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史部 > 

遼史

  • 《遼史》卷一百五 列傳第三十五
    發表於:2016-09-25
    ◎能吏○大公鼎蕭文馬人望耶律鐸魯斡楊遵勖王棠漢以璽書賜二千石,唐疏刺史、縣令於屏,以示獎率,故二史有《循吏》、《良吏》之傳。遼自太祖創業,太宗撫有燕、薊,任賢使能之道,亦略備矣。然惟...
  • 《遼史》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九
    發表於:2016-09-25
    耶律庶成(庶箴蒲魯)楊皙耶律韓留楊佶耶律和尚耶律庶成,字喜隱,小字陳六,季父房之後。父吳九,檢校太師。庶成幼好學,書過目不忘。善遼、漢文字,於詩尤工。重熙初,補牌印郎君,累遷樞密直學士。與...
  • 《遼史》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發表於:2016-09-25
    耶律斡特剌孩裏竇景庸耶律引吉楊績趙徽王觀耶律喜孫耶律斡特剌,字乙辛隱,許國王寅底石六世孫。少不喜官祿,年四十一,始補本班郎君。時樞密使耶律乙辛擅權,讒害忠良,斡特剌恐禍及,深自抑畏。大...
  • 《遼史》卷一百九 列傳第三十九
    發表於:2016-09-25
    ◎伶官○羅衣輕伶,官之微者也。《五代史》列鏡新磨於《傳》,是必有所取矣。遼之伶官當時固多,然能因詼諧示諫,以消未形之亂,惟羅衣輕耳。孔子曰:“君子不以人廢言。”是宜傳。羅衣輕,不知其鄉...
  • 《遼史》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發表於:2016-09-25
    天祚皇帝三保大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肆赦。初,金人興兵,郡縣所失幾半。上有四子:長趙王,母趙昭容;次晉王,母文妃;次秦王、許王,皆元妃生。國人知晉王之賢,深所屬望。元妃之兄樞密使蕭奉先恐秦王...
  • 《遼史》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發表於:2016-09-25
    耶律仁先(撻不也)耶律良蕭韓家奴蕭德蕭惟信蕭樂音奴耶律敵烈姚景行耶律阿思耶律仁先,字糺鄰,小字查剌,孟父房之後。父瑰引,南府宰相,封燕王。仁先魁偉爽秀,有智略。重熙三年,補護衞。帝與論政...
  • 《遼史》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發表於:2016-07-21
    聖宗三五年春正月乙丑,破束城縣,縱兵大掠。丁卯,次文安,遣人諭降,不聽,遂擊破之,盡殺其丁壯,俘其老幼。戊寅,上還南京。己卯,御元和殿,大賚將士。壬辰,如華林、天柱。二月甲午朔,至自天柱。三月癸亥...
  • 《遼史》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發表於:2016-09-25
    耶律敵剌蕭痕篤康默記(延壽)韓延徽(德樞紹勛紹芳資讓)韓知古(匡嗣德源德凝)耶律敵剌,字合魯隱,遙輦鮮質可汗之子。太祖踐阼,與敞穩海里同心輔政。太祖知其忠實,命掌禮儀,且諉以軍事。後以平...
  • 《遼史》卷三十六 兵衞志下
    發表於:2016-09-25
    ◎五京鄉丁遼建五京:臨潢,契丹故壤;遼陽,漢之遼東,為渤海故國;中京,漢遼西地,自唐以來契丹有之。三京丁籍可紀者二十二萬六千一百,蕃漢轉户為多。析津、大同、故漢地,籍丁八十萬六千七百。契丹本...
  • 《遼史》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二
    發表於:2016-09-25
    ◎禮志六(嘉儀下)皇太后生辰朝賀儀:至日,臣僚入朝,國使至幕,班齊,如常儀。皇太后升殿坐,皇帝東面側坐。契丹舍人殿上通名,契丹、漢人臣僚,宋使副綴翰林學士班,東西兩洞門入,合班稱賀,班首上殿祝壽...
  • 《遼史》卷三 本紀第三
    發表於:2016-07-16
    太宗上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諱德光,字德謹,小字堯骨,太祖第二子。母淳欽皇后蕭氏,唐天覆二年生,神光異常,獵者獲白鹿、白鷹,人以為瑞。及長,貌嚴重而性寬仁,軍國之務,多所取決。天贊元年,授天下兵馬大...
  • 《遼史》卷八十七 列傳第十七
    發表於:2016-09-25
    蕭孝穆(撒八孝先孝友)蕭蒲奴耶律蒲古夏行美蕭孝穆,小字胡獨堇,淳欽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孫。父陶瑰,為國舅詳穩。孝穆廉謹有禮法。統和二十八年,累遷西北路招討都監。開泰元年,遙授建雄軍節度使...
