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10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36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10篇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一、教材簡析

本課講述的是:作者深夜驅車回來,不小心碰碎了停靠在路邊的小紅車上的反光鏡;作者在無人的情況下留下了有姓名和電話的紙條;事後,車主打電話向作者表示感謝,感謝作者留下了比金錢還重要的——誠實和信任;車主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腦海裏。作者通過這件事向學生提示了這樣一個道理:誠實和信任無價。

文選取生活中平常的小事,以“誠實和信任”貫穿全文,全文語言樸實、以小見大、平中見奇,人物“誠實、信任”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感人至深。故“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是全文的中心,點睛之筆。

本文是以時間和事情發展順序相結合記敍的,結構類型屬於縱橫結合結構,文章脈絡如下:

一天深夜(深夜驅車→不小心碰壞反光鏡→留紙條)→事隔三天(電話感謝→印在腦海裏)

本課的類型屬於閲讀課文,根據現行的小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和四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要藉助學生在以前學習閲讀課文中所學的把握關鍵、推測前因、想象情境等學習方法學好本課,且進一步地領會和運用這些方法,為今後學生會學習閲讀課文、提前預習、課外閲讀打下基礎,掃除障礙。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用這些字組成的新詞,理解“能見度”、“環顧”、“歉意”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受到“誠實、信任”的傳統美德教育。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部分,培養學生在特定情況下的語感能力。

4、學會抓住閲讀重點的方法,培養讀寫能力、創造能力和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全篇課文教學活動預計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我以檢查預習情況來解決生字詞、大體瞭解課文內容和正確朗讀這三項學生學習本課的障礙;以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讀寫説結合、TT指導體制的方式完成1—3小節的教學,在“第一時間”第一次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優秀的“誠實和信任”品 質,為第二課時作好鋪墊。

本次説課的內容為第二課時,基本重點和難點是:

1、指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閲讀的方法,培養讀寫能力、創造能力和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2、理解車主的話: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3、感情朗讀“打電話”部分。

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傳統美德的事蹟,特別是在現在高揚公民道德的大潮流中,更有許多實例。在教學中以列舉實例、以讀代講、推測前因、續寫下文、想象情境、填補空隙等方法,以加深學生對本文中心的理解。這樣既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又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使文道結合達到最完美的境界。

三、教學過程(含教學手段和學法指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古人讀寫實踐的經驗結晶。讀是語感訓練的主要形式,在語文教學中尋找讀寫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把指導學生閲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讀中探寫,寫中求讀,聽、説、讀、寫擰為一體,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讀寫能力。所以,在本課我採用的基本方式是“讀寫結合”,根據現代教學理念,我把這一課時分為四個教學環節:

即:引導→自學→反饋→整體昇華

1、從整體朗讀“打電話”部分入手,讓學生整體感知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推測想象填補空缺。培養學生讀説寫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課的課題是“誠實和信任”,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關鍵之處。在教學時,我緊扣“誠實和信任”,引導學生自己感知發現課文的重點(即課文的點睛之筆)。我首先以“那天作者留下了字條,會發生什麼新情況呢?”設下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很積極、自覺地去朗讀“打電話”部分。並提出朗讀建議(投影儀打出):“請找出這段話中,你認為最精彩的部分。”使學生在自主朗讀過程中直奔主題——第10小節。接着,我又設計“假如你是車主,你怎麼來説這句話?”讓學生分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並提出學習建議(投影儀打出):

①分角色朗讀討論完成填空:

“不,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________,説完他擱下了電話。

②完成後,各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先充分説明填空的理由再有感情地朗讀。

傳統的教學方法僅侷限於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而我認為: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讀→研→寫→説→評,更能準確地把握這一小節的語感基調,進而以“誠實、信任”的情感來朗讀這一小節。

然後,我設計:“假如你是作者,在車主擱下電話後,心情怎樣、心裏怎麼想的?”讓學生依據全文推測想象情境,激發靈感,迸發出創新的火花。通過小組和全班的討論交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對“誠實和信任”以及車主説的這句話的理解。

最後,授之以漁,小組學法。我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機動):

自讀→自寫→討論(品評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讀自己的作品,説自己的理由,聽別人的見解,汲取好的意見和建議)→自改。

2、放手自主學習,培養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篇課文語言平實,脈絡清楚,貼近生活。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讀3—9小節。並提出學習建議:能找出3—9小節中可以讓我們填補的空隙嗎?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學會閲讀。

接着,我順着學生找出的“填補空隙”,建議學生依據學習第10小節的體會,自學第3—9小節,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教師巡迴指導、觀察、調控各小組自學的進度。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僅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還進一步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更深一步對“誠實和信任”切身體驗,從而更好地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信息反饋,加強讀寫能力培養的內化。

在充分自學3—9小節的基礎上,我讓各小組推選三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各自“打電話”部分的學習成果,其它小組學生和老師一起品評、提出合理的建議,學生再次進行自省修改,使之進一步鞏固、強化、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4、多樣化設計課後練習,適應多元化的學生學習水平和認知結構,讓“誠實和信任”的美德在孩子的情感世界中得到昇華。我設計了“課後練習超市”(投影儀打出),留給學生課後任選一題思考:

①這件事過後,你認為作者有沒有偶然再次與小紅車主人相遇的可能?如果有,你有興趣寫一寫他們相遇的情況嗎?

