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0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28K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最近,讀了《老師,你在聽嗎?》這本書,這一書是出自美國。美國五歲的安東尼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有兩隻眼睛,那為什麼只看到一個東西?”可見幼兒的求知慾並不侷限與幼兒園裏所教的課程,他們並不是都對課堂活動感興趣。美國自由、開放的幼兒園都尚且不能給幼兒的好奇心提供支持,無法使幼兒從幼兒園的經驗中有所收穫、產生興奮感。我們中國的幼兒園更不用説了。

《老師你在聽嗎》書中談到孩子的自發型對話。自發型對話可以在任何時間發生,只要你給孩子時間去談話,讀到這裏我深有體會,想到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的一件小事例。一次在堂課中,發現小A和小B小朋友在悄悄講話,小A講的很投入,有時甚至忘記觀察老師。小B聽的很認真,還不時的微笑表示對小A的話題很感興趣。課後我將兩個孩子叫到身邊,問起了課堂中他們聊的話題,小A在介紹自己昨晚新買的恐龍玩具,並邀請小B去他家一起玩。這是孩子們在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忽然我感到是不是我給孩子這樣自由交流的時間太少了呢。每天各個活動安排很緊湊,每個活動都有一定的常規紀律,也許真該找個時間讓孩子想説什麼就説什麼,真正去自主交流。於是我靈機一動,在課前擠出十分鐘給孩子自由交談,漸漸我發現孩子們上課隨意聊天的現象少了,孩子們的關係密切了,交際範圍也廣了。在這種自由談話中老師可以是一個觀察者與傾聽者,儘量不去打擾到孩子們的談話,孩子們會在這種自發型的談話中成長。

另外讓我感興趣的是這本書中談到關於課堂中的談話部分細節。書中説到很多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屬於讓孩子“猜測老師想法”的問題。老師如果不喜歡這個答案會讓孩子繼續回答直到滿意為止或者是稍微改變之後再提問,孩子在這個提問中是被動的。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同樣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有時我的處理方式也會比較急躁不是很妥善。當一個孩子回答老師的問題不是老師所要的答案,也許會有兩個現象發生,一個是老師終止了他的回答,另一個可能是他的答案沒有得到老師的迴應被忽略掉了。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會讓孩子比較沮喪,表現慾望減弱,也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事情就是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現在反思起來我想我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表達的空間,提問也多提發散性的問題,答案不要單一,讓孩子在各種觀點的碰撞下產生智慧的火花。

讀完整本書還是思緒萬千,一下子感慨良多。老師怎麼可能去發現孩子是如何看待認識世界的呢?怎麼可能與孩子一起探索他們的生活與成長的世界呢?怎麼可能幫助孩子建構他們自己的學習生活呢?這麼多的問題圍繞着我,我想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傾聽與支持,讓孩子獲得積極的自我價值感與情緒情感。我想説:親愛的孩子,老師會聽你説,聽你説你的故事,你的夢想,你的成長…...

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幼兒的一日生活都是安排得非常緊湊的,一個環節緊接着又一個環節。剛開展完一個活動,又得馬上準備開展下一個活動了,連氣都不喘一口。老師往往連喝一口水、上個洗手間的時間都得控制好,控制不好便避不了會出事。“老師,你在聽嗎?”哪能仔細傾聽幼兒的話?

如果幼兒園的活動節奏沒有那麼緊張,如果老師中午能有一點休息時間,不用因繁瑣的事情而從早上直落到傍晚,傍晚又把工作間搬回家持續到深夜,第二天天剛亮又拖着疲憊的身軀去上班……剛吃完早餐便就要帶幼兒跳劇烈的晨間操,每天都只能處於帶病狀態地強作歡笑,試問哪有心思去仔細聽幼兒説。《幼兒園指導綱要》中説到的以幼兒為主導,大家都知道。只是無暇顧及罷了,真是力不從心。

但願能使老師精力充沛、能讓老師騰出時間仔細傾聽,能使安東尼們對課堂感興趣的幼兒園早日出現,使安東尼們能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探索事物的好奇心。

書中第四章“促進對話”中有這麼兩句“好的老師是你能夠向他提問,並不以此為恥。”“當我們有重要的事情而開班會時,她總是傾聽,而且她問的正是我們所想的問題。”説明了創設對話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教師的有效的對話能夠豐富、激發幼兒的思維。“提問”是促進對話的有效工具,提問可以引出有創造性的想法,可以揭示兒童的想法,而不是加強教師已有的思想或檢驗兒童習得了多少知識。所以教師的提問應該是開放式的,它可以得到一個很長的或多樣化的答案,包含豐富的觀點和想法。封閉的問題只有唯一正確的答案。“猜測老師的想法是什麼”。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開放式提問,怎麼樣才能提出開放式的問題?這是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以下幾個開放性問題,是在觀摩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整理分析教師的典型提問的基礎上得來的,與大家共享。

一、關於這個問題你知道什麼?

