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國小科學説課稿(集合1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8.43K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科學説課稿(集合15篇)

國小科學説課稿1

一、説教材

《風》是九年義務教育冀教版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空氣中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初步感知空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構建風是由空氣的流動形成的這一科學概念,然後模擬製作風車模型實驗理解人類利用風力的原理,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初步歸納概括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直接感受風的力量、動手創作風車模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他們能根據材料,獨立進行探究活動獲取新知的能力。

在這一課內容中還有關於風力歌的介紹,培養學生觀察風力及時記錄的內容。考慮到一節課容量較大,放在第二課時完成。本節課的説課主要説第一課時的內容,感受風的力量,做風車模型,理解人類對風的作用。

二、説學生

三年級學生雖然才接觸科學學科,進行實驗探究剛剛起步,但對於風這一現象並不陌生,只是沒有從科學的角度認識理解風的形成。這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學生在學習了《認識空氣》之後,已經知道空氣會流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懂得風形成的原理,認識人類對風的作用。三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模擬製作實驗環節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

三、説教學目標

遵循新課標,科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依據這一理念,確立了本節課三維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

能按示意圖組裝出可正常運轉的風車模型,通過實驗説明流動的空氣有力量。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分工與合作的重要性,激發探究知識的慾望。

3、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説明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形成的。

4、stse目標

能舉出實例説明風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風有力量,瞭解風力的作用

教學難點:製作風車模型,理解風力利用原理。

五、説教法,學法

聯繫國小生對實驗動手特別感興趣的實際情況,本課我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為“實驗法”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能親自動手,從而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同時在採用“實驗法”的基礎上,還運用“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聯繫生活等教學方法。

1、教法

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特點,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問題。然後,對問題進行猜想,探究,實驗的形勢分析,最後,歸納總結獲得結論並通過動手實踐應用聯繫生活。

2、學法

科學來源於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而國小科學課就應該是一個充滿個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我着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並通過猜想,實驗,結論,應用一系列學習活動,實現由“學會”到“會學”。

六、説教具準備

本節課中需要提前準備的實驗材料有:紙,扇子,吹風機,氣球,風車模型製作材料(白卡紙、圓木棍、紙盒、線繩、電風扇每兩組一個)

七、説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師:雲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猜一自然現象)教師評價鼓勵。

師:風就像一位神奇的姑娘,時常伴隨在我們身邊,誰能能説出她的摸樣?讀詩:《誰見過風》。我們對風有哪些瞭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風”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讀詩,既激發學生思考,又讓學生體會到無處不在的風充滿了奧祕,問題的提出,使學生迫不及待的想對風進行探究 ,在學生興趣正濃時,我們的教學就開始了。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風是空氣的流動”

師:我們怎樣才能“製造”出風、感受到風呢?看誰想出的辦法多。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交流。代表發言,相同的答案不必重複,只闡述不同的做法,對每組的回答教師都要給予評價及時鼓勵表揚,激發學生們的自信心。

2、分組實驗,用盡可能多的方法感受風。

3、彙報交流:你是怎樣感受風的?(學生的方法很多,給予鼓勵,引導學生歸納兩種方式:一是皮膚直接感受到的空氣流動。二是被風吹動的頭髮,紙片等物體是被流動的空氣帶動的。從而得出結論:“空氣流動形成風。並進一步感知風是有力量的)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初步進行科學探究,獲取知識,根據材料,讓他們自行設計實驗來驗證推測,鼓勵他們,讓學生體驗創造風的快樂,激發他們探究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用自己的所見和親身感受來體會到空氣的流動形成風,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聯繫生活,體會人對風的利用

教師介紹: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利用風的力量來做事情。指導學生到謎底的同學教師給與表揚2師瞭解風車的應用。

1、出示風車提水圖。指導學生觀察,瞭解風車的基本結構和利用風力提水的原理。

2、在生產生活中人們利用風車能做很多事情,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3、瞭解風力的其他作用。(風力的利用:出示帆船、帆板的圖片)

【設計意圖】:本環節中,在讓學生動腦筋想、動眼睛看的過程中,認識風力的利用原理。使學生把自然現象與自己的生活相聯繫,發現自然界的奇妙,增添樂趣。)

(四)、實驗操作,製作風車

師:風不僅可以是大自然變得美麗,還愛幫助人們,為人們服務。風車就是藉助風的力量推動下轉動的,從而可以提起重的東西。現在就拿起你的材料,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根據書中的提示一起製作吧,注意要小組分工合作。

1、學生觀察製作圖,動手製作風車模型。

2、分組展示製作成果,同時提出問題:“怎樣能讓風車轉得快呢?物體是怎樣被提起來的?學生敍述想法,初步調試。

3、利用電風扇比一比哪組風車模型提起的物體重,給做的最好的組獎勵。

【設計意圖】:正所謂只有放手才能放心。本環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讀圖、自由奔放的發揮。引導學生結合書中給出的示範圖,在小組內充分發揮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尋找問題答案。

(五)、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風,知道了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形成的,自己也動手製造了風車模型,並瞭解了風對我們生活中的用途,老師為你們的表現喝彩,感到驕傲。風還有很多有趣的知識,希望同學們課後查閲資料繼續探討研究。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願望,促使學生積極進行課外資料蒐集,延伸科學學習的時空,從課內走向課外,走向更廣闊的科學學習大課堂。

八、説板書設計:

空氣的流動→風→風有力量→風力作用(發電、帆船)

國小科學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晝夜交替的解釋》是教科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下冊《地球的運動》單元中的第三課。它既是對前面《世界各地同一時刻的時間不一樣》的深入研究,也是為後面進一步學習太陽、地球的運動打下鋪墊。

該教材共2頁,編排思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什麼地球上晝夜會不斷地交替呢?教材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經歷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科學探究過程。因此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思考幾種可能的解釋,並對這些解釋一一進行分析和研究。第二部分:用模擬實驗來檢驗每一種假設。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可以用地球儀代表地球,用手電筒代表太陽。對每一個假設進行小組實驗。

2、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①指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尋找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多種可能情況,培養學生進行模擬實驗的能力。。

②讓學生體驗“假設——實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

③讓學生在實驗中學會觀察、實驗、交流、傾聽。

情感態度目標:

①讓學生知道對於一個現象我們可以有多種解釋。

②讓學生了解要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證據才能更接近真理。

③在活動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合乎邏輯的推理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對晝夜交替的原因作出推測,並能用實驗方法進行模擬。

難點:要求學生對每種假設進行模擬實驗,驗證晝夜交替現象會不會出現。

二、説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對實驗很感興趣,而且對晝夜交替現象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基礎,他們還有一些生活經驗,對於晝夜交替也有一定的聯想。但解釋晝夜交替現象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級的學生還沒有足夠的知識積澱和空間想象能力,因此我們讓學生獨立去經歷這個解釋過程是有很大的難度的,所以我們把本課的目標定位在讓學生明白在證據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對於一個現象我們可以有多種解釋,只有當我們掌握的證據和信息越多的時候,我們的解釋才越接近真理。

三、説教學方法與手段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晝夜交替的現象進行觀察、研討、推測假設、驗證,以進一步研究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從學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觀察法、假設法、模擬實驗法、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假設——實驗——得出結論”的途徑對晝夜交替現象進行解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技能技巧。

本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手段是實物。根據教材實際情況,我沒有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而主要利用實物進行模擬實驗。如:地球儀、手電筒等。

四、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引入新課,大約需要4分鐘。首先,通過老師談話引入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晝夜”。知道“晝夜”是什麼意思嗎?“晝夜”是按怎樣的規律出現的呢?學生思考、交流,然後老師提出問題:晝夜交替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晝夜交替的原因,從而老師瞭解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

第二大部分是新授課部分,大約需要33分鐘。這一部分主要分為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老師講述古代科學家對“晝夜交替”的解釋,學生傾聽,思考、觀看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進入古代科學家思考的情境。這一環節大約需要4分鐘。第二個環節是做相對運動的遊戲。這一環節大約需要10分鐘。老師請同學甲上來模擬地球不動,同學乙模擬太陽繞着同學甲轉。問同學甲:看到乙(太陽)在你視線內怎麼出現和消失的?然後向全體同學拋出問題: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也可以看到這個現象?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後讓學生到講台上演示。最後老師小結:古代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看到“晝夜交替”現象也可能由於其他運動方式形成的,於是科學家們也提出了很多種假設,大家想想你能找到幾種呢?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從而讓學生感受相對運動,對“晝夜交替只是太陽繞地球轉”提出質疑。第三個環節是模擬“晝夜交替”實驗,發現多種情況。

