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学 语言 诗词 名言警句 对联 杂谈
当前位置:学问斋 > 范文 > 心得体会

【实用】暑期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栏目: 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5.42K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暑期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1

8月20日,我们全市国小语文教师齐聚一堂,聆听了来自太谷实验国小的副校长智美焰老师所做的“运用导学教学,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专题讲座。关于太谷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我们从听说到取经、模仿、实践、运用,已有一年多了。一路走来,迷茫着,困惑着,惊喜着,收获着……跌跌撞撞,有初尝奇果的新鲜,有无从下手的混沌,有不得真经的苦楚……亲临太谷听过课,也听过张四保主任的讲座,但总感觉摸不着导学案模式的脉搏,我们品尝着东施效颦,不得其法的尴尬;感叹着南橘北枳,不服水土的艰难。导学案模式难以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地生根,成了这一年来老师们一致的共识。我们讨论过,是模式有问题?可太谷人的实践成果显而易见。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实践有误区。

回首一年来的课改实验,不能否认,我们从来不缺少向他人学习的心态,可我们不仅要追赶、模仿,还应以更主动、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站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才能孕育滋养出我们这方沃土上的课堂模式。

智美焰老师从改变观念和改革课堂两个大的方面为我们诠释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虽不能说就是灵丹妙药,却也在我们困顿时为我们再次指明了方向。在这炎炎夏日里,咀嚼着智老师的每一句话,还真得到了不少启示。

观念,是我们普通教师很难成长为名师名家的最大障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我们在中央电视台常见的一条广告语。可我们的心有多大呢?一篇课文学生记住了多少,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了多少,考试的时候学生能考多少……我们能带一个好班还是差班,我们能带一门课还是两门课,我们考好了能奖多少考砸了要扣多少……当然,追求单位时间或阶段性时期的教学效益无可厚非,因为教师也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个体,也有常人所有的物质追求。但如果从自己职业成长的角度来说,教学生学会和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想学,那样的教学长期效益是截然不同的。了解整个社会的教育背景,知道国际国内的教育形势,我们的心才能更大些。我们才不至于把自己束缚在三尺讲台上,把自己知道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放眼世界,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而不是教书匠。我们应该有更美好的职业期待,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下一个魏书生、下一个于丹、下一个王崧舟,以此为动力,树立大教育观、大语文观,把对学生成绩的期待转变为对学生未来人生前景的规划。我想,我们的心有多大,我们的三尺讲台也会变得无限大。

改革,这个各行各业都高举的旗帜,它究竟是什么,要我们怎么做,其实,我们也没有认真思考过。以导学案模式的移植嫁接为例,我个人觉得,太谷人之所以改革实验成功了,是因为它有着厚实的地域土壤。太谷经济并不发达,一直以来,穷则思变,让太谷的老师们找到了适合他们那儿区域教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可我们的模仿是为了什么,有很大一部分是眼下的教学成绩。所以,不少教师不愿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因为任何一种新东西的试验都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而且还有失败的可能。如果单纯是为了暂时的教学成绩,有经验的教师有着各种各样的应考策略,同样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不错的成绩。像小组合作,有人认为是一劳永逸的事,学生会学习了,老师就解脱了,可有的老师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就智老师对学案教学的指导意见来看,我觉得最新的,也是最亮的东西就是“怎样写预习笔记”,它类似于我们的课外作业,但比较我们常布置的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它更趋向于让学生动脑子预习,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前期准备。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也是导学案模式追求的教学意义。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实践,将其运用得游刃有余,让这种模式穿上符合我们的地域教情学情的外衣,更适合我们的教学。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2

7月14号早上我醒得很早,五点就起来了,因为校长通知我从14号到15号要进行两天的全县教育干部培训。我很激动,我喜欢这样的学习培训。因为在以前进行的校长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从中不仅接受了新思想,新理念,而且学到了新方法,回来后无论是对我的教学工作,还是对我的学校分管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通过两天的认真学习我感觉很受启发、收获很大。第一个为我们讲座的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原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为我们做了题为《学习纲要 重在质量 提升内涵 推进素质教育》的报告。王司长自带一茶杯,没带一张稿纸,语气平缓,娓娓道来,条理清晰,意味深长。听了王司长的报告有以下几个感受:

第一是他的高度。他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宣讲教育政策。听他的报告,感觉他将全国的教育形势深藏于心,轻轻地一指,就让人眼前豁然开朗。枯燥的政治问题老司长讲得入情入理。 真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受。

第二是他声音的感染力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王教授已七十三,声音听上去有点苍老。仔细一听似乎还有点底气不足的样子。但是,他多年来到处演讲,有非常高的演讲技巧,不高的声音还有一些余音绕梁的感觉,连贯,亲切,没有电脑课件的配合,没有稿件,说得让人不能走神。有的人作报告也可以脱稿讲半天或一天,但比较随意,口语化。王司长的报告就像一本书,句句不重复,字字很精准,逻辑性强。也许他是学理科的,思维缜密,有极强的语言表达的功力。这一点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语言的表达是一位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学习的组织、氛围的营造,靠教师语言的魅力,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王司长以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使他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可听性。整个过程,就是听他在讲案例,幽默生动,引人入胜,偌大的礼堂,时时暴发出不自主的笑声,在这笑声中,又时时有着发人深省的观点摆在你面前,让人折服。

