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

欄目: 說課稿 / 釋出於: / 人氣:1.14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說課稿模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說課稿模板

關於說課稿模板1

一、教材地位作用與結構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本單元的地位:本課是《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二框。本節內容是上承《影響價格的因素》下接《多彩的消費》的部分,因此,在本單元內容中,起著橋樑與紐帶的作用。

本節結構內容簡析:本節課在結構上有兩個目題:“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在第一個目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中要讓學生清楚:一般性的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價格的變動對生活必須品與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是怎樣的;在互為互補品與替代品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對另外一種商品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在對第二目“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的學習中,要讓學生理解:價格變動對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具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闡明理解透價格變動的.影響不僅對一個企業的經營者有著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對於個人的生活、民族國家的發展也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二、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含義;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和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2 能力目標:(1)運用價格與供求的曲線圖培養學生閱讀和獲取資訊,並對資訊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2)運用嘉祥縣20xx年---20xx年蒜薹價格的變動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要求學生調動和運用有關價格的知識,與案例的有關資訊建立正確的聯絡,理解和分析問題。(3)結合三鹿集團破產倒閉的案例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例項,提高學生對經濟生活的認識,提高他們理解和參與日常經濟生活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本課尤其是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瞭解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只有不斷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場競爭的勝利。學習了這些理論,可以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以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三、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依據課程標準以及我們所確定的教學目標,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確定為本節課的重點;而“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既是本課的重點還是本課的難點,這裡要講清楚價格的變動究竟是怎麼樣來調節生產、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以及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的。

四、 教法

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本節課具體採用討論式,探究式教學,在總體上是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要指導思想,通過啟發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經濟現象,參與教師指導的教學活動,並提高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有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

五、 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對於本課我認為依然要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但是要鼓勵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除了自主學習以外還要學會合作探究,

確定探究主題:①嘉祥縣服務行業的價格變動狀況及影響;

②嘉祥鎮五千畝反季節蔬菜的種植及效益狀況調查。

分組合作探究

得出探究結論

六、 課後作業的佈置

對於作業的佈置我認為既要體現本節課的知識點還要顧及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特點,根據政治學科的特點我認為最好是出一個材料而有多個設問。

我為本節課出的作業是:汽車和汽油是互補商品,汽車價格的下降對汽油會有什麼影響?請你舉一互為替代品的兩種商品的例子,並分析其中一中商品的價格上升,另外一中商品的需求量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關於說課稿模板2

一、說教材

針對當今一部分孩子面對父母關愛無動於衷的現狀,希望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教育。力求通過本課潤澤學生的情感世界,感受親情的溫暖,喚醒感恩意識,體會到自己的家庭充滿愛心,充滿了溫馨和快樂。

《心中那盞燈》這一單元內容主要體現愛的主題即:師生之愛、父子親情、陌生人的真誠、兩岸同胞的骨肉情。《心中那盞燈》主要講的是一位父親忍著寒冷為兒子做燈籠的事,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之情。文章以讚美燈來讚美人,來讚美父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說目標

我結合教材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心理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覆揣摩人物細節,根據上下文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能力目標:通過體會描寫父親做冰燈的語句,在多層次的感悟中體會出父親的愛。

情感目標:通過對文字的理解和拓展,懂得父親用愛製作冰燈給兒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憶,並表達出對父親的愛。

教學重點:

通過體會描寫父親做冰燈的語句,反覆揣摩人物細節,在朗讀中提升情感,體會出父親的愛。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充分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動用各種手段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學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建立一種教與導結合,以導為主,教與學結合,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

四、根據學情和教學目標,本節課我精心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1、複習匯入,創設情境。

2、品讀課文,感悟父愛。

3、拓展延伸,表達父愛。

下面,我具體介紹一下教學流程。

(一)複習匯入,創設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就用飽含深情的語言複習匯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走進了一個貧困的家庭,結識了一位平凡的父親。一盞沒過幾天就化了的並不華麗貴重的冰燈,卻帶給了一個八歲的孩子難得的幸福的'快樂,這該是一段怎樣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故事,繼續學習第18課《心中那盞燈》。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誰能說一說,第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複習匯入,帶學生回憶課文內容,很好地完成了故事的連結,把學生又一次帶入了情境。

(二)品讀課文,感悟父愛。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要素,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是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在這部分我採用了多種形式創設了情境。通過創設情境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1、品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師:父親已經答應了為我做燈,那他是怎麼樣為我做燈的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找出父親是如何為我做燈的語句。並畫出描寫父親做冰燈的動作的詞語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設計瞭如下的典型的問題情境和生活情境:

父親在打磨這塊冰時會有什麼感覺?你們在摸冰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打磨這塊冰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這麼艱辛的工作父親仍然去做,能讓學生感悟到父親的良苦用心。而且還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父親做這盞冰燈的艱辛以及父親那深深的愛子之情。

師:父親這樣愛我,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試著讀出來嗎?

生多種形式讀文。

把學生帶入這樣的情境之後,自然就激發了學生內心的情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文,使學生在讀中更進一步體悟到真情在父子之間湧動。

2、品讀父子之間的三次對話。

(1)第一次對話

師:請同學們注意:當我問父親:“爹你幹啥呢?”父親是怎樣回答的?誰再來讀一讀父親的話?孩子們,對於父親的回答你有什麼疑問嗎?

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創設使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思索,父親為什麼要答非所問呢?從普通的語言中又體悟了什麼呢?這樣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迸發出情感的火花,為下文做了鋪墊。

(2)第二次對話

我又說:“爹,你幹啥呢?”

父親把臉扭過來,有點尷尬地說:“我也想給你做個玻璃燈籠,可哪有玻璃呢?後來我就尋思著給你做個冰燈吧。這不,冰凍了一晚上,我正給你做著呢!”

在引導學生理解“尷尬“一詞後,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文中的父親為什麼尷尬?學生經過互相討論交流後,不僅弄清了父親尷尬的表面原因:沒有直接回答兒子的第一次對話,也弄清了父親尷尬的內在原因:想為兒子做玻璃但又找不到玻璃的無奈,為兒子做了燈籠但又不能滿足兒子要求的歉疚的心情。

(3)第三次對話

父親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取暖。我說:“爹,你冷不冷?來這兒暖和暖和吧!”隨即,我撩起了蓋在身上的被子。

父親急忙走過來,幫我掖好被子,連連說:“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

師:文中哪些詞語、句子使你感動了?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討論為什麼讓你感動了?

學生找重點詞,抓重點句,“疾步”、“連連”、“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感受到了父親當時的心情。在這一部分,學生在感悟、朗讀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發現、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能力。

3、品讀“我”感動的句子。

在學生找出我被父親感動的句子之後,我問學生:如果你就是作者,此時此刻你就是那個正在深切感受父愛的孩子,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流淚了嗎?”通過這一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深思,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文章要表達的父子親情。讓學生真正的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感受這種父愛之情。

4、品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這盞燈不久就化了,可是作者為什麼說它是一盞最美的燈呢?

