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必備)《傅雷家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傅雷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他一生翻譯法國作品和學術著作30餘種。傅雷還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這主要體現在他對兒子的教育中。對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認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

傅雷看重人的道德修養,也一直教育孩子做人是第一位的。即使在信中,他也是老生常談,哪怕孩子聽膩聽煩了,仍反反覆覆、語重心長地叮囑一番。他在信中旨在告訴兒子“細節決定成敗”這個道理,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它卻往往決定了事情的成功與否。在兒子取得成功,被鮮花和掌聲簇擁的時候,傅雷適時地教育兒子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始終要保持堅韌、頑強的精神,戒驕戒躁。

傅雷在教育兒子追求藝術的過程中,也不忘教育兒子不忘民族。他告誡兒子不忘初心不忘本,在傅雷看來,被外國人推崇的'中國傳統文化不應該被我們自己冷落,只有真正瞭解作文了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才能更好地瞭解其他民族文化。在書信中,傅雷常勸導兒子多瞭解、積累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兒子的愛國之情,塑造其人格。傅雷對兒子的淳淳愛國主義教育,使在異國漂流的傅聰與祖國之間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傅雷之於傅聰,就像一本不可替代的教科書,培育其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傅雷雖不在兒子身邊,他的愛卻如影隨形地伴在兒子左右。傅雷對傅聰的愛是高尚的,純潔的,它盪滌了世間的功利,洗去了人世的浮華,留下的是那深沉而無私的愛。“多少對你的期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起!”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深情啊!這份愛又是那麼無私、那麼卑微,令人動容。正如魯迅所言:“父母生了子女,同時又有天性的愛,這愛又很深廣很長久,不會即離。”傅聰遠在國外,傅雷最擔心的還是兒子的飲食冷暖,生怕兒子不懂得照顧自己,信中盡是殷殷關切之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在生活上,傅雷總是告誡傅聰要謹慎言行,要抓緊時間,要真誠對待身邊的朋友,時常寫家書。

用文字記錄自己對音樂,對生活的感想,讓自己思緒清晰。唯有將生活上的'事處理好,才能更好地學習藝術。

《傅雷家書》讀後感3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書信就是人們的一種溝通方式,書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説不出的話表達出來。

家書,也就是家信,指的是離鄉在外的人與家人情感交流的工具,它也維繫着家庭幸福,親情濃濃。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二人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兒子傅聰的信。在這十二年中,他們通信數百封,記述了傅聰出國成名、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傅雷夫婦都很細心,把兒子的信都妥善保管,並將主要內容分類摘錄成冊。

整體來説,傅雷與傅聰通信的主題為:教育孩子,立身行事,以中華文明為主;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

傅雷先生曾經説過,他寫給兒子的信有四大作用:

1、討論藝術觀點;

2、激發出年輕人的思想;

3、訓練傅聰的文筆;

4、做一面忠實的“鏡子”。而信中的內容,除了記錄一些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為了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出一個藝術家應該有的思想與品德。

《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們瞭解了過去的歷史,很好地為我們保存了那個時代的印記,它不僅是父母對兒子的教育,更讓我們學到了一些立身處世的原則。

我特別喜歡書裏的一句話:“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它告訴了我,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永遠是春天,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奮鬥就能迎來坦途。

待人謙虛,做事嚴謹,禮儀得體;遇到困難不放棄,獲得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的榮辱感,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些應該是《傅雷家書》中給我們的永恆的啟示吧!

這本書雖然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普通的書信,但是它包含了許多大道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是永恆的經典。

我不禁想起了嚴厲的父親,他也老是訓斥我,我經常敢怒不敢言。此時我細心體會,將心比心,方才領悟了父愛的偉大,父愛如山,嚴厲之中不乏慈愛;父愛如風,猛烈之中不乏和暢;父愛如水,永潤我的心田。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等的書封信,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件。千言萬語,字字湧動,我為傅雷的.精神感動。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兒子生活的關心。

傅雷對兒子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為他們父子關聯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改變,雖然他們沒有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不得不説,《傅雷家書》無疑是一部極親切、極寫實的作品,無論是作為一名讀者,還是對當時的傅雷一家來説,很享受其中的温馨。

品讀完家書,無論對誰來説,傅先生是一位十分負責,有自省能力的父親。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字裏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兒子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使我對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信中細膩入微、誠心誠意的文筆,無不充滿着對孩子的愛。從開始的致歉,到後來的噓寒問暖,他隨着孩子的長大,自己也不斷的改變着,這是十分難得的。傅雷用另一種方式詮釋對兒子的愛。

人自愛其子,是一種自然的規律。生命有限,而傅雷卻通過自己的兒女來延續自己的生命,讓兒女學會對社會、對祖國、對世界負起責任來。在傅雷的文字之中,他高度負責的精神可見一斑。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他從父親的書信裏得到了無盡的精神養料,好像父母仍在身邊,給他力量,突破衝重重的阻力,踏上一條完美的成長道路。

在這位父親的'信中,有一句令人難以忘懷,他説,人是感情動物,展示了父親感性的一面,人就是這樣的,生而為人,我們為麼特殊於其他生物?就在於我們有更多的情感。無論痛苦、快樂,這都是我們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歷。為什麼總那麼理性呢?享受這些獨特的情感,將人生變得多彩些,才不負此生!

