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1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效研修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1

通過五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受益非淺,特別是對國小有效課堂教學理論的內涵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還明白了要深入多方位瞭解所教學生的重要性,並且得到了專家的一些理論上的指導。下面是我一些膚淺的體會:

我認為提高有效教學:第一,要牢固確立三維目標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訂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並準確提高課效應着力做到:地加以描述,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第二,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和學科感悟。第三,要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既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有深度的交流討論。第四,要在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要特別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不斷提升教學的層次和水平,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第五,要把生成和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從而不僅提升知識教學的效率也提升能力培養的效果。

有效課堂教師要堅持做到先學後導,把先學後導貫穿於課前、課中、課後,並要以建構主義教學為基礎,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找準新舊知識間的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和衝突。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轉化關係,這需要教師創設真實的情景來互動。教師設問題,學生生成問題,教師引發討論,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機活力。

有效課堂教學要把評價滲入課堂。教師要使知識問題化、問題能力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與學生共同建立起知識的橋樑,形成合作、探究解決,並以問題為核心,以學生為本,該如何創設和諧的課堂或情境?指導學生的學習是要科學化,訓練的問題是要目標化,內容的評價要全面真實化。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必須進行全面的思考與評價。

羅國羣老師與我們談了,實施國小有效教學必須讀懂三大點,一要讀懂教材二要讀懂教法學法三要讀懂學生和課堂。要實現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有效的備課至關重要。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閲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課不能死抱着教學設計,亦步亦趨,牽着學生鼻子走;不能課前操練,課中表演,少數參與,多數旁觀。數學課堂應該是學生髮展的天地,數學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這時的他追求“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追求真實自然下的動態生成。有效的課堂追求簡單和實用。應該讓學生用簡單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鮮活的數學,在實際應用中學習數學。有效的課堂講求對話和共享。課堂教學中不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和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是學生年長的夥伴和真誠的朋友。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社會閲歷感染着學生,同時,學生的獨特見解和來自學生的生活經驗直接或間接的作為個人獨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師面前。這樣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説,都是一種共享。生成的課堂需要耐心和智慧。對於教師來説,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的。生成的課堂需要教師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需要教師展示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善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運用老師的智慧耐心引導學生,使之在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獲得健康的人格。

還有聽了幾名校長的報告,我真是大開眼界,打心眼的佩服他們。像馮家茂校長所講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思考,其實許多教師都知道這些現狀,就是不説出來,而我們的馮校長批評指出了,也認真的思考了課堂要做到“三實”“三聲”“六個度”,確實説得好。陳傳榮校長不僅與我們説了課堂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成長水平與內在學習要求,要關注數學的現實性還與我們談了他的教學理念值得借鑑。我真想到陳校長的學校去走進他的課堂傾聽。

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會學好專家的教學理論,繼續努力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的。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2

經過對《有效研修》的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有效研修》學習心得範文。明確了有效研修的概念,知道了有效研修的內容,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為今後更好的教學奠定了知識基礎。

一、對有效研修概念的認識

學習得知“有效”強調對研修效益和質量的追求。它要求研修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樹立成本意識、效益意識,不斷追求更低的投入成本。謀取更高的質量效益。“研修” 主要是指校本研修,重視“活動”和“現場”研修在活動中實現,在現場中展開,因為學校在研修活動中的獨特位置和作用。有效研修主要討論如何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通過有效研修,提高學校和教師發展效益。也就是參與者以較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獲得儘可能高的教師專業發展效益和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效果。這是我對概念的認識。更多學習體會範文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二、有效研修的內容的理解

研修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三新一德”。“三新”指的是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一德”指的是師德教育。

(一)加強師德修養

作為教師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並努力實踐,奠定做人處事的基礎,然後才可能形象生動地教育學生,使學生從小事和身邊的事做起,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師德重在自我修養。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自覺進行師德修養的教師。2、道德修養的方法:包括“學、思、行”。學是學習道德知識,認識道德規範和要求。思是在學習和認同道德規範的基礎上,變外在的規範為內在要求,並反省、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剖析自己。行是指實踐道德規範。一個人不僅要通過學習來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體力行,指導自己的行動。把所學所思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去。