學生在品讀了全文之後,已經極大地鋪墊了情感,到課文的最後情感的昇華已是水到渠成。“這盞燈代表著父親的愛”,“這是一盞凝聚著父愛的燈”。接著,讓學生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三)拓展延伸,表達父愛。

在這部分中我設定了三個環節。

1、讓學生講父親關愛自己的小事。

2、教師傾情講述自己父親的故事。

3、出示作者馬德在另一篇文章中寫給父親的話。

在這一部分中,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感受生活,同進配以多媒體課件,不僅深化了學生情感,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拓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積累。

總之,在這節語文課中,我通過讀書、對話、感悟,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感悟父愛,提煉父愛,讚美父愛,表達父愛。

關於說課稿模板3

一、說教學內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選自人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人間真情專題中,是一篇精讀課文,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前兩行敘事,後兩行寫景,景中卻包含著一個詩意的情節:帆影已消逝了,而詩人還在翹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片深情寄託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學習這篇課文旨在使學生通過誦讀感受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同時繼續積累詩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二.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送別古詩,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詩的前兩行敘事,後兩行寫景,將情與景交融在一起。四年級的學生大多是10歲左右的孩子,他們對古詩的理解有一定困難,不必讓學生必須把古詩意思說出來,只要理解就可以。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國小生背誦、學習古詩,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使孩子終生受益,好處數不勝數。學習古詩不能專搞語法知識,本身枯燥無味不說,還使得學生忽略了重要的古詩文內涵,又佔用大部分時間,阻礙了學生的閱讀積累。既消滅了學習的興趣,又消滅了學到知識的可能性。古詩學習應該做到“三要”:詩句要反覆誦讀,詩意要大致瞭解,詩篇須熟讀背誦。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1.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古詩的特色,努力促使學生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詩人情況,在理解詩句以及重點詞語含義的基礎上,能夠背誦、默寫古詩,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手邊的工具書以及課前查詢的資料瞭解詩人,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展開想象、聯絡生活實際的方法,使學生感悟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感受朋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本課情真意切且詩文優美,富於想象的特點,制定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有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把理解詩句作為教學難點,課堂中採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自主學習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充分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內涵。

四.說教材處理:

本堂課的教學在教材處理上,我重點進行了三方面的處理,一是課前安排學生收集資料,養成學生收集資訊的能力;二是以這首古詩的意境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三是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大膽改革,即對古詩進行改寫,把古詩改寫成故事。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評價方式及教學手段: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文字自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詩文對照,理解詩詞大意:

2、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

3、以朗讀為主線,發展學生的能力。

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說一說方法來學習課文。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理念: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語言的美,並積累語言。熟讀自然成誦,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記憶,有效地促進語言的形成。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自主學習,繼續小組合作,主動探究。讓學生互相評價,自我評價,老師給予適當的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揭示題意。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離不開什麼嗎?就一個字。(引導生答是愛。)是啊,愛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愛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愛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生長;愛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愛是理解,是寬容,還是力量。今天,我們就走進“人間真情”這一單元的學習。第二十課中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就充分體現了朋友之間的愛。(板書:)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出來。(提示:是誰送誰,從什麼地方到什麼地方去。)

3.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瞭解李白、孟浩然兩位詩人。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人?(唐代著名的詩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關係?

3)這首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4.師生互動,瞭解黃鶴樓:課件展現黃鶴樓雄姿;板畫長江圖,明確黃鶴樓、廣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資料,瞭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摯友誼的故事。(大量的前期工作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首古詩。)

(二)初知詩意,質疑梳疑

1、學法“引路”,自學古詩。

A、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我們怎樣來學習古詩的?

B、歸納學習方法: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入詩境、悟詩情

複習鞏固合理的學習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力一詞有待商確)

2、“知詩人、解詩題”

A、指名介紹李白

B、說說詩題給了我們哪些資訊

C、指名學生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在這一環節,讓學生利用課前蒐集的資料進行介紹,並進行資料地展示,教師做適當的補充,不僅培養了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且表現了新課標所指:強調語文課程的現代意識,適應時代的發展的需要這一特點

3、理詩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古詩多讀幾遍,自學生字詞,藉助手中的工具書以及書上的註釋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然後和同桌交流。把不懂惑有疑惑的地方劃下來,比如:(略)

此時老師要做的是恰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分析.古人嘗雲,學貴有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個性化的問題,對詩文的反應也是多元化的.教師在這個環節中,

應鼓勵學生多發問,培養質疑精神,讓學生樂問,促進自主學習,讓學生善問.

(三)、賞析佳句,入境悟情

1、入詩境、悟詩情

A、自讀品味詩境

詩文語言傳神盡意,學生理解了詩句的表意,但對於那優美的語言,還沒有注意,更沒有對文章動情.怎樣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呢?這時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去讀.在這裡注重體會這樣幾處:煙花三月下揚州:三月的`揚州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景象。重點體會:煙花三月為後面學生的想象做好鋪墊。

B、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從哪裡體會到的?

以一個問題為發散點,給學生們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學生可以根據對詩文的理解,從各個方面去思考,感悟,從而啟用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C、圍繞“學法”,自主合作學習

指導各組採用不同的彙報形式,如:介紹李孟;說詩句意思,逐句朗讀、逐句解釋;抓住“煙花”“盡”“唯見”等重點詞語,解釋、朗讀、品味;抓課文插圖,結合自己的理解闡述畫面,小組合作將李白與孟浩然在黃鶴樓邊依依惜別的情形表演出來。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孩子們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來進行自主學習,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更牢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思想。

D、小組彙報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抓住:“煙花三月”的傳神,抓住盡字和唯字的傳情,來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先讓學生感受、理解,再通過讀表達美的感受,融理解運用為一體。相機引導孩子想象詩人送別老朋友時的心情怎樣?當孩子找到孤帆一句時:師:這時長江裡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為什麼只見“孤帆”?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裡會想些什麼?這樣用三個帶有梯步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目的是開啟學生思維,實現學生與文字對話,與作者對話.學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領悟,用自己的語言去溝通去表達.

最後詢問: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嗎?引領學生達到聲如耳聞,形如目睹,景如親臨,情同身受的意境,與文章達到共鳴.

這樣充分發揮了教師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的作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了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A、自由組合讀練習

B、配樂指名讀

C、想象畫面讀

D、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配樂讀旨在渲染離別氣氛,是對學生整體感知詩文基礎上的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想象畫面的讀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展開想象的翅膀,乘著思維的東風,融入了詩文所表達的美的意境之中.(什麼樣的意境有待商確).且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求.四次朗讀層層深入,每次朗讀的安排目的明確,注重體現了閱讀教學的特點和規律,牢牢把握“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思想。

(五)、拓展延伸、歸納昇華

A、教師順勢引導學生讀、背各自了解的其他表現人間真情的古詩

B、孩子們請你觀察書中插圖,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你手中的話筆描繪一下在李白和好友離別之時是什麼樣的情景呢?(可以圖文並茂)

(以上AB兩塊教學內容的安排順序是否合理有待商確)

《語文課程標準》還明確提出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絡,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要求說真話、說實話、說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鼓勵想象和幻想,鼓勵有創意地表達。鑑於此我設計了以上這樣一個環節,這個環節的設計也是把整堂課推進了高潮,讓孩子們在委婉悠揚的樂曲中描繪心中的畫面,孩子的情感也得以釋放,讓孩子快快樂樂地、實實在在地上了一節語文課。

