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通用6篇)

欄目: 讀後感 / 釋出於: / 人氣:2.74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通用6篇)

《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1

今天,我們學習了《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讓我對這個童話般的園子充滿了嚮往,對作者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充滿了憧憬。更吸引我的,是祖父的慈愛,仁德,對“我”胡鬧、任性的寬容,放飛“我”的天性,對“我”深深地愛。

祖父的園子是五彩繽紛,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種類繁多,五顏六色的昆蟲,在園子裡飛翔、蹦跳、嬉戲;五光十色,形態各異的花花草草,泛著淡淡的幽香,爭奇鬥豔的開放;高大挺秀,粗壯堅強的大榆樹,在陽光下,閃著金光,活力四射。在這樣美麗的園子中,跟著祖父四處轉悠。祖父幹什麼,“我”就幹什麼。但其實,“我”不是在勞作,而是在胡鬧。“我”拿著鋤頭的“頭”鏟地,不過是在地上亂鉤一陣。“我”分不清哪個是苗,哪個是草,把穀穗當做野草割掉,把草當做穀穗留著。

祖父的園子是色彩明麗的園子,自由的園子,快樂的園子,“我”也是自由的,快樂的。祖父的愛是暖融融的,像陽光一樣的,那麼溫暖,柔和。作者在童話般的園子中度過童年,在美麗的大自然中生活,在祖父濃濃的、暖暖的愛中成長,使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嚮往。

這個園子給了蕭紅無限的快樂,無限的留戀,也帶給了我無限的歡樂;祖父給了蕭紅無限的疼愛,無限的關心,同時也帶給了我無限的震撼,感動。

《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2

前幾天,我學了《祖父的園子》這一課,讀完後,我多麼羨慕祖父園子裡的植物和祖父的小孫女。

《祖父的園子》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祖父家有一個大花園。花園十分漂亮,有各種花兒和蝴蝶,作者十分喜歡它,因為它帶給了作者快樂。她在花園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植物想開一朵花也行,若不願意,一朵花也不開。總之,在這園子裡花兒、草兒、女孩兒……全是自由的,而這一切都來源於祖父對小孫女的愛。

這篇文章裡最令人羨慕的地方就是園子裡,大自然的美和植物自由了。倭瓜想爬上架,爬上房,沒有人管它。黃瓜願開一朵花,願結一個瓜,也沒有人管。玉米想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說想長到天上去,也沒有人管……它們在祖父的'園子裡是多麼愜意。女孩兒也一樣,在祖父的園子裡就算把穀子當狗尾草割掉也沒事兒,祖父是多麼愛她。而我們呢?天天作業多得很,做事有一點不對就會遭到指責,我們一點兒自由也沒有。

作業負擔只是語文、英語之類的都夠受了,還有科學作業,成天都不能出去玩兒。週末,只要我爸爸一說出去玩兒,我就立刻拒絕了,因為還有作業等著我做呢,我多麼想出去痛痛快快的玩兒啊!

學完這篇課文後,我想,作者那時候那麼自由、快樂,後來也不照樣當了作家?世上沒有那個上國小時死記硬背的學生能成為世界上知名的科學家。所以,請大人、老師們給我們一點自由,讓我們一起去親近大自然,給我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吧!

《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3

這一學期,讓我感觸最深的課文是是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中的《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蕭紅童年在祖父的園子裡的物、事和祖父。園子足以是作者童年時侯的樂園,讓她的童年充滿自由、充滿快樂,所以祖父的園子在作者心中是那麼的美好,是那麼的溫馨,是那麼的難以忘懷,而祖父的慈愛與呵護,更讓作者的童年充滿自由、快樂。

課文重點寫了小蕭紅在園子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生活,跟著祖父在園中種花種、拔穀子、鏟地、澆水……其實這些都只是孩童的玩耍,而不是勞動,是“亂鬧”,還有摘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捉螞蚱,更是小孩的遊戲。玩累了,就在園子的陰涼處睡下。讓作者感到快樂的,不止是祖父的園子,還是慈愛的祖父,他讓小蕭紅有了自由,有了快樂,在祖父的慈愛下,才有了小蕭紅兒時的自由、快樂、美好、幸福的童年。正因為作者心靈的自由,所以在她孩童的眼裡,在她的筆下,園子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快樂的。

文中小蕭紅的`自由、快樂的生活,讓我聯想到小時候在老家的童年生活。有一天,我和表弟在家外的一條很淺的小溪旁扔石子玩,後來我舉著一塊很大的石頭往溪裡扔,雖然很費力,不過石頭是成功扔進去了,但是我也摔進溪裡了!我整個人跌進了小溪,幸好小溪的水很淺,只沒到當時我的膝蓋還低點,但是我還是成了“落湯雞”。表弟看到我這副狼狽樣,在一旁哈哈大笑,我嘀咕著從水中走上來,之後我們立刻回家讓我把衣服換了,以免著涼。直到現在,我一想起這件事,就會捧腹大笑。

現在我們也許比以前的人在物質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但除此之外,幾乎什麼都沒有——沒有文中的園子,捉些昆蟲玩玩都很困難,日益先進的交通工具和高樓大廈都把孩子們隔開來了,沒有和藹可親的祖父、放任自由的祖父,有的都只是學不完的興趣班、輔導、補習和嘮叨不完的家長。我們的娛樂都只是看不完的動畫片,打不完的電子遊戲……沒有真正愉快的遊戲。

童年並不需要什麼,只需要自由,還有快樂。不然,就算有在幸福的家庭,也不會有多快樂。童年裡最重要的人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而是自由,不然,誰都不會快樂,因為每個人都需要自由!自由,才會快樂!

