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15篇[優秀]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彌兒》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愛彌兒》讀後感15篇[優秀]

《愛彌兒》讀後感1

只有自己實現自己意志的人,才不需要借用他人的手來實現自己的意志;由此可見,在所有一切的財富中最為可貴的不是權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盧梭《愛彌兒》

Part I

你好,媽媽!我是愛彌兒!今天我八歲了。

我能平安無事地長成那麼大,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個“意外”吧。

為什麼我掉進河裏,你都不來救我,不救我也就算了,還在岸邊哈哈大笑?

你好,愛彌兒!我是你媽媽!今天你八歲了。

關於“掉河裏”

如果在我的一再提醒之下,你仍然一意孤行地在河邊肆意玩耍,那麼你就必須獨自承擔掉下河的後果。河水很淺,你會游泳,掉進這樣的河裏你並不會有多大危險。讓你感到疼痛的並不是肢體的傷痛,而是心理上的害怕。如果我驚慌失措,那麼你會更加害怕,如果我鎮定,那麼你也會很快鎮定下來。經受疼痛與害怕,是你人生學習的第一課,也是你最需要懂得的事情,在無所畏懼地忍受疼痛的過程中,你才能逐漸學會承受更大的痛苦。

“遵循自然,沿着自然指明的道路前進。它持續不斷地訓練兒童,通過各種各樣的考驗磨鍊他們的性格,使他們變得更堅強;它要讓兒童從小就知道,什麼叫辛勞,什麼是悲痛……經過種種磨難和考驗,兒童會變得有力量;一旦他們能掌控自己的生命,他們生命的本原就會變得更加堅實,更加有保障。”

“人們只想到保護自己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長大成人後如何保護自己,教會他承受命運的打擊。”

Part II

你好,媽媽!我是愛彌兒!今天我十二歲了。

時間過得好快,我都五年級了。

為什麼你只讓我玩音樂,看書,從不帶我去上補習班

為什麼你從不給我買作文書,我明明求了你很多次

你好,愛彌兒!我是你媽媽。今天你十二歲了。

關於“作文書”

排列文字是一件很妙的事情,你喜歡,這很好。但你的文字只能取決於你自己的思想,而不取決於他人的思想。不能讓那些墨守成規的條框桎梏了你的思維。清規戒律的習慣是會扼殺想象的,而只有想象的火焰才能點燃你內心創作的激情。不可否認《滿分作文》裏有不少好文章,但那些都不是你的,你有你自己獨特的思考,你會形成只屬於你的文風,哪怕奇奇怪怪,那就是你。

“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那麼他一生都難以具備思考能力。在童年時期的學習中,我們要拋棄那些不適合的東西,而要把學習的範圍集中到我們的本能引發我們去尋找的知識上”

關於“補習”

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則,應該是培養你對知識的興趣,產生足夠的興趣,才能激發你有足夠的'動力去學習去探究。但如果僅僅只是因為隨大流,那麼大可不必,因為你很快就會因為不斷重複而厭倦,反而喪失了原本應有的學習的樂趣。

我的職責不是安排你去學習什麼,而是發現你真正對什麼感興趣,從而為你提供滿足興趣的方式。如果你真能夠很好地理解和利用你所學到的知識,那麼無論你學習什麼,都不是那麼重要。

在人的全部財富中,最為寶貴的就是自由,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媽媽也會被時代的洪流裹挾前行,與你一起奔波在去機構的路上,但那時你已長大,會明白為了目標而有所取捨。而當你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滿是肆意歡笑與靈魂自由,哪怕因為這樣,我們在求學途中走得比同齡人慢一些,也是值得。

無論是誰,能夠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幸福。“人生當恣意,白首亦少年”,即便我們無法做到白首亦少年,至少我還能讓你感受到“少年當恣意”。

“兒童在長大成人之前就是兒童。如果我們想要打亂這個次序,就只能培育出早熟的果實,這樣的果實既不成熟,也沒有甜味,而且很快就會爛掉。

如果我們不急於對孩子進行教育,我們就不必急於要求他什麼,就能夠更加從容地對他提出要求。這樣,只要不溺愛孩子,就一定能把他教育好。”

愛彌兒是虛構的,我的孩子是真實的。

你好,愛彌兒!

你好,陳一言!

《愛彌兒》讀後感2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因此在當今的中國,教育子女也就成為了民眾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可是由於對子女的過度期盼,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過早的要求孩子接受教育,在他們的印象中,“學得早、學得多、學得廣”對他們的將來是十分有益的。我的父母也是這羣人中的一個,因此可以説這種教育觀念在我的腦海已根深蒂固,它陪伴了我十多年。我也明白它帶來的消極影響:會讓好奇變成無趣乃至是厭惡;會使我們受知識的支配;更會讓我們的學習變為被動、呆板和死讀……雖然知道這種教育觀存在着侷限,但是對於如何改變、如何教育,我仍然十分的茫然。

《愛彌兒》卻直接回答了我的困惑。在這本書中愛彌兒是盧梭虛擬出來的孩子,通過對他的教育,通過對愛彌兒從出生到成人的教育歷程的描述,讓我對盧梭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對當今的教育方法有了點感想。

“迴歸自然,發展天性”可以説是盧梭教育思想的主線。他從第一卷就開始強調説造物主創造世界萬物,原本一切是美好的,但人類卻毀壞了這一切。人應當遵守着自然的法則,讓孩子健康、快樂、自主的成長。而這個觀點與當今的教育思想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不過想想也對,我們從出生開始,人們真的已經開始改變了自然的.法則,父母用襁褓把我們束縛起來,身為嬰兒的我們卻無能為力,唯一能換來的自由只有哭聲,當然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保護,但實際卻與之相反,迎接我們的很可能是嬌弱、疾病與危險。所以,在愛彌兒嬰兒期的教育裏,盧梭反其道而行,他主張嬰兒穿寬大舒適的衣服,讓嬰兒保持着自然的習慣,不要過分的限制他們的活動,但也不要寵溺,要此刻鍛鍊他們的體質與勇敢、養成他們不依賴他人的好品性,可以説他告訴我們在此期間,教育的基本任務是身體的保健和養護。