七、說教學效果預測: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把這首詩背下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古詩的熱情,使學生養成收集資訊的能力。讓學生的情操在愛中得到昇華。

關於說課稿模板4

一、 說教材

今天我所說課的題目是《這個世界的音樂》。它是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二冊第三單元(說明文單元)的第四篇。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有了三篇文章對如何抓住學好說明文的關鍵問題作了鋪墊,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突出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 《這個世界的音樂》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它不僅帶著我的學生們再一次走進了神祕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而且還為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自然奧祕。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參要求,結合本文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 領會“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懂得自然界一些生物的“音樂”表現形式。

2、 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動的語言。

3、 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勇氣和信心及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讀作者的創作意圖,把握作品主題,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 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學生教授新知識時,自然要考慮我們的教學物件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徵,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計劃,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個世界的音樂》這篇課文時新教材的新課文,同時它也被確定為“自讀”課文,再加上學生剛剛進入高一,他們大都不喜歡讀說明文,感覺枯燥無味,這就有可能使他們讀不下去課文,或者雖然讀下去但也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針對學生的一系列心理狀態,我思考:怎樣在40分鐘時間裡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字身上來,完成對這篇科普說明文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

三、 說教學方法

(一) 從學情出發,首先把握兩個原則:

1、 注意高視點、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實到實處,再深入實施其他教學方式和手段。

2、 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材施教。

其次採取以下具體方法:

第一、 充分預習課文。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內容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標出段落、劃分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

第二、 根據學習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

第三、 分解重難點,以確保學生做到一課一得。

(二)、從課文字身出發,需注意:

作為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帶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採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後通過“討論”和“辯論”等形式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 教學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過學生自由誦讀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資訊。但由於說明文中某些內容較為抽象,所以我上課時利用錄音機錄製了一部分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親身品味、體驗。同時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將幾個需要討論和理解的問題顯示了出來,並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們去思考。

五、 說教學程式(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1課時

指導學習:課前自學和課堂討論相結合。(設計依據:課前預習是學習每一篇課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讀課文,自學是必須的;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和辯論可以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內容,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一)、匯入新課

1、請同學們先聽一段中國古典音樂《梁祝》,再聽幾段來自大自然的音樂。

明確:除了人類的音樂外,自然界的生物也有音樂。我們應該懂得尊重任何形式生命。

(二)、分析課文

提問:

1、“這個世界的音樂”究竟指的是怎樣的一種音樂?

(思考——討論——發言)

2、這種聲音是否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在原文中找答案)

3、 作者的觀點,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作音樂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思考——發言)

(三)“課堂小小辯論賽”

作者把音樂創作視為人類的生物性本能,也就是把動物與人類看作有某種質的類同,這是否抹殺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學生先討論,再發表自方觀點)

(四)、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事例加以證明 )

(五) 品味語言:生動幽默

(兼文學性和趣味性)

(六) 介紹“人生健康小訣竅”

1、 聽好的音樂可以使人

身心舒暢。

2、 聆聽古典音樂最有益於人的健康。

關於說課稿模板5

一、教材內容

1、複習:籃球行進間運球上籃;2:新授:籃球行進間傳接球上籃

3、素質練習:鑽過障礙物

二、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複習籃球行進間運球高(低)手上籃,學習行進間傳接球上籃。籃球是學生最喜愛的運動專案之一,而運球上籃和行進間傳接球上籃是籃球運動中的重要技術之一,是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和完成進攻戰術的主要途徑。行進間傳接球是做好進攻戰術的關鍵環節,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這一個重點技術的教學,讓學生儘快學習掌握行進間傳接球上籃的技術動作。

三、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主要教學物件為20xx年春季入學的高二年級學生32人,這些學生未參加會考,籃球運動技能學習掌握情況複雜、問題多,基礎差,學生之間的水平層次不一樣,存在差距;如果全部學生採用一樣的教學內容,練習方法,難度和要求,將直接影響到中、後進生的學習效果,合作學習也無法得到落實;且行進間傳接球上籃對學生的球技、速度等綜合素質要求高,這就要求教師要解決個體差異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

四、教學目標

1、複習行進間運球高(低)手上籃的技術動作。

2、通過分層教學,讓60%的學生學習掌握行進間傳接球上籃的腳步動作,使40%的學生行進間運球上籃的動作得到鞏固提高,並在練習中不斷獲得成功。

3、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的意識,使學生之間加強溝通、交流。

4、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重、難點

1、不出現帶球走步和掉球;2、掌握好傳接球的時機。

六、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本課主要採用先分後合一次等時輪換的組織形式進行教學。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有講解示範法、糾正錯誤法、自主練習法、鼓勵表揚法、小組合作和分層學習(教學)法。

七、教學特色

根據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將學生分為A、B兩組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兩組雖然學習一樣的內容,但練習的難度不一樣,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籃球技能的掌握特點;其次,組織形式新穎,通過巧妙的運用閒置的籃球記分架,設計腳步移動與運球、傳接球上籃的組合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四、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在課的尾聲增加了與籃球專項技術相關的身體素質練習;第五、通過分層指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從籃球運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學有所得,在互幫互助中融入集體,增強了合作學習、團結協作的精神。

八、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8′)

先組織學生進行佇列練習,達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再組織學生繞籃球場的端線、邊線、分位線、中線慢跑,通過改變跑的方式逐漸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統一口令下帶領學生活動全身的關節、韌帶、肌肉,跳、滑步的專項練習,使學生身體充分活動開,為基本部分的教學奠定基礎。

(二)基本部分(34’)

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籃球技能的情況,把全班學生分為A、B組,採用先分後合一次等時輪換的組織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先讓A組複習運球上籃和B組學習行進間傳接球上籃13′,又交換成A組學習行進間傳接球和B組複習運球鑽過障礙上籃13′,最後8′兩組合並進行身體素質練習。見圖(1)

在第一個13′,A組練習前先請B組的'優生示範,再進行練習,重點練習運球繞過障礙上籃和左右手交換運球繞過障礙上籃,要求不走步帶球,投籃至少能碰到籃圈;B組由教師示範再講解,然後兩人一組從端線出發行進間傳接球到中線,再傳接球返回限制區附近上籃,採用反覆講解示範、練習、對比,讓學生掌握傳球、接球和上籃的跨步動作,走步帶球和失誤一次各做5個俯臥撐。在第二個13′,A組練習行進間傳接球時,先要求傳球途中不掉球,後再要求腳步動作正確,直至投籃能碰到籃圈,整個教學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推進;而B組則運球鑽過障礙時不能碰到障礙,上籃不進可補兩次,如不進,則做5個俯臥撐。最後8′,把學生分成兩組,依次鑽過障礙物,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抓住了男生善於挑戰的心理,發展了學生的下肢力量。整個教學過程都不停的在變換著練習的形式,運、傳、投等組合練習,符合籃球運動的技術特點,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結束部分(3’)

先組織學生從上到下放鬆全身的肌肉,再對學習的情況進行小結,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法。

九、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一塊;2、籃球10個;3、障礙物3個。

十、預計教學效果

本課預計平均心率為135—140次/分,最高心率為160—180次/分,將出現在第十至三十四分鐘之間,運動密度約為50--55%,屬中等以上運動負荷。

注:請各位同仁多多指導。

關於說課稿模板6

一、說教材:

本課位於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主題為“可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本組教材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用具體的事情來說明一個道理。所說明的道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思想方法。《畫楊桃》作為一篇精讀課文,說的是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受到同學們取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從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結果,又教育我們要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認為課文可以分三個角度去教學,即“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在這“三大板塊”上建立感悟與體驗,在充分的閱讀之後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根據上面的解讀與分析,我認為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分塊解讀課文內容並從中受到“實事求是”的啟發,是本課學習的重難點。

為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我決定用兩課時完成本文學習。第一課時,認讀本課生字,整體感知,研讀“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這兩大板塊。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第二課時,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語,研讀“老師”的言行舉動,繼續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在回顧全文,深化“實事求是”的內涵。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及課時安排,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訂為:

1、認讀本課6個生字。2、讀通課文,把握課文的梗概。

3、能夠抓住關鍵詞句,運用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研讀“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這兩大板塊。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

4、初步認識“實事求是”的內涵,感受老老實實作畫的態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目光去評價別人。其中第2、3個目標是本課的重難點。

【教法學法】

朗讀體會法。簡化閱讀教學中的講讀環節,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覆誦,在誦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

讀寫結合法。在閱讀感悟文字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進行寫話,強化表達能力。

【說教學設計】

我將用四個板塊的設計來實現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1、圖片匯入,初讀整體感知。2、再讀課文,引導形成話題。3、走近作者,品讀“作畫態度”。4、走近同學,體會態度變化。

一、圖片匯入,初讀整體感知。

第一步,出示楊桃圖片,簡單介紹,拉近文字和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也進入美術課堂,一起去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樣畫楊桃的。然後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第二步,要求學生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新詞。

第三步,教師出示詞語:【叮囑審視輪流和顏悅色教誨受用】先要求學生讀準這些詞語,再請學生聯絡上下文說說其大致意思,最後讓學生選用詞語說說課文主要內容。這一設計首先是想讓學生初步瞭解文章大意,同時把學習詞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既使學生理解了詞義,又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詞語。

二、再讀課文,引導形成話題。

第一步:請同學再讀課文,想想我在課堂上是如何畫楊桃的。

第二步:請學生用結合其中的一個字或一個詞來談談感受,找出關鍵詞—老老實實,通過理解引導學生形成話題:如何理解“實事求是”其中的涵義。

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聚焦關鍵詞“老老實實”,形成話題。一方面是力圖引導學生抓住作者著力刻畫和描摹的中心點、情感的昇華點、主題的凝聚點。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激起學生的課堂實踐興趣,使學生能夠圍繞中心話題,自主研讀文章,理解文章所承載的情感。

三、走近作者,品讀“作畫態度”

這一環節,我打算圍繞“老老實實”這個詞進行突破。

第一步:引導學生自由讀1-2段:結合句子說說如何理解“我”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我預設學生會找出以下兩處:

第一處:父親的話。針對此處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讀後說說讀懂了什麼?結合學生的回答,同時解決對於“想當然”這個詞的理解。讓學生明白想當然只能畫走了樣。接著引導理解父親的嚴肅和語重心長,並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就能理解我正是老老實實地聽從了父親的叮囑,才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第二處: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就此處我選擇用對話的形式和“現身說法”的方式(也就是讓學生坐在“我”的位置上來看看這隻楊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角度,會使你看到的東西和別人看到的不一樣,讓學生作者的感受獲得共鳴,然後引導學生把這份共鳴讀出來。

第二步,將第二處與第一處進行迴應。讓學生體會小作者在看到楊桃時心中也產生過疑惑,是父親的叮囑讓我消除了疑惑。再讀“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時能讀出實事求是,讀出我對自己的.畫的滿意和自信。

四、走近同學,體會態度變化

這一環節,我打算用對比朗讀的形式進行突破。

第一步: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教師與同學的對話。然後交流自己有什麼發現?我預設引導學生抓住標點符號來理解同學們的心理。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第二步: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

第三步:教師轉動楊桃讓所有學生都體驗這個角度,然後提問:你就是剛才發出嘲笑聲的同學,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心裡想說些什麼呢?拿起你的筆,寫下你想說的話。引導學生寫下心底的感受。

相信通過這三步的層層遞進,在學生的文字裡一定會感受到學生已經學會去尊重在別人作畫時的實事求是。這時,適時地迴應父親的叮嚀,進一步理解“老老實實”,之後再次朗讀這些對話,學生的朗讀一定有一個新的提高。

在第三第四環節的設計裡,我採用多種方式突破難點,目的在於想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自主探究與文字進行交流,同時藉助多種朗讀手段達到加深對課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

【板書設計】畫楊桃

爸爸: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

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

【說效果】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我都把學生放在和教師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新型民主的師生關係,從而調動了課堂教學主體——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閱讀的全程中去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關於說課稿模板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是來應聘國小數學教師的考生(不要說名字)。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數的加法與減法》,以下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首先,我對教材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小數加法與減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教科書(++版)五年級上冊第++頁的內容。學生在學習此內容之前,已經學過了小數的性質以及整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為學習這部分內容做好了有力的知識支撐。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學習後面的相關內容積累了知識經驗,並且在今後的生活和進一步的學習中有廣泛的運用。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與分析,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並掌握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絡,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興趣,形成積極的數學情感。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小數加法與減法》這一知識的地位和作用,(教案 )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根據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小數點對齊數位對齊的道理。

二、接下來說說本節課的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有效地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於他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主觀性和能動性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並且他們開始有意識的主動的去探索周圍未知的世界,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寫一些關於學生的特徵)根據他們的這些特徵,我設計了創設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數學教學方法,使學生經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體的情境中親自體驗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過程。

新課標指出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為此,本課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主,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驗證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全面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三、為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其他的'都差不多,就是說教法那裡要加上學情的分析,還有就是有一些新理念好的,在這一過程中,我將探究知識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總結規律、解決問題,達到會學習、能學習、愛學習的目的。

有一些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的,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在這個環節中,我力求體現由扶到放的思想,讓學生通過……等學習活動,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

歸納總結方面,通過歸納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再次進行系統的整理與鞏固,突出本課的重點,構建了知識結構,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能力,並且通過學生自己回答,讓他們學會自我評價,體現了新課標評價的多樣性,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發展能力。

最後關於探索方面的,入第二個環節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你可以借用這句話,布魯納提出,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的學,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是當前國小數學教學改革的理念。

關於說課稿模板8

一、說教材

《鋁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鋁,氫氧化鋁,鋁鹽-明礬等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習金屬鋁的化學性質,以及金屬鈉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基礎上,對金屬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進行較為深入、系統地學習。它側重於使學生理解怎樣去學習金屬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質和變化,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應用價值,為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學概念和理論的用武之地,為以後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學生已學習了鋁的化學性質,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模式,這為本節課學習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奠定了基礎。但兩性化合物這個概念學生並沒有接觸過,要想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這個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學學科的典型手段——實驗。教材中對鋁的化合物性質的探究,尤其是對氫氧化鋁兩性的探究,是這一塊內容的重點,在學生以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要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對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好的鋪墊作用。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說出氧化鋁的主要物理性質;