(二)樹立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教育理念是教師的一種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它有三個表現特點:一是對某種觀念信服和尊重,並以之作為人生行動的行為準則;二是帶有情緒情感色彩,按理念去行動會產生肯定而積極的情感,否則就會產生否定而消極的情感;三是帶有“習慣”性,人會自然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行動,心得體會《《有效研修》學習心得範文》。有教育理念,意味我們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確立教育理念的過程,就是教師確立教育思想、教育追求的過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具體實踐方面,素質教育有三個意義:第一面向全體學生,第二德、智、

[NextPage]體全面發展,第三讓學生主動發展。

(三)推進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涉及教師教育教學生活等方面,新課程改革實踐不斷向我們提出研修的新問題,如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和能力?及如何處理好課前預設和課堂創生的關係等。

(四)提高教育技術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不僅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在進入信息時代要加強教師的信息素養,讓教師逐步掌握並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三、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的把握更多學習體會範文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校本研修的三個主題詞是“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它既揭示了校本研修的主要實現方式,同時又揭示了在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包括教師自己、工作中的同伴、給予專業引領的專家。“實踐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專業引領”是實踐與理論的對話。

我通過對《有效研修》的學習,學到了新的知識。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把《有效研修》的知識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更好的為教學,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明確了有效研修的概念,知道了有效研修的內容,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為今後更好的教學奠定了知識基礎。

一、對有效研修概念的認識

學習得知“有效”強調對研修效益和質量的追求。它要求研修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樹立成本意識、效益意識,不斷追求更低的投入成本。謀取更高的質量效益。“研修” 主要是指校本研修,重視“活動”和“現場”研修在活動中實現,在現場中展開,因為學校在研修活動中的獨特位置和作用。有效研修主要討論如何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通過有效研修,提高學校和教師發展效益。也就是參與者以較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獲得儘可能高的教師專業發展效益和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效果。這是我對概念的認識。

二、有效研修的內容的理解

研修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三新一德”。“三新”指的是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一德”指的是師德教育。

(一)加強師德修養

作為教師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並努力實踐,奠定做人處事的基礎,然後才可能形象生動地教育學生,使學生從小事和身邊的事做起,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師德重在自我修養。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自覺進行師德修養的教師。2、道德修養的方法:包括“學、思、行”。學是學習道德知識,認識道德規範和要求。思是在學習和認同道德規範的基礎上,變外在的規範為內在要求,並反省、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剖析自己。行是指實踐道德規範。一個人不僅要通過學習來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體力行,指導自己的行動。把所學所思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去。

(二)樹立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教育理念是教師的一種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它有三個表現特點:一是對某種觀念信服和尊重,並以之作為人生行動的行為準則;二是帶有情緒情感色彩,按理念去行動會產生肯定而積極的情感,否則就會產生否定而消極的情感;三是帶有“習慣”性,人會自然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行動。有教育理念,意味我們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確立教育理念的過程,就是教師確立教育思想、教育追求的過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具體實踐方面,素質教育有三個意義:第一面向全體學生,第二德、智、體全面發展,第三讓學生主動發展。

(三)推進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涉及教師教育教學生活等方面,新課程改革實踐不斷向我們提出研修的新問題,如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和能力?及如何處理好課前預設和課堂創生的關係等。

(四)提高教育技術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不僅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在進入信息時代要加強教師的信息素養,讓教師逐步掌握並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三、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的把握

校本研修的三個主題詞是“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它既揭示了校本研修的主要實現方式,同時又揭示了在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包括教師自己、工作中的同伴、給予專業引領的專家。“實踐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專業引領”是實踐與理論的對話。

我通過對《有效研修》的學習,學到了新的知識。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把《有效研修》的知識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3