讀《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子之間的感情因為藝術的崇高而得以昇華,成為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料。

《傅雷家書》讀後感6

關於怎麼教育孩子從古至今一向是個經久不變的論題,也永久是個永存的論題。

大凡有所作為的人,必定有一個異乎尋常的爸爸媽媽或一個異乎尋常的幼年。傅雷與兒子傅聰13年的通訊。就每封信都記載編號,且筆跡潔淨、鉅細得當這一點而言就體現了傅雷作為父親本身嚴於律己的精力。

咱們大多數人往往不知道或裝做不知道,在對孩子提出要求的一起,也是在對自己提要求。有時爸爸媽媽都做不到,怎麼會得到孩子從口到心的服氣呢。最簡略的比如:咱們常常要求孩子少看電視或電腦,而自己卻在電視和電腦前一坐便是幾個小時。

傅雷與兒子像朋友相同無話不談,這很可貴。這也正是許多爸爸媽媽苦惱的問題。許多爸爸媽媽總是訴苦孩子和自己沒話説,卻從不檢討自己,為什麼會呈現這種情況。把孩子當作朋友,勇於供認自己的過錯,才會得到真摯的溝通。

現在的孩子和傅雷的兒子的那代人,比較管束是否更難些。應該供認:要難許多。現在外面的國際引誘太大。網絡是年代的前進,也會使人誤入歧途。西方一些敞開的思維,像空氣相同到處在改動孩子的呼吸方法。暴力、色情無處不在。真不知怎麼對應。要讓孩子瞭解社會的陰暗面,一起更多的是充溢陽光的`新鮮國際是多麼的不容易。人不可能永久做一個裝在套子裏的人。怎樣教孩子用過濾的方法呼吸呢。

管束,這兩個字但從字面瞭解,辦理和教育要一起進行,缺一不可。但是當爸爸媽媽的怎麼能適可而止的掌握分寸哪。也一向在考慮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一個異乎尋常的幼年。

《傅雷家書》讀後感7

有人在教育的斜坡上滑雪。而他們的故事,劃出國界。

傅聰,隻身漂泊海外,遠赴重洋,追逐夢想。東歐很冷,赤手彈琴沒一會兒手就凍僵了。傅聰,就像藍天上翱翔的風箏,無論飛的多高多遠,傅雷,他的父親,心緊緊繫在長長絲線的一端,那一頭,中國成立之初,根基不穩,時局動盪不安,政治輿論如鋭利刻刀,稍有不慎,家財性命便零落成泥碾作塵。但是,傅雷隨着“風箏”的每一次飄搖而悸動,目光隨着線的痕跡追隨遙望。用素質墨香為兒子帶來深沉愛意。那時消息閉塞,通信艱難,“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隔着萬水千山的父母,在首都放飛紙薄情濃的書信。無論時局多麼瞬息萬變,只有那堅定不移的愛永恆,為漂泊在外的兒子構建意一隅温馨港灣。

傅雷嚴厲,卻又慈愛,信中的他僅體現出他是一位盡職盡責的父親,卻又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他寫給傅聰信,大多講述生活瑣事,人生之道。傅雷是兒子最忠實的粉絲,且提供着寶貴的意見。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飽含深情。最樸實的愛打動着我,打動着每一位讀者。款款的引導,悄悄的深淺,細細的回味,靜靜的領悟。純真的情思常含在層層遞進的意會當中。像一燭燈火,温暖心房,似小小棉布,包裹着心最柔軟的地方。

傅聰是否會懷念那段在飽含濃濃父愛書信,浸潤在親情中的那段時光?可後來,周多變故,陰陽兩隔。無奈,落絮隨風飄塵埃。但是,父愛卻永遠保留下來了吧!

陽光下,傅雷家書的書頁被風吹動,我想,人生路上,所有的`成長都有父母的見證,所有的瓶頸都有父母拔開,羊有跪乳之恩,烏鴉尚有反哺之意,更何況我們?我們,該用多少感恩去回饋這傾注了所有心血浸滿愛意的無私?我們,又如何能回饋在迷途中親人給你的慰藉,在你難熬的時候和你一起難熬,高興的時候比你高興,天地之間,哪裏有比這更真摯,更無私,更永恆的愛呢?