(2)學會實驗室製取氫氧化鋁的方法及Al3+的鑑定方法

(3)理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分別與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4)知道鋁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礬的相關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設計實驗來判斷兩性化合物並驗證其性質,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正確的實驗操作,合理的實驗設計和分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實驗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設計實驗,體會通過實驗發現物質性質的過程;分析鋁的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學會辯證的認識事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

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性質,Al(OH)3的製備

【難點】

Al(OH)3的製備,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過渡】根據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採用多媒體展示內容與先前學習的知識形成衝突認知衝突進行匯入,以實驗探究法為主線,結合使用隨堂實驗、多媒體展示、啟發法、比較、歸納分析、交流討論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學習中要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在教學中要開展“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體驗;在探究中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

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利用已學習的鋁的化學性質,來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知識。通過生活例項的引入,學生相互討論、自主探究、動手實驗來完成氫氧化鋁的製備,並獲取氫氧化鋁的兩性知識。充分利用了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來完成學習目標,達到了教學目標要求。

【過渡】接下來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匯入新課

首先是匯入環節,在此環節中我準備用創設情境法進行匯入。在課程開始前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鋁製產品的圖片。這與學生已學過鋁的性質很活潑形成了認知衝突,引發學生思考活潑的鋁,怎麼可以應有的這麼廣泛,激發對鋁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探討,開啟了課堂教學。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接下來進入新課教學環節。此環節我將並應用已學的鋁的化學性質的方法,藉助實物、學生動手實驗的方法進行教教學,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參與新知的建構。

1.實操結合,形成概念。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觀察氧化鋁粉末實物,來認識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再通過結合匯入時應用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哪些物質可以腐蝕這些產品。學生已有的鋁性質的知識,進行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新知識。

2.實驗探究,深化概念。

教師出示生活實物胃舒平,引發學生製備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鋁,開啟氫氧化鋁知識的學習。

接著讓學生圍繞著氫氧化鋁的製備進行討論,學生得出有兩種方法都可以得到氫氧化鋁,(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來製備。(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來製備。學生進行實驗,並根據實驗,得出氫氧化鋁的製備方法。

在製備的過程中,學生們發現氫氧化鋁可以溶解強氧化鈉得新知,學生通過用氧化鋁性質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實驗驗證,獲取氫氧化鋁兩性的知識。最後教師總結,並補充氫氧化物的又一化學性質-不穩定性。

通過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學生已經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鋁鹽知識的學習中,教師知識通過新聞例項引入明礬,學生自主學習的到鋁鹽的化學性質。

這一環節的設計中主要是使用了層層逼進進行探,學生的自主學習發揮到淋漓盡致。為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加深了學生理解和掌握金屬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知識。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在鋁的重要化合物知識學完後為學生呈現兩個題,鞏固所學知識,並提升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1.可溶性鋁鹽與NaOH溶液互滴時,其現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畫出生成的沉澱與滴加溶液間量的影象關係並寫出相關的離子方程式?若是偏鋁酸鹽溶液和鹽酸互滴時現象又會如何呢?

2. 請完成下列鋁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係圖,並寫出上述轉化圖中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對本節內容加以鞏固延伸。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

採取學生先小結,老師後總結的方式,目的在於:

1、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

2、實施以主動建構為基礎的精簡教學策略,以圖表的方式直觀讓學生清楚本節的內容要點,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使學生知識系統化,網路化。

佈置作業:

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本節課的課後作業預留了必做題及選做題的方式。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採用的是綱領式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關於說課稿模板9

一、說教材

《山谷中的謎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蘇教版語文教科書第十二冊的一片講讀課文。

本文主要寫兩位旅行者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條山谷中旅行,發現了山古裡的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之謎而揭示的人生哲理。不僅表現了人們在大自然面前勇於探索的精神,而且展示了人們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思考。初步領悟在逆境和壓力面前,既要敢於抗爭,也要學會退讓,以退為進。揭示了“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活和更好的發展”這一人生哲理。

根據新課標對高年級學生的要求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進一步培養朗讀能力,品析推敲重點詞句。

2、理解課文,瞭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領會既要敢於抗爭也要學會退讓的道理。

3、聯絡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理解“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的深刻含義。

根據教材特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聯絡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理解第二個旅行者的話和文中最後一個自然段“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的深刻含義。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六年級學生已具有初步閱讀理解的能力,視野較寬,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利用學生已有的語文學習經驗,巧妙結合遠端豐富的資源,通過直觀展示,以讀促悟,扶放結合的方法,抓住謎底為切入口,直奔謎底所揭示的人生哲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學法

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教法,採用“讀——找——品——悟——論”的方法學習課文。

三、說教學流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課文

1、匯入課文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可知道山谷中有什麼迷?(幻燈展示圖片資源)

生:西坡長滿鬆、柏、柘、女貞等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這一奇異的自然景觀就是一個謎。

師:看吧,雪松經受著風欺血壓,可它依然傲骨挺立,看著它們,同學們能不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讚美它呢?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用一首詩,有的用一個成語,有的用一句優美的句子讚美了雪松的堅強品質。

[及時溫故,學以自用,同時通過直觀展示,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想象的空間裡自由馳騁,培養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細讀課文深刻領悟

教學時,圍繞“為什麼西坡長滿鬆、柏、柘、女貞等雜樹,而東坡只長雪松?”以這個謎面直奔謎底,組織讀讀,找找,畫出有關句子細細品析,再進行小組討論

謎底是什麼?是誰發現的?學生默讀課文第二段,找出謎底。

(出示課文揭示謎底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出“東坡只長雪松”的關鍵在於“東坡雪大”以及“雪松的本領和頑強的生命力”接著我趁熱打鐵:那麼雪松到底有什麼本領呢?課文又是怎樣描述的呢?學生再讀課文第二段,找出描寫雪松特點和品質的詞語,畫出雪松與大雪做抗爭的語句。

(出示有關句子)學生反覆悟讀,讀出雪松是在儘可能的去承受大雪的壓力,而又實在承受不住的情況下才選擇彎曲。雪松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存活,是因為它學會了“彎曲”。我在詮釋“彎曲”這個詞時,不是狹隘的定義為一種鬥爭的行為策略,而是拓寬“彎曲”的內涵。“彎曲”不是懦弱,只是暫時的退讓,為的是尋找機會“反彈”以退為進。讀到這裡,我們都被雪松什麼樣的精神所折服呢?(不屈不撓,能屈能伸)

是啊!雪松雖然暫時的彎曲了,但這裡蘊藏著抗爭的力量。

[這部分的設計依據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課堂上我充分讓學生閱讀感悟,緊扣文中重點詞,關鍵句,反覆讀,慢慢嚼,細細品,深深悟。並不失時機的'組織交流,讓學生把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通過語言領悟釋放出來,達到培養學生朗讀、分析、理解和感悟能力。]

(出示兩位旅行者啟示的話)重點品悟第二個旅行者的啟示,交流討論從第二個旅行者的話中你明白了什麼?想到什麼?聯絡生活實際談談什麼時候該正面抗爭,什麼時候該適時退讓,以及古今中外有哪些人具有雪松這種精神的?讓學生自由談感受。

(出示越王勾踐和司馬遷的課件資源)說說畫面的人物和主要事蹟,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這一人生哲理。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把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書面哲理通過學生的討論,感悟,又重新回到了學生的生活中去,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的生活經驗,為每個學生創造富有個性的發展空間]