教學從哪裏開始?教師最先了解清楚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是什麼,關於目前的教學內容幼兒到底瞭解了多少,即幼兒的已有經驗。力求瞭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能力狀況,以確定教學的起點、目標。

二、通過活動,你發現了什麼?

這一開放式提問的前提,就是讓幼兒經歷發現的全過程。教師要非常關注幼兒的點滴發現,與幼兒一擔分享發現的欣喜;注重同伴之間發現後的交流,通過交流去幫助幼兒思考梳理在活動中的發現、發現的方法、碰到的問題,把幼兒原本的無意活動引向有意活動,增加活動的計劃性,提升思維的質量。

三、你還有什麼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問大家?

兒童站在自己的思維水平和立場提出的問題,在成人看來是幼稚可笑或不可理解的,但在同伴中卻很能引起共鳴。因為他們生活在同一世界中,使用相同的思維和語言表述方式。同伴之間的問題解答,也最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兒童在提問和同伴回答這一過程中,學習着同伴提問、回答的技巧,也分享着同伴的經驗。

四、你還想了解什麼?

集體教學應該是讓孩子帶着問題進來,帶着更多的問題離去。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嘗試着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進而激發起對周圍世界更加關注的興趣。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舉辦與閲讀有關的活動。

老師,你經常讀書嗎?你上次讀書是在什麼時候?

曾看過這樣一項調查數據:全世界每年閲讀書籍最多的是猶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羅斯,每人55本。美國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國13多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羅斯,每20人就擁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猶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親便會在《聖經》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讓孩子在心靈上知道這書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寫過文章介紹,在那些發達國家的地鐵裏,火車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靜靜地讀書。而在中國這些場合,人們要麼在高談闊論,要麼是在打瞌睡,要麼是低頭族—玩手機,鮮有看書的人。

不要責怪我們的孩子們不愛讀書,我們成年人呢?一年下來讀了幾本書呢?很多人都會以工作忙,壓力大,沒時間等藉口抹去了讀書的機會。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和時代相通的先進教學理念,創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念從哪裏來?我覺得組織教師讀書是最好的方法。閲讀教育專著和文化專著是一線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幫助教師提高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名師培養工作的基礎工程。

提倡教師讀書進而帶動學生閲讀。只有讓學生在上學時代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裏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這樣他畢業後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愛好閲讀,是"學會學習"最主要的內容。如果當一個學生讀了六年書離開國小,或者在讀了六年書離開中學的時候,卻沒有閲讀的興趣,能説我們的教育是完成任務和成功了嗎?我想,任何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為了培養完整的人,培養終身可持續發展的人,為了我們民族的興盛不衰,我讀書了嗎?我組織學生讀書了嗎?

其實,對於教師而言,讀書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意義是拯救自己,因為不讀書的教師最終會淪為簡單的勞動力,而一個簡單的勞動力想要得到人們的尊重則是很難的。孔子是名教師,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經師"又為"人師"。他的那種高山景行的大家風範,千載流傳,令人歎服。當代教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為什麼會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夠"為人師表"太少了。只有"經師"和"人師"二者兼備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教師。把學校辦成一個學習的團體,讓每一位教師都能自覺地意識到,只有閲讀才能拯救自己,從而把閲讀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這應該是"文化關懷"神聖諾言最美好的兑現。