這一環節大約需要17分鐘。通過同學們的思考和討論,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於是老師要求學生自己來模擬實驗,看看你們還能找到幾種太陽、地球的運動方式,也可以出現晝夜交替的現象。並提出實驗要求,然後學生分組實驗,觀察並記錄。最後小組彙報研究結果。從而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驗發現晝夜交替的多種解釋。第四個環節是分析拓展。這一環節大約需要2分鐘。對於晝夜交替這一現象我們現在產生了這麼多種可能的解釋,科學家們在遇到一個現象的時候往往也會提出多種解釋。哪種情況才是對晝夜交替正確的解釋呢?這幾種解釋中最多隻有一種是正確的,但僅僅靠今天的模擬實驗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第三大部分是學習小結,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大約需要3分鐘。首先請學生談談今天這節課的.收穫,然後老師小結。為以後幾課學習地球、太陽的運動打下鋪墊。

五、説練習設計、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本課的練習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課後查閲有關資料,進一步完善晝夜交替現象的解釋。

板書設計是這樣的:

晝夜交替的解釋

地球不動,太陽繞着地球轉;

→多種解釋→尋找更多證據→得出正確解釋釋

太陽不動,地球自轉;

太陽不動,地球繞着太陽轉並自轉;

太陽不動,地球繞着太陽轉;

……

六、説教學評價: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所以評價時,我不是過於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而是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本節課的評價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假設推測”這個環節中我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組織探究活動,模擬實驗”這個環節中我採取小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實驗所作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七、説教學效果:

本課設計我曾經在五年級4個班進行教學,效果很好,特別是在探究活動中學生思維火花的閃現,令我欣慰:

1、學生足夠的活動時空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根本保證。如:在“學生自己推測假設晝夜交替的原因”時,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後全班進行交流,學生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在“學生模擬晝夜交替的實驗”時,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盡情的動手、動腦,學生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模擬晝夜交替。我想,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探究就無法落到實處,更沒有發展思維的空間。

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這節課中,我並沒有生搬硬套的給學生灌輸“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太陽公轉”這樣的知識。而是讓學生經歷“推測假設——實驗——得出結論”這樣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從而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尋找“晝夜交替的原因”,就遠勝過老師講解十倍甚至百倍。雖然在這節課中,我們並沒有知識點的傳授,但教給了學生尋求科學真理的方法。

回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中時,給科學教學活動帶來的無限生機,更可以感受到小組合作在解決問題中的巨大作用。也許,這就是科學課程的魅力!

國小科學説課稿3

一、教材分析

省編自然科學第三冊第三章第一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在國中自然科學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知識難度用教學要求並不是很高,但聲音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信息、是組成美好生活的一個要素,聲音與日常生活、生產有着密切的聯繫,自然科學教學的目標是關注、研究與人類密切相關的自然現象,更好地協調人與自然關係。因此,它是自然科學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通過對聲音發生和傳播的學習,為下一節光的傳播打好了基礎。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重要的意義。根據學生已有的邏輯思維及習慣,本人對教學流程作如下處理:聲音是如何發生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聲波的形成、反射及回聲→聲音能在液體固體中傳播→聲速。教學實踐表明,這樣處理會使整堂課的結構更加自然流暢,學生也易接受。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瞭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瞭解聲音的傳播需要有媒介物質,在不同的物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不同。

瞭解回聲現象。

2、技能目標: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的能力。

3、創新目標:

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聲音是如何發生及如何傳播是認識聲現象本質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從教材的安排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上看,它應是本節課的重點。

聲音的傳播需依賴一定的物質,這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直接感受到,它需要藉助於實驗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由於實驗本身的侷限性,國中生理解、推理及想象能力又相對薄弱,我認為本節的難點,應是理解聲音的傳播必須依賴於一定的物質。

四、教學的創新點

1、把課堂教學的模式由以教師講授、實驗演示為主轉變為以學生自主探索,分組實驗的研究性學習為主。,把全班學生按3-4人一組,分成十幾個學習小組,通過問題情景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協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補充設計了許多富有創意的實驗,使比較抽象的知識,通過實驗轉變得饒有趣味性,並易於學生探索、理解。如:

實驗一:為了説明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設計如下的模擬實驗:

聲源的振動引起橡皮膜振動,光源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後照射在牆上,把橡皮膜的振動放大。引導學生把橡皮膜看作鼓膜,使他們真實感受聲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動。

實驗二,如圖,由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乙圖所示情況下聽到聲音較大,從而説明當聲波向外傳播時遇到障礙後將會被反射回來。

實驗三,教師創設情景:“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嗎?試自己設計實驗加以證明。”學生設計如下圖的實驗,並親自動手操作,真切聽到來自水中的聲音。

3、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的作用,通過課件來真實再現自然現象。如蜜蜂的嗡嗡聲,大海的波濤、狂風,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課件還可摸擬了人們無法看到的聲波的傳播及反射的過程。

4、改進課本的實驗裝置,把電鈴懸掛起來,使實驗效果更佳。

五、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1、好奇心、求知慾的培養

創新精神,我認為就是在創造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那種自覺的,實事求是的,不折不撓的進取精神。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使創新成為一種習慣行為。例如,在引入新課時,把揚聲器平放在桌上,在揚聲器上放一些彩色的塑料小球,當音樂響起時,塑料小球隨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讓學生置身於熟悉的氛圍中來研究陌生的規律,可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2、想象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去聯想。如在做鐘罩實驗時,隨着鐘罩內的空氣不斷地抽去,聲音越來越弱,此時教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提出“假如裏面的空氣被完全抽去,聲音還聽得到嗎怎樣?”這樣處理,既尊重實驗事實(通過多次實驗,證明抽去空氣後聽不到聲音是不可能的),也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如在課後練習中提出:在月球上,兩個宇航員面對面卻無法直接對話,這是為什麼?你能為他們想些辦法嗎?學生提出了許多方法,既達到了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應用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3、創新思維的培養

我們必須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如課後練習中,老師提出:甲同學把耳朵貼在一根長自來水管的一端,乙同學在另一端敲擊一下管子,你認為甲同學可能會聽到幾次敲擊聲?有同學提出1次、2次、3次…,教師要求學生想象情景,進行合理的解釋。

4、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養

由於本堂課採用以學生分組探索,實驗為主的課堂模式,在整個教學中,始終注意對學生觀察能力,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對於同一問題,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合理的方案進行研究。

六、教學設計構思

1.注重自然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從自然科學論的高度指導教學活動,堅持運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動手、動腦,啟迪學生思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進行“聲音的傳播”教學中,教師演示與學生動手實驗交替進行,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又符合科學認知的一般規律,很自然地得出科學結論。

2.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方法。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通過學生方法的獲得去實現,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傳授給學生一些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及學習方法,尤其是一些創造學的方法,如發散思維等,並讓學生大膽地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學習活動,從而實現了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點撥引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斷處於發散與聚合的交替狀態,即創造思維狀態。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討論協作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研究課題——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操作——總結評價”的科學探究方法。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努力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同時,將教學活動變成了學生一種創造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創造力。

七、教學程序的具體安排:

1、揚聲器振動實驗(將一揚聲器平放在桌面上,在揚聲器的紙盆上放上一些塑料小球,注意觀察揚聲器發聲時塑料小球的狀態。)→學生動手體驗,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多媒體展示:①蜜蜂的嗡聲(翅振動——固體)

②大海的波濤聲(海水的振動——液體)

③狂風(空氣的振動——氣體)

學生歸納得出,固體、液體、氣體的振動都能發聲。

3、通過教師演示鐘罩實驗,得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的傳播需依賴於一定的物質。

4、演示縱波實驗並用多媒體來説明聲波是如何形成的。

5、師生共同完成實驗一,説明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6、學生動手完成實驗二,多媒體展示隆隆的雷聲,使學生了解聲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遇障礙物質會被反射回來及回聲的形成。

7、教師設疑,學生設計,動手完成實驗三,體驗液體能夠傳聲。

8、學生遊戲:利用“土電話”來聆聽悄悄話,使學生體驗固體能夠傳聲,教師進一步介紹如迴音壁等例子。

9、教師設計問題,學生閲讀課本,瞭解聲音傳播的速度。

10、鞏固反饋,知識遷移。

(1)小結:由學生完成課堂小結,其它同學討論補充。(加大學生的參與度、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2)課堂練習:

1.聲音是靠物質的產生的,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中傳播。

2.月球表面上非常寂靜,兩上宇航員面對面卻無法直接對話,這是為什麼?你能為他們想些辦法嗎?

3.甲同學把耳朵貼在一根長自來水管的一端,乙同學在另一端敲去一下管子,你認為甲同學可能會聽到幾次敲擊聲,為什麼?

4.回聲有廣泛的應用,在水中定向發射聲波,利用接受到的回聲,可以判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離,發現沉船、魚羣及敵人的潛艇等,若已知聲波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為1450米/秒,當海面的測量船向海底發出聲波0.8秒後接收到回聲,則海底的深度為多大?