除此之外,我對書本上其它一些觀點也感觸頗深。就拿愛彌兒的童年期和青年期來舉例。在童年期中,盧梭告訴我們,兒童不是成人,要把兒童看作兒童,尊重孩子的天性,讓他們的性格的種子自由自在地生長,不要束縛他們,相信孩子內在的潛能,而不是用我們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來替代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逼迫他們學這學那。作為老師,應懂得浪費童年期孩子的時間來教會他們如何發展外部感覺器官,使其獲得豐富的感覺經驗而不是一味的讓他們接觸知識,學習知識。對於這個觀點,我也表示贊同,我認為孩子如果只是一味的學習而沒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觀念,那學也相當於白學,不久就會把學到的馬上忘得精光,説不定還會造成對學習感到厭倦的反效果。兒童期就是玩的年齡,那還不如通過遊戲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培養他們的感覺和體力,等到適合的階段再教給他們知識,也許這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也會給他們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在青年期中,盧梭的觀點也並未改變,他始終認為教給學生百科全書式的知識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只有學以致用的知識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且知識不是教來的,而是學來的,他主張要把學習中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他注重的只是判斷能力。不過在此時期裏,他反而注重道德的教育,他希望等到孩子成年能成為富有愛心的人。

其實,縱觀全書,每一卷裏都包含着盧梭在愛彌兒不同年齡階段裏對教育的獨特的理念,當然它也對當今社會的教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它告訴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更應該陶冶學生的情操,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驗自然美,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精神,並於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讓孩子的人生充滿着樂趣和幸福。

《愛彌兒》讀後感3

人們常常比喻“老師是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但是作為新世紀的一名教師,我更覺得自己應該是一支蓄電池不斷放電不斷的充電。使自己成為一支永遠都耗不盡的蓄電池。所以我們就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勝在所獲得的是詳細的、真切的感受和體驗,“讀”那麼在認知的理性、系統性方面給我們更多的收穫,而且它們又有相互印證的作用。在有心、用心去“行千里路”的同時,與“讀萬卷書”相結合起來,那麼會有更好的收穫。這樣才能—檢舉洞開眼界,才陶冶情操。才能是自己成為一支質量過硬的蓄電池。

這使我情不自禁的拿起盧梭的《愛彌兒》來。最早聽説《愛彌爾》這本書是在師範的時候,我想對於師範專業來説《愛彌爾》會是一本很耳熟的書。《愛彌兒》一書輕鬆而嚴謹的語言,通俗而易懂的詞句,娓娓道來,一氣呵成!細細體味與盧梭大師交流的那種感覺,細細品讀藴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觸頗多。在我的'印象中“愛彌爾”是一個人的名字,而這本書以它作為全書的題目,我想它會是一本通過描述“愛彌爾”的成長曆程而寫成的一本書。“愛彌爾”只是盧梭為了闡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個教育對像。並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那樣,即使其中涉及到“愛彌爾”的許多事例,自然也是盧梭假想的。

一、崇尚自然教育

盧梭早書中説的最多使我就是“自然教育”。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那麼,聽任人的身心自由開展。他這樣主張教愛彌兒唱歌:“聲音要唱得準,唱得穩,唱得柔和而響亮;他的耳朵要聽得出牌子和韻調;但是,做到這一點就夠了,不要有過多的要求。擬聲音樂和舞台音樂是不適宜於在他那樣的年紀時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詞,如果他要唱的話,我就儘量拿適合於他年紀的有趣的歌詞給他唱,而且歌詞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樣簡單。”我個人極欣賞這段話,而想起自己曾在聽一些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唱流行歌曲時的鼓掌,真是臉紅啊!相信盧梭是不願意聽到那些含混其辭的天真童音的,這與他所推崇的“自然”太相悖了。

我們教育兒童絕不能拔苗助長,應該順其自然。當今社會,由於人口激增,社會競爭日趨劇烈,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從小就扼殺了孩子玩鬧的天性,或是逼其閲讀厚厚的書本,或是替其報名興趣班。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5、6歲的孩子,在其家長陪伴下,學習書法、鋼琴、舞蹈等等特長。他們大多都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家長和老師的逼迫下進展的。特別是當家長曾經的夢想沒有實現的時候,總是希望他的後代來實現,於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絲毫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回想到自己身邊的孩子,每週末也都在參加圍棋,英語,國畫等興趣班,好象這已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可是我們是不是在扼殺一個孩子追求自由的天性呢?在家長和老師的逼迫式教育下,這些孩子是不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呢?是不是充滿自由和翱翔的空間的?

其實,我們的孩子是有思想的。我想: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儘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盡情地哭笑打鬧。迴歸自然,讓孩子採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這樣培養出來的才是有靈性有個性的孩子。

二、崇尚自由教育

在《愛彌兒》中,字裏行間都透露着作者對“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別強調教育應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應使教育對象成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這些思想不免有其侷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謹的,如果“聽任人的身心自由開展”,兒童是無法學到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但瑕不掩瑜,盧梭以平等博愛的心懷教育他的愛彌兒,這個假想的孤兒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強迫的自由世界。但願,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幸福的“愛彌兒”。

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然教育觀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讓我們孩子的心貼近自然,讓他們在自由的空氣中成長。

《愛彌兒》讀後感4

《愛彌兒論教育》是一本教育名著,是由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盧梭所著。裏面虛構了一位貴族子弟愛彌兒的人生經歷,來探討人從出生到成年所將經歷的自然反應和人為教育。他強調:人從出生時裹在襁褓裏的嬰兒,到兒童,到青年,到成人,發展,都應該順應自然教育,迴歸孩子;成長,需要遵循自然規律。所有的東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人的手裏都變壞了。

讀了這本書,我非常喜歡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要順應孩子自然生長,不能人為的把他們綁的一動不動。

文中作者喜歡把孩子放在鄉下,認為鄉下的空氣是清新的,鄉下的人是最淳樸的,吃的,穿的,用的,都來自於最天然的材料,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成長,可以近距離接觸大自然,感受跌倒的疼痛,感受親手的觸摸,這樣,孩子所學的知識都來自於大自然的教育,真實,淳樸。相反的,城市裏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各種各樣的人為教育束縛着,他們沒有自由的空間,沒有清新的空氣,接觸的所有事物都是人為安排好的,被迫養成的習慣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孩子是一個獨立的,自然的個體,他們只有自由自在的,才是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在大自然中,會跌倒疼痛,需要讓他感知痛苦的滋味,才能慢慢地經受更大的疼痛,去經受生活的磨礪。只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的滋味。這裏教會了我們要把孩子放在大自然的環境裏去,去感受教育的精彩!

