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史部 > 史記

【推薦】史記讀後感11篇

欄目: 史記 / 釋出於: / 人氣:1.8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史記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史記讀後感11篇

史記讀後感1

《史記》既是一部偉大的歷史奇書,又是一部精妙的文學著作。這不,四姨就給我買了一本《史記》。

剛開始,我對《史記》沒什麼興趣。後來,家裡的書全看完了才開始開《史記》。看了之後才發現,《史記》真的能告訴我好多道理。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為世人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上自傳說中的皇帝,下至漢武帝,前後跨越了三千多年的歷史,可謂規模巨集大,體系完備,是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的極其寶貴的文獻資料。同時,也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覺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真的了不起。他可是忍辱忍痛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呀!而且,他又是在大牢裡寫的,那裡光線灰暗,但他卻是堅持寫完了這本書。

《史記》讓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一定要做一個君子,不要做小人。如果一個人長得醜,腦子笨,也沒關係,只要能做一個君子,不做小人,就算再醜、再笨的人,也會受到人們的尊重。

在《史記》一書中,讓我最受感動的就是屈原了。屈原是一個多麼有正義感的君子呀!為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竟投汨羅江自殺了!

《史記》真的是一本好書!它使我明白: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它使我一生受益!

史記讀後感2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史記》中對古代優秀人物的頌揚,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

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是榮幸的,這是一個有著優秀傳統的神祕國度,這是一個物華天寶的泱泱大國,這是一個人傑地靈的文明古國。先賢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文典籍,作為後世子孫的我們在茫茫書海中尋覓古賢人的蹤跡,感慨曾經的驚心動魄,思量曾經的紛紛擾擾,而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在品讀《史記》之後,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曆史中充塞的豪邁、悲壯與辛酸。不過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同時更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劉邦違背鴻溝和約終究成為其一生難以拭去的汙點,他終究是個不顧手足之情的劊子手。於他,項羽不過就是冗長而虛渺的過渡之夢。夢醒之時,天下盡在咫尺。於我,他終只是個鳥盡弓藏、為權勢而活的梟雄。

看《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史記》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史記讀後感3

這個寒假,我讀了《史記》這本書。這本書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皇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前122年,共約三千年歷史。它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古代社會波瀾壯闊的生活畫面,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熱情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醜。

這本書描寫了許多人:有寧死也不肯過江東的楚霸王;有孤高傲視,滿懷楚地蒼生,寧可葬身魚腹也不願追隨流俗的屈原;有忍辱負重二十年,臥薪嚐膽終復國的越王勾踐;有在易水岸邊揮淚告別,孤身入秦,用生命寫就千古悲歌的荊軻……然而,我最敬佩的就是越王勾踐。他和吳國打仗,結果敗了。他不甘心,奮發圖強,立志壯大越國,報仇雪恥。他把床上的席子掀掉,鋪上柴草當褥子,每天晚上枕著兵器入眠。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鬥志,就在座位旁掛了一個苦膽,不論是坐著、躺著還是吃飯的時候,都不會讓苦膽離開自己的視線。每次吃飯前,都會嘗一嘗苦膽,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會稽的恥辱!”他和平民百姓過一樣的日子,舉國上下一條心,國家悄然強大起來。後來,越王勾踐歷經二十多年,終於滅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

《史記》這本書讓我瞭解了許多歷史故事,我以後要多看書,增長知識。

史記讀後感4

在許多本老師規定的海量閱讀書籍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本《史記》,因為它的裡面有一個個能改變人心靈的歷史故事。

《史記》中有三大類:本紀、世家、列傳。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平原君列傳》中的《趙勝惜才》,體現了平原君趙勝的知錯能改和珍惜人才的高尚品格。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漢朝的太史令,我很佩服他,首先是因為他能博覽群書,歸納出這麼多的歷史故事,是很了不起的。其次是因為他能在富有哲理的歷史故事後,加上那幾句振奮人心的話,真是讓人無法挑剔,讚歎不已呀!在《韓信被殺》的故事之後,太史公寫道:假使韓信能夠謙恭退讓,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我以前一直以為韓信是一個英雄,原來他也有狂妄的一面,讓我重新認識了他。從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才能的人,既然已經顯現出了自己的光芒,就不要太驕傲,不然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史記》裡有許多這樣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這本書振奮了我的精神,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啟發了我的人生,還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的心靈!

史記讀後感5

暑假裡,我上《閱讀與寫作》課時,老師讓我們找一本自已喜愛的書看,然後寫讀後感。於是,我選了司馬遷寫的《史記》,在《史記》中選中前十八篇,而十八篇都是關於辯士的。

看完關於辯士的文章,我終於知道為何有句話叫:辯士縱橫天下了。

比如說孫臏,孫臏是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他一生命運坎坷,因為有才華而遭人嫉恨,被自己的同窗龐涓,挖去了膝蓋,變成了一個無法站立的人。但老天給了他一個機會。齊國大將很欣賞孫臏,並把它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孫臏請教兵法,並拜為軍師,孫臏借用了魏國與趙國攻打韓國這個機會,用萬箭復仇這個計謀殺死了龐涓,憑藉自己的口才與兵法的見解報了自己的仇。並大敗魏國。將魏國太子申俘虜回國,也使孫臏名聲大噪,他的兵書流傳後世。

看完孫臏的故事,讓我知道即使身陷困境,也不要頹廢,堅持本心,相信一定有岀人頭地的一天。讓我也對歷史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瞭解了前人的智慧,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史記讀後感6