②這篇課文除了作者給小紅車主人留下了“誠實和信任”,小紅車主人有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如果你認為有,請寫下來,建議:理由要充分。

③請你從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搜集真實的“誠實和信任”的事例,選擇其中一件事情的過程寫下來。

④作者撞碎小紅車的反光鏡後,如果不留紙條,會發生什麼情況?

⑤生活中也有不誠實的.表現,你遇到過嗎?也可以寫出來?

⑥學後感受。

“課後練習超市”不僅僅是為了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激發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訓練和教育,讓“誠實、信任”的美德在學生的情感世界中得到昇華。

5、頒發雛鷹獎章,給學生以激勵,激發學習興趣。

這節課結束前,全班推選出這節課學習過程中“閲讀雛鷹獎章”的獲得者(含學生個人和小組),獎章由中隊長頒發,進一步激發學生閲讀寫作的興趣,調動學生內在驅動力。

四、闡述本課的“教學手段”

本課屬於敍事性文章,內容貼近生活。國小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的方式為主。根據這一特點,我除了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所講的教學手段外,在學本課之前,公佈了學習本課過程中開展“爭雛鷹獎章”的活動,給學生以激勵,對學生的學習以中肯的評價;在教第1—2小節時,將作者驅車行駛碰壞小紅車反光鏡的過程製成模擬圖像軟件進行教學,讓學生更易於把握課文內容;進行“電話感謝”部分教學時,採用電話實物演習,創設出模擬情境,使教學活動更貼近真實生活等。運用這些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老師寓教於樂,學生學在樂中,學有所求,樂有所悟。

五、闡述本課時的“學法指導”

閲讀教學的任務不但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注重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其自學能力。“教是為了不教”,因此,語文教學要注意學法指導,在教學方法,重點讓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品評性學習。全教學過程一切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學生學習過程的知情意發展趨勢為導向,加以疏導。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主動,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進一步熟練掌握閲讀的方法,生動活潑地去獲取知識。

六、板書設計(機動)

誠實和信任

學習體會:自讀→自寫→討論(品評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讀自己的作品,説自己的理由,聽別人的見解,汲取好的意見和建議)→自改。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3、知道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

2、如何直到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是教學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教學相整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

PPT視頻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景,營造閲讀期待。

課前3分鐘長城簡介視頻觀看(40分鐘外)

1、引言:長城,以它的雄偉壯麗吸引着千千萬萬中外遊人,許多國際名人登臨長城,留下了發自肺腑的譽美之詞。同學們,大聲地讀一讀吧。

(課件)

2、師:讀了這些了不起的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美,你最想説什麼?

(生彙報)

同學們,帶着你的驕傲,帶着你的自豪,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請打開書17課,默讀課文,拿着筆在文中找出類似上面對長城的評價的句子。

二、默讀課文,提煉研讀專題。(探究點)

1、(生找句子: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奇蹟!)

(出示課件)

(板書:氣魄雄偉)

師:大家找的真準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2、師:請同學們再仔細地的讀課文,思考:課文中有哪些地方具體體現了長城氣魄雄偉這個特點呢?(出示課件)。大家可以先按照老師白板上的要求,先自己勾畫,再四人一小組互相交流,互相補充.(8分鐘)

(教師指導)

3、學生彙報。

三、研讀課文,探究“奇蹟”

1、體會長城長,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可能彙報第一句也可能彙報第二句。)

情況A:

學生彙報第一句。

師:作者遠看長城,長城像什麼?

(一條長龍)

(出示課件)

遠看,長城像長龍,長城真是長啊!(板書:遠看長城長)

長龍一樣的長城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誰來説説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是什麼意思?