請給予我們自由的童年,我們需要自由的童年,大家都需要自由的童年!自由的童年,才會使我們有個快樂的童年!

《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4

這是一個美麗的花園,處處色彩繽紛;這是一個美好的童年,處處洋溢歡笑;這是一種包容的愛,時時溫暖我心。祖父,一個平凡的人,卻讓蕭紅的童年,那樣美麗,那樣快樂,那樣幸福。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花園中,昆蟲各種各樣,豐富多彩。小時候,這裡卻還曾經是一個果園,但祖母的羊把樹給啃光了。而現在,“我”和祖父整天在園子裡轉,無論是栽花、拔草、種菜、澆地,祖父做什麼,“我’便跟著做什麼。但由於“我”的胡鬧、貪玩,常常把菜種踢飛、把穀穗當做狗尾草割掉,可祖父卻沒有絲毫的責備。有時,“我”還會隨意地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在園子中,似乎什麼都是快樂的,什麼都是自由的,那樣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而玩累了的時候,“我”只要找個陰涼的地方一躺,就睡了。

細細品讀著整篇文章,我似乎進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祖父的園子竟是如此的美麗!令人享受,令人心馳神往。話語似乎不知不覺中就要脫口而出。那種生活是何等的自在?!那種快樂,是何等的自得?!那種美麗,又是何等的自然?!童年時的'蕭紅,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沒有任何人的約束,由著自己的性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在作者那雙明亮的眼眸中,我看到了那份無比的快樂、自由與幸福。

而同時,園子裡的什麼也都是快樂的——花開似睡醒、鳥飛似閒逛、蟲叫似說話,而什麼,也同樣是自由的——倭瓜任其生長、黃瓜隨意結瓜、玉米自行長高。沒有人干涉,就連太陽也不過問。在這自由、美好的園子裡,幼小的蕭紅的心中,還隱藏著一個說不出的祕密——祖父寬厚、慈祥、包容的愛。

說它偉大,似乎還攀不上祖父那深厚的高峰;說它溫暖,似乎也達不到那慈祥的笑容;說它縱容,似乎它真的不及祖父那和善的話語。回味著,品味著,不覺心中那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正因為有了那種愛的陪伴,蕭紅才會自由,才會真切感受到園子裡的美好。

因為家裡離“長青公園”非常近,所以小的時候,我幾乎每日都會在媽媽的陪伴下,沉浸公園中。我捕捉著各種各樣的小昆蟲、追逐著自由自在的小麻雀,一會兒進了樹林,一會兒又上了假山,如果抓不到,我就摘下一根長長的、掛滿綠葉兒的柳條,又跑去喂鹿了。童年的我,就在這寬闊、碧綠的大公園裡,悠然自得地玩耍著、嬉戲著,度過了快樂的一天又一天。

人們都說,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畫上有我們跳躍的身影。是啊,童年是畫,是歌,更是一首奇麗的小詩。童年,有我們的喜悅,有我們的幸福,也有我們騰飛的夢想。

《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5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題目叫做:《祖父的園子》。學完這篇課文,我感受頗深。

這篇課文主要講:“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裡什麼都有。這花園原來是果園。每天,祖父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由於“我”鏟地,把狗尾草留到了地裡,而祖父教“我”分辨了穀子和狗尾草。而“我”心不在焉的聽完後,就去玩別的了。在“我”的眼裡,什麼都是活的。我在這自由的地方,度過了“我”的童年。

童年,的確是無憂無慮的、天真可愛的。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度過了童年,而這也是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快樂的。在作者的眼裡,什麼都是活的,這是為什麼?因為作者在園子中覺得很快樂,所以認為園子裡的一切都是快樂的、美好的;在作者的眼裡,什麼都是自由自在的`,這是為什麼?因為作者在園子中很自由自在,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認為園子裡的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在作者眼裡,童年是在她的記憶中最美好、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是快樂的、自由的,而祖父對她也有著深深的愛,那種包容的愛。

是呀!在童年中我們一定有很多的有趣好玩的事情,把“不值”當成“不直”;把“洗面奶”當成“牛奶”;把“驗鐵”的“鐵”當成“吸鐵石”能夠吸上的“鐵”……這些雖然很幼稚、很天真,但是這些事情也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是嗎?所以,現在的小朋友們請珍惜你們的童年吧!

童年,如同海灘上五彩繽紛的貝殼,閃爍著,美麗著。《祖父的園子》,我也不會忘懷。

《祖父的園子》優秀讀後感6

這篇課文來自蕭紅的《呼蘭河傳》。

敘述了作者兒時的家有一個花園,作者和她的`祖父整天都在那裡轉,祖父鏟地,作者不會鏟,就趴在地上用鋤頭亂搗一通。作者把水灑上天,裝做下雨……還有許多事,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作者童年時代的天真和活潑。我也有我的快樂,那是我童年記憶中在老屋的一段回憶。我的老屋坐落在學宮旁邊,每天早晨我都去學宮裡的眼鏡池餵魚,那裡老婆婆也很歡迎我,直到現在那老婆婆見到我還是問寒問暖的,其關心程度決不比以前少一點點。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真的很美。

著篇文章表現了親近自然景物,親近小生命的幸福與快樂,寄託了對故鄉的懷念,對自由純真的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