5.課外研究課題:

根據這節課所學的知識,你能粗略地測定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請課後寫出實驗測定的方法,原理,需記錄的數據及實驗結果

國小科學説課稿4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國小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光 》第 3 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理念、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四個部分進行説課。

一、 説教材

在本課內容之前學生探究了光和影的關係,建立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在這一基礎上再研究光是怎樣傳播的。我認為編者的意圖是讓學生鞏固光和影子的科學關係,又為後續學光在傳播途中碰到障礙物會怎樣的研究打下基礎,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探究精神得到全面的發展。

這一課的內容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光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第二部分是“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五年級學生的已經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同時對實驗課興趣非常濃厚。但是在思維上,邏輯性、嚴謹性不強,考慮問題不周全,實驗操作,對學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鍛鍊。本節課無論是實驗設計還是實證光是直線傳播的探究活動,強調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親身經歷、發現、探究、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發展學生對科學的理解力,思維力及多方面的素養。

根據“科學課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的課程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我將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光是直線傳播的。

2、過程與方法: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麼會有影子。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於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測要有依據;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于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實驗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

難點:尋找假設的依據説明光是直線傳播的。

教具準備:手電筒、3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屏、空心管和直管。

教師演示的圖片和課件。

二、説教法、學法

有人將科學比喻為引導學生過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好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過河”的下腳石,但又不能越過這個度,教師只作啟發式點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引導—發現—探究”的教學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每位學生都能像科學家那樣研究科學,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本課通過讓學生對光是沿着直線傳播的實驗觀察、研討、推測、驗證、解釋。為了能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中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討論法、實驗法、探究——研討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從學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觀察法、探究實驗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對光傳播的現象進行有意識的初步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能充分發揮手、腦、眼的功能,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技能技巧。從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使他們樂於交流,並善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説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設計是以“探究、開放、自主、合作”為基本指導思想的。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的説明。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活動一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光照的現象(出示圖片及課件)

清晨,太陽出來,房間灑滿了陽光;黑夜,打開手電筒,燈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在觀察中提出問題。這些光是怎樣到達被光照的物體上的?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猜測,激發學生利用實驗獲得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

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引入,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碰撞,這一錘就敲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可以很快使學生積極思維,進入科學探究的活動中來,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組織探究,得出結論。 (重點)需修改

活動二

出示有結構的材料,組織學生討論實驗的`方法,猜測實驗的結果。因為教科書上學生操作的驗證實驗,器材簡單,操作容易,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行合作制定實驗方法和步驟,自行操作,但要求實事求是的記錄實驗結果,在圖中的卡紙上直接用箭頭標出光前進的路線。在過程與方法中推測依據很重要。通過實驗得出小孔在一條直線上,手電筒的光就能到達最後的屏上,形成小斑點。否則就不會有此結果。

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先讓學生自主合作、大膽猜測光的傳播是否沿着直線的方式進行的問題產生認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這時,教師讓學生進行驗證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這個環節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學、有效的。小組活動中,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安排下,有的到實驗材料區去選取實驗所需的材料,有的負責記錄,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後小組長把全組的意見整理、彙報,得出了“光是直線傳播”這一結論。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充分的體現新課程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擴展探究,培養熱情

接着激發學生用其他的方法也來驗證光的傳播路線,可以是直管和彎管的對比觀察,直管眼睛就能看到另一頭的光,彎管就不能,進一步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同時提醒學生不要用眼睛只對很亮的光源。還要給學生留個思考的空間,説説還有哪些方法驗證光的直線傳播。再利用光是直線傳播的理論解釋影子總是在光的背面的道理。為了更有效知識延伸,還可以用課件圖片出示,光的傳播速度以太陽為例,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探究活動,使學生所形成的概念得以鞏固。令科學知識從書本走向實踐,由課堂走向社會。

(四)、板書設計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我用簡潔明瞭的詞語進行板書,概況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一目瞭然,讓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國小科學説課稿5

教學目的

1、認識各種通信懂得人們常用通信電報、電話進行聯絡。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現代的各種通信,培養學生學科學的興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指導看圖,説説圖上畫的都是什麼樣式的通信。

1、引導看圖。

2、小組互相討論

3、指名説

(1)烽火報警(2)驛馬送信

(2)飛鴿傳信(4)電話

(5)步話機(6)電報

(7)衞星通信(8)電視電報

(9)移動通信

三、組織學生討論

你們見過這些通信嗎?它們有什麼好處?

四、師介紹各種通信在現代化中的用處。

五、課堂訓練

1、思考:

(1)你知道哪些通信方式?

(2)這些通信是怎樣通信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小組彙報討論情況。

六、課堂小結

七、佈置作業

課後收集其它的通信方式。

國小科學説課稿6

一、説教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七課的內容,是本單元認識的最後一種簡單機械。本課是按照“問題――實踐――結論――應用”的思路編寫的。課文分三部分:

1、通過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車上搬運重物的實驗,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斜面。

2、通過實驗認識斜面的作用,這部分內容分為兩段:首先認識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後認識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3、指導學生認識斜面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實驗驗證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運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注意控制變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通過本課教學擬達到以下目標:

科學知識方面:認識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過程與方法方面:制訂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並用實驗的數據來説明斜面的省力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地科學態度,積極參與科學實驗,願意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二、説教法、學法

教師要以學生的經驗為起點,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本節着重於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課前我仔細研讀教材,結合實際對分組材料進行了變通,如斜面坡度的大小改用一個紙盒的幾個不同高度的立面來控制,用一釐米寬的紙條來控制塑料板斜面探出部分的一致性,這樣一來使學生的操作更規範易行。在教學中採用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互動和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為了取得合作的實效性,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小組分工明確:實驗前確定了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協調大家的工作,安排每人實驗操作的順序。這樣大家分工明確,操作時既節省了時間,又能取得較好效果。

(2)成員輪流實驗:操作時,我建議學生每人操作實驗中的一個步驟,這樣依次輪換,做到人人有參與,人人有收穫。

(3)及時記錄:人人有實驗記錄單,既做觀察員又做記錄員,防止學生鬆懈。

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用談話法説運河橋的斜坡引出斜面,再配合教材明確什麼是斜面。教師做明確説明:一塊木板當把它從低處到高處搭成一個斜的平面,並沿着它向上搬運物體時,它就成為一種簡單的'機械――斜面(板書)。

(二)探究斜面有什麼作用

1.提問是搬油桶還是藉助斜面滾油桶到車上更省力呢?説斜面能省力光憑感覺還不行,還要用什麼來證明。

2.斜面是否省力要靠比較才能判斷。問學生怎麼設計證明斜面是否省力的實驗呢?

3.小組討論實驗設計。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師小結:先稱出物體(小車)垂直時的拉力,然後記下物體(小車)在斜面運動時的拉力,再進行比較。教師逐一出示為學生準備的材料,並演示組裝、分發材料和實驗記錄單。實驗要求:

⑴、由小組長分派每人操作一個實驗步驟。

⑵、把小車放在斜面下端,通過測力計拉着它均勻上行,在小車運動過程中,觀察測力計的讀數。

⑶、把觀察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⑷、彙報實驗結果:分析你的實驗數據,有什麼發現?

⑸.學生分組討論斜面是否能夠省力。

最後小結: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學生通過上一個實驗發現了同樣的物體省力情況不同。問學生答案。希望學生找到可能是由於有的小組坡度高,有的小組坡度低的原因。

接着讓學生猜想從低處到高處走樓梯和爬梯子的感覺有什麼不同?斜面坡度的大小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省力情況,怎樣設計實驗來證明?

2、分組設計實驗,並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和記錄分析工作

1)制定實驗計劃表(教師準備)

2)交流計劃中的要點,並進行相互修改。(坡度的四級梯度要按照先高後低的實驗順序進行,可以把塑料板搭在小車外的紙包裝盒的幾個高低不等的立面上作前三個坡度,最後最小的坡度用塑料板搭一支筆來完成。為保證對比實驗中塑料板搭在斜面以上的部分也相同,藉助兩釐米寬的紙條使露在斜面以上的部分和紙條寬相同就行了。)

3)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操作。(提醒:每個坡度做3次實驗,取平均值填入實驗記錄單)

四、學以致用

先啟發舉例:通過教師用線在圓珠筆上繞兩種螺旋線讓學生觀察後比較哪種螺絲更容易擰進木板中去,問學生為什麼你會這麼選擇?然後想一想盤山公路為什麼會修成“S”型。再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了斜面。

最後全課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簡單機械?有什麼作用?有什麼缺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板書:

7.斜面的作用

斜面可以省力

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國小科學説課稿7

各位領導以及在座的老師,大家好。我叫趙彬彬,是育才實驗國小的科學教師。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生命離不開水》。

一、首先我闡述的是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課是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水作為研究對象。水是組成世界萬物的重要物質。人體內有水、動物體內有水、植物體內也有水。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説我們的一切都離不開水。在本課的學習中,讓學生了解水與生命最深層次的關係,使同學們體會到水的重要意義,也為以後本單元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水是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瞭解常見食物中的含水量。

2、能力目標

能和同學交流自己對本課的不同看法,設想沒有水的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3、情感目標

學生能意識到水與生命的`密切關係,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水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4、説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充分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結合本節課的需求,師生應做如下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塑料袋、杯子、剪刀、水、新鮮樹葉、芹菜、橡皮筋、紅墨水

