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推薦】清明節的作文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1.59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節的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清明節又到了。今年的清明節很特別,陽光明媚,空氣格外清鮮。

大清早的,媽媽把我從睡夢中叫醒,說:“起來了,你記不記得,今天要去掃墓。”說著,把我拉了起來。起床後,吃完早餐,我們便去奶奶家集合了。

來到了奶奶家,一進門,我們便看見爺爺、奶奶忙碌的身影。爺爺正在燒柴,奶奶正在準備燒鵝、燒豬等祭品。不久,伯伯一家來了,祭品準備好了。爺爺拿著一個棍子,挑著兩袋祭品,我們小孩拿著一袋袋大包小包的東西,我們一家便去掃墓了。

穿過小巷;經過一條馬路,走上村後的小山上,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墓地附近人山人海。有的人正在燒祭品;有的人正在分祭品;還有的人正在交談。村後的墓山,原來是一片荔枝林,現然還零零散散保留著荔枝樹。荔枝花,爭先恐後地開著。微風吹過,看!它們正在對著我們搖頭呢!太陽當空照,雖然有樹為我們遮陰,但火在旁邊燃燒著,人們早已經汗流浹背了。

事不宜遲,我們也開始了掃墓。媽媽和伯母點香、燒蠟燭。我們幾個孩子,正在為先人分祭品,祭品各式各樣,有錢、車、手機等生活物品。我不禁問爸爸:“爸爸,祭品為什麼還得分,直接倒下去就可以了唄?”爸爸微笑地回答:“祭品有男的.,有女的,不分怎麼行呢?”我點了點頭。除了生活物品,我們還有食品。把食品擺在石臺上,倒米酒,爺爺說:“今年讓先人喝個夠,用個夠。”於是爺爺用火,把祭品燒給了在另一個世界的先人們。燒完後,我們又點燃了鞭炮。“噼裡啪啦……”把我嚇的躲地遠遠的。鞭炮燒完了,我們去拜先人,我心裡默默地念道:“先人們,請保佑我,今年考試能拿到好成績。”

掃墓結束後,回家的路上,我左思右想:“每年的清明節,為什麼清明節要去掃墓呢?”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講了一個關於清明節的故事給我聽,並對我說:“孩子清明節掃墓,就是為了懷念先人,感恩先人。”我聽了,點了點頭。

今年的清明,我明白了掃墓就是去祭拜祖先,感恩祖先。感謝祖先,讓我們有那麼好的生活。

清明節的作文2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父親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祖父祖母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祖父祖母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祖父和祖母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祖父祖母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祖父祖母,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祖父祖母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祖父祖母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就好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就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父親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父親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節的作文4

是4月2日,離清明節4月5日2天的,但就和說:“乾脆去掃掃掉吧!”都答應了,並說吃完午飯去。

吃了午飯,好了的東西。我一看,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銀行的錢和金銀財寶,連、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我就和、、小姑媽乘上了的車了。在車上,我:“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清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民族固定的風俗。談清明節,須從古代非常有名的,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便向我說起了寒食節的故事。

來永康的花街那兒的一座山上,那裡樹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早上剛剛下過雨,的泥土有些泥濘了。

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把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著,就讓把清明紙標,我:“用清明紙插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來。”標好了以後,讓小姑媽拿出12支香給她,點燃了香,往上一衝,火就滅了。把12支香分別發給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當時,我在默默地說道:“太公、太婆,來看你們,給你們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裡的孩子都學習優秀,是今年考的表哥,讓他性就考上線,上一所好。你們能答應我嗎?太公、太婆?我你們會答應。給你們的東西你們用吧!”說完,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酒,還囑咐把的鞭炮放,便聽了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放鞭炮,有敬起了酒來。除了,就燒起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嘴中便說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裝一下吧!”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帶丟進了火堆中。幹,把把托盤拿了回來,其餘的就了那兒。快要,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也明年的清明節,還會來看你們的。”

說完,就,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著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們安息吧!”