第二,父母需要自己親自哺育,教育孩子,而不是花錢請奶媽子,保姆,家庭教師來替代自己的職責。

鄉下的孩子,都是父母親自哺育,陪伴,自然教育,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孩子的性格平和,不急躁。但城市孩子的父母都不願意親自哺育孩子,而是花錢請奶媽子,保姆,家庭教師來替代自己的職責,這其中就有很多的弊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會有很多不好的心理問題,性格孤僻,內向,急躁等。所有這些,是三百年前盧梭時代的真實寫照,延續到今天,也正是現在社會的真實反映。這是在告誡我們父母論陪伴的重要性!

第三,成人的態度和行為造成孩子的態度和行為。

文中提到如果孩子天生就愛無緣無故地啼哭,我就讓他白白地哭一陣,得不到一點效果,這樣,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乾眼淚。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裏去,他不哭了,我馬上就跑到他的身邊。不久以後,他呼喚我的時候就將採取停止啼哭的辦法,或者,要哭也至多隻哭一聲。因為孩子們是根據信號可以感覺的效果來判斷其意義的。如果孩子一哭你就滿足他,孩子就會成為家中任性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一哭你就訓斥他,孩子就會成為卑怯,膽小的小奴隸,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其實背後是成人的態度與行動所造成的`。孩子摔跤同樣如此,成人鎮靜,孩子也會很鎮靜,會勇敢地面對痛苦,而一旦成人急急忙忙地樣子,孩子會更加害怕,更加覺得疼痛。

就如今,新教育時代,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過於迫切,讓自己的孩子在儘可能比別人少的時間裏完成比別人更多的是知識學習,佔用了孩子大部分的時間,父母的教育的過於緊張和焦慮,傳遞給了我們孩子,孩子就如同是學習的機器,只追求文化課分數的提高,犧牲了兒童的本性和身心自由發展,導致教育的失敗。

整個教育,應該是來自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為的教育三者結合,去接近教育的成功。文中的愛彌兒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一個懂他的“教育者”。作為承擔孩子教育的老師,家長,都不妨來讀讀這本書,讀了這本書後,就會對教育有個全面,系統的體會與感悟,從中尋找教育的真諦。

《愛彌兒》讀後感5

記得年前放寒假,想着也是很久沒回老家了,就和先生帶着侄子侄女一起回老家玩。一路上孩子們很開心很興奮,沒多久侄子就站起身來説:“坐着最不舒服了,我要站着,可以看到前面更遠的地方。”作為教師的我,或許也是職業病,當然是反對他這樣的做法,因為在車裏站着萬一有個剎車,人很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隱患。“不可以,坐着。”我對他説。誰知道這一説他倒反而堅定地要站着。看着這個倔強的小屁孩本來還想繼續發揮長輩的威嚴。但是又突然覺得也許乾脆就讓他站着,讓他品嚐到因為車子啟動、停下帶來的不平衡,到時我不説他也會自動坐下。今天如果我強制讓他坐着下次他還是要站起來,也許那時真正的危險還大一些。我默認了他的決定,自己往他那裏靠一些,萬一剎車也可以意思意思抓他一把。靜下來時我猛然醒悟到 “自然教育”不就是這樣嗎?這不就是盧梭在《愛彌兒》裏面的一個教育觀點嗎?

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與人身心發展的各個階段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滯後。廣義的自然教育涉及盧梭的整個教育分期:嬰兒期(0—2歲)、兒童期(2—12歲)、少年期(12—15歲)、青年期(15—20歲)。盧梭的教育方法便是配合這四個發展階段而實施。這個過程就是廣義自然教育過程。其中0—12歲的教育才是盧梭狹義的自然教育。這時的教育是一種不教育,是自然在説話,亦是一種消極教育。

消極教育,不是對教育失去信心,也不是對教育不負責任,更不是向着錯誤的教育方向,而是有的時候當看着孩子在犯錯誤或者在違反理想的規則做事情,教師不積極地馬上採取制止策略,而是在邊上留意着他的進展,讓他體驗到錯誤帶來的麻煩,用自己的親身體檢發現自己的錯誤。到這個時候教師再進行稍微的點撥,教育的效果就很自然的達到了,而且不用擔心學生會屢教不改。看似消極的背後是“不教育,讓自然説話”的魅力!看來盧梭的'放任不是放縱,頗有點“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和諧美感。一定意義上説,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育,是為了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因此,自我教育是“消極教育”的目的之一。

也不禁想到中國的優良傳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苦是什麼苦?頭懸梁錐刺股的苦?各種各樣培訓班的苦?不,懸樑刺股、培訓都只是在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而已。這個苦應該是讓孩子自己去品嚐錯誤帶來的苦澀,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只是知道告訴孩子什麼時候該怎麼做,或者發現孩子即將要犯錯誤的時候馬上制止,學生連吃“苦”的機會都沒有!換來的是孩子在家長、老師背後偷偷犯錯,換來的只是我們大人口邊的“屢教不改”。這原來不是孩子的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知道錯是什麼!書本往後看果然有盧梭的這樣一段話“我非但不小心謹慎地預防愛彌兒受傷,相反,他要是一點傷都不受,不嘗一點痛苦就長大的話,我反而會感到苦惱不已。遭受痛苦,是他應該學習的第一要事,也是他最需知道之事。孩子們之所以柔弱,似乎正是因為要他們遭受這些沒有危險的重要教訓”,我為自己能在實際教學生中找到盧梭思想的真諦而感到高興。雖然我不知道這個理解是不是盧梭的真正理念,但是我發自內心的感到充實,《愛彌兒》為我打開了教育的另一扇窗,讓我對教育有了更自然、更深刻的理解,讓我在孩子的錯誤面前有了自然的心態。

此後,稍有空閒,我就手捧《愛彌兒》,似乎每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收穫。對於一個從事教育的人,對於一個想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的家長來説《愛彌兒》是一本能引起頭腦風暴的書,哪怕沒能都融會貫通,但都有不小的進步!當然,盧梭的“消極教育”也有些瑕疵,比如他在“消極教育”期間完全排斥智育的作用等。但是瑕不掩瑜,我們可以借鑑其“消極教育”思想的積極意藴,讓“消極教育”中的有益成分為我們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服務。讓我們呼籲更多的兒童們享受“愛彌兒式”的自由和諧教育,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愛彌兒》讀後感6

本學期粗讀了盧梭所著的《愛彌兒論教育》一書。書中闡述了盧梭對人的教育觀點。我覺得他藉助一個構想出來的人物——愛彌兒從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細緻地表述了他對自然教育的觀點及設想。

