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釋出於: / 人氣:1.5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讀後感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讀後感1

美國教育專家格蘭特·維金斯和傑伊·麥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中的理論,為我在教學上解答了許多的困惑。而其中例項和操作又為我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實踐的可能。雖然美國的教學體系和中國完全不同,他們的教師可以自主選擇教材或者設計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個人特色的教學課程。利用這本著作當中提出的理論設計教學時,他們可以打通所有科目,進行整體的主題設計,而我們是做不到的。不僅是因為工作量太大無法完成,還因為整個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環境不一樣。但這個理念可以放在某一個科目當中踐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點嘗試。

一、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1、零碎,不成系統。

高一、高二階段對古詩詞的教學往往就是教材當中的詩詞,再加上一些練習或者考試卷上的題目,遇到的是哪一種藝術手法就講哪一種,遇到是誰的詩詞,就講講這一種風格的詩詞。當學生再想回憶起所學的詩詞時,印象往往不深刻,因為碎片化的東西很難進入長久記憶的。

2、以考試為導向,失去詩詞的韻味。

因為有大學聯考這個指揮棒存在,教授古詩詞時,往往也是按照表現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來講解,丟失了詩詞本身的美感。

3、虛設目標,教學效果差。

我們在設計一個教案時,往往會有所謂的三維目標,而這些目標往往是老師一廂情願,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最終也很少有人真正將這些目標都落實到位,也沒有具體的評估標準,特別是語文這一門抽象感性的學科,更是很難用客觀精準的標準去評估。所以很多時候三維目標只是幾句空話,或者說,是語文教師的美麗想象。

二、理論基礎

最新版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應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做好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設計、引導和組織,注重學習效果。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圍繞學習任務群創設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深度參與的學習情境。加強課程實施的整合,通過主題閱讀、比較閱讀、專題學習、專案學習等方式,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整體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比較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理論了。

這與《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這本書中提到的概念不謀而合。書中提出一個概念“逆向設計”,它要求教師在開始設計一個單元或課程的時候,就要通過評估證據將內容標準或學習目標具體化。這就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陷,即都只關注“怎麼教”,教師花大量時間思考自己教授什麼內容,要求學生做什麼,而不考慮學生“怎麼學”,不思考為了達到學習目標,學生需要什麼。以結果作為導向進行教學,將教材作為一種資源而不是教學大綱,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三、古詩詞教學設想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中說“理解”的一個基本指標是能把所學的知識遷移到新的環境和挑戰中,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回憶和再現。

按照書中從“目的”出發的“逆向設計”來看,古詩詞的教學設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1:確定預期結果

在這一階段,需要思考學生應該知道什麼?理解什麼?能夠做什麼?什麼內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調查,瞭解學生已經具備的古詩詞知識,以及想要學習的是什麼內容。以便在設計和正式實施教學時避免教授重複的內容,還能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其次,學習古詩詞,普遍來看,從現實的目的來說,是為了大學聯考,學生需要理解所學知識,遷移到鑑賞新的詩詞中去;從長遠的目的來說,通過對古詩詞的鑑賞,讓學生學會欣賞生活之美,也是增長更多的間接經驗以應對人生的困境。相對來說,第二種目的比第一種難以實現多了,但潛移默化裡第二種在一定程度實現了的時候,實現第一種目的輕而易舉。

實現第一種目的,需要將古詩詞的基本常識以及大學聯考常見的藝術手法羅列出來,由易至難,分門別類,按照兩年的時間做一個整體的規劃,確定好每一個時段甚至每一堂古詩詞的課的目標,循序漸進的教授給學生。

實現第二種目的,根據第一個目的設計的內容,從浩瀚的古詩詞海里挑選合適的資源,帶領學生一起鑑賞。

階段2: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

在這一階段,需要思考學生是否已經達到預期結果?哪些證據能夠證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見的評估手段是課後練習和考試,但往往不夠靈活和確切,有些學生口頭的表述能說到點子上,但一寫起來就缺乏邏輯性,得分較低,我們就判定他的學習效果較差,但實際上,他已經感知到詩詞的美了。所以,評估的方式要更有針對性、多樣性。

對古詩詞學習的評價,大體可以有以下幾種:詞句理解、朗讀背誦、口頭表達、書面檢測、設計問題、寫作運用。還可以有一些活動的形式,比如對比閱讀、擴充套件閱讀、撰寫小論文、由詩詞改編成歌或話劇。還可以是學生自己的學習筆記、反思日記。

可以選擇幾項予以具體的分值,供學生判斷自己的學習效果。

階段3: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

在這一階段,需要思考學生需要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的儲備?教師需要選取哪些資源和設計哪些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源和活動呈現的順序是什麼?