三、説教法

根據本節教學目標及教材特點,我除了採用常用的講述法、談話法、演示法等

一般方法以外,主要還採用了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2/引導探究法3/分組討論法等。以上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日益高漲。

四、説學法

教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學生一旦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獲得更多的知識,本節課我強調以探究為主,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為輔的學習方式。

五、説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利用多媒體、情景激趣、導入新課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剛剛步入神聖的科學殿堂,對於身邊的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上課一開始,我就藉助多媒體課件播放了“魚鴨戲水”的情景,屏幕上那歡快的情景配上動聽的音樂,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接着提問:為什麼水使小草變得嫩綠,使桃花開得鮮豔,使魚鴨遊得歡暢,學生暢談感想以後將會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2、討論交流、體驗彙報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討論説出幾項動、植物離不開水的事例,豐富學生對“水與生命”的認識。然後提出問題“水與動物、植物和人有着怎樣的關係?”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查找資料得出結論。最後師生小結(水對生命來説真是太重要了,生命體內的一切活動如呼吸、消化、光合作用都離不開水)。

3、主體參與、動手實踐

教師示範實驗,出示課前包裝好的新鮮樹葉,經過陽光照射後,讓學生觀察並提問:塑料袋原來是乾的,裏面的水珠是從哪裏來的?學生觀察、討論最後得出結論:塑料袋裏的水珠是從植物體內跑出來的,證明植物體內有水。接着我趁熱打鐵從人體出汗、排解等生理現象中也可以看出人體內含有水,那麼我們平時吃的食物究竟含有多少水呢?

接下來我設計了擠西紅柿這個實驗,可以清清楚楚的觀察到植物體內究竟含有多少水。

下面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視頻吧。在這個實驗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也鍛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最後。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幾種常見食物的含水量。知道各種食物以及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水。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更加關注生命活動,為了更直觀的展示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我選擇了芹菜作為實驗原料,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地進行實驗。在這個環節中我是這麼做的:準備一杯調式好的紅墨水,然後把芹菜放入紅墨水中,過10分鐘後觀察芹菜的根部有什麼變化,杯中的水為什麼少了一些。把芹菜切成2段,芹菜裏面的莖兒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在這個實驗中,學生圍繞了植物離不開水這一目標,演練了他們的科學技能,也豐富了教學的色彩。

4、拓展活動、反面例證

通過學生收集資料、討論交流、體驗彙報並動手實踐等多種探究方式,學生對“水與生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如果沒有水,我們的生活及周圍的環境將會變成什麼樣?教師播放了一些有關於乾旱的資料,通過觀看錄像,學生更深深感受到了生命離不開水,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可知道當你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時候雲南的小朋友們正遭受着百年不遇的乾旱,當你每天喝着三、四元錢買來的飲料的時候,你是否想到雲南的小朋友們卻擔負着拯救家人、到處找水喝的使命,當你浪費每一滴水的時候,你是否想到這一滴水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同學們,請伸出你的手,用你的愛心去拯救那些孩子們吧,讓他們也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只要你能節約每一滴水)。最後教師總結:通過雲南乾旱教育學生珍惜每一滴水,滴水可以匯成河流,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討論結束後啟發學生以沒有水的世界為題畫一幅想象畫或寫一篇同樣題材的短文。

六、説板書設計

根據這節課的結構特點我是這麼設計板書的:

從植物、動物、人離不開水從而得出水是生命之源,讓學生懂得節約用水、人人有責的道理,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潔明瞭,重點突出。

七、教學理念

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及時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和指導性的評價,讓學生快快樂樂的做、開開心心的學。

以上是我膚淺的個人見解,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請各位領導以及在座的老師諒解,多多給予批評、指導。謝謝!

國小科學説課稿8

一、説教材

(一)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是國小科學四年級下冊《食物》單元的最終一課,是學生們在探究儲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來的一個觀察活動。教材分為三部分:(1)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2)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期;(3)調查瞭解食品的配料。這三部分對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的研究是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有序進行的。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食品具有保質期,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對人體有害。食品中的配料能夠改善食品的品質,但有時也可能有害。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蒐集、整理信息的方法,並在分析處理信息過程中,產生問題,展開進一步深的研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提高選擇食物的本事。

(三)説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本事。

難點:探究怎樣的食品信息才是可靠的、健康的。

(四)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在課前每人收集3~5種食品包裝袋;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記錄表、牛奶餅乾的配料表。

二、説學情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小食品都出此刻了學生面前。食品包裝袋是學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徑,然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往往不會關注包裝袋上信息。讓我高興的是本校四年級的學生有較好的科學習慣和科學思維,對科學課的熱情程度還是相當高的。所以,我覺得這堂課組織起來應當比較容易。

三、説教法

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我除了採用講述法、談話法、演示法等作適當的點撥,還將科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為一體,把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工具滲透到科學教學中去。以此啟發學生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動獲取食品信息。

四、説學法

科學探究是《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理念。我把教學過程分成了四個板塊,每個板塊有一個主題,學生們依據這個主題,從關注自我的日常生活、關注身邊的.科學入手,經過小組合作,觀察討論等形式不斷深入到科學探究過程之中,並在經歷一個個活動中提高科學素養。

五、説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我覺得這節課材料準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把課前的材料準備作為教學過程的第一個板塊。

在上課的前一個星期,我就佈置學生收集家裏近一週內吃過的食品包裝袋。課前,我對小組間所擁有的包裝袋進行了合理的調配和補充,確保每個小組都具有不一樣類型的包裝袋,如,有裝流質食物的包裝袋,有盒裝的包裝袋,有罐裝的包裝袋,等等。由於這些材料都具有必須的典型性、結構性,並且是自我或家人吃過的,這些研究起來,應當是更真實,更迫切,更得心應手。

(二)我是最合格的設計師

孩子們在選擇食品時更多的是受到廣告宣傳和精緻包裝外表的影響,而不去注意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怎樣辦?在讓學生收集食品袋時,我就要求學生思考“食品包裝袋上有哪些信息呢?”。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仔細觀察,詢問家長或是上網查一查等。待到上課時,首先開一個“彙報成果慶功會”。讓學生彙報自我收集到的信息,比一比,看誰説的最全面。在活動中,孩子們經過對信息的觀察、收集、整理、彙報,初步瞭解到了食品包裝上有:食品的名稱、配料、營養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要求、食用方法、生產廠家等資料。注意:淨含量、方便撕開口、條形碼、環保標誌、質量合格標誌等這些信息容易被忽略,教師可做有意識的引導和提示。之後,我拿出一包未包裝的米粉,話鋒一轉,要求學生為這包米粉設計出一份合格的並且有創意的包裝説明。在設計過程中,在活動中,孩子們經過親身設計,更加有效地瞭解有關食品包裝方面的問題了,提高了運用科學知識的本事。

(三)我是最聰明的研究生

1.研究什麼因素影響了食品的保質期。

要求小組內選擇五種不一樣的食品包裝進行調查,重點比較五種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並且完成教師給的統計表。

在活動中,學生經過觀察、填表、討論、比較,水到渠成,探究出食品的加工方式,包裝方式,保存方式,食品配料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食品保質期的長短。

2.研究食品的配料及其作用。

我先請孩子們品嚐美味可口的達能餅乾,然後,再請同學們依然是分小組來共同探討,並把探討資料記錄表中。

你熟悉的配料:作用:

你不熟悉的配料:作用:

孩子們在向縱深方向的觀察討論過程中,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些不熟悉的配料對人體有沒有害處呢?佈置作業,讓學生經過上網查找有關資料作深入的研究。

(四)我是最精明的消費者

首先,經過電腦播放一段擺滿了各種各樣食品的超市動畫。讓學生有一種親臨超市的感覺,從而激起學生購買慾。

其次,讓學生運用瞭解有關食品包裝方面的知識來清除這個超市中的不合格產品,當然,我有意識地把一些無產品名稱、廠址及已經過期的食品放在購物架上,以此提高學生鑑別偽劣食品的本事及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最終,我又要求學生根據下列情景來模擬購物:

1.一天,爸爸讓小敏隨自我出去旅遊,到北京都遊玩兩天。

2.星期日,小佳要到順平去看望奶奶,給奶奶買些食物。

3.王先生到國外探親,想帶一些國外不易買到的食物帶給親戚。

這些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提高學生選擇食物的水平,並且能夠培養學生靈活地運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本事。

六、説板書設計

結合各板塊的學習,經過對資料與方法的歸納,教師的點撥,最終構成了知識性強、趣味性濃的兒歌式的板書,幫忙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板書設計: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包裝上,信息多,同項歸類整理好。

生產期,保質期,列表收集要記牢。

細觀察,善比較,食用有效身體棒。

大膽猜測勤研討,關注科學真奇妙!

