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诗词 名言警句 对联 杂谈
当前位置:学问斋 > 范文 > 日记

生活日记5篇(推荐)

栏目: 日记 / 发布于: / 人气:2.03W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活日记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日记5篇(推荐)

生活日记 篇1

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开心果,总能把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欢乐。

上了国中后,我与父母的接触便少了。因此每个周末都会储蓄下一箩筐的趣事,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一些天真烂漫的“八卦新闻”,总能把他们逗得捧腹大笑。“最近啊陈力老在门边看一个女同学,那样子可好笑了……”“叶芳铭在寝室里老是不安分,今天终于被管理员发现了……”这些小故事在我夸张而生动的描述下个个都饱含幽默感,使我家的餐桌弥漫着欢声笑语。

我不仅能为家庭锦上添花,还能为家庭雪中送碳呢!那是一个祥和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可是迎接我的却不是爸妈熟悉的问候,而是一片狼籍的客厅。地上满是食品包装袋,家具都披上了厚重的灰尘。这一切都在向我表明——爸爸妈妈在闹矛盾。我先走到爸爸的卧室,他正在看新闻,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十分严肃。于是,我又走向了妈妈的卧室,她正蜷缩在被窝里生闷气,我走过去问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她便说是一些零琐的小事。“哎!妈您都和爸爸结婚这么多年了,这些小事还用斤斤计较吗?”我说着说着就拉起老妈走到了客厅,又叫出了在看新闻的爸爸,请他俩坐上沙发。翻出了我10岁生日的录像,我想那些温馨的场景一定能化解爸妈的矛盾。

随着那熟悉的生日歌响起,那一幕幕欢乐的往事在电视屏幕上显现,昔日的美好回忆一一沁入心田,我们三人紧紧地相拥在一起。爸爸妈妈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在他们心中也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变化,再一次重归于好了。

我是一个开心果,也是家里的润滑剂,只要家庭中有我。快乐就将永远陪伴着我们,烦恼将不复存在。

生活日记 篇2

据《新科学家》报道,英国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习惯性地写日记对健康没有好处,习惯写日记的人们容易头痛。他们发现,经常写日记的人比不写日记的人更有可能头痛、失眠、消化不良以及不擅长社交。

心理学家的这一发现向以前的假设提出了挑战。以前人们认为坚持写日记,更容易克服心理创伤。但英国格拉斯哥苏格兰大学的伊莱恩·邓肯表示:“我们以前认为,经常写日记对身体有某些好处,但现在看来,写日记只会使身体变得更糟。事实上,如果你们根本不写东西,你的身体可能会更健康一些。”

这项有斯塔福德郡大学的大卫·谢菲尔德参与并完成的研究于9月8日在爱丁堡举行的英国心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被公开。该研究对94名经常写日记的人和41名不写日记的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比较。斯塔福德郡大学的所有学生也接受了问卷调查,填写了一张标准的健康调查表,就业参考《习惯写日记的人们容易头痛》。

邓肯说:“我们决定测试写日记能治愈创伤的说法。”她表示,她开了对自由地写日记的人进行研究的先河,在其他多数研究中,志愿者实际上都被要求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写下他们遭受的创伤经历。

研究人员问了写日记的人许多问题,包括多长时间写一次日记,日记能保存多久以及是否写过任何关于遭受心理创伤的事。最后统计结果显示,在身体状况方面,写日记的人比不写的人糟得多,身体状况最糟的恰恰是那些那些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创作经历的'人。

邓肯说:“他们最容易患头痛之类的疾病。”虽然她目前还没有证据,但邓肯推测,写日记的人不是尽快从创伤的阴影里走出来,而是通过记日记,反复回忆创伤过程。她说:“如果人们不重复回味过去,而是打破沉思敞开心扉说出来,或许效果会更好。”

但是她承认她的实验不能证明究竟是因为写日记引起了健康问题,还是因为健康问题让人开始记日记。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通过新的方法进一步探索写日记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生活日记 篇3

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学校举行了乒乓球赛。我们班的王力行、王子暄、张卓梁、徐梦圆、李浩栋还有陈添薏代替我们班去比。

我们男生运气太差了,特别是李浩栋,刚刚打了三局,全输,马上败下阵来。接着是王力行,他们两个都是一下子遇见了高手。过了一会儿,张卓梁也回来了。女生这方的陈添薏也败下阵来。现在只剩下徐梦圆和王子暄了,我们的教室里起了一股激动而又紧张的气息,不知徐梦圆和王子暄能不能打败所有对手?

想到这,徐梦圆就回来了,她说前面都顺利,就是后面遇见了二(一)班的、上届乒乓球赛冠军的'竹小楠,然后被打败了。我想:不知王子暄会不会遇见她,不知王子暄会不会赢她。我们往窗外望去,忽然听见一个声音:“王子暄赢了!”虽然不知她的对手是谁,但我们还是非常的高兴,因为王子暄赢了!紧接着,她又开始比了,她现在好像在跟竹小楠打,我好期待成绩呀!

突然,我看见王子暄朝教室走来,难道她输了?王子暄回到教室后说:“我是第二名!最后又是被那个竹小楠打败的。”王老师鼓励她:“得个第二名已经不错了。”希望下次我们班能拿个第一名!

