布洛陀又在火堆裏添上大把大把的乾草和枯柴,火堆越燒越旺,越燒越大,很快就引來四面八方尋找火種的人們。從此,人們又重擁有了火。有了上次的教訓,這回人們再也不敢胡亂在野外燒火了,他們把火種拿到巖洞中養起來,從此不論風雨多大,火種仍然不熄。直到後來發展到用木頭搭架建房揉泥蓋瓦,人們又把火拿到屋子裏去燒水做飯和取暖。

從此,火是能夠保存沿續下來了,但也出現不少的問題。因為人們沒有把火管好,讓飛進屋裏的蝴蝶和飛蛾拿翅膀作扇子亂扇火,連雞、鴨、鵝也紛紛效仿,使得火星四處飛散,那些成羣結隊的螢火蟲也拿火到處遊玩。有的還讓小孩拿火到屋檐下燒着玩,結果一失火,整個村村寨寨都燒個精光,甚至還燒死一些來不及逃命的老人和小孩。人們沒有想到火竟會給人造成如此之大的災難。

那些倖存者只好前去請教布洛陀怎樣才能安全用火。布洛陀二話不説,便叫人砍來木頭,在屋子中間架着一個四四方方的灶堂,裏面鋪上泥沙,規定各家各户的火一定要在火灶裏燒,不許隨便玩火,這樣一來,失火的事便漸漸減少了。原先那些淘氣十足的螢火蟲也被趕到野外,逃走時還在屁股上偷偷地沾點火,所以直到現在我們在夏夜還能看到螢火蟲屁股上的火星。

布洛陀取火的故事雖然只是神話或傳説,但其中一些故事細節也令我們深信不疑,假如你能到這一帶農村中尚存的極少數的居住在木樓裏的農户走走,不難發現他們的灶堂是否就和故事中如出一轍或巧合,我們亦不敢苟同。

可喜的是,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推進,絕大部分農村木樓早已銷聲匿跡,而被鋼筋水泥結構的漂亮樓房取而代之,而先前所謂的灶堂也相續由沼氣爐、煤氣灶更替,或許,取火對於現代生活而言已是日漸遠去的陌生詞兒罷了。但作為壯民族的後裔,我們無論如何都沒有理由去漠視和淡忘我們的民族之根。

布洛陀主要功績

開天地

天地原來離得很近,人們上山頂就可摘到星星,太陽出來一照就燙死人,雷公打鼾誰也別想睡,布洛陀砍來老鐵木,把天頂上去,把地壓沉。

定萬物

從前人和鳥獸住在一起,經常爭吵,布洛陀便令鳥講鳥語,獸講獸話,鳥獸都由人管理。從前人們吃東西不論餐,吃多屙多,布洛陀限定三天吃—餐,但拱屎蟲傳令錯為一天吃三餐,被罰去幫人埋屎。

取火

大榕樹被雷劈起火,布洛陀取回火種,築灶保火,從此人們取暖熟食。

開紅水河

水淹大地,為開河引水入海,布洛陀制一條趕山鞭趕山,又用神牛拉神犁,犁出紅水河。

造穀物

洪水淹沒了谷種,布洛陀派斑鳩、山雞飛天去取,派老鼠遊海去取,它們吃光了谷種不願返回,布洛陀令它們吐出谷種。培育後谷種像柚子般大,就把谷種敲碎撒播各地。

造牛

布洛陀用黃泥捏牛身,楓木做牛腳,奶果做乳房,彎木做牛角,幹層皮做牛肚,蕉葉杆做腸,風化石做肝,紅泥做肉,蘇木水做血,做好後用嫩草來喂,變成活牛幫人犁田耙地。

教養家禽

布洛陀叫人們從水裏捉來野鴨,從樹上捉來野雞,關起來養,雞鴨生蛋,蛋生小雞小鴨,開弓射鷂鷹保雞鴨。

造屋

古人住在巖洞裏,到田垌要走很遠的路,布洛陀用木頭在樹椏間支撐架橫條,上蓋樹葉茅草,請人們去住。

射太陽

從前天上的公太陽和母月亮結婚生下10個太陽,把女人背在身背後的孩子曬死了,布洛陀叫特桄做弓箭射落那10個太陽,剩下的公太陽和母月亮不敢再出來,布洛陀派公雞去請太陽,聽到公雞悦耳的歌聲,公太陽和母月亮才姍姍升上天。

造銅鼓

從前毒蟲惡獸經常出來傷害人畜。布洛陀教人用青桐木燒凍孔雀石熔鑄銅鼓,敲打銅鼓嚇跑毒蟲猛獸。

壯族神話是壯族古代先民社會歷史的影子,也是壯族社會原始信仰的產物。布洛陀是壯族先民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認識,按照自己的理想和願望,把自己的一切智慧、知識、氣魄,都集中地概括在他的身上,使之成為寄託理想、人人擁戴、個個崇敬的民族祖先神。這與“布洛陀”這個名稱在壯語中“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祖公”的含義正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