七、説教學評價與教學保障措施

本節課一開始,我確定“三星”標準,經過“星星伴我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師生互評等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激勵學生。經過摘星活動,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為了保障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針對四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我努力地為學生創造一種簡便愉悦地氛圍,如爭當小設計師、吃餅乾、看動畫等。以此使學生歡樂地動眼、動口、動手、動腦,歡樂探究科學的奧祕,歡樂地攀登科學的高峯。

國小科學説課稿9

●説教材

熱脹冷縮是指物質遇熱膨脹和遇冷收縮的性質。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比如有些水泥路在冬天的時候會裂開;茶壺裏滿壺的水在燒開時會有水溢出來等等。熱脹冷縮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乒乓球踩癟了,可以浸在開水裏燙一下,球內的空氣受熱膨脹,壓力變大就會重新鼓起來;果醬瓶的鐵蓋子擰不開,我們只要把瓶子倒過來放在熱水裏浸泡一會,玻璃瓶和鐵蓋子放在熱水裏都會膨脹,但是玻璃膨脹小,鐵蓋子膨脹大,瓶口和鐵蓋子之間的縫隙就會變大,瓶口就容易擰開了。一般物體都會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只是有些物體不是變化比較小,我們很難看出來;有些物體變化比較大,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出來。

中班的孩子對周圍世界的敏感性不斷增強,他們會很驚喜地發現這個世界很神奇:為什麼袋鼠爸爸會生孩子,我們的爸爸不會?為什麼太陽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外星球有沒有和我們一樣的小朋友?等等。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提出的問題也都是以“為什麼”為主,他們關注現象,更關注現象後面的科學道理。他們懷着強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動機去探究周圍的世界,他們是勇於實踐的探索者,會積極主動地探究和認識周圍世界。中班孩子對熱脹冷縮的現象在生活中有遇到過,但是對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的經驗還不是很系統,很科學,因此在中班開展“熱脹冷縮”的科學探索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整合、梳理、提升這方面的知識經驗,還可以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的觀察,讓幼兒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這也是我們所提倡的“幼兒園科學教育是一種啟蒙教育”理念。

●説目標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和教學活動內容,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通過操作,發現熱脹冷縮的現象,積累熱脹冷縮的經驗。

2.知道熱脹冷縮與生活的關係,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發現。

其中“發現熱脹冷縮的現象,積累熱脹冷縮的經驗”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我將提提供各種操作材料,在活動中通過幼兒猜測、操作、記錄和交流來解決重難點。

● 説準備

根據活動的目標,我提供人手一份的癟乒乓球三個、杯子三個、記錄紙一張,每人兩個笑臉貼紙,大記錄紙一張,ppt

1.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癟乒乓球、杯子,是為了讓幼兒進行實驗,感知熱了能使物體膨脹的現象,這份材料很好地體現了《綱要》所提倡的“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讓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記錄紙的設計很簡單,但是它的提供不僅可以幫助幼兒記憶實驗的結果,讓孩子有據可證,更讓幼兒學會尊重科學的實踐和真理。

2.笑臉貼紙是讓幼兒將自己的猜測或是實驗結果展現在大記錄紙上,便於教師和同伴的統計。大記錄紙可以將幼兒的猜測和操作結果進行彙總,便於幼兒直觀地瞭解同伴的想法和實驗結果,並便於更好地進行相互交流。

3.Ppt的內容是由一個生活錄像短片“怎麼辦”和“熱脹冷縮在生活中應用”圖片組成的。錄像短片是為了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圖片是為了幫助幼兒擴散思維,瞭解熱脹冷縮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説過程

第一個環節:引出課題

採用看錄像短片的形式,將生活中現實的場景展現在幼兒面前。通過一個小朋友的困難,激發幼兒幫助他的願望,繼而激發幼兒想出各種辦法使乒乓球變圓。通過這一個環節幼兒的交流,教師能較好地瞭解幼兒積累的生活經驗。

第二個環節:猜測實驗

通過幼兒的猜測,讓幼兒各抒己見,把自己的想法呈現在同伴和教師面前,允許孩子出錯。

接下來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想法,讓幼兒崇尚科學,形成讓事實來説話的觀念。當然,實驗的過程是一個發現變化的過程,需要孩子仔細觀察,從而發現“熱脹”的現象。

通過記錄實驗結果,讓幼兒嘗試簡單的記錄方法,學會看簡單的記錄表。

在交流中,讓幼兒瞭解同伴的想法和經驗,促進幼兒間的交流。

教師的小結是對生活現象的科學提煉,讓幼兒初步感受科學的嚴謹性,瞭解物質的這種現象是“熱脹冷縮”的性質。

第三個環節:討論交流

通過同伴間的交流,讓幼兒對自己觀察到的生活進行表達,教師能從中瞭解幼兒積累的生活經驗,也能引發幼兒對生活更積極地觀察和探究。

通過ppt的展示,圖片的直觀性更能讓幼兒瞭解“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這麼廣泛,科學無處不在。

國小科學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七課的內容,是本單元認識的最後一種簡單機械。本課是依照“問題――實踐――結論――應用”的思路編寫的。課文分三局部:1、通過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車上搬運重物的實驗,使同學知道什麼是斜面。2、通過實驗認識斜面的作用,這局部內容分為兩段:首先認識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後認識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3、指導同學認識斜面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實驗驗證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運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注意控制變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通過本課教學擬達到以下目標:

科學知識方面:認識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過程與方法方面:制訂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並用實驗的數據來説明斜面的省力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同學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地科學態度,積極參與科學實驗,願意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二、説教法、學法

教師要以同學的經驗為起點,重視同學的實踐操作,本節着重於讓同學在體驗中學習。課前我仔細研讀教材,結合實際對分組資料進行了變通,如斜面坡度的大小改用一個紙盒的幾個不同高度的立面來控制,用一釐米寬的紙條來控制塑料板斜面探出局部的一致性,這樣一來使同學的操作更規範易行。在教學中採用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同學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同學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互動和協助,實現每個同學都得到發展的目標。為了取得合作的實效性,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小組分工明確:實驗前確定了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協調大家的工作,佈置每人實驗操作的順序。這樣大家分工明確,操作時既節省了時間,又能取得較好效果。

(2)成員輪流實驗:操作時,我建議同學每人操作實驗中的一個步驟,這樣依次輪換,做到人人有參與,人人有收穫。

(3)和時記錄:人人有實驗記錄單,既做觀察員又做記錄員,防止同學鬆懈。

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用談話法説運河橋的斜坡引出斜面,再配合教材明確什麼是斜面。教師做明確説明:一塊木板當把它從低處到高處搭成一個斜的平面,並沿着它向上搬運物體時,它就成為一種簡單的機械――斜面(板書)。

(二)探究斜面有什麼作用

1.提問是搬油桶還是藉助斜面滾油桶到車上更省力呢?説斜面能省力光憑感覺還不行,還要用什麼來證明。

2.斜面是否省力要靠比較才幹判斷。問同學怎麼設計證明斜面是否省力的實驗呢?

3.小組討論實驗設計。根據同學的彙報,教師小結:先稱出物體(小車)垂直時的拉力,然後記下物體(小車)在斜面運動時的拉力,再進行比較。教師逐一出示為同學準備的資料,並演示組裝、分發資料和實驗記錄單。實驗要求:

⑴、由小組長分派每人操作一個實驗步驟。

⑵、把小車放在斜面下端,通過測力計拉着它均勻上行,在小車運動過程中,觀察測力計的讀數。

⑶、把觀察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⑷、彙報實驗結果:分析你的實驗數據,有什麼發現?

⑸.同學分組討論斜面是否能夠省力。

最後小結: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同學通過上一個實驗發現了同樣的物體省力情況不同。問同學答案。希望同學找到可能是由於有的小組坡度高,有的小組坡度低的原因。

接着讓同學猜測從低處到高處走樓梯和爬梯子的感覺有什麼不同?斜面坡度的大小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省力情況,怎樣設計實驗來證明?

2、分組設計實驗,並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和記錄分析工作

1)制定實驗計劃表(教師準備)

2)交流計劃中的要點,並進行相互修改。(坡度的四級梯度要依照先高後低的實驗順序進行,可以把塑料板搭在小車外的紙包裝盒的幾個高低不等的立面上作前三個坡度,最後最小的坡度用塑料板搭一支筆來完成。為保證對比實驗中塑料板搭在斜面以上的局部也相同,藉助兩釐米寬的紙條使露在斜面以上的局部和紙條寬相同就行了。)

3)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操作。(提醒:每個坡度做3次實驗,取平均值填入實驗記錄單)

四、學以致用

先啟發舉例:通過教師用線在圓珠筆上繞兩種螺旋線讓同學觀察後比較哪種螺絲更容易擰進木板中去,問同學為什麼你會這麼選擇?然後想一想盤山公路為什麼會修成“S”型。再問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

用了斜面。

最後全課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簡單機械?有什麼作用?有什麼缺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板書:

7.斜面的作用

斜面可以省力

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國小科學説課稿11

一、 説教學內容:

《磁鐵的磁性》是湘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磁鐵》的內容,本課指導學生 認識磁鐵最基本的性質----磁性。