雖然我並不是對書中的內容都報以肯定的態度,比如在選擇接受教育的學生的出身時候,他做了如下的判斷:"在同一個地方,我們看到社會上窮人和富人之間也有類似這樣的差別。窮人住的地方很貧瘠,富人方的地方很肥美。窮人是不需要受什麼教育的,他的環境的教育強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反之,富人從他的環境中所受的教育對他是最不適合的,對他本人和對社會都是不相宜的。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個適合所有一切人的環境,所以,與其教育窮人發財致富,不如教育富人變成貧窮;因為,按這兩種情況的數字來説,破產的比暴發的多。所以,我們要選擇一個富有的人;我們深信,這樣做至少是可以多培養一個人的,至於窮人,他是自己能夠成長為人的。"他做出如上的判斷,我想是出於他對自然教育的看法,在之前的論述中,他反覆説過,富人家的孩子受到了太多來自於成人或生長環境中出現的其他人的影響,因此,他認為選擇愛兒是"搶救了一個為偏見所犧牲的人"。可能是所處社會環境的不同,所盧梭有了窮人可以自然成長而富人卻不能的想法,但是我認為即使是生活環境不同,但是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同樣都受到了來自於各方面的影響,當然這些影響都是有好有壞的,並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盧梭在書中使用的自然的教育,我卻是很感興趣的。他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教師的不同的教育互相沖突的話,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將永遠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向同樣的目的,他就會自己達到他的目標,而且生活得很有意義。這樣的學生,才是愛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這三種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夠由我們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過,我的控制還只是假定的,因為,誰能夠對一個孩子周圍所有的人的言語和行為都能管得到呢?"因此他對愛彌兒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為主的。比如,決不違反自然的規律對愛彌兒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齡的教育,完全依照其生理心理的接受能力進行教育。此外,他觀注愛彌兒生活中的一切,象飲食內容、生活習慣、接觸的人等等。他認為凡事從人的小時候就打好基礎,對人的成長來説是至關重要的.。

除了對學生的挑選,盧梭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極嚴格的,他是這樣説的:"人們也許希望他的教師曾經是教過一次學生的,這個希望是太大了;同一個人只能夠教一次學生,如果説需要教兩次才能教得好的話,那麼他憑什麼權利去教第一次呢?一個人有了更多的經驗,當然可以做得更好些;但他是不可能這樣做下去的。不論是誰,如果他相當成功地把這種事業完成一次之後,他就會感到其中的辛酸,因此就無心再從事這樣的工作了;至於説他頭一次就做得很糟糕,那就可以預斷第二次也一定是很壞的。"我覺得這個觀點對於身為教師的我們來説,是要引起我們注意的。當我們在教育上遇到了問題時,而又苦於找不到解決辦法時,有時會採用一些消極的做法,也就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負責任的教師會繼續探索解決之道,而一部分人就會避重就輕,繞過這個問題。對於這們來説,教師或許只是我們職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工作,但是對於我們的工作對象——學生來説,可能我們一時的偷懶,就會在他們的教育上造成一個重大的缺憾,而又沒有第二次的彌補機會的。

因此我覺得盧梭的一個想法"一個教師!啊,是多麼高尚的人!……事實上,為了要造就一個人,他本人就應當是做父親的或者是更有教養的人。"對於我們來説是要時時提醒我們注意的,我是一個從事着高尚職業的人!

《愛彌兒》讀後感7

最近,我仔細品味了《愛彌兒》這本書,書中的理念對此刻當教師的我來説是種衝擊,在閲讀之後也有些想法想説上一説,與眾人交流。

我對這本書上的很多觀點很感興趣,如書中第二卷中,寫到:如果孩子長得很聰慧,如果他天生就愛無緣無故地啼哭,我就讓他白白地哭一陣,得不到一點效果,這樣,就能夠很快地使他擦乾他的眼淚。如文中的:“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遊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他始終是喜笑顏開的童年你們為什麼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蹋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象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為什麼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遠慮!使我們不停地做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使我們常常向往我們永遠達不到的地方,這樣的遠慮正是我們種種痛苦的真正的根源。愛彌兒讀後感。象人這樣短暫的一生,竟時刻嚮往如此渺茫的未來,而輕視可靠的此刻,簡直是發了瘋!這種發瘋的作法之所以更加有害,是因為它隨着人的年齡而日益增多,是老年人時刻都是那樣的猜疑、焦愁和吝嗇,寧願這天節約一切而不願百年之後缺少那些剩餘的東西。因此,我們此刻要掌握一切,把一切的時間、地方、人和東西;我們個體只但是是我們自己的最小的部分。”

書中在談到孩子幼年教育時,表示了這樣的意思,孩子在到達相應的年齡階段必然會明白必須的道理,這時在進行教育即可;孩子在12歲之前,能夠不去學習,這樣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潛力後再去學習,相信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所獲得的效果其實是為0的,或者可能是獲得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對於這個觀點,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時對於一些有政治性好處或者相類似的東西是沒有觀念的,這時讓他們瞭解和學習相關的知識,是很難有共鳴的,得到的結果其實也是很差的,或者説無。從小給他們灌輸一個概念,起到了什麼效果,是不是也如書中所説,可能會取得反效果呢這我不得而知,但是,我想,對於學生的教育要貼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這一教育理念就應貫徹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去,這樣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書中,還有這麼一段話,我們一齊來看一看“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愛彌兒讀後感。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我認為就應持續孩子對事物或學問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學習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孩子在學習起步時,教師就應不要吝嗇自己的讚賞,要給予孩子肯定。

《愛彌兒》是一本不尋常的教育着作,而且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騰感情的文化結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主張人性本善,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主張改革教育資料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不是在推卸職責,像我一樣的千千萬萬的教師,當然明白自己身上肩負着重大的教育使命,也在竭盡全力地用自己的良心和才能培養出社會所滿意的人才。我只是期望社會不要把所有的教育職責都推給教師,我們的教師確實是很偉大的人,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別人,我們雖然願意承擔起全部的職責,但是並不代表我們能夠承擔起全部的職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請支持我們,一齊來當園丁,共同攜手創造更完美的園地!