生:崇山峻嶺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一、 説課題

做為國小語文老師,我深知語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讀寫;最要進行的教育就是情思。國小二、三年級的學生是培養其閲讀興趣的最佳時期;三、四年級是奠定寫作基礎的關鍵時期;整個國小階段是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可塑時期。錯過了這些機會,學生進入了國小高段或中學,老師即使付出再多的教育努力,往往也是“事半功倍”。而學生最重要的閲讀就是讀經典,讀那些讀了一輩子也忘不了的經典詩文,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閲讀境界。當然了開展經典誦讀,更有利於使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專家認為,“道德”、“品性”、“氣質”等重要價格素養,很難“教”成,靠的是“陶冶”、“熏習”或“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培養出來。

二、 説課題教學的設計理念

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讀詩,因為古詩教學就是“三分悟,七分讀。”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閲讀實踐中入境入情,“讀”佔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參讀品位中升情。

三、 説課堂教學中的研究實施

1、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課堂初始,我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孩子們,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於轉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裏會怎麼想?直接深入到學生內心,揭開朋友間的不忍離別之情。

師:是啊!我們現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於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後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今天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裏,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20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送元二使安西》。這樣很自然地過渡到學習古詩的情境中,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導法。“大量誦讀古詩文”的關鍵就是掌握一定的“法”才能完成一定的背誦“量”。因此,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古人送別三部曲,既折柳、飲酒和唱詩。抓住“柳”字,讓學生感受渭城柳色的.樣子,來表達心中那份依依不捨的情感。接着圍繞千古名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古人。”中的飲不完的酒來表達兩人的深厚友情。最後進行配樂朗讀《陽關三疊》,進而師生同唱《陽關三疊》一曲。

3、引背。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詩、感悟、配樂朗讀、想象等形式,再加上學生也掌握了一些讀詩方法,平長仄短的規律,在一遍遍的誦讀聲中,在一次次的體驗之際,不斷誦讀進而達到課堂上背會這首詩。

4、活用。就是聯繫學生實際、生活體驗,注意創設一定的情境,指導學生在口頭表達中、作文中比較恰當地運用古詩。但教師不作過高地要求,不作硬性規定,以免學生望“詩”生畏。實踐證明,效果還是不錯的,有小部分學生能引用古詩,寫出精彩生動的作文,還有部分學生能嘗試着寫出一些有點詩意的小詩來。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七色花》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語文第五冊第九單元《想象和幻想》

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是一篇童話,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時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並用它做了七件事。主要是要教育學生要做有意義的事。

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第1-3然段寫小女孩珍妮因迷路而哭了起來,一位老媽媽看珍妮哭得可憐,就送她一朵能幫助她做事的七色花。第4~10自然段寫珍妮用七色花瓣為自己做了許多事。第11~18自然段寫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一個雙腿有病的小男孩站了起來。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能簡單概括出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七件事情,能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體會七色花的神奇。

技能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最後一片花瓣做的事情最有意義,因為助人乃快樂之本。

2.總結全文,運用想象和幻想,説説如果有一朵七色花,自己想實現什麼願望。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進行仿寫。

情感價值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悟到助人是快樂的,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愛,心地善良。體會到凡事都應該為別人着想,懂得只有樂於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

瞭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幫助雙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義。

教學難點:

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運用幻想象,引導學生寫一寫如果有一片七色花瓣想實現什麼願望。

三、説教法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從1、重視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2、重視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3、發展想像,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4、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四個方面出發,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在教法上運用電教輔助法、圖文對照法、誦讀體會法等方法幫助學生全面達到教學目標。

四、説學法

考慮到課文篇幅較長,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設計學生一邊讀,一邊根據教師的提示思考、想象。當今的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於研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同時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閲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並且讓學生髮揮想像,並進行口語交際,而且把練習寫作集中起來,既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指導。

五、説程序

我的教學流程是:談話導入,直接揭題——自由讀文,瞭解大意

引導講授——自主合作交流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拓展昇華,指導寫作——總結歸納提高。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盤古開天地》是部編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專題是“神話傳説”。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形式,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神話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其熱愛祖國燦爛的傳統文化的情感。《盤古開天地》想象豐富,脈絡清晰,文字敍述具體而生動,圍繞“創造”這個中心,講述了一個叫盤古的巨人,用斧頭開天闢地,用身體頂天蹬地,最後化作萬物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説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等詞語。能借助拼音讀通課文,瞭解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美麗宇宙的過程。有感情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培養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能力,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3、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三、説教學重難點:

1、瞭解課文的故事內容,培養想象力。

2、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四、説教學方法: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閲讀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國小語文教學必須在朗讀中訓練語言文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在朗讀中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課我主要採用了“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同時輔以“點撥法”等。

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訓練為主,我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究、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讀讀、劃劃、想想、説説、寫寫”的方法學習課文。

五、説教學過程:

(一)動畫激趣,走進神話

上課前播放動畫(幻燈出示),盤古開天地的過程,生動形象的畫面配上動聽的音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這時,再由學生感興趣的神話故事的主人翁盤古為話題引入課題,使學生一開始就處在一種輕鬆和主動的學習氛圍中。

(二)初讀感知,提煉中心

《新課標》一再強調:“閲讀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基於這一理念,當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進入課文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劃出生字,然後多媒體第一頁顯示帶拼音的生字,小老師帶讀。第二頁顯示去拼音生字,開火車讀。第三頁將生字帶入詞語再次開火車朗讀。重點解釋月字盤的字和什麼有關。最後詞語掌握了,進入課文。請學生默讀課文,並提出閲讀要求(幻燈出示):①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不懂讀的字查字典或請教老師和同學。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讓學生在朗讀中提煉中心,這是一種讀書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懂得把厚書讀薄,同時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三)圍繞中心,自讀自悟

“深入學習課文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帶着問題來讀書。”當學生找出中心句後,我讓學生圍繞中心句提問題,接着梳理問題,板書:創造前、怎麼樣創造、創造後。分佈討論:盤古開天地之前宇宙是什麼樣子的?請同學們閲讀第一自然段,重點理解“混沌”一詞,在學生回答不明確時,藉助字典裏的解釋讓學生選擇,學生一目瞭然。板書:混沌一片。上完第一自然段之後我導讀引入問題:在這混沌之中,盤古一睡就是十萬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了。盤古是怎樣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的?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閲讀第二自然段,劃出相關句子,指名來讀。重點指導“掄起”和“猛劈”的語境,板書:掄起和猛劈。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個性閲讀,體驗閲讀,從字詞讀到內容讀再到感情讀,層層遞進,環環緊扣,使學生在品讀中明白宇宙成形時天與地的不同,體會盤古開天闢地的艱難和決心。

結束後我再次引讀: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展開多媒體,學生讀下半段“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這一環節是本段的重點,我打算分三步進行。第一步請學生來發現句子中的近義詞和反義詞;第二步理解兩個清的區別;第三步指導朗讀,朗讀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師生配合,男女生合作、帶動做朗讀等等。在這天地分開之前,輕而清,重而濁的東西是一片混沌,再次理解“混沌”一詞。告訴學生今後遇到不懂的詞語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結合上下文來理解。這一段上完之後再全班齊讀一遍。

最後指導生字,重點指導“創造”,我在黑板上範寫,指導個別筆畫,留五分鐘給學生寫字。

(四)細讀品味,感悟精神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我打算分三步來完成。

第一步:體會“開天闢地”的艱難。

特級教師於永正説過:“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盲目地讀,要讀得有層次,讀得有目的。”遵循這個指導思想,這裏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朗讀,抓住“掄斧猛劈”、“緩緩”、“慢慢”等詞,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個性閲讀,體驗閲讀,從字詞讀到內容讀再到感情讀,層層遞進,環環緊扣,使學生在品讀中明白宇宙成形時天與地的不同,體會盤古開天闢地的艱難和決心。

第二步:體會“頂天蹬地”的頑強。

這部分的教學,我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幻燈出示)理解“頂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讓學生角色體驗,變身盤古,邊讀課文邊做“頂天蹬地”的動作,最後是談感受。等學生對“頂天蹬地”有了切身體會後,我激情導讀“一百年過去了,一萬年過去了,十萬年過去了……”學生一次又一次接“盤古頭頂着天,用腳使勁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讀中,盤古頑強堅定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逐漸清晰,此時,無須太多的分析與講解,師生都已經和文本進行了高度的對話。第三步:體會“化作萬物”的無私。

“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莫過於琅琅的書聲”,我將根據學生的彙報出示句子(幻燈出示),這段話語言生動,想象豐富,讀來琅琅上口,我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師生讀、同桌讀、男女生讀等,邊讀邊談感受,邊讀邊想象畫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礎,再通過這段話的朗讀和想象,盤古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淋離盡致的體現,神話的特色也得到了彰顯。

(五)綜合訓練,拓展昇華

為了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我設計了三個訓練項目。

1、想象創編

葉聖陶曾説:“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文學習的目的就在於通過一定數量的範例語言讓學生獲得一種語言遷移能力,達到自能讀書,自能作文。”因此,學到這兒,我設計了“我當小小的神話家”的寫話練習,讓學生模仿課文句式想象寫話:盤古的()變成了()的()。這樣,以讀帶寫,以寫促思,通過讀寫結合,盤古的精神將內化為學生的語言。

2、練習複述

複述能力是閲讀能力、記憶能力與説話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複述課文被列為中年級的訓練重點。可是對於剛剛進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何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呢?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之後,我帶領學生看着板書一起小結本課層次,接着出示畫面(幻燈出示)讓學生在畫面的引領下練習複述,板書、畫面、教師的適時點撥,能起到架設橋樑的作用,使學生順利地學會複述課文。