從10月開始的骨幹研修班,我和同班的學員們一起經歷了集中的理論培訓和課堂教學跟進兩個階段的學習,感觸良多。

首先,在理論學習上,我們領略了曹培英,王煒等專家對國小數學教育的先知先覺,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有一個新的提升,尤其是他們所講述的一些案例,有的讓人感覺設計極富新意,有的似乎曾經就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亦或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自己所碰到的教學疑問恰恰在這時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答案,如一個教學處理方式,或是一道精彩的練習設計,或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意外處理方法等等,為自身以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方向,同時也讓我明白了理論學習的重要性。當然,像朱小青、黃開選、陳裕鑫、黃莉莉等這些身在一線的優秀教師更是把自己從教以來的教學經驗和經典教學案例,或是對教材的解讀,或是國小數學教學各領域內容的解讀等都讓我體會到,他們的課堂是那麼的實在,因為他們和我們有着共同的地方,也身在一線,讓我們實在的感受到,教育需要我們一線的老師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共同探討。他們的講座讓我對數與代數、空間圖形、概率和統計等多個領域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認識。

第二,課堂跟進教學展示活動讓我也收穫了不少。在第一、二次的課堂教學展示中我和同校的方倩、楊海鷗老師一同經歷了磨課的過程,雖然自身並沒有上課,但是在磨課中總是有許多思想共同交匯和分歧的時候,我們在這樣的交流碰撞和暢所欲言中共同學習瞭如何上好一堂有效的數學課,當我們集體討論的結果得到優秀教師和專家肯定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了我們的團隊合作是值得,至少他們的精彩中也有我們的一份。

第三,當自己的評課記錄和主評的優秀教師不謀而合的時候,使我對教學又多了一份熱情和信心,就如第三次的課堂教學跟進活動中省教壇新秀黃開選老師點評的一節《小數的初步認識》當中,就點到了上課老師的一個可取之處和自己的觀點一樣的時候,自己心裏感覺到一絲的欣喜,心想“原來我的想法和省壇這樣優秀的教師也有交匯的時候”。是啊,優秀教師名教師他們也是一步一步從自己的真實教學中吸取和很多的經驗和教訓才會漸漸成長起來的吧。這時,我想到,那我們這些年輕的還在探索中的一線數學老師是不是更應該努力認真的去探索和學習呢。

雖然,這個骨幹班的學習已經結束了,但是我相信由進修校陳益陽老師的認真熱心安排的集中培訓和課堂教學跟進活動必定能夠使我們的學員有一個全新的改觀。在這裏特別感謝蒼南進修校,感謝陳益陽老師為我們班所做的努力。最後,我想説國小數學有效教學骨幹班的學習並沒有結束,而是我們每個學員重新認識自己,改進自身的新起點。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4

本學期,我認真研讀了《有效研修》這本教材。在學習過程中,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尤其讀到實踐反思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更使我感觸頗多,收穫頗大。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是: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他的發展將受到限制。波斯納的教師成長公式揭示了經驗和反思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必須學會反思。通過研讀教材並結合朱華忠文《國內外教育文摘》內容談談怎樣去做好教學反思

一、堅持寫課後的第二教案。在課後,我們要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教案的修改,寫下次再上課的第二教案。

二、寫教後札記。堅持每天寫教學札記,把自己教學的“得與失”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參考,時間長了,也是一大財富。

三、聽別人(包括老師、學生)的評價。教學反思,需要“鏡子”,別人的評價、學生的評價和反應,是最好的參照物。我們要虛心聽取別的老師的意見,積極地開展課後的學生調查工作(一週一次或者一月一次),從中獲取改進的辦法。

四、與別人作比較。對別人的課堂教學進行分析,找出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結合自己的教學進行對照而“取長補短”。

五、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有條件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反思自己的“得與失”。

“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中只有時時反思、事事反思,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才能不斷地成長。因此,我想説:同行們,為了教學、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學生,讓我們多一點教學反思吧!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5

本學期,我認真研讀了《有效研修》這本教材,《有效研修》心得體會。在學 習過程中,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尤其讀到實踐反思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更使我感觸頗多,收穫頗大。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是: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他的發展將受到限制。波斯納的教師成長公式揭示了經驗和反思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必須學會反思。然而,筆者在調研時發現,不少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國小教師,對反思及如何進行教學反思仍感到一頭霧水。那麼,什麼是教學反思,教師應當如何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呢?通過研讀教材借鑑他人經驗談談我對教學反思的認識。

教學反思,簡單地説就是教師教完一堂課後,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實施進行回顧、小結和反思的過程。每節課下來,反思教學過程,總感到有些地方不如意,需要改進;有些地方很成功,需要總結。記得有一句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它既是對學生説的,更是對教師講的。

教師應當如何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呢?