清明節的作文5

每年清明假期皆為三日,三日時間加上一些未完成的工作,我自然沒有空閒去遊山玩水。唯一抽了半天的空,動身掃墓。站在墓前,身後的杜鵑花開得正豔,紅花映著碑上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也還算意氣風發,只是永遠定格在那裡,不會變了。

清明的風格外大。悲嘯著,吹哭了多少思念故人的男男女女。每個人的頭顱都是低著的,紅著眼眶的。最皮的孩子也服服帖帖地站在一側,難安的搓著手,一切令人沮喪的事,憋在心中的委屈,一肚子的苦水好像一不小心就會全部在故人前傾倒乾淨。

清明的空氣格外安靜。近幾日伴著升溫到來的蟬鳴好像也放了三天假期,突然就消逝了。想起一句“天早灰藍偏未晚”,應景生動,太陽是不是與月亮結伴去探望被后羿射死的另外九個太陽去了。怪不得這天明不明暗不暗,原來日月都出門了。風動草波曳,世間都瀰漫著悽清的氣氛,風吹動紙花的沙沙響,又為清明添上幾分寂靜。這樣繁忙的社會,難得一日靜,只不過今日之靜,更悲涼些罷了。

清明的雨格外涼。雨滴落在身上讓人發顫,被一道冰刃劃傷似的。從今懷古,清明那日晉文公重耳放火燒山,火滅後上山看見介子推與他母親環抱著柳樹的`屍體,又從柳樹洞中掏出:“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時重耳流的眼淚,是不是比今日之雨還要涼呢?

身邊親近的人還在時,大家從未像張愛玲所說那樣——“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換洗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而是總覺得這樣的關係,可以持續很久。假若是對你很好的親人,也總是會想著,有朝一日,總有機會報答的。而當他們走之後,心中的難過與孤寂則混雜著委屈,摁下去又鼓起來,反反覆覆。對“不幸者的愧怍”,對於有才能者的發現與重用,很多時候都是在當他們變成過往,變成一捧黃土時才想起,才開始懺悔,才開始珍惜。這種作為,是令人捶胸頓足,令人後悔至極的。我想,晉文公定下清明節並不是只為了我們子孫後代祭拜先祖。更是為了避免像介子推這樣的悲劇發生,避免楊絳所說的“這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也有讓我們“三省吾身”之義。

那麼從這一“懺悔日”開始吧,背上要肩負著善良,做一個更新,更好的人。

清明節的作文6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著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季節裡,想起了已故人與已逝往事。於是,淡淡哀愁隨著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溼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似我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著這難得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似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時節,但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悽迷而又美麗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裡,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心情。看那春雨溼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高明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了那顆憂愁心……

清明節的作文7

一年一度,“清明”又悄然向咱們走來,這是世人與故人對接的日子,我想起了時下國人的殯葬文化。

最近這些年,咱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手頭寬裕了,思想禁錮也打破了,這本來是好事,卻也有負面效應。在對喪事的處理上(權且叫做殯葬文化)就有表現,大有回潮倒退之勢。

城裡,有時在馬路上碰到送葬的隊伍,可謂浩浩蕩蕩:有吹吹打打的樂隊,有抬著紙轎、紙馬、紙人的儀仗,有手舉招魂幡、身穿孝衣的親屬,緩緩有序,招搖而行。好像只有越辦越大,才表現出對已故長輩的尊重。

再有,就是每年的清明、寒食節、春節前、忌日,都要給故去的親人送“錢糧”,就是買了紙錢到各處去燒。入夜後,在一個路口就可能有好幾夥人,各自圍著向上竄動的火苗,大把大把地把紙錢續進去。先是冒出黑煙,然後是留下的灰燼被風吹得到處流竄,大大的汙染了環境。