3、激情説話

為了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昇華,我讓學生根據課件提示“我想説……”説一句自己最想説的話,給他們一個傾瀉清感的渠道。

六、説板書設計

靳家彥説:“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濃縮的教學思路,板書設計在於精而準。”根據這個理念,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6

一、突破了陳舊的作文教學觀念

從這節課來看,導致學生害怕寫作文的枷鎖少了,或者説沒有了,老師對學生沒有過高的期望,也省掉了傳統的講方法、説套路、傳技巧,一切從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出發,就像劉亦農老師説的,找到了學生對生活的感受點,用毛老師的話説,根據學生的年齡的特徵,選擇與之想適應的習作內容,這與“以人為本,尊重主體,張揚個性”的現代教育理念緊密聯繫起來了。

二、在作文指導上的突破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毛老師的現身説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點燃了學生的寫作激情。其中,毛老師利用圖片、激勵的語言、作品的`欣賞、懷舊的音樂來創設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寫作情緒。讓學生有話可説,有事可寫,有情可發,在賦予美感的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的回憶。

三、目標的突破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不拘一格,形式靈活,讓學生各有所得。這節課從練句到練段,從練段到寫篇,情理交融的過程中,為學生寫好各種體裁的文章奠定了紮實的情感基礎,儲備好了感激的情懷,還有寫作的內容。

四、教師評價的突破

xxxx年語文四年級下冊説課稿《幸福是什麼》:毛老師的評價言簡意賅,整堂課,毛老師就是一個熱心的讀者,一個熱情的讚美者,一個高明的參謀。

作文教學強調“在笑聲中思考,在輕鬆中表達,在體驗中明理,在交流中提高”,毛老師全做到了,這是一節很成功的話題作文課。

值得探討的一點是,最後一組圖片的出現,讓在場的所有師生感到震撼,對“幸福”的理解也感到很沉重,而之前學生所感受的“幸福”只停留在他們自己的身上或周邊的人和事上,此時藉助這組圖片,來拓寬學生對“幸福”的內涵的延伸有無必要?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國小教師,馬大龍。38歲、大專、小教中級。現任四年四班班主任。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它選自就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國小語文“注提”第八冊第一課。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作者(巴金)和他得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美麗的大榕樹和羣鳥歡騰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這是一篇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有了出版的調查能力、蒐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的能力。而在閲讀中真正體會文章所孕育的能力還不夠,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不夠明顯。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雪中的主體行和創造行。因此,本課設計時我是根據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學生“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出發,以學生雪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單元教學重點來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按由扶到放的程序來安排課堂結構。

三維目標:

1、 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2、 培養學生積極收集有關資料,並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背誦指定的段落,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閲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難點:對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

教學流程:

一、初讀課文、理“線索”

葉聖陶先生在談到閲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是閲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我採取以下步驟完成教學。

1、引導質疑、揭示課題

大屏幕出示:文中“鳥的天堂”指什麼?在哪裏?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

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初讀,理線索。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每次看到了什麼?這些問題並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然後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談“感悟”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悟。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了,二是閲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這一改變,也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得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從以下三點來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説説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並陳述自已喜歡的原因。這時出示課件,按照順序依次出示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的畫面,以幫助學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談出自己的見解。

2抓句子,談感悟

在學生暢談段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閲讀,細細品味,從自裏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

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己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後在小組中都,推薦都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這一設計意在通過朗讀展示自我對課文的見解,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課文。

三、悟“環保”

《鳥的天堂》確實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今天,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探究,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實質:為什麼這裏會成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真是一舉兩得。

首先這兒生態環境好。

1、這兒環境幽美。文章一開頭幾個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夏日的`傍晚,這兒不僅四周很靜,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流水聲,而且景色迷人,燦爛的紅霞還在天邊。

2、這幾天氣候温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於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3、這兒資源豐富。由於氣候温暖濕潤,穀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豐富。

4、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葉繁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裏棲息、衍。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其次、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繁衍.