用閲讀拯救我們自己,讓閲讀給孩子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通過閲讀第一章,它告訴我們:想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首先從自身的心態、情緒調節、幸福觀念等出發。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有幾個例子中,談論到我們自己的幸福與不幸福,其實重要是我們態度及思維方式不一樣,例如案例中“王阿婆的故事”説明了王阿婆每天想當下雨時,大女兒賣的遮陽傘和布鞋就沒人買;當烈日當空時,小女兒賣的水鞋和雨衣就沒人買;所以她每天都不快樂。假如王阿婆換一種思維方式,想着如果下雨小女兒的生意很好;烈日當空大女兒生意很好。那麼她一定會很幸福、快樂。再如社會活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寬心謠》,雖然我不信仰任何佛教,但是佛教中的一些文章文字卻對我們良好的心態培養有很大幫助。在這一章裏讓我不單清晰的認知了自己在幼教職業中的幸福快樂如何獲得,還學到了很多調節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與人相處、與單位相處、與整個世界相處,“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這個原則是非常有道理可行的。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假期我在“讀一本好書、來一場旅行”的約定中,選讀了《童年的祕密》這本教育名著。本書由意大利當代教育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台梭利撰寫,書中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為我們提示了兒童發育和成長的祕密。

捧讀此書使我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我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也讓我得以更深刻地瞭解和理解兒童。現在讓我們在這本書的帶領下一起來探索兒童的祕密吧!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衝突等。書裏充滿愛的語言,充滿愛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愛的智慧”章節中關於愛的理解——“愛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它像一顆行星,得到了太陽的光輝!它的動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創造力量,在創造過程中,他產生了愛,這種愛充滿了兒童的意識,並影響着兒童的自我”。

愛是降生於世界上每一個兒童的稟賦,要是兒童愛的潛能得以發揮,或者其全部價值都得以發展,我們就會取得無法計量的成就。但丁把這種兒童的本能為動力的愛,這種對一切的熱愛稱之為“愛的智慧”,它是一種精神能量,伴隨着創造力的得到。

這種愛也是:當一個孩子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會想到桌布應該怎麼鋪,並且調動他的所有熱情,慢慢地試圖把它弄平整。對這個孩子來説,這是一種令他狂喜的行為。我們也許會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多麼的幼稚。但或許,這正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厭其煩重複做一件他們認為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後會有一種幸福喜悦的感覺,我們成人眼裏的無聊但對於一個正處在認識世界的兒童來講,這些社會法則是不適用的,當一件事完成的步驟越精細,孩子重複的次數就會越多。只有愛與理解才會讓我們發現更多獨屬於孩子世界的精彩。

這種愛是:早晨孩子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是一件極討厭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愛,還有什麼東西會促使一個兒童一醒過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孩子來了並觸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擾,孩子卻回答説:“我並沒有叫醒你們,我只是要給你們一個吻。”我想任何父母聽到這樣的話都會給孩子一個吻。

這就是孩子與成人的不同,我們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觀念來評價孩子,認為孩子不懂事、便會和孩子發生衝突,正是這種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為,給孩子的心理無形烙上傷痕,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對我們成人深深的愛。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相反的結果。

發生矛盾衝突時,我們需要正確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並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為。我們應該從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來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這樣才會讓我們更能貼近孩子的心,就像我們的教育理念一樣,遵循自然,靜待成長。

通過這些事例對內心世界的描繪,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徵,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愛一切吸收一切,並使其在未來的成年人中得到體會。還記得初做媽媽給孩子講《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故事時,我總認為我們成人對孩子的愛是無私、偉大並多於孩子的。但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其實孩子愛我們勝過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將我們對兒童的愛化為滋潤的雨露來灌溉兒童的心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儘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孩子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們會逐漸成長起來。這就要求我們選擇合適的愛的表達方式、方法,尋求合適的表達時機和教育環境。”

教育是一種充滿愛的工作,愛的智慧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愛的智慧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保持對孩子的全神貫注,對孩子的細微行為也有所預期,並迅速做出反應。

我們努力為了孩子那份愛!為了愛的明天!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讀了《教師應該做的和教師能夠做的》這本書感受很深,我們要了解怎樣組織適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課堂教學,以便吸引孩子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我對書中的小標題“在錯誤中不斷進步”感觸也很深。俗話説: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更何況是年幼無知的幼兒。孩子自然會犯很多錯誤,我們不要怕孩子犯錯誤。作為教師,只要知道孩子平時可能會犯什麼樣的錯誤,並能夠及時地指出錯誤,耐心的幫助孩子找出犯這些錯誤的原因,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可謂是“失敗乃成功之母”。今後,當我的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要用更加寬容的心去原諒他們,允許孩子犯錯誤,重要的是犯錯誤後如何積極、有效地開導他們,使孩子們能“吃一塹,長一智”。