教師工作:按照階段一當中所說的內容,將古詩詞教學當一個龐大的體系來進行,為期兩年,可以按照大學聯考目標來分段實行,比如,比喻類,情景交融類,用典類;也可以按照詩詞的派別或主題來設計,比如,李白詩、杜甫詩、蘇軾詞,等。依據學生的水平,也可以徵詢學習的意願。之後便是對詩詞進行篩選,除了教材中的詩詞,還要選擇大量的經典詩詞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配合設計一些活動教學,比如唱詩、吟詩、追尋詩人去過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詩,等等。

學生工作:閱讀並思考,將已有的知識儲備與現在所學的知識相聯絡;給教師提學習建議;積極參與相關的活動並認真寫好反思。

一首詩或詞講了什麼,美在哪裡,可能沒有正確答案,但一些答案卻比其他的好,而教師面對的挑戰就是要弄清楚這意味著什麼以及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引導學生也弄清楚這個問題,那麼就達到我們的目標了。

其實,從目的出發進行教學設計,我們早就在做了,只是實施的程度還不夠,如果把教學目標設計得再具體一點,課餘的評價與反饋再紮實一點,就是對這本書的理論最好的實踐了。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讀後感2

自從學校發下書來後,我便利用空餘時間進行閱讀,下面彙報一下感悟。

一、對全書認識以及主要觀點摘錄

愛因斯坦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本書就是幫助老師們如何把“剩下的東西”教給學生。

本書的兩位作者在課程設計、教育評估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他們融合理論與實踐,提出“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UbD),創造“逆向設計法”,使教學致力於發掘大概念,幫助學生獲得持久、可遷移的理解,而不是灌輸零散、學了不會用的知識。

什麼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理解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我們如何知道學生達到了這個目標?在當前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情況下,我們怎樣才能建設一套嚴謹的、有吸引力的課程體系,關注理解,注重學生的能力提升?

格蘭特·威金斯和傑伊·麥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中回答了這些問題以及其他一些相關問題。自1998年兩位作者將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UbD)這一理念引入教育領域開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應用了UbD框架。通過借鑑大量教師的實踐反饋,兩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對UbD理念進行修訂和補充,用於指導教育工作者的課程體系建設、評估和教學設計。本書以優化的UbD模板為核心,藉助各學科領域大量的實踐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釋了逆向設計的基本原理;對一些關鍵概念作了清晰透徹的闡釋,比如大概念和基本問題;並關注理解六側面如何豐富學生的學習。本書為教師設計者建設課程體系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徑,確保學生獲得更為有效的學習體驗。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壓力特別大,好多的名詞我不是很理解。看的時候特別吃力。通過學習我對理解有了新的認識:

傳統的認識當中,我們經常把“理解”作為了解、明白來說,比如語文學習中讓學生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的大概含義等等。當學生能回答出這個詞的意思時,我們就會判定他理解了。在這過程中,我們把“理解”的含義侷限在了對一些概念知識的解釋、回憶和再現上。往往這樣簡單地判定學生理解的後果是到了做題時,仍有學生不會做,這時身為老師的我們才發現原來這群學生還是沒有“理解透”。讀了緒論,發現“理解”內涵原來能更深。書中的“理解”更注重於學習的遷移,更意味著行動,而學生能否把所學的知識遷移的環境和挑戰中也成為衡量理解的一個基本指標。因此,我覺得我需要樹立一個新的教學觀點了:我們要成為一個培養學生用表現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導者,而不是那個將自己的理解告知學生的講解者。

理解的`核心是表現效能力,理解意味著能夠智慧的和有效的應用與遷移——在實際的任務和環境中,有效地運用知識和技能。“理解了”意味著我們能夠證明自己有能力轉化所學習的知識。當我們理解時,我們能夠靈活自如的運用知識,而不僅是僵化刻板的回憶和再現。

二、下面分享我從這部書當中勾勒出來的幾個重要的教學實用辦法觀點。

一、教師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評價。

二,講授教學法。某知識內容通過明確的教學和學生閱讀,以最快的,最有效的方式獲得,然後是檢查學生對他們的理解。270頁

三,建構助學法。

四、個別指導法。一味地講而不讓學習者嘗試任務並得到必要的反饋是愚蠢的。

五、當學習中,沒有一個特定的核心挑戰目標或者表現性,目標需要關注時。教師往往會講的太多。

六、注意適時與有備無患的區別。

七、提供前後反思和元認識機會。沒有反思,就不是做中學。

八,將教材作為一種資源,而不是教學大綱。你的工作不是解釋教材,而是將教材作為資源來使用,使學習者更容易理解重要概念,並引用特定表現所顯示的知識和技能。

九、開展案例教學。

讓學生來評價案例的。優劣是非常有價值的。

第十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時機就是一切,274頁

包括一下內容,什麼時候做某件事情?。

什麼時候該講,什麼時候不該講。

什麼時候我該幫助學生去體驗並反思。

什麼時候改讓學生去嘗試表現,並給予反饋。

什麼時候我該提問,什麼時候該回答。

什麼時候該支援。什麼時候該提供其他合理的選擇。

什麼時候我給講自己的觀點,什麼時候該唱反調。

什麼時候該去做研究?什麼時候該讓學生去做,什麼時候該宣告本課的目的?什麼時候去做推斷。

277頁,檢驗理解的技術。

重要的觀點之二,關於討論。

什麼時候我該提出問題,然後阻止大家討論。什麼時候該讓學生自己發起討論?