活中去,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的生活經驗,為每個學生創造富有個性的發展空間。

(三)、總結課文加深感悟

1、指著板書總結課文內容

2、(出示遠端同步聯絡)加深對生活中事例的理解和感受

關於說課稿模板10

《杏兒熟了》這篇課文,主要寫杏兒成熟時,鄰居家的小淘淘等小夥伴來偷摘杏兒,不僅沒有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兒,表現了奶奶寬厚、善良的品格。課文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淺顯易懂,語言優美,學生可以從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下面我就從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自我把握、教學設計理念、教法與學法、教學程式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課時的安排和教學目標的設定

本課是這一冊第七單元的一篇重點課文,這一單元的重點是如何概括段落大意,我覺得概括段意並非難點,關鍵是讓學生如何對課文進行正確的分段。要想讓學生準確地分段,首先還是在於讓學生深入地把握住課文的內容。課文內容能深入人心了,分段自然能輕鬆了,概括段意也能水到渠成了。所以我根據單元的訓練重點,計劃用兩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課時,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能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深入感知課文的內容。

能力目標:以讀感悟,理解句子“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感受奶奶善良寬厚的品格。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奶奶深深的思念之情,懂得與人分享。

這些目標中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掌握課文內容;理解句子“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感受奶奶寬厚善良的品格。

安排的第二課時目標就是落實單元訓練重點,分好段落,說好段意和進一步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二、我對教材內容的把握

課文先寫了杏兒的多和好,再通過一件事來反映奶奶寬厚善良的品格,最後寫了我在奶奶的影響下,懂得了與人分享的道理。表面上以杏兒熟了為線索,其實課文最想反映的是奶奶這一人物的品格。奶奶是全文的中心,讀懂了奶奶這一人物,課文的內容也就全掌握了。我分析了課文後發現,奶奶的寬厚善良都能融入到一個“笑”字中。在第一段中有一個“奶奶忍不住笑了”,第二段中有一個“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抓住這兩個笑,就能學懂第一段中奶奶因杏兒多而笑,因孫子的天真而笑;也能學懂第二段中奶奶面對小淘淘他們這些小饞猴露出了寬容的微笑。但第三個笑,課文中沒有寫。第三大段中有沒有笑呢?有,雖然奶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孫子的行為足以讓奶奶又一次露出微笑,怎麼才能讓學生體會到這一笑呢?我就在學生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寫下小作者想對奶奶說的.話,如果奶奶聽到這些話,看到小孫孫的行為,不是就笑了嗎?再來看這三個笑,一個比一個深入,一個比一個有價值,從笑杏兒多的人人都能做到的笑,到體現奶奶品格的寬厚的笑,最後是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意味深長的看不到的笑。讀懂了這三個笑,學生的理解層層推進了。鑑於我對課文的這一分析,所以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就緊緊抓住奶奶的“笑”來貫穿整個教學流程,讓學生讀懂全文內容。

三、教學設計理念

理念一,語文教學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今天的這一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一價值觀。如何讓學生懂得這一句話內在的含義,首先就得理解奶奶對待小夥伴們的態度,懂得奶奶在把果子分給大家吃時的快樂,懂得奶奶這樣做讓大家都得到了快樂。學生懂得了的基礎上,再來感受這一份快樂,讓學生體驗打杏兒時的不容易但快樂的感覺;讓學生想像小夥伴吃杏兒的快樂場面。通過這樣的課堂感受,我想學生才會真正懂得“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一道理,進而在自己的生活中懂得與人分享的快樂。

理念二,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語文課要注重讀,讀的魅力大家都深深感受過。今天,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一步的讀,是淺顯的。課文的語言易懂,生字只有四個,對於四年級的學生肯定能讀通。所以在讀後,我讓學生說說你讀懂了什麼,學生都能較準確地說出課文的內容。第二次讀,我讓學生關注重點人物奶奶。這一讀,深入了一步,學生不但找到了寫奶奶笑的句子,還還思考奶奶為什麼在笑。接下去就是更深入地讀,讀好自己對重點理解來。這些讀,把奶奶的寬厚善良都感悟出來了。

理念三,語文教育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情感、體驗和獨特的、個性化的、多元化的理解。這一課的內容似乎都有一個標準的理解尺度,怎麼樣才能體現這一教學理念呢?在讀寫奶奶顫顫巍巍打杏兒這一句時,一般我們的理解都是應該讀出奶奶打杏兒的艱難。但仔細一想,這一句話還能不能體現出其他的感受呢?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看到了怎麼樣的畫面,結果我想學生不但會看到了奶奶顫顫巍巍打杏兒的情景,還會看到杏兒一個接一個落下來的情景,看到旁邊小夥伴們歡快的情景。這些獨特的體驗,不是比一個標準的理解尺度更珍貴嗎?把看到的情景融入到朗讀中去,學生會讀得更有滋有味。

四、教法

“教有多法,但無定法”。根據課文的特點和本課時的目標要求,我主要採用直觀教學法、情感朗讀理解法、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

五、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學”的方法,讓學生會讀,會學,在讀讀、想想、寫寫中調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圖片揭趣。

這一部分是課堂的開始,我努力創設一個輕鬆、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進入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以讀為本”,初步感知課文。

無論教改改到何處,放棄了朗讀,就等於放棄了一切。“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在揭示課題後就讓學生去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全文內容。

(三)抓住奶奶的第一笑,理解寫杏兒多的句子。

(四)抓住奶奶的第二笑,感受奶奶的品格,理解重點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五)抓住杏兒笑了和奶奶的第三笑,感受我的懂事、成長。

關於說課稿模板11

今天我與大家交流的內容是說課。那什麼是說課呢?其實說法也很多,但我認為其中的一種說法是比較恰當的:說課就是教師針對某一觀點、問題或具體課題,口頭表述其教學設想與理論依據。通俗的說法就是讓聽者知道你“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就行。說課通常分為二大型別.課前說課和課後說課。

下面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一下“課前怎樣說課”。通過查詢一些權威資料和專家撰寫的材料,綜合來說, 課前說課包括: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四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它不同的要求和說法。說課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說課中通常以教材分析和教學過程為重點。教材分析中以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為主。教學過程中以新課和練習設計為主。希望大家在說課時掌握一下側重點。接下來我將一一和大家共同整理各部分的要點。

一、說教材,這裡包括這樣幾點:

1、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包括題目、在第幾冊、第幾單元、第幾節、教材的前後聯絡以及它的地位、有時還要簡單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說教材內容時可以多說也可以少說,可以按上面介紹的順序說、也可以打亂順序說,要因教材而定。學情分析可以與教材分析合著說,也可以單獨來說。說的時候主要圍繞本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所處環境對知識的影響,簡單的分析就可以。 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三大領域目標予以整合,做到具

2、說教學目標,在新課標中倡導我們將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

體全面。設計目標時就要圍繞這三方面來來說。

(1) 知識與技能目標中要讓學生:瞭解什麼、記憶什麼、理解什麼、應用什麼。

(2) 過程與方法目標中要培養學生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

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社會責任感以及勤奮、堅毅、合作等優良品德。

3 重點、難點,在說重難點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突破重、難點的

策略和方法簡單的談一談。關於三維目標和重難點的制定,我們只要

以課程標準為參考就可以。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進行本節課的講解。這樣我們就自然的過渡到教法和學法上。