好教師和差教師的區別不在於他們懂得多少,而是在於他們如何行動。今後,我要努力摒棄慵懶與懈怠,勤學敏思、鋭意創新。我要永葆對教育的一顆赤誠之心,繼續苦練紮實的基本功,學習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永葆對孩子真誠的關愛與教誨,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付出情感,付出汗水,付出青春,才能收穫充實,收穫信任,收穫尊重。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自去年教育辦開展讀書學習活動以來,我就為自己定下了讀書學習計劃,但剛開始只是為了應付,到後來卻是主動學習,通過讀書,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讀書的幾點體會:

一、鋼筆字方面:

我以前寫的鋼筆字很不好,寫出來的字看起來總是扭扭捏捏,橫不象橫、豎不象豎的,總象少了什麼似的,惹的同伴都笑我,説我寫的字缺胳膊少腿。通過記讀書筆記以後,同伴説我寫的字比以前好看了,我以為他們在取笑我,但有一次我寫着寫着,停下來往前一翻,發現我的鋼筆字真的比以前好多了,這一發現真是太讓我高興了,我還真得謝謝中心學校的領導。

二、幼教知識方面:

以前讀書時,只是象走馬觀花一樣看過去就忘了,通過書寫讀書筆記以後,許多東西在寫的過程中就得到了學習,受到了教育。如《談教學過程中對幼兒教育的隨機評價》中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對孩子各種行為的隨機評價,將對他們多方面潛能的發揮及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和提升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大班教學活動《認識蝸牛》,其中一個教學片段:老師端着盤子走進教室,孩子們一下子圍了上來想看個究竟。老師分給每個孩子一隻蝸牛,讓他們自己觀察、自己發現,甚至在觀察中出現的小問題,都是幼兒之間自己想辦法解決,在整個的課堂上,老師始終抱以微笑和尊重的態度,這些對我都是很大的觸動。

還有就是知道了怎樣才能“讀懂幼兒的體態”,幼兒的體態如同一本書,內涵豐富,千姿百態。可以説幼兒的每一種體態,都是他們特定的心理反映,教師必須仔細觀察,恰當分析,讀懂幼兒的體態。因此,教師要進行幼兒體態的觀察記錄、分類,以提高教師關注幼兒體態的意識,正確解讀幼兒體態語言及進行恰當互動的能力。創造是人類從蠻荒走向文明,從矇昧走向智慧高遠的第一動力。而今,當一個孩子,在他的生命之旅剛剛啟程的時候,伴他成長、促他發展與成功的仍舊是創造。為此,在讀書中我還學到了如何挖掘孩子創造的教育潛能,一是要抓住教育契機,體現是天天創造之時。幼兒園教育中從來就不缺少創造和創造教育的契機,而教師所需要的只是發現。每一天,在孩子們的周圍都有許多事情發生,周圍的動物、人物、自然現象、社會生活以及國際國內發生的事件,都是引發孩子創造、拓展孩子知識經驗的契機。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及時發現幼兒的興趣點,敏感的捕捉教育契機,挖掘有價值的教育資源,鼓勵幼兒自主地進行探索學習。二是優化教育環境,體現處處是創造之地,環境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此我們無論是大環境還是小環境的創造,都力求為孩子提供更大的創造空間。不管是在户外環境還是在室內的活動區域內,教師都要為幼兒提供安全、豐富的活動材料,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和途徑進行探究,使每個孩子在環境中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自己喜歡的地方,使每個孩子都有探索和表現的機會,並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合作、創造的能力,與教師和同伴形成良好的互動。

三、教育觀念方面:

以前,孩子在課堂上都是被動學習,就是老師説,幼兒聽;老師教,孩子做;幼兒的任務就是服從,通過學習,知道了幼兒在學習中,應是積極的參與者,教師應是幼兒活動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即教師應與幼兒共同成長。通過學習,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懂得如何與幼兒溝通,要引導幼兒主動的去學習,教師要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處處有教育,讓教育目標變成幼兒發展的要求,支持幼兒按自己的想法作用於環境,幼兒可以自主的選擇學習材料、地點和共同學習的夥伴,使幼兒很投入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並且還要努力創造和提供有利於幼兒自主學習的物質環境,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的刺激物,中介和橋樑,因此,要努力將教育目標和內容,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藴含在物質環境中,同時教師還要支持、啟發、引導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學習。

四、幼教管理方面:

通過讀書學習,知道了在幼兒園管理中,制度約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制度過多、過密、過細、過嚴,單純靠“制度壓人”實施管理,就會把教職工統得過死,限制教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所以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中要滲透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精神,充分挖掘教師的潛能,使每個教師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所以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在用人方面除了知人善任,任人唯賢,人盡其才等策略外,還要做到:

1、提高用人的互補度,每個人的能力、知識、水平都是不同的,用人的互補度就是利用個人的優勢,去彌補個人或是組織以及他人的不足。

2、提高用人的認可度,這裏所講的認可度,既包括管理者的認可,也包括被管理者的認可,用人出效果的基礎是雙認可的。作為管理者,我們隨時關心、瞭解員工對我們的評價及其認可情況,他們反饋的有關信息,可以幫助我們逐步提高工作水平,不斷提高教職工對我們的認可度。

3、培養人是幼兒園人力管理的核心任務,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水平的關鍵性因素,所以,幼兒園應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和學歷培訓,並且還要加強對年輕教師的培養,增強教育教研工作的活力。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彼此間建立真誠、接納、平等、信任關係、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總之,在讀書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知道了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不僅對工作要充滿熱情,而且還要經常“充電”,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和新的教育觀念,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新形勢,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才能真正成為新世紀的幼教工作者,才能為以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近日讀了《新課程教學問題與解決叢書》中的《備課新思維》一書,心中有很多感想,現想與大家同分享。備課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很重要,撇開學生因素,一個教師一節課活動的成敗就在於備課是否成功。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各領域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幫助幼兒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明確和協調的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全面體現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並常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等等。對於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應認真參加,吸取各項經驗,豐富自己理論知識。

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出: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讓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發展,每個人的優點各有不同,應針對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年齡特徵來因材施教。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時必須要考慮的,只有這樣考慮幼兒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説:大班的語言活動看圖講述《一隻襪子》,這是一節看圖講述活動,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們要求孩子能夠完整地講述故事的內容,並注意到細節部分,這也是考慮到大班幼兒要重點培養他們細緻的觀察,能連貫的表達自己所看的圖片等。因每個幼兒的能力各有差異,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希望他不僅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還需豐富故事的內容,説出好聽的詞語。這部分的幼兒我們在備課時就要用鼓勵的語言去讓她們自己發現圖書細小的部分,給予較少的指導語;而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則需要她能夠連貫的説出故事內容即可。備課時老師要給予多點指導語言。

其次在教學目標上也應體現“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知識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從而促進學校教育中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到日常的教育過程中。課程標準關注幼兒的興趣與經驗,精選幼兒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服務於學生髮展的功能。

現在幼兒的數學活動與幼兒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內的減法運算,老師在備課時會考慮到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一個超市的場景,每人手上有10元錢,超市裏的商品都有明確的標價,“我拿10元錢去買2塊錢的橡皮,我還剩下多少錢?同時轉換成減法運算就是10-2=8”等等,這樣的活動形式不僅提高了活動的有趣性,也將繁瑣的數學活動變得簡單化,讓幼兒更有興趣去主動地學。

最後我想談談我對教學設計的幾點看法,針對新課標的理念,我認為自學輔導模式、問題教學模式,“探究——發現”模式等等都是能夠體現其特點的,向幼兒高效的傳授人類積累下來的各類知識是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上,課堂教學室一個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的過程,它受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不可能用統一的超越特點的教學情景的模式來套用所有的教學過程,尤其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備課對於任何一位教師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教學活動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環節,只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許多不足,請諒解。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最近閲讀了《合作學習的教師指南》一書,“合作是一種社會準則”是《合作學習的教師指南》這本書提出的基本理念,讀後我們深感“合作”對每個人來説是多麼重要,特別是如何開展合作學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那麼什麼是合作學習,怎樣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中應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什麼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對過去一節課只有老師講學生被動聽——“填鴨式”教學的否定。是讓異質的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根據一定的學習目標通過共同學習討論研究,使每個學生都達到一定目標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學習話動。合作學習是當前課改的主流。

怎樣進行合作學習?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意義不只是學習本身,它關係到學生未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因此要改變原有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性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是本次課改的核心任務;改變課程實施過程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生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過去那種重複強化或外在誘惑來維持學習活動和學習效果的教育,其後果不僅是學習質量與效果的降低,更壓抑了學生作為人所必須具備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的發揮,會影響學生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的形成。正如俗話所説:“師傅領進門,修行在人。”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從時空上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造條件,讓學生同桌學習、小組學習、全班討論、學生“執教”和情景表演等多種形式學習,一句話,合作學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古人云:“獨學無友,孤陋寡聞”,通過自主合作的討論,相互進行思維碰撞,語言的交流,可以誘發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對文章字裏行間隱含的情、理的感悟。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了學習的樂趣和責任,也使學生能學、會學、想學。