  • 《遼史》卷五十五 志第二十四
    發表於:2016-09-25
    ◎儀衞志一遼太祖奮自朔方,太宗繼志述事,以成其業。於是舉渤海,立敬瑭,破重貴,盡致周、秦、兩漢、隋、唐文物之遺餘而居有之。路車法物以隆等威,金符玉璽以布號令。是以傳至九主二百餘年,豈獨...
  • 《遼史》卷七十五 列傳第五
    發表於:2016-09-25
    耶律覿烈(羽之)耶律鐸臻(古突呂不)王鬱耶律圖魯窘耶律覿烈,字兀裏軫,六院部蒲古只夷離堇之後。父偶思,亦為夷離堇。初,太祖為于越時,覿烈以謹願寬恕見器使。既即位,兄曷魯典宿衞,以故覿烈入侍...
  • 《遼史》卷四十九 志第十八
    發表於:2016-09-25
    ◎禮志一理自天設,情由人生。以理制情,而禮樂之用行焉。林豺樑獺,是生郊禘;窪尊燔黍,是生燕饗;虆梩瓦棺,是生喪葬;儷皮緇布,是生婚冠。皇造帝秩,三王彌文。一文一質,蓋本於忠。變通革弊,與時宜之,唯...
  • 《遼史》卷七十二 列傳第二
    發表於:2016-09-25
    ◎宗室○義宗倍(子平王隆先晉王道隱)章肅皇帝李胡(子宋王喜隱)順宗濬晉王敖盧斡義宗,名倍,小字圖欲,太祖長子,母淳欽皇后蕭氏。幼聰敏好學,外寬內摯。神冊元年春,立為皇太子。時太祖問侍臣曰...
  • 《遼史》卷八十 列傳第十
    發表於:2016-09-25
    張儉邢抱朴馬得臣蕭樸耶律八哥張儉,宛平人,性端愨,不事外飾。統和十四年,舉進士第一,調雲州幕官。故事,車駕經行,長吏當有所獻。聖宗獵雲中,節度使進曰:“臣境無他產,惟幕僚張儉,一代之寶,願以為獻...
  • 《遼史》卷九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發表於:2016-09-25
    耶律韓八耶律唐古蕭術哲(藥師奴)耶律玦耶律僕裏篤耶律韓八,字嘲隱,倜儻有大志,北院詳穩古之五世孫。太平中,遊京師,寓行宮側,惟囊衣匹馬而已。帝微服出獵,見而問之曰:“汝為何人?”韓八初不識,漫...
  • 《遼史》卷六十六 表第四
    發表於:2016-09-25
    遼太祖建國,諸弟窺覦,含容誘掖,弗忍致闢,古聖人猶難之。雖其度量恢廓,然經國之慮遠矣。終遼之世,其出於橫帳、五院、六院之間者,大憝固有,元勛實多。不表見之,莫知源委。作《皇族表》。(表略)...
  • 《遼史》卷四十八 志第十七下
    發表於:2016-09-25
    ◎百官志四○南面下◇南面京官遼有五京。上京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餘四京隨宜設官,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邊防官,南京、中京多財賦官。五京並置者,列陳之;特置者,分列於後。三京宰相府職...
  • 《遼史》卷三十五 志第五
    發表於:2016-09-25
    ◎兵衞志中○御帳親軍漢武帝多行幸之事,置期門、佽飛、羽林之目,天子始有親軍。唐太宗加親、勛、翊、千牛之衞,布腹心之地,防衞密矣。遼太祖宗室盛強,分迭剌部為二,宮衞內虛,經營四方,未遑鳩集...
  • 《遼史》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發表於:2016-09-25
    天祚皇帝四五年春正月辛巳,党項小斛祿遣人請臨其地。戊子,趨天德,過沙漠,金兵忽至。上徒步出走,近侍進珠帽,卻之,乘張仁貴馬得脱,至天德。己丑,遇雪,無禦寒具,術者以貂裘帽進,途次絕糧,術者進珝與棗...
  • 《遼史》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
    發表於:2016-07-21
    興宗二十年春正月辛亥朔,宋遣樑適、張從一、富弼、趙日宣來賀。甲子,復遣吳育、馮戴來賀永壽節。二月庚辰朔,詔蒲盧毛朵部歸曷蘇館户之沒入者使復業。甲申,北樞密院言,南、北二王府及諸部節...
  • 《遼史》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發表於:2018-02-08
    聖宗六二十八年春正月辛亥朔,不受賀。甲寅,如乾陵。癸酉,奉安大行皇太后梓宮於乾州菆塗殿。二月丙戌,宋遣王隨、王儒等來弔祭。己亥,高麗遣魏守愚等來祭。是月,遣左龍虎衞上將軍蕭合卓饋大行...
  • 《遼史》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一
    發表於:2016-09-25
    ◎刑法志下興宗即位,欽哀皇后始得志,昆弟專權。馮家奴等希欽哀意,誣蕭浞卜等謀反,連及嫡後仁德皇后。浞卜等十餘人與仁德姻援,坐罪者四十餘輩皆被大辟,仍籍其家。幽仁德於上京,既而遣人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