教學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知道的磁鐵。 這部分是該單元的引入,主要交流我們認識的磁鐵的形狀以及磁鐵的名稱。還有交流我們曾 在什麼地方看到過磁鐵,介紹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四年級學生差不多都玩過磁鐵,對 磁鐵、磁現象有一定的經驗和認識。他們有表述自己的經歷和體驗的願望。教學時要充分利 用學生認知基礎和學習基礎。通過交流讓他們體會到磁鐵與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從而激發 起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第二部分: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這部分首先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感知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然後討論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和不 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各是什麼材料做的。由此再進一步認識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鐵做成 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部分:磁鐵各部分的磁性強弱都一樣嗎? 教材介紹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磁鐵水平懸掛起來,觀察磁鐵的各個部分分別能吸引多少個回 形針;另一種是在磁鐵上放一顆小鋼珠,觀察小鋼珠往哪部分滾,以檢驗磁鐵哪部分磁性強。 相信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設計出一些實驗方法來認識、理解“磁鐵兩端磁性最

強”。在探究 了磁鐵各部分磁性強弱後,教材通過文字告訴學生“磁性最強的地方叫磁鐵的磁極,磁鐵有 兩個磁極。”這時,學生們可能會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例如:“每種磁鐵都有兩個磁極嗎?” 等等,藉助這些問題,就會延伸出學生課內或課外的探究活動。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通過探索,讓學生知道磁鐵的磁性。 2.指導學生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及認識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二)發展目標: 1. 能根據現象進行猜想、推測,並能通過實驗驗證發現規律,親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 能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自己設計研究方案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帶有磁性烏龜的魚鈎及幾條帶鐵環的塑料做成的魚。 觀察演示準備: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等形狀不同的磁鐵。 分組實驗準備:磁鐵、瓷湯匙 、鐵鑰匙、回形針、大頭針、鐵釘、牙籤、橡皮、塑料尺、鐵 尺、紙片、棉花等。

三、説教學策略、方法及過程: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體現必須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 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力圖體

現以活動組織教學,通過營 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得出 結論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去認識磁鐵的磁性。對於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安排6 個環節。下面, 我具體説一下這6 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堂伊始,我會引導學生談一談他們的生活經驗。“同學們,你們釣過魚嗎?誰能説説 你是怎樣釣魚的。”然後請學生談一談。接着我會説:“今天,老師也想來釣魚,只不過老師的魚杆上綁的不是魚鈎,而是一隻小烏龜,可老師還真能把魚給釣起來。”這時老師演示, 讓學生仔細觀察並猜猜為什麼,估計學生能説出是因為磁鐵的原因。然後板書: 磁鐵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師生就日常生活中“釣魚”這個話題的交流及教師的表演,激發學生的 探究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為新課做好鋪墊。

(二)、交流我們知道的磁鐵。 首先老師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們知道哪些物品上有磁鐵嗎?” 學生可能説: 磁性黑板、冰箱門、鉛筆盒...... “你們看到的磁鐵是什麼形狀的呢?誰來説?” 估計學生會説: 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環形...... 這時教師分別出示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 並請學生拿出與老師手中形狀相同的磁鐵,讓學生根據磁鐵的形狀給它們取名稱。並結合板 書: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 本環節的設計注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交流自己所見過的磁鐵,讓學生根據磁鐵的形狀為 磁鐵起名稱,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 主體地位。

(三)、學生猜測並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首先教師設疑: 桌上有很多物體, 你們猜一猜, 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學生各抒己見。這時 老師提示學生可以通過實驗來研究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學生可以在桌面上和實驗材料區選 取不同物體,進行分組實驗,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把能吸引的物體在記錄單上用“√ “表示出來。 瓷湯匙 瓷湯匙 瓷湯匙 大頭針 鐵釘 牙籤 橡皮 塑料尺 鐵尺 紙片 棉花 在這裏對實驗材料區和記錄單進行説明(我在實驗室設置了實驗材料區,放置如:鐵夾、玻 璃杯等許多物體,供學生實驗,記錄單第三行的空白部分讓學生填寫從實驗材料區選取實驗 材料的物體名稱。 學生分組實驗並彙報結果後,教師因勢利導:我們觀察到磁鐵能吸引回形針、大頭針、鐵釘、 這些物體,它們都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學生回答後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由此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師生共同探討總結出磁鐵能吸引鐵一類材料做的物體並板書磁性的概念。 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先讓學生大膽猜測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估計學生能就磁鐵能否吸引 棉花或小紙片等這些問題產生認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這時,教師讓學生 進行驗證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這個環節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學、 有效的。小組活動中,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安排下,有的到實驗材料區去選取實驗所需的材料, 有的負責記錄,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後小組長把全組的意見

整理、彙報,得出了“磁 鐵能吸引鐵一類材料做的物體”這一結論。最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整的形成了“磁性”的 概念,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充分的體現新課程的精神。

(四)、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老師繼續引導: 像剛才老師表演的釣魚就是應用了磁鐵的磁性。那麼磁鐵各個部分的磁性是 不是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先説一説你們想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並交流。 估計學生的方案有:將磁鐵水平懸掛起來,觀察磁鐵的各個部分分別能吸引多少個回形針。 或者在磁鐵上放一顆小鋼珠,觀察小鋼珠往哪部分滾,以檢驗磁鐵哪部分磁性強等等。 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各種方案,對於合理、易操作、有創意的方案給予肯定,並讓他們按照 同學提出的方案有選擇性的去進行實驗、驗證。然後小組彙報實驗結果,最後得出結論並板 書:磁鐵的兩端磁性最強,磁鐵磁性最強的地方是磁鐵的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

(五)、擺弄磁鐵。 首先由老師引導學生繼續探索。“同學們,如果我們繼續擺弄磁鐵,也許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更多的問題可以研究。比如我們把兩塊條形磁鐵吸在一起,這塊磁鐵是不是就有四個磁極, 請同學們自己擺弄磁鐵,如果有什麼發現和什麼問題就把它記在記錄單上並進行研究。” 學生可獨立或小組合作擺弄磁鐵,研究發現的問題,最後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 “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及“擺弄磁鐵”這兩個環節的設計意為學生創造一個活潑、嚴謹的氛圍,讓學生去思索、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裏交流。除了以上估計的兩個實驗方案,可能還有的學 生想到把磁鐵放在離回形針2、3 釐米的距離,觀察回形針有什麼反應,可能有的學生髮現了環形磁鐵的磁極,有的學生髮現了兩條條形磁鐵同極相排斥的現 象,還有的學生髮現兩條條形磁鐵連起來變成一條條形磁鐵時,它得磁極不是 4 個而是 2 個,學生的這些發現是通過自己的實驗來證明的,應該説,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思維的 開放性和獨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六)、總結延伸。 課堂結束時我會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並讓學生思考問題“一塊磁鐵斷 了,它還有兩個磁極嗎?”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並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四、説教學評價

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所以評價時,不應過於看重學生所 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應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 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同時要 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 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如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 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 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基於這一評價理念,本節課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 例如: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交流我們知道的磁鐵”這兩個環節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 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學生猜測並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 強弱”這兩個環節採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國小科學説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油菜花開了》是國小科學四年級下冊“新的生命”單元第一課。本課安排了三個活動:觀察一棵油菜;觀察一朵油菜花;觀察一棵油菜的花。從這三個活動內容的安排我們可以看出,這節課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順序來設計的,內容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先觀察一棵油菜,然後以最能吸引學生注意的“花”為研究載體,自然過渡到對油菜花的構造和生長過程的探究。本課內容既是本單元學習的引子,又要為後面幾課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開花植物花的構造組成;“十字花科”植物的特點。

能力目標:能用解剖的方法輔助觀察花的各部分組成及特點;在觀察的基礎上,能預測植物未來的生長。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培養學生愛護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觀察油菜花各部分的構造;難點:學會使用鑷子解剖植物,瞭解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稱。

四、教學策略

教法:在教學活動中,我力求把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從內心想探究的活動,融入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分組合作、大膽交流,並根據實際情境和學生的特徵即興發揮。

學法: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能運用的解剖的方法輔助觀察;能用分類、總結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掌握觀察規律。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課,揭示課題

為了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我會用親切的語言和學生交流春天的見聞;用美麗的圖片吸引學生,讓學生入情入境。我想:當學生眼前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片時,他們會被深深吸引,很想走進那一片片搖曳着的金黃,去欣賞、去觀察那一朵朵盛開的油菜花。

(二)新課探究,凸現個性

這個過程由三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觀察一棵油菜

這項活動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油彩花的各個器官,內容相對簡單,我採用了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

1、看一看:我給學生出示一張油菜花的完整植株圖片讓他們觀察,培養學生全面、有序的觀察習慣。

2、説一説:經過仔細觀察,讓學生到屏幕前面,指着屏幕上的圖片依次説明油菜花的各個器官,鍛鍊學生的膽量,增強學生的自信。

3、想一想:讓學生再想想自己為什麼能夠區分油菜的各個器官。經過思考,學生會發現他們的根據主要來源於對舊知的回憶。從而,讓學生明白“温故知新”的道理。

活動二:觀察一朵油菜花

這項活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準備採用“分組討論”的學習方式。

1、選擇討論題目:圍繞教材內容,我給學生設計了四個討論題。分別是:想想用什麼辦法觀察油菜花,為什麼用這種辦法;通過觀察,分類總結油菜花有幾部分組成;辨認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稱;試着填寫“油菜花觀察記錄表”。