一、反思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心得體會《《有效研修》心得體會》。

新課程要求我們在制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時,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三個維度”----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課後,教師要反思自己是否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去,是否在教學中是否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否擺脱了唯知主義的框框,步入了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道。

二、反思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葉瀾教授曾提出:“人類的教育活動 起源於交往,教育是人類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因此,教師要反思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看是否實現了有效的溝通與合作。

三、反思教材內容。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開發者。為此,新教材給教師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因此,教師在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在“課後反思”中將其作為專題內容加以研究,既可積累經驗,又能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

四、反思不足之處。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其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即可從失敗中總結經驗,避免在今後的教學中再走彎路。

五、反思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教師要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提煉“智慧的火花”。這樣既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又可以作為教學的寶貴資料,以致研究和共享。

六、寫教後教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洛克説:“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我們年幼時所得的印象,那極微極小,小到幾乎察覺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地影響。”可見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都可能影響一個學生的未來。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在教學工作中,必須善思善行,慎思慎行,玆事體大,不可不察。而這個“察”,就需要我們去審視,去批判,去反思。因此,我想説:同行們,為了我們今後的教學更有效、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學生,讓我們多一點教學反思吧!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6

這學期我學習了《有效研修》這本書,明確了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研修是學會教學的過程,學會教學是一個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研修的途徑和方法尤為重要。

進行研修首先要進行實踐反思。“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設性的知識形式,根據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於達到的進一步結論而進行了的積極的、堅持不懈的和仔細的考慮。反思總是指向自我的,反思者本人既是反思的對象,又是反思的承擔者。

我們教師採用的教學反思主要是上課後再備課。即教師在上完課後,根據教學中所獲得的反饋信息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確課堂教學改進的方向和措施,課後備課有助於教師從正反兩個方面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有效地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專業水平。

如我在第一次試教《鋭角和鈍角》後,寫下了這樣幾句話:

1、從學生反饋情況,學生對鋭角和鈍角並不陌生,可以直接揭示課題,讓生説説你對鋭角和鈍角的認識。

2、讓學生給鋭角、鈍角、直角排排隊放在揭示課題之後好像很突兀,學生不會排,把它放在用活動角變出角後來排排隊,可能會好點。

3、用三角板拼角時間浪費很大,而且學生掌握的情況不好,應該把拼出的角畫在白紙,教師再動態演示拼角的過程。這題難度有點大,可以放在下一節練習課中再讓學生感受。

4、基礎練習不夠,應該好好利用書上的習題,加入練習九第2題連線。

針對第一次試教的反饋情況及改進措施,我又進行了第二次上課,同樣在上課後寫下了這樣幾句話:

雖然鋭角和鈍角是個抽象的概念,但學生對角已有一定的認識,而且在生活中經常接觸鋭角和鈍角,所以這節課我採用直接揭題導入,讓生説説你認為鋭角和鈍角是怎麼樣的,畫一個鋭角和一個鈍角,從而概括出鋭角和鈍角的特徵。通過區分鋭角、鈍角、直角,用活動角創造角,找找生活中的角,數一數圖形中的角,通過看、説、畫等多種形式,初步建立鋭角、鈍角的表象,學會正確辨認鋭角、鈍角、直角。

這節課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在學生嘗試畫一個鋭角、一個鈍角後,教師只需簡單的判斷對錯,是否用尺子畫,評價2名學生即可,評價後應讓生説説畫角時要注意什麼,讓生再次畫角,掌握畫角的方法。

2、在鞏固練習第1題分辨角中,我分兩次出示角,第一次是書上的,第二次是我自己畫的兩個接近直角的鋭角和鈍角,可能把它們合在一起會更好。把它們合併印在作業紙上,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會發現有些角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出來,有些角看不出來,這時教師問:有些角看不出來怎麼辦?從而得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的方法,利用作業紙讓學生直接操作比角,有利於中下生的理解掌握。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情況基本上是大部分學生已經找到,教師還沒有找到,而且教師出示的圖片過多,費時,僅用2幅即可。