《愛彌兒》讀後感8

“有人説,自然不過就是習慣罷了。這是什麼意思呢?不是有一些強制養成的習慣永遠也不能消滅天性的嗎?舉例來説,有一些被我們阻礙着不讓垂直生長的植物,它們就具有這樣的習性。自然生長的植物,雖然保持着人們強制它傾斜生長的方向,但是它們的液汁並不因此就改變原來的方向,而且,如果這種植物繼續發育的話,他就能保持由習慣產生的習性,雖然這些習性對我們來説是最不自然的;但是,只要情況一改變,習慣就消失了,天性又回覆過來。教育確實只不過是一種習慣而已。不是有一些人忘掉了他們所受的教育,另外一些人則保持了他們所受的教育嗎?這種差別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呢?如果是必須把自然這個名詞只限用於適合天性的習慣,那麼,我們就可以省的説這一番多餘的話了。”——摘自《愛彌兒》

在我眼中,自然是自然,習慣是習慣,是兩種不同的概念。自然是與生俱來的,從某種角度來説是不可改變的,就想《愛彌兒》中所舉得例子,當植物拒絕所有束縛之後,它還是會回到原本的生長習慣,並不會因為某一階段的改變而永久改變,亦或者説一個孩子就算是被遺棄了,但是他的血管裏流的永遠都是生父生母的.血而不會因為環境或者其他的改變就遺失這一份血緣關係。而習慣是什麼呢?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僅僅是因為時間久了而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生活方式,從某種程度來説它是在包含在自然之中的,因為時間讓習慣變成了自然,但是習慣不是自然,習慣是可以改變的,自然是不可以的。我們生下來並不是就是知曉一切的,我們是通過教育來認知我們周圍的世界, 所以教育對於我們來説不是自然,不是流淌在我們身體中的血而是一種後天養成的習慣。如果非要把自然等同於習慣,那麼要在習慣前面加上一個限定詞,那就是適合天性的,自然就是順其自然符合人生長規律的,人生來具有沒有後天習得的,那麼適合天性的習慣自然而然就成了自然。

《愛彌兒》中説我們的一生要受三種教育,一種是受之與自然,一種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與事物。確實是這樣,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所獲得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每個人都是有着三種教育培養出來的。顯然,這三種教育對我們來説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假如這三種教育很好的配合指導我們前進,那麼我們算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倘若三種教育不一致,相互衝突那麼他所受的教育將永遠都不符合他本人的心意。三種教育中,只有人的教育是我們能夠完完全全把握住的,但是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有什麼人能夠對一個孩子周圍所有的人的言語和行為通通都管得到呢?所以盧梭時時都在強調順其自然,這突然讓我感覺這種想法與中國道家的無為而治有一些相似之處。例如孩子遭受失敗了,我們總是憂心地去安慰,甚至用禮品來安撫……許許多多的例證,從中雖然我們總是獲得了一時的温馨,但是,縱觀宏觀與長遠,遭受教訓的總是自作聰明的人們自己。所以,所有的父母和老師,需要放下形式的呵護與關愛,當孩子們在自己自然的生活狀態中遇到痛苦和煩惱時,不要以為貼心關懷就是愛,有時“作壁上觀”,甚至“冷眼旁觀”才是真正的愛,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懂得自然的道理,才會學會遵循自然的意志,才會成為一位遵循自然規律行事的人。

《愛彌兒》是我目前在大學所有讀的書中最讓我佩服的一本書,但是我個人感覺我對《愛彌兒》的理解還停留在字裏行間的表面,還沒有深入到其深處,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細細研究的書,特別是對於即將成為教師的我們。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顧及到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只希望我們能把作為教師的本分學校教育做好,才能對得起作為教師的良心。

《愛彌兒》讀後感9

最近,我仔細品味了《愛彌兒》這本書,書中的理念對現在當教師的我來説是種衝擊,在閲讀之後也有些想法想説上一説,與眾人交流。

我對這本書上的很多觀點很感興趣,如書中第二卷中,寫到:如果孩子長得很聰慧,如果他天生就愛無緣無故地啼哭,我就讓他白白地哭一陣,得不到一點效果,這樣,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乾他的眼淚。如文中的:“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遊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他始終是喜笑顏開的童年?你們為什麼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蹋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象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為什麼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遠慮!使我們不停地做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使我們常常向往我們永遠達不到的地方,這樣的遠慮正是我們種種痛苦的真正的根源。愛彌兒讀後感。象人這樣短暫的一生,竟時刻嚮往如此渺茫的未來,而輕視可靠的現在,簡直是發了瘋!這種發瘋的作法之所以更加有害,是因為它隨着人的年齡而日益增多,是老年人時刻都是那樣的猜疑、焦愁和吝嗇,寧願今天節約一切而不願百年之後缺少那些多餘的東西。因此,我們現在要掌握一切,把一切的時間、地方、人和東西;我們個體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最小的部分。”

書中在談到孩子幼年教育時,表示了這樣的意思,孩子在到達相應的年齡階段必然會明白一定的道理,這時在進行教育即可;孩子在12歲之前,可以不去學習,這樣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後再去學習,相信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所獲得的效果其實是為0的,或者可能是獲得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對於這個觀點,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時對於一些有政治性意義或者相類似的東西是沒有觀念的,這時讓他們瞭解和學習相關的知識,是很難有共鳴的,得到的結果其實也是很差的,或者説無。從小給他們灌輸一個概念,起到了什麼效果,是不是也如書中所説,可能會取得反效果呢?這我不得而知,不過,我想,對於學生的教育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這一教育理念應該貫徹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去,這樣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書中,還有這麼一段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愛彌兒讀後感。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我認為應該保持孩子對事物或學問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學習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孩子在學習起步時,教師應該不要吝嗇自己的讚賞,要給予孩子肯定。

《愛彌兒》是一本不尋常的教育着作,而且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騰感情的文化結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主張人性本善,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不是在推卸責任,像我一樣的千千萬萬的教師,當然明白自己身上肩負着重大的教育使命,也在竭盡全力地用自己的良心和才能培養出社會所滿意的人才。我只是希望社會不要把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推給教師,我們的教師確實是很偉大的人,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別人,我們雖然願意承擔起全部的責任,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請支持我們,一起來當園丁,共同攜手創造更美好的園地!

《愛彌兒》讀後感10

就讀師範的時候,在教材上看到過盧梭的《愛彌兒》。當時只是記住有這樣的一本書,對於裏面的內容沒有去研讀過。現在借教師素質年的機會,閲讀了這本書,對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愛彌兒》一書輕鬆而嚴謹的語言,通俗而易懂的詞句,娓娓道來,一氣呵成!細細體味與盧梭大師交流的那種感覺,細細品讀藴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觸頗多。所謂的愛彌爾只是盧梭為了闡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個教育對像。並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那樣,即使其中涉及到愛彌爾的許多事例,自然也是盧梭假想的。

一、崇尚自然教育

盧梭在書中説的.最多的就是自然教育。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我們教育兒童絕不能拔苗助長,應該順其自然。當今社會,由於人口激增,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從小就扼殺了孩子玩鬧的天性,或是逼其閲讀厚厚的書本,或是替其報名興趣班。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5、6歲的孩子,在其家長陪伴下,學習書法、鋼琴、舞蹈等等特長。他們大多都不是出於自願,而是 家長和老師的逼迫下進行的。在家長和老師的逼迫式教育下,這些孩子是不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呢?是不是充滿自由和翱翔的空間的?是不是有足夠的創新精神呢?