質疑一個不恰當的答案?什麼時候該讓學生自己去進行挑戰。

什麼時候我該去進行幫助,一個對觀點存在明顯失誤的學生?

什麼時候我該去等一等?

什麼時候改明確去糾正錯誤陳述?

什麼時候該讓學生自己來?

什麼時候我該表現的像一個安靜的旁觀者?

什麼時候我該像一個合作的參與者?

我們要確定。獲得知識,並趕快使用它。

我們要確定智慧,不會被告知。

我們需要更多的形成性評價。

再一個重要的觀點。口頭提問。277頁。

要使用下面的問題可進一步追問,來定期檢驗理解。

一什麼如何類似不同於什麼。

什麼是什麼的組成部分特徵。

我們以哪種方式來展示,說明什麼

什麼如何與什麼相關聯。

你可以對什麼增加哪些觀點的細節。

給什麼一個明顯的例子。關於什麼是錯誤的。

你會從什麼當中推斷出什麼來。

從什麼當中,你得出什麼的結論。

我們試圖回答哪些問題?我們試圖解決哪些問題

二、逆向設計的三個階段介紹和理解的六個側面介紹。

我最感興趣的一個章節,恐怕就是第一章《逆向設計》了。正如文中所說的,教師是設計師。我喜歡比較現實地學習實施的方法和步驟。逆向設計的三個階段:

階段一:確定預期結果

學生應該知道什麼?理解什麼?能夠做什麼?什麼內容值得理解?什麼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階段一中,我們思考教學目標,檢視已釋出的內容標準,檢驗課程預期結果。設計流程的第一階段需要明確學習內容的優先次序。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第18頁

在階段一中,最重要的問題是要明確學習內容的優先次序。

階段二: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

我們如何知道學生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結果?哪些證據能夠證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設計告訴我們要根據收集的評估證據(用於證實預期學習是否已完成)來思考單元或課程,而不是簡單地根據要講的內容或是一系列學習活動來思考單元或課程。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第19頁

階段三: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

在頭腦中有了清晰明確的結果和關於理解的合適證據後,就該全面考慮最適合的教學活動了。

在逆向設計的第三階段,我們必須思考以下幾個關鍵問題:如果學生要有效地開展學習並獲得結果,他們需要掌握哪些知識(事實、概念、原理)和技能(過程、步驟、策略)?哪些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所需知識和技能?根據表現性目標,我們需要教哪些內容?指導學生做什麼?如何用最恰當的方式開展教學?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第19頁

通過閱讀,讓讀者認識和理解了一個很深刻的概念,就是UbD,逆向設計。本章節中向我們提供了逆向設計模板,第23頁

它提供了UbD模板的雛形,清晰地向我們展示瞭如何進行逆向設計,依葫蘆畫瓢,對於一個逆向設計的初學者來說,相當有意義!

為了讓初學者進一步理解逆向設計的方法,掌握逆向設計的技能,文中還以(第23頁)“三頁模板:營養案例”為例,闡述了UbD模板設計標準、設計工具,幫助我們產生更高質量的設計。與此同時,還向我們剖析了使用UbD新手鮑勃。詹姆斯的設計思考和反思過程,引領我們走近UbD!

我想,同理,閱讀理論書籍,瞭解知識技能,也只是停留在灌輸與填鴨層面,如何真正理解"逆向設計",還應開展實戰運用,模仿著進行一、二次逆向設計,針對性地開展點評指導,進行逆向設計比評、說說設計思考和反思,才能將教師們最終引向"逆向設計"之路,才能逐漸削弱活動式、灌輸式教學的弊端!