二 、 說教法、學法

關於教法和學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教法和學法可以分別敘述,第二種是可以合在一起說,第三種教法和學法可以穿插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採用哪種方式,這部分說明不宜太繁瑣,只要說出你採用的主要教學手段就可以,最好是有特點的。在說課中,教師有必要把採用方法及相關的理論依據說出來。在這裡也要把教具準備說一下。這裡我也將二者合起來說了,所以直接進入第四個問題。

三、 說教學流程

說教學流程是說課的重點部分、顧名思義就是教學的過程,但不要流水賬似地每一個細節都說,挑有特色的與眾不同的說,這樣在說

課的時候才不會引起聽者的倦怠情緒,有重點,聽著也輕鬆。為了使聽者更清晰的瞭解本節課我們所設計的內容,建議大家可以採用先說整體設計,後具體細說。

1.整體設計

應該說一說課堂設計的整體思路是在什麼樣的思想指導下設計教學的?基本都是指我們所參考的課程標準,而不要說成以大綱為準,那是老的說法了。我們要掌握數學建模的思想,應該以“創設情景——建立模型——實踐運用”這樣的一個結構來設計本節課的`內容,創設情境其實就是我們匯入部分,建立模型就是講授新知部分,實踐運用就是鞏固練習部分等,體現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又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做數學的教學理念。也就是我們在設計每個環節的時候,都要考慮知識與生活要緊密連線,不要過於抽象,尤其低段教學。

2 環節設計

圍繞你的整體思路,一一來說明主要教學環節,或者說是教學框架,著重闡述重難點的處理,說說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具體有效的教學措施,所以要多談談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教師的教學策略。比如在重難點的處理上,你設計了哪些問題,預測第一方案效果不好的話,第二方案又怎樣設計呢?在練習中你安排了哪些練習,有沒有體現出層次性等,另外一定要介紹自己有最特色的地方。在說教與學的內容時,不能照搬教案給學生上課那樣詳細講解,而要力爭做到詳略得當,重點內容重點說,難點突破詳細說,理論依據也就是設

計意圖(包括教學方法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依據等要簡單說。只要讓聽者知道“教什麼了”、“怎樣教了”、“為什麼這樣教”就行。整個匯入、新授、練習說完之後別忘了說板書設計。

3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視具體說課的要求而定。一般地,若是教學研究活動中的說課,這一環節可以省略,但若作為業務評比,則可在說課的過程中直接在黑板上或課件中演示就行。最後還要說一說教學效果預測。

4 教學效果預測:將自己教學預案的設計,產生的效果簡單的談一談。

最後 要有結尾提示語言 例如 以上就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 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 。到此一節完整的說課才算結束。下面給大家播放一個完整的說課稿模式。

以上內容就是我對課前說課的淺顯理解,不是很完善,希望可以開啟您的思路,創意出自己獨特的說課風采。

關於說課稿模板1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這部分我將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歸園田居》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第六單元《詩四首》中的一首。屬於必讀課。本單元收錄了《三峽》、《短文兩篇》和《湖心亭看雪》等都是描繪自然山水景物的優秀詩篇。通過本單元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秀美風光,理解詩人在嘈雜的社會環境中迴歸清新自然的閒適之情。通過《歸園田居其三》的學習,使學生對山水田園詩有初步的瞭解,感受田園生活的喜人情趣和作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後的生活,表現農村生活,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詩瞭解山水田園詩的風格特徵,當是本詩的學習目標之一。

(二)關於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情況,我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感受作者的隱士情懷,領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汙,熱愛田園生活地精神,學習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器具:多媒體投影

四、關於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上課前,請同學們做兩個選擇題。

1、有兩種人生道路:A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B過著悠閒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學。

2、如果走入社會,有兩條路:A做官,有名有利B做農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選擇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實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滿煩瑣的人生,我們總是在不斷地捨去,又不斷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說過,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人的分別也就在於有的人知道舍什麼,得什麼,什麼時候該舍,什麼時候該得,有的人卻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也曾經做過和大家同樣的選擇,但不同的是,他選擇的是做農民。而且,他為自己的'選擇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歸園田居》寫于歸隱後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對自己棄官歸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學習陶淵明的舍與得。

3、簡要介紹陶淵明,晉代詩人,田園詩歌的開創者。側重於其“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4、聽讀,點撥“穢”、“荷”等字的讀音,學生朗讀。

5、理解詩意:

(1)“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麼?

(2)請想象“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所寫出的情景。並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前2句體現了農家生活的艱辛,後2句優美的月色描寫表現出作者不以為然,反而享受著這勞作之趣。)

(3)末句點明主旨,“但使願無違”的“願”是什麼,陶淵明有怎樣的願望?(不願同流合汙,為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間生活的艱辛。)

6、總結:此詩寫田園勞作之樂,表現了詩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對歸隱生活的滿足遁世思想。用語平淡自然,樸素如口語,不見絲毫修飾,但平常中富於情趣,夜色柔和優美,意境醇美。“帶月荷鋤歸”一句,展現了一幅美麗的“月夜歸耕圖”。

7、朗讀並背誦。

關於說課稿模板13

一:教材分析:

《綱要》指出:“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數字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認識數字並理解其意義是為以後學習好科學打好基礎。由於有一部分幼兒對1、2有了認識並能理解其意義。所以,這節課我設計了:《小小食品店》。注重從感知入手,從具體到抽象,從易到難,通過豐富多彩的遊戲貫穿全部過程。

二:活動目標

《綱要》指出:

引導幼兒對數等現象產生興趣。構建初步的數的概念。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數字1、2、3,感知其意義。

2、體驗共同遊戲的樂趣,喜歡我們的班級。

3、能收拾好遊戲的玩具。熟悉班級常規。

三:教學方法:

由於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幼兒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對生活和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等特點。我選擇了利用遊戲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在“小小食品店”裡面,幼兒來當顧客,我通過操作法、遊戲法和引導發現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能主動進行學習。

四:活動準備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所以,在活動準備的材料中,我選擇了幹葡萄乾、小糖粒、花生、餅乾等幼兒常見且喜歡吃的小食品作為教具。幼兒使用的小筐和紙片等符合安全和衛生要求的。另外,在教具的使用中引導幼兒觀察、思考,逐步從具體形象向抽象的方向過渡。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綱要》指出:“數學學習紮根於兒童的生活與經驗,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為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不錯的幼兒在情景中活動。我創設了開食品店的形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天線寶寶開的是什麼店?”然後請幼兒說說天線寶寶的店裡面有什麼東西。

(二)、基本部分:

這部分以“買食品”、“吃食品”這一系列遊戲情景串聯教學過程,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認識數字1、2、3。其次,考慮到小班幼兒認識數字的特點,不易理解其意義。我就重數字與實物相匹配,引導幼兒理解數字,減低幼兒學習難度。同時通過指認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鞏固對1、2、3的理解和認識。在理解1、2、3時,依照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逐步引導幼兒的思維向多維發展。