聽說鄉下就更厲害了,許多人故去後,已不火化,“通融”一下,就仍整體下葬,佔據一片黃土。

更有甚者,一些有權、有勢、有錢的人,不僅活著要享盡富貴榮華,死後也要安逸、排場,一擲千金,大造墓地。

這就使我想起了那年去澳大利亞旅遊時,在墨爾本見到的墓地。咱們都知道,澳國地廣人稀,土地資源比咱們豐富得多,但那裡每個墳墓規模都很小。而且有一種應該叫“紀念牆”的建築,上面密密地刻著故人的名氏,在旁邊凸起的小臺上插著小小的一束鮮花,表達對逝者的懷念。難道他們簡樸紀念故人的理念不值得咱們學習嗎?

過去常講,咱們是唯物主義者,死去就是生命的消失,也是一種物質轉化,逝者是沒有物質享受的.需求的,只要活著的人常思念他們的恩澤,學習他們的長處,就是最好的紀念,最大的慰籍。不知為什麼現在有些國人對此卻崇尚轟轟烈烈,熱衷大操大辦,攀比之風有增無減,這些不值得咱們反思嗎。

清明將至,咱們應該紀念,也需要思考,於是就有了我上面這些或許是多餘的,不該在此時講的話。

清明節的作文8

又到清明,大團大團的柳絮被風驅趕著,輕飄飄地在千百戶窗前一閃而過。

感覺到有東西掠過時,再抬起頭眼前依舊是亮堂堂的天。又一纖薄的白影出現在余光中,我從高高的樓房俯視下去,果真是柳絮!它們在街道滑翔,在叢間跳躍,無處不在。若非外面花紅柳綠的一片,乍看真像紛紛揚揚的雪花。

清明是我國24節氣之一,“清明時節,種瓜點豆”這個時候大地是真的忙起來了。

我望著漫天飛舞的柳絮,又一次真真切切地在室內感受到春天的活力。要說我對春天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初開的花,不是冒頭的草,而是在清明前後的柳絮。你或許錯過滿枝的花,或許留意不到衝破泥土的草,但當柳絮來時,它們會在你眼前晃悠,遮擋視線,會在你撒腿跑時觸控你的鼻子,和你在同一個空間做任何事。現在想想,它們是在提醒你:“現在是春天,快點努力起來,有的是希望!”

有新的開始,也就有過去。漫長的時間裡,許多革命先輩,戰鬥英雄逝去,沒有老一輩輩人的付出,也沒有現在的安逸,一如飄飛的柳絮離我們而去,將希望的種子灑滿大地。為了紀念他們,便有了掃墓祭祖等風俗。

但今年的清明節含義特殊。由於疫情,令許多人的腳步大都留在了家中,但隨著清明的到來,已經平穩了,這當然離不開白衣戰士和社群工作人員的努力!許多人為此犧牲,他們用自己珍貴的生命換來了更多人的喘息,換來了春暖花開。清明這天,舉行了全國性哀悼活動,10點,警鐘拉響,大街上已經沒有了人,時間也彷彿慢了,風似乎也不忍打擾這莊嚴的氛圍。

我想,我是幸運的,我的幸運是因為有他們的'守護。等我長大的時候,我也會有我應盡的責任,有自己想要珍惜保護的人,白衣戰士的這份精神需要一代代人傳承下去。我們不應當辜負他們的努力,春光未老,還要奮鬥下去。

悲傷而充滿希望的清明節,大團大團的柳絮飛去……

清明節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四月四日,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溪水發出的“丁冬”聲,在此時聽來,似乎是一首悲惋的樂曲,溼軟的土地上印著人們深深的腳印,這好像是大自然的哭訴,是對死去的生靈的哀悼。

我和大人們撐著傘,走在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經過的小路上,心情十分沉重。

走了一會,我們來到了躺著太爺爺的墓前,我一出神,眼前彷彿出現了太爺爺活著時候的和藹和帥氣,雖然我出生時,太爺爺就已經不在了……在不知不覺中,我瞟向了身後已滿頭白髮卻不顯老的爺爺,他比我更出神地望著用石頭砌成的墓,兩隻有神的'眼睛裡有幾顆晶瑩的淚珠在滾動,臉上則是我平時從來都沒見過的憂愁和傷感。