四、綜合實踐練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我們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學會蒐集,學會應用、學會交際。《鳥的天堂》一課有一個聯繫生活實際的綜合實踐作業。“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瀏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並想辦法蒐集一些有關材料,為導遊寫一篇簡短的解説詞。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使學生做到三練:

1、蒐集材料,練“查閲”蒐集的方法可以多樣:上網、去圖書館、看電視、調查訪問等。

2、學寫解説詞,練“習作”。為“鳥的天堂”錄像配上適當的解説詞,根據自己蒐集的材料,學寫一段解説詞,寫清楚導遊的身分,旅遊的地方及這個地方的特點,力求寫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

3、學做導遊,練“交際”。

這時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為學生導遊解説提供畫面。

這是繼寫解説詞後的一個延伸,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際。要求學生自由組成旅遊團,自我推薦嘗試當導遊,全程陪同作解説。然後在班級進行優秀導遊評選,學生一定會興起盎然,積極參與在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並潤物無聲地內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得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審美意識,並由此獲得美感

板書設計: 特點 表達方式

樹大 茂盛 ;靜態

鳥的天堂 枝 葉 根

(大榕樹) 鳥多活躍 動態

聲 色 動

關於板書設計:

每個教師都懂得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本課的板書,明確地體現了課件和課文的有機統一、始終着眼於“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始終着眼與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既培養學生的語文的實踐能力,又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8

[教學目標]

(1)瞭解火燒雲顏色變化快的特點,背誦第三自然段。

(2)學習火燒雲開關變化的特點,仿寫一段話。

(3)感情朗讀,感受火燒雲的景色美,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抓住火燒雲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嘗試鋪墊

看圖回顧火燒雲上來時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動現象,交代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二、嘗試學習,學會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1)激發興趣,嘗試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的特點。

嘗試題(一):

①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瞭解火燒雲顏色變化的特點。

②嘗試背誦這一段。

(2)學生嘗試練習。

(3)指名背誦,交流學習方法,揭示色彩詞語的'特點:

(4)小結學法,抓住特點完整提綱。

(5)第二次嘗試: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指名背、齊背)

(6)小結學法,並用一個詞來説説火燒雲顏色變化的特點。

三、嘗試學習火燒雲形狀的變化特點,指導感情朗讀

(1)出示投影,觀察火燒雲變化時不同的形狀,再次激發嘗試學習的興趣。

嘗試題(二)

①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

②火燒雲形狀變化有哪些特點;

③説説你最喜歡的一種火燒雲的樣子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嘗試學習,進行四人組討論。

(3)交流學習過程:

一會兒 過了兩三秒鐘 馬

變化快 忽然 形狀變化多 狗

一轉眼(靜態-動態)獅子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5)小結,再用一個詞説説火燒雲形狀變化又多又快的特點。

四、抓住火燒雲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嘗試寫一段話

(1)千變萬化的火燒雲接着還會像什麼呢?展開想像......你想嘗試描繪這美麗的景象嗎?

嘗試題(三):(任選一題)

①抓住火燒雲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寫一種你最喜歡的火燒雲樣子的變化過程。

②抓住火燒雲形狀變化多又快的特點,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生嘗試寫,教師個別指導。(指名寫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饋,訂正。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9

一、文本解讀:

《觸摸春天》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7課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真切的描寫了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隻蝴蝶,並將蝴蝶放飛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

生命的真諦是什麼,生命的意義何在?這是人類思考的永恆的主題。四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課文通過一個形象、具體的人物和事例來體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讓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二、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揣摩其中藴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主發現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行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昇華自己的認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激發學生對生命的關愛之情。

由於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如何深入理解一些關鍵詞的含義,從而有感情地讀好課文,就成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盲童安靜謂為奇蹟的經歷所揭示的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樣深刻的道理,怎樣引導學生去感悟體會,就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策略:

本課我採用情感體驗,引發對盲人世界的感受——品讀語言,觸發對生命奇蹟的感悟——拓展補充,點燃對關愛生命的感動——積累實踐,延伸熱愛生命的激情的教學步驟。本着以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原則,讓學生採用朗讀、勾畫、批註、交流、填寫等方法來學習課文。抓住重點的句段,緊扣關鍵詞語的理解,讓學生讀懂文本,再通過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小安靜的心靈,從而使他們在情感與人格上受到良好的薰陶與感染。

四、教學安排:

本課我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理清脈絡。第二課時:精讀文本,品味語言,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

下面我就對《觸摸春天》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做具體的闡述,這節課我用四個環節完成:

五、教學程序設計:

(一)情境體驗,引發對盲人的感受:

教學前,我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體驗活動:讓學生蒙上眼睛,通過走路、讀書、寫字等活動,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難。在課堂伊始,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扮演盲人的體驗和感受,由此導入文本:

“同學們,有一個女孩,同樣什麼也看不見,但她卻會做很多事。在這個春天,我們看見了春天的色彩,聽到了春天的聲音,也感受到了它們的氣息。然而,盲童——安靜也能和我們正常人一樣,感受着春天的美麗。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17課,走進安靜內心的世界,跟隨着她一起去——觸摸春天吧!