暑假裡,我看了一本書,叫《史記》。

《史記》這本書中有很多故事,如《晉獻公借道滅過虢國》《曹伯陽背信棄義終亡國》《勾踐為雪恥臥薪嚐膽》《胡服騎射》......其中,《胡服騎射》最為好看,主要講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的胡人經常入侵漢族地區,搶掠財物,殺害百姓。為了抵禦胡人的入侵,中原各國使用戰車,配以步兵,可是如此笨重的裝備和胡人的輕騎兵作起戰來處處被動挨打,尤其到了山谷.草原就更不用說了。趙國也經常受到胡人的騷擾和擄掠,就連中山這樣的小國也仗著齊國的支援不短進犯趙國。趙武靈王看到戰車和步兵是無法對付遊牧騎兵的,於是就仿照胡人穿胡服,穿皮靴,建造起趙國的騎兵部隊。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這一壯舉,使趙國的軍事力量迅速強大起來。公元前296年,趙國攻滅了中山國,除去了長期以來侵擾趙國的心腹大患。胡服騎勝推進一年後,趙國攻到遊牧民族,趙國騎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攻破了多個對趙國有威脅的民族,迫使其它少數民族南下侵擾趙國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生活中,我們要取長補短;學習中也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從而補足自己的不足,才能達到很好或是更好。

史記讀後感7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本書共有五十二萬多字,是以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寫的,有深遠的歷史影響。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每個情節都寫得非常生動,就像那些人物在給我們講著他們發生的故事,增長了我們的知識。

張儀,是一名與蘇秦差不多的人物,張儀當初受過楚相說他偷玉的事,後來他想靠著蘇秦出人頭地,蘇秦說他是最有才能的人。蘇秦想利用張儀幫他扼制秦國,於是他讓張儀發奮圖強,讓他去秦國。但張儀並沒有為秦王付出真心,在張儀和司馬錯爭論先伐蜀還是先伐韓能看出來,要麼是張儀有私心,要麼就是他能力有限。後來,蘇秦越來越風光了,他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做出了他最大的努力。當張儀知道蘇秦死後,他不顧一切地為秦國付出。不過多久,他也死了。我覺得張儀和蘇秦,雖然憑藉一身力量,雄辯天下,縱橫全國,但同時卻得罪了不少人。

每一個人活著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不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反而只顧著本國眼前的利益,是不好的。

你能理解張儀的做法嗎?

史記讀後感8

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書中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我讀起來彷彿置身有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鬆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

在《史記》這部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一統天下的情節,在一次次成功和失敗過後,終於橫掃六國舊勢力。於是在前230年滅韓國,在前225年滅魏國,在前223年滅楚國,在前222滅燕國、趙國,在前221年滅齊國,建立了中國歷史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通過《史記》讓我更加深刻的瞭解中華民族淵源歷史,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瞭解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懂得了一些歷史典故,知道了一些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以及對當時社會帶來的深刻歷史影響。

史記讀後感9

最近我喜歡看歷史書,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史記故事》,這本書裡面記錄了很多的歷史故事,我很喜歡看。

這裡面有兩個故事我很喜歡,一個是破釜沉舟,講的是項羽殺了宋義後,當上了將軍,他要率全軍渡河,去鉅鹿救援趙軍。等軍隊過河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沉入河底,將吃飯的鍋碗全砸碎,來表示自己決一死戰、誓不後退的決心。將士們看到沒有了退路都勇往直前,最終打敗秦軍。自此各路諸侯紛紛歸順,項羽成了各路反秦起義軍的首領。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不光要有想法,還有一定要下定決心行動起來,堅持往下做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還有一個是田忌賽馬的故事,講的是齊國大將田忌很愛賽馬,於是齊威王要和他比賽賽馬,他們現將自己的馬分成相同的等級,相同等級的馬和相同等級的比賽,可是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厲害,田忌每場都輸了。後來孫臏知道了這件事,他就讓田忌再去和齊威王賽馬,比賽的時候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用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用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這樣田忌就贏了兩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思考問題時如果一個方法不行,就要換一種方式思考。

聽了我的介紹,你有興趣嗎,快來和我一起看看這本書吧。

史記讀後感10

一直在想這是怎樣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洋溢著油墨的書香讓我無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簡的堅韌,但那不虛美,不隱惡的文字仍向我展開歷史的長卷.那些封沉的記憶在搖曳的光影下若隱若現,跨越無限的時間和空間我看見了英雄項羽的懦弱,瞧見了小人劉邦的偉業,瞭解了將軍的小肚雞腸,傾聽了易水的蕭蕭哀鳴。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記憶中那些閃耀的光芒,在此處早已褪去了聖潔.這裡沒有十全十美,只有一位位站在歷史浪尖上的偉人。“人”一個多麼難得的稱呼.向所有的人呈現“君權神授”的可笑。在他的《史記》裡,沒有皇帝,沒有將軍,有的只是劉邦,李廣。或許剛才的話錯了,這《史記》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無懈可擊。因為它有司馬遷的秉筆直書,因為它有司馬遷的堅持真理。他做到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我看到了那位長信燈旁緊緊抱著孤單用心寫下文字的身影。

聽說人死後會變成天上的星星。那最亮的一顆會是司馬遷的眼睛嗎?我抱著《史記》走進兩千年後的歷史。

史記讀後感11

借了一本《史記》。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的神奇的書。裡面有殘暴的秦二世,崇武的漢武帝,還有臥薪嚐膽的勾踐……

這本書中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優美的文字讓我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其中我最喜歡《皇帝造車》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講述一個叫公孫軒轅的人,一生下來便於眾不同,目光如電,閃爍著神靈之氣。三個月後就能呀呀學語,三歲時已能言善辨。那時沒有車子運東西,要步行。他就發明了帶軲轆的車子,還發明瞭指南車。炎帝族和黃帝族世代通婚,不久便融成為華夏族,我們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

從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作為一箇中國人,要像黃帝那樣為自己的國家做出貢獻。所以我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貢獻。