雖然下著雨,可我們並不在意。我們仔仔細細地將長得到處都是的雜草給清理掉,原本雜草亂生的墓在我們齊心協力之下煥然一新。我幫助媽媽燒一些買好的紙錢和帥氣的“西裝”,而爸爸則幫助爺爺將早就準備好的食物擺在太爺爺的墓碑前。做完所有的一切掃墓工作後,我們才快馬加鞭的收拾好東西朝山下趕去。

回家的路上,悲傷已悄悄跑沒影了,爺爺的臉上也重新掛上了嚴肅,可我的心裡卻一直裝著兩個問題:1:為什麼清明節會在四月四日:2:關於清明節到底有著哪些傳說?於是我拉著媽媽的手使勁搖換著,向她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可是媽媽卻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我無奈的低下頭去,擺弄著懸在空中的兩隻小腳,心想:哼,等我再長大一點後,一定要找遍所有的電腦,找到答案,一定要!下意識地,我握緊了拳頭。此時,我忽然相信這兩個關於清明節的問題好像已經在我心裡生根發芽了,它就等著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等著答案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四月四日,清明節,你是我們與死去的親人近一步的橋樑嗎?

清明節的作文10

“佳節清明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對人和農作物都有重大的意義。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的獨特氣候使得萬物萌發、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眼之所見,到處是嫩綠色,一株株小草抖動著身上的露珠,在春風中挺立著小小的身軀。看起來似乎是軟弱的,卻是堅強的,使人對這些小生命產生敬佩之心。清明雖然有踏青的習俗,我卻真的下不了腳,畢竟誰都不忍心對可愛的小生命下手。放眼朝前望去,山坡上像是蒙上了一層淡青色的薄紗,宛如畫中仙境,世外桃源。雨下了起來,淅淅瀝瀝,如針、如絲、如羽毛。大地貪婪地吮吸著天空的乳汁,植物拼命地汲取土地裡的養分,瘋狂的生長。清明,真是一個神奇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清明》,無疑是清明節的最佳寫照。清明節是很嚴肅的節日。清明前後,天空也開始哭喪著臉,天地間一片朦朧,似乎是對每一位逝者的深切懷念。我邁著沉重的步子,迎著泥土味的春風向山上走去。風是刺骨的',使人直哆嗦,可泥土味卻是清香的,安撫每一個人的心靈。我們16個人的大家庭聚在一起,準備好爆竹、茱萸和紙錢,去祭祀先人。每到一個地方,我們的表情都很凝重。我們先整理墳頭的雜草,然後燒紙錢,再虔誠的跪拜先祖,最後放爆竹、用樹枝掃墓。向先祖問好,訴說自己的情況及心裡話,是我們在清明節少不了的環節。雖然我只是模仿著親人朋友的做法,但是這似乎就是對先人最大的尊重了。可是,這個本是神聖的節日經常會有一些不愉快,甚至威脅到了人們生命安全的事情發生。火災已經成為清明節的常客,在人們懷悼之餘,身邊的爆竹和燭火已經悄然的點燃了山林。當我們看到滿山都是一片狼藉的景象時,才明白文明掃墓的重要性,可後悔又怎麼來得及呢?為了遠離這個“殺手”,我們掃完墓記得及時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確保它不會再次燃起。文明掃墓,關係你、我、他的生命。

上天在人們“欲斷魂”之時,不忘告訴人們“要堅強”,小草就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是我們的榜樣。清明這個神奇的節日對人和植物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祖母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祖母,祖母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因此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祖父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祖父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由於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父親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祖母負責搞好貢品,祖父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父親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由於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節的作文12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清明節的作文13