生活日记 篇4

9月10日北京时间下午4时,圣彼得堡时间正午12时,自圣彼得堡机场下机,办了落地签后就去了圣彼得堡。可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啊!难怪她被列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文化遗产的城市,她不是那种高高底底的建筑里夹杂着灰暗的底矮的平民房,模样一成不变的城市,她的所有建筑突出表现了俄式古老的风格,是整个用石头拼接的城市,没有一栋现代楼宇,没有一丝商业气息,房屋的高度被严格限制,所有建筑物的立面都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城市风格写着“圣彼得堡”三个字。

由于她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河流多桥多,93条河和运河及580座桥纵横连接着这座设计建筑异常优美的水上城市,让她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称。走在那座座桥上,漫步在俄式古老的街上,仿佛置身于画中仙景中。

除了河流多桥多而外雕像多教堂多。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为圣彼得堡标志性建筑。青铜骑士,传闻是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送给彼得大帝的礼物,所以雕刻得很英俊,缠着马腿的蛇代表着阻碍革新的旧势力。

还有列宁的铜像、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塑像,诗人普希金塑像、科学家兼文学家罗蒙罗索夫塑像等;尼古那一世皇帝的塑像上有四个女人的雕像,四个女人是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雕像大气逼真。

伊萨基耶夫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还有滴血教堂、喀山教堂等教堂。都是艺术的结晶。

具有250年历史的斯莫尔尼斯宫现为音乐学院。300多年前,彼得大帝为了取得一处出海口,实现他将俄国建成海上强国的梦想,御驾亲征,从瑞典人手里夺得涅瓦河三角洲地带。然后下令在此建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并发誓要把它建成世界上最美的城市。1712年,他将首都由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此后的200多年间,几代沙皇在城内和城郊建起一座座闻名于世的皇宫和行宫。

所以圣彼得堡的皇家和贵族花园、宫殿、纪念碑多。

彼得大帝夏宫花园始建于彼得大帝时代。气候凉爽,景色优美,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她位于芬兰湾南岸,面积1000公顷,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下花园”比“上花园”大很多,我们只观赏了“下花园”。下花园是举世无双的喷泉艺术,园中步步有泉、处处见水,或喧闹似涛或潺潺如歌的水声不绝于耳。花园里有64个喷泉和250多尊金铜像组成的梯级大瀑布。位于中央的雕像“掰开狮嘴的参孙”高3米,重5吨,喷出水柱高达22米。

座落在涅瓦河畔的还有圣彼得保罗要塞。建于1703年,是为了保卫涅瓦河而建,十八世纪后作为政治犯的监狱,现在是制作硬币的地方,她的对岸是冬宫。

冬宫

冬宫是沙皇的宫殿和住所,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一进冬宫的门就被大使楼的.黄金雕花辉煌耀眼了。宫殿内部以金、铜、水晶、大理石、孔雀石和各种艺术珍品装饰,色彩缤纷,其豪华典雅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宫内大厅各具特色,其中乔治大厅、亚历山大大厅、孔雀石大厅、小餐厅尤其让人眩目。

圣彼得堡又是一座艺术之城,涅瓦河畔的列宾美术学院里走出了不少世界级的名画家,步行街涅夫斯基大道上有不少献艺的人,据导游说,他们都是些学历很高的艺术家。有两位艺术院校的的女学生为我们演奏《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和《卡秋莎》两首有名的歌曲。

“普希金城”,位于圣彼得堡以南25公里,内有叶卡捷琳娜宫。叶卡捷林娜宫殿是彼得大帝送给皇后叶卡捷林娜的宫殿,其女儿伊丽莎白又花费了20年时间补建,所用黄金40多吨,豪华富丽辉煌用文字是难以形容的;其内众多世界名画名雕像,爱神熟睡和爱神醒后晒太阳的雕像,让人止不住地要上前去抱抱他了。最令人眩目的是虎珀殿,琥珀殿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美极了,可惜不让拍照,没有留下影像。其内还摆着中国的国宝几件,最宝贵的是一张玉雕的唐风画桌子,不知什么原因到了这里,问俄导,俄导笑而不答。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自己国家的国宝阵列在俄罗斯的彼得大帝皇后的宫殿里,心里真不是滋味

生活日记 篇5

在不起眼的街头和巷尾上总是会有一些感人的事情,今天我在那里就看到了一件很感人的事情。

去买菜,在街上看到了有一位老爷爷拄着拐杖,弯着腰,还一边不停地咳嗽,看样子是生病了。突然,一口痰从他的嘴里吐到地上,刚巧一位女警察走了过来,看到了这一切。再看看这个女警察的手里,拿着钱包,我心想完了,肯定要罚钱啦。

这位老爷爷你看到的'这个钱包,便把那瘦弱的手伸进了口袋,等到你警察走进了,便问:“罚多少?”可女警察只是微微的一笑,:“没关系,您赶紧走吧,这里交给我啦!”这位老爷爷不停的说谢谢,拄着拐杖向前方走去。

看了眼前这一幕,我感动极了!

买完菜,我回来的时候发现这地上一口痰已经被清理干净了,环境又变美了。

瞧,这街头巷尾的感动人心的时刻不少呢,不信你们自己去看看!

Tags: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