〔盲人角色的情境體驗,拉近了孩子們與小安靜的距離,黑暗狀態下的感同身受,更激發了孩子們的同情心。情感的充分調動,使教學一開展就能進入積極狀態。〕

(二)品讀語言,觸發對生命奇蹟的感悟:

品讀語言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所以我讓學生先默讀課文,用“先……再……最後……”的句式,説説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我説:“同學們,安靜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但她着實地觸摸到了春天,她心中的春天和我們一樣豐富,她做到了一明眼人很難做到的事。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安靜所創造的就是什麼?”——學生不難找到是“奇蹟”一詞。

緊接着,課堂進入了品讀語言的第一步:

1、自主讀文,找“奇蹟”

我給學生充足讀書的時間,讓他們畫出能體現“奇蹟”的句子,然後在小組裏討論、交流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這一環節,抓住“奇蹟”這一線索,“牽一髮而動全身”,教學的思路與層次隨即一目瞭然。圍繞這一核心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直奔重點,簡明有效。]

第二步

2、煉詞品文,悟“奇蹟”

學生在充分讀文,討論、交流之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隨機出示以下含義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們認真揣摩,體會“這真是一個奇蹟!”的含義。

句子一:“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在指名朗讀後,我提出問題:“為什麼你認為這是個奇蹟?”有個學生回答:“因為她是一個盲童,卻能在花叢中走的這麼流暢,真是一個奇蹟。

此時,我抓住“流暢”一詞品文,讓學生從一個盲童能夠流暢的在花叢中穿梭,對花叢的熟悉程度足以説明她對生活的熱愛,同時引導學生讀出這種熱愛之情。

句子二:“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着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理解這句話時,我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的內容,抓住重點詞句,發揮想象,思考:睜着眼睛的蝴蝶怎樣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有的學生説:我也捉過蝴蝶,屏住呼吸,悄然而行,可就在要捉住它的一剎那,它飛走了。我做了安靜同樣的動作,而且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都捉不到,安靜卻攏住了一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我説:是啊,真是一個奇蹟,連作者都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你從這個句子哪些詞語,體會到作者的驚訝?

此時,學生找到“竟然”一詞,我讓學生説一説對“竟然”的理解,把“竟然”可以換成什麼詞,同樣能表達作者的驚訝。通過這個過程,既對學生進行了語言的訓練,又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驚歎之情。

最後,我問同學們:睜着眼睛的蝴蝶怎麼被一個盲童給抓住了?學生的回答中提到了“安靜神奇的靈性”,我順勢引導學生從人身上的各種感官去思考,結合上下文,發揮了自己的想象來理解這個“神奇的靈性”。之後有的學生回答我:她可能利用嗅覺,在花香的引導下,攏住了蝴蝶;有的説:安靜整天在花叢中穿梭,身上已經有了花的芬芳,所以蝴蝶沒有意識到安靜是一個人,以為是花仙子,有意落到安靜手中的,安靜身上這種特有的花香,就是她神奇的靈性。

瞧,這些孩子充滿愛心和善良的想象,讓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也充滿了教學的“奇蹟”!

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我乘勝追擊,引導學生感悟安靜內心的世界。同學們:一個整天在花叢中流連的孩子,是因為這裏有五彩繽紛的花兒。一個盲童也喜愛這裏,説明她內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啊?(多姿多彩)安靜內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這源於她熱愛生活,所以創造了“奇蹟”。

句子三:“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我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

(1)安靜能捉住那隻蝴蝶,對於她來説,也是一個奇蹟,可為什麼要放飛它?

(2)安靜什麼也看不見,為何仰起頭來張望,她看見了什麼,她用什麼看見的?

我鼓勵學生結合課文,發揮想象説出自己的想法。對於以上問題,學生的回答,又一次讓我“驚訝”了。學生説:安靜驚訝自己攏住了一隻活生生的小飛蟲,她驚喜萬分的同時,想到了那是一個小生命,安靜熱愛生命,所以,也尊重這個小生命,放飛了小飛蟲。還有的.説:安靜的生活中,不用眼睛也能看到的東西很多,她可以用嗅覺、觸覺和心靈去看世界萬物。她仰起頭在想象着蝴蝶燦爛的笑容,想象着蝴蝶在空中快樂的飛舞。

最後,我引導學生了解到,用善良的心靈,安靜似乎能“看見”世間的一切。

[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詞句的咀嚼中,感悟到文本中藴含的思想與情感。這一環節,我把握住課文中最能體現安靜內心的幾個句子,從關鍵詞語着手,通過對比、聯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等手段,引導學生感悟安靜所創造的“奇蹟”,感受安靜熱愛生活的樂觀態度,珍愛生命的善良心靈。“大音希聲,大道無痕”,伴隨着學習的過程,孩子們的心靈與人格悄無聲息地得到了薰陶。]