其實,我們的孩子是有思想的。我想: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儘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盡情地哭笑打鬧。迴歸自然,讓孩子採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這樣培養出來的才是有靈性有個性的孩子。

二、崇尚自由教育

在《愛彌兒》中,字裏行間都透露着作者對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別強調教育應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應使教育對象成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這些思想不免有其侷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兒童是無法學到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但瑕不掩瑜,盧梭以平等博愛的心懷教育他的愛彌兒,這個假想的孤兒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強迫的自由世界。但願,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幸福的愛彌兒。

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然教育觀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讓我們孩子的心貼近自然,讓他們在自由的空氣中成長。

三、崇尚自我保護的教育

在盧梭的《愛彌爾》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那就是: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裏,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裏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巖石上也能夠生活。

教給孩子正確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鍛鍊獨立性和創造性。 鼓勵幼兒大膽提出新穎、富有創見的觀點,為幼兒提供各種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幹中學,讓幼兒學會自主學習。所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孩子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充分證明:只有讓孩子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後得到適當的肯定,能看到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自己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要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孩子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讀了《愛彌爾》後使我更深入的理解教育是一門藝術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我們要用快樂的心情來工作和生活,自覺熱愛教育,對孩子有責任感、有愛心,這也是幼兒園教師的一種滿足和快樂。這樣的教師就能讓孩子在受教育過程中,能夠健康、快樂、文明、有使命感、有責任感、有愛心地生存着。就能讓孩子學會關注生命、尊重生命、讚美生命、保衞生命。

《愛彌兒》讀後感11

當合上這本書的時候,彷彿看到了愛彌兒懷抱着他與蘇菲的孩子,回想起了當初那個剛出生的愛彌兒,如同與他經歷了一段二十二歲的人生。不得不説,教育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為人父母在培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心力,要有多麼堅韌的耐心、毅力與智慧的眼觀。

這本書又斷斷續續地花了很長時間才讀完,其實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想把我那瞬間即逝、天馬行空的想法寫下來。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先讓我談談關於這本書的其他問題吧。

“愛彌兒”這個名字多好聽啊,如此的惹人憐愛。最早知道這本書是大一的時候法理學老師在講盧梭時提及的,她説“人知道自己被異化,卻不能拯救自己”,那時候她的隻言片語讓我感覺這像是一本小説,不曾想是一幅教育的理想藍圖,更不知《愛彌兒》最典型的意義在於它奠定了近代西方教育學的基礎,它向世人所闡明的教育觀念對教育改革產生的深遠影響,只是感覺連嚴謹遵守“鬧鐘時間”生活的康德先生也因微笑着讀這本《愛彌兒》而流連忘返打破散步的時鐘規律就可知這本書所應當具有的魅力了。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本來都是好好的,可一到人的手裏就全壞了。”盧梭是崇尚人的這種自然屬性的,他認為自然、人、事物都是我們教育的來源,人的教育應當受之於此,三種教育需要配合一致才能是成功的教育。人不應當受世俗的偏見、權威、慾望、慣例和社會制度等影響而扼殺天性,不應當將原本自然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改造。

於是“愛彌兒”便誕生了,我想這應該算是盧梭的一次大膽的理想嘗試。愛彌兒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基於一次偉大的教育探索的需要而誕生的孩子模型。他智力正常而普通,因為這樣教育才有普遍意義;他出生温帶而身體健康,或許是因為法國正處於温帶地區,只有這樣設計盧梭才便於駕馭;他生於富有之家,需要自然的教育,須知窮人事實上是不可能具備理想教育的基本條件的;最後愛彌兒需要是一個孤兒,以便盧梭能以家庭教師的身份對愛彌兒進行教導,並因承擔撫養教育之職使其具備服從這位家庭教師的管束和教誨的先決條件,至於為什麼盧梭不直接想象成自己是那孩子的父親或給愛彌兒構造一個完整美滿的家庭再來設計教育,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想或許一旦結下親情的羈絆就不可能再如站在家庭教師這個似局外人的角度客觀的看待和引導一個孩子的發展了吧,這也是我猜測為什麼盧梭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都送進孤兒院的一個原因,這樣的教育設計在我看來或多或少有些無情,關於這點我是難以理解的',就像我很難理解盧梭這個人物一樣,或許世界上才華橫溢的“瘋子”都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説完我們的主人公愛彌兒,就不得不提到這本書中其實最關鍵的一個人物,那就是盧梭自己。在這本書裏盧梭化身成愛彌兒的專職家庭教師,對愛彌兒從出生到結婚都起着奇妙的引導作用。或許從某種角度我可以這樣説,這位家庭教師的意義不亞於“上帝”,是他創造培養出了“完美”的人“愛彌兒”。所以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盧梭也不再是盧梭,這位家庭教師同樣是個理想化的人物,在這本書裏他自始自終都沒有標註過自己的名字,甚至連家庭教師的字眼也很少提及,相反他好像盡力想隱藏自己,弱化他的影響,以教師做第一人稱敍述講愛彌兒的故事引導讀者將眼光集中關注在劇目主人公愛彌兒身上,而他只是旁白。

作為上帝自然的傑作,愛彌兒需要保持和遵從着他的天性,他的教育自然也需要符合這種天性。《愛彌兒》從嬰兒期談起,分童年期、少年情、青年期不同的階段就愛彌兒所應當接受的教育進行了設想。他之所以如此劃分,很容易能夠理解,因為隨着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他的感官、智力發展水平是存在差異的,每一個時期有每一個時期的特殊需求,每個階段依自然和社會所應接受的教育業是不一樣的。大人們不能夠越過這樣的規律,而根據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學習的內容。如果是從成人的角度和需要出發來自小教育孩子,一定會產生副作用的,這樣的教育一定是不成功的……

《愛彌兒》讀後感12

提起《愛彌兒》,這本書是一本教育名著,作者是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不得不説的是書中的很多教育觀點對現在的教育有很大的衝擊力,細細品味起來,對其中的三個觀點不免有了些感悟與大家分享:

第一個觀點:應該怎樣對待一個“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順應孩子自然的發展,不能把它綁的一動不能動。要讓它能自由活動。

開篇的第一句話“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作者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主張應從兒童的個人愛好和興趣出發進行教育,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與此同時這句話也給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是自然界的產物,包括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專屬品,也不是教師的教育物,不屬於任何人。所以我們的教育不是要將知識技能強教於孩子,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利用好自然,通過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會,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

盧梭提到,每一個學生,在他身上都有三種不同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其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受我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有在有些方面才能夠由我們決定。唯獨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的加以控制的,如何把這三種教育配合一致,在孩子身上產生意義,這是我們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觀點:。怎樣對待孩子的哭?不能讓他最後養成用哭來命令你做事。這樣易養成孩子從嬰孩期的任性。文中提到如果他天生就愛無緣無故地啼哭,我就讓他白白地哭一陣,得不到一點效果,這樣,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乾眼淚。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裏去;他不哭了,我馬上就跑到他的身邊。不久以後,他呼喚我的時候就將採取停止啼哭的.辦法,或者,要哭也至多隻哭一聲。因為,孩子們是根據信號可以感覺的效果來判斷其意義的。如果孩子一哭你就滿足他,孩子就會成為家中任性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一哭你就訓斥他,孩子就會成為卑怯、膽小的小奴隸,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其實背後是成人的態度與行動所造成的。孩子摔跤同樣如此,成人鎮靜,孩子也會很鎮靜,會勇敢地面對痛苦,而一旦成人急急忙忙地樣子,孩子會更加害怕,更加覺得疼痛。再比如:當嬰孩使勁伸手想拿東西的時候,因為拿不到,使勁地哭鬧,或者他在命令那個東西到他手裏去,又或者在命令你拿給他,作為成人又會怎麼做呢?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孩子抱到他想要的東西那裏,這樣孩子就不會支配或依賴成人,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第三個觀點:孩子在幼年教育時,孩子在12歲之前,可以不去學習,這樣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後再去學習,相信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所獲得的效果其實是為0的,或者可能是獲得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對於這個觀點,我深感同意,

回想自己十幾年的求學生涯,學了那麼多的知識,其中只有10%成為了我自己的,還有90%早已還給了老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書讀得再多,那也只是脱離自然、社會的文字遊戲,當我們的老師拿着教科書,坐在教室前面,説着“空話”,還不如放下書本,用圖片、視頻來告訴孩子,或者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讓大自然來告訴孩子,這些都比我們老師教的要精彩的多。

愛彌兒雖然是盧梭所假設的教育對象,但是愛彌兒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一個懂他的“教育者”,作為教師要更多的解讀孩子,順應孩子的自然發展,孩子發展就在教育者的一念之間。教育者們不妨來讀讀這本書,只有讀過這本書,你就會對教育有新的體會與感悟。從這本書中尋找教育的真諦,哪些教育才是最恰當的?哪種教育才是孩子需要的?哪種教育才能獲得成功的。我想每個人在讀這本書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地,而我的讀後筆記只能代表我自己的個人觀點,希望能與你產生共鳴。

《愛彌兒》讀後感13

“我們生來是軟弱的,所以我們需要力量;我們生來是一無所有的,所以需要幫助;我們生來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斷的能力。我們在出生的時候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在長大的時候所需要的東西,全都要由教育賜予我們!”

我隨意的翻開《愛彌兒》,看到的就是這樣一段話。這簡單卻充滿力量的語言將教育的偉大詮釋得淋漓盡致,也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為了受到良好的教育,兒童是不應該只跟從一個嚮導的……所以,我們必須一般地觀察問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看做抽象的人,看做無時不受人生的偶然事件影響的人。”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他們從事不同的職業,過着不同的生活,他們有着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當然,他們也有各自的特長或某些優秀的品質。從他們的身上,孩子可以學到更多不一樣的優秀的東西,這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另外,人生變化無常,生活中任何一個小細節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思維、行動……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更多的細心與耐心,“要防止他們的心沾染罪惡,要防止他們的思想產生謬論。”

教育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其中“只有一門學科是必須要交給孩子的,這門學科就是做人的天職。問題不在於他拿什麼東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導孩子怎樣做人。他的責任不是交給孩子以行為的準繩,他的責任是促使他們去發現這些準繩。”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又漫長的,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陪在他們的身邊,不可能一輩子都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評價與指點。任何人都不可能依賴別人過一輩子!孩子們的人生之路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的。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磨難……另外,為了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對於孩子所做的錯事,我們最好不要給與直接的糾正,而是對他們的言行進行稍加提點,讓他們可以自己發現錯誤,讓他們自己領悟處理該類問題的準則。一般來説,自己領悟的道理肯定要比別人灌輸的更讓人印象深刻吧!

“在任何事件中,你們的教育都應該是行動多於口訓。”這是盧梭在書中反覆強調的觀點。是啊,相對於口訓而言,行動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吧!當你滔滔不絕地向孩子講述一個深奧的道理時,任何語言對他們來説都是枯燥蒼白的。當然,如果你在語言表達上有獨特的魅力,自然會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最多也就是讓他們在那一刻激情澎湃一下。不過這份激情也是十分簡單的,簡單到時間一衝就沖淡了……“孩子們是最容易忘記他們自己説的和別人對他們説的話的,但是對他們所做的和別人替他們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記了。”

説到教育,我想很多人肯定也想到了另一個詞——懲罰。在我們接受教育的這麼多年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受過懲罰吧。我們以後也會成為一名教育者,關於“懲罰”的問題還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不能為了懲罰孩子而懲罰孩子,應當使他們覺得這些懲罰正是他們不良行為的後果。”懲罰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的,純粹的懲罰並不能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錯誤。如果不能讓他們知道錯在何處,那懲罰只能起到加深學生對你怨恨的作用。當你的學生對你的怨恨加深並且不知道錯在何處時,這個老師做得是不是也太失敗了?得不償失也不過如此吧!

關於對國小生的教育,還有一點特別重要。盧梭在書中寫道:“母不母,則子不子。母與子之間的義務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沒有很好地盡她的義務,則對方也將不好好地盡他的義務。孩子知道應該愛他的母親,他才會愛她。”我認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沒有盡到一個老師的義務,那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學生乖乖地接受我們的教育?