2、實施討論過程

(1)自學準備

在討論開始之前,讓學生針對題目獨立思考,進行分析判斷,初步得出自己的結論。

(2)分組觀察

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把全班同學分組,選出一名小組長。組長負責組織本組成員對討論題目進行逐個討論,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看法的機會。在討論結束後,組長還要負責記錄本組的觀察結果。

老師在教科桌上給學生擺放好油菜花、放大鏡、鑷子等若干。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需要什麼,老師儘量提供什麼,做好服務工作。同時,還要相機引導,給學生指引一個正確的觀察思路。當學生取走油菜花,告訴學生要珍惜這弱小的生命;當學生取走放大鏡,問問他為什麼要用這種工具;當學生取走鑷子時,要教給學生正確使用的方法。然後在各組之間來回走動,可以點頭、微笑示意,也可以加入他們的活動。當觀察活動即將結束時,再給每組提供一張“油彩花觀察記錄表”,通過看錶中列舉的五項內容,來提示學生用多種方法和感官進行觀察,學生可以試着填寫。

(3)集中討論

在分組討論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討論,各小組長彙報觀察討論的情況。由於觀察過程中,方法和態度不同,出現了不同的結果。這是在所難免的,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我們可以及時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充分發揮組長的作用,讓他們用辯論的方式,組際之間互評,達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我覺得當學生一各個各抒己見、據理力爭時,正是知識深化、細化、內化的關鍵時期。這時候,老師需要做的不是體現自己的權威身份,而是應把課堂交給學生,以保護學生爭論的積極性和持久性。

(4)教師小結

我首先對討論題目進行小結,用圖片展示油菜花的構造組成,通過看圖片學生能夠更直觀、立體地認識油菜花的構造,使知識點掌握更教牢固,為後面幾課的學習奠定基礎。然後,從油菜花的構造特點,抽象概括出“十字花科”概念的認識,這個內容也通過圖片來展示,學生可以邊看油菜花圖案,邊閲讀“十字花科”植物的特點,通過對照學生的認識從個別到一般。最後還須充分肯定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增強學生學習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態度。

活動三: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為了讓學生能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下,進入第三個環節的學習。我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關於油菜花的錄像資料,讓學生的精神得到適當的調節。這段錄象在教學中還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達到提高學生注意力的目的,我準備採取“問題搶答”的競賽方式。

1、收集問題:讓學生自由閲讀“活動三”的內容,看看教材中提出了什麼問題,自己又發現了什麼問題,學生將這些問題用紙條的形式送給我,目的是保密。我將這些問題進行分類、彙總,為比賽做好準備。

2、進行比賽:將男女同學自然分成競賽雙方,我來出題,學生搶答,調動學生熱情,活躍學生思維。此時,學生的答案可能還很有創意,比如在推測花蕾未來變化時,用了畫畫的方式,省去了許多繁瑣的語言,讓人看了一目瞭然,新穎而且有創意。對於這樣的`學生,一定要給予高度讚揚,使學生的心情更加振奮。比賽結束時,會有勝負之分,這時還需要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要“勝不驕,敗不餒”,學會正視成功和失敗。

(三)教師點評,深化認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開花植物的認識更加深入,學會了用多種方法、多種感官研究植物,但是科學探究的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還需要進一步培養細緻嚴謹的探索精神;在小組活動過程中,還要加強欣賞他人、快樂自己的團隊協作意識。

(四)拓展知識,延伸思維

為了讓學生在鞏固已學知識基礎上,將知識範圍延伸到了課外生活中。我準備設立了一個“十字花科報名處”,讓學生在課下尋找十字花科的其他植物,利用課餘時間,扮演其中的一種到我這裏報名,介紹這種植物的特點。對於表現突出的同學,贈送一張“十字花科”植物的精美圖片,作為鼓勵。

六、教學評價

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教材編寫的意圖和教學實際,注意“三維目標”的整合,注意教材內容的完整性和聯繫性。站在育人的角度,儘量做到尊重和超越教材的和諧統一,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造符合兒童心理髮展的教學特色。在這種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又採取學生自評、互評和老師評價的多種評價方式,達到增強學生探究興趣的目的。

國小科學説課稿13

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中的第三課《斜坡的啟示》。

一、教材簡析

本課是蘇教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第1單元《神奇的機械》中的第3課。對於簡單機械方面的學習,《標準》要求“認識幾種最簡單的和最典型的機械,最好能讓他們動手操作這些機械,真正體驗到這些機械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們的工作環境。瞭解這些簡單機械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每種機械有什麼功能,大致可用於什麼場合,會在自己的周圍環境中做簡單的應用,也可以讓他們瞭解這些機械的改進、結合和發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斜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的運用極為廣泛,卻又極易被大家忽略。本課重在提出斜面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了解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斜面中所藴涵的科學道理,使學生能初步瞭解家庭、學校和社區周圍的各種斜面及其相關器械的性質與功能,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科學。本課結構遵循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經歷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交流數據、獲得發現、拓展運用這幾個階段,使學生認識斜面,瞭解斜面。

課時安排:1課時

二、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觀察,描述斜面構造上的要素;

2、能夠就斜面要素與用力大小的關係提出疑問,瞭解問題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3、能通過實驗驗證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斜面是簡單機械之一,瞭解它的結構特徵及組成;

2.知道斜面及其變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3.瞭解斜面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科學實驗活動,體驗和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

2.關注身邊的簡單機械的應用。

教學重點:能夠就斜面要素與用力大小的關係提出疑問,瞭解問題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變形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三、教學準備

演示材料:盤山公路、橋樑的引橋等圖片、斧子、葡萄酒開瓶器、瓶子上的蓋子、水龍頭、螺絲釘、一段圓木等。

分組實驗器材:一個封閉的重盒子、長短不同的木板、鐵架台或其他支架、彈簧秤、滑輪組、書、各種螺釘、各種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紙片。

四、教法與學法

科學課以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過程要體現以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理念。教學中,要加強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的實踐能力,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併為他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本課教學中,我力求在學生學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我主要採用“實驗法”進行教學,通過讓學生實驗操作,記錄,以及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比較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探究能力,達到教學目標。

為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抓重點,破難點,課堂教學中我着重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探究式學習方法,以討論、觀察、小組實驗等活動為載體,開展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置情境,揭示斜面的概念。這一部分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斜坡,知道、感受到斜坡可以省力,並學會利用斜坡去解決問題。我採用談話法進行引導:假如有一個沉重的桶要你從地面搬到汽車上,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通過讓學生想辦法、交流,再看圖片,使學生體會到利用斜坡可以省力。

第二環節: 實踐操作,研究斜面的作用。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讓學生自己搭建斜面,自主設計實驗,並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感受和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先根據斜面的特徵去搭建斜面,通過搭建斜面找到影響斜面坡度的因素: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長度。為學生設計斜面省力的實驗作準備。再引導學生探究斜面坡度的大小與用力的關係。首先提出問題:坡度不同的斜面,它們的省力情況一樣嗎?那是坡度大的更省力,還是坡度小的更省力呢? 接着讓學生大膽預測,設計實驗,進行交流,以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

然後根據實驗方案和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實驗,測量出三種情況下的拉力大小,即第一次懸提重物時拉力的大小,第二次在斜面上勻速拉動重物時拉力的大小,第三次改變斜面的坡度,在斜面上拉動重物時拉力的大小,並要求學生做好記錄。最後通過分析比較實驗收集到的數據資料得出結論。

小結:斜坡的長度不變,增加斜面的高度,斜面的坡度越大,重物向上運動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即越費力;反之越省力。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變,增加斜面的長度,斜面越長,坡度越小,重物向上運動時所需的拉力越小,即越省力;反之越費力。

第三環節:認識斜面的變形及運用。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難點。教學這一部分時聯繫生活,由易到難,通過引導學生髮現、爭當小小工程師,教師的演示活動來突破難點。首先出示台階、橋樑引橋、盤山公路、等圖片或實物,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物體那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其次爭當小小工程師活動,出示圖片:(1)從一座大山腳下修一條公路到山頂,應該怎樣設計公路?(2)如果橋面很高,又要使汽車能比較省力地開上去,修橋時應注意什麼?