摘要: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四年級寫清明節,的作文四年級寫清明節,的作文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裡過。在家裡,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裡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裡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上墳的經過不具體)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一聽到這首詩,我就想起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你們知道清明節是個什麼樣的日子嗎?對了,媽媽告訴我:“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清明的時候,人們都要去祭祀離開這個世界的人,祭祖和掃墓是清明最重要的事情。相傳古人在清明節就會吃涼食,不用火燒飯菜。清明節一般是公曆的4月4日到6日之間。”

現在清明節仍然盛行,每年的清明節車來人往,川流不息,所以這個節日裡,警察叔叔最辛苦,他們要從早到晚地守在主要的路口及通往墓地的道路上,保障著道路的通暢。我們家的祖墳建在老家的.山坡上,每年的清明節,爺爺就會帶著一家人開車回老家掃墓,今年我也遇上了擁堵的情形,清明那天回老家的時候,只見警察叔叔不停地揮著手,可是糟糕的路況,一點兒也不聽使,這不,長江大橋就更擁堵了,連一個小孩兒都難擠到車群中去,結果我們享受了一次免費過橋。老家的老墳墓很多,有的建在山腳下的平地上,有的建在山坡的林子裡,山上的樹木長的很密,每次我們上山時,總是很容易被枝葉劃破手,可是,我總是能看到許多人往山上走,到了墓地,爺爺會將老太爺墳四周的樹木修剪整齊,我們不再向古人一樣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而是爺爺買了一束鮮花,並焚化紙錢,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放鞭炮,隨著鞭炮聲越來越小,我們的掃墓也結束了。

回家的路上聽媽媽說:現在掃墓的形式已經多樣化了,除了傳統的掃墓形式,還有鮮花掃墓、網上掃墓等等。是啊,傳統的掃墓形式會造成道路擁擠、汙染環境等許多問題,這多不好啊。如果每年大家都能進行環保掃墓,這樣我們就能讓世界更加健康。明年我一定說服爺爺一起過一個環保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15

四月到了,清明節也到了,處處可見人們忙著掃墓祭拜,這清明節對中國而言可是非常重要的呢!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呢?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有一個傳說故事:在春秋時期,晉國的太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因此與忠臣介之推流亡在國外,介之推一路保護重耳,功不可沒。重耳成為國君後,介之推便離開重耳躲進山中,重耳想要讓介之推回來,因此放火燒山,想借此逼出介之推,沒想到介之推他不肯下山,就被燒死了。後人便在他死去的四月上山祭拜,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清明節祭拜。

清明節有許多習俗上要準備的祭品都有其意義,像吃韭菜(代表長長久久)、吃年糕(代表步步高昇)等。另外在祭拜的習俗中有一個最特別的,那就是“掛紙”。

大家去掃墓時,一定有看過家中長輩把一張張長方形的五色紙壓在墓上,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和漢朝皇帝劉邦有關。在劉邦未當上皇帝之前,他一直在外打仗,因此無法回家鄉掃墓,他當上皇帝后,當他要回去掃墓時卻找不到父母的墓碑,所以他就把一張紙撕成許多小紙片,撒到空中,想借此找出父母的墓,結果有其中一張落在一座墓碑,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走,他朝著墓碑走近一看,果然是他父母的墓,所以之後每年劉邦掃墓時都會壓一張紙片在墓碑上,後來,大家效法皇帝,久而久之,這就演變成一種習俗了。不過,現在的意義逐漸演變成為祖先的居住新增新瓦,與之前大大不同。

每年我們全家人當然也有去掃墓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清明節,我們到了墓地之後,才發現沒有帶掃把,只好拿四周的`葉子來掃,打掃的很辛苦;掃好墓要回去時,我還跌到別人的墓上呢!嚇了我一大跳,之後我去掃墓時走路都會特別小心。

我覺得清明節對我們中國人意義重大,掃墓則是代表我們對祖先的尊敬。在這天,我們要多說好話,才能把心中的誠意表現出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