剛進大學的時候老師就反覆強調:“要想成為一名優秀國小教師,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即使我們沒有足夠淵博的知識,只要對孩子有顆愛心,我相信,我們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因為:

——“用熱心去彌補才能,是勝過用才能去彌補熱心的!”

《愛彌兒》讀後感14

愛彌兒裏總歸來説吧,在孩子嬰兒、童年時期,不要剝奪了孩子自由的快樂,但要注意保持孩子純潔不受污染的內心(道德教育),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溝通而不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的着重點是鍛鍊身體和感官(觸覺、視覺與繪畫;聽覺、味覺、嗅覺與第六感,這裏還潛藏着學問哦)。在這一階段只讓孩子從他能理解的理性世界教起,所以體育運動、繪畫、音樂、自然現象(涉及物理、地理、生物、幾何等方面的表面與常識)是可以教給愛彌兒的,語言可以稍微遲一點(這與先教音樂不矛盾,因為音樂常與感情結合比語言更容易理解),至於歷史和政治這個階段沒有讓孩子接觸與明白的絕對必要,套用馬克思原理,那些是“上層建築”的東西,離這個時候愛彌兒接受的世界還有距離。這個時候就放心大膽的讓孩子無知吧,養成勇敢而活潑、誠實而真純、對事物充滿興趣、又善於學習等方面的品質以及保有優良的身體素質比擁有知識不知重要多少倍。

不知不覺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和文字在闡述我對本書關於兒童期及以前教育的理解,現在終於要開始談談少年期了。盧梭認為當孩子到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差不多步入少年期,是開始用有限的人生學習無限知識的時候了。但是盧梭首先強調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問題不在於孩子學到的是什麼樣的知識,也不管孩子最終學到的有多少,而在於所學知識是有益處的。”因為還是必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把教的知識限制在與現時有緊密關係的範圍內…拋開那些需要成熟的理解力的,牽涉人際關係的,容易使孩子產生錯誤想法的知識。”另外,我覺得盧梭的另一句話也很有道理“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謬誤;要記住,人之所以誤入歧途,並不是因為無知,而是由於他自以為是。”還需注意的一點是,在知識選擇與判斷上,一定要樹立孩子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的能力。“你不能告訴他答案,要讓他自己去理解。學問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自己掌握的,絕不能讓你的學生被他人的見解所左右。”

在具體教導孩子學知識的方式方法上,我十分推崇盧梭所倡導的科學研究精神。有多少耐心的老師通過帶着學生看日出日落,讓孩子在為自然壯美景色驚歎不已的同時燃燒起學習的熱情,如此渴望明白太陽東昇西落的道理?有多少家長曾帶着孩子看大熊星座,讓孩子想要破壞星象的神祕?有多少煞費苦心的教師在教學生看地圖前先帶學生觀光遊覽讓學生饒有興致的畫一幅專屬於自己的地圖?其實教育的確是不拘泥與方法的,不管分析還是綜合,不管是書本還是實務……“親力親為取得的成績,肯定比從他人學來的觀念清楚得多。同時,他會養成不輕易迷信權威的習慣,把自己的思想融會到學習中去。”這是多麼好的想法,的確,純理論的知識一般而言並不適合孩子,探索從最普遍、最明顯的現象開始才是更正確的選擇。

“實用法則”,是本於自然盧梭倡導的一大法則,它對愛彌兒養成好學精神、獨立思維以及自然狀態下的價值判斷有重大的影響。而在職業的選擇上,“盧梭”這位家庭教師在將愛彌兒引導去“魯濱遜”漂流的那個島嶼探尋了自然的法則之後,又把愛彌兒引導回現實世界裏來。

而到十六歲,愛彌兒步入青年期了。這個時候愛彌兒開始有了第二性徵,他慢慢的要成熟為一個男人,在這個時間階段裏要教導好愛彌兒處理男女兩性之間的關係,要讓愛彌兒逐漸樹立起博愛和信仰,要開始用成人的方式與他交流,他會漸漸接觸和體驗到純真、幸福和愛情。最後遇到如蘇菲一般的女子,經受住愛情的考驗,然後有能力承擔起一個作為公民的責任,並步入婚姻的殿堂。至此,這位家庭教師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關於少年期和青年期愛彌兒的教育由於篇幅限制,我就不做過多介紹了。其實這本書不只可用於教育孩子的成長,對任何時期人的教育都會有啟發的。

《愛彌兒》讀後感15

最近閲讀盧梭《愛彌兒》,我對這本書上的很多觀點很感興趣。《愛彌兒》是一本教育名著,它開拓了我在教育方面的視野。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他的自然哲學觀點出發的。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着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後,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這種思想貫穿於整本愛彌兒中,例如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藴涵着深邃哲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主張人性本善,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他的自然哲學觀點出發的。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着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後,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他所提出的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的方法是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過程的“自然教育”。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如書中寫到:“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遊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他始終是喜笑顏開的童年?你們為什麼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蹋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象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為什麼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

書中在談到孩子幼年教育時,表示了這樣的意思,孩子在到達相應的年齡階段必然會明白一定的道理,這時在進行教育即可;孩子在12歲之前,可以不去學習,這樣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後再去學習,相信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所獲得的效果其實是為0的,或者可能是獲得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對於這個觀點,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時對於一些東西是沒有觀念的,這時讓他們瞭解和學習相關的知識,是很難有共鳴的,得到的結果其實也是很差的,或者説無。從小給他們灌輸一個概念,起到了什麼效果,是不是也如書中所説,可能會取得反效果呢?這我不得而知,不過,我想,對於學生的教育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這一教育理念應該貫徹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去,這樣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書中,還有這麼一段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我認為應該保持孩子對事物或學問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學習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孩子在學習起步時,教師應該不要吝嗇自己的讚賞,要給予孩子肯定。

當然教育如果只培養自然人是不行的,教育並非不顧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而讓人性生物般地任性發展,而是要靠教育作為橋樑,把兒童引向社會。當然,如果我們現代的教育不顧天性的發展而硬把成人所需要的向兒童灌輸,是錯誤的;但像盧梭所説那樣放縱天性而忘掉社會需要,同樣也是行不通的。每一個國家都是按照他所需要的或者生存規律需要的人才來塑造人,這是無可厚非的。

如果真的有上帝,上帝創造了我們,但是並沒有教我們怎麼樣的去做,我們也不是有意的去讓人性善的東西變壞,也不願意去強使一種土地滋生出另一種土地上的東西,更不願意讓自然的生物變得歪歪扭扭。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上帝並沒有教我們如何走捷徑,我們只好在曲折中摸索,我們的宗旨就是美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