在“吃食品”的活動中,要求幼兒按數字和實物相匹配的原則。請幼兒講一講你買的是什麼?有的幼兒說“是2顆葡萄乾”,有的說“是2粒紅色的糖”、還有的說“是2片三角形的餅乾”。在此基礎上,老師小結,肯定幼兒從顏色、形狀的表述,同時鼓勵一個幼兒可以從顏色、形狀兩維角度選擇。發展幼兒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求幼兒要將自己買的'什麼東西講給你的好朋友聽,可以將食品共同分享。

針對“買食品”的要求,做了不同層次的安排,讓每個幼兒分別按不同的要求去參加活動。從而使每個幼兒有所發展,體現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三)、結束部分:

活動的最後為“圖卡操作”,這一遊戲的目的是為區域不錯的活動中的練習做示範。我為幼兒準備了一組實物卡片和數字卡片還有固體膠,在貼上的過程中加深幼兒對數字意義的理解。是集體教學活動同自主自學的區域活動結合起來,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個別練習的機會。

在活動結束後。我要求幼兒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要物歸原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以上是我對數學活動《小小食品店》的設計思路,在活動中我始終要體現的是:幼兒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與引導者,是環境的創設者,我們要做的僅僅是為幼兒全面發展提供更充分更有利的空間。

關於說課稿模板14

尊敬的各位評委:

上午好!我是009175號考生孫瓊。首先我要衷心的感謝各位評委給了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歌曲《春曉》。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我將從說教材、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難點、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這五個大的方面來進行今天的說課。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一、把握大綱,說教材

節拍、節奏、速度、旋律、曲式結構、表達了什麼感情,抒發了什麼感情····依據四年級段教學及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圍繞我所實施的教學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賞歌曲,體驗樂曲輕鬆愉快的情緒。

2、能夠用(甜美自然、輕柔和諧、俏皮可愛)的聲音大膽、自信地獨唱或與同學一起演唱。

3、認識(·····)記號,並能在歌曲演唱中準確運用。

在一系列音樂活動中,能大膽嘗試與同學合作,學會關愛他人。

三、教學重點:學唱歌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正確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說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快速的突破教學難點與重點。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採用。聽賞法、引導法、感受體驗法、合作交流法、遊戲法、體態律動法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參與學習。學生用整體感知法、視聽學習法、合作法、實踐法等進行學習。

接下來說一說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我把它分為:組織教學——(激情、圖片、談話、情境)匯入——學唱歌曲——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聽賞表現)——多種形式表演唱——課堂小結。這六個環節

首先說一說組織教學

好心情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所以上課之前我通過播放音樂,來調動學生的情緒,創設歡快活潑音樂課堂氣氛為學生學習歌曲作好鋪墊。

接下來是匯入

音樂課程標準將“以興趣愛好為動力”作為音樂課程的基本教育理念。學習興趣是學生能否積極、主動、自主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本課的`匯入部分以學生喜愛的()的形式為線索,引發學生對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關於()討論,爭取在教學起始階段誘發學生學習本課教學內容的興趣,同時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匯入本課教學。

我以開門見山的方式播放歌曲引入正題

第三環節:歌曲教學

初聽歌曲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思考如:歌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歌曲演唱有什麼特點?等一系列問題來引導學生對音樂形成初步映象。接下來教師進行生動的範唱。學生用“啦”進行模唱。然後填詞跟琴演唱。在學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處理困難之處。

(本環節是學習的重點,這首歌曲是同學們比較熟悉的。那麼我會讓同學們採用隨錄音或者隨琴模唱的形式,來替代字一句的識譜教唱。這樣做可以減輕同學們的學習難度,在輕鬆的氛圍中學會歌曲。當然在演唱中遇到困難時,我也會用適當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第四環節: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

本次課程改革,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不但將其列為新課程的重要理念,為此還專門拓展了綜合性藝術表演的教學領域。在這一環節我會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將作品的排練和處理交予學生。培養其編排、處理、演唱歌曲的初步能力。第五環節:多種形式表演唱。

同樣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歌曲,並評選出最佳創意獎和最佳表演獎。這一環節意在繼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創新。

第六環節:課堂小結

讓同學們談談本課的收穫,教師進行總結提出希望。佈置趣味作業。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評委老師!

關於說課稿模板15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第13課。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另一個心不在焉,所以學的結果截然不同。我認為本文條理清楚,兩位學生學棋時的不同表現,對比鮮明,是教育學生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好教材。我想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和課文插圖,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學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採用多種手段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3、情感目標:抓住重點詞句反覆朗讀感悟,理解課文的意思。懂得讀書學習必須專心致志。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而情感目標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本課的教學我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為:

一、揭示課題,設疑激趣。

二、初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檢查反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關於一些長句的朗讀,可採用教師範讀,學生示範,個別練習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指導學生讀好句子的自然停頓,直到把課文中難讀的句子讀對、讀通為止。

四、識字寫字。指導學生正確認讀課文中的新詞、生字,並指導學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部分生字,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從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一課時,我安排了這樣三個環節,分別是:一、複習匯入。

二、抓住重點,細讀感悟。

三、總結延伸。其中,第二個環節是本課的訓練重點。

具體過程是:

一、複習匯入。

老師宣佈本課學習內容,出示上節課學習的有關詞語,請學生認讀。接著請個別學生說說課文中講了一件什麼事?老師作簡單補充說明。

二、抓住重點,細讀感悟。

首先老師出示第一自然段,請學生自讀、指名讀後,說說你知道了什麼?同時抓住“能手”、“棋藝”、“遠近聞名”這三個詞語,引導學生理解意思,體會秋的棋藝高超。然後指導學生朗讀這一段,讀出對秋的讚歎。

接著請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然後說說兩個學生學習的結果怎樣;(相機板書:出色、沒多大長進)兩個學生跟同一個老師學下圍棋,為什麼學的.結果不一樣。回答這個問題時老師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這個句式,從而使學生懂得學習要專心的道理。最後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最後學習第二自然段。老師引讀第一句後,設問:這兩個學生是怎麼學棋的呢?請學生默讀下面的內容。隨後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讀出課文中相應的語句,知道兩個學生是怎麼學的。在此基礎上,聯絡一個學生(板書:一個)在學棋時“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的具體表現,通過“看、聽、問”三個動作理解“專心致志”的意思。(板書:專心致志)同時告訴學生“一邊聽一邊看……”這個句式表示“聽”和“看”這兩個動作同時發生,並讓學生進行句式訓練,把所學的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然後帶領學生朗讀,體會他的學習認真。而另一個學生呢?(板書:另一個)老師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另一個學生學棋的相應句子。在此基礎上,抓住“走了神兒”、“不由得”這兩個詞語體會另一個學生學習不專心。而另一個學生學習的不專心還可以從這一段的最後一句看出來。學到這兒老師可以告訴學生,像這樣的學習就叫(板書:走了神兒)。此時,兩個學生學棋的不同表現已成鮮明對比,所以,學完這一段後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對比朗讀,如同桌對比朗讀、男女生對比、師生對比朗讀等。然後老師提問:學的結果怎麼樣呢?

三、總結延伸。

總結全文,激發感情。

佈置作業,課後實踐:我想寫:另一個學生學棋沒多大長進,你想對他說些什麼,請寫下來。

Tags:說課稿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