本書我還特別看重的幾個章節:第四章理解六側面

側面1:解釋

側面2:闡明

側面3:應用

方面4:洞察

方面5:神入

側面6:自知

理解六側面對教與學的關鍵啟發

此章節將理解分為了六個側面,解釋、闡明、應用、洞察、神入和自知。

側面一:解釋(恰如其分地運用理論和圖示,有見地、合理地說明事件、行為和觀點)

這裡的理解是指人們能夠解釋事物是如何運作的,它們反映了什麼,在什麼地方相互聯絡,為什麼會發生。也就是說在教學時要求學生們對一些問題給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釋,基於問題的學習。

側面二:闡明(演繹、解說和轉述,從而提供某種意義)

這裡的解釋是指一個人能夠將一件事闡述得讓別人從中感受到意義,培養學生提煉資訊的本領。

側面三:應用(在新的、不同的、現實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識)

這裡的理解是指具體知識的遷移和在實際情境中的運用。

側面四:洞察(批判性的、富有洞見的觀點)

這裡的理解是指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理解,以及進行對比,從而鍛鍊洞察力。

側面五:神入(感受到比人的情感和世界觀的能力)

這裡的理解我還不夠明白,希望讀完本書能夠對此進行一個補充。

側面六:自知(知道自己無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是如何促進或妨礙了認知)

在這六個側面中,“解釋”是處於第一位的,因此可以說,在理解中,首先要能夠做到“解釋”。基於這理解六側面,書中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問題模版,讓我也更深入地有了一個理解。在教學中,也可以以此由淺及深。第136頁有一個非常好基於理解的六側面的問題模板。

我們應當把理解六側面滲透到逆向設計三階段的思考中,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所需要的理解、必要的評估任務和最有可能促進學生理解的學習活動。這些側面能提醒我們,理解不能靠陳述事實,為了使學習獲得所期望的意義構建,理解需要有一定的學習行為和績效評估。怎樣才能讓學習者理解老師所教的內容呢?這才是我們每個老師值得去深究的問題!理解才是我們老師的目標,然而教學設計必須使得特定的知識和技能在解決問題時有意義,而不是草草行事!

第九章設計學習213頁也不錯。

在所有章節的閱讀中,第九章"設計學習"更是奪人眼球。根據教學目標,對於一個好的學習計劃,我們究竟要完成哪些內容?什麼樣的計劃是一個好計劃?書中給出的答案是:它必須兼具吸引力與有效性。

那麼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標誌是什麼?我們如何"體現"這些特質?書中提出了精彩的WHERETO要素,值得我們學習並實踐。

還有第十章、十二章等。

教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難就難在教材所呈現給師生的學習內容,其背後有許多“弦外之音”,需要師生藉助綜合性的思考來加以理解。教師自己如果對此沒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要想把教學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須始終站在學習者的角度,理解他們在學生上的糾結與困難。

追求理解的課程設計必須幫助學生們意識到他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接受“灌輸”的內容,還要主動“揭示”隱藏在事實背後的內容,並思考它們的意義。知識不能通過教師傳授獲得,它只能通過巧妙設計和有效指導由學習者自我構建而來。

這本書我還要仔細閱讀。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讀後感3

本書作者將“理解”作為教學設計的目標和宗旨。作者引用杜威《我們如何思維》對理解的認識:“理解是學習者探求事實的意義的結果”。“事實”是知識,是知道;“理解”是“意義”或“探求意義”,是思維,最終形成“結果”這樣的思想。作者在比較“知道”和“理解”時候,對“理解”提出瞭如下的理解:事實的意義,提供事實關聯和意義的理論(證明),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論(證偽),有關程度和複雜性(理論間的關係),知識和知識的來由(明辨),對知識的具體使用研究(知識的意義和價值)。括號內容是我的理解,由此看出,作者對“理解”賦予的豐富和高階的意義。

作者認為,理解作為一種有意義的推斷,需要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美國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從杜威的《我們如何思維》,到保羅的《批判性思維工具》,都把思維訓練提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這一點對我們的核心素養來說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國內一直堅持批判性思維訓練教育的有上海的餘黨緒老師和董毓教授。他們不遺餘力的為批判性思維奔走呼告,而且成就斐然。餘黨緒老師的思辨,將批判性思維和讀寫訓練結合,提倡整本書的思辨閱讀,已經蔚然成風。福建師大的孫紹振教授在文學文字解讀領域運用批判性思維解讀文字,新意迭出,成就卓著。潘新和教授的皇皇鉅著《語文:表現與存在》對當下普遍的“議論文三要素”和大學聯考偽文體進行了批判性的解構和重構,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作者還認為“理解具有可遷移性”。沒有理解,就不能獲得任何知識的遷移,更不能對新體驗產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們既有創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過具體知識的表象而對知識形成和應用的內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國傳統哲學對終極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大道至簡。在紛繁複雜的知識背後存在一個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達到“理解具有可遷移性”的目標。

作者特意提出了“學生的誤解以及我們的感悟”。誤解不是無知。它是指在一個新情況下用貌似合理但並非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我們已經明白,誤解具有非常有用的教學價值。誤解是將隱含的歧途顯性化,誤解具有袪魅解蔽的功能。誤解不僅僅需要糾正錯誤,它更重要的價值是一種嘗試,教師不但不能抑制這種嘗試,而且還要鼓勵,並參與共同試誤,進而啟發探索。歪打正著,因誤生奇,“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誤解之於生成,價值正在此處。

Tags:讀後感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