合作學習使學生之間建立了積極的相互依賴的關係。所有的小組成員通過一個共同目標緊密的聯繫起來,每個成員都承擔了一定責任,成員之間面對面的接觸,以不斷加深瞭解的方式進行交談,非常親近。不管有沒有天賦,他們都能夠昂首挺胸,大膽發表意見,顯得自信,無憂無慮,他們相信自己,視自己為有價值的人,值得尊敬的人。整個學習過程,學生們都在積極主動地忙碌着、參與着,自願學習,沒有被逼迫的感覺;整個學習過程都是通過學生互相發言、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理解、耐心聆聽、積極探討來完成的。因此成功的合作不但培養了學生人際交往技能,使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

其實,作為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着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

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為幼兒鍛鍊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

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

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羣眾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為,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

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裏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為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

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發展狀況和對幼兒的瞭解,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是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來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

行為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着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為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為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

無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對《兒童行為管理》一書的介紹也或許是因為我園正在做的一個課題與孩子的行為有關,於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網上買了這本書來看,本書是由英國學前教育研究家希拉。裏德爾—利奇著,由劉晶波翻譯。我對譯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話印象特深:“你知道,為什麼上帝要把小孩子們造得那麼可愛嗎?因為上帝知道,小孩子們會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盡,如果不把小孩子們造得可愛一些,他擔心大人會忍耐不住把他們殺掉的”這讓我想起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這麼多年中,有氣惱,有傷心但也有驚喜,有欣慰,有快樂還有希望。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書中提到對教育工作性質的闡釋“快樂並痛苦着”。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一長串中生活變化着的觀點,目標和行為,但是這其中必定有某些會終生保持的穩定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是由兒童的童年經驗和家庭影響塑造的”讀完這段話後,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都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我們怎樣才能將一個已經養成不良習慣的如一盤散沙的班級培養成一個有良好常規和正氣的班級呢?怎樣才能讓那幾個重點難管理的孩子聽我們的話,管好自己呢?作為老師我們都明白講道理有時甚至在幼兒做錯後去批評教育他,孩子們很顯然都會屢錯屢犯,屢犯屢錯。有些孩子雖然不會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當的行為並不代表他真正已經懂得了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而他是害怕老師的批評他。即使他在我們面前是個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這麼信服你。

“在開始瞭解兒童某種行為的原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關於行為的立場和價值觀”。那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的行為立場和價值觀是什麼呢?“一切為了孩子好”這就是我的立場和觀點。那怎麼做才是為孩子好呢?那些上學學過的理論大部分被拋在腦後了,整天拿着工作忙,孩子多,班級遺留問題搪塞着自己,從來沒有好好審視,自己與這些科學的教育理論觀點偏離了多少。

因此,我每天依舊那樣忙,處理完這一堆事情,還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着每天怎麼去管理孩子,怎樣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個好的“管理者”而應是讓他的學生學會如何管理自己。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自我管理的技巧和能力,鼓勵他們自願的在自我願望和規範要求之間折中。我現在是一位管理者,管理着一個班的將近五十名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如何讓我班的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呢?如何學會調節自己和別人的需要,不能因為孩子才上小班,年齡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棄這個想法,孩子每天都在不斷地長大,心智在不斷地成熟,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個很難很艱鉅的任務,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壓制孩子,孩子需要愛和贊同。他們需要知道,如果自己很自私就不會贏得別人贊同。我們要給他們愛要適當寬容他們行為,也要有理由地讚賞他們。正如這句話“增強能力更多着眼於發展自信和積極地自尊,這些個性品質對於兒童積極地行為養成是有利的”。

我們應該通過哪些方式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而且還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最後成為一個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據的表揚,鼓勵,讚賞......但我認為這些遠遠不夠,班裏的孩子畢竟不是一個,班裏的事情並不是只有幾件,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儘可能去關注每一個孩子,並不是當孩子需要我們微笑的那一刻我們才會出現。當下,我認為讓孩子懂得道理,知道做對了不僅有老師會讚美,小朋友會喜歡,自己也要誇獎自己,也要大聲對自己説:“真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