第三是他惊人的记忆力。在王司长的报告中,前后共用了几十组数据,摆事实、讲道理、说数据,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盘棋,了然于胸。我们一面惊叹于老司长惊人的记忆力,另一方面,说明老司长注重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教育,听了王司长的报告我暗自汗颜,有时我常常本校的教师数、班级数、学生数都记不住,其实不是记性的好坏,而是有没有用心的缘故。向老司长学习凡事用心做。

15号我们又听了来自北京的张教授的《思维完形教育》的报告和杜校长的精彩演讲,使我获益匪浅,特总结如下几点:

一是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说实在话最近几年教师的情绪都比较低落,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农村教师。因为相对而言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条件落后。虽然跟过去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大多数教师都只作横向比较而很少作纵向比较。如我们班主任基本上不再为收不齐学费而发愁,也不用为恶劣天气而提心吊胆,校园不仅净化而且绿化美化,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国家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是逐步的,先解决校园建设和学生问题,认真想一想也是合情合理的。作为教师这个素质相对较高人群来说应该接受。国家不是不帮教师解决问题而是把教师问题放在后面解决而已。

二是接受了新思想,新理念,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 我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农村,至今已有十八年了。虽然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工作很努力的人,但由于缺少学习我有时总感觉缺少方向感,走了不少弯路。所以我认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那么好的方向感从哪里来昵?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名师指点。其中一是靠这样的培训学习,二是靠自己创造机会。但这样的机会要比自己创造机会容易得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三是学到了新方法,掌握了新技巧,提高了工作能力。

有了希望,有了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引,我们还需要好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更有成效的工作。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方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一些成功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每个学生机会,绝对保证他们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 。对这一点我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我一向都认为学生不应该成为教师思维的奴隶。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我们缺少发现,因为我们总是只以分数一个标准去看。总是认为能把教的知识学好的学生是好学生,其他的就一无是处。说实话,本来学校给我的分管工作也蛮多的,还让我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但为了学校整体工作开展的需要我还是乐意接受了。既然接受了就得好好干,于是我就开始思考怎样干好自己的工作。正好那年我参加了新教材培训,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同时我也接受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组学习法。我觉得用这种方法去学这样的教材不错。用这种方法不仅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同时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既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今年我所带的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在大营镇还算可以,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新方法的好处。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更进一步学到了分组学习的新技巧,同时还学到了其他的一些新方法,这更进一步促进了我以后的教学和学校分管工作质量的提升。

最后,孙局长的讲话让我感受颇深,在对过去半年的工作总结时,局长冷静的总结成绩,着重谈到存在的问题。说实在话这半年我深刻的感受到教育在积极地发展。作为教育一员我特别高兴,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不过我也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支持教育局的工作,即便帮不了太多但绝对不能拖后腿。所以我将尽最大努力做到局长提出的有毅力,提高能力,能自立,形成合力。我将牢记教育局的工作目标,不断学习新理念,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决定一切的是态度。我也许不是聪明人,但我会做一个努力的人,做一个有大局观的人。教育局的领导为了推动我们教育的发展想千方设百计,我们真的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好好学习认真总结,并将我们学习的心得体会带回到学校,传达到每个教职工,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次培训学习的收获。让我们为枣强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吧!我们要相信只有枣强教育蓬勃发展才会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幸福美好的明天!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从7月12日开始,我接受了为期六天的暑期高中数学老师培训。每一天,我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我都能新发现自身的又一个教育上的盲点。每听完一次课,我都心潮澎湃,就想立即从现在开始,为做好老师这个角色好好修炼自己。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学习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论。多阅读,多看一些教育名家的著作、论文和思想,多写教育教学随笔、教育反思,争取做一名研究型的老师。

其次,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我要多向陶维林老师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他老人家50周岁开始学习几何画板,现在用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我才35岁,现在埋头学还来得及。想想以前需用几何画板的时候,由于我不熟悉,也没有钻研,都是使用别人现成的'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而没有亲自操作展示结果的形成过程,这是误人子弟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真是汗颜啊!

同时,我还要向朱建明老师学习,将自己平时积累的教育教学的心得以论文的形式整理出来,或者多参与省市数学课题研究,利用该机会与同行们切磋交流,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得以提升。

最后,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从孙旭东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理念。比如,孙老师一再强调,在课堂上,老师不要好为人师,提前教学,只会把学生越教越笨,你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回报。同时,孙老师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何给学生空间,如何定位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孙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几天培训,我发觉自身需要充实的地方还很多,我下定决心,好好钻研教育教学,争取早日摆脱“教书匠”这个称号,向“研究型”老师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