啟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設計,並讓學生繪畫出簡圖。教師組織學生評選優秀設計方案,相機告訴學生:像這樣的螺旋和s形的設計路線,實際上就是斜面的變形。

最後突破難點:斜面是怎樣變形的?為弄清這個問題,我設計了一個實踐操作活動:拿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將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貼在一支鉛筆上,然後將斜面圍着鉛筆繞起來。你發現了什麼?斜面變成螺旋了!螺紋就是螺旋,它們也是斜面的變形。

第四環節:瞭解斜面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斜面和螺旋,它們的作用 是什麼?由每個小組派代表分別彙報。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如下:

斜坡的啟示

斜面

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國小科學説課稿14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月有陰晴圓缺》。

《月有陰晴圓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共二課書,分別是《探索月球的祕密》和《月有陰晴圓缺》,本課作為最後一節課,是在學生建立了對月球初步瞭解的基礎上,對月球的進一步探索。與傳統教材相比,本課能夠化抽象為直觀,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由被動的接授轉變為探究學習,為學生提供全新的探究方法,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過程,逐步形成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迎合了現代教育理念。為今後學習提供感性和理性基礎。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1、通過學生探究,讓學生了解到對於抽象的事物我們也能通過模擬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並初步掌握這一方法2、通過探究,使學生對月相的變化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3、通過學生探究的親歷過程,體驗到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對天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整個探究活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我根據科學課標的要求,把它分為4個部分:1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探月相變化的原因產生濃厚的興趣2、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提出假設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4、設計遊戲、鞏固學習。5、實踐活動,課外延伸。每個環節層層推進,有扶到放。主要通過讓學生運用遊戲的方法和常見材料來“模擬月相的變化”,在探究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並進行積極思考,建立起“月相的變化是由於月球、地球、太陽之間的運動產生的”初步感性認識。將抽象的天文現象變為直觀的科學探究,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為此我在教學方法上,多媒體教學、學生模擬探究、多媒體遊戲相結合,層層推進的方式設計進行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他們是對天文現象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的主動參與者探究者。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而在這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思辯,小給合作、討論,模擬探究,實地觀察等多種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將對月相變化的理解由膚淺走向深入,由抽象走向直觀,由感性走向理性。而這種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方法的體現,是對天文知識學習的新嘗試,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大特色。

具體的教學內容如下:

1、創設情境,激趣入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課開始時,我用幼燈出示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讓學生説一説“這首詩描寫一個什麼現象”學生通過古詩,注意力馬上被聯想到月球上,生活中所看到過月球的種種現象立浮現在腦海中,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了解月球的強烈慾望。

2、自主合作,討論交流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後,我適時提出,“你們認為月球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什麼?”並引導他們進行討論。通過學生討論,可能得出一系列的結論猜想。學生可能猜測,月球的一半總是發光,然後自轉形成這一現象;月球總是發光,是地球自轉形成的;月球反射太陽光線,並繞着地球運轉形成的'等等。我及時的將這些猜想板書出來。並進一步引導學生對這些猜測結果進行分析,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些猜測的結論中,哪些可能是正確的,並説出自己的理由。由於猜測可能是多種多樣的,而一些不太可能的猜測,並不一定都需要通過實驗來證明其是錯誤的,如果那樣做的話,對有效的課堂40分鐘時間是不夠的,如果學生能夠利用一些現象來反證其中的錯誤,不僅能夠做到提高探究的效率,同時又能保證探究的興趣被進一步強化,對下一步的探究有着極大的驅動力。

3、設計實驗。

新課程理念強調過程與方法,強調以學生髮展為主體。因此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是科學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學生完成對月相變化產生原因的猜想後。我提出“要想知道你們的猜想對不對,我們可以怎樣做”,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之後我適時的引導,“同學們,你看月球離我們這麼遠,而且又這麼大,如果進行實地考查,又不太方便,我們也不能把月球、地球、太陽摘下來做實驗,那怎麼辦好呢?”引起學生對實驗設計的反思與思考,進一步完善實驗的方法。通過多方討論,反覆思考,學生最後決定還是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最符合我們探究的要求。這一環節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通過教師有目的,有層次的引導,使學生明白自己在進行實驗設計時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實驗的目的,實驗的可操作性,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平時看上去不可能進行的探究任務,也可

以通過模擬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初步掌握模擬實驗探究的方法。而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慾望,學生在思辨的過程中產生的種種火花,能夠讓學生在設計實驗時,不斷修正自己的實驗方法,並刻骨銘心將這些過程和方法記在腦海中。

4、探究實驗。

在學生完成實驗設計後,讓學生按時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學生通過扮演,地球上的人,月球,以及用實物代替的太陽,完成對月相變化的探究。出示學生實驗錄相。角色扮演的方法,往往運用在遊戲中,但對於實驗探究運用的比較少,因此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特別感興趣,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會更仔細,更認真。因為這一步的探究過程是在室外進行的,因此如何有效的組織實驗,是本環節的重中之重,要平常的室外組織活動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不知道幹什麼?獲者不知道自己在實驗中的角色和地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受外因干擾而導至實驗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情況出現。因此我在這個環節,精心組織,首先請學生上來演示自己的實驗方案,通過學生的反覆討論,反駁,使學生明白實驗的目標,每個人需要做什麼?為了確保實驗不受場外因素的影響,我將實驗分成八個小組,確定每個組的組長,讓組長進行監督實驗情況,並對八個小組進行比賽。激起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達到提高實驗效率的目的。

在學生彙報完對月相形成原因的結論後,出示月相形成原因的動畫。鞏固學生對月相變化的理解。

通過模擬探究實驗,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月相變化的原因。對不同時間,出現的月相,有一定的瞭解。

5、鞏固練習。

這一環節是通過動畫遊戲,讓學生判斷,在什麼時間,月相是什麼形狀的。通過動畫的形式,進一步加深對月相變化的理解。

6、課外拓展

在學生了解了月相變化的原因後,讓學生在課外實地觀察。讓實驗走進生活,讓實驗在真實的環境下得到驗證。

教學體會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思想,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合理的探究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到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正確的探究方法,能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跟採用傳統手段教學相比,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輕鬆。

教學評價與教學保障措施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師生互評等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激勵學生。通過評價活動,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為了保障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針對六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我努力地為學生創造一種輕鬆愉悦地氛圍,以此使學生快樂地動眼、動口、動手、動腦,快樂探究科學的奧祕,快樂地攀登科學的高峯。

國小科學説課稿15

一、 教材分析

這一課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溶解》單元第2課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質的內容後,所要學習的一節科學探究課。教材主要安排了兩項活動:一、觀察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學生通過對高錳酸鉀在水中溶解現象的觀察,再進行相互討論交流,從而使學生對物質的溶解過程形成清晰的印象;二、對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現象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不同物質在水中狀態的異同,從而建立“溶解”的概念。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的表達交流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為下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學情分析及教學目標的確定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通過前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獲得了對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基本認識;而生活中的一些經驗,也使學生積累了一些對溶解現象的感性認識。但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好奇心很強,積極性也很高,但表達交流和自主探究能力較差,因此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加強引導。

根據科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上述教材、學情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將物質從溶液分 離出來。

2。過程與方法: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並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通過進一步觀察、比較食鹽、沙、麪粉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不同狀態,發現溶解與不溶解的主要區別和特徵。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識到細緻的觀察、比較的重要性。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認知結構心裏特徵,在上述目標中,我以描述高錳酸鉀、食鹽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為本課教學重點,以比較食鹽、沙、麪粉和高錳酸鉀在水裏的變化的異同為教學難點。

三、 教法與學法

為體現新課標“以學生為本”、“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在本節課,我將用開放的教法來引導學法的開放。在教法上,我將採用創設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實驗觀察和比較過程中形成對溶解的直觀認識,並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在學法上,主要是自主探究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真正體會到科學家的研究歷程;其次是交流討論法,通過學生對原有認知及現有結論的交流,使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發現認知衝突,從而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究。

四、教學準備

為每小組準備:一杯水、一支攪拌棒、少量高錳酸鉀、藥匙、記錄單

教師自己準備:小黑板、一杯食鹽水、一杯水和麪粉的混合物、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過濾裝置

五、教學程序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科學教學應力求從兒童身邊的事物,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提出有關科學問題。所以,我對本節課作了如下設計:

(一) 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知識,提出問題:食鹽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讓學生進行猜測,充分暴露學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問:為了能清晰地觀察到物質的溶解過程,應該選用怎樣的物質?從而引出新的課題,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從學生已有認知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充分暴露學生的前概念,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 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過程

首先,向學生簡單介紹高錳酸鉀,並提醒學生取用化學藥品應使用藥匙。再讓學生簡單地觀察一下高錳酸鉀,在觀察後對高錳酸鉀顆粒進行描述,從而初步認識這一物質。其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高錳酸鉀溶解實驗,觀察的同時做好記錄。

(創設真實的科學探究氛圍,讓學生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像一個科學家一樣去探究問題,激發其學習科學的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學生根據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討論交流,從而對物質的溶解過程形成較清晰的認識。

(在討論與交流中培養學生傾聽別人意見、評價和接納不同觀點等開放的科學態度,促使學生學會尊重事實、尊重他人、尊重和欣賞不同意見,並從他人意見中得到啟發和幫助)

(三) 比較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研究活動,與本節課研究的高錳酸鉀的溶解過程進行比較。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完成比較記錄表的過程中,發現不同物質在水中狀態的異同,從而建立起溶解概念。

(四) 延伸拓展

討論活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質能夠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質不能夠溶解在水中?

(將科學課堂與生活相聯繫,促進學生對溶解現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