4、數一數圖形中的角應該是個難點,判斷是什麼角時,教師應演示比角的過程,幫助中下生數角。

5、畫角時要注意細節,即畫角的順序,先畫頂點,再由頂點引出兩條邊。

6、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應該儘量減少重複答案的評價,可以請別的學生説説你聽清楚了嗎,還應該儘量增加激勵性評價。

這兩次反思都是對教學經驗和教學結果的反思,對教師的成功與失敗進行分析,對學生的表現與發展進行評估,從而不斷改善教學行為,不斷指導未來的教學行為。正如南師大朱小蔓教授所説的: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表現成長的核心因素。是由經驗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化的核心要素。也有人這樣強調過:教師的成長=實踐+反思。也許通過我們的反思,就會彰顯那些被日常生活的瑣碎和平庸給遮蔽了的事情的本真面目,從而促使我們成長、成熟,最後得以實現自我的昇華!

學無止境,今後將更好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我的教學更有效。

有效研修心得體會7

這學期,我們全校教師一起學習了繼續教育教材《有效研修》一書,從書中深切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收穫頗多,下面來簡單談一談自己在工作中的一點做法及心得。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曾經説過:“學不可以已。”意思是説每個人都必須進行終身學習,即每一個人應該持續不斷地學習,它始於生命之初,持續到生命之末,也就是從搖籃到墳墓,一輩子持續不斷。古人尚且如此,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更應該如此。因為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各方面都迅猛發展的時代,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學習,就會被社會淘汰。特別是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更應抓緊分秒的時間努力學習。過去,人們常用“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提出要求。今天,這種“一桶水”的觀念已受到摒棄,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斷的“活水”觀念——“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業”。“活水”觀念的基礎是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思想。而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適應不斷髮展和變化的時代要求。同伴互助是教師不斷學習的一種方法,組織師徒結對是教師互助中更為有效的一種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在我校實施已久,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師徒結對是讓有經驗的老教師、骨幹教師和新教師、年輕教師結對。這樣,可以讓新教師、年輕教師在最快的時間裏適應教育教學,掌握教學常規,少走彎路。師徒關係一旦建立後,作為師傅就應該在新學期初,協助徒弟制定出一學期或一學年的提高計劃,讓徒弟在計劃的指引下有目的的去學習,去提高。師傅也應該經常聽徒弟的課,聽後指出徒弟課中的不足,幫助徒弟備課,研討教學中的問題、教學理論的掌握、教學方法的使用,信息技術的運用等等,給徒弟指點迷津,引導和幫助徒弟快速成長。

我是一名地區級骨幹教師,自從學校實施“師徒結對”活動後,我便和同年段的王老師結成了師徒。孔老師雖然不是科班畢業生,但是她對待教學的態度十分認真,而且十分謙虛,工作中有了疑問,便會虛心請教。每學期開學初,我們倆都會找時間坐在一起,根據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一起制定出個人提高計劃。我們要求彼此每學期互相聽課至少十節,一起研究備課至少兩節,由她來上。聽後,我必須給予評課,指出優點與不足,讓她在實踐中探索出教育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每做完一節公開課後,都要求她及時寫出教學反思、隨筆,並且將自己所寫材料打出來,郵到她的郵箱裏,年終時將自己所得形成文字材料,寫成論文。

現如今的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所以要求教師必須掌握並能靈活運用電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於是,我常利用休息時間輔導王老師,首先教會她用五筆打字,要求她每天至少練半個小時打字;又教她上網下載資料的方法,將網絡資源應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同時還教她製作幻燈片,每學期至少自制三張幻燈片,並應用於課堂教學之中;教會她下載網上課件並修改。一學期下來,王老師的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課堂教學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高,看到她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心裏也十分欣慰。

師徒結對活動讓我們彼此受益,同伴互助提高了教學質量,想信這種活動繼續堅持下去,教育教學必會向前邁進穩實的一步。

樺甸市紅石鎮中心校黃曉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