(三)拓展補充,感動生命可貴:

此時,我出示文中的一個句子。“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學生齊讀。

接着我利用課件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千手觀音》劇照、海倫凱勒的相片,並隨機旁白:“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一羣殘疾人用她們美妙絕倫的舞姿征服了觀眾,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她們是用心靈、用勤奮、用堅韌不屈的意志戰勝了身殘的困難,勇敢地面對生活、熱愛生命,創造了一個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本環節我通過多媒體畫面的運用、音樂的渲染和課外人物的介紹,為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對話的橋樑,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薰陶,從而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殘疾人也不例外。出示引領全文的這句話,使學生感到道理自在其中,自然的突破了難點。〕

緊接着,我利用填空練習題,來點燃學生對關愛生命的感動之情。

------------------有生活的權利,他(她、它)在用-------------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在學生完成練習之前,我先出示幾個範句指導學生理解這裏的“誰”可指人,也可指動物、植物,乃至世間萬物生靈。

(課件出示):

(1)安靜有生活的權利,她用樂觀、善良的心靈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2)海倫凱勒有生活的權利,她用堅強的意志和好學的精神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3)花有生活的權利,它用芬芳和絢麗的色彩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四)積累實踐,延伸熱愛生命的激情:

課下我給學生留下這樣兩個任務:

① 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抄寫和背誦下來。

② 按照課後學習夥伴的提示,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手抄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設計辦小報的作業,正是基於這一指導精神的實踐探索。〕

六、板書設計:

17 觸 摸 春 天

奇蹟

熱愛生活 珍愛生命

這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重、難點的理解和記憶。

以上是我對《觸摸春天》第二課時的説課設計,希望能得到在座專家和老師們的指導與肯定,謝謝大家!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鳥兒和樹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約定好第二年再相見,可是第二年春天,鳥兒回來之後,大樹已經被人類加工成火柴燃燒了。本篇童話情深意濃,帶着些許傷感色彩,讚美了高尚的、令人蕩氣迴腸的友情。語言樸實無華,全文在平淡語言中藴含着深摯透明的美。

二、學法和教法:

1、學法: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方式是多樣化的,為了讓“閲讀教學成為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結合本課的教學實際,我用到的是:讀。

讀:採用自由讀,找朋友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真正做到以讀激情。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注意啟發學生加上合適的提示語去讀的方法,比如在指導在每一個對話前加上合適的提示語,讓學生帶着不同的.心情去讀。

2、教法:

俗語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採用了自讀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同時準備了有效的多媒體課件,讓鳥兒對樹的那種濃濃深情躍入學生腦間。

三、説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中鳥兒與大樹的深情厚誼。

3、想象鳥兒面對燈火時的心理活動。

4、學完故事,對鳥、樹、伐木人等説説心裏話,並試着寫下來。

四、説重、難點:

為落實教學目標,實現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設定這篇課文的重點:領悟小鳥的四次對話的不同心情,分角色朗讀。

教學目標的第三、四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表達、動筆能力,略難,我把它定為教學難點。

五、説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二)、四次讀故事的開頭,體會鳥兒與樹的感情深厚。

1、抽生讀,全班讀

2、鳥兒給樹唱歌,可能在什麼時候?引出“天天”,再讀開頭。

3、體會“天天”的含義,再讀。

4、想象讀後畫面。

(三)、用加提示語的方法體會童話中人物的心情,分角色讀四次對話。

1、自由讀課文。

2、找出分別時鳥兒與大樹的對話,抽生讀。

3、,出示對話妙招,引導學生加上合適的心情,練習朗讀。

4、引出鳥兒尋找大樹的三次對話,引導學生加上合適的心情,小組合作分角色練習朗讀。

5、小組展示、評價,小組再展示,再評價,全班學生分角色朗讀。

6、鳥兒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可能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7、困難重重,鳥兒為什麼還要去尋找大樹朋友?(板書:珍惜友情,信守承諾)

(四)、讀故事的最後三段。

1、全班讀,質疑。

2、分析兩個“看”,體會鳥兒對樹的無比的深情和留戀。

3、再讀。

(五)、小練筆:

1、讀完這個故事,肯定有許多要説,你想對誰説?

2、學生寫話,展示,評價。

六、説反思:

本節課整體構思比較合理,重點要引導學生通過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用給提示語加心情的方法,體會鳥、大樹、樹根、大門、小女孩的不同心理,分角色讀好對話。最後三段的學習,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難點。遺憾的是:童話中各個人物的對話,在加上合適的表示心情的詞語後,如果引導學生先會讀,再小組合作練讀,合作的效果就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