大愛無聲,唯愛永恆。

《傅雷家書》讀後感8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經濟爆炸的時代,且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增長大大超越了個人的接受速度,引發了學習方式的變革。

讀書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大家都讀過書,各種各樣的,勵志的.、夢想的…...今天我想談談《傅雷家書》。

這本書是一位父親——傅雷,寫給他兩個兒子的書信。傅雷是一個非常關愛兒子的父親,並把自己的關愛寫進了信中,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家書,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書。在書中,傅雷不僅是父親,同時也是兒子的老師、好友,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父親的關懷、老師的指導、朋友的勉勵。

來往的書信中更多的內容是關於藝術與人生的討論,傅雷是在教給兒子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與個人的榮辱是息息相關的。他教導兒子做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為此向兒子寄送大量中國文化資料,生怕兒子離開故土後淡忘。

傅雷作為父親,也關心兒子的生活與成長,兒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種種問題,比如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以及如何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他在信中多次談及並提出意見和建議,愛子之情溢於言表。

透過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傅雷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對祖國有無私的敬愛,對兩個兒子有貼心的呵護,為了不讓兩個兒子走彎路,操碎了心,費勁了神。父愛流淌在樸實文字的背後,深沉而温暖!

在傅雷家書中,我們領悟到年輕一代人做事要有調理,不能激進,要謙虛做人,在學習上要狠下功夫。傅雷對兒子的期望,也正是天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所盼所望,讓我們鬥志昂揚,迎接最美的時代!(崔淑嘉)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寫給孩子們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表現出傅雷對自己孩子的摯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情感。

那些書信雖然只是一封封不起眼的'家書。但信中那一句句關心,表現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責任心。信中對兒子的鼓勵體現了父親教育兒子的方法。也許正是由於父親的句句關心,句句鼓勵,兒子們才在努力的道路上有了前進的動力和目標。才在最後都有了那些成就。

父親對孩子的愛是偉大的,我們應該遵循父母的教導,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篇充滿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傅聰,傅敏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説裏的,不是普通的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很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而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八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與傅聰的家書給我許多啟示:很多家長忽視了與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都沒有真正享受過為人父母的的快樂。他們的為迫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手段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克他們有沒有想過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的滋味,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但傅雷悟通了這一點,於是與他的孩子成了知心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模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本書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對於父母之於子女的養育之恩,這是歷來都贊不盡的愛與恩情。也許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到富足的生活與良好的教育條件,但無數個事實向我們表明,這些都不是衡量親情的.標準。

《傅雷文集》中,傅雷夫婦寫給自己 兒子的家書,不只是透露了他們個人對於孩子深切的愛,更是代表了千萬個不善言語的中國父母對子女無法言語的關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這章主要講述傅聰巡迴演出,傅雷夫婦也伴隨着兒子兒媳的家書“神遊”以及對某些事情的探討。

傅雷作為一個父親,苦心孤詣、嘔心瀝血;而他作為一個丈夫,無微不至、始終如一。他雖身在中國,卻心繫遠方愛子,對傅聰的殷殷關切、舐犢情深,在我腦海裏形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他與傅聰既是父子,又是朋友,並彼此都愛着對方。而傅雷對孩子的教育觀為:“成績不是第一位,人格應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人品,才能讓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提高,才能使一個人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更加優秀。”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人們常説:“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本好書帶給我們的財富遠超我們想象。我所閲讀的《傅雷家書》就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

本書收錄了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出國留學的幾年間寄去的家書。每一封家信都飽含着傅雷先生深沉的父愛,傅雷先生的每一句話,都如同至理名言般意藴深遠。

我印象較深刻的有兩方面:一是傅雷先生對傅聰的愛國教育;二是傅雷先生對兒媳的關愛。

其一,傅聰遠赴歐洲留學,還常周遊列國巡迴演出。傅雷先生總是告誡傅聰,要常懷一顆赤子之心,時刻銘記自己的祖國,無論何時何地,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國人,要時時刻刻維護祖國尊嚴,保護好祖國。

這一點是極為重要,卻仍有眾多人難以做到的。時至今日,仍有人為了洋幣,潛伏在中國收集情報,為“尊貴”的洋人獻上祖國的機密。也有人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國家投資的.優良教育,卻在學成後跑去為外國人效力。

歸根結底,這些人是忘了本,忘了自己的一切是中國給予的,他們是沒有一顆赤子之心的,説到底是不愛國的。這是令我們歎惋的,

其二,傅雷先生對兒媳彌拉的關愛,就像親生女兒一般無微不至,從彌拉的身體狀況到孕期的注意事項,甚至還在給傅聰寫信時特地考慮到彌拉。

這也是難得可貴的,且不説離我們遙遠的那個年代。時至今日,還是有許多女性,在公婆家受了許多委屈。“一女子被公婆虐待致抑鬱”“一女性遭婆家虐待”諸如此類的醜聞,頻頻爆出,這到底是個人的惡意,還是社會對所有女性的惡意?

這無法言喻,只希望天下公婆都如傅雷夫婦一樣和藹、善良。

《傅雷家書》是一部極有教育意義的書,這本書令我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是願意再讀一次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從書中我體會了父母對我含辛茹苦的養育,他們辛辛苦苦的工作,為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用功努力,能為將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們辛苦了!而我們還總是不懂道理,不顧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實到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沒有